本文目录一览:
其实大家都有过书荒期,都对书荒时候的那种迷茫、困苦的感受深有体会,想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实在是太难了。在这个网络文章泛滥的时代,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看的好书真的很不易。但是,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看着让人很投入,能感动人心,符合自己口味的书。本书单介绍五本书,任何一本都会让你爱不释手,资深老书虫强烈推荐!
《随机超能力》,作者:龙静血33.3万字连载点评:有着超能力和异能的世界,虽然主角也有超能力,但是这每隔几天就变换的超能力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在别人身上的超能力是固定的,而在主角身上也是一切皆有可能。变身游戏,小说中的各种人物,不仅拥有他们的技能还有服装,简直不要太帅气,而且很是优秀的借用了王者中的角色,让人眼前一亮。
《你有种就杀了我》,作者: 听日点评: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zb的味道,主角这是无所畏惧啊!被别人杀了就能够附身,转魂到杀自己人的身上,这样的能力简直无解了,敌人面对主角这是打吧杀了主角就相当于自杀,不打,好气人的!面对这样的敌人,估计都会无从下手,而且这样的题材很是新颖,让人想要继续看下去!
《全民养鲲进化》,作者:林二十一100.1万字完结点评:相信经历过网络广告洗礼的大家对于开局一条鲲,进化全靠吞这样的广告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了吧,在这本小说里,全世界每个人都在养鲲,依靠鲲来战斗进化。这样的场面莫名的有些逗比之感,感觉鲲要被玩坏了,而且主角那奇葩的鲲种更是一次次给我们带来欢乐。
《人生交换游戏》,作者:尺间萤火106.5万字完结点评:和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交换身体,学习他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见识人生百态,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主角能够进入他们的身体,用他们的视角来学习,看待这个世界,这不就是给我们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吗,相当于让我们想象自己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地位会怎么做,很有新意的小说!
《末日之最终战争》,作者:如水意167.9万字完结点评:与别的小说不同的是其他小说都是人人进化,主角无敌,开篇就领先众人。在这里主角只是一个有些小聪明的悲观主义者,靠着自己的先见之明存下了一点物资,但是也没有强大的武力,发达的智商,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末日是外星人的杰作,主角最终的变强,也充满了不确定和巧合,一切都是十分的真实,让我们对此兴趣大增!#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探照灯好书8月入围人文社科翻译佳作书单
“探照灯好书”由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15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类型小说、10本中外文学佳作、10本人文社科原创佳作、10本人文社科翻译佳作。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3年8月入围人文社科翻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翻译 | 人文社科 | 非虚构
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
(《我不想知道的事》《生活的代价》《自己的房子》)
[英]德博拉·利维 著
步朝霞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
2023年8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包括三部作品。
女性成长三部曲之一:论女性写作。《我不想知道的事》:一部私密、真挚、动人的个人生活记录。作者利维以女性视角回应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写作》,将个人历史、性别政治、哲学与文学等融为一体,讲述:她在南非因父亲遭祸而失去语言能力的童年;她青少年时期在英国的廉价餐厅里与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机相处,逐渐成长为作家;她五十岁婚姻破裂,临时起意去往西班牙马略卡岛,回望此前的人生。作为一个既要写作又要兼顾生存的女人和母亲,利维一生都在努力平衡女性、母亲、写作者的三重身份,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面对生活时的无奈、困惑与愤怒——正是因为“我不想知道的事”,因为那些夹杂着身份、离散、错位或恐惧的事,她选择走上写作的道路。
女性成长三部曲之二:论女性与家庭生活。《生活的代价》:在这部短小、感性、充满话题性的纪实作品中,作家利维不仅讲述了她所经历的婚姻解体、母亲去世的人生至暗时刻,更由此思考了对于女人而言,什么才是有意义、有价值、有乐趣的生活。她援引西蒙娜·波伏娃、詹姆斯·鲍德温、埃莱娜·费兰特、玛格丽特·杜拉斯、大卫·林奇和艾米莉·狄金森等大家的思想精华,尝试勾勒出何为女性生活的终极自由。
女性成长三部曲之三:论女性与私人财产《自己的房子》:伦敦、纽约、孟买、巴黎、柏林……即将迈入六十岁的作家利维开启了自己的独身之旅。她穿梭于一个个风格迥异的租屋之间,对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渴望始终萦绕在心头。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一个女人要想成为作家,必须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在《自己的房子》中,利维以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智慧,一一盘点了一个女性真实和想象中的财产,促使读者质疑自己对所有物和财产的文化理解,并思考一个女性的物质和智性生活的价值。
翻译 | 人文社科 | 评论 讲稿
《本雅明电台》
[德]瓦尔特·本雅明 著
王凡科 编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从女巫审判到德意志历史上的传奇盗贼,从被火山灰掩埋的意大利庞贝古城到中国广州一座戏院的火灾,从打工人如何升职加薪到德国人的阅读取向,当本雅明拿起麦克风时他会说些什么?游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编织日常生活与都市怪谈,天才思想家如何打造属于他的“声音王国”?
