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元代郭居敬编成的《二十四孝》辑录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卧冰求鲤是其中之一,讲的是晋代琅琊(今山东临沂)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这一故事被后世尊为奉行孝道的经典。
该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第11卷: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是:
晋朝时有一个琅邪人叫王祥,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不爱护关心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不是。王祥因而失去父亲的疼爱,总是让他干打扫牛棚之类的脏活累活。后来父母生病了,王祥没有计较以前的是非,忙着照顾父母,一直没有去休息,连衣带都没有解开过。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后想吃鲤鱼,但因天气寒冷河水冰冻,无法捕鱼,王祥便脱去衣服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层化开,从裂缝处跳出两条鲤鱼,王祥赶紧捉住鲤鱼回家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王祥就支上捕鸟的网捉黄雀,很快就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的网中,他旋即捉来供奉继母。同乡的人感到非常惊讶,认为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所致。
房玄龄等人在编撰《晋书》时,将这一故事收录其中。到元代时郭居敬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不过,《二十四孝》只编列了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没有讲捉黄雀的事情。
按说,卧冰求鲤作为二十四孝之一,是孝道教育的经典,应该在激励后人尽孝道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产生很深远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却未必如此。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故事很可能是假的,是人们胡编乱造出来的。
看到这样的说法,有人可能会说,你胡说八道,竟然说二十四孝之一的卧冰求鲤是假的。我的回答是,你先别着急,先别骂人,让咱们静下心来认真地看看这个故事,认真地审视一下,认真地思考一下。
故事的关键部分是这样说的: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后想吃鲤鱼,但因天气寒冷河水冰冻,无法捕鱼,王祥便脱去衣服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层化开,从裂缝处跳出两条鲤鱼。
问题来了,当时的天气如何?天气寒冷,河水冰冻。冰冻到什么程度?王祥能够卧到冰上,而冰层没有断裂。这说明,冰层已经非常厚了,厚到能承担王祥一个人的重量。如果冰层不够厚,王祥一站上去,冰层就会断裂,王祥就会落入水中。在这种情况下,王祥脱去衣服卧于冰上,希望能化开冰层。我们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一下,用理性的头脑来想一想,一个人的体温能够使这么厚的冰层融化吗?即使把王祥冻晕了冻死了,冰层也融化不开,更谈不上看到鲤鱼了。再说了,鲤鱼会自己跳上来吗?查干湖冬捕,我们几乎年年都会在电视上看到,如果鱼能够自己跳上来,还用下网去捕吗?选几个孝子,到查干湖上凿几个洞,看着鲤鱼自己跳出来就行了。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千万别忘了让电视台去直播,绝对是全世界头条新闻。
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所谓卧冰求鲤,真真切切是假的,是古人胡编乱造出来的。
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比喻,是一个神话故事,只是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我的回答说,如果是比喻,是神话故事,就应该说明白了,让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它是虚构的,是假的。一个虚假的故事,不应该用来教导所有的人,更不应该用来教导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这个王祥,说得有名有姓,而且历史上确有其人,古代的名士们编造出这样一个故事,想骗谁?
就是这样一个虚假的故事,成为教育千千万万后人的经典,是不是非常荒唐?明明是假的,明明做不到的东西,还让人们去学习,作为他们的后人,是不是感到非常悲哀?一个虚假的故事,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它不仅起不到教育孩子以及后人的作用,反而让人们学会了弄虚作假。古代社会产生了那么多的伪君子,这样的虚假故事应该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我们从这一事例中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下,二十四孝的其他内容是不是真的呢?有几个真的有几个假的呢?那些真正的孝有多少能够付诸实施呢?那些假的孝产生了多大的副作用呢?由此,我想到了古代的其他东西、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内容,这其中有多少真东西有多少假东西呢?那些价值观,那些道德,那些说教,有多少可信的东西呢?
