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兔

4大文明古国(4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

时间:2024-01-15 13:36:21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赵林:四大古文明?其实是五大古文明!

↑ 赵林的古希腊文化大师课↑

当我们谈到文明的时候,我们通常说人类有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按照通俗的说法,分别从东到西是中国、印度、两河流域或者叫巴比伦和古代埃及。这是我们说的四大文明古国,这种说法可以说是有失偏颇的。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四大文明古国里不包括西方文明,前三个:中国、印度、巴比伦,那都是亚洲的国家。埃及好歹算是非洲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苏伊士运河,所以那个时候埃及在陆地上和今天的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这些地方自然连接,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它仍然在某种程度上算跟亚洲休戚相关的。

所以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基本上都是以亚洲为主,没有一个是欧洲,这种说法是不公允的。所以按照我们学术界一般的说法,应该说在旧大陆就是亚欧,以及撒哈拉大沙漠以北的北非这样一个自然板块中,那么可以说有五个最早的文明。除了我们刚才前面说的四个以外还有一个就是西方文明最早的发源地,叫爱琴海文明,或者叫爱琴文明。这个爱琴文明是西方乃至希腊,整个文明最早的源头,最早的摇篮。这五个文明,可以说从东到西一字摆开,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所以这五个文明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完全不同的一种关系模式。

↑ 赵林的古希腊文化大师课↑

这五个文明可以分为两个中心。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因为大家知道中国西部都是高山大川、崇山峻岭,难以跨越。中国的西部,从最北边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一直到喜马拉雅山这样一个从北向南的屏障,基本上把中国通向西域的道路堵绝了。再往西还有所谓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

这样一些崇山峻岭,就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很少和西域发生实质性的交往。虽然也曾经在汉辟了丝绸之路,但丝绸之路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处在凋敝状态,断绝状态。它基本上是很难走通的,偶尔为之。所以它对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说实话影响并不是太大。

正是这样一种封闭的状况,导致了中国文明自古以来就比较强调“以不变应万变”,形成了以遗传为主要特征,而不是以变异为主要特征。我们知道生物学上有一对矛盾叫遗传与变异。那么哪一者更强就会导致生物的遗传后代是不同的性状。

中国文明由于这种相对比较闭塞的环境,和西域其他的文明之间的交往比较少,所以这样就导致了中国文明自古以来相对来说它比较闭塞,闭塞就导致了比较保守的一种文化特点,这种保守文化特点,用古代的话来说叫“以夏变夷”,就是以我华夏的东西来改变蛮夷的东西。用今天的话来说叫中国特色,就是强调所有东西来了以后,我一定要把你变成我自己中国特色的,打上浓郁的中国烙印。这个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相对来说它是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里面,它始终是以我来改造别人,以不变应万变,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夏变夷,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

↑ 赵林的古希腊文化大师课↑

而与中国这样一个中心形成鲜明对照,那就是西方文明。我说的这个西方,它就包括在旧大陆的五个文明里西边的三个。

这三个都靠近东地中海,一个是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平原导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我们通常把它叫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这个文明往西稍稍发展一点,就到了东地中海,到了地中海东岸。还有一个是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而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主要是在尼罗河的中下游发生。在孟菲斯以下的尼罗河的河段,就直接进入到尼罗河入海口了,就进入到地中海,南地中海。第三个就是以克里特岛为起源的西方的最早文明,叫爱琴文明或爱琴海文明。

这三个文明一个是在西亚,一个是在北非,一个是在东欧。这三个文明正好都以东地中海为活动的地区,所以它们之间通过海洋的交往非常便利,因此自古以来它们三者之间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是通过和平的商业交往,文化交流,还是通过暴力的武力冲突、战争。总而言之,这三个文明之间互相渗透。

可以说从古希腊文明最早发源的时候开始,一直到古希腊文明的结束,我们可以历数,这以来的冲突非常非常多。由于从地理环境上它形成了两个三角或者两个圈,一个是一个小三角,就是以克里特岛,因为克里特是在爱琴海最南端,像一把长锁一样,锁住了爱琴海。而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爱琴海实际上是地中海的一个海域,是地中海的一块,只不过它自成一统。而在爱琴海的最下面就是一个长形的岛叫克里特,这个地方是西方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自成一统的爱琴海,它后来发展出整个的爱琴文明,乃至于后来的希腊城邦文明,构成了西方文明最早的源头。这样一个以克里特为下限的爱琴海,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小三角。这个小三角一边是小亚细亚,就是今天的土耳其。一边是希腊,就是今天的希腊,还有一边就是南边的克里特岛,当然今天也属于希腊了。

