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小圆》巴麻美,对于刚刚成为魔法少女的小圆她们来说,已经当了魔法少女一段时间,对于这个新兴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又十分可靠麻美学姐本来应该是最好的引导者,为迷茫的少女们指出前进的道路,可没想到看起来学姐马上就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却突然被魔女夏洛特“噗嗤”一声咬掉了脑袋……
《银河英雄传说》杨威利,红茶”杨威利可以说是时代的眼泪了,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数少女为这位“不败的魔术师”的离去默默流泪。杨威利虽然讨厌战争,只想着退役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可时代的巨浪还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没办法,能者多劳嘛。虽然要是单枪匹马的肉搏杨威利不占优势,甚至有可能沦为炮灰,可是战争不是只有匹夫之勇就可以获得胜利的,真正的王者是脑力出众的人,而且这位王者要是颜值还高,那妥妥地把一群人吃得死死的……所以后来杨威利虽然成了人夫,他的离去还是让人心心念念,让与他惺惺相惜的宿敌莱因哈特感慨不已。
《银河英雄传说》齐格飞·吉尔菲艾斯,之前说到杨威利,那这位黄金狮子王的挚友也是绝对不能不提的,他是莱因哈特唯一的朋友,因保护莱因哈特免受刺客刺杀而牺牲,这位的离去其实比杨威利还要突然,本来大家都以为他会一直陪伴挚友走下去的,谁想到田中说发便当就发啊。
《叛逆的鲁鲁修》鲁路修·兰佩路基,主角便当是不可思议的,一般作者不敢这么玩。鲁路修这个人就不用多介绍了,或许是他的挂开得太大收不回来了吧,在终于K掉所有劲敌坐上王座之后,鲁路修分分钟收到了好基友递过来的便当。虽说最后的结局,那个神秘的和C.C.同行的马车夫看起来疑似鲁路修,我们的王子大人似乎没彻底挂掉,可是挨了朱雀那一下的鲁路修也挺疼的不是?
《钢之炼金术师》马斯‧休斯,说到“没想到会便当的人”就会想起休斯爸爸,人生导师一枚,而且还是模范丈夫和模范父亲,人畜无害,但还是被人造人发了便当……惋惜休斯英年早逝的同时,我们也只能感叹,在一个到处都在打打杀杀,不拼主角光环也要拼武力值的世界里,像休斯这样的普通人就该躲得远远的……
《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比斯凯特・格里芬 ,本来像比斯凯特这样职位不可或缺,而且存在感没有抢戏嫌疑的角色是最安全的,可是看了《机动战士高达:铁血的奥尔芬斯》的前几集之后,真是觉得神马“铁血的奥尔芬斯”,简直就是“冷血的奥尔芬斯”啊!
《海贼王》波特卡斯·D·艾斯,一个悲催的为了保护弟弟或者妹妹而“意外的便当”,大家曾经以为艾斯是会陪着路飞到最后的人,结果为了弟弟能继续冒险,他甘心成为了铺路石。
《火影忍者》日向宁次,在《火影忍者》的最后阶段,最让人意外的是宁次的便当,你说他都成功挺过了那么多集,眼看就迎来胜利的曙光了,却没能活下来看看自己的外甥和外甥女……
《大剑》泰蕾莎,虽说太强的人容易便当,可是如果强到惊天地泣鬼神的话,Flag反倒不那么清晰可见了。泰蕾莎是最强的大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结果却被新上任大剑的毛头小鬼钻了空子领了便当,之后我们就看到克蕾雅一路孤独的奋斗,虽然拼命成长到底也是没强过泰蕾莎……之后Boss之所以挂掉,也是因为克蕾雅开启了双子女神模式,泰蕾莎冒出来下的手……所以说,既然结果都一样,为什么还要让泰蕾莎挂掉呢?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狮子是中国传统艺术形象中,最具代表、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形象之一,而狮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之一。
自从狮文化传入中国后,便倍受推崇,而中国人则因推崇狮子,也由此衍生出了很多中国独具特色的狮文化,其灵兽形象在建筑、绘画、雕塑等多个艺术领域中都有所体现。
在中国,石狮子是用来守护人类吉祥平安的象征,是护国镇邦的宝物,因此我们可以在许多建筑物门前看见一对蹲着雌雄成双的石雕狮子。