十则儿童广播故事,一部儿童广播剧,还有各色广播谈话的探索,开启尘封近百年的奇异广播世界,领略本雅明思想迷宫中最迷人的一处角落。
本书由厦门大学副教授王凡柯对《本雅明全集》中的广播作品进行选编和翻译,收录了瓦尔特·本雅明于1930年代至1940年代主要在柏林广播电台和在法兰克福西南德意志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节目的文稿,并邀请了《本雅明传》译者、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副教授王璞撰写导言。全书共分为“青少年广播”“广播谈话、广播剧与教育广播剧听觉模型”“关于广播的反思”三个部分。本雅明认为电台是教育的剧院,是“孩子的启蒙”的绝佳媒介。这些广播的内容来自本雅明自身的童书收藏、报刊记录,以及关于自己家乡的童年回忆或异乡的城市速记,并且本雅明将他的现代性反思贯穿其中。本书内容轻松愉快、文字精辟,在其中本雅明将他复杂的思想引导给广大观众,让人们受益于这位20世纪最受尊敬的思想家之一的新声音。
翻译 | 人文社科 | 科普
《理性:理性是什么,为什么如此稀缺,为什么如此重要?》
[美]史蒂芬·平克 著
简学 简丁丁 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庐文化
2023年6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今天,人类正在攀登科学理解的新高度,但是似乎也正在失去理智。假新闻、江湖郎中、阴谋论和“后真相”仍无处不在。我们该如何弄清哪些是真知灼见,哪些是歪理邪说呢?当代思想家史蒂芬·平克在《理性》这本书中回答了所有关于理性的问题。平克否定了“人类是非理性的,人类仅仅是充满了偏见、谬误和错觉的穴居人”这一陈词滥调。毕竟,人类发现了自然规律、延长了自身的寿命并丰富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为理性本身设定了基准。
平克向我们雄辩地证明,理性是引领我们思考和行动的重要原则,是利用知识实现目标的能力。
理性很重要。它为我们的个人生活和公共领域带来更好的选择,是社会正义和道德进步的最终驱动力。对于个体来说,来自生活中的证据表明,推理能力越强的人,生活的越好;对于群体来说,理性是引导道德与物质进步的力量。没有理性,人类的进步就无从谈起。
翻译 | 人文社科 | 哲学 社会学
《傲慢的堡垒:、犯问责与和解》
[美]玛莎·努斯鲍姆 著
陈玮 译
岳麓书社·浦睿文化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在这部开创性的作品中,玛莎·努斯鲍姆结合女性主义、哲学、法学、社会学等,深刻剖析了男性物化和支配他人的心理成因和社会根源。在美国司法历史的背景下,她还揭露了三个在问责方面存在缺陷的特权领域,即三座“傲慢的堡垒”:司法界、艺术界和体育界。这些傲慢横行、充满有毒的男子气概和的领域,正是法律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努斯鲍姆不仅痛斥男性的特权,而且警惕受害者的报复心态存有的隐患。在她看来,只有建设性的精神、宽宏的心态、积极的爱,才能真正创造出正义而持久的和平。
翻译 | 人文社科 | 传记
《SF魂:小松左京自传》
[日]小松左京 著
孟庆枢 译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幻世界
2023年6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本书是小松左京本人在晚年撰写的一部自传。在书中,小松左京以幽默而亲切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如何邂逅科幻、如何走上科幻作家的道路,向读者展现了自己与科幻密不可分的、充满戏剧性的一生,让读者得以从独特的视角去审视一个科幻巨星的其人其作。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小松左京对科幻、对宇宙、对文明的思考及见解,其思想的深度展露无遗。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极北之地:西伯利亚史诗》
[瑞士]埃里克·厄斯利 著
夏昱华 许桦钰 译
译林出版社·译林方尖碑
2023年5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西伯利亚曾被视为世界的尽头,贫瘠、荒芜、寒冷,远离已知的“文明世界”。但随着商贸的发展和土地的垦殖,自16世纪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这片充满未知的“极北之地”。从嘎吱作响的四轮马车到西伯利亚铁路上呼啸而过的列车,一代代商人、士兵、工人、囚犯、探险家、科研人员跋涉至此,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博弈,同残酷的生存条件抗争,勾勒出探索、征服、开发西伯利亚的波澜画卷。
本书作者埃里克·奥斯利曾多次前往西伯利亚,亲自用脚步丈量那些他笔下的章节,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在16至20世纪末几百年的时间里,西伯利亚如何从无人问津到举重若轻。这里有奇迹也有苦难,有英雄也有恶棍,他们共同塑造了这片土地,谱写出这部悲怆但又恢弘的极地史诗。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日]冈本隆司 著
马云超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读懂明代,读懂东西方六百年大分流。
日本东洋史学泰斗内藤湖南(包括其弟子宫崎市定)为何认为明史“无趣”?晚年为何又深感有研究的必要?什么是明代?从全球视野、近代史视角看明代,会有怎样不同的发现?
随着“14世纪危机”的爆发,由蒙古帝国构建的欧亚世界体系解体,东方和西方走向分离,近代世界新秩序逐渐形成并影响至今。推翻蒙古统治的明朝建立起新的东亚体系,在“17世纪危机”到来、明朝终结之后,这一体系又被清朝所继承。
夹在“元末明初”“明末清初”两大“危机”之间的明代(1368—1644)是什么样的面貌?除了残酷、血腥、互相倾轧的政治,这一时期还有哪些看点?明太祖制定的祖制禁锢,其后出现哪些乖离?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又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本书综合多种最新研究成果,让看似“一成不变”的明代变得鲜活、“有趣”了起来。
翻译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乔伊斯的声音》
[美]休·肯纳 著
吕国庆 译
东方出版中心
2023年6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乔伊斯的声音》(Joyce's Voices)是肯纳影响深远的两部乔学专著之一,由吕国庆将其译成中文,附以必要的注释。本书极具穿透力地洞见了乔伊斯的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以自然主义开篇,以戏拟煞尾的文类结构。书中揭示了乔伊斯在《尤利西斯》的叙述肌理中扮演双重身份的方式,由此在叙述语境中形成众声喧哗。
在这部专著中,肯纳为乔学贡献了一个核心概念:“查尔斯舅舅原则”(Uncle Charles Principle)。这一原则要求:讲述给我们读者的事情只是观察者可能经验的,并且这些事情是按照观察者经验它们的次序被讲述的。此外,经验等同于诸感官不同官能报告的信息。肯纳创造性地穿透叙述肌理的洞见,不但让读者借此从微观语境洞悉乔伊斯小说语言生成的结构特质,而且让读者看清《尤利西斯》所成就的叙述复杂性与叙述深度如何颠覆了传统的小说写作,由此在英文小说史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翻译 | 人文社科 | 非虚构
《凝视深渊:悬案、侧写和我对破译犯罪心理的探索》
[美]安·沃尔伯特·伯吉斯 [美]史蒂文·马修·康斯坦丁 著