↑ 赵林的古希腊文化大师课↑

这个小三角之间经常他们互相之间会发生文化交流,会发生战争冲突,多有渗透,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大三角,这个大三角就更大了,一方面是南边的埃及,一个方面是西亚的西亚文明,一个方面是希腊,这样就构成了希腊、西亚乃至小亚细亚和埃及之间形成了一个大三角。这个大三角之间也是多有相互之间的文化交往和战争冲突,在整个讲希腊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会多次谈到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和西亚、和埃及这些地方的交往,而这些地方,如果我们从地图的角度,站在希腊的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地方都被希腊人称为叫“东方”,它们都是“东方”。小亚细亚,就是今天土耳其。西亚,就是今天叙利亚伊拉克这个地方。巴勒斯坦、约旦,然后非洲、埃及以及北非、利比亚,这些地方对于希腊人来说都属于东方。

所以正是这样,自古以来希腊和所谓东方的这个地域之间多有交往,发生了很多很多文化联系,这是它的一个背景。正是由于这样所以由于不同的文明之间文化的交往,当然也包括战争的冲突,就形成了一种杂交。这和中国相对闭塞的环境里面形成的“以夏变夷”不一样,它就很容易导致一种融合更新的文化效果。因为它多有交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就像生物学里面就这种杂交,不同的种子、不同的品种之间发生的杂交,虽然也可能经常碰到很多暴力的这种冲突,导致所谓黑暗时代,但是往往也会产生某种杂交优势产品。

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地理环境,这两个不同的中心,一个相对在闭塞的环境中发展的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文化现状、文化特点。而另一个是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里面,它很容易导致一种互相渗透的这样一种融合更新的文化效应。所以这就是两个不同的文明中心,发生的不同的历史效果。

1次涨姿势的古希腊文化探寻之旅

1200+分钟豪华体量,建立系统认识

5大核心板块,古希腊文明的精髓一网打尽

了解50+经典文艺作品,100+希腊人物传说

对于古希腊文明感兴趣的你、想开拓孩子视野和想象力的父母、希望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你、想更好地看懂西方和国际局势的你,欢迎来听!

↓ 更多人文社科精品课程尽在澎湃 ↓

“和大人”来啦!|《:细说和珅》

罗翔教你如何拥有法律思维|《罗翔的法律思维实验室》

以投资思维观世界|《饭统戴老板:投资思维60讲》

历史为你所用|《复旦名师中国通史课》

融会贯通中西管理学精义 |《曾仕强: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价值投资指南 |《怎样选择成长股》

英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都还在,为何却只承认中国?

英国剑桥大学的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长期研究之后他将自己的心血编撰成册,出版了《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在其中提出了一个颇有争议的观点,你知道是什么吗?

马丁·雅克

原来,他说中国永远不会成为西方国家,因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性。

那么,中国文明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呢?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只有中国不带“古”字前缀?昔日的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变成了什么样?中国凭何屹立在世界文明之林当中?

实际上,这位英国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明明印度和埃及还在,为何国际社会却只承认中国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文明是怎么做到“从古至今”的!

中国故宫建筑群

四大文明古国的“过去和现在”

说起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谁,绝大部分人都能不经思索地脱口而出四个名字,毕竟从小到大耳朵都听得长茧了,不过大家对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具体情况,应该还是知之甚少,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二。

龚自珍曾在《定庵续集》当中这样写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定庵续集》

带着这样的求知欲,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四大文明古国的“前世今生”,看看再岁月无情的蹉跎之下,它们还有几分像从前。

首先来说说现在已经“查无此国”的古巴比伦文明。这一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所处的时间大概是公元前30世纪。

占据着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古巴比伦,曾经也是盛极一时的。最为出名的就是古巴比伦国王在1776年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这个法典的原文刻在了石柱之上,如今被收藏在卢浮宫当中。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成文法典,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它的存在具有局限性,但是却代表了那时人类对法律的看法。此外,古巴比伦最著名的“作品”,还有他们建造的空中花园。

根据文献来看,当时这个花园当中装有“机械装置”,需要奴隶不停地转动才能将河水抽上去完成灌溉。不过到了公元前689年古巴比伦被亚述所灭,至此这一文明古国彻底在世界销声匿迹。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其次来说说经常被用作“电影素材”且尤为神秘的古埃及,这一古老的文明诞生于公元前4000年,留下了金字塔、木乃伊等多个灿烂遗产。

