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龙砂(龙砂虎砂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0 09:40:41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早安广东 | 揭阳龙砂升彩凤

年末,揭阳市揭东区曲溪街道龙砂村举行升彩凤民俗活动,家家户户用一根十多米长的毛竹,挂上一只五色彩凤、灯笼、红绸、风铃等,用以纪念先祖——南宋爱国名相江万里。

林伟焕 摄

发掘地方传统医学精髓《龙砂医学丛书》出版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姜蕾)近日,由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牵头组织点校整理的《龙砂医学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首批14本正式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国医大师夏桂成分别作序推荐,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为《丛书》题签。

陈可冀院士指出:“编辑出版《丛书》,致力于将该地域独具特色的龙砂医学流派学术精华与特色技艺进行发掘整理与推广,是对龙砂医学活态传承的重要举措,更是打造无锡中医文化品牌的标识性工作,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夏桂成指出:“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的学术派别。”

发源于无锡、江阴地区的龙砂医学,肇起于宋元,隆盛于清乾嘉时期,再兴于清末至今,是苏南地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中医学术流派在中医药大的框架下形成一源多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生态。对于丰富临床诊疗手段、促进中医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价值。中医流派有地域性流派和学术性流派之分,地域性流派主要指地域性医家群体;学术性流派(亦称学派)则应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的历史影响。龙砂医学流派兼有地域性流派和学术性流派特点。

龙砂医家重视经典研究与应用,重视教学与传承,临床多有独到和创新见解。在学术上具有重视研究和善于运用《黄帝内经》的运气学说,重视《伤寒论》经方,特别注重“一方一药一人”,根据体质辨识经方和六经理论指导经方的研究与应用,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奉生治未病等鲜明特色。

2012年,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之一。2013年,无锡市编办批复成立了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围绕文献整理、特色技艺、学术推广、人才培养、科普宣传等方面,对龙砂医学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发掘。2014年“龙砂医学诊疗方法”被确立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历代龙砂医家在行医济世的同时,勤于著述,编纂有五运六气、经方、本草、妇科、杂病等著作多部,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一门学术的研究,文献整理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15年年底,由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牵头,经过调研寻访,对龙砂地区医家著作,摸底论证后,决定编写出版一套《龙砂医学丛书》。丛书共约60本,采取一次设计,分步出版,以辑为主,以写为辅的原则,注重史料性,以时代为纲,内容为目,分册编辑,独立成书。

图片提供: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

(健康中国)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

市中医医院龙砂医学特色门诊正式运行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

经过2个多月的试运行,市中医医院龙砂医学特色门诊3月18日正式运行,给市民提供龙砂医学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与养生保健服务。该门诊由拜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为师,学习龙砂医学技艺及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的孙甲太、曹培镇、王体敬轮流坐诊。擅长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中医调理、膏滋方的养生预防。该门诊坐落于医院门诊楼二楼国医堂,周一至周五有医生轮流坐诊,咨询电话:15865118176、18705307769。

龙砂医学特色门诊正式运行

3月1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了位于市中医医院门诊楼二楼国医堂的龙砂医学特色门诊时,正值副主任医师孙甲太坐诊,他正为一位患者把脉问诊,为患者诊治完病情对症下药后,孙甲太向记者介绍了有关龙砂医学特色门诊的基本情况。孙甲太介绍,该门诊经过两个月的试运行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病痛,收到了很好的疗效。3月18日该门诊正式运行,周一至周五由孙甲太、曹培镇、王体敬轮流坐诊,其中,周一、三、五由孙甲太坐诊。

孙甲太,副主任医师,老年病科副主任。1999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分配到菏泽市中医医院,先后在内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科、老年病工作。2012年至2013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全国著名中医专家王书臣、史大卓、苗青教授,主要研究内科疑难疾病的治疗。2017年拜安徽中医药大学顾植山教授为师,学习龙砂医学技艺及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