黄琪 译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要当心,与怪兽战斗时,别让自己也变成怪兽……因为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1978年9月中旬的一天,安·沃尔伯特·伯吉斯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此时的她已经是美国性暴力受害者心理创伤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她的一系列研究不仅充分论述了性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巨大心理创伤,也颠覆了学界对性暴力行为的系统性认知。当时的伯吉斯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话邀请将彻底改变自己的学术生涯和人生轨迹,引发犯罪心理学界的巨大变革,甚至在流行文化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股暴力的暗流正在席卷美国。不仅性犯罪和谋杀案件的数量在不断攀升,手段残忍血腥、警方束手无策的重案、悬案也层出不穷,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联邦调查局的邀请正式拉开了伯吉斯数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和执法的帷幕。在那里,她先是通过向探员解读罪犯和受害者的心理来帮助探员理解性犯罪,之后又基于与受害者以及大量已落网罪犯的深度对谈,将科学、定量的手段引入联邦调查局新成立的行为科学调查组,开创现代犯罪侧写方法,用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提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和行为模式以及个人特征,并对其下一步的动向做出预测。在犯罪侧写方法的指引下,一个又一个在公众中引发巨大恐慌的凶案嫌疑人落网:3名未成年人的美国空军雷达技术员;智商128,作案81起,覆盖美国12个州的“滑雪面罩犯”;残忍杀害、肢解10人(包括3名家人)的“女大学生杀手”;犯下10起命案,强烈渴求关注,主动与警方通信的“BTK杀手”……
犯罪侧写方法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不仅让联邦调查局内部一度持怀疑态度的同事口服心服,还为犯罪侧写师们赢得了“心灵猎人”的称号。伯吉斯和同事破获的重案、悬案以及落网的罪犯也不可避免地渗入了流行文化,无论是小说和电影《沉默的羔羊》,还是连续剧《心灵猎人》《犯罪心理》《法律与秩序》,都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基于他们侦办的这些案件。
《凝视深渊》是伯吉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全面回顾和自我审视,既有在犯罪嫌疑人再次犯案前将其缉拿归案的欣喜,也有对受害者的强烈共情与关怀,还有对侧写可能导致无辜者蒙冤的遗憾与反思。关于侧写师和他们破获的重案、悬案,已经有太多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但几乎从来没有人提及他们中的真正主脑和唯一女性。现在,该倾听她的故事和声音了。
翻译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我的爱,向你:我们如何抵达幸福》
[法]露西·伊利格瑞 著
李晓晴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6月
提名评委:何平
内容简介:露西·伊利格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在法、英、美等国的学界享有盛誉。
本书为作者代表作之一,探讨了爱的本质和性别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传统的爱情观念往往会将爱情视为一种占有和控制的手段,而不是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和,使得女性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一种相互的、平等的、尊重的关系,它不应该建立在占有和控制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之上。只有当我们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个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爱。本书为我们重新思考爱和性别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朝向你,但没有侵占、没有占有,也没有失去自己的身份,同时又留有间隔。”
翻译 | 人文社科 | 人物传记
《托马斯·哈代传》
[加]迈克尔·米尔盖特 著
王秋生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的小说家和二十世纪的诗人”。1982年,迈克尔·米尔盖特评述这位伟大作家的经典传记首次出版。之后,有关哈代的诸多新信息纷纷问世,其中很多已出现在米尔盖特本人编辑或与他人合编的哈代作品集里;与此同时,一些学术研究也挑战乃至颠覆了许多既定的假设。
在这部经过广泛修订、全面重审、细致扩充的新版传记中,这位世界顶尖的哈代研究学者不仅借鉴了这些新材料,而且充分发挥了他长期研究哈代生平及作品所得的深刻理解力。
哈代生活中大大小小诸多方面都在书中得以全新阐释,包括他的家族背景,他作为诗人略显笨拙的摸索自学之路,他与第一任妻子以及她与他家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他的爱欲纠葛,他与那些抱负不凡的女性作者之间隐秘的合作,他参与自己官方传记的秘密写作,以及他如何借助唤醒记忆的技巧将卓越创造力延续至耄耋之年。
内容全面、权威可信、通俗易读,这部《托马斯·哈代传》已成为新一代读者深入了解哈代一生的典范之作。
翻译 | 人文社科 | 非虚构
《街角:一个内城区的一年》
[美]大卫·西蒙 [美]爱德华·伯恩斯 著
李昊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反对美国“战争”政策、反对经济忽视、反对系统性种族歧视、反对脆弱教育系统、反对将美国城市居 民 边缘化的作品。
西巴尔的摩,费耶特街与门罗街的街角。在这片被遗忘的角落,“美国梦”早已支离破碎到只剩噩梦。人们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沉重代价。但与此同时,这里竟然还凝聚着希望、关怀和爱。
这是一部记录美国城市巴尔的摩内城社区一年内发生的街头犯罪故事的纪实作品,主要围绕十五岁的迪安德尔及其破碎的家庭展开,追踪了一群为生存苦苦挣扎的边缘人,揭露了纷繁复杂的街角江湖,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粉墨登场。街角充斥着捕食者与猎物、贩子和抢劫犯,还有喜忧参半的警察、手无寸铁的瘾君子以及无辜受害的过路人。
这是一部记录美国内陆城市巴尔的摩一年内发生的街头犯罪故事的纪实作品,前所未有地捕捉到了一个大部分人都鲜少知晓的美国。仅仅通过一处街角,两位作者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执法警察、道德以及福利体系在巴尔的摩这样一座内陆城市发挥的作用是多么微乎其微。《街角:一个内城区的一年》带领普通读者深入到美国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去了解那里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翻译 | 人文社科 | 科普
《纠缠的树:一部全新生命史》
[美]大卫·奎曼 著
吴晓真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博集天卷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据我们所知,宇宙中的生命仅在地球上展开,且只展开过一次。在大约40亿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生命才从最初的样子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琳琅满目、错综复杂的形态?怎样的偶发事件和必然事件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就了人类这样神奇的生物?
