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泽宝
过年的重头戏是五更头的年夜饭,无数人为此不辞辛苦,千里归家,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围着餐桌吃饺子,自古就有好吃不过饺子的说法。饺子与“交子”谐音,既鼓又圆,既扁又长,代表天地方圆,长长远远,寓意“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含义很多。
除夕夜包饺子、吃饺子是过年的重要仪式,而且这个仪式至今传承。当下很多仪式没有了,但代表年味的子,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即使没有菜肴,家家户户都会在大年五更下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五更头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劝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饺”与交谐音,吃完饺子,代表着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
因为饺子的特殊性,因此,人们对饺子也寄予了很多期望,为图吉利,在包饺子时,还故意包一些带着钱、年糕、大枣、豆腐和糖块的。谁吃出了钱,说明新年有财运,年糕是步步高升,枣和糖既是甜甜蜜蜜,也是好运囍事早来,豆腐是有福,意味来年年顺利、吉祥、有福气;还要包些素饺子,祈求来年“肃静”、“平安”。借用不同物品的谐音寄托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是迎合了过年那种喜庆年俗文化的氛围。
童年时,母亲在除夕下午就为包饺子做准备。先找出10个分钱(一分、贰分或五分的),当时叫银子、6个大枣,放在锅里煮沸;然后,捞出放在碗里,再用刀切6块豆腐、黄糕放在碟子里,让我找出6块水果糖放在桌子上;然后拿棵白菜放在菜板上让我们剁馅子,她再和面。
晚上七点左右她便领着包饺子,有擀皮的、有包的;先包好猪肉白菜馅的,再包6个黄糕、大枣、豆腐和糖块的,寓意百财早来,六六大顺;最后包10个白菜馅里带个分钱的,寓意十全十美。因我家人多、孩子多,如包得少,担心吃不着的说不吉利的话(五更头的话是金口玉言)。所以包的饺子也多,在生活清贫的年代,唯有五更头的饺子可敞开吃。另包那么多有寓意的吉祥饺子,让全家人都有中彩的机会,都有彩头、来年幸运的人。
在没有电视的年代,包完饺子后,大人年前相互到各家串串门,一般是拉拉当年的收成,聊聊来年的打算等,母亲和姐姐在家为来人泡茶递烟,我和邻居的小伙伴则跑到街上时而“啪啪”的放个小鞭炮,时而看大人“嗵嗵”的放呲着花的大花爆仗;11点左右,寒气重了,基本都就回家“迎岁”了。后来有了电视,基本都守着电视看春节晚会。
11点后,全村各家就开始迎年了,鞭炮声此起彼伏。母亲和姐姐也开始烧水下饺子,饺子下锅前,我和哥哥先到大门口、天井(院子)放鞭炮。鞭炮放完了,饺子也出锅了,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一起吃饺子,过大年。
第一个吃到钱饺子的,会说“有银子了”,然后把吃出的分钱漱净面菜后,放在吃饭的穿盘上;随后会不断地听到“有钱了”、“我也有银子了”、“我也有钱了”、“早(枣)好、好早”、“甜头、甜”、“来福了”、“有福了”等吉祥话,期盼来年如意吉祥;我若开始吃不到“银子”,便继续猛吃,本身日常吃饺子的机会就不多,此时饺子既满足了食欲,还有钱的诱惑;即使开始吃到一个,还想吃第二个,且吃到其他馅的、尤其水果糖也是日常的奢侈品、甜甜的也很满意。
小时候,手里有几个零花钱几乎是不可能的。父母手头紧,不可能给我零花钱;即使长辈给个毛儿八分过年问好、磕头钱(那时没有红包一说),但是这些钱很快就被母亲“没收”,因为那是来往,各家都不宽裕,你来我往只是为了好看,为了打发孩子个高兴,孩子只是一个焐不热钱的“二传手”;唯一能得到、且个人自己能花的零花钱就是五更头吃出的“银子”。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年夜饭有没有菜无所谓,最关心的是吃水饺,最最重要的是多吃饺子、吃出多个“银子”,让自己“有钱”了。
参加工作后能创“银子”了,但每年五更依然希望吃出“银子”,因在心里那是个彩头,是个吉祥物;期盼新年好运,三星高照!