孙甲太说,其老师顾植山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世界中医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是全国五运六气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享誉国内外。孙甲太告诉记者如今龙砂医学特色门诊正式运行,他将按照当初的承诺将龙砂医学学好、用好、传播好,让其在鲁西南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营造良好的中医氛围,提高中医治疗水平,为患者解除病痛。

龙砂医学擅长诊治疑难杂症

据孙甲太介绍,龙砂医学流派是以江阴龙山、砂山地区为源头,由元代著名学者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经明、清两代医家的积累,不断向周边地区发展而形成的在苏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龙砂医学的三大技术特点: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善用《伤寒论》经方,运用《伤寒论》六经理论和结合辨体质指导经方应用;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养生治未病。

孙甲太说,五运六气简单的说就是大自然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可预测的,根据其对人体的影响来指导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大自然气候变化有常规的变化,每年的气候特点又有不同,这种常态是有规律可循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既研究常态,又要研究变化的规律,变化的规律对人体影响更大。学习五运六气是中医人最基本的素质,可以更好地预防疾病,调理身体。”孙甲太说。

家住牡丹区高庄镇50岁的何女士患有肺纤维化疾病,走路困难,走一段路就喘得厉害。慕名来到市中医医院找到孙甲太医生,后孙甲太按照五运六气以及龙砂医学特色疗法,为其调理,目前基本恢复正常。“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病是表现在外的象,见病不治病,治疗隐藏在里面的根,不治病则病愈。”孙甲太说,虽然病人是以咳嗽、胸闷症状前来就医的,但是属于正气亏虚、寒湿内停的情况。因为去年天气寒湿较重,病人本来就寒湿的体质,两寒相加病情自然加重,治疗寒湿就是治疗该病的方法,特用静顺汤为其调理,疗效自然显著。

孙甲太介绍,龙砂医学特色门诊试运行2个月来,治愈了很多患者,疗效显著。龙砂医学特设门诊尤其对亚健康的调理;顽固性的失眠、便秘、心脑血管疾病;内科疑难杂症胃炎、胃溃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慢性心衰、肿瘤的调理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其中最主要的是开展膏滋方调理身体。

冬天进补:“龙砂膏滋”说源

作者 / 陶国水

编辑 / 钱秀华 ⊙ 校对 / 赵馨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得龙砂膏方嫡传,对江南膏滋民俗有深刻理解。兹将笔者近两年跟随顾植山教授对膏方的一些论述意见和个人体会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膏剂、膏滋、膏方说异

膏剂,仅是从剂型上论,属中医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剂又分为内服膏剂与外用膏剂,外用膏剂又叫膏贴、薄贴、膏药等;早期内服膏剂有时也冠名“某某煎”,如《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

现在有的学者论述膏方源流,往往追溯到《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有“肪膏”“脂膏”“彘膏”“豹膏”“蛇膏”,《黄帝内经》有“豕膏” “马膏”等,这类膏剂基本上都是动物脂肪,外敷涂抹于体表(故“膏”作动词用又有涂敷的意思),主要用以治疗外、伤科疾病。以后把用植物熬成的黏稠膏状物也都叫作膏,不再专指动物油脂。

江南民间冬令用作调补“治未病”的膏,习称“膏滋药”;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讲的吃“膏方”实际上是吃“膏滋”,严格说来医生开的膏滋处方才叫“膏方”,至今在“膏滋”民俗区,尤其是在龙砂文化区,大家仍习惯叫“吃膏滋”。用作冬令进补的“膏滋”,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制剂形态,也不仅仅是滋补而已。“膏滋”或“膏方”,在江浙一带是一个已约定俗成的有特定概念的名词,具有医学上的特殊含义。膏方、膏滋与膏剂的区别显而易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膏方》对膏方的定义为:“膏方”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所服用的中药膏剂,又称“膏滋”。明确指出膏方的主要目的不是治病(治“已病”),而是养生调体“治未病”,这种定位是正确的。

