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犯红煞是什么意思(结婚犯红煞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2-12 11:58:20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过去有些农村,为什么喜欢用椿树做婚床,有什么民俗上的说法呢?

椿树一香一臭,也就有了香椿和臭椿之分。在不同的地方,椿树有多种地方俗称,如樗、臭樗、虎目树、大眼树、山椿、鼓鼓翅、椿鼓鼓等。农村人吃椿芽的时候,只吃香椿芽,不吃臭椿芽,而农村人使用椿树做木料时,大多使用的是臭椿,很少使用香椿。

在农村,除了吃椿芽,臭椿比香椿的使用范围要广泛得多。比如,臭椿属于高大的乔木树种,可以作梁、檩、门窗等,也可以作家具和农具。但是,臭椿因木质不软不硬,易拆断,被农村称为“有骨无筋”的木材,因此用作房屋的梁时,也只是象征性的,在屋梁中的比例很少,且大多放在开间跨度不大的地方,关键构件还得用承重能力较好的木材。比如说,南方木房的主梁,有的人家喜欢用臭椿,通常在臭椿之上还要压一根杉木梁或者檩条,就是为了房屋坚固,上双保险,实际上是对臭椿具有压邪镇宅功能的一种信仰,而又对其的承重能力不太信任。

然而,有一些地方习俗,香椿的木料不能放在房屋上做材料,主要是香椿木质呈红色,农村迷信地认为,把香椿木用来盖房屋,会犯“红煞”,不宜使用。同样的道理,有一些农村,人们也忌讳用香椿作床,民俗说法与建房是一样的。香椿通常来说只能用香椿做桌、椅、凳、柜橱等。红色的香椿不用上漆,看起来也像上了红漆一样,且越擦越亮,非常漂亮。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国农村喜欢用椿树做床,实际上大多数地方使用的是臭椿,而不是香椿(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地方恰恰喜欢用香椿做床,喜欢的就是香椿木的红色)。

1、椿树做婚床的吉利之说来源于一些民间故事

过去我国农村,用椿树做婚床的民俗说法,主要是因为婚后,期盼夫妻多多地生育儿子,儿子长大后有出息。多生儿子和望子成龙是我国传统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不仅过去如此,直到现在依然是父母的殷切期望。下面两则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就说明了民众的这种社会心理。

刘秀做婚床的故事

在我国山东一带的一些农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落难时,被王莽追赶,他在东躲西藏中跑到一户村民家门口时,已是饥肠辘辘。这家人心地善良,让刘秀进屋,并拿出饭给他吃。刘秀非常感激,又觉得无以为报,当他得知这户人家有一独子,正在筹备婚事,家里什么东西都置办好了,唯独缺少一张婚床。刘秀就毛遂自荐给他们家做婚床。他要这户人家拿来木料,主人家没有其他木材,只拿得一段椿树,刘秀就用这段椿树做起床来。

这家的主人对刘秀不太放心,一段椿树木头就能做一张婚床?怀疑他是在吹牛皮,于是就躲在窗外偷偷地观察。但见刘秀拿着墨斗,扯出墨线,在椿木上一弹,椿树就像用锯子锯开的一样,自动地弹出了木板和木枋。就这样,刘秀很快就把婚床做好了。

婚床做好以后,只见刘秀在一张布条上写好字,塞进床内的榫卯缝隙里。这户人家的儿子婚后,头一年就生了一个儿子,次年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两年就生了三个儿子,可把这户人家高兴坏了。这家主人觉得非常神奇,突然想起刘秀做床时的那块布条,于是就从婚床的榫卯缝隙里拿了布条来看,只见布条上书有:

“刘秀走南阳,一夜打张床。两年生三子,个个都是状元郎。”

这家主人心中大喜,节衣缩食,竭尽所能供三个孙子读书。后来起兵于南阳郡,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招贤纳士,这户人家的三个孙子都通过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博取了功名,做了朝廷大官。

这个传说故事,迎合了过去农村民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普遍心理,谁不愿意自己的子孙后代个个有出息呢?事实上,这个故事明显是民间虚构假托的。东汉初只有“榻”,还没有现在真正意思的“床”,现在的“床”是唐宋时期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而“状元郎”是科举考试中的称谓,那也是隋唐以后的事了。

朱元璋与“椿树王”的故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穷苦农民家庭,早年家乡接连发生旱灾和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其父亲,长兄、母亲相继死去,只剩下他和二哥,家里无钱买棺材,亦没有埋葬亲人的土地,最后还是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地才把亲人埋葬了。料理完后事,朱元璋在村里生活不下去了,只能逃荒要饭。然而,按照古人的说法,朱元璋是“真龙天子”,将来要做皇帝的人,他走到哪家要饭时,喊过谁,谁就得死。也就是因为如此,人们非常怕他,朱元璋到村里要饭时,人们远远看到他来了,就把门关上,躲了起来。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当然要不到饭了,要不到饭的朱元璋,只能是挨饿。

一天,朱元璋要了半天饭,没有要到一颗米,已是饿得头晕眼花,他摇摇晃晃地走到一棵老桑树下,他把头仰起来想吐一口气,恰好有一颗桑葚落到他的口里。正是饿得发昏的时候,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酸甜可口的美味。也是饿糊涂了,朱元璋竟然把桑树看成了椿树,随口就说:“封你做一个椿树王!”正巧桑树旁边有一棵椿树,长得又小又矮,夹在其它树荫下,得不到阳光的照耀,也就长不大,也长不高。椿树一听这个“真龙天子”封自己为王,自然特别高兴,而老桑树看到朱元璋乱点鸳鸯谱,就很是生气,结果把肚皮气得裂开了。椿树被封为王后,其它的树木就再也不敢遮挡它的阳光,椿树在阳光普照之下,长得特别粗壮和高大。

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一种说法,人们认为,椿树之所以能高长得又粗又直,是因为得到朱元璋封其为“椿树王”的缘故,而桑树在还没有长成材时,树皮就开裂了,有的还流水出来,长不成高大栋梁之材,就是让朱元璋的那次不公道“封王”之举给气的。

总之,民间流传的这两个传奇故事,也说明农村人在过去喜欢用椿树做婚床,主要有两种美好的愿望:一是希望婚后,夫妻能多儿子,二是生出来的儿子个个有出息,成为栋梁之材。

2、椿树做婚床其他民俗

我国南方,历史上出产四大名木,从木材质量和实用价值来说,楠、樟、梓、椆这四种木材能够上榜,应该说是无可争辩的,也是公认的。但是,从民间俗信方面来说,四大名则变成了樟、紫、楠、椿,不仅排序有所变化,其中的“椆”也换成了“椿”。从木材的质量上来说,椿树质量,在拥有丰富木材资源的南方地区,不仅排不上四大名木,连前十名也进不了。民间之所以这么排位,主要是以材在雕刻神像和法器方面的用途,以及民间认为“镇邪驱魔”方面的功能来确定的。

樟树在民间被称为“神木”,各类庙宇、寺观中的神像和佛像,普遍使用的就是樟木,其次就是紫木,楠木数量较少,一般用来做庙宇、寺观的柱梁,椿木也可以做梁,但通常用来做庙宇、寺观中的一些重要器具和门窗之类。因此,樟、紫、楠、椿这种排位,只是俗信中一民间信仰的说法,因此,这四种“名木”又被称为“四大神木”,这种说法更符过去农村的民俗状态。

一、椿树镇邪驱毒

农村民众对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非常熟悉,很多地方的说法,穆桂英在破天门阵时,使用的降龙木驱散阵中毒气,这种木材就是椿树。当然也有其他种说法,比如有的地方说是,降龙木是一种叫牛筋树的。不过,因降龙木是椿树的说法流传甚广,民间也就把椿树当成是镇邪驱毒的“神木”了。

过去农村青年结婚,民间有很多驱邪镇邪的习俗,尤其是对新娘更是如此。古人认为,新娘子出嫁那一天,及之后的一段时间,身体和人气是最虚弱的时候,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最喜欢侵扰新娘子。由此,民间就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比如给新娘子打红伞、戴红盖头、跳火盆、胸前挂镜子等等,免得新娘子受到伤害。民间用椿树做婚床的民俗说法,也是同样的说法。

二、椿树人畜药用功能

在农村,很多老一辈的人都知道,椿树可以用来做草药,不仅用于给人治病,还可以用来给家畜治病。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就记载了椿树药用价值,椿树根、皮和树叶都可入药,主要治疗“大便下血”。

旧时,农村卫生条件差,很多小孩的头上和身上生有虱子,人们就用根、皮、叶煎水洗头和洗澡,不仅可杀死虱子及虱子卵,还可以治愈身上咬出来的疮子。

过去,到了寒冷的冬天,由于保暖条件比较差,很多农村人的手和脚会迸裂一道道口子,有的裂口又长又深,手脚稍一用力,口子就会继续往深处迸裂,鲜血直流。椿树靠树蔸的这一段,会流出一种黏液,流到外面就凝结成水晶似的物质,粘在树干上。人们往往摘下这种东西,敷到裂口处,裂口只有几天的时间就愈合了。

农村人打猪草的时候,喜欢摘一些椿树叶放在猪草内,据说这样做可以预防猪瘟。当家里的牛不吃草的时候,人们就用椿树皮或根煎熬水,冷却后灌入牛的肚子里,牛就开始吃草了。北方一些农村则用臭椿做成的木棒给牛治病,牛不吃草时,就把椿木棒到牛的嘴里,让牛啃椿木棒后,就开始吃草了。在农村,椿树治家畜病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各地有各地的俗信。