后来结婚有了孩子,在她两三岁知道钱了后,一大家人的孩子围在一起,因为那几个孩子都吃出了“银子”,有说有笑,平时不喜欢吃饺子的她那天尽管吃得特别卖力,但就是没吃着。后来直接将筷子一扔,“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且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没有钱”,急得我们赶紧哄着她,用筷子从其他饺子里插着找有钱的给她,不停地说着“有钱、有钱,你再吃个就有了”。她吃出了钱,也破哭为笑起来。从此,为图孩子高兴,我们把包钱的饺子做成元宝状,出锅时捞到孩子碗里。
现在有了外孙,条件也好了,买了专门用于包饺子的纯银子“钱”,小外孙对此也很感兴趣。如在我家过年,就会让姥姥给他包钱。同样是做成元宝状,出锅时捞到他碗里,他一样吃的很兴奋;为了“银子”,吃了一个又一个,有时看见我们吃出来,他会很着急。我们就让他慢慢地吃,小心磕伤了牙;他就一小口一小口地咬开饺子,看看里面有没有钱,不时就会咬出一个,我们就让他吐出,放在跟前的桌面上,他稚气地笑着、喊着“有钱了、有钱了”,一边看着吃出的钱一边继续吃。从此,无论是在他爷爷家(在外地)过年还是在我家过年,打电话拜年时他总会先汇报谁吃出了钱,再问这(那)边谁先吃出了,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过大年的福气、运气和财气。
全家人过年聚集在一起,吃五更年夜晚的饺子,除夕贴春联、年画、窗花、糊墙,挂大红的灯笼,放绚丽多彩的烟花爆竹及亲朋好友年后相互拜年,构成了浓浓的年味,是中国年的主要文化元素。三十晚上的一顿团圆饭,是国人内心最深的温暖;“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浸润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训,庄稼人世代相传的信条,在腊月的乡村里演绎地淋漓尽致。
新时期科技发达,电子时代的出现,让人们的时间节奏加快,脚步匆忙。时代告别了苦难,物质不再匮乏,任何物品不再稀奇;农耕文化逐渐减少,过年的很多仪式既有淘汰的,也有因生活繁忙顾不过来的,但年夜的饺子依然盛行!
她既是我儿时的过年记忆中的一朵浪花,不仅流进我的心灵深处,也将随着岁月的海洋奔腾不息。她充满了人间挚爱亲情,在未来会更加多姿多彩,让中国年这个美好的传统民俗,凝聚吉祥,彰显快乐,无论社会多进步,科技多发达,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精神之根。
让我们年年过年,年年新!年年过年,年年盼!期盼着全家幸福美满,期盼着国泰民安,期待下次团圆的激动,续写人生的新华章!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樊泽宝:青岛人,党员,喜欢文学的60后,山会科学界联合会省级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注册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偶尔写写文字自娱,记录生活自勉,已在各类文学期刊、平台或报纸发表乡土、民俗散文、随笔、小说、游记及民间故事等三百余篇,有的编入年选、专集,被誉为“百强散文作家”。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 sdca98@163
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征稿要求
征集作品体裁为散文,以聚焦民生、观照生活、反映时代为内容,包括齐鲁风情、文化走笔、时代生活三个主题。
要求思想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可读性,必须是作者新近一年内创作且具备完全著作权和传播权的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字数限制在10000字以内。
征稿时间
2022年1月14日至5月31日。
参与方式
下载齐鲁壹点客户端,申请壹点号并发布文章,标题格式为“青未了|文章标题”。
文章末尾注明作者简介,壹点号为唯一投稿平台。
评选时间
2022年6月1日至6月30日。
作品征集结束后,专家评审团将对参评作品进行评选、公示,并举办颁奖典礼和研讨论坛。
奖项设置
本届散文奖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人气奖以及优秀奖。
支持单位
济南市作家协会、青岛市作家协会、烟台市作家协会、潍坊市作家协会、淄博市作家协会、东营市作家协会、滨州市作家协会、德州市作家协会、聊城市作家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菏泽市作家协会、临沂市作家协会、日照市作家协会、威海市作家协会、枣庄市作家协会、泰安市作家协会、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宣发推荐
参与此次青未了散文奖的作品将得到齐鲁壹点重点推荐和全网分发,择优在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刊登。优秀创作者将得到重点包装和推荐。
获奖作品将择优入选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作品《青未了散文奖精选作品集》。
壹点号当代散文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里朋友聚会,“年”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回老家、放烟火、年夜饭、打麻将、睡懒觉、走亲戚……每个人对年的记忆不尽相同,对年的期待也有所不同。
一边是充满了美好记忆的儿时的年,一边又是似乎年味越来越淡的今日的年。我们游走在记忆与期待之中,徘徊在昨日与明日之间。
提到“年”,你的脑海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不妨与We一起边读边听边想……
提到“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在众多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最隆重、最让人期待、持续时间最长的节日莫过于春节。春节期间的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实行农历纪年。元旦为一年中的第一天,因此称为元日。
正月初一往往被称为新年,民间一般叫做“过年”。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年”解释为“谷熟也”,从节俗角度看,它与庄稼的种植及收获的周期有关,而过年则可以理解为传统社会里人们庆祝收获的节日。
因为这个时候是冬末春初,所以把这个节日叫做“春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的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就要开始。虽然几千年前人们就在过新年,但是使用“春节”这个称号的时间却不长。
