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第一名:铁肩靠山王杨林
杨林是隋文帝杨坚的叔父,隋炀帝杨广的叔公,大隋的铁肩靠山王暨天下兵马大元帅,有道是大隋江山十万里,杨林独打九万八。
靠山王杨林
杨林原本为北周行军副总管,跟随其兄杨忠攻灭北齐,扫平天下;杨忠去世以后,其子杨坚继承隋国公,杨林帮助侄子夺下大周江山,建立大隋,被封大隋铁肩靠山王,挂印天下兵马大元帅。
为了不被感情所累,靠山王杨林一生都未娶妻,也不尽女色,只是收下十三个义子,封为杨家太保,以此来保卫大隋江山。
杨林
小孟尝秦叔宝为伸张正义而遭到宇文化及通缉,杨林在杨坚驾前保下叔宝性命,封其为靠山王帐下杨家十三太保,并传其武艺兵法,还赠予战时所获武器虎头湛金枪。
瓦岗聚义,靠山王杨林奉旨征缴,对叔宝等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们能够弃暗投明、为朝廷效力;叔宝说出杀父之仇让杨林震惊,但其还是愿意将秦叔宝作为儿子来对待,并许诺将来让其继承靠山王爵位。
杨林
秦叔宝自知杨林忠义无双,但他实在不愿意再效忠杨广,更不愿意舍弃同生共死的兄弟而“认贼作父”,杨林无奈大摆一字长蛇阵,却被罗成率人所破。
征缴瓦岗无果,杨林上书请罪,并希望杨广能够轻徭薄赋以谢天下,无奈被杨广一一拒绝,并且天下反王再起,继续瓜分着大隋的天下。
杨林
杨广乘坐龙舟下扬州,杨林作为兵马大元帅挂帅护驾,十八路反王在混世魔王程咬金的率领下齐聚紫金山,准备二次截杀杨广,杨林摆下铜旗阵誓要将反贼消灭干净。
杨林跪求杨广,等消灭反王以后,一定要下诏罪己,重整朝纲,杨广被太皇叔的忠孝节义所感动,随即答应所求,杨林十分安慰,在紫金山摆下了十八座连锁铜旗阵。
杨林
十八国联军大元帅找来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师泰,凑成四猛八大锤,与罗成一起率领数十万大军攻进铜旗阵,秦叔宝与李元霸等人双锏八锤倒铜旗,很快便使隋军将士乱成一团。
自视天下无敌的罗成手持九钩神飞亮银枪与握着水火虬龙棍的杨林战在一起,快准狠的罗家枪法使得杨林手忙脚乱,几个回合之后,罗成使出回马枪,给杨林来了一个透心凉。
杨林战死疆场
赶到的秦叔宝刚巧看到这一幕,无奈为时已晚,秦叔宝跪在地上,不断地喊着“义父”;要说杨林,他的确让秦叔宝失去了父亲,但他却给了叔宝父爱,并且丝毫不比别的父亲差。
第二名:天宝将军宇文成都
九天应元府雷声普化天尊转世的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大隋第一任武状元,杨坚亲口御封其为镇殿大将军,赐号“天宝大将”,并御赐"横勇无敌,天下第一"金牌,是天下第二条英雄好汉。
天宝将军宇文成都
少年英雄的宇文成都力大无穷,两臂有万斤之力,四百斤的凤翅镏金镗所向披靡,胯下赤炭火龙驹日行五千里,隋炀帝接见外国使臣、举办比武大会,宇文成都独战百国武士并夺魁,使得大隋万国来朝、隋炀帝被外邦小国称之为“圣人可汉”。
隋炀帝杨广乘坐龙舟下江南,宇文成都作为先锋大将与元帅杨林一起保护杨广同行,凤翅镏金镋使得周围匪徒望风而逃,一时将隋炀帝的君王之气发挥的淋漓尽致。
宇文成都
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广发英雄帖,号召十八路反王在四平山截杀杨广,瓦岗寨混世魔王程咬金成为十八国盟主,封秦琼为十八路反王联军大元帅,伍云召为先锋大将,伍天锡熊阔海为副先锋,誓将杨广截杀在四平山。
作为护卫杨广的先锋大将,天宝将军宇文成都义不容辞,手握凤翅镏金镋,骑着赤炭火龙驹迎战十八路反王,反王联军派出三大先锋官应战大隋天宝将。
宇文成都
伍云召手中丈八蛇矛亮银枪,胯下照夜玉狮子,熊阔海掌中熟铜混铁棍,胯下落日黄风兽,伍天锡手中半月鎏金镗,胯下赤血红云兽,三人堪称反王战力天花板,誓要杀死大隋第一天宝将而名扬天下。
