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经常有句台词是“我左青龙,右白虎”,那么青龙白虎指的是什么呢?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神话传说。它们分别代表东方、西方、南方和北方四个方向,并被称为“四象”。四象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星空的观察,最早记录在《尚书》和《诗经》等古籍中。
青龙象征东方,代表木元素,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神兽。在中国古代,龙是一种神秘的生物,具有神圣和权威的象征。青龙形象源于古代星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这些星宿组成了一个龙形的图案。
白虎象征西方,代表金元素,是一种威猛的神兽。白虎形象源于古代星宿,包括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这些星宿组成了一个虎形的图案。
朱雀象征南方,代表火元素,被认为是一种神异的鸟类。朱雀形象源于古代星宿,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这些星宿组成了一个鸟形的图案。
玄武象征北方,代表水元素,是一种神秘的龟蛇合体神兽。玄武形象源于古代星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这些星宿组成了一个龟蛇形状的图案。
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古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被认为是守护四个方向的神灵,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同时,四象也与五行学说密切相关,分别对应木、金、火、水四个元素。在古代,四象还被用于建筑、祭祀、礼制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太极图
纵观中国历史的上下五千年,就会发现"教化思想"一直贯彻在其中,其中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儒教思想,其次就是佛教、道教、这三大教中最为神秘莫测的便是道教,它是根据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出来的。
大家是不是光是听到这些,就会觉得它非常的神秘了?那么当你听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这些东西的时候,是不是又是一头雾水?究竟什么是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它们是从哪里而来,又分别代表了什么?
"太极"与"太极图"究竟从何而来?想必有不少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化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句话听起来感觉非常的高深奇妙,觉得这是一般人都接触不到的领域。那么它们到底指的是什么?又代表了什么?就先从太极说起吧。
太极八卦图
"太极"是很好理解的,简单来说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宇宙是处于混沌的状态,这种天地不分,阴阳不明,万物混一的状态,就是"无极"。这个"无极"代表着"没有中心"的意思。等到后来,混沌逐渐分离,变得有序起来,天地方圆出现了,也有了阴阳一说,这就是"太极"。
万事万物因太极而生,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将事物发展的规律,归纳总结并范用至今。不过《易经》与《道德经》里介绍的"太极"和"无极"其实是一种相同的状态,所以也可以说"无极"和"太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太极八卦图
至于我们经常见到的"太极图",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几何形状。但是它被称为了"中华第一图",出现在了许多著名建筑上,如孔庙大成殿、白云观等;也出现在了衣服上,比如道士的道袍、算命先生的挂摊等等,应用范围很广。
至于"太极图"的来源,则众说纷坛,意见不一。现代有不少学者认为"太极图"是起源于遥远的原始时代;还有人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认为"太极图"是太古洪荒之时,外星人馈赠给地球人的礼物;或者是此次人类文明的上一次,甚至两三次文明毁灭后,留下来的信物。
太极生两仪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太极图"的诞生过于遥远与神秘,已经无法探知。但是人类是充满智慧的,他们认为太极代表着"一阳一阴"。于是,现如今的人们就将白天太阳升起,当成了阳;等到夜晚月亮出来,当成了阴,而阴和阳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仪",也就是"太极生两仪"。
但事实上,关于"两仪"代表什么的说法,总共有八种:第一种为"阴阳";第二种认为它代表的是"天地";第三种则是"奇偶";第四种说是"刚柔";第五种是"玄黄";第六种是"乾坤";第七种为"春秋";第八种则是"不变与变",而现在普遍接受的是"阴阳"的说法。
二十八宿
至于两仪再演变,就成为了四象。其实有很多人,甚至是很多电视剧都将四象认成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虽然它们也是四象,却指的是星象,天空一共二十八宿,每七宿一相,便是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而将它们合起来就是四象二十八宿。
但《易经》里面的四象却不是这些,它们是指的在卦象里,代表的"阴阳"。若是图像来表示,那么阳就是一个长横,阴是两个短横。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爻",这个字不是念"XX"是念"yáo",阳为"阳爻",阴为"阴爻"。
阳爻、阴爻