1912年,下令废除阴历,改用阳历后不久,发现旧历法很难取消,尤其在广大中国农村。1913年,时任内务总长朱启钤建议“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从此,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与春节有关的民俗活动,以正月初一为中心点,向腊月和正月这两个月有所前伸和后延,其后延至元宵节,前伸则至腊八节。民间新年包含着丰富的娱乐和喜庆内涵,其中心主题便是围绕着辞旧迎新而展开,并向祝愿、祝福等内容延伸推进。既有祭祖、拜年、贴春联、饮屠苏、谒亲友等习俗,又有舞龙灯、踩高跷、唱大戏等活动,花样繁多,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
腊八家家煮粥多腊月最重大的节日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被视为春节的前奏。从先秦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感谢祖先和神灵。
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借助腊八祭祖与吃粥的民俗,又新增了十二月初八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的传说故事。
灶君朝天欲言事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官”,腊月二十三叫做“小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老小的言行,因此被奉为一家之主。传说,祭灶日这天晚上,主管人间善恶的灶君要回天宫禀报。因此家家户户都要在灶君上天宫前好好款待他,希望灶君多说好话。《东京梦华录》载:“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祭灶节作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人们在精神上便开始有所放松,随后便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与门神的习俗,皆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桃木在很早时被视为神木。传说天下恶鬼都很畏惧神荼、郁垒,于是人们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因此被称为“桃符”,除夕时更换。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写在桃符上的语句。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后来在象征吉祥喜气的红纸上写对联,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门神是把守门户、驱逐恶邪的保护神,很多地方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最早的门神是神荼、郁垒。钟馗也曾担任门神。大概因为狰狞形象与春节欢快气氛不和谐,也可能因为人们觉得一个人把守不住两扇门,很快便被撤换。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守岁围炉竟废眠“除夕”民间俗称“年三十”“年夜”,含有旧岁至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之夜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千百年来,中华儿女都要在年夜前赶回家,吃团圆饭,过团圆年。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西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年饭尤数饺子香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饺子”与“交子”谐音,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又因为白面饺子的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表达了“新年发大财,元宝滚进来”的美好心愿,所以,吃饺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朝有关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百十钱穿彩线长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送给晚辈。《清嘉录》载:“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
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红纸包里,在年夜饭后或新年钟声敲响时由长辈分发给未成年的晚辈们。
当阶击地雷霆吼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哩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迎接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喜庆。
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猛兽,见了人、畜就吃,十分可怕。天神把它锁在深山里,只许它除夕夜间出来一次。后来人们发现“年”这个怪物最怕爆炸的响声,于是就笼起火堆烧烤青竹。竹子受热,爆裂开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把“年”吓跑,这也即是“爆竹”一词的由来。人们发明火药之后,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鞭炮)。
里巷拜年争欲早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秦汉以来盛行岁首朝贺,其后传至民间,百姓拜年更盛,历代不衰。这既是出于对长者的尊敬和对亲友的热爱,也是一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活动。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
年,是父亲站在路上期盼儿女们回家的眼神;
年,是母亲在厨房里准备了几天的美味;
年,是一家人围在一起谈天说地;
年,是一次家庭成员大团聚;
年,是一轮对未来期许。
明年岂无年?努力尽今夕。
珍惜吧,每年的光阴;珍惜吧,每日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