也就是因为这种说法,农村人认为,椿树做婚床,可以防止虱子、跳蚤、臭虫、蟑螂等虫子爬到床上去,免得婚后生儿育女,被这些虫子叮咬,不利于小孩子的身体健康。再说,椿树的药效功能,不仅能使新婚夫妇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小孩子的身体健康。

三、农村转椿树和抱椿树的习俗

农村转椿树和的习俗,在过去北方的农村比较流行。转椿树和抱椿树一般在除夕或大年初一。转椿树,除夕(或大年初一)这天,家里的大人让小孩围着椿树转圈,正方向转七圈,然后反方向再转七圈,口里念着专门的转椿树歌,各地有各地的歌谣,意思差不多,只是语句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地方唱到“椿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我长长。”抱椿树,除夕(或大年初一)一大早,小孩子抱住椿树说道:“椿树爹,椿树娘,你往粗里发,我往高里长。”据说这句话不能说反,如果说反了,小孩子的个子只长粗,不长高,那就要长成矮子加胖子了。

在农村,还有诸多关于椿树和小孩的民俗,大多带有迷信色彩,比如小孩子哭夜求椿树,小孩病多就把小孩的生辰八字贴在椿树上,拜椿树为干父母等。

从以上农村传统习俗来看,人们喜欢用椿树做婚床,是对新婚夫妻养育的后代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旧时,由于医疗条件差,农村小孩成活率,容易夭折,因此,人们希望通过用椿树做婚床,可以“镇邪驱魔”,来保证儿女的健康成长。这种想法与转椿树和抱椿树的想法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旧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大多把各种疾病看成是“邪魔”或者“不洁”之类的东西,借椿树来驱除。表面上看是一种迷信,实际上是因为旧时民众在无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的情况下,在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下,产生了这样一种民间信仰,一种在疾病前面无能为力的无奈选择。

如今医学科学发达了,医疗条件也越来越好,婴幼儿的成活率也非常高,人们再也不用把疾病看成是“邪魔”和不干净的东西,也不用借助椿树做婚床来达到小孩健康成长的目 的。现在农村的年轻人结婚时,大多到线上线下的家具商店购买成套家具,商家还负责送货上门,谁也不在乎婚床是不是椿树做的,这是时代进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须结果。

新僵尸先生里的经典场面红白撞煞,林正英为拍这一段拜了好久

#影视杂谈#

《新僵尸先生》是1992年拍摄的僵尸灵幻电影,洪金宝制作并监制,《僵尸先生》的原班人马拍摄,刘观伟执导,林正英、许冠英、钱小豪、吴君如、关秀媚、徐曼华、楼南光、叶荣祖、等人主演。

该片的故事讲述了道长带领他的弟子与僵尸孽婴斗智斗勇的故事,这部片搞笑场面甚多,吴君如和楼南光的加入,大大减低电影的阴沉感觉,连严肃的林正英亦变得十分诙谐。

要说本剧中的经典场面那肯定是由于林正英发现了孽婴在捣乱!便叫念英去找蔗姑!在念英与蔗姑回来的路上出现的红白撞煞!据说红白撞煞乃是茅山禁术,一般人是不敢随意拍摄的,听说英叔当年也是请了专门的道士做法,祭拜很长时间才敢拍。茅山经书记录白煞的形成,只有道行极高的水鬼才能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儿。

红煞的形成是指结婚时候死掉的新娘怨气极重,相信大家也肯定听过此人穿红衣服就会变成厉鬼这一说法,当两者相遇,就会形成红白双煞。

据说当年新僵尸先生拍完红白双煞后多了一个人,而红白双煞在古代是属于喜阴之法,此阵法乃是大官显赫之人以陪葬之鬼鸿禧出嫁,与不幸之鬼大红对大白大悲大喜,就像蔗姑和念英遇到的情况,就叫做撞煞!红白相撞,把鹧姑他们往水里带,其实就是寻替身。两队人分别把蔗姑装进了棺材,念英装进了轿中!幸好蔗姑道法高强,很快就破了红白撞煞!

新僵尸先生主要讲的是恶灵的故事!有人说这一段红白撞煞的剧情对于主线来说显得有点突兀!但是当年在发行DVD的时候,本片的封面也都是红白撞煞的图片!可想而知这一段,肯定是别有用意!大家觉得为什么要拍这一段呢?

四月十三“三娘日”,老人说煞气重,牢记2事不能做:家和人也旺

农村事农村说,又到了跟大家分享农村那点事的时候了,今天跟大家说的是关于农村日子的问题。农历四月十三“三娘日”,老人说煞气重,牢记2事不能做:家和人也旺。

一转眼,农历四月十三就要到了,这一天非常不一般,老一辈人都说“煞气重”,因为这天是“三娘日”。

三娘日又称“三娘煞日”,是民间结婚择日比较避讳的日子。往往一个月里有6天,初三、初七、十三、十八、二十二、二十七。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逐渐有了“三娘煞歌”:“上旬初三与初七,中旬十三与十八,下旬廿二与廿七,作事求谋定不昌,迎亲嫁娶无男女,孤儿寡妇不成双,架屋庭前无人住,架屋未成先架丧,行船定必遭沉溺,上官赴任不还乡。”

透过歌谣可以看出,三娘日煞气确实重,不仅仅是结婚忌讳的日子了,而且还成了建房、出行、赴任等重大决策制定所忌讳的日子,也就是这一天诸事不宜。

何为“三娘日”?

三娘日可以追溯到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古代有位女子,倾国倾城,名叫三娘,一只想嫁一位如意郎君,可是一直得不到月老牵线,即便三娘苦苦哀求月老6次,均未得到牵线,以至于三娘独守空房,熬成白发,也未如愿。

为此,三娘心生怨恨,每当看到结婚之人,就会嫉妒愤怒,并且会设法拆散他们。尤其是在哀求月老的6天当中,就会让结婚之人不能如愿,而只要在这6天内结婚的人都会聚少离多,故民间称之为“三娘煞日”。

而且,后人为了打破这种观念,就想出了破解之法,那就是如果非要在“三娘煞”之日结婚,新娘就要用红盖头,同时还要撑红伞,避免新娘红气冲天。

牢记2事不能做:家和人也旺

三娘煞日,既然是民间所说的凶日,那么就忌讳之事,所以大家在这一天做决策时,要注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其一,忌做喜事

三娘煞日,本身就是针对嫁娶之事的,所以这一天一定不要谈婚论嫁,尤其是结婚办喜事。自古以来,国人结婚都讲求好日子,不仅仅是图个吉利,更多的是祈求上苍保佑,给新人带来好的运势。另外,这也是一种提高结婚的成功率,帮助新人避免麻烦和困难的表现,在命理上说,有一定的道理。

因此,这一天大家要记住,最好不要结婚,不要定亲,不要办喜事,也算是为自己祈福,为家人祈福。

其二,忌不尊重女性

三娘日,本身就是因为貌美如花的三娘因为遭受不公平待遇而复仇的日子,为此这一天,就演变成了要尊重女性,如果有人做了不尊重女性的事情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所以,这一天大家要牢记,不要不尊重女性,尤其是自己家里女性,要学会互谦互让,这样也是为家庭负责的一种表现,也会让家庭更加和谐幸福美满。

总之,三娘日是民间比较重视的日子,大家不要随便挑战这些民俗命理之事,要记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方可家和人也旺。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民间日子的相关问题了。话说,你知道三娘煞日吗?你觉得民间说的有没有道理?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的看法。

关中,泾阳,三原丧葬习俗,殡葬礼仪

泾阳三原丧葬习俗,殡葬礼仪

(各地风俗不同仅供参考)

清河清风,马宁

2022、9、19于淡马村

最近整理编写了这个泾阳,三原殡葬礼仪民俗。给大家看这个不是宣传和提倡,也不是搞迷信。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一下咱们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年轻人慢慢的就忘记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了。

殡葬礼仪广义是指土葬,殡葬的殡和葬是两个意思,在老人去世到下葬前这段时间的礼仪活动称为殡,下葬后的礼仪称为葬,合起来就叫做殡葬。殡葬之事就叫丧事,白事。安古时的五礼分,丧事为凶礼。“五礼”,分别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生之有仪,死之有礼。殡葬礼仪作为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仪式,它体现了一种对逝去仙人的缅怀、思念,和对祖先的尊崇。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凝结,也是我们历代所一直在提倡的忠孝节义。孝文化的礼制早在两千年前的《礼记》就有专门的礼制。

我们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习俗。有些习俗被视为封建陋习,有的则不然,比如殡葬就有很多习俗。殡葬民俗本身是由很多迷信慢慢演变而来的。

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流传上千年,在演变的过程之中,也逐渐形成其独有的体系,也有了很多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是禁忌还是习俗,其实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祝福。

殡葬民俗有很多注意事项,有许多忌讳,还有很多讲究现在很多人不知道————

那么像老衣(寿衣)为什么能用棉绸布娟而不能用绸缎?

下葬时为什么墓室不能放皮毛制品不能穿兽皮寿衣?

长明灯为什么不能灭?

门口挂大桶纸是什么意思?