这些狮子,这个所谓的“外来祥瑞”,使这些建筑物透出地道的中国传统建筑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景观,让狮文化在中国有了更加繁荣的发展。
石狮子的由来与演变既然说到了石狮子,那就不得不提猛兽狮子了。众所周知,狮子是我国引入的动物,属于外来物种,它的“故乡”并不在我国。从《本草纲目》记载可知,狮子来自西域,被称为百兽之长。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随着贸易的来往,人们发现了不少中国本土所没有的动物——狮子、 犀牛等。
后来作为交易,这些动物被作为贡品送往了中原。
从此,狮子正式踏足了中国的土地,在这里繁衍生息出现,逐渐进军中国大地,并在民俗中反复出现,逐渐成为了中国人喜爱的一种祥瑞。
最后处处可见,还成为了民间常见,大受追捧,每逢传统节日就会拿出来表演的舞蹈——狮舞。
文物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发展,也见证了石狮子的形象变化。
石狮子的形象始于汉朝,东汉时期的石狮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狮子,彼时的雕刻虽然还不是特别精细,但却有了雏形,雕刻的狮子也具有基础的动作,多昂首挺胸、张嘴扬须,持匍匐或跳跃状。
在陵墓中的石狮子在晋代才被广泛采用,作为一种墓葬品,设立在陵墓内部起震慑邪祟的作用。
因为唐朝国力的雄厚,石狮子在此期间的艺术特色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和改变。这些狮子头披卷毛,昂首挺立,四爪强劲有力,仅看着就让人感觉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彰显着大唐王朝的气魄。
时至辽金时代的石狮子,不单单只守护陵墓,而且还会被当作装饰品,被安放在桥头或桥护栏石柱上。
例如卢沟桥上那些造型逼真自然,栩栩如生石狮子,就是这一时期的手笔。石狮子可分为雌、雄两种,雄狮戏绣球,雌狮抚幼狮,几乎成了一种特定的模式。
明清两代的石狮子通常充当着“守门者”的身份,因为他们在守门的同时,又可显示出主人的尊严与富有,所以用石狮守门的情况在当时已经十分普遍。
比如前的那两对石狮子,这两对石狮子分别立于皇城门外左右两侧,两狮均为侧首蹲坐,目光注视着正中间的御道,总体威严庄重,让人不战而栗。这两对石狮子,可以说是明清时代石狮雕刻艺术的典范。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石狮子的功能还有很多,但多数情况下都是其辟凶纳吉功能的延伸。
如果把石狮子设立在乡间的交叉路口,它便是保佑村寨平安的祥瑞;把石狮子摆在,中药店铺的柜台上,它便能分辨药的毒性(过去民间中药店铺的柜台上,就常摆放着一个石狮子,因为民间流传着石狮子能通药性的传说:——石狮子可辨认中草药的毒性。);把石狮子放在府邸的正门口,便能威震四方。
石狮祥瑞之称从何而来狮子自传入中国以来就逐渐地成为了祥瑞的象征,具有类似中国原有的“四灵 ”——龟、龙、凤、麟那样的辟凶纳吉的功能。
人们通常会认为,石狮子作为大门的守卫者,能够对伤害人的邪祟起抵御震慑的作用。而石狮子这种辟凶纳吉功能的由来,则极有可能是从中国人古老观念中的四灵之一,从龟那里继承和转化而来的。
龟从殷商时代起 ,龟便与龙、凤、麟一起 ,被称为四灵。龟因为年龄的长寿被古人视为灵性,所以龟常常与神权挂钩,认为龟可“上通天理”,因此统治者每逢重大事件都会命人拿龟甲进行占卜预知,祈求“窥得天机”,得以慰藉心灵。
《史记·龟策列传》记载:“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筮龟,不易之道也。”意指无论是发动战争,还是祭祀活动,只要是国家大事,与国运息息相关的事,在行动之前都要把龟甲放在火上灼烧,观看地裂纹,以占卜吉凶福祸,决定最终结果。
从此,龟便被人们寄予了希望。王朝的统治者们也雕刻了大量的石龟,并在石龟上刻下或背负刻有铭文的石碑,谋求上天,保江山永固。更有统治者为了加强神性,把象征着皇权的龙与它雕刻捆绑在一起。
直到辽宋金元后期,石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才有所下降,因为彼时的龟,因一些书籍和文人墨客的暗讽,成了市井人们口头嘲笑讥讽的一个形容词——“缩头乌龟”。
于是久而久之,石龟便失去了其原有的神圣地位,自此石狮便顺理成章地顶替了石龟。
石狮子的神化程度,没有像乌龟那样,被神权视为可与上天沟通的“灵物”,石狮子的神化,仅立足在人们满足辟凶纳吉的心理中。