宇文成都看到反王应战之人是伍云召三兄弟时也敢怠慢,随即挺起凤翅镏金镋,使出全力与三人战在一起;要说这宇文成都,真不愧是横勇无敌天宝将,面对三人的围攻竟然毫不吃力,并且还占据上风。
宇文成都
要说伍云召三兄弟,也真是够憋屈的,以他们的实力,除了瓦岗寨的裴元庆以外,其他人都是碾压性的打击,可面对宇文成都三人都讨不到什么甜头。
就这样,宇文成都和熊阔海三兄弟大战了五百回合,兄弟三人的招式明显有些凌乱,反观宇文成都,竟然没有半点儿倦意,进退两难的三兄弟继续与之大战。
宇文成都
又过了八十多个回合,押粮回来的裴元庆手持八棱梅花亮银锤,驱动胯下一字赖角墨麒麟来到战场、加入战斗,而伍云召三兄弟也识趣地退了出去。
只见裴元庆一锤便将宇文成都的虎口震裂,第二锤砸飞了凤翅镏金镋,第三锤砸在宇文成都后背使其口吐鲜血,无奈其坐骑赤炭火龙驹富有灵性,竟然驮着宇文成都飞快逃走。
宇文成都
裴元庆三锤打伤宇文成都名声大噪,身边十八路反王联军的百万大军呐喊声震天撼地;宇文成都受伤,隋炀帝只能请来西府赵王李元霸打退十八路反王。
终于,隋炀帝杨广到达江都扬州,本以为可以心安理得的观赏琼花,无奈十八路反王再次集结,预备攻破扬州城杀死杨广、夺下传国玉玺,而杨广最为倚重护驾的李元霸也早已成为反王世子。
宇文成都
见到众反王再一次集结,宇文化及也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他率领大军包围杨广行宫,之后杀死杨广,自称皇帝,建立大浒。
忠孝节义的天宝将军见到父亲弑君篡位,他并没有助纣为虐,也没有救王护驾,而是拿着凤翅镏金镋,骑着赤炭火龙驹,胸前带着大隋皇帝御赐的“横勇无敌,天下第一”金牌出战十八路反王,以保卫大隋江山。
宇文成都
或许宇文成都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骑着赤炭火龙驹的他刚出宫门便遇到了他一生唯一的劲敌,手持擂鼓瓮金锤、胯下万里烟云照的西府赵王李元霸。
宇文成都倾尽毕生所学、使出全力腾空飞起将李元霸踢落马下,没想到被发怒的李元霸一脚撕成两半,可怜天宝将军宇文成都就这样命归尘土,与其前世闻仲一样,倒在了保卫江山的路上。
宇文成都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乌衣巷》,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怀古名作,其中王谢指的就是东晋时期居住在建康乌衣巷的两大家族,以王岛为代表的王姓家族,和以谢安为代表的谢姓家族。王姓家族和谢氏家族,不仅在当时空前繁荣,即使后世,也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和东晋时期的王、谢两大家族相提并论。
公元311年,即晋怀帝永嘉五年,匈奴攻占了晋朝首都洛阳,并俘虏了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惨痛黑暗时期,此后的130年间,胡人在北方先后建立了16个割据的。
因为战乱不断,大量中原百姓为避战祸迁往江南,谢安祖父谢衡就是在这一时期,从陈郡阳夏迁到了会稽始宁,并在当地繁衍生息,并逐步成为东晋最繁盛的两大家族之一。
公元373年的一天,在东晋首都建康城外,有一个人正焦急地走来走去,这个人就是左卫将军王坦之。此时大司马桓温的大军正驻扎在门外,召见自己和吏部尚书。正所谓来者不善。桓温为何召见自己?王坦之忐忑不安地思索着这个问题。
就在七个月前,先帝病危,因为惧怕桓温平素的威势,居然仿效刘备托孤。遗诏上赫然写着:
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忠义之臣竭力安抚设计,皇帝却要拱手相让。一怒之下,王坦之当着先帝的面撕毁了遗诏。经过一番劝说,先帝令他修改遗诏,只是让桓温像诸葛亮和王导那样,尽心辅佐幼主。
先帝死后,幼主继位,满心期待先帝临终前禅让皇位的桓温大失所望,于是以进京祭奠先帝为由,率大军进京。
桓温如此兴师动众,莫非是要兵变篡位吗?