烧到头纸是什么意思?

给先人守灵有什么意义?

重孝子为什要戴疙瘩帽子?

扫墓带回来的土怎么处理?

灵前的”奠”字表示什么意思?

摔纸盆是什么意思等等。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这里边有些遗漏和错误大家可以共同讨论。

如果觉得能帮助到你大家可以保存。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里的葬礼仪式变化很大,城里人大多数都是火葬。仪式简单,不规范,一是条件限制,二是很多人不懂,城里不像农村有事大家都来帮忙,也是相互交流学习传承。而城里人一来不互相来往,更不用帮忙了,再则是来自四面八方习俗不同没有学习机会。把传统文化丢了忘记了。但是在农村还延续着老先人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大家现在也能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发达文明的地方,传统文化丢失的越快,越多。越是相对贫穷落后的地方越能守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有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习惯。

人生在世终有一死,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或平民百姓,或达官贵胄,或王侯将相,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无论坎坎坷坷,

无论一帆风顺。

不管你坐飞机,乘火车。

不管你开宝马,赶马车。

最终都是一个目的地,

都奔着同一个归宿而去。那就是到阎王哪里去报道,到丰都城里去。这可能就是人所说的宿命。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尽孝不能等,要尽早。百善孝为先,我们是一个讲孝道的民族,善事父母者为孝,”孝”字就是上边一个”老”下边一个”子”字,老了就凭子女托着。不仅生前行孝,死后也要行孝。

我们知道解放前中国殡葬礼仪等级很严格的。平民百姓去世埋入土叫坟,王侯将相或有名望,有特大贡献的人才能修冢,皇宫贵族又叫陵,立碑也有等级之分。过去像龙的图案一般人不敢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摒弃了很多没必要的东西。等级不是很严了。但是随着贫富悬殊拉大,富人的规格越来越高了。

备丧:泾阳,三原过去农村一般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六十来岁都会提前给老人准备棺材和寿衣来防老,寿衣一般是女儿准备。棺材咱们叫寿材。或叫方、叫材。备置 棺木以木质经久耐朽为选用标准,柏木为上等,柏和百同音取长久之意。松木次之,最不行也是秋木,桐木、杨木。做寿材的板叫方板,按薄厚分,有四寸、三寸、二寸半(二五指)墩子。以页块论,有四页瓦、十大块、十二圆等。

给老人做寿材,不能说做棺材,叫做割方,时间一般选在闰年闰月,润年闰月就是多出来的岁月,天增岁月人增寿。取长寿之意,也是对于老人美好的祝愿,因此一直流传下来。

棺材前刻有“福、禄、寿”等字,棺材两头的板叫”挡”,两个为一副。给男性的大头刻”寿”字,小头刻”惯钱”,女性大头刻”福”字。小头刻”座莲”。还有在两边刻八仙的。还有后刻香炉、风火轮,有的还刻七星板方底透花底。

做寿材讲究时间越长越好。上底交木时,还要鸣放鞭炮,披红挂彩,显示儿孙晚辈的一片孝心。

主家要给匠人挂红,封喜钱。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庆贺。经济条件好的重要亲戚来人还要摆几桌以示庆贺。现在人们条件好了,一般都买现成的。有病,年老体衰的老人还以此来冲喜。家境贫寒的没有太多讲究,人常说有钱的埋钱过事里,没钱的埋人里。

一般有女儿的,像老衣,床子,乐队,纸货之类的费用由女儿出资。寿材,酒席,修坟,烟酒日常开支等由儿子出。

守床送终:在泾,三原,在老人弥留之际儿女众孙再远也得回来和老人见一面,要陪伴在老人身旁,尽心照顾,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路,侍奉在侧,这叫守床送终。送终一是不舍老人离去,二是听老人的临终遗言和嘱托。

净容净身:老人正在咽气的时候子女,亲人不要呼唤老人,这会使老人牵肠挂肚,放不下心。不要打扰,让老人放心的走,平静的走。待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先净身,容妆。就是帮其温水擦身,理发,人去世时容易大小便失禁,要在老人下身放一块衬布,或戴尿不湿。穿老衣时去掉。

寿终正寝:人老时一定是要住在正室,卧室。给老人穿老衣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如果推后了就好比没穿衣服走了。要在将要咽气时穿,这才叫寿终正寝。

穿寿服:穿老衣时要给老人说给你穿衣服了,据说老人能听见,要轻柔,身体不能趴着,要平放,衣服所有绑带不能打死扣。老衣不能有扣子,是自古就有的规矩。据说是因为扣子会让去世的人不能挣脱衣服,导致无法投胎,所以用带子代替,再加上古代认为“带子””子嗣”有子孙送终的意思,古人讲究多子多福,用“带子”代替扣子,就是表示自己家香火有继,子孙都很孝顺。

所以带子不能”打死”扣。“带子”让老一辈们觉得是后继有人的意思,老一辈把繁衍看的很重要,尤其是重男轻女的观念,觉得有儿子,香火才得以传承,家族血脉才得以延续。

这时要给亡者嘴里放一个铜钱,硬币。寓意来世有钱化,大富大贵。如果经济条件好也可放玉,金,等贵重物品。

手脚不能露在外面。这种做法的寓意也是对于后人的祝福,希望后辈的生活条件可以得到保证,不至于去讨饭吃。

眼泪不能掉在老衣上。男性逝者也可以是儿女给穿,女性由儿子、媳妇、女儿穿。也可叫懂的人帮忙穿。

老衣有很多讲究,带子数目宜单不宜双等,过去一般是提前缝制寿衣。时间也是闰年闰月。讲究用棉绸,棉娟,忌用绸缎、兽皮。古人相信人去世之后会进入下一个轮回,如果穿上皮毛制作而成的寿衣,就有可能在下一世变成兽类。虽说这样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但还是表达出人们对于逝者的祝福。

至于不能用绸缎的原因,是因为“缎”和“断”谐音,而缎子的“断”有“断子”的含义。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避免犯了这个忌讳,

而“棉娟”,“娟”和“眷”谐音,含有眷念的含义,表达后辈对于死者的思念之情。再也是棉娟类比较经济实惠。

寿衣要宽松富余,寿衣颜色比较鲜艳,衬里一律为红色,面子可紫可黑。取义后辈日子红红火火。其件数规制为五身至七身或七套至九套,取单数为阳之意。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意谓人在阴间,仍向往脱生阳世,故不取双数即阴数,以图吉利。寿衣缝制讲究由儿子、女儿购料制作,要求单、夹、棉、袍齐全,以回应春、夏、秋、冬四季。

农村老人去世后,穿的寿衣也是相对老式的款式,而非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装,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老一辈习俗说,人去世后是要去见最原本最古老的老祖宗的,如果打扮过于现代,老祖宗可能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其认祖归宗,就不能成为这个家族的一员,接受后代祭祀和朝拜。

现在人们去世之后依旧会穿古式寿衣,无论寿衣的形式和颜色如何改变,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始终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无论怎样,都是寄托亲人的祝福和思念。

给老人穿老衣上眼泪不能掉在老衣上。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在去世后的七天内,亡灵没有离开家。眼泪又称“无根之水”,是最能打动人类灵魂的东西。泪水滴落到死者衣衫上,让亡灵的内心感到深深地难过,因此留恋人间,阴魂不散。眼泪掉在老衣上亡灵永远不能无牵无挂地转世投胎,在来生也解脱不了前世的痛苦。如果眼泪都滴落在死人的身上了,那死者的灵魂会非常的伤心,会不愿意去投胎。

还有一说是灵魂对眼泪很敏感,谁的眼泪掉到老衣上灵魂就跟着谁,使人身体不健康。使人运气也不佳。甚至因为亡灵过于留恋亲人,会带着亲人一起上路。

总之在亲人生命的终点,我们不要泪洒逝者的衣衫,让逝者安息、灵魂得到快乐。

小孩不能乱碰老衣,对娃不好,容易引鬼上身,必定是人死了穿的衣服,”有不干净”的东西。这也是忌讳。

绊脚绳子:穿好老衣后要把双脚用红绳子绑住,一是防止诈尸,二是为了看起来让亡者体面些。

烧脚乘:有的地方叫烧倒头驴,穿好老衣后,儿女要烧一个提前准备的纸做的马或驴或马车或汽车,,还要给车夫或马起个名字,烧的时候还要大声喊这个名字,说向西南,为亡魂指引方向。这个马便是逝者的坐骑,这个叫做盘缠马。咱们这里叫脚乘。可以带着逝者的亡魂去往黄泉路。在黄泉路上少受打扰。烧的灰要放到方材里一起下葬。

停床:烧完后把逝者的遗体从床上挪开,放到一个专门另外支的床上这叫停床、也叫搁床。

烧倒头纸:停床之后这时要烧到头纸,烧到头纸在停床的逝者脚下烧。用做去阴曹地府的买路钱。并用手帕之类的布盖住面部。

苫脸布:为什么要用黄纸或手帕盖住逝者的脸?这是过去人们来判断人是否真的死了,如果有微弱呼吸纸就会动。人死后脸上会出现尸斑很难看了。也是为了尊重逝者。可以可以防止细菌传播,避免灰尘等。

长明灯:停床之后还要点亮长明灯,要在脚下点一盏油灯或一根蜡烛,这就叫路灯或长明灯。取意是照亮死者进入阴曹地府的道路,以防黑灯瞎火,行走不便,故此一直要燃烧到出殡下葬。