长久以来,人们对进化的认知都来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生物的进化就像一棵树,位于进化树不同位置的生物由于个体差异产生不同子代,并在自然筛选下形成不同的物种,也就是说,进化来自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开始以RNA序列重新检视生命史,他们发现,进化之路比我们原先所认为的要棘手复杂得多,生命之树的枝干也比我们所预想的更为纠缠。比如有高达8%的人类基因组并非直接来自同类遗传,而是来自病毒感染。基因的横向转移至关重要,若没有水平基因转移,胎盘哺乳动物或许不会出现,人类也不可能存在。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对生命史的认识。
在本书中,曾屡获殊荣的科普作家大卫·奎曼讲述了新的基因研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学这一领域和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他串联起一个个与这场科学剧变相关的故事,科学家们的研究同他们人生的关联也饶有趣味。
翻译 | 人文社科 | 科普
《怎样理解一只鸟》
[美]童文菲 著
曾晨 译
译林出版社
2023年8月
提名评委:何平
内容简介:从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到大洋深处的荒凉岛屿,鸟类忙碌而自由的身影无处不在。在觅食、社交、求偶、育儿,乃至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它们表现出多样化的行为与高度的灵活性,为人类提供了理解进化、反观自身的新途径。
本书在进化论的语境中绘制出全球鸟类私生活的丰富图景,收录150幅彩色照片、科学图例和水彩插画,为我们呈现了鸟类各种独特行为的含义。与此同时,作者也记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观鸟爱好者观察、研究鸟类的故事,以及人们为了拯救鸟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东汉的崩溃:西北边陲与帝国之缘边》
谢伟杰 著
刘子钧 译
东方出版中心·时刻人文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本书以两汉时代的西北地区——凉州为中心,分析其自然与人文地理如何造就该地域的尚武文化和军事化进程,并融合了当地的多元族群特色而产生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认同。随着西汉与东汉的政治文化与国家战略的变迁,凉州地区及其军事精英在帝国战略顺序中的位置也有升沉,并由此形成了西北武人与东汉洛阳朝廷之间的紧张关系。西北地区与洛阳朝廷的矛盾和冲突当然并非东汉帝国崩溃的唯一原因,但其影响匪细却是本书一再强调的。
翻译 | 人文社科 | 艺术研究
《罪之瞳:鲍勃·迪伦歌曲中的罪之想象》
[英]克里斯托弗·里克斯 著
姜涛 王海威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3年4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本书是英国文学批评家克里斯托弗·里克斯关于美国音乐家、诗人鲍勃·迪伦诗歌的细读论著。里克斯以迪伦作品中的罪、美德和恩典为焦点,论证了迪伦诗性上的天才,并将之提升到与丁尼生、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等经典作家比肩的地位。通过对作品的细读,里克斯剖析了迪伦对原罪、美德和恩典的关切,指出其作品所承接的经典英诗源流。通过对歌、诗、韵的剖析,里克斯探究了歌曲与诗歌之间的密切关联,比较了分别由听觉与视觉接收的艺术的微妙异同,读者由此可窥艺术赏鉴之道。
翻译 | 人文社科 | 非虚构
《樱与兽:帝国中心的上野动物园》
[美]伊恩·J.米勒 著
张涛 译
光启书局
2023年8月
提名评委:潘凯雄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动物史、社会文化史研究专著,主要研究日本第一座现代动物园——成立于1882 年的东京上野动物园,在日本快速近代化、帝国崛起和陨落的历史背景下,叙述这座动物园从明治维新时期到当代的历史,讲述这座动物园发挥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本书认为,这是第一座有别于西方世界的各种影响而独立建设成立的动物园,不仅是日本东京的著名观光景点,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一方面从独特的角度体现了日本自明治时期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剧变,另一方面反思了人类与动物、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翻译 | 人文社科 | 非虚构
《逆袭:16个法国家庭的案例》
[法]阿德里安·纳塞利 著
张蕊子 译
译林出版社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阿德里安·纳塞利是一名典型的“阶层跨越者”:他的父亲是公交车司机,母亲是秘书,但他成了一名独立记者和作家。生活在两个阶层间的独特经历驱使着他去寻找那些和他一样的人——那些出身贫寒的学者、法官、记者、作家等等。与大多媒体不同的是,纳塞利想见的其实是这些人的父母。他们在默默无闻地帮助孩子成功的过程中牺牲了什么?孩子跨入另一个阶层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背叛吗?阶层差异又会对家庭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翻译 | 人文社科 | 新知
《万物灵长》
[英]亚当·卢瑟福 著
吴琰玺 译
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
2023年6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一直以来人类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但我们真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我们真的与其他动物不同吗?
《万物灵长》是一趟重新认识地球生命的旅途,将刷新我们对自我与自然的认识。在这里不止我们人类能生火造物、使用工具。在这里蟾蜍会打坐,老鼠会后悔,蘑菇会求偶。
《万物灵长》也讲述了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揭示了进化如何使我们复杂、矛盾而独特。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日本人的姓与名:江户时代的人名为何消失了》
[日]尾脇秀和 著
王侃良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
2023年6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日本人今天使用的姓名很容易被认为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实际上却大约是明治政府创造的。江户时代,人名有表示身份的作用,但王政复古时发生大混乱。在明治政府的临时对应中产生了现代的姓名,变成了管理国民的工具。本书前半部分详细梳理了江户时期日本人名的种种情况,后半部分分析了明治政府前五年颁布的各种人名政策造成的混乱及其缘由。
翻译 | 人文社科 | 新知
《倒霉的人类学家》
[英]奈吉尔·巴利 著
向世怡 译
海峡书局·后浪文学
2023年8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博士前往陌生的苏拉威西岛,在潮湿闷热、危机四伏的高山密林中艰难穿梭,寻找当地的托拉查人。这个民族的文化独特神秘,因壮观的建筑和神秘的祖先崇拜而闻名。不同于高深莫测、正襟危坐的人类学调查报告,巴利凭借幽默乐观的性格,通过诙谐轻松的文字,将田野工作中遭遇的痛苦与折磨、危险与敌意,与异域文化的种种冲撞,通通化为妙趣横生、令人捧腹的欢乐笔记。
翻译 | 人文社科 | 俄国史研究
《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化的理论与方问题》
[俄]伊戈尔·瓦西里耶维奇·波别列日尼科夫 著
许金秋 朱旭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考察了18世纪至20世纪末学者们对社会变迁进程的研究,对一系列与现代化相关的概念做了解说;系统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视角来分析现代化进程,同时对与现代化理论相竞争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也进行了相应介绍;将现代化等宏观理论应用于俄罗斯,分析了近代以来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探讨了现代化理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翻译 | 人文社科 | 传记
《拳王阿里的一生》
[美]乔纳森·艾格 著
徐海幈 译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拳王阿里的一生》讲述的是关于美国、种族、一种残酷的运动以及一个充满勇气、震撼了整个世界的阿里的故事。
穆罕默德·阿里是20世纪里迷人的人之一。阿里自己说:他有头脑,英俊,强壮,勇敢,当然也是伟大的。