时代不同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古代了,不是那个圣人贤士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时代了,人们已经发现,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头脑,都可以理性地去思考所有问题。对于二十四孝,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对于其他一切东西,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头脑去理性地审视它,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它。
当然,我这样讲,并不是反对孝,也不是反对传统文化,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被虚假的东西所欺骗了。对于真正的孝,对于货真价实的传统文化,对于其他一切经过审视后可以相信可以奉行的东西,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我只是希望现在的人们及后来人不再被愚弄、不再被欺骗。我们要分辨真与假,我们也能够分辨真与假。
就因为卧冰求鲤孝道故事,王祥的仕途辉煌腾达,这也许跟《卧冰求鲤》的故事有某些关系吧!古代最高的美德就是“忠孝”二字,王祥的故事一定感动了乡邻,他的一路高升也就很好理解了。当然这只是猜测,无论故事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故事传颂的是一种美德!
作者:张伟
【原创文字,抄袭必究】
二十四孝中,有一个卧冰求鲤。其主人公王祥凭借着这一孝举,被称为孝圣。可是,仔细研究这个故事的背景和内容,你会发现,远没有那么温馨,更像是一场精彩的危机公关秀。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硃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卧冰求鲤
王祥幼年丧母,继母对他很不好,动辄打骂。刷牛圈是常事。
这里注意一个时代大背景:在汉末三国时期,孝是主流核心价值观,不但是民间也是官场非常看重的德行。所以,孝顺长辈是XX正确。
那么,面对继母的欺凌,如何应对呢?
一、如何应对继母的欺凌?设身处地,如果你是王祥,你会怎么办?
方法1:勇敢与继母斗争,寻求父亲、家庭,乃至乡里宗老的支持。
方法2: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曲意迎合继母。
这是两个常人能想到的方案。但都有明显缺点:
方案1,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除非父亲大力支持王祥,这样最好的下场也是父亲休掉继母,那么,王祥也要担上逼父休妻的恶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了这种名声,基本上跟社死没啥区别了。
而在这个故事里,很显然,父亲是缺位的,这本身就是一个隐含信息——父亲的态度。如果父亲在意王祥,王祥也不会遭受毒打之类的父亲没有出声。父亲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态度。所以文中说——失爱于父。
父母都是这种态度,结合当时的大环境,王祥根本无法反抗。方案1 看似可行,其实无用。
2、方案2是唯一的选项吗?
看似王祥只能选择方案2,可从后面的记载来看,这位继母着实不好伺候,冬天要吃鲤鱼、秋天要吃指定一棵树上的李子。没事就毒打,有了弟弟后甚至要下药毒死王祥,可谓继母中的战斗机。如果一味委屈求全,那王祥可能活不到出仕,更别说后来当上三公级别的大佬,早就被玩死了。
3、王祥独辟蹊径,找到了方案三
王祥独辟蹊径,在不可能中找到了翻盘的一线机会,那就是方案三。
这个方案三,成功应用了逆向思维。
什么是逆向思维?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司机油罐车空车被查,交警说超载,司机解释无果,上交一万元罚款和3000元拖车费,司机取车时以超载为由,质问交警队车内油的去向,然而,油罐车本就空车,何来一车油,法庭上,司机以罚单和取车视频为证,取得官司胜利,得到120万的赔款。
这就是逆向思维。你说我超载,那就按超载的结论反推过去,我应该有一满箱油才会超载,现在我没有油,那么油哪里去了?只能是保存方保存不当导致。
同样,继母冬天想吃鲤鱼,让王祥去取。目的无非是两条:要为难王祥,王祥做不到就是不孝。那王祥应该怎么办?