过去还有”到头饭”。在挪动时如果需要通过露天的地方时,要给面部上边打一把伞把天隔开。遗体的面部绝对不能见天。因为他已经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

引魂: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人不幸客死他乡,在运回尸体的路上要带一只公鸡使他不断的发出叫声来引回灵魂。人常说的叫魂里。遗体是不能进村的,更不能进家门。年龄大点的还不是很严。特别是年轻者非常忌讳。

(人死后身上都会有死气,道业高的人能看见。这就是煞气。老人死了是黑煞,比较温和,年轻人死了是白煞,是凶煞。还有就是红煞更凶,红煞是指年轻人在办红(婚)事前后死了的,所以怨气很大,不甘心,很凶。)

(讲到煞气我说一个泾阳三原民间习俗,如果家里有小孩,你晚上出门后再回家时,或到有小孩的人家时,要摸一下门栓上的狮子,或进灶房摸一下锅、刀或是水缸等灶具可以避邪,、避煞、避凶。门口的狮子,厨房里有灶王爷都压邪。)

报丧:再就是亲人死后赶紧给重要亲属和亲戚报丧。报丧的人不能进人家的门,还要报本族长辈。这叫发丧。

首先是大小渭呀(外家,舅家),报丧时不能说说谁死了,要说你的谁谁老了,或不在了,或”走了”。

停灵:咱们这里一般老了人在家里停丧四天下葬。也叫停丧。

吊孝与吊唁:凡是穿孝衣戴孝帽的,和亡者有血缘关系的到灵堂前祭拜都是吊孝,也叫吊丧。必须磕头叩拜,平辈鞠躬也可叩拜。乡党,朋友,同事等来灵堂前祭拜的都叫吊唁,不必磕头叩拜,上香,只行鞠躬礼即可。

哭吊:嫁出去的女儿,侄女,孙女等回来奔丧进门必须要动哭声。前来吊丧女宾进门也要动哭声。这叫哭吊。

哭道:凡死者临终时,未能守护送终的女儿、儿媳、孙女或者比较亲近的晚辈得到凶信后,即来奔丧。奔丧接近村子时要边哭边走,以避不孝之嫌,俗称哭道。

也是”哭吊”的一种。

也有说哭道是为死者招魂引路的。据说人死后,魂飞无依,在附近飘荡,甚至会迷失方向。此时有人啼哭,能唤醒飞魂,随从哭声直扑灵堂,魂归尸身。

家中女眷平辈或晚辈听到哭声后,哭叫着急奔村外迎接。来者在前,迎者在后一同哭入灵堂

这时开始前来奔丧,吊丧,有血缘关系吊唁探丧的前来吊唁的客人都要大声跪地痛哭,然后家人搀扶劝哭。

刚去世的平时的祭日,周年,出嫁女儿孙女侄女等来时进门也要哭吊,上坟祭奠时女孝子出门就开始哭吊,一直出村,祭祀完回家进门也要哭吊。

来吊孝有血缘的宾客都给戴上孝布。或发上孝布捎回去。来客头上戴孝回自家进门前必须收起来。

送纸和哭丧:村里的邻居,乡党,族人接到噩耗后都来吊祭,男的都是上香叩拜,过去还送来香蜡纸,并安慰亡者家人。这叫送纸。女的一般是哭吊,进来直接哭,也叫哭丧,家里人搀扶劝哭,来哭吊的人安慰亡者家人。

请执事_:老人去世后马上请执事,安排报丧,看穴道,安排打墓的,预定床子(灵床)。请乐人,乐人,轿床由女儿出资。请乡党帮忙。过这种白事乡党手里的活再忙也都会自觉的来帮忙。主家看到乡党来帮忙要热情招呼看茶递烟,尤其是常年在外的孝子、切记不敢居高自傲,以示对帮忙的尊重和感激。

管事班子会出一个执事单,把各个部门的人员任务贴在显眼处各行其事。有大管事,礼房,打墓,报丧,(看桌上菜)管桌子,大厨房,小厨房,搭棚,洗青器,担水(放水),烧水,烧火,看酒,奠酒,收拾灵堂,扶孝子,迎礼,放炮,卫生,电工。招呼乐队。抬埋,劵墓,打杂等等。

看穴道打墓:位置定好后鸣炮动土。孝子先挖一掀土预示着开始打墓了,鲁桥镇到安吴镇这里一般都是西北走向,北高南低,坐西北、朝东南,寓意头枕乔帽山脚蹬渭河滩。还有清河,双水大吉。过去大都是土穴,深七尺,大头宽五尺,小头三尺。这是明厅,然后挖洞子,也有一定尺寸。即是暗厅。现在都用砖石砌成。用水泥盖板。有些铺地板,砌瓷片的,又做门楼的。看经济情况而定。

子女,侄子侄女等每天要轮流慰问打墓的人,送饭菜带上烟酒副食以示尊重。打墓的晚上回来还另开小灶,到下葬封墓门时还另有烟酒,封喜钱,美其名曰为全坟看中。开席致谢时坐上席。

成殓:入殓,有小殓和盛殓。在泾,三原地区逝者在入殓时身下要放七枚铜钱,口里含金元宝,珍珠或者是玉等,绊脚绳子要解开,手握打狗鞭。打狗鞭上还栓有一串干馍。这个是来对付黄泉路上的那些野狗和饿死鬼。铺金盖银等讲究。老人平时喜爱的随身物品也可以放入。

要先给寿材里边铺上细土细灰,柏树叶子。铺上黄色褥子,轻轻抬放入遗体,抽去遮面的苫布用衣物和卫生纸等把遗体夹实,脚下用胡基垫实寓意脚踏实地。另外还在脚下放一块用红纸包好的木炭。苫脸布随衣物一起入棺。

入殓时男女孝子不能哭泣,眼泪不能掉到逝者身上。

再就是逝者装棺入殓时,入殓要等重要亲属到场,看有没有特别要求的事,为什么重要的人要到场,其实这也是一个监督作用,看是不是正常死亡。放入棺材里,不盖盖子这就是小殓,最后再成殓。现在一般都先放到冰棺里。还有所有来客见最后一面瞻仰遗容的仪式。

戴孝入殓:亡者有父母健在,或父母一方健在,未能尽孝,亡者不分男女年龄,不分是否婚否。入殓时放一条白布带头上,也有装衣服里的或者拿手上。

入殓完成后孝子要跪地烧纸痛哭。

纸棍:男丁孝子手里都有一个白纸缠的小长棍,旁系孝子是黄色的。孙子辈的是红头的,重孙是全红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哭丧棍。我们叫”纸棍”。

成服:入殓后就要遵礼成服了,就是正式开始穿孝服了,这叫”成服”。

在泾阳、三原穿上孝衣孝服是不能进别人家门的,这是特别忌讳。

遵礼成服:仪式,奏乐,所有孝子跪灵前孝服齐全,跪拜。悼念词。

麻冠斩衰:关于子女为逝者戴孝有讲究,长子长孙头上要戴疙瘩帽子,儿子,女儿,孙子等直系算是重孝。古人是按五服分的。重孝子白衣长袍白鞋,孝布很长可至拖地。儿子披麻戴孝。女孝子白布包头并至拖地。重孝子腰间缠细麻绳,(披麻戴孝)长子长孙不但披麻戴孝,还头戴疙瘩帽子,身穿写有,"哀哀吾(母)父,养我功高。欲报深恩,昊天惘极"。字样的麻片或白纸做的褂子,这便是传说中的麻冠斩衰(衣)。

麻冠斩衰(衣)是后辈给长辈服丧时最重的孝服,周礼把孝服分为五个等级即"五服",这里的五服是专指后辈对逝者服孝的远近次序等级。三字经里就有"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戴孝的类别与期限:以家族的亲属远近有所差异。按”五服”分,一服是至亲者所服称之为斩缞,是儿子、女儿为父,承重孙为祖父,。之所以称斩,是取其悲痛至甚之意。这种孝服是用极粗的生麻布做的,毛边,服三年。二服是齐缞,次于斩缞,服期一年、五个月和三个月,即夫为妻、(夫妻互戴孝现在没有了)孙为祖服一年,重孙为曾祖服五月,玄孙为高祖服三月。大功又次之,为三服,期九个月。凡堂兄弟、已嫁的姑娘及已嫁的女为伯叔父等服之,又称为功服。四服,小功,凡本宗为曾祖、伯叔祖、外祖及舅姨等服之,期五个月,五服为鳃麻,为五服中最轻的是从侄子往下。

这个麻冠斩衣下葬完就可以脱去了。

(五服的另一个含义,说到出”五服”有人说就是五代人是不对的,”五服”应该是九族。过去有灭九族一说,应该是”五服”以内九族的人。出了”五服”就应该在九族以外了。)

鞔(man)鞋:重孝子除了穿孝服外还要把平时穿的鞋子用白布包起来,称为鞔鞋,鞔鞋都是拖着穿,现在有些人直接买成白鞋穿,这个不对。都是心灵手巧的妇女或老妇来鞔鞋。如果父母一方去世鞔前边一半,如果父母都去世了是全包,就全部鞔成白布,现在下葬完了就脱了。过去有的过完七灾,百日不等。

