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言什么意什么(言什么意什么四字词)

时间:2024-01-16 08:45:00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言有尽意无穷

对于山水画家陈华的画,孙敬明先生和徐恩存先生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孙敬明称陈华骨法用笔有其独到之处,挥毫落墨则极似李营丘之宗法。徐恩存称陈华的作品“是艺术心灵的惊鸿一瞥,是寻求艺术本质精神的永恒审美印象”。

孙敬明: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

今日人文昌明,潍上书画,蔚为鸿业,扬前代之风流,创佳妙于方来。欣见翰墨丹青,高手如林,而能传承山水画业者,亦多得其人,可称数者,山水画家陈华便是其中一位。

陈华对艺术的追求,可谓如醉似痴,数十年如一日,不计寒暑,不舍昼夜。艺术的根本来源于现实,古人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宗旨则在于突出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关于此种境界与要求,不惟对于治传统学问,对于从事山水画艺术创作而言则尤为重要。陈华遵循传统的法度要求,少年坚持野外写生,壮年则得游历天下名山大川,江河湖海,逐流溯源,千古名胜,拈来画笔。并且注重各地风光景物的四时变化,以不同节令而参访游观,自能得其万般灵妙。

观陈华于骨法用笔,有其独到之处,其所作嶙峋峭拔、群峰崔嵬之山,笔下勒线饶有宋人马远的韵致;而于绵延无尽之丘山,挥毫落墨则极似李营丘之宗法。古人讲究的若干皴法,其运用则在于综合与变化,即交替使用,相映生辉。还讲求浓淡干湿、沉雄老辣与清新典雅,如何用至化境,则在于艺术家的综合修养,其不惟笔墨一事。作画容易,成画家难,而画家自成面目,独创出自己的笔墨语言,或谓之独特的艺术个性则就更为艰难。而陈华所追求的则正在于逐渐培养创造出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陈华有极强的色彩感触,读其画作既不是满纸敷彩的青绿,亦非素墨点染,而是以有限色元素协调面与线的关系,达到一种典雅逸致的完美境界。

陈华不仅画路宽阔,而且谋篇布局极具气势,所作巨幅横过十数米,纵则近两米。凡此鸿篇巨制如不具备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充沛的艺术创造力是很难以奏效的。观其巨制群峰峥嵘,直入云霄,松柏蓊郁,绵延天外。近见飞瀑出岩壁而直下深潭,远望峰岫隐流云则旷视无涯。青黛赭朱,翠微烟霞,满篇盈溢,神韵飞动。古人论画,格调高古者,谓之有“烟霞之气”,而此“烟霞”之谓,即俗间所谓神仙气象。读此画作,仿佛置身世外,离梦超尘,使人心灵净化,渐入“无我”之境。

陈华用墨,得其水、力与速度之众妙,取其润者自能酣畅淋漓,或浸润如玉肌冰莹。得乎焦者,则是浓墨枯笔、雄风挥落,自有刀斧皴法之致。一幅之中焦、润相映,硬者如铁石,而润则似水绵,经由距离参差之比,故济生出无限夸张之美感。

陈华之佳作,堪当潍上千百年书画艺术联绵传延、积淀发展和创新自树之典型,诚乃“潍县画派”之翘楚。

(作者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烟台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潍坊市博物馆资深研究员。)

徐恩存:现代语境中的山水想象

阅读山水画家陈华的作品,最强烈的印象是画家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悉心领悟与实践,以及对自我艺术的不断超越——变自然的山水为心中的山水,使诗意情调更为浓烈,思理醇厚而达观,技法娴熟而丰富多变,笔墨也更为清澄纯净,使其画面意象之间始终有一种空灵飘逸之充盈弥散。特别是其山水画蕴含了超越性的审美意识,融汇了传统的人文情怀和山水情致,创造想象空间,注意审美意象的营造和写意风神的转换,使作品获得独特的美学气象,标志着画家艺术风格的成熟与老到。

显然,陈华山水作品在整体上之所以达到较高的情境与情致,且具有相当的美学意蕴,在于他所确定的审美目标——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空灵含蓄与由此生发的格调、韵致;其作品因而具有深意而难以言诠与破解,留给我们的则是审美再创造的余地和二度想象与思维延伸的空间。