对王祥来说,要识别继母的目标:继母不是要吃鲤鱼,而是要为难他,最终体现他的不孝。那么,他的目标就不只是要给继母鲤鱼,而是要体现孝顺母亲,甚至哪怕弄不到鱼但让大家看到他的孝顺就可以。这是结论,明确了这个结论,从结论倒推行为,他只要夸张地表现你的孝行就行,不但要孝,还要孝他个惊天动地,孝他个众人皆知。
遵循这个思路,王祥跑到河边,脱掉上衣卧在冰上,这可是新鲜事,肯定很快就围了一大帮乡亲们看热闹。南来北往的乡亲,问你干啥呢?我要用体温把冰化开。化开冰干啥?找到鲤鱼给我娘吃,她老人家馋这口了。
听听,这是多么孝顺的一个孩子啊。
当然,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解衣破冰。其实原理一样,你破冰就破冰,非要解衣干啥?大冬天穿上衣服不妨碍你破冰吧?
说白了:解衣或卧雪才是王祥的本意,核心就是一个意思:吸引眼球啊。
不脱衣服,谁来看热闹?就是让大家看热闹,再问我王祥为啥这么搞,我才让大家都知道,我给继母抓鱼,我孝顺啊。
这时再配合搞出两条其他小伙伴准备好的大鲤鱼,卧着卧着,河里真跳出两条鱼来,那整个故事就完美了。舞台效果满分。
继母想用抓鱼来为难王祥,王祥想用抓鱼来体现自己孝顺。两个目的就不矛盾,不但不矛盾,还能利用父母之命作为自己怪诞行为的背书。你想想,如果是你媳妇儿子想吃鲤鱼,你卧冰求鲤,在古代效果还能像父母这样孝感天下吗?
二、王祥找到了秘诀这种方法,想到的人就像捅破一层窗户纸。窥破秘诀,后面继母的每一次逼迫,都成了王祥刷孝行的良机。
1、继母要吃黄雀
继母向王祥说很想吃烧黄雀,你听听,正常妈那个不吃鸡鸭,就王祥的妈特别。明眼人一看就是为难他。但要的就是王祥这种不畏艰险,迎合母亲的主流价值观啊。
当时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平凡的下午,呼啦啦突然好多黄雀飞进了王家,然后王祥抓了一些。当时邻里关系多和谐啊。这时肯定有多嘴的邻居问:你家咋飞进这么多黄雀?这时小王祥一脸纯孝地说:俺娘想吃黄雀,可哪有黄雀?俺可不想让母亲失望,只能祈祷上天,结果果然飞进一大堆黄雀。这是天意啊。
用我们暗黑的思维推测,应该是小王祥私下搞了什么黄雀爱吃的零食撒在地上,然后才有黄雀这么配合的演出。
用当时百姓淳朴的思维推测:看到这一幕的百姓都惊叹这是王祥的孝道感动上天。
2、继母要吃李子
王祥家有棵红沙果树,继母就爱吃这棵树上的果子。母亲令王祥守护,每逢有大风雨,就是王祥表演时刻:他抱住大树哭得撕心裂肺。
肯定有人问你是不是疯了?到时王祥就说:果子掉了俺娘吃啥?俺娘指定就要吃这颗树上的果子,果子掉光了俺娘没得吃会打死我的。
果子掉不掉不重要,重要的是咱的孝心尽了。
三个例子,无不证明了什么?证明了继母无论提出什么无理要求,王祥都想尽办法满足,有些能满足,有些不能满足,但无所谓,王祥更关注的是过程,是不是能表现出他孝顺这个特质。
同时,每个例子还都有点小不可思议。当时人们很迷信,这三样,都证明了王祥的孝行感动上天,是上天来帮助他的。
这样,王祥纯孝的形象彻底树立起来了。而继母如果再为难他,也只是增加王祥刷孝心的事迹而已。所以,继母只能知难而退。
王祥成功地走出了第三条路:用奇异行为博取眼球,证明自己的孝心。并掺杂着天意这些传奇色彩,最终树立了孝感天地的人设。
3、王祥的真正目的
你以为王祥只是为了堵住继母指责他的嘴?可能最初是的,但后面随着王祥人设的成功树立。王祥才发现“孝圣”这个人设的巨大威力:获得好名声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孝是主流价值观,而举孝廉就看的是各种孝行。王祥虽然出于自保搞了这么一出危机公关,但他意外地收获了孝感天下的名声。