戴孝帽还有讲究,下葬完后就要把长孝收起来了,过七灾和百日时,每过一个期剪短一截,到百日时只剩一寸长,到头周年时光剩白圈圈了。到三年过后就可以全部脱了。

重孝子有很多忌讳,犯忌不吉利。比如不能娱乐,追逐嘻嘻、打打闹闹等。

重孝子在亲人刚去世这段时间是可以不用更衣洗漱的,可以蓬头垢面,农村人叫赃孝子。

在服丧期孝衣,孝帽,白鞋不能洗。

讣告:俗称“告讣”。我们这里叫"服牌",用白纸或白布把丧者生辰、品行、卒日、葬日、葬址、成服孝子姓名等竖写,贴在大门外,通告乡邻周知。下款写直系服孝的男女:母亲去世应该写哀子,父亲去世是写孤子,父母都去世了才写孤哀子,父亲先去世写孤哀子,母亲先去世写哀孤子。直系侄子侄女写:

贴白门:大门口是白色拱门。大门也要贴上白纸。如果逝者上有父母,白纸不能把大门贴满,只能贴三分之二的白纸。如果没有父母长辈要全部贴满。白对联,挂小白灯笼,如果不幸在亡者未安葬或安葬不久(百日内)又有家人去世,需要再一次办丧事时,要在大门内侧另糊一个假门,因为他能不出一个门。

挽幛和挽联:挽幛是挂大门外或过道等的大幅挽联,横幅,竖幅。挽联是贴在花圈,门口拱门和灵堂两侧的白对联。

没过三年家门口不能挂红灯笼,贴红对联。如果过年想贴对联,(过去是)可以贴黄色的。一般也没人贴黄色的对联。等到过三年时,不贴白门,门口红对联,红小灯笼从灵堂至大门口。红拱门。

佛搂:入殓成服的同时设灵堂,在灵堂前正中有一个纸做的古式楼房,叫纸楼,楼楼。过去叫佛楼,这是儿子准备的,楼楼后边撑着席子,帐子之类,其上两边有挽联,挽联常为“音容永隔泪难禁,灵柩将离病无极”或“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之类,横额为“音容宛在”或“德高望重”。

楼楼也叫“佛阁”。佛搂前边放一方桌作为祭台。列祖列宗牌位(灵牌)和逝者的照片,陈设祭品,祭品前左右各点一根蜡烛,蜡烛中间放置一座香炉,香火插于其中。这时要放一个瓦盆在灵前,整个在家里烧的纸钱都要放入瓦盆里。一般楼楼过七期,或百日时在坟上烧了。

一般人刚去世时在祭台前挂一个写有大大的"奠"字的布或纸。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个”奠”字而不写”祭”呢?

“祭”和“奠”两字的含义差别不大,都有祭拜、悼念、祈福的意思。

”奠”字的意思表示就在停在原地方祭奠,专门指从死亡到下葬这个时间的祭祀参拜活动的位置,”奠”字是‘上西天’三个字连在一起的草写,将‘奠’字拆开就是‘上西天’三个字。西去就是死亡之意。

简单来说,逝者下葬之前要用“奠”,下葬之后要用“祭”。

“奠”字上中下三部分结合起来,含义就是拿来酒肉祭祀逝者或神灵,向他们祈福。凡是用到“祭”字的人,都是跟逝者关系亲密的人。

有些棺木上也有”奠”字,花圈中间的”奠”字,这个没有特定意义,我们古代祭祀活动没有花圈,花圈是西方传入的,在花圈上的这个”奠”字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是展现中华文化的意思。 是我们的文化符号。

入殓后长明灯放在灵柩前的下边,长明灯随下葬一起到墓室。

守灵:孝子遵礼成服后就需要24小时轮流守灵,过去叫守丧。一直到出殡,有人来祭拜时孝子孝孙要还礼致谢。

跪草守灵:古时妇女生产时会在身下铺些柔软的麦草,所以古时生娃叫落草。孩子出月后就把这些麦草捆起来保存。当母亲去世时把这些麦草装起来跪在上面。长跪不起表达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这就是跪草习俗的由来。有些跪毛毯,棉垫子是不对的。

守灵的意义和禁忌:在这里我说一下这个守灵,为什么要守灵,也叫守夜、守丧。还有守孝的一些禁忌。

在先人仙逝后,直系后辈的亲人要守候在灵旁边,直到下葬。守灵的人一定要保证灵堂内灯火通明。烧纸上香,香火不断。以示后继有人。人死去后人的灵魂是会离开身体的。但是灵魂去阴间之前要回来探望。因此子女等晚辈要守在灵堂内等待他的灵魂回来。保证这长明灯一直亮着,昼夜守候。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香火的烟雾也是给亡灵指路的。香火烟雾飘的方向就是亡灵走的方向。如果香火断了亡灵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否则亡灵要多走很多弯路还要受到很多折磨。

人刚去逝时三魂未离七魄不散,虽未轮回,但阴使(阴间的使者)便已知晓。为亡灵守夜烧香也是在帮他积累阴间的福、德。守灵还可以防止猫咪接近灵堂,猫的阴气太重来灵堂不吉利。也可以防止蚊蝇等昆虫,老鼠、狗狗等小动物骚扰亡灵。

守灵注意孕妇,产妇不要去灵堂,去时衣服一定要戴好红布条。即使直系也一样。

守灵时,若后人直系血亲中有新婚未出百天人,新婚人务必带好红白孝布,以免喜煞冲白煞。从而不光导致先人不得顺利西去,后人也更受呼气影响不断。

守灵时,素颜端庄,不可佩戴首饰,男子不可穿短裤,女子不可穿裙子,不可披头散发,不可浓妆艳裹,尤其是不可穿拖鞋,露出脚趾,就是夏天守灵也要坚持忍耐。(其实这也是成服后的规矩)

守灵时,不可闲言碎语,嘻嘻哈哈,尤其是后人不可为了先人葬礼之事在灵棚内争吵。后人纵是有天大的委屈也应让先人体面的走好人生最后一站,再行解决也不迟。

守灵时,不可在灵棚内男女暧昧,不可在灵棚、灵堂、孝房内发生任何行为,不然轻者霉运不断,重者精尽人亡,血光横死。

守灵时,若有胆小害怕白事葬礼之人,还是别去为佳,这是最好的回避方法。守灵时若受到惊吓,是最不好收魂的,也是最难复原的。

守孝:直系孝子的守孝时限参考前边的五服礼制,守孝期内,先人若托梦给后人交代一些事宜,均应按照先人遗愿打点明白为佳。万不可糊弄死人,以免孝气不散,霉运缠身。

守孝期内,先人各个祭日均应妥善祭拜,万不可遗忘。如有遗忘,均应联系信得过的堂口师傅帮忙化解为佳。尤其是七个“七日祭”及“百日祭”不可忘记。

守孝百天内,其后人男女皆可婚配;超出百天之后,三周年祭日之前则不可婚配。守孝百天内,家中如有新生儿出生,则需祭祖禀明,以免孝气压新人。

五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来灵堂,怀孕的妇女不宜来灵堂和坟地。不宜接近尸体。可能是小孩心灵比较干净,三魂六魄还未发育全,能看见灵魂,容易受到惊吓。如果孕妇和逝者感情太深一定要来探望,要戴好红布条探望。

孝子在点纸烧钱时一定要动声哭,不烧哑巴纸,否则不吉利。在家里和坟上烧纸都要动哭声。

酵子罐罐:也叫吃食罐,灵堂前的香案祭台,除了摆放果品,献饭等祭祀品外,最重要的还要放一个吃食罐,我们这里灵堂设好即放,先放点酵面,每到饭时女儿,要给逝者先献上饭,要让亡灵先用餐,比如是母亲,嘴里还要给母亲说一下,叫声妈妈吃饭了,这时献饭时子女要动哭声。完了要把给母亲吃的饭象征性的放一点到吃食罐里,之后大家才能用饭。而且吃食罐里放食物也有讲究,比如不能放豆芽菜,说这样后辈会是罗锅。不能放辣子,后辈得红眼病。不能放粉条,后辈会黄鼻两桶,流长鼻涕,出不了人才。不能给里边放面条,因为面条寓意连续不断。吃食罐随下葬一起放墓室。放在棺材大头的左边。有些地方放石榴,葱,钉子或顶针,香菜,酵面,献饭等。石榴代表多子多福,葱代表聪明伶俐,献饭代表衣食无忧,钉子代表人丁兴旺,香菜代表书香门,酵面代表发財等,都是后人们希望亡者保佑后代,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乐人:过去叫龟子,有的当面叫乐人,背后叫龟子。现在叫乐队。唐朝时西域龟兹(qiuci)人被汉化融入汉人中,龟兹人能歌善舞,以奏乐为生,过去的乐人大都是龟兹人,有人把龟兹念成了鬼子,一直流传到现在。乐人一般在正式的葬礼前的下午到场,来了鼓乐先高奏几曲以示葬礼已经拉开序幕,每一位客人进门必须奏乐,直到这个客人上礼上香祭奠完毕止乐。