古人将阳爻、阴爻进行了两两的配对,组成了四个不同的符号,正好可以代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春夏秋冬。比如在阳爻之上再添一根阳爻,就是阳上加阳,被称为太阳,代表夏季:阳爻之上再添一根阴爻,就是阳中有阴,而阳多阴少便被称为少阴,代表秋季。
若是从阳多阴少变为了阴多阳少,就是阴爻上再添一根阳爻,被称为少阳,代表春季;最后从阴多阳少,变为了全阴,那么就是阴爻之上,再加一根阴爻,被称为太阴,代表了冬天。所以四象完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演化过程,从太阳到少阴,再到少阳,再到太阴,最后又到少阳、少阴、太阳,绵延不绝。
四象生八卦
四象化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就是"两仪生四象"的由来,那么四象又可以演变成什么?它代表了什么?自然是"八卦"。相传,八卦源于河图和洛书,由伏羲所制作出来的;也有传闻说是伏羲将前人的罪坏,集结归纳总结后,在四象的基础上又结合自然界的事物,创造出来的。
只是在那个连字都没有的年代,伏羲他只能用抽象的符号来代表八卦中的字的形象,而八卦其实是最古老的文字表达符号。而什么是"四象生八卦"?其实就是在四相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阴爻,或者阳爻进行组合后,组成了八种不同符号,而也就是"八卦"。
先天八卦图
太阳上加阳爻为"乾",等于天;太阳上加阴爻为"兑",代表泽;少阴上加阳爻为"离",代表火;少阴上加阴爻为"震",代表雷;少阳上加阳爻为"巽",代表风;少阳上加阴爻为"坎",代表水;太阴上加阳爻为"艮",代表山;太阴上加阴爻为"坤",代表地。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并且见到的,"先天八卦图"。在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后,到了商周时期,周文王此时被困在了牢里,百无聊赖的他,开始研究当时刻在墙壁上,有些破损的八卦图。但是破损的八卦图,实在是有碍于研究,于是他就拿着石子,仔细的还原了这幅八卦图。
伏羲 影视剧形象
然后周文王就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产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的活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那一块地方,增加了不少。因此这幅"先天八卦图",已经与人们现在的生活不太能够对应的上了,于是他便根据春夏秋冬,对"先天八卦图"进行了改进,"后天八卦图"就这样诞生了。
又因为"后天八卦图"是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使得八卦两两相叠,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因为是周文王所创,所以被称为"周易六十四卦",但它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易经六十四卦"。而所谓的"八卦生六十四卦"其实并不是很难理解。
后天八卦图
它跟"四象生八卦"是差不多的概念,举个例子,就是像"乾"卦之上叠一个"坤"卦,就是"泰"卦,"坤"卦之上叠一"乾"卦就是"否"卦,由否转泰,这就叫否极泰来,所以,关于太极,两仪,阴阳,八卦,六十四卦的这些基础问题,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吧。
四象的意象在传统医学领域不仅被广泛用于物体的论述,在对人体如脏腑、经络和体质等论述中也同样常见。
医家运用四象描述人身通常表现出与五行思想不一样的人体观念,同时也有医家针对千年不变的传统概念提出了质疑。
脏腑四象
将四象元素运用于脏腑体系中的清代医家主要为黄元御。
黄元御著作甚丰,其重土思想贯穿于著作中。如 《四圣心源·天人解》 言:“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中气”就是阴阳升降之枢纽,即土,曰 “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在黄元御的五行观中五行不再处于平等的生克关系,而是以土为中枢、四气周流的模式。
在谈及胎妊时,黄元御认为,“胎妊者,土气所长养也”;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原于土”。生血以木火为主,气化以金水为用,而土衰则会出现 “四维失灌,脏气不厚”,进而导致 “胎不坚完”。
黄元御借助四象的意象将其他四行与土划分开来。稍后的章楠继承了黄元御的重土思想,进一步提出了 “土为太极之廓,成物之道” 的理论,即水、火、木、金之所以能生成万物 “全赖土之融洽乎中也”,而土能融洽四气则是因为 “土中有太极之体在”,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是返太极之本体也”。
经络四象
张志聪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寒热病》认为,手太阳经与足少阳经相合于悬颅穴,足太阳经通于手少阳经之角孙穴,太阳经与少阳经相合于手足阳明经,自相合一样是自然之道,曰 “太少之气,本于先天之水火,犹两仪所分之四象”。
在六经理论中,太阳为寒水,少阳为相火,皆以先天水火为本,正如阴阳两仪所分出的四象。既如四象,气息相通,那么当病在太阳,即太阳之络有余之时,少阳之经则表现为不足,此时便应损太阳之有余而补少阳之不足,反之亦然。这无疑是一种新的针灸治疗思路,值得深入挖掘。
何梦瑶在《医碥》中对经络的命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太阳、少阳、太阴和少阴是众所周知的四象,而在四象之外增加阳明和厥阴以成六经未免画蛇添足,不如直接将经脉以心经、小肠经等命名更为合适。
他又提到《黄帝内经》也曾以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等来命名六经,这样正好是 “五脏配五行,六经配六爻”,三阴经如坤之三画,而三阳经则如乾之三画,更为妥当。以太、少、厥等命名,“且泥此生解,支离牵强,无当病情”。
在朴学气氛浓郁的清朝学界,望文生义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牵强附会,炫人耳目,使原本朴素的医学理论变得神秘莫测,由此而引发各种争论与批判也是情有可原。