时至今日还从未出现过一部完整的未经授权的阿里传。美国讲故事大师乔纳森·艾格,接触了在阿里生命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每一个人,其中包括阿里在世的三位妻子和几位经纪人。他进行了500多次采访,找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不曾公开的数千页文件,以及发现的录制于1960年代的数十小时录音采访资料。这些文献共同讲述了一个世人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个不完美、不笃定,但是勇敢得超乎想象的阿里的故事。
阿里曾经宣称:“我就是美国。我是你们不会承认的那个美国。你们得适应我。黑人,自信,狂妄;我的名字,不是你们的名字;我的宗教,不是你们的宗教;我的目标,就是我自己的目标;你们得适应我。”
乔纳森·艾格的这部作品揭示了阿里的复杂性。这本书对阿里的政治观、宗教信仰、私人生活以及神经方面的疾病都做了重要的新的诠释。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无政府: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英]威廉·达尔林普尔 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23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1599年9月24日,托马斯·史密斯召集伦敦城的富裕商人筹集资金,创办公司去东印度从事贸易。1600年12月3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这家公司特许状,允许公司统治新领土和招募军队,由此开启了一家私营贸易公司取代莫卧儿帝国成为南亚次大陆霸主的历史。
东印度公司在存续的275年里,凭借军事与资本的力量,让莫卧儿帝国由盛及衰;荷兰、法国殖民势力逐步退出在印度的竞争;源源不断的财富由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流向伦敦;印度手工业萧条、骑兵阶层消失,服务于英国人的士绅阶层出现,平民在兵荒马乱下苟延残喘、大饥荒中饿殍遍野。达尔林普尔利用收藏在大英图书馆的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印度国家档案馆的资料,以及18世纪的波斯文史书,生动讲述了这段历史,展现了印度“黑暗时代”混乱、、暴烈的无政府状态。
翻译 | 人文社科 | 传记
《我一生的故事:埃莉诺·罗斯福自传》
[美]埃莉诺·罗斯福 著
章和言 何玲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我一生的故事》是埃莉诺·罗斯福的自传,她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和作家。
罗斯福总统在任十二年,她做了十二年的“第一夫人”,创了美国历史之最。1945年12月,杜鲁门总统任命她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后来又担任联合国委员会主席,主导起草了联合国的《世界宣言》。1961年,肯尼迪总统再次任命她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
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不平凡的“第一夫人”,她的政治和社会活动、独立意识、公开讲话及作家生涯都是前所未有的。埃莉诺从本质上改变了白宫女主人的传统形象,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倡导者、政治活动的热情参与者、丈夫事业的有力支持者和政治合作伙伴,为后来的“第一夫人们”所效仿。
1945年4月罗斯福总统因病突然去世,并没有留下回忆录,因此埃莉诺·罗斯福的这本自传也成为了解那段历史的独家资料。
翻译 | 人文社科 | 史学史
《全球史学史》(全两卷)
[加]丹尼尔·沃尔夫 著
陈恒 李月 屈伯文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当代著名历史家丹尼尔·沃尔夫著述的《全球史学史》是第一部综述了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史学思想和事件多元并存、互融并进的全球史学史论著,这位巅峰之作同时确立了作者在全球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本书在时间上囊括了从大约4000年前直至20世纪末的漫长时段,探讨了不同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中形成的不同史学传统,以及历史学在不同社会中的地位 的变化;在空间上涵盖了传统史学史研究中通常忽略的地区地区,如亚洲的泰国、越南、缅甸,欧洲的瑞典,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全书采用“教科书”的形式编排,除去介绍部分和简短的结语之外,共计九章内容。史学史的写作要实现全球视角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考虑时间、空间的建构,文化的连续,此书的处理堪称典范,特别是在结构的安排上非常专业合理。在厚重叙述的同时,作者精选了52幅插图、35个主题框、46个文献摘录,并通过进一步阅读书目来避免过多的脚注,让这样一部学术大作让读者有深入浅出的阅读体验。
翻译 | 人文社科 | 新知
《共情时代》
[荷]弗朗斯·德瓦尔 著
刘旸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力
2023年4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贪婪已经过去,共情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性自私吗?当我们从生物性的角度评判社会问题,我们往往基于人类自私的属性,但我们不该忘记,人类天性中同时有另一些特质,将人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调整彼此的步调,关怀弱者,帮助他人。因此,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植根于漫漫历史长河。本书记载了一个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对人类道德起源问题引人入胜、浅显易懂的考察,它挑战了一直以来人类对该问题最基本的假设。
翻译 | 人文社科 | 传记
《帝国与革命:艾德蒙·伯克的政治生涯》(全两卷)
[英]理查德·伯克 著
梁雪 贾丁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埃德蒙·伯克(1729年1月—1797年7月),爱尔兰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伯克多年在英国下议院担任辉格党议员,他生活在世界历史上最不平凡的时期之一,深入研究大英帝国在印度的重要性,争取与美国殖民地和解,并在三次欧洲战争中公开批评国家政策。他还主张在英国进行改革,并成为法国大革命大辩论的中心人物,因而被视为英美保守主义的奠基者。这部传记生动地再现了伯克的主要关切,推翻了其反对进步的传统形象,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伯克的思想遗产和那个动荡的时代,以及他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翻译 | 人文社科 | 新知
《眼见非实》
[美]唐纳德·霍夫曼 著
唐璐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力
2023年4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我们大部分人认为眼见为实。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和手触摸到的,相信感官告诉我们的是真实的客观实在。果真如此吗?认知科学家唐纳德·霍夫曼对此提出了挑战,他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我们的感知,但不应该照单全收。如果你曾怀疑过自己眼前的世界,霍夫曼这部令人着迷的作品将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自从智人出现在地球上,自然选择在塑造我们的感知时,始终偏爱隐藏真相的感知,目的是引导我们采取有用的行动,让我们得以生存和繁衍。我们看到飞驰的汽车知道避开;看到面包长了霉知道不能吃。然而,这些感知并不是客观实在。我们都能理解电脑桌面上的文件图标只是便于使用的符号,并不是计算机文件的真实呈现。其实我们的感知也是一样,我们每天看到的物体只是图标,目的是让我们可以安全轻松地漫游世界。
这个发现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巨大。为什么时装大师设计的服装会让人身材更性感?如何利用颜色引导消费者的情绪?甚至推翻时空是客观实在的观念。这本书将让我们敢于质疑我们对眼前世界的一切认识。
翻译 | 人文社科 | 历史
《新官上任:清代地方官及其政治生态》
[日]山本英史 著
魏郁欣 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科举过关的儒生精英们在获知即将独挑大梁、肩负知县重任的时候,往往会参照官箴书,这是因为上面记载了赴任必须注意的事项。部分知县之后会有自己的政务纪录,即公牍。本书利用官箴书和公牍等史料,尝试探讨赴任知县与任职地的老百姓及其他重要人士之间建立起了何种关系,或是他们必须建立起何种关系,通过对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描绘,理解知县在地方的处境及清代的地方统治如何通过知县来实现。