“膏滋”冬补是江南地区民俗

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对江浙一带冬季服用膏滋进补的民俗进行了调查,发现民间服用膏滋进补的民俗范围主要是江南苏锡常沪和浙北地区,环太湖的龙砂文化区是膏方民俗的中心,在龙砂文化区的民间至今流传着冬季自己制作“膏滋”的传统。

冬补选择“膏滋”有剂型优势

膏剂黏稠,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比其他剂型能更好地发挥滋养作用。《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冬令进补以填补命门元精为主,膏剂就比较适合。

此外,膏剂具有服用方便,口感好,易于贮存,方便携带等剂型优势。

“龙砂膏滋”文化积淀深厚

龙砂地区襟带三吴,历史文化底蕴悠久,宋末元初的江阴大学者陆文圭集两宋学术的大成,被学界推崇为“东南宗师”。陆氏在龙砂地区专心致力于包括中医学在内的文化教育事业达50余年,培养了大批文化、医学人才,由陆氏传承的两宋河洛思想,为明清命门学说之嚆矢。由陆文圭奠定文化基础而形成的龙砂医学流派,运用命门学说和“冬至一阳生”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的“冬藏精”理论,在江南地区倡议和推动了膏滋方民俗。擅用膏滋方养生“治未病”是该学术流派的重要特色之一。

龙砂膏滋为中医膏方之源头,最能体现膏滋的民俗文化内涵,龙砂名医柳宝诒、张聿青等是江浙膏滋方的杰出代表。

“龙砂膏滋”四大特色

经过研究历代龙砂医家膏滋方脉案,归纳龙砂膏滋具有顺应“冬至一阳生”思想,注重命门元阳;讲究阴阳互根,阴中求阳;结合五运六气因时制宜;注重熬膏技艺,制作工艺精良四大特色。

“龙砂膏滋”有特定理论基础

前面已谈及膏滋方体现了特定地域民俗文化内涵。从学术层面论述,《内经》冬藏精理论、资化源理论、宋明理学的太极河洛思想、明清命门学说等都是龙砂膏滋的理论基础。

“龙砂膏滋”遵循七损八益时机

“七损八益”一词,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乃《黄帝内经》调阴阳的基本大法。近代学界大都将其解释为房中术,失去了“七损八益”重要意义。对此,顾植山教授早已在2006年7月21日的《中国中医药报》上就发表了《黄帝内经“七损八益”不是房中术》的文章作了驳正。

顾植山教授认为:“阴阳应象大论”的命名,是因为该篇主旨强调的是自然界的阴阳与人体阴阳之“象”的对应,人体的一切活动需要与自然界的阴阳气化之“象”保持一致, “七损八益”恰是大自然阴阳气化的象态特征。

根据顾植山教授绘制的“三阴三阳太极时相图”,八位于东北方,相应于初春“太阳为开”之处,天气左升右降,八之后阳气渐旺;七位于西方主秋之位,七之后“阳明为阖”,阳气逐渐闭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里“春夏养阳”就是“益八”,“秋冬养阴”则是要顺从“七损”的自然规律,“阳杀阴藏”,帮助阳气收藏。

因为冬天的阳气以精的形式封藏于正北少阴之位,故有“少阴君火”和“肾间命门”之说。“命门”即上文中的“生长之门”。春夏阳气表现在外为“浮”,秋冬阳气收藏于内为“沉”。顺从七损八益是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方法,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是境界。

根据“七损八益”规律,对一些入秋以后阳气失于收藏的人,可在秋季可以先服用一些秋膏,秋膏作为冬令进膏滋的“开路膏”,目的在于使阳气得到更好的收藏。

“龙砂膏滋”提倡冬至开始服用

“龙砂膏滋”提倡冬至开始服用,因为冬至是阴极而阳生之时。唐·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宋·朱淑真《冬至》:“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依据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可以充分理解冬至一阳生的概念。