出纸:(出子)还是寓意多子多福。

咱泾,三原地区有个特别的讲究,就是在人去世时第四天的四五点钟,儿女要在大门口挂一个七八尺长的纸钱做的筒纸,也叫蟒纸、大纸。在筒纸的上方有个斗,斗上插着五色小旗,直到过七期时一起拿到墓地烧了,筒纸传说是一个白色神蟒蜕的壳,(关于神蟒的传说好像和西岐灭周,和姜子牙有关。)说是人的魂魄要通过筒纸到上边的斗,才能去往黄泉路、登望乡台。或者是上天。如果是逝是男性挂在上首,左边,女性挂在右边,挂好后,放一挂鞭炮,点三根香拜一拜。这就叫"出纸"、出子。出子时唢呐伴奏。

出服牌:出”服牌”就是出纸时把讣告一同贴出去,就是前边说的"讣告",就是直系服孝的人名单。然后上几根香拜一拜。过去人们还有保存着当家谱用。

七单:出纸时也一同贴出。倒下头当日算起,每七日为一期,共七期,一三五期是大期,二四六小期,七期是尽期。

关于“请灵,迎灵,安灵”。现在叫”请先人”,”迎先人”,”安主”。

朝祖请灵:俗称请”先人”。也叫请主,是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全体男孝子,(守灵的除外)要到先人的墓地请先人亡灵回家归位。这就叫请灵,请先人是拿着先人的照片,去的时候是照片面向内,回来时正面向外,乐队伴奏到先人坟上烧纸鸣炮,有的还有祭品,过去还有宣读请柬,说明是因何招回。现在就默默的念叨。就算把先人请回来了,请灵到家门口时,屋里的女孝子要出门跪在门口两边迎接,唢呐紧随,鞭炮齐鸣。女孝子哭出来迎,这叫迎灵,有的人家是一个一个请,有的是一次集体请回。过三年也是要请先人的。咱们这里叫迎先人。请灵是先请家族老先人老祖宗,再请祖父辈,父辈,如果夫妻有一方先去世也要请,平辈先离世的亡灵也要请。(过去则是从小到大请)

扫墓:有些地方叫暖墓,我们是孝子到墓地扫墓,手里提着量米的斗。里边是一个小扫把,乐队伴随,孝子亲自下到墓室打扫。这其实就是暖墓,意思后辈给老人烘房里,把墓里的土装一点放到斗里带回来,到门口要鸣炮奏乐,扫回来的土要放到水缸旁边,这个和五行有关,所谓水来土屯。到打怕时再带到坟上。

迎礼:就是孝子、乐队列队到城外迎献饭。跪拜大礼,叩头,迎纸扎狮子和重要亲属的贡品等这就叫迎礼。也叫迎”盒子”、”迎饭”。迎礼回到家门口要鸣炮。再举行献贡品、参拜、奏乐。迎礼有很严格的顺序,亲疏远近、辈分高低为序。迎盒子时,被迎者要给乐人打赏钱。三元两元都行。从老外爷家,舅家,姑家姨家,女儿婆家,侄女侄孙女家,儿媳妇娘家。孙媳娘家等。

礼房:过白事也设礼房(账房)现在基本上都是上现金,过去人们没有现金,一般上条子,就是布匹,被面,太空被,毛毯之类,挂在家里的四周。然后别人有事再拿出来给别人行礼。

祭奠仪式:迎礼完毕后正式的祭奠仪式开始了,每位来客进门时乐队须奏乐。祭拜时上香,奠酒,作揖扣头时伴奏不能停。

众孝子跪在灵柩两边还礼致谢。男行三叩九拜大礼。女行万福礼,也是九拜。祭奠的次序和迎礼一样。首先是老舅家,舅家,姨家,女儿,女婿,侄女,侄女以及女婿,孙女、侄孙女和女婿,儿媳娘家,等依次最后是朋友,街坊邻居,乡党。祭奠活动一直从黄昏到深夜。过去有钱人还请道人念经超度亡灵,叫”佛事”。

挂"却檐":追悼仪式里有两个重要环节就是儿女为逝者挂"却檐"挂却檐时乐队奏乐。像匾额一样的白布挂在房檐上,上边写有流芳百世,功德无量,德范长存,等字样来为逝者歌功颂德,。

披红:再就是长辈为孝子披红,给在老人行孝的人身上披上红布,一般都用红被面,有的一个人得到很多人的披红,所以身上披有多条被面,来表彰行孝的人,这是很高的荣誉。披红即是奖状又是奖品,也是弘扬正能量。传扬孝道文化。现在被面实用性较小,有些地方改成了现金。儿子一般是舅家人给披红,媳妇是婆家人逝者的女儿给披红。

本来披红是表彰行孝的人,可是没行孝的心里不平衡,或者脸上挂不住。所以很容易闹矛盾,兄弟,姺姤(妯娌)间翻脸。现在挂红包好,都有、就是红包里边的多少不一样。既照顾了大家的面子,又表彰了行孝的人。有些怕得罪人不管媳妇儿子孝不孝每个人都披红,等于每个人都给发个奖状,已经失去原本的意义。

封棺盖:人常说盖棺定论。用胶汁封住棺盖,再用麻纸糊上。

悬灵:在祭奠仪式中有个重点仪式就是"悬灵",在灵柩升高,悬空放在两个长板凳上支稳。就叫"悬灵"。也叫升灵,升棺,寓意后辈升官发财之意。玄灵时把灵堂原来隔的席子撤换成白布。悬灵时鞭炮,鼓乐齐鸣。烧纸化钱,全体孝男孝女动哭声。这叫点纸。祭拜仪式达到最高潮。

点戏:仪式完了后还有为老人”点戏”点歌热闹一番。点戏一般都是关于孝道的戏,也可歌曲,乐器独奏,不可乱点,不可点猪呀样呀送到哪里去,辕门斩子,今天是个好日子等喜庆曲子。

祭轿:我们这里在下葬的先天晚上把灵床放在主家门口,里边灯火通明,放有童男童女,八仙保佑,算是祭轿。高凌地区是长子媳妇、儿媳妇在乐人伴奏下象征性的打扫灵床。有些地方孝子在乐人伴奏下撒酒磕头叩拜。有的地方叫拜轿,意思保佑明天送葬一路平安。

起灵:待到第二天抬埋人从屋内拾好灵柩、把灵柩往外抬放在灵床之上用绳捆结实,龙头棺罩压顶,准备起灵,起灵前来客还要祭拜,这时比较简单些。孝子举哀,女孝子动哭声,扶孝子的人把女孝子从灵堂里扶出来领到灵床后边。起灵时所以男女孝子都要吃一口食物,哪怕象征性的吃点也行。一定要在太阳出来前下葬。起灵”时间一般为早晨太阳刚露头时,即“日出卯时”。古历法的“鸣吠日”,取金鸡鸣,壬犬吠,上下相呼,亡灵安稳,子孙富昌之意。

出殡:出殡,高寿的可以迟些,特别是百岁以上的可以更迟。这是喜丧,就是丧事当喜事办。可以到九,十点都甚至中午。

起灵出殡时灵堂前烧的纸灰,香灰,和用的一些砖石土块等也要一起带到坟上。

起灵是把灵柩从屋里抬出来,放在灵床上。而出殡是抬起灵柩去往墓地,抬灵是十六抬,也有二十四抬。可以换肩,可以换人。前呼后拥。不能着地,且要平平稳稳,徐徐行进。吹鼓手(乐队)吹吹打打,一路还有专门撒纸钱的。一是祈求各路神灵开路放行。再是打点一下路上的小鬼。

最前边是礼炮队、和纸货、献饭、乐队。一路鼓乐,炮声不断。长子怀抱遗像。男孝子牵着大绳,在大轿的前边。轿子后边是女孝子女孝子一路哭着,有专人扶孝子。再后是亲戚朋友随后。

摔纸盆:出殡时要摔纸盆,我们这里是出殡开始走时在家门口摔,有些地方是在第一个十字路口,由执事或舅舅扶长子或长孙把纸盆举过头顶,摔的越碎越好。寓意岁岁平安,过去有谁摔纸盆就是可以继承家业之说。泾三原这里一般是长子长孙。所以过去有很多人挣着摔纸盆。有些地方是顶纸盆,有些地方是把纸盆带到墓地。

那么为什么要摔纸盆?在家里停丧、打设灵堂这几天所有烧的纸钱都在里边,传统的话是这是老人的家当,祭奠仪式中送来的香火钱都在这里,象征老人一生的荣华富贵,摔碎容易带走。摔盆的人就和老人建立了继承关系。

扯纤:说是古时埋人用木轱辘车叫舆,孝子要用绳子拉着舆走,于是演变成了扯纤,还有说是周文王给姜子牙拉车请贤的传说演变而来的。男孝子要按亲疏长幼次第女婿于灵床前边,跪在地上,一手拄纸棍,一手扯大绳(白布,系于灵床龙头,过去叫丧舆,长约三丈六尺),俗称扯纤。放声痛哭。管事或司仪高喊“起灵”。哭声一片,鼓乐齐鸣。女孝子的次序是长媳妇,媳妇,女儿,侄女等按长幼之分,最后是女宾客。

扯纤一般是男孝子走在灵柩前,棺和官是谐音,走在灵柩前寓意走官运,取意吉祥。女孝子扶在棺后意思辅佐男丁走官运的意思。

铭旌和引魂幡:铭旌上写着亡者的生辰,生平等,请修养高的先生写,有一定的格式。在安葬队伍的前边撑着,关中西路有些地方有引魂幡。引魂幡一般要用柳枝撑着,为什么要用柳枝,柳和留是谐音,古时候人们折柳枝送别客人以示挽留。这里就是留恋之意。也是长子长孙打着。我们泾,三原这里没有这个,我们是用照片代替。铭旌仪式,迎铭旌和迎礼一样,比较浓重,要拜铭旌。