翻译 | 人文社科 | 新知
《自动驾驶之争》
[美]亚历克斯·戴维斯 著
李雨嘉 译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湛庐文化
2023年6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自动驾驶汽车是近年来最值得夸耀的技术突破之一。但事实证明,早期有关自动驾驶汽车将很快上路的承诺还为时过早。亚历克斯·戴维斯在《自动驾驶之争》中讲 述了自动驾驶从起源直到今天的曲折动人的细节。
故事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该机构负责开发一种与无人机类似的陆基无人车,可以在战区作战而不危及人类生命。接着,该机构接连三次举办无人车“大挑战赛”,吸引了许多有远见之士,其中不少人是学生和业余爱好者,他们把自动驾驶这项技术从电影式的幻想变成了接近现实的技术。这些年轻的挑战者很快就与硅谷巨头(谷歌和优步)联系在了一起,打算为全世界提供一种全新的驾驶方式。很快,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这一探索,有些制造商是自己独立研发,有些是与科技巨头合作。但随着道路测试的进行,人们发现,在没有人类帮助的情况下让汽车自动驾驶,这个挑战比预期的更为严峻。
《自动驾驶之争》探索了改变人类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前沿未来,介绍了该行业的关键人物,从DARPA成立初期的热情,到他们日益意识到:虽然人工智能还没有为高峰时段的交通状况做好准备,但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做好了重塑人类出行方式的准备。
翻译 | 人文社科 | 女性主义研究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
[德]玛丽亚·米斯 著
李昕一 徐明强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
2023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女性主义学者玛丽亚·米斯的代表作,也是改变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范式的经典作品。米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父权制对女性的多重剥削:掠夺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将生育视为 “自然活动”;将家务劳动看作“非生产性的”;把女性排挤到所谓的“附属经济部门”等。她道破女性、自然、殖民地三者作为剥削对象的同质性,揭示资本积累的野蛮本质。而作为资本积累最新手段的国际劳动分工,则加剧了超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男性与女性甚至是女性内部的两极分化,使第三世界贫困女性的劳动变得更加“不可见”。从中世纪“女巫”到当代女工,女性一直是资本扩张贪欲下最大的受害者。
翻译 | 人文社科 | 微观史研究
《十三世纪英格兰村民》
[美]乔治·C.霍曼斯 著
译
商务印书馆
2023年5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因“社会交换理论”闻名于世,本书是他构建理论框架的奠基之作。在书中,霍曼斯根据丰富的庄园租役簿、管理账册、法庭案卷、文学作品等原始资料,通过土地、家庭、庄园和节日四个专题,详细考察了十三世纪英格兰村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环境、个体意识与群体行为、身份类型与依附关系,并特别关注了家庭结构、婚姻模式、继承制度以及节庆习俗等问题。霍曼斯做出的若干判断至今仍不过时,为前工业时代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也使他成为该领域学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值班编辑 | 小飞侠
值班主编 | 刘羿含
2023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文学、人文社科原创、人文社科翻译四大类。
1、中外类型小说
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2、中外文学
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自传体小说;文学向散文、随笔;报告文学
3、人文社科原创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学术性强的散文随笔
4、人文社科翻译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学术性强的散文随笔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1月除外,补提上年12月、11月好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
· 这是第5372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7k+ ·
· 知止斋主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对于中国人来说,人人都能脱口而出的传统文化经典就是“四书”和“四大名著”了,我们常常称之为“老四书”和“新四书”。
从小学到大学,能把这些书名字说全的应该不少,再能把它读完的那就少了,如果再理解它的分工和功能的,那就更少了,如果再知它行它的那少之更少了。
“老四书”指的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新四书”指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老四书”之名始于宋朝,“新四书”始于明清。
“老四书”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心间”,在“心间”里找回自己;“新四书”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人间”,在“人间”迷失自己。
如果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这八部书藏着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睁眼看人间,闭眼看自己,一睁眼一闭眼就是我们的一生。
先说“老四书”。
《大学》一千七百多字,《中庸》三千五百多字,《论语》一万三千七百多字,《孟子》三万四千五百多字,“四书”总共五万三千七百多字,但在中国真正能把“四书”完整读一遍的人是不多的。
不是有人曾这样说吗?我们很多人都上过大学,但大都没有读过《大学》。
我们今天读到的“四书”在历史上并不是很重要的,从孔子以后到北宋初年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经典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秩序是经、史、子、集,经是排在第一位的。
《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同时也是曾参的弟子,而《孟子》又是子思弟子的弟子孟子所作。
从时间上来讲,《论语》第一,是孔子所作,《大学》第二,是曾参所作,《中庸》第三,是子思所作,《孟子》第四,是孟子所作,也可称为“四子书”,这就形成了一个儒家完整的传承系统。
“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大儒朱熹。朱熹为《论语》《孟子》作注,又从《礼记》把《中庸》和《大学》,分章断句,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随之而立。
朱熹认为“四书”乃儒学的入门书籍,也给“四书”的阅读安排了顺序:“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在后来的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可见古圣贤独具远见卓识,对于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赓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比于各自独立、内容庞杂的“五经”来说,“四书”显然更具“一以贯之”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哲学性。
如果老子的《道德经》建构的是自然之道,那么“四书”建构的是社会之道。“四书”建构的是一个立足于“人道”去体察“天道”,并致力于将“天道”贯彻于“人道”中,再以“人道”去承载“天道”之精神。
“四书”本身就是一个在“修身”中逐渐“悟道”,通过“四书”以“明道”和“传道”,整个过程艰辛而伟大,以“人心”体察“天心”和“道心”,以“物理”求得“天理”和“道理”。
“四书”可谓是一大部“究天人之际”“参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的“道”化之经典。
《大学》原是《礼记》中一篇,南宋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内圣外王”的绝学次第。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基础和引导,“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目标。