冬服“膏滋”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阴极阳生之时,服用一些滋补肾命的药物,有利于肾藏精的功能,但藏精还需化气,只讲补肾填精是不够的,龙砂膏滋顺应“冬至一阳生”的气化规律,在温阳滋肾药中,常会酌加黄芪、桂枝等帮助阳气升发的药品。膏滋讲究“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根据开阖枢“冬至一阳生”思想,加用佐助太阳“开”和“升”的药物,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动”。

龙砂医家结合运气 丰富“膏滋”内涵

在陆氏传承的两宋学术的影响下,龙砂地区医家十分重视运气学说的临床运用,这一特色也反映到龙砂医家的膏滋方中,龙砂名家的膏滋方中常会看到根据不同年运气特点灵活组方用药的思路。

龙砂医家扩大“膏滋”应用外延

膏滋原本是用来冬补治未病的,但一些医家在运用膏滋调补过程中,发现冬季服用膏滋对一些慢性病常能收到意外疗效,故而一些医家在冬季也常利用膏滋结合治疗一些慢性病,扩大了膏滋的适应证范畴。

秦伯未《膏方大全》指出“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临床善用膏方,他指出膏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患的最佳剂型。

#名家医案练习#​#每天学点中医药#​#健康锦囊#​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5-11-06。I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江阴一医院据“运气”开防流感汤剂引争议,回应:是中医理论

“根据今年的运气形势,开具了今年流感的预防处方。”近日,江阴市人民医院开展中药流感预防汤剂免费进校园活动,《告家长书》上的相关解释说明引发热议。

江阴市人民医院的《告家长书》上的相关解释说明引发网络热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这份《告家长书》,多位医疗界人士及相关家长在互联网上表示不解和质疑,并称其“滑稽”“反智”。

“他们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不是特别懂,当然他不懂会产生一些误解,我们可以理解。”3月7日,江阴市人民医院中医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对学生对社会都有意义的事情,那我们就只管去做这件事情,没必要多解释,解释什么是‘运气’,什么是‘五运六气’,和他讲他也不懂,那何苦呢。”

这份《告家长书》落款日期为3月5日,落款单位为江阴市人民医院和江阴市五运六气传承发展研究中心。

《告家长书》中称,岁末年初流感来势汹汹,起源于江阴的龙砂医学流派是一个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运用、善用膏方等方法“治末病”的学术流派,江阴市卫计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合作,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成立江阴市五运六气传承发展研究中心。

而这份“根据今年运气形势”开具的流感预防处方,由以五运六气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顾植山教授为首的学术指导小组开具,活动采取自愿和免费的原则。

江阴市人民医院中医管理科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告家长书》中的“运气”即是中医中的“五运六气”,“五运”包括金运、木运、水运、火运和土运,“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运气好坏”的“运气”。

“‘运’和‘气’,用这个来归纳自然界的规律,我要给你解释清楚也很难,学中医的人从学校里出来有基础的人也不能完全理解,要学很久慢慢琢磨慢慢理解才能逐步懂这个东西。”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运气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江阴特色的龙砂医学流派对“运气”很有研究,相关古籍综合了很多年份的情况,古人总结自然现象进而形成规律,最终形成“五运六气”学说。

“在内经的原文上能找到一些线索,古代运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结合前后年的情况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古人已经在总结自热的一些规律,我们可以借此分析来提前做一些事情,有的人不了解所以有一些误读。”这位工作人员说。

前述江阴市人民医院中医管理科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活动正在进行中,但并不是江阴政府层面直接组织的活动,因此只是从医院附近的学校先做起,此事作为公益活动,是公立医院履行应尽的责任。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告家长书》也是为了征求家长同意,“因为认知也存在差别,这个也不能强求别人”,但至于汤剂具体使用了哪些药材,工作人员表示不便透露,但药剂配方经过学术小组反复讨论,在用量和安全性肯定不存在问题。

“太多嘈杂的东西没必要去理会,客观上社会中有部分人对中医药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个很正常,不能强求人家去接受。”上述江阴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最后说。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是本次活动的首站,3月7日,该校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说,活动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两个年级开展,“从《告家长书》的回执的情况看,有的家长是接受和需要的,但是汤剂还没有发下去,回执已经收上来了。”