譬如其作品《万山红遍》《涵蕴万象》《岩壑瑞雪》《云山沐春》等,都印证了上述美学思想,得以在写景状物、抒情达意、审美想象、诗性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性特色。陈华从现实的自然山水中,选取并筛选和加工提取艺术意象,通过感性生动的生命意象,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诗性智慧和艺术想象;显然,画家善于发散思维与想象,将现实感的想象触角向传统延伸,用以体现山水画传统的延续性和深层的文化功能。

自然韵致与生命情调开启了陈华的神思和悟性,也滋润了画家作品的结构与笔墨。愈至晚近,陈华的作品愈益显示出主体想象的空灵与谲奇,审美体验更为精微和灵动,更富有人文情怀和诗意情趣,尤其是审美传达的艺术形式和技法更为娴熟与精湛。

陈华自幼得乡贤徐培基、郭味蕖、于希宁、陈寿荣、郭子宣先生诸丹青巨匠之霑溉,心摹手追,寻根问道。因此,在陈华山水作品面前,我们观赏的不仅是自然山水,更是山水作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诗情与哲思。他对于山水艺术精神的守望,使他的作品得以延伸到更高的审美境界;他不断超越自我,他的艺术亦因此充满生命活力和。

我们可以如此评价陈华作品:是艺术心灵的惊鸿一瞥,是寻求艺术本质精神的永恒审美印象;因为,他不倦地追寻着历史和现实的诗意与美感、梦想与渴望。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评委、著名美术评论家。)

13个“言”字头的成语

1. 言不尽意:原来是指意义深邃曲折,不是言语所能表达完全、表达明白的。

2. 言不由衷:言语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心口不一。

3. 言传身教:既用言语教育、开导,又在行动上做出榜样。

4. 言归于好:指双方重新和好。

5. 言归正传:把说的话重新拉回到主题上来。在评书、就小说中常用作套语。

6. 言过其实:言辞虚浮夸大,超过了实际情况。

7. 言简意赅:言辞简练,意思完备。形容简明扼要。

8. 言近旨远:形容语言浅显而含义深远。也作:言近意远。

9. 言人人殊:每个人的说法各不相同。指人们对同一件事的看法都有差异。

10. 言听计从:对于所讲的话,所出的主意,都表示听从。指非常信任,或关系亲密。也作:言从计纳。

11. 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

12. 言行一致:言论和行动相符合。形容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

13.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出意见或批评的人尽管说得不全面或不完全正确,也是没有罪过的;被批评的人即使不存在别人指出的毛病,也足以引为鉴戒。

也谈“悠然见南山”

  首全文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一作望)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一作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宋刻递修本《陶渊明集》卷三《饮酒·其五》)。

  “悠然见南山”,《文选》卷三十“杂诗下”、《艺文类聚》卷六五“产业部上· 园”均引作“悠然望南山”。自苏轼提出“望南山”为“见南山”之误以来,围绕“望/见”这一处异文,历代学者争论不休,迄无定解。“望”“见”在中古时代的典籍里多有互通混用的情形,如刘桢《赠徐干》“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初学记》卷十一“职官部上·中书侍郎第十”引作“遥见西苑园”;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引领见京室”,《艺文类聚》卷三一“人部十五·赠答”引作“引领望京邑”等。在六朝隋唐人看来,二字似无明显的优劣之分。

  “南山”之争

  “悠然见南山”的“南山”,学界主要有“庐山”“南山四皓”“寿考的象征”“终南山”(扬雄)等不同观点。

  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认为“南山”指“庐山”,龚斌《陶渊明集校笺》同之,并引颜延之《陶徵士诔》“寻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庾亮《翟徵君赞》“卒于寻阳之南山”、《九江府志》“庐山在府城南二十五里,古称南障山”等例为证。

  沈从文《“商山四皓”和“悠然见南山”》据“商山四皓”一作“南山四皓”,结合出土文物,得出“渊明所说‘南山’,是想起隐居南山那四位辅政老人,并没有真见什么南山”。

  王瑶编注《陶渊明集》曰:“相传服菊可以延年,采菊是为了服食。《诗经》上说‘如南山之寿’,南山是寿考的征象。”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说:“是否指庐山,未敢遽断。《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本草经》:‘菊,一名延年。’此诗上句言菊,下句言‘南山’。延年益寿,可谓巧合。然如必谓陶公之意在延年益寿,则此诗之意境迥别矣!”