体质四象
《灵枢·通天》中谈到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以及阴阳和平之人这五态人,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言,一阴一阳为“始生之两仪”,对应阴阳和平之人,而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则对应 “所生之四象”,人秉天地之气而生,篇名叫 “通天”正是因为本篇论述的是人与天的阴阳四象相对应的情况。
在韩国医学中也有体质四象的概念,然而这一概念却与中医学的体质四象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医体质四象是以阴阳和平之人为核心的体质四象,而韩医四象却恰恰缺失了这一核心。
丹功导引四象
四象这一意象在导引中的运用也颇为广泛并多见于道教炼丹术中。
清代医家祝登元的《心医集》中就记载了一种“七 返九还”的炼丹法门,曰“立为洪垆大鼎以炼真内以养铅汞,外以象坎离,运其阴阳,驱龙驭虎,以返本还原,于是玄霜绛雪、玉蕊金膏,九转而成宝矣”。
在这法门之中,“三才”指坎、离、神,曰 “离发乎坎下,汞居乎水中,上下之象也。神居其中,谓之三才”。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中的 “三 “分别为水、火、土。“水火者各得其一者也。得一者物之母,故水生一男为坎,名曰汞;火生二女为离,名曰 铅,谓 之 四 象”,即 水、火、坎(汞)、离(铅)为丹功中的四象。
这里的四象与医学理论中的四象又有一定的差异,并且与四时(子、午、卯、酉)相配,火起于子, “时至卯则增铅(精也),时至酉则增汞(津也)”,调节火候,中宫之土即为炼丹之鼎,脾则为“接心之液、肾之气”的黄婆。
铅与汞是道教炼丹术语,大略说来,铅生于肾之左,为水之正气,居北方子位,乃阴中之阳;汞生于肾之右,为金之正气,居南方午位,乃阳中之阴。汞动而铅静,汞为丹而铅为药。顺应四时控制火候,四象交济则汞干铅去,这就是还丹的过程。
道教医学与中医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丹功则是道教医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门功法,这种水火铅汞的隐喻在东汉时期 《周易参同契》中便已经存在,丹功中的水火理论更是被许多明清医家所重视和吸收,而我们认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还有起着交济水火作用的黄婆(脾),水火铅汞变动不息,脾则稳坐中宫掌控枢机,与上述脏腑四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龙
青龙
白虎
白虎
朱雀
朱雀
玄武
玄武
以前对这四种称呼最为熟悉的就是“四大神兽”。游戏、小说、帮派等等,无处不见四大神兽的变种。什么颜色对应什么神兽到底有怎样的说法呢?
先来看看“四神兽”的来历道教里面有一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里的“两仪”指的是阴和阳或者动和静,而“四像”又属于古代天文学,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有7种星宿,总共就是28星宿。每个方向的7种星宿位置排列不同,古人通过平时的认知和想象,将它们的形状各演化为一种动物,便是“龙、虎、鸟、龟。”它们分别对应的方位是:
东方形状——龙
西方形状——虎
南方形状——鸟
北方形状——龟蛇(一种组合神兽)
古文中方位代表的颜色《周礼.考工记》中记载:
“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又见《说文解字》曰:
“青,东方色也。白,西方色也。赤,南方色也。黑,北方色也。”
总结出来就是:
东方颜色——青色
西方颜色——白色
南方颜色——赤色
北方颜色——黑色
赤鸟和黑龟蛇?再结合东南西北的形状,最后就是“青龙、白虎、赤鸟、黑龟蛇”。不过我们发现和平常我们的叫法还是有点不一样,大家会问:“赤鸟是个什么鬼?黑龟蛇又是什么?”
赤鸟赤,本指火的颜色,即为红色。
朱也是红色。《说文解字》:“朱,赤心木,松柏之属”。李煜《虞美人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制改。”
赤鸟就等于朱鸟,朱鸟又被称为朱雀,《史记·天宫书》:“南宫朱鸟”。
所以,赤鸟=朱雀。
赤鸟就是朱雀
黑龟蛇“玄色”,在汉代被定义为日落到月出这段时间的天空颜色,基本是黑色里面带点红。《经稗》:“斗牛女虚危室璧七宿有龟蛇体,故曰玄武。”
所以,黑龟蛇=玄武。
“四神兽”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青龙”: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它勇猛、威严、有权利的象征,很多时候被当做镇邪的神灵,出现在宫阙,皇室,殿门、墓室等地方。
龙在屋檐
“白虎”:虎是百兽之王,是威猛和权势的象征,在军事上也经常使用到,比如虎符(调动军队的信物)。虎贲(军队中的勇士)。
虎符
“朱雀”:朱雀神鸟,有人当做是凤凰,不过有的书中记载凤凰只是7星宿中的一宿,朱雀远大于凤凰。它被认为能接引死者灵魂上升于天,或者认为它能给人长生。
朱雀引领灵魂
“玄武”:在古代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武则天的时候把之前的“鱼符”改为“龟符”佩戴,才有了我们后来常说的“金龟婿”一词的由来。
龟符
写在最后:在很多游戏里经常出现“四神兽”,小说里也经常写到它们,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古代的先人因为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不足,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让古人插上想象的翅膀,孕育出灿烂的文化和绘画,而研究这些文画知识,真的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老杨文画知识局,用文字和绘画聊聊那些有趣有用的文画知识,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