这才是他这出危机公关的最大收获。三十年内,王祥孝名从乡里传到了县里,又从县里传到了郡里,最终,王祥孝名满天下,快六十岁的老头子,被征召入仕。这段孝行终于有了结果。
4、王祥弟弟王览也是聪明人
母亲朱氏,遇王祥无道。王览年数岁,见王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于成童,每谏其母,其母少止凶虐。朱氏屡王祥以非理使祥,往览辄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后,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鸩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后朱赐祥馔,览辄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
朱氏有了亲生儿子王览后,对王祥又开始了一轮打压。这时,王览也勇敢滴帮助哥哥,劝解母亲,和哥哥一起应对母亲的无理要求,让老婆陪着嫂子一起伺候婆婆的各种苛求。
甚至母亲要毒死哥哥王祥时,兄弟二人争着喝这碗毒酒。这就是王览争鸩的故事。
最终,兄弟二人感化了恶毒的母亲。
这是历史上记录的事实。我特意查了兄弟二人出生,王祥生于公元184年,王览生于公元206年,哥哥大弟弟二十二岁。也就是王览几岁时,王祥已经二十多了。王览成家时,王祥已经四十多了。
父亲死后,大哥的名声愈加响亮,有了卧冰求鲤这种标志性的孝行。而弟弟却寂寂无名。咋办呢?我不否认两兄弟纯真的感情。只是说靠着兄友弟恭这个卖点,靠着兄弟争鸩这个标示性的孝行,弟弟王览也成功地火了。这一家,除了牺牲了母亲朱氏的名声,其余全部因母亲的刁难而名声大振,也是令人深思啊。
最终,哥哥出仕后,弟弟也成功出圈。最终也成为太守一类的高官。
览孝友恭恪,名亚于祥。及祥仕进,览亦应本郡之召,稍迁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
三、王祥这逆向思维活到老用到老王祥可不只是这一个卧冰求鲤留名史册,他更著名的故事是不拜晋王。这也是将逆向思维活到老用到老。
想当年,王祥步入仕途,由于有了纯孝的名声,加上确实有才能,进步飞快。快六十岁才当官,十几年就当到了太常(九卿之首),封爵万岁亭侯。
当时的皇帝是大魏曹髦,他对王祥可谓礼遇有加:经常以师礼向王祥请教治国之道。
王祥以师长的身份面向南坐,凭着几案,扶着手杖。曹髦面向北坐,向王祥询问治国之道,王祥陈述明王圣帝君臣施政化民的要领,来训导曹髦。
结果,曹髦随后被司马昭指使成济杀害。王祥作为曹髦的好老师,痛哭流涕之后,继续在司马昭手下升官做了司空(三公)。
随后司马昭当了晋王,马上要篡位之前,王祥与荀顗(三公之一)一起去会见他。荀顗对王祥说:“相王(指司马昭)地位尊贵,何侯(何曾,时任三公)已经向他行过大礼,今日我们前去应当下拜。”
王祥回答说:“相国确实很尊贵,然而还是魏的宰相。我们是魏的三公,公与王相差不过一个等级,上朝时的班列也是相同的,哪有天子的三公动辄去拜人的道理?这样会损害魏的威望,也有损晋王的品德,君子爱护一个人应按礼行事,我不会去拜他。”等见到司马昭时,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只是长揖。司马昭说:“今日才知道您是多么看重我啊!”
抛开王祥的品行不谈,他这番话很有讲究。都是三公,另外两个碰到司马昭兜头就拜,只有他长揖。反而司马昭最欣赏他,为何?