相传,石狮子会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前提醒人们,帮助人们逢凶化吉。时至今日,吴越地区还流传着石狮子预测洪水的故事。
其次它辟凶纳吉功能的来历,与佛教也脱不了干系。佛教与狮子几乎是同一时间传入中国,于是佛教教徒对狮子的推崇,也促使古人把狮子赋予灵性。
狮子在佛教中有相当的地位,常被作为佛的坐骑(意指高僧之座)。因为人们觉得佛由狮子传入中国,故而狮子也和佛一样走上了圣坛,成为了一种肩负守护责任的神兽。
石狮子外观形态的演变石狮子是中国一种拥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品种,它虽然不是中国特有,但却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扎根于中国大地。
其中,石刻狮子艺术经过各朝各代的形态演变,留下了风格多样、蔚为壮观的石雕群。
东汉是封建社会的尾声时期,人们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希望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当时光武帝刘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实施,再加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印度、波斯等国家的商品及艺术文化都与我国交流往来,渐渐西方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期间东汉时期的墓室内墓壁的雕刻艺术也开始大肆发展起来,墓壁雕刻艺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艺术雕刻家的技术水平,其艺术的蓬勃发展,让中国第一代狮子的艺术形象得以出现。
东汉时期的人们把狮子视为外来神兽,但由于真正见过狮子的人少之又少,于是他们凭着对“百兽之王”的认知刻出了狮子,所以当时石狮的样子看上去更像虎,但比虎大,且造型的刻画上也更有气魄。
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狮的雕刻风格追求气势上的发展,石雕匠人们开始注重石狮的神似,整体上添加了鬃毛肌肉线条等细节,此时的石狮子已经具有了人们心目中狮子的雏形。
在唐代在艺术风格上,唐朝的工匠们对石狮不再是只追求神和貌,对于形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格外严谨。
石狮开始走写实风格,造型也从单一的行走式,逐渐演变成为蹲坐式,整体结构呈三角形。
彼时的石狮形象已完全中国化,已具有传统的中华文化特色。因为创作方式的改变,所以唐朝会更强调石狮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这个时候的石狮头披卷毛,这个特点最后也成为了中国式石狮子最为明显的特征。
而宋元时期,石狮雕刻则逐渐地往生活化、装饰化的方向发展,精致了许多。彼时的石狮在一些寺庙、石窟、园林中也多有运用。
石狮子的身上也开始有了銮铃、项圈、绶带等装饰品。这个时期石狮子的造型虽然没有唐朝的盛气凌人,形象上收敛了许多,但也不缺乏傲气,反而多了唐没有的亲近感。
明清时期,陵墓和佛窟雕塑衰败,石狮子雕刻艺术迎来了鼎盛时期,石狮随处可见,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明后期,石狮开始平民化,走进民宅,在平民百姓家里也可以看见带来吉祥的祥禽瑞兽——石狮子。
结语:
从古至今,石狮子的身影如同宝石般点缀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它几经朝代更迭、功能演变,尽管石狮子的造型在千百年来万般变幻,或威武霸气,或灵动可爱,但它所承载的人们对世俗世界的祈愿却从未改变。
中国人用了近两千年的时间,完善了自己心目中的石狮子,把想象变成实物,让这个“外来的祥瑞”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传播,繁荣发展。其背后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后汉书·西域传》
《十洲记》
《史记·龟策列传》
《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