  范子烨《悠然望南山——文化视域中的陶渊明》将陶诗中“南山”与“扬雄”相联系,提出“问君何能尔”的“君”指“扬雄”,“‘结庐在人境’乃是渊明借扬子以自况:扬子生活在风物繁华的长安,陶渊明生活在庐山脚下的旷野,二者出处不同,行迹有别,但同样都具有超尘脱俗的思想意识和人生情调。……‘南山’本身即有双关的意义:它既指终南山(位于长安之南),也兼指庐山(位于浔阳之南)”。

  “南山”具有双重内涵

  陶渊明《杂诗·其七》“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曰:“宅,茔兆也。”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云:“《后汉书·温序传》:‘上书乞骸骨归葬,帝许之。乃反旧茔焉。’‘旧宅’犹‘旧茔’。……[此]首叹时运催迫,前途无多,惟有坦然归于旧茔而已。”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说:“南山,指庐山。旧宅,当指陶氏墓地。”陶渊明东篱之下采菊,悠然远望南山,陶氏家族墓地恰位于南山,此处“南山”或代指“人生归宿”“死亡”。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飧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如王瑶所言,陶渊明“采菊是为了服食”,服食菊花有助于延年益寿,但南山下的陶氏家族墓地提醒着诗人,死亡乃个体生命最终的归宿。《自祭文》:“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拟挽歌辞·其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生在世宛如一场“逆旅”,死亡才是生命的“本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鸟儿清晨出林,日暮结伴还巢,同样讲生命的归宿。鸟类无论白天飞往何方,日夕都要返还旧巢,恰似人之一生,不管生前呈现怎样的形态,终将归于尘土。《神释》:“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五月旦作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因此,陶诗中的“南山”既指映入诗人眼帘的“庐山”,又象征着个体生命的死亡归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采菊服食,以求“止颓龄”,延年益寿,采菊之际突然抬头望见了“南山”(“庐山”/“陶家墓地”),想起逝去的陶氏先祖,进而意识到生命不过一场逆旅,死亡才是最终归宿;这时正值日暮时分,飞鸟结伴还巢,再一次印证“回归”主题,诗人由此领悟到生命的“真意”。

  汉魏晋诗歌中的“望墓—沉思”书写

  《古诗十九首·其十三》:“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阮籍《咏怀·其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二诗同样遵循“望墓—沉思”的叙事结构,与陶渊明《饮酒·其五》接近。《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及阮籍因“望墓”意识到生命短暂,前者追求感官满足、当下享受,努力增加生命的密度;后者寄托于神仙长生,企图拓展生命的长度,实则均未能摆脱死亡的忧虑,不得已借助“饮酒”“求仙”自遣。陶渊明否定了上述两种解脱途径,《神释》“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通过“望南山墓”,领悟“生寄死归”的“真意”,放弃采菊服食、养生延年,坦然豁达地面对死亡。

  袁中道《四牡歌序》说:“夫以阮籍、陶潜之达,而于生死之际,无以自解,不得已寄之于酒。杜武库之事业,颜真卿之忠义,终不能忘情于迁化之际,而沉碑刻石,不得已寄之于名。予皆怜其志,而哀其不知解脱之路。”这一论断难称准确。相较于阮籍“生死之际无以自解,不得已寄之于酒”,陶渊明可谓了然生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找到了“解脱之路”。阮籍、陶渊明具有不同的生命境界,反映在创作上,阮诗充满忧生之嗟、迁逝之悲,常落脚于远游求仙,“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陶诗整体呈现淡泊平和的基调,“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形影神》《自祭文》《拟挽歌辞三首》旷达超脱。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贺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