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字形的供奉之义,到供给、恭敬、共同,“共”字的意蕴丰富。
“共”字虽然只有6笔,但每一笔都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时间中,凝聚于骨血之中的相互扶持、勉励前行而成的精神脉搏。
几千年来,“共”在历史长河中与时代潮流共振,时至今日,凝练成“共同富裕”里诉说不尽的朴素心愿和千年追求,也汇聚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和时代格局。
“共”同,搭建语义的“脚手架”
甲骨文的“共”字,字形中间像是一个方形物,下面的两个分叉代表两只手,合在一起就像是用两只手捧着某物,象征着将要供奉之义。
甲骨文的“共”字。
而在最早的时候,“共”既有“共同”的意思,有“供给”的意思。同时,给神或祖先上供也要“恭敬”,所以“共”还有“恭敬”的意思。
后来人们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几层意思,就在“共”的左边加“亻”表示“供给”;在“共”的下面加上一个“心”字表示“恭敬”;而“共”本身,则更多表示“共同”。
要了解汉字的起源、释义与演变,被誉为“天下第一种书”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是必读书目。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共”是会意字,本义是分享、共有。《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共,同也”,认为“共”就是共同拥有某物。
清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在其所著的《说文解字注》中,以会意的方式将“共”解释为:“二十人皆竦手是为同也”,即二十个人共同伸手高举表达“共同”的意思。在王筠的《说文释例》中,他认为,“‘廾’具两手,是一人也;‘共’具四手,是两人也。两人之手而相连,是共为一事之状。”
可见,“共同”之意是“共”字的底色。
“共”本多意,底色之上,精彩纷呈。
它既承担动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多种词性,表现出承受、一齐、跟、和等多种语义,又以通假的形式发散出“供”“洪”的意义,这是汉字“金字塔”中不可缺憾的石块。
通假也好、引申也罢,中国汉字的语义丰富性在“共”字中再次印证。这也构成了汉字激荡千年的生存优势——精简,高附加值,极具经济性。
“共”通,延续古今的精神追求
古今中外,人类总是在脑海中勾画出“理想世界”,并且跨越不同文化指向一种共通的追求。
先秦时期创作的《礼运大同篇》,描述了孔子的理想世界,即一种“没有战争,人人和睦相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大同世界。
共,同也。“共”字,无论从起源还是语义来看,均昭示了“大同”的底层逻辑与内生力量——人们相互体谅扶持,共创美好。透过“共”字,中华民族书写了融于血脉的追求,力透历史的纸背。
事实上,这种完满的愿景,在列强的铁蹄炮火强开中华大门之后,仍然从未覆灭,反而在绝境之中寄托了更多人的心灵归宿。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述了“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人类社会;在亲笔手书的《黄埔军官学校训词》中写道,“以进大同”。
然而,从孔夫子到,他们描述的“大同”社会,只是一种美好憧憬,并未找到一条真正通往“大同”的道路。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信仰相互交汇,编织而成一个“共”通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路径,终于在千年之后得以找寻。
毫无疑问,天下大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渊源,也感知到一种对当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诠释。
文字的衍生不止于此,它总是在发展、开拓,甚至转向的过程中,顺着激昂的时代浪潮涌向无垠的语义汪洋,最终又汇聚成为中华民族内生流动的血脉纠缠。
“共”生,一种思想的文明载体
“共”字承载着中国人无限的遐想与笃定的追求,存活于精神,并不断与现实勾连。
而一种理念,从梦想到现实,其艰辛程度不亚于重走万里长征路。
以共同富裕为例。
强国富民、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夙愿。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富民”等共同富裕的朴素理想。
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主张。《管仲·牧民》还列举了富民的具体举措:“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富。”孟子则提出了“有恒产者有恒心”的著名论断。
在国富与民富的问题上,孔子在《论语》中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晏子春秋》提出“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体现了“天下均平”的思想。
到了东汉,政论家王符提出:“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然而,“共同富裕”的概念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已真正成为时代的强音,成为发展的注脚。
社会主义的“大同”羽翼愈发丰满,也由此翱翔于更广阔的天地。
共生共荣,共建共享。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国之大者”。
毫无疑问,一个“共”字之中,汇聚了中华民族奋斗千年的血泪与汗水,更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同频共振。
一个仅有6个笔画的汉字究竟蕴藏怎样的力量?
“以和为贵,有容乃大”的共存,“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共赢,“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共建,“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的共富……从古至今,“共”字的演变向着开放的语义世界前进,却始终高举着命运相连的旗帜。这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大道之行,命运与共。我们难以预测文明的走向,但文字却如同一根“定海神针”坚韧地立于历史洪流,成为文明中最具活力与生机的种子。
攥紧这颗种子,文明的生命将永恒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