其实铭旌是丧礼中在灵柩前的长旛。有些地方是男的是蓝色,女的是绿色的,高寿用红色的,现在一般都用红色的布帛。宽是尺三,长是七尺五做的旗帆。一般是女婿,侄女女婿,孙女女婿,外甥女女婿送。三日拜铭旌,鼓乐相迎,叩拜降香。挂在灵堂前边或右边。

铭旌归故里,猿鸟亦凄然。

铭旌同“明旌”,也叫“旌铭”简称“铭”。类似于引魂幡,写法主要写逝者生前生平,职位等类似于墓志铭。铭旌有的地方随下葬一起,有的在入殓是盖在最上面。而引魂幡是下葬后插在坟头上​。铭旌和引魂幡的作用都是开道引路,让路上的孤魂野鬼回避。

凡灵床所过之家,老人都在门口目送灵柩。主人均在门口放火化纸为死者送行。

泾三原送葬还有个忌讳就是同辈不同路,同辈份的人要和送葬的队伍分路走,害怕一块被带走呀。

压灵:就是提着纸货笼一路走着撒纸钱,祈求各路神灵通融保佑一路顺利,平安到达墓地,走在灵柩前,让灵车不能走的太快,稳稳当当安全到达。

下葬:下葬是整个殡葬礼仪的最后仪式,下葬前的所有环节都叫做殡,下葬完了就完成了安葬仪式。

净棺:到了墓地下葬时,孝子要到最前边看,俯下身用黄纸或孝布搽试棺木以净棺,调整方位。帮忙的乡党在墓室放上逝者生前的随身用品,喜爱的物件,还有童男童女塑像,小桌小凳,茶具碗筷,长明灯等物品,等随葬品。但是不能放皮毛制品。为什么不能放皮毛?传说是怕将来转世投胎做牛做马永世不得翻身。

封土券坟:完了开始砌封墓门。砌封过程中,女儿、外甥须给砌封者红包,烟酒。砌封完毕,封土全坟第一掀土首先是长子长孙开始,用手捧些土或用工具埋土。依次长幼,亲朋。下来乡邻们开始填土堆坟,孝男孝女边放声痛哭,边向帮忙乡邻磕头致谢。所有孝子跪!乐队不停。最后烧纸化钱,重孝子解开腰间麻绳。

撒五谷:有的地方是把五谷装在棺材里,或包起来,或罐装,叫五谷压棺。坟莹堆好后要撒上五谷种子。撒种子的时候还有说词,吉祥话:一撒长命百岁,二撒富贵双全,三撒人丁兴旺,四撒四季发财,五撒,五谷丰登……

在南方江,浙一带也有撒五谷只说,这个时候先生会说“手捧天生五谷丁。神龙赐我百万兵。弟子今日亲手撒。撒去五方压煞星。一撒中天藏真龙。时来运转大恒通。再撒青龙护穴位。后代子孙永昌宁。三撒降住白虎星。福禄缘缘寿门庭,四撒朱雀镇明堂。旺家旺业旺运场。五撒玄武坐北斗。盘龙卧虎运千秋。”寓意后辈五谷丰登,也寓意把生前五谷都带走。

然后在上边插上一些花圈,纸狮子放两边守护亡灵。插上孝子手里拿的纸棍,纸棍按白黄红从上往下依次排列。就是安辈分从上往下插在坟上。

琴台:。在坟前磊一个简易的祭祀台,这个台形似楼阁,我们叫窑窑,这个楼阁就叫琴台,再摆上水果,糖果,献饭,点上香蜡。夹上几个馍埋于坟两侧。把剩余的花圈,其他的纸钱,纸货,逝者生前用的衣物,等烧了。众孝子磕头叩拜。

琴台的典故来自于《伯牙摔琴》的传说。古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今为香炉祭祖先。礼毕孝子就要把头上长长的吊孝布挽起缠绕在头上。烧纸,男孝子作揖扣头,女孝子跪地”哭吊”,乐队奏乐。

男争坟,女争门:在刚埋葬完老人后媳妇妯娌(姺姤)们都要急匆匆先回家抢门,寓意和继承家产有关,而男丁们一定要看着把老人葬好,坟上的所有事弄好才回来。现在这只是一种传统风俗文化,和继承家产无关。

据说孝子回来时不能回头,怕亡灵再跟回来。

安灵:孝子埋葬了亲人回来后再到灵堂叩拜,把老人的灵牌(照片)安置在中堂,这个灵堂里的纸搂和祭台不撤,在祭台的后边另放一个长凳子上边再铺上被褥。直道七期,楼楼到百日拿到坟上烧了。”安灵”时孝子们要行大礼磕头叩拜。

孝子谢礼:回家后主家宴席答谢帮忙的和来宾。一般要让打墓的上席,抬埋的先座。客人最后坐席。孝子叩谢乡党。看酒。

喜丧:以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都可称为喜丧,可贴红对联,过去人活六十叫花甲之年,六十年为一甲子。七十叫古稀之年,人活七十古来稀,活到八十自然是天大之喜,有经济条件的还过八十大寿庆贺。喜丧就是庆祝老人高寿而终,也不是说老人去世都高高兴兴的,喜丧就是福,寿,全,够这三个条件才算是喜丧。即全福、全寿、全终。全福就是老人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四世同堂。全寿就是八十岁以上,现在应该是九十以上,寿终正寝。全终就是,善终,老人一生积德行善,功德圆满,圆满过完一生,无疾而终,不受痛苦。喜丧的流程和一般丧事一样,不同的是比较热闹。家人不必过于悲痛。

复二:传统叫法叫圆坟,也是祭祀风俗的一种,泾阳三原一般是安葬的第二天,有的地方是第三天,儿女媳妇孙子侄子等都要去,主要是给坟上培土,修坟,也要贡品烧纸上香叩拜。

打怕:亲人刚入土头三天的徬晚要到坟地打"怕"。传说"怕"是一个怪兽,人的魂魄见了都很害怕。孝子用竹笼提上麦草,就是灵堂两侧孝子跪草袋的草。绕墓周围焚烧。其用意是为孤独寂寞的祖先壮胆。

旧时各地讲究葬后设庐于墓,由孝子素食护冢,后来逐渐演变为围墓以薪,点火烧之,名叫打怕。

就是在坟地一周点上火,然后敲着盆或桶围着坟莹转圈,嘴里还要喊,爸爸,或是妈妈谁的称呼说"爸爸,爸爸"你不怕,儿子给你来打"怕"。儿子给你敢走"怕"。……然后胆小的孝子扔下棍子撒腿就往回跑。

七日祭:也叫过七灾,就是过七七,从逝者咽气之日算起,也叫烧七。儿女孝子,近缘亲戚必须参与。主要是过头期三七和五七,特别是五七。单数为大期,在过七的前一天晚上,孝子和亲友在灵堂聊天,回忆亡者,上香蜡,点纸,祭拜,第二天上坟摆祭品,鸣炮,烧纸。在坟地侧面埋上逝者爱吃的,叩拜。如果在逢过七时正好是阴历初七或初八,要给坟上插个伞,啥伞都可以。传说在黄泉路上遇七,八的日子小鬼要鞭打亡魂。这时逝者的魂魄就可以躲在伞底下。

百日祭,头周年,二周年。流程和过七灾一样。

上新坟:第二年上”新坟”在清明前。最后到逝者生日时再给老人过最后一次阴间生日,叫过"祭"

清明祭:每年清明,清明节祭祖要清理坟上的杂草,修复坟头,从远处给坟上添新土,这也是一种孝道,寓意后辈添福添寿,后继有人。再给坟头压一些烧纸。摆祭品,焚纸烧香,磕头叩拜。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一除烧纸外还要烧棉衣外套等。冬至,过年,上坟烧纸祭拜。还有一句口诀说的是这个时间……冬至黄昏年半夜,十月一日鸡叫欢。

除夕请先人:过年时年三十晚上是把先人请回来敬在神位上,请先人时大门必须敞开,(没有下葬前叫灵位)摆上贡品,设香案,点蜡上香,磕头。在家里过年,十五晚上送出。十五晚上在坟上插上红灯笼照亮先人回来的路,请先人和葬礼上的请先人差不多。过去过年就在家里的遗像前烧纸祭拜,因为过年时都要把先人的照片请出来敬在中堂,摆上贡品。相当于先人已经回来一起过年了。现在变了都在坟地,这个应该不对。

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七天去一魄,七满魄尽,一年去一魂,三年魂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三年脱去孝服后,可以说守孝结束了。可以免去灾祸,得到很多福报。

按照古人的传说,是人死后七天后投胎,还有人说是七七四十九天内投胎重生,也有三年时死去人会投胎重生的。所以说过三年是"喜事"。

禫祭 :俗称三周年。

三周年是逝者最后一个特殊的祭奠礼,咱们泾阳三原这里叫脱孝服,在农村非常隆重,不过现在由于有疫情,大部分人简化了。

一年一祭,连续三年。所谓“三周之期,设坛祭奠”。禫祭日与丧葬日一样隆重。程序仪式也一样。富裕人家要大肆铺排,白事当红事过。小红灯笼从灵堂挂至大门口。三年时不播放哀乐,秦腔或歌曲均可。请执客、乐人,搭棚、起灶、杀猪、宰羊,请厨子。礼行三献,乐奏九章。也是穿白戴孝,祭奠亡灵先祖,宴请宾朋亲戚。次日上坟祭奠,去时全身孝服,上香点烛,焚化纸钱,礼仪完成,脱孝换吉,意取服去福来。过去门口贴着黄对联,午时过后要换成红对联,现在直接贴成红对联。并将家中灵牌换成神主,丧葬习俗至此完成。

立碑:三年仪可以立碑,也可以清明或是祭日立碑,如果夫妻一方还在世也可以缓几年,等另一方百年之后一块立碑。立碑一般是提前立好,用红被面包好,在接碑时先绕一周检查一下,在碑前设香案,然后由亡者的舅家人和自家人一起揭开红被面。儿女媳妇用提前准备的毛巾擦拭墓碑,由舅家人或有德望之人宣读碑文。孝子上香叩拜,鸣炮奏乐。众亲友叩拜!