对于网络上的喧嚣,学校的这位负责人也坦言,“一看到‘运气’这样的说法,我们也感到那个,专门咨询了他们(医院)一下,他们说这是中医专门的术语。”

这位学校负责人说,江阴人民医院作为当地比较权威的公立医院,上门为学校开展公益性质的流感预防工作,从学校来讲确实也有这方面需求。

大寒节气前后流感防治的几点建议

近期,网上有关流感的信息增多,首先提示大家不要恐慌,国家流感中心1月13日发布的消息称,据全国流感监测信息显示,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6日,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上升,已经进入流行高峰期,但整体活动水平低于2018年同期;暴发疫情数逐渐增多,但明显少于2018年同期。另外,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甲型H1N1,其次为A(H3N2)亚型,检测到极少量的B(Victoria)和B(Yamagata)系。病原学分析未发现主要流行株在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上发生明显变异。

从中医运气学角度看2019流感

中医学讲究“天人相应”,注重自然气候变化对疾病尤其是外感传染性疾病的影响,这类疾病中医又称为“疫病”,“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这段话就出自古老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所以强调 “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现在这个季节已入腊月,《隋书·礼仪志》记载“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又说“腊者,逐疫迎春”,可见腊月、春月之间容易出现疫病,也是古人的一种普识。

这里需要交代一下,从五运六气角度来讲,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6日,一直到1月20日这个时间,仍属于2018戊戌岁。戊为火运太过,戌为太阴湿土在泉,以笔者所处城市无锡为例,实际气候是冬季气温相对偏高,雨水偏多,湿度大,这种运气条件是不利于流感病毒繁殖的,因为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温度和湿度低,感冒病毒容易活跃。就全国范围来看,运气与实际气候还是吻合的,所以目前流感形势较去年乐观。

大寒以后发病情况值得关注

1月20日就是“大寒”节气了,是新的岁气交接节点,鉴于2018戊戌岁入冬以来整体气温偏暖,有些应在春天开的花提前开了,这是“冬行春令”,阳气失藏,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产生疫病的运气因素。另外,2019己亥岁,中运为土运不及,风气流行,司天之气又是厥阴风木,而风为百病之长,风性又善行而数变,再加上气克运属于“天刑”年,气温变化剧烈,处运气交接时段,复杂多变,多因子提示大寒后流感疫情值得关注。

2019年的流感怎么预防呢?

和普通感冒一样,流感一般会以发烧、嗓子疼、头疼和全身关节酸痛等首发,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相对重的甚至会出现脑炎。提示我们应重视,遇到这些症状应及早就诊。

从中医角度来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样的流感病毒,对一些抵抗力弱的人群有易感性。建议:首先是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提高自己抗病能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另外,中医认为肺主悲,悲伤肺,肺主皮毛,肺气一伤,防御外邪的能力减退,用现代语言说,免疫力就会下降,所以要重视调整情志,尽量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及时增加衣物保暖防寒,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出门要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家里注意定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动。

推荐食疗方案:

芫荽,又叫香菜,《本草纲目》称“芫荽性温,味辛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具有发汗解表、宣通鼻窍的作用,对外感风寒感冒有一定作用,香菜连根与葱白、生姜熬水喝还可以退热;做汤或烧鱼、羊肉时可以放香菜叶作佐料;也可取香菜适量,开水焯后切段,凉拌花生米或茶干。

大蒜叶,也称青蒜,性温、味辛、具有健脾开胃、辛香发散等功效,对外感风寒感冒也是有好处的。大蒜叶也是这个季节的时令蔬菜,大蒜叶炒腊肉、大蒜炒豆腐干等,既可口又有食疗作用。

白萝卜,性平、味甘、辛,归肺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可以切片烧清汤放点大蒜叶片、香菜末,也可与牛、羊肉,排骨一起红烧,药食同源而不失味觉享受。

(作者陶国水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副所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