正当王坦之惶恐不安时,吏部尚书出现,只见他还像平常那样,迈着从容的步伐走了过来。这位吏部尚书,就是出生于会稽谢氏家族的谢安。
于是,王坦之和谢安一起向桓温的营帐走去。他们来到桓温的营帐门口,里面出奇的安静,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进了这大门,未必能够活着出来。可是临行之前,谢安嘱咐:
晋祚存亡,在此一行。
除了进去,自己还能怎么办?
一进入营帐,王坦之就发现营帐后面隐隐有寒光闪烁,似乎有刀斧手藏在后面。此刻,桓温正在首位威势逼人地注视着他们。王坦之战战兢兢地坐下,当前形势只要说错一句话就会身首异处,他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办。危急之际,只有看谢安怎么应对了?
怎么样阻止桓温呢?谢安一直在思索着这个问题。桓温手握重兵,武力是无法与之抗衡的。想到一会儿,谢安心中忽然有了策略。只见落座之后的谢安神色自若地开口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总是把兵马用来镇守四方,抵御外敌入侵,桓公为什么把自己的士兵藏在营帐后面?”
王坦之听到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谢安这是在指责桓温兵马是用来镇守四方,抵御外寇的,不能用来诛杀朝臣,这要惹恼了桓温,幕后的刀斧手马上就会冲过来。
可是,桓温不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尴尬地笑着说,他也是不得不这样做。
于是,下令撤除了埋伏。王坦之紧张的情绪,直到此时才得到缓解。
接下来,桓温和他们只是以宾主之礼喝酒聊天,一直聊了很久,他们才离开桓温的营帐。就这样,谢安凭借他的机智和镇定,谈笑间从容地化解了这场灾难。王坦之大概不知道,当时谢安说出的那句话,恰恰说中了桓温心中的顾忌,加之当时建康士族之中,还有不少反对他的势力,因此心怀疑虑的桓温,才借着谢安的言辞,遵从道义,不但没有难为他们,更是撤离了军队。
公元383年,前秦的皇帝御驾亲征,率领90万大军挥师南下,号称百万大军,志在吞并东晋。已经63岁高龄的谢安运筹帷幄,派弟弟谢石、儿子谢琰、侄子谢玄率领8万北府军前去抵御前秦。双方在淝水交战,最终东晋凭借谢玄组建的8万北府军,大胜90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后,谢安又起兵北伐,将东晋、前秦,以淮水、汉水、长江一线为界,改为以黄河为界,收复了长江以北的大片领土。
中原文明,这时候在南方延续和发展,如果淝水之战失败了,前秦就会向南吞并东晋,中华文明的传承将从此断层。淝水之战的胜利保住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
公元385年10月,朝廷为表彰淝水之战的战功,追封谢安为庐陵郡公,封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琰为望蔡公,谢氏一门四公,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达到顶峰,成为东晋乃至整个南朝的当轴士族。
谢安凭借他的丰功伟绩成为谢氏的旗帜人物。今天的谢姓堂号如威怀、安晋、东山、宝树,都与谢安有关。
如果您读到了最后,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如果说历史上的巨贪有一个代表,那么“二皇帝”和珅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在中国王朝史上留下了令人震惊的一笔,成为世界瞩目的话题。
和珅出身正红旗家族,经历了一段贫困的童年,但他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成功考入咸安宫,掌握了汉、满、蒙、藏等多种文字,立下了不俗的学业成绩。得到总督冯英莲的器重和青睐,还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他,这也是和珅获得了与乾隆皇帝接触的机会,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作为皇帝的侍从,和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能力,赢得了乾隆帝的赏识。他聪明过人,甚至在夜间为皇帝阅读经书时,能够背诵各种注释,这令乾隆帝对他刮目相看。
不久之后,和珅还被选为乾清门御前侍卫,成为朝廷特务机构的头子,展现了自己出色的武功。