古埃及文明诞生在尼罗河边,凭借着肥沃的土壤,将自己的文明发展推向了顶层。要知道,古埃及文明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不论是建筑、医学还是天文,都让现代人惊叹不已。

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最后被波斯人征服,消亡于历史的长河当中。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者认为古埃及的灭亡其实与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尼罗河的变化使得仰仗其“发家”的古埃及陷入了饥饿和贫困的泥沼当中无法自拔。

而现在埃及虽然依旧存在,却和古埃及之间没什么关系了,毕竟文化的传承早在消磨之中断开了。

埃及法老去世后会被制成木乃伊

最后就是古印度文明了,这一文明诞生于恒河流域,而恒河现在依旧是印度人的母亲河。古印度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灿烂的果实,比如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是在公元前6世纪于这里诞生的。古印度在哲学和文学方面也表现了非凡的天赋,像《罗摩衍那》史诗等都是最好的代表。

对于古印度文明到底是为何消失,一直颇具争议。不论是生态的变化还是外族的入侵,昔日那个繁盛的古印度确实是消失了。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就像埃及一样,现在的印度虽然依旧屹立在世界上,但只能依稀看到几分古印度的影子,其核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上三大文明古国都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化为了尘土,只有一些文物能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而中国却依旧屹立不倒,要知道在中国的前方可不存在“古”字,这就说明在漫长的文明发展史当中,我们的传承是“从古至今”的。

长城

如今的中国文化内核依旧是古代中国创造的那些,包括咱们使用的文字、语言都与古代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评价,只有在中国的“考古”才算是真正的考古,毕竟咱们总能从各种文物中找到与现代相连的部分。就像几千年前被作为歌谣传唱的《诗经》,现在依旧能被唱响一样。

兵马俑

中国文明从未发生“断裂”

一般认为,中国文明的开端自夏朝开始,而跟其他文明古国一样,中国文明也是在河边诞生的,咱们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就是文明的源头。

中国之所以是现在国家社会唯一承认的文明古国,是因为我们的文明从未消亡。并且从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来看,中国的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断裂的。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中国的国家领导者曾在纪念孔子诞辰研讨会上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

要问什么能够证明这些,其实不外乎就三个方面。首先,中华民族的汉语言从未断裂,虽然咱们现在的语音和远古中国人的口音差异很大,但是根据音韵学的研究来看,这之中仍旧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

许多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所使用的语言,更偏向于咱们现在某些地方的“方言”,比如粤语。

再者除了语音之外,咱们的文字虽然因为现代的需要,被简化了很多,但是如果大家将从古至今的同一个字列出来对照,就会发现它们的内里依旧相似,可以实现“由古推今”。

其次就是诸多的历史典籍和文物,要知道这些来自古老中国的遗产,就像是那一时代的“使者”。即使它们无法开口说话,却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向我们展示古代中国的全貌,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找到的“过去”。

汉字的演变过程

最后就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很难想象,一种诞生在几千年前的思想,到了现在依旧被沿用。

比如说中庸之道和礼让之举,这些在现代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当中都有出现,并且此类传承看起来非常的“自然”,毕竟咱们生来就是这样的。

可见,如果你想要探索中国的古代文明,那么从现代文明入手也没什么不可以,因为现代文明的“根”从未改变。这大抵就是中国特殊的原因吧,毕竟跨越千年,我们的身上一直带着那些古人的影子,而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他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

流传至今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说到这儿,许多人可能会提出新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中国文明如此特殊,能够保持着“从未中断”的记录。因为回顾中国的发展历史就能看出,咱们也经历了不少战争,可是却没有在“入侵”之下让文明断层。

中国文明未曾断裂的原因

中国文明确实是四大文明古国当中最为长寿的一个,而世界各国的学者一直在探索其长寿的原因。他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之后,得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

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适合农作物生长

首先中国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其领土所处的纬度比较适合农作物生长,并且咱们“两面环山,一面环水”的情况,也使得外族入侵不能轻松地长驱直入。

其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兼并融合”,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之间发生了不少的战争。但是不论是哪个民族当家执政,统治者都有意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进行融合,使得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没有断层,反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中国的文明还在进化中