《大学》重点讲修身。修身之“身”是己身不是人之身。修身就是修己。修养好己身,就是使之合礼、合德、合道,此乃君子为学的第一步。
《论语》中说修身有“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个层次,这正好也互证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便是“修己以敬”,“亲民”便是“修己以安人”,“止于至善”便是“修己以安百姓”。
这里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世界观、价值观和方、人生观,这里有中国人为“为往圣绝学”的“绝学”。《大学》是钥匙和方阿福,列出了一个进阶纲领。
|由AI生成
《论语》首先是有“子曰”,然后再有弟子们的论“子曰”。《论语》的本质含义是“论”“子曰”,即“论”“孔子之语”,简称《论语》。
《大学》《中庸》《孟子》的各自根源都在《论语》。《论语》篇章顺序环环相扣,复杂叠加,左右钩联,主题明确,各章对主题都有支撑。
譬如:《学而篇》讲“学”,《为政篇》讲“政”,《八佾篇》讲“礼”。《论语》虽好读,但难读。《论语》是一部修身明理之书,因为要修身所以才好读,因为要明理所以才难懂。
《论语》的明道方式不是哲学式的思辨,而是语境化和生活化的体悟。
《论语》结构也是和《大学》同样是沿着“内圣外王”的路径展开的。《论语》的“内圣”是从为学、为政、礼学、仁学、教育、做事、论道、君德、精神世界、生活气象各个方面说起,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融入到人生的各个阶段、社会的各个角色当中。
《论语》的“外王”是人才、仁政、君道、臣道、绅道、权谋、小人、学统、政统各个方面的讨论。《论语》的“内圣外王”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整个《论语》的为学、为政、才能、道德正好构成了交叉呼应的复合结构,也体现了体用一源与德才兼备的儒家基本原则。《论语》前十篇“内圣学”与后十篇“外王学”之间形成了“内圣外王”的基本结构。
《论语》开篇和结尾的三问(内圣)三答(外王)正是给我们指引了内圣外王之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为人也。
《论语》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民、修己以安百姓也正好互证了《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至善”的大学之道。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前372-前289)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
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推到了与《大学》、《论语》等同的地位。
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将孔子的仁德推广到了施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孟子》还初步地阐述了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本思想。
《中庸》也是《礼记》中一篇,南宋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是大体上相同的。通过对《大学》《论语》《孟子》的思想有了仁德,有了仁政,就该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了。《中庸》的价值就体现在这里了。
儒家就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了。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这种品德是最高的,人们能够这样去做的已经很少了。
中庸之道是告诉人们要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乎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中和”之境便是《大学》“正心”之果。
|由AI生成
再谈“新四书”。
“新四书”大致是在距今650年至280年间。1949年之前,中国还没有“四大名著”之说,只有冯梦龙所说的“四大奇书”。到了近代,喜欢白话小说的胡适则说:“吾国第一流小说,古人唯《水浒》《西游》《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
“四大奇书”概念的提出是在明末清初,其实是比照儒家经典“四书”来命名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四大正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是“四大奇书”,一“正”一“奇”,相提并论,相得益彰。
施耐庵的《水浒传》诞生于元末明初,说的是英雄的故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诞生于明代,说的是群雄的故事;吴承恩的《西游记》诞生于明代,说的是神魔的故事;曹雪芹的《红楼梦》诞生于清代,说的是人情的故事。
大历史大传统大修为,小人物小传统小故事。“四大奇书”之“奇”,是与“四书”之“正”相对而言的。“四书”用的是文言,“四大奇书”用的是白话;“四书”代表的是大传统,偏于政教,“四大奇书”代表的是小传统,偏于“人情”。
作为儒家文化经典的“四书”,之所以在宋代取代了“五经”的地位,是因为“四书”把儒家的三个核心理念作了更为集中、明晰的表达:一是民本思想,亲民、爱民、新民;二是官员选拔,“任人唯贤”;三是个人修养,穷理修身。
伴随我们成长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如果说生在中国的孩子们都是在它们的陪伴下长大成人的,这不算为过。《水浒传》说的是老百姓心中的江湖,《三国演义》说的是百姓心目中的朝堂,《西游记》说的是老百姓心中的天上朝堂,《红楼梦》说的是老百姓心中的地上人家。
除了看热闹,其中的门道你看懂了吗?
有人说:读《水浒》,过利关。尘归尘,土归土,我们的仗义去哪了?读《三国》,过争关。心机,天机,契机,人到底争个什么?读《西游》,过欲关。始于慈悲,终于觉悟。读《红楼》,过情关。风月情长,终究梦一场。
老子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说的“不争之争”是大智慧啊,那为什么四大名著都在争抢呢?
你看《水浒传》说的是争义,《三国演义》说的是争权,《西游记》说的是争道,《红楼梦》说的是争宠!后来它们都争到了吗?
“轻生死,重大义,男儿本色,几番起落,风云振作,赶他个天时地利与人和”,唱的是《水浒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歌的是《三国演义》;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道的是《西游记》;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说的是《红楼梦》。
争义、争权、争道、争宠,说的都是人间欲望。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说的是道,说的是名,说的是欲,四大名著分别从不同视角说出了人类的欲望之源。
《水浒传》写的是匪之欲,《三国演义》写的是官之欲,《西游记》写的是妖之欲,《红楼梦》写的是人之欲。人活一世,皆在欲望中。“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这是中国人的自我调侃。
《水浒传》讲的是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的发生、发展、消灭的恢宏壮大的故事。全书虽然体现了勇于反抗的精神,却也充满了义气、叛乱与不服管束的人物个性。年轻人心性高,有血性,年轻气盛,还很叛逆,动不动“该出手时就出手”,那父母该情何以堪?看完《水浒》满脑子全是义,全是气。
《三国演义》是一部人与人的斗争史,曹操的雄才奸诈,司马懿的老谋深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孙权的“仲谋”之才。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智辱仲达、火烧赤壁、三气周瑜、隆中对、反间计、七出祁山、以逸待劳、连环计、暗渡陈仓、远交近攻……看完《三国演义》满脑子全是计,累坏了脑子,气坏了身子。
《西游记》是第一部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的长篇神魔小说,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最后成圣的故事。如果一个男人《西游记》看多了,往往会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容易在现实中造成挫败感,与现实生活脱节,以至于格格不入,消极处世。看完《西游记》满脑子全是神,满脑子全是奇。
《红楼梦》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史诗性经典小说。《红楼梦》虽然是一场女性的赞歌,但更是一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性挽歌;《红楼梦》是一场情殇之梦,一场青春消逝之梦,一场朱门繁华之梦、人生之梦。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不管多么鼎盛,繁华过后终是一场空,一切都是梦!《红楼梦》如此悲美与凄惨,而女人心性如此细腻,如此柔弱。读完《红楼梦》满脑子全是情,满脑子全是伤。