逆向思维啊。你拜司马昭,目的是为了表现对司马昭的尊重,抬高司马昭的地位。从这个结论倒推行为,你只要达到抬高司马昭地位的结果就行,不一定非要通过跪拜这种形式。
此时王祥等人的身份是三公,三公和司马昭的相国只差一级,三公的另外二人荀顗何曾早就是司马昭的私人死党,他们跪拜相国司马昭,是自贬大魏三公身价。反而司马昭的地位并没有因此得到抬高。
为什么?因为有王祥在这儿做对比。他只是长揖不拜,代表着他这个三公没掉价。一方面映衬着那俩没骨气,都没骨气了,那这两位拜了也抬高不了司马昭的地位啊?另一方面王祥的长揖反而能显示司马昭有容人之量。
最终,王祥不拜晋王还是给司马昭名声添了把“容人之量”的火。这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啊。这才是真正地抬高司马昭地位,这才是司马昭欣赏他的原因。
同时,不拜还有个隐藏的好处:万一司马昭挂了(后面也的确挂了),篡位不成功(儿子司马炎才篡位成功),大魏缓过这口气,那王祥这就是不畏奸雄,保持晚节啊,铁骨铮铮啊。不得不说,湖就是湖,刀切豆腐两面光。
最终,晋武帝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王祥继续升官,司马炎拜王祥为太保,位列开国八公第三位,仅次于司马孚和郑冲,进封睢陵公,八十五岁高龄去世。
四、总结与反思逆向思维,是王祥惯用的思维方式。也给大家一个启示:做事情如果觉得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推进或推进困难,可以倒过来,把想要达到的效果或目标先确定,然后以此倒推需采取哪些措施。
同样,如果不清楚这个人的动机是什么,根据她的诉求倒推一下就很明显了。最近阿里周某动机问题我专门写了一篇微头条,其实道理相仿。有兴趣的可以相互对照。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千百年来统治者极为推崇、维护的社会规范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二十四孝子故事集》,在民间的影响至今仍在。但书中所记的孝子故事,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有些甚至有造假之嫌。然而在简州土地上的一则双孝子故事,却是有凭有据,不仅地方志有记载,还有皇帝颁发的《旌表恩照》等文物遗存,可信度极高。
古有王祥,卧冰求鲤。今有简州双孝,割肝救父。是真孝还是愚孝?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老年人说。简阳不出灾难,是因为有双孝子在保佑。不管是98年的特大洪灾,还是03年的。亦或是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简阳可以说都是平安无事的。那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简阳的双孝子是怎样怎样的感人故事。地处四川盆地,天府之国的四川简阳。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这里的人淳朴厚道。就在简阳的平窝乡。有这么一家人,养育着七子三女。
家住简州平窝乡保全村的牟启荣,因心口剧烈疼痛,不得已再次躺倒在床上。这病已前后拖了好几年,早将牟启荣折磨得脱了人形。儿女们知道,父亲这病完全是因劳累所致。牟家只有几亩薄地,无法养活全家。牟启荣只得带着两个大儿子外出打短工,以补家用。牟启荣患病后无力到州城求医,只在平窝、石钟等地找乡间医生处方抓药。他有七子三女,最大的儿子才二十岁,最小的儿子才几岁。全家老少十二口,全靠牟启荣独力支撑。劳累过度的牟启荣,心口痛不断加剧,再也无力外出打工和下地劳动,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床上躺着,人越来越瘦,眼看就要不行了。
母亲哭着对儿女们说:“你爹这辈子命真苦,为了你们累成这样,眼看就要死了,却连肉都没有吃上一顿。”全家人都清楚,父亲这病,一半是病,一半是因为营养严重不良。但又有什么法呢?为父亲治病,家里欠了不少债,又连续两年遭遇旱灾,庄稼收成很少,十二张嘴都在为活命而挣扎,哪还有能力买营养品呢?因此全家人只得眼睁睁看着家里的主心骨,一天天走向死亡。
牟启荣病得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安排大的两个儿子到石桥一家酒厂学徒。牟启荣这样安排,无非是为家里减少两张吃饭的嘴。姐姐牟发珍,自幼身体虚弱,只能帮母亲做些家务。四儿子牟永富(这年十五岁)、五儿子牟永贵(这年十四岁),那晚听了母亲的话,深受刺激。母亲既要照顾父亲,又要操持家务,十分辛苦。兄弟商量,除了忙地里的农活外,还要把为父亲熬药的活揽下。
轮到牟永贵为父亲熬药时,他想起那晚母亲说过的话。难道爹真的连肉都吃不上一点就要死去吗?不久前,他听附近的老人说,如果自己的父母病了无法医治,吃了儿女身上的肝就会好起来。于是他想如果爹吃了自己身上的肝会不会更好呢?这念头后来固执地在一个少年脑海里盘旋。药熬好了。牟永贵先箅出一碗,又将药倒入另一只空碗——这样来数次回翻倒。等药汤凉了,他才小心翼翼地捧着药碗来到父亲床前。牟启荣摸着儿子的头说:“你快点长吧,过两年你也出去学徒,好给家里减轻些负担。”牟永贵点了点头。想到自己为家里分不了忧,挣不到钱让爹吃上顿肉,牟永贵心里难过,眼泪止不住地流淌。就在这一刻,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竟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不可思议的,甚至日后震惊了朝廷的决定:他要割自己的肝,让父亲真正的吃上一顿“肉”!