过去除了有功名、有身份的人家或家境富裕的人家造墓碑、设牌楼外,一般人家均很少立碑。但近年来,多数人富裕起来,立碑习俗盛行。立碑上坟祭奠仪式完毕,最后一项就是脱孝服,寓意去服得福。

现在社会上不提倡太大办葬礼,不要铺张浪费,不许互相攀比。大家穿衣吃饭看家当量力而行。村上一般都有红白事理事会,要求过事的烟不超十元的,酒不超五十元一瓶的,席水是四个菜或不超多少等限制。

今天寒露,即“无禄”犯“红沙”日,是啥意思?今年寒露不好吗?

导读:今日寒露节,根据天干地支记日法又是无禄日,碰上红沙日。究竟什么是无禄日?什么是红沙日?难道今年寒露日不好吗?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三,公历10月8日,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第17个节气——寒露节气。

寒露节气到来,意味着天气变得更加凉爽,气温骤然下降,渐渐的进入了深秋,万木萧条,满地落叶,更是农村大忙的三秋季节。

什么是三秋?指的是秋收、秋种、秋管。也就是农作物已经成熟,农民开始收获粮食和其它的农作物果实,开始种植越冬的小麦、油菜蔬菜等等,对田间的农作物进行管理,做好农作物越冬的措施。所以寒露节气对于农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寒露是太阳运行的黄经195度处时令交换的时刻,也是9月节中的一个重要的节气。漏水开始发被,渐渐地凝结成珠,最后迎来的将是霜。

今年的寒露节这一天可谓是不平凡的一天,按照民间来说是一个不好的日子。因为。今年的寒露节是无禄日,碰巧又是红沙日,无禄犯红沙,孬上加孬的日子。

俗话说:“起屋见红沙,百日火烧家。嫁娶见红沙,一女嫁三家。出行见红沙,必定不还家。有病见红沙,必定要披麻。”可见今年的寒露节日子有多么差了。

什么是无禄日?

我国的祭日法是干支记日法。也就是10个天干与12个地址搭配作为记日的方法,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典的记日方式。

10个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12个地址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个天干配一个地支,这样就成为了一日的记日法。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搭配,那么剩余的两个地支日被称为无禄日。比如甲申旬的十个组合分别为: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剩余两个地支分别为午、未。午、未这两天就被定义为无禄日。

而丁、己是禄在午。按照天干地支记日法,今年的农历九月初一为丁亥日,九月初三为己丑日,正好是无禄日。禄过去指的是俸禄,现在指的是收入、工资的意思。所以无禄日就是没有收入的一个坏日子。

按照二十四节气说法每个月第1个节气的交换为这个月的开始。农历9月又被称为戌月,今年农历的九月初三是寒露日,也是真正农历9月开始。而9月1日又是朔日,所以九月头一天和戌月的头一天皆是无禄日。

什么是红沙日?

一年有4个季度,分别为:春夏秋冬。每个季度有三个月,三个月的称呼分别为:孟月、仲月、季月。每个月都有不好的日子,被称作为红沙日。

红沙日也,叫红煞日。牛鬼煞神,可见这种称呼就是不好听的字眼。

所谓红沙日指的是孟月的巳日、仲月的酉日、季月的丑日。也就是每个月份遇到这几个日子就属于红煞日。

今年的农历9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也被称作为季月。今天是寒露日,按照天干地支记日法为己丑日。季月丑日为红煞日,所以今天农历九月初三,寒露日正好,又是丑日红沙日。

今年的寒露日好不好?

今年的寒露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三,也就是今天是寒露节气的到来。根据天干地支记日法,今天不但是无禄日,而且还是红沙日,所以今天是非常不顺的。

无禄无非就是没有好收入不顺的意思,但是红沙日代表着是恶日,牛鬼蛇神拦路路。按照这种说法,大家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够冲动大意。

总之,今日是寒露,又是无禄日,碰上红沙日,所以今年的寒露日这一天不好。特别今年九月初一又是无禄日,寒露节日这一天又是戌月的开始,也是无禄日碰上红沙日。所以农历的今年整个9月非常的不顺不好。

尤其今年进入9月份以后,雨水非常的充沛,并且黄河中下游区域洪水泛滥成灾,好多地方良田泡在水中,粮食无法收获,小麦没法种植。预示着今年农历9月不是一个好年景。

当然,这种说法只是古代人对于日子的一种描述而已。信则有,不信则无,但是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俗语,大家一定要留意,毕竟那是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今天是寒露节,你认为今天日子好不好?

犯太岁是什么意思 算命学的解析

算命学是一门十分博大精深的学问,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那么对于犯太岁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犯太岁是什么意思,通过对于算命学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犯太岁是什么意思吧。

? ? ? ?什么是犯太岁

1.生肖犯太岁:一个人出生时的年命地支(即生肖属相),与流年地支(太岁),有值、冲、刑、害等不利关系,就称为犯太岁。其中以冲太岁的危害最大!

2.八字犯太岁:一个人出生时的日支、月支、时支,与流年地支(太岁),有值、冲、刑、害等不利关系,也是犯太岁的一种,其中日支犯太岁要比月支犯太岁严重。不过总体来说,其危害要轻于生肖犯太岁。

3.风水犯太岁:因为太岁每年的位置不同,如果家宅/经营场所大门、卧室、办公室、睡床等,位于房屋的流年太岁方,即是风水犯太岁,犯之与生肖犯太岁同样严重。流年的太岁方位一般不宜动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太岁头上不能动土”。

犯太岁什么意思

在《三命通会》中说:“太岁是是一年的主宰,是诸神的领袖”,《渊海子平》上也说“太岁是年中天子,所以不可犯,犯之则凶”。老百姓也有俗话说,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命理上有言:太岁伤日干(生日的天干,代表自己),虽然有灾祸,但是不重,日干犯太岁则灾殃严重。因为太岁来克制日干的话就像是君王治理臣下,父亲管教子女,以上治下,在道理上是顺的,所以不是大的灾害,比如年份乙木克制日干戊土;而如果是日干冲犯太岁,比如辛金克寅木太岁,如同是臣下造反,子女违逆父母,以下犯上,在理上是不容的。就容易凶险。

但是我们都知道,臣子造反谋朝篡位也是能成功的,其中就得需要得到帮助,而在八字命理中,这种帮助就是:五行有救,四柱有情。那么在那一年虽然犯太岁但是反而得到财富,就像是君王失道,不得民心,众叛亲离,力量小,而你的力量大,支持你的人多,你最后胜利了。

例如甲木日干克戊土太岁,在四柱中原本有庚金、申金,或者是在大运中干透庚金辛金来制服甲木,这样就无力再克伐戊土了而戊土,土生金,力量也被减弱,就是五行有救;如果是在大运中或者是在八字中,在天干上透出癸字,跟戊土相合,或者是透出己字来合住甲木,就是四柱有情,在那一年虽然犯太岁但是非但没有凶险,反而财运好。

在实际预测中,不只是日干犯太岁不好,是运的天干克岁干在那一年也多有不顺的事情发生,如果是日主太弱了,岁干是喜用神的必然应验。在五行有救和四柱有情的范围之外,日干克太岁也灾殃重,其中的秘密就是《滴天髓》说的:日干犯太岁,日主旺相没有凶险,日主休囚必凶,太岁犯日干也是这样。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像一个强壮的人和人拳击比赛,即使打不赢也不至于损耗太大,但是身体虚弱的人就惨了。但是也并不是绝对的。

总而言之,命理是以阴阳五行为骨干,儒家中庸思想为特色的文化,太岁不可犯的说法是古代社会忠孝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在命理文化的折射。太岁不是不可冲犯,具体要看你能不能克制住,能不能化为己用。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犯太岁也是这个道理,有凶险,但是能力到了自然收获大。很多时候命理师让犯太岁的人请太岁符或者其他化太岁东西,其实就是运用特殊方法来帮助犯太岁的人平安顺利渡过犯太岁的年份。

什么是“犯太岁”

顺星拜太岁就是拜自己六十甲子所属的“太岁神”,太岁指的是木德星君,主管人一年的流年祸福。据道经记载,太岁神主管人的“本身生命之灾”和“流年临犯之厄”,也就是说人一生的吉凶祸福,是由太岁神主管的。人们经常说:“太岁当头坐,无灾也有祸”,便指的是“犯太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