小时候看《水浒传》比的是谁道上有人,《三国演义》比的是谁人多,《西游记》比的是谁天上有人,《红楼梦》比的是谁朝廷有人。长大后才明白,中国《易经》文化里就有善于攀比的基因。
小的时候以为看《水浒》都是,《三国演义》都是斗智斗勇,《西游记》都是光怪陆离,《红楼梦》都是怀金斗玉。长大后才明白,它们说的都是人间。
小时候看,《水浒传》里面基本都是男人,《三国演义》里面基本都是狠人,《西游记》里面基本都不是人,《红楼梦》里面基本都是女人。长大后发现,其实他们都是人。
小时候看《水浒传》里面感觉都是一群醉汉,《三国演义》里面感觉都是一群叛乱,《西游记》里面感觉是动物泛滥,《红楼梦》里面感觉都是群芳争艳。长大后才发现,这才是真正的人世间。
小时候看《水浒传》里面听到的都是“哥哥救我”,《三国演义》里面听到的都是“军师救我”,《西游记》里面听到的都是“悟空救我”,《红楼梦》里面听到的都是“妹妹救我”。长大后才发现,人世间到处都是“等、靠、要”。
小时候《水浒传》里面说的是“嫂嫂请自重”,看《三国演义》里面说的是“嫂嫂快上马”,《西游记》里面说的是“嫂嫂快张口”,《红楼梦》里面说的是“嫂嫂请慢走”。长大后才知道,说的都是人间的仁、义、礼、智、信。
小时候看《水浒传》里面感觉是“一言不合就开始打”,《三国演义》里面感觉是“一言不合就开始抢”,《西游记》里面感觉是“一言不合就给唐僧洗澡”,《红楼梦》里面感觉是“一言不合就开始哭”。长大后才发现,这才是人间的喜怒哀乐。
小时候看《水浒传》里面最喜欢武松,《三国演义》里面最喜欢诸葛亮,《西游记》里面最喜欢孙悟空,《红楼梦》里面最喜欢林黛玉。长大后才发现,《水浒传》里面最喜欢看的是金莲,《三国演义》里面最喜欢看的是貂蝉,《西游记》里面最喜欢看的是女儿国国王,《红楼梦》里面最喜欢看的是宝钗。
小时候看《水浒传》里面喝酒都是用大碗喝,《三国演义》里面喝酒都是煮着喝,《西游记》里面喝酒是要偷偷地喝,《红楼梦》里面喝酒都要女人陪着喝。长大后发现,男人天地走,到处都喝酒。
小时候看《水浒传》感觉里面的老大靠不住,《三国演义》感觉里面的朋友靠不住,《西游记》感觉里面的神仙靠不住,《红楼梦》感觉里面的亲戚靠不住。长大后才发现,人世间除了自己谁都靠不住。
小时候认为《水浒传》里面讲的是义气,《三国演义》里面讲的是智商,《西游记》里面讲的是人脉,《红楼梦》里面讲的是柔情。长大后才发现,天上地上讲的都是人情世故。
如今看了《水浒传》才知道,出身不好当官有难度;看了《三国演义》才知道,出身不好创业有难度;看了《西游记》才知道,出身不好成佛有难度,看了《红楼梦》才知道,出身不好嫁人有难度。
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一路向东闹梁山,一路向西取真经,一路向南战赤壁,一路向北水中月。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一个山头被招安,两块玉珮悲与欢,三个国家玩对抗,四个和尚去闯关。
“四书五经”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和生命紧密相连的经典。汉武帝是“五经”,宋代是“四书”。北京大学杨立华教授曾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很客观。他说,“我们既要看到我们和经典之间的深刻共鸣的关系,也要看到我们同经典之间的深刻断裂的关系。只有同时意识到这两点,我们才能发现我们每个人走向‘四书’的方法。”
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有两个奠基性的人物,前一千年是孔子,后一千年是朱子。“四书”的次第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是朱子的本意。《大学》“明其序”,《论语》“广其义”,《孟子》“深其思”,《中庸》“精其理”。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四书”经常读,你的人生一定会日渐明朗。
“新四书”从审美形式来说都堪称经典。《水浒传》是中国农民革命的典范,《三国演义》是中国人心机心术的大全,《西游记》是中国人自由精神的象征,《红楼梦》是中国人的情感集成。
如果说传统的中国人是被“老四书”所塑造,近现代的中国人则更多是被“新四书”所塑造。所以,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四种人:三国之人、水浒之人、红楼之人、西游之人。
科学往前走,哲学往后走,“四书”的智慧需要参悟,传统的价值需要重建,古老的信仰需要守住,唯有立身于“道”,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北宋士大夫之“忧”,这是儒家精神最根本的情绪和气质。“忧其民”是一种个体生命道德的提升,“忧其君”是一种对国家、伦理的表达。
孔子说:“天道远,人道迩”“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人合一之道,不感不通,感而遂通,一通百通,通则可大可久。
中国传统文化是门槛文化,并且是一道窄门文化;人生更是一道窄门,“四书”中有钥匙也有门,更有绝学;找到那把钥匙,找到那扇门,找到那个绝学,走进那扇门,人生就会少了许多槛儿,从此便可进入一个无限宽广的天地境界。
「 图片 | 视觉中国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tougao99999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qspyq_biz@163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视频号】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近日,闵行融媒体中心以“我正在读的一本书”为主题,面向全区开展征文活动。
即日起,“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择优刊登征文作品,也欢迎大家继续投稿~
没有错过的遇见
丁婷婷
最近在读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开启这本书,源于一段差点错过的友情。
两年前,一位不善言谈、交情尚可的朋友,在一次聚会中,有些拘谨地递给我这本书:“我读了这本书,感觉很不错,听说你喜欢读书,想分享给你,也许你读完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心得。”我瞄了一眼书名《遇见未知的自己》,猜测是我不太喜欢的“心灵鸡汤”,不过还是客气地道谢,然后束之高阁。
最近整理书橱时,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便随手翻了翻,随后我意识到,那位想跟我分享这本书的朋友,当时是真的觉得我是她很好的朋友吧。
我是谁?我不是谁?这不是哲学难题,是对自己内心的质问。忙忙碌碌中,我们都在为了自己的一个个身份而努力,我是一名医生,我是一名律师,我是某某协会理事,我是某某集团顾问……每次别人在介绍你的时候,总是有越来越多的头衔,而我们也享受着这些头衔带来的光环。一旦这些身份去掉,我们便会如新生婴儿般不安。这种对外在身份的在意,让我们已经看不到自己的初心与本我。
我为什么不快乐?所求的诸多身外之物,不一定是内心真正需求的,所以很多东西,在你想方设法努力得到后反而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乐。
书中还有一个很让人“不服气”的说法:“你看到的、感知到的世界,是你内心的投射。”简单来说,就是你想看到什么样的世界,你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听起来很玄很主观,细细看来,又有点佛学的精妙,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用你所知的“科学”一些的说法来讲,即是你的大脑会根据你的感受,自动过滤那些你不想看到的东西。还会分泌一些神经递质调整你的情绪。似乎有点道理?然后书中那位神秘的老人告诉你,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我们的大脑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这就是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看法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不同,便有了不同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其实在事情的开头就早已注定。
我被这本书吸引,是抱着不服气的心理的,我想找出逻辑漏洞去反驳。但随着书中那位智慧老人对主角的生活、工作、亲情、友情、爱情的指点,我也如同主角一样慢慢被说服。这个世界充满了能量,所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是中性的,就看你赋予它什么能量。如果你内心是充满正能量的人,便会赋予它正能量,事情会朝着阳光的方向发展,若你是悲观负能量集合体,事情便会朝着糟糕的方向发展。往往很多事情发展到最后,我们都会说一句:我就知道会这样。如果站在一个比较通透中立的立场来看,根据每个人的差异,我们甚至可以预判事情的走向。
这是很奇妙的一种现象,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就是在某个阶段,你会觉得自己诸事顺利,如有神助。如果我说,这本书会告诉你心想事成并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种祝福,而是内心修行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你有没有想跟我一起来读一下这本书呢?
所幸,分享这本书给我的那位朋友,现在是我的闺蜜,还好,我没有错过。
一本书,一次修行。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