可是这肝怎么割呢?割了之后会不会死?后一个问题牟永贵没有多想。自己死了没有关系,家里还有哥哥弟弟,他们可以照顾双老。但爹不能死,爹死了这一家人就完了。牟永贵想得更多的是前一个问题。
牟永贵借为父亲拣药的机会去了平窝场。当郎中照着药单为他拣好药后,牟永贵问:“老师,我割草时经常不小心伤了自己,有啥简单的方法可以止血?”看着面前这个雅气未脱的小男孩,郎中笑道:“采点寸金草,捣烂后与香灰和一起敷上就行。”牟永贵又问:“万一血止不住呢?”郎中笑道:“你这孩子咋了?想啥不好,咋尽想这些不吉利的事。”牟永贵见郎中没给他答案,追着又说:“我们那里有个人不小心割伤自己,就是因为止不住血死了。”这回郎中没有笑他:“血流凶了,赶紧用帕子扎紧伤口。”
牟永贵讨到了主意,拎着草药高兴地回到家里。当他路过一处理发摊时,他摸了摸长而又乱的头发。他将手伸进篼里,紧紧地攥住几块拣药后剩下的铜钱准备理发。但最后他放弃了。不过,剃头匠手中的那把刀子吸引住了他。对,就用剃头刀,这东西锋利小巧,操起来好使,邻村王大爷就是剃头匠,到时向他借一把。
割肝处大石头
1900年4月的一天,轮到牟永贵为父亲熬药。他早早起了床,带上准备好的刀子、止血用的草药以及汗帕,赤着双脚离开家,爬上山坡,来到一块大石旁边。想到要亲手割肝救父,他心里又激动又有些恐惧。他在大石旁坐了一会,等到太阳升高了,身上开始燥热,他这才解开汗衫,摸到右腹部,并轻轻揉了揉。他取出刀子,在手指按住的地方比划了一下。紧张与惶恐使他赶紧闭上了眼睛。这时他仿佛看到奄奄一息的父亲,看到父亲在吃了儿子的肝后,竟然就从床上站了起来……牟永贵紧闭双眼,锋利的刀刃划进了皮肉,并慢慢向右拉去。一丝剧烈的疼痛迅速从右腹部传遍全身。他的额上开始涌出大颗大颗的汗珠。他鼓起勇气看了看伤口,只见血渗透出来的同时,慢慢露出来一牙酱红色的东西。他想,这应该就是肝了吧。牟永贵用左手指掐住那冒着热气的东西,然后又一咬牙划了下去。他用事先准备好的芭蕉叶包好割下来的东西。然后往伤口上敷草药,又用汗帕子将伤口紧紧扎住。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被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完成了一次憾天动地的壮举。
这种事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父亲的病因为吃了儿子的肝就能好吗?不仅没有根据,而且近乎愚昧。在无任何消毒的情况下,用剃头刀完成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一次大手术的举动,更是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没有西医的时代,有谁知道什么叫做消毒?什么叫做手术吗?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为了尽孝,敢如此拿生命作赌,只能让我们想到一个词:感天动地!