和珅的升迁速度异常惊人,年仅二十六岁时已成为御前侍卫、军机大臣和总管内务府大臣。年轻且廉洁的他,迅速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嫉妒和不满。
然而,他在一次政务处理中被弹劾,虽然最终证明他并未受贿,但他却因祸得福,获得了税务监督的显赫职位,使得他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更加牢固。
公元1780年,和珅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变。他反对,成功打倒了权势熏天的大学士李世尧,被乾隆皇帝升任御前大臣和户部尚书。随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与皇帝的十公主缔结“娃娃亲”,使和珅与乾隆家族联姻,地位更加高不可攀。
从此之后,和珅的官职和封爵不断晋升,几乎涵盖了清朝所有重要的职位和爵位。他同时兼任吏部、户部、兵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等重要职位,几乎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这样的辉煌成就,在大清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然而,伴随权力和财富的积累,何申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乾隆皇帝驾崩后不久,嘉庆帝宣布何申犯下二十条大罪,并下旨抄家,发现了价值惊人的白银八亿两。
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住所,赐其“白练”一条,令其自尽。和珅看到白练后,自知死期已至,便题下绝笔诗一首,“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时年仅五十岁。
和珅一生的贪婪和权谋事迹,无疑让人叹为观止。他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背后的辉煌和财富也伴随着、权谋和孤独。
他的顶峰辉煌、权势熏天,却最终以悲剧的结局收场。其子丰绅殷德受其影响,仕途不顺,中年早逝,年仅36岁。
谢 石, 谢 玄
谢石(327一388),字石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宰相谢安之弟。谢玄(343-388),字幼度,谢安之侄,东晋名将。
谢玄自幼颖悟,深受叔父谢安的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曾任大将桓温的属官,后任征西将军桓豁的司马、领南郡(今湖北江陵)相,监北征诸军事。当时前秦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国势强盛,不断派兵骚扰东晋边境。东晋孝武帝于太元二年(377年),下诏征求才堪胜任守御北境的文武良臣,谢安推荐了谢玄。于是谢玄被任命为建武将军、充州刺史、领广陵(今扬州市)相,负责监督长江以北诸军事。
为了加强北部边境的防御力量,谢玄招募徐、充二州的骁勇,经过严格训练,组成了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号为“北府兵”。他任刘牢之为参军,率领精锐,曾多次击败前秦军的进攻。
公元三七八年春,前秦军步骑十七万人,南下围攻东晋的襄阳。一年以后,前秦军攻下襄阳,俘守将朱序。与此同时,前秦军还攻下了东晋的彭城( 今江苏徐州 )、淮阴(今江苏清江市西南)、盯胎( 今江苏胎东北)诸城,然后集中兵力,围攻离广陵不远的三阿( 今江苏宝应),东晋京师建康( 今江苏南京)震动。东晋政府急命征虏将军谢石统率舟师屯兵涂中(今安微滁县、全椒一带 》,又遣谢玄自广陵救援三阿。谢玄与三阿守将田洛合军五万,大败前秦军,收复肝胎、淮阴。
谢玄因功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三八三年七月,秦王苻坚下诏大举进攻东晋。他命弟苻融为前锋都督,自率主力,从长安出发,“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九月,荷坚到达项县(今河南沈丘),但从甘肃、四川、河北征调来的部队尚在途中。这样,这支号称百万的大军,到达前线颖口( 在今安微颖上县颖水入淮处)投入战斗的实际上只有荷融所统率的三十万先行部队。
