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上篇文章讲了我国特有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地支除了纪年,还可以纪月、纪日、纪时。
大家发现没有,不管用什么方法记录,在年、月、日的长度上,我国古代与世界其他民族基本都是相同的。就是按地球公转一圈记录一年,月亮公转一圈记录一月,地球自转一圈记录一日。但是再细分一日,我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西方是用小时记录,我国古代用时辰记录。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前两年有个小说和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说的就是长安城(今西安)一天二十四小时发生的事儿。
说到时辰,就给跟地支联系起来。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十二时辰就是:
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寅时(3:00-5:00)、卯时(5:00-7:00)、辰时(7:00-9:00)、巳时(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
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十二时辰是我国古人根据一日内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变化以及生活生产习惯建立的纪时方法,为世界独有。它与二十四节气一样,都是我国特有的,体现了我国古人的伟大智慧!
如今,“时辰”这个词汇仍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看古装影视作品、阅读古代文学著作时经常出现“子时”、“丑时”……我国特有的生辰八字就更要看时辰了。
古时人们用日晷测定时辰,日晷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中国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开始使用日晷纪时。如今,在很多著名的古迹仍保留有日晷,如故宫、景山、国子监等。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
除十二时辰外,古人还有刻、更、点等计时单位。
一时辰等于八刻,古人说“午时三刻”,指的是11点45分。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19:00-21:00)为一更,亥时(21:00-23:00)为二更,子时(23:00-1:00)为三更,丑时(1:00-3:00)为四更,寅时(3:00-5:00)为五更。俗话说“夜半三更”,指的就是子时。
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就是24(120分钟/5)分钟。
古时的时间概念还有一盏茶、一柱香、一弹指、一刹那、一念……这些都来自佛教用语。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一盏茶的功夫”、“一柱香的时间”,其实都是来自佛教的时间词汇。当下,大家仍在使用“弹指一挥间”、“一念之间”、“刹那之间”……可见,文化一直在传承。
喜欢的朋友请点关注,下期继续分享生活中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