牟永贵扣好汗衫,藏好割下来的肝,忍着疼痛艰难地回到家里,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他悄悄将肝放入药罐,然后升火熬煮。接下来牟永贵还有一件事要做,就是如何把这事瞒住。他听老人们讲古人割肉救母的故事,说割肉的事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瞒一天,据说老人就能活一年。瞒得越久,老人活的时间就越长。
所以牟永贵装得像平常一样,继续下地干活。但是,割掉一牙肝子后的身体,哪能经得起体力的重负!牟永贵浑身无力、虚弱不堪,脸色苍白,走路很慢。这引起了三哥牟永龙的注意。三哥叫他到打麦场帮忙收麦子。牟永贵弯腰去端装满麦粒的撮箕,突然倒下去,久久不能站起。三哥正想责备五弟,忽见牟永贵脸色苍白,大汗不止。牟永龙责问五弟为何这么虚弱?牟永贵低头不语。牟永龙见他紧紧捂住右腹部,便上前拉起五弟的衣服,见五弟扎在腰间的汗帕子被血染红了,忙问这是为啥。牟永贵开始不愿说,在三哥的一再紧逼下,才说出了真情。牟永龙长叹一声,二话不说,将五弟背起就往家里走。
父亲知道儿子为给自己治病竟然冒死割肝,心疼得老泪纵横。
老人很快又有了新的疑问:四儿子炖在的药里肉是从哪里来的?会不会……父亲不敢往下想了。他叫来牟永富,让他脱下汗衫。牟永富不脱。五弟站在一边望着四哥,难道四哥也跟自己一样吗?父亲火了,挣扎着要从床上坐起。牟永富怕父亲生气,这才慢慢吞吞地脱下汗衫。全家人一看立时傻了眼:牟永富左臂上竟然也扎着布条,而且布条也被血染红了。原来牟永富在弟牟永贵割肝的前一天,悄悄将自己左臂上的肉割下一块,放在草药里炖煮,并对父亲谎称是用玉米从街上换回的猪肉。父亲听后放声大哭。没想到两个儿子为了自己,竟然不顾性命,作出这样的傻事……
这事很快被村里知道。保长将牟家的事报到平窝乡。乡里又报到简州。简牧马承基(陕西渭南人)立即派人将牟永富、牟永贵两弟兄带到州衙辨别真伪。经过查验,果然如此。马知牧大受感动,当即留兄弟俩在衙内疗伤,一旬之后,命轿抬兄弟俩回平窝,并沿途燃放鞭炮。
马承基将此事速往上报。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5月,四川省府派人往简州核实。同年8月,由光绪颁发《旌表恩照》(现保存在牟永贵的大孙子牟开洪处),对牟永富和牟永贵的孝行进行表彰,并赐给牟永富、牟永贵两弟兄鹌鹑衣(鹌鹑帽、鹌鹑衣、鹌鹑裤、鹌鹑鞋)各一套(已经毁坏),赏银三十两,绸缎一匹,并可建牌坊,死后入乡贡祠堂。四川省和简州各赐牌匾一个。简州赐牌扁上写“纯孝性生”四个大字,并有说明文字。此扁尚存。省府赐牌挂牟家祠堂已毁。另据原简阳市志办主任徐正唯先行查证,简阳《县志》卷十“士女篇孝友条”对牟氏兄弟割股、割肝一事记载甚详。
牟启荣四子牟永富(割股者),生于1885年9月,卒于1960年2月,享年75岁。牟永富信佛,终身未娶,抱养三哥牟永龙之子牟联孝为养子。
牟永贵(割肝者),生于1886年,卒于1961年10月,享年75岁。牟永贵育有七个子女。
例外对于时间问题虽然方志有详细记录, 但认为时间有误 ,古时候的交通没有那么快吧。 四月割肝, 五月受赐, 时间上待考, 但事情可信度是没有问题的。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华夏子孙,礼仪之邦,孝顺这个词语也是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喊了好久,执行了好久!