总之,在中国文明进化的历史当中,也曾经历风雨飘摇的时期,但是因为独特的“兼容并包”,使得每次看起来毁灭性的“取代”都变了“吸收进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文明变得更加多元,也更加“年轻”。

希腊为什么不是四大文明古国

作者 万瑜

转发请标注出处

希腊是欧洲第一个先进文明的发源地,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始于公元前3200年爱琴海岛屿上的基克拉迪文明。希腊有着灿烂的古文明,他们拥有青铜器和城市,会使用桨帆船远航,拥有自己的字母和神话故事,留下了很多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

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一个被称为青铜时代崩溃的地区性崩溃时间,这以时期被称为希腊黑暗时代。随着黑暗时代的结束,希腊半岛出现了各种王国和城邦,它们蔓延到黑海,意大利南部和安纳托利亚海岸(今土耳其)。这些州及其殖民地达到了极大的繁荣程度,这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热潮。

希腊文明的形成与它的地理特点密切相关,希腊地区缺乏肥沃的三角洲,在希腊大陆和安纳托利亚沿海地区,连绵不绝的山脉把陆地隔成不同的小块平原。远古移民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定居,这些村庄扩大而形成一个个城邦,彼此虽然隔绝却又生机勃勃。希腊的土壤不适于耕种小麦,却非常适合橄榄和葡萄的生长,因此希腊拥有了和其他农耕文明迥然不同的商业性农业。

对希腊的文化我们有个简单的概念,然后就要阐述一下,什么是文明。英语单词civilization来源于拉丁语civilis(公民)和civitas(城市),这就很显然的告诉我们,文明的定义,第一个标准就是要有城市,如果是部落和定居点是不行的,没有宫殿的存在是无法成为文明的。第二个标准是文字,没有文字的人类,文化的积累就只能口口相传,不可能积累和传播。第三个条件是要有青铜器,青铜冶炼技术往往代表着工艺的先进性和社会的等级性。

(米诺斯文明早期壁画)

但是作为主要的文明起源还有一个必要条件,需要有一个独立的不受其他干扰的起源。希腊满足了城市,青铜器,文字,甚至宗教和复杂的建筑,但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希腊文明是一个次生文明。

在希腊大陆南面不远的克里特岛岛上,有一根史前高度发达的米诺斯文明。米诺斯的文字,工艺和陶瓷风格对当时的希腊各城邦有显著的影响。凯斯特里是希腊大陆附近的一个岛屿,在那里发现了一个米诺斯定居点,直到公元前13世纪被迈锡尼的希腊人占领。考古发现,米诺斯文化地层取代了希腊大陆衍生的早期青铜时代特征,这些证据表明了这里是克里特岛外最早的米诺斯定居点。

米诺斯人擅长航海,他们的艺术和工艺品传播到了埃及的古老王国,迦南和安纳托利亚。在以色列发掘期间发现了米诺斯风格的壁画和其他文物,考古学家们认为米诺斯文化对迦南城邦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基克拉迪群岛位于米诺斯文化轨道上,靠近克里特岛。在卡尔帕索斯岛,萨里亚岛和卡索斯岛上也发掘出了青铜时代米诺斯殖民地或商人的定居点,最近的发掘还找到了一个在罗得岛上的米诺斯殖民地。米诺斯文化的影响表明有一条文化轨道延伸到了基克拉迪群岛和塞浦路斯,甚至埃及。在公元前15世纪在埃及底比斯的绘画中描绘了带有礼物的米诺斯人。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在希腊大陆出土的手工艺品中可以看到米诺斯文明的影响,这一切表明了他们之间是有文化的传承关系的。埃及与克里特岛之间的联系频繁,在埃及的城市中发现了米诺斯陶瓷,并且米诺斯人从埃及进口了物品(特别是纸莎草纸)以及建筑和艺术创意。埃及的象形文字甚至可能是克里特岛象形文字的模型,线性A和线性B是一种拼音字母,他们从象形文字中获得灵感,并且创造出了拼音字母。

(米诺斯的线性文字)

希腊文明受克里特文明影响很深,甚至可以说是以克里特文明为基准而改良,而克里特的文明又受到埃及和迦南地区的影响。再看其他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自我起源的。希腊文明被视为欧洲文明的起源,但是它在其中承担了一个学习并再发展,到希腊的古典时期,艺术和科学都已经领先于东地中海诸国,并继续作为罗马的文明源泉,不断的传承,在千年时光了点亮了欧洲文明的曙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