在前秦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暂时缓和了,军民的斗志也较为高涨。东晋朝廷任命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 谢安之子)西中郎将桓伊等率领八万北府兵,抗击秦军;又命龙曝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增援准南军事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十月,荷融率军渡过淮水,攻下寿阳。胡彬听到寿阳陷落的消息,退保碳石( 在今安徽寿县西北)。荷融又命其部将梁成等率军五万屯于洛涧( 即今安徽准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以阻止从东面来增援的晋兵。
谢石、谢玄等晋军主力被阻,屯于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这时,胡彬困守 在碳石,粮尽粮绝,处境十分危险,他派使者送信给谢石,但使者又被秦军捉获。荷融得知胡彬军的内情后,赶忙派人去项县报告荷坚说:“贼(指晋兵)少易,但恐逃去,宜速赴之。”于是,苻坚把大军留在项县,自己只带轻骑八千,火速赶往寿阳。
存坚到达寿阳后,便派遭度支尚书朱序( 即原东晋襄阳守将)前往晋营劝降。朱序至晋营后向谢石献计说。若秦百万大军全部到达,便难以对抗了。现在应该乘秦各路军队尚未集中时迅速出击,打败他的先遣部队,便可夺取全胜。谢石、谢玄采纳了朱序的建议。十一月,谢玄派前锋刘牢之率精兵五千急行到洛涧。刘牢之一面分兵迁回到秦军后侧,断其归路;一面亲自带队抢渡洛河,奋勇直前,阵斩秦将梁成等,秦步骑崩溃,争赴淮水而死者一万五千人。谢石、谢玄等率晋军主力乘胜水陆齐进,一直追赶到肥水岸边,与秦军隔水相望。
谢玄为了抓紧战机与秦军决战,便派使者至秦营对荷融说:双方隔着肥水不便作战,要是你们的军队稍往后撤,让我军渡过肥水决一胜负,不是很好吗?秦军将领 都 认 为:“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但荷坚想趁晋军半渡肥水时击之,答应了晋方的要求。前秦军士并不明白后撤的意图,撤军令一下,误认为前方打了败仗,立时阵势大乱。朱序又乘机在阵后大呼“秦兵败了!秦兵败了!”前秦军于是纷纷后退逃命。谢玄等率晋军乘势抢渡肥水,勇猛冲杀。
苻融急忙驰马赶到后面,企图阻止前秦兵的后退,以稳住阵脚,但是由于他的战马被乱军冲倒,他被晋军所杀。前秦军指挥无主,更是溃不成军,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晋兵追赶来了。在逃奔中,自相践踏而死者不知其数。荷坚自己也被流矢射中。谢玄等乘胜追击,一直追杀到寿阳城西面三十里的青冈才收军。这一仗,秦军丧失了十之七八,荷坚只带得十几万残兵败将逃回长安。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混水之战。东晋王朝虽然取得了这样一次辉煌的胜利,但是没有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扩大战果。直到第二年八月,才命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豫州刺史桓石虔伐秦,攻下了彭城。九月,谢玄又派刘牢之进占野城(今山东野城),河南城堡望风归附。此后,谢玄继续分兵遣将,一度进军到高(在今山东平西南)、滑台(今河南滑台东南)、黎阳(今河南浚县东)。谢玄因功加都督徐、充、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封康乐县公。
谢玄打算亲自坐镇彭城,以便北面固守黄河一线,西面支援洛阳,南面屏障朝廷。可是东晋政府“以征役既久”为借口,把他从前线调回,“还镇淮阴”。不久又因“河北骚动”,叫他“移镇东阳城(今山东益都北)”。谢玄行至途中,病笃,遂受命回京口治病。谢玄在重病期间,仍念念不忘于统一大业。三八七年( 太元十二年 ),东晋以谢玄为会稽内史。玄带病至郡,次年正月卒于官。
肥水之战的胜利,“虽功始牢之( 刘牢之),而成于玄(谢玄)、谈(谢)”,但是担任征讨大都督的却是谢石,所以谢石也因功提升为中军将 军、尚书令,封南康郡公。三八五年,谢安死后,谢石为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史称谢石“在职务存文刻,既无他才望,直以率相弟,兼有大勋,遂居清显,而聚敛无厌,取讥当世”。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