感恩父母、关爱老人
孝这个字最早在商代被创造出来,当时的古文字初创字形是一个孩子扶着一位老人,我们从这样的画面就可以理解这个字的意思,也就是子女要细心周到的赡养、呵护老人。
何为孝?他也像其他的礼法规章一般有严格的条条框框吗?这个倒是没有具体的发现。孝顺似乎更多的是在道德上的一些约定俗成!
当然了,不同的时代对于践行“孝”这个行为也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执行行为不一样,大众的宣传倡导也不同。
《二十四孝图》之一
我们无法穿越到古代,去切身感受那时的人们是如何想,如何做的,但幸好有各种书籍来记录这些,我们可以钻进书中,在文字的带领下,和古人对话。
《二十四孝图》便是一部讲述古代孝子故事的书籍,里面一共有二十四个有关孝子的故事。鲁迅对于做孝子绝望了,便由此而来,并且做了一篇《二十四孝图》文章,收录在《朝花夕拾》里面。
朝花夕拾
文章开篇尖锐抨击了反对白话文、倡导复古的事情,而后转到了二十四孝图。并且特别提到其中你的一些故事: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鲁迅认为这几个“可以勉力仿效”,后续的哭竹生笋,郭巨埋儿、老莱娱亲、卧冰求鲤,鲁迅对此提出了质疑、不解、甚至反感!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些,鲁迅才对自己做孝子绝望了。
陆绩怀橘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一个核心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美德,但《二十四孝图》中所宣扬的孝,其中有些实在让人不适,充斥着浓重的封建色彩,并且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传颂,一层一层的美化,已经将原本最真实的情感、最感人的行为像是包粽子一样,紧紧地的裹在了里面,呈现给人们的,便是虚假且矫情的华丽霓裳。
卧冰求鲤
对于故事“郭巨埋儿”,试问哪个父母能有如此行为,违背了人性、良知、也没违背的法律道德。故事“哭竹生笋”真的有些唯心主义了,“老莱娱亲”这个故事,试问哪个父母看到自己年过70的儿子突然这身打扮,这个行为,不会吓一跳?不会觉得这是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吗?
郭巨埋儿
时代的长河奔流向前,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与倡导。对于流传下来的文化与思想,我们应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要学会批判的继承与发扬,而不是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对于《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鲁迅用诙谐有趣开玩笑的口气表述着自己的观点,让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封建礼教下的愚孝是不可取的。
关爱老人
那么,对于“孝”该如何做,或者说,如何能当一名孝子呢?
一:提供资金上的帮扶
在父母有需要的时候,为其利索能力的提供一定资金上的帮扶。但是目前的现状, 很多人似乎都是反过来,父母辛辛苦苦攒下一笔钱,为儿子姑娘买房买车等,主动解决孩子们经济上的负担。
关爱老人
二:常回家看看
都说能花时间在你身上的人,一定是你特别重要的人。现代社会压力大,人们工作忙,能回家的时间太少了,这就导致外出工作的孩子和父母就要好久才能见上一面,也许忙碌的你没什么感觉,在家等儿女归来的父母满眼思念。
关爱老人
三:不让父母“害怕”自己
时间推着人们长大,也推着人们变老。上了年纪的父母也许会越来越像个孩子,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去呵护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变得“害怕”孩子,变得看孩子脸色, 谨小慎微。
关爱老人
四:多沟通交流
语言是开心的钥匙,同样,通过语言,可以及时了解到父母的各方面情况,让自己可以有效的提供关心和帮助,也可以让彼此了解到各自的思维想法,将生活中的代沟矛盾消弭在萌芽。
关爱老人
对于做一名孝子,您有什么想法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