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在中国古代北方,曾有一个少数民族,名叫契丹。他们繁衍生息数百年,最终人口达到150万。然而,在大约900年前,契丹族的150万人却神秘消失,留下无影无踪的谜团。历经多年的寻找,学者和专家们一直未能找到契丹人的后裔,甚至连他们的文献也无法找到,仿佛这个庞大的民族突然从人间消失,不留任何消息。
然而,一封神秘的信函的出现改变了一切,揭开了这个长久隐藏的谜团。那么,这个神秘信函的来历是什么呢?为什么150万契丹人会在那个时刻消失?让我们深入探讨契丹人的历史。
提起契丹人,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停留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乔峰这个武功盖世的契丹人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契丹族并不是一个小部落,他们建立的辽国也远非小国。在十二世纪前后,中亚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直接称中国为契丹,这一称呼表明了当时契丹人的影响力。甚至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也曾怀着对契丹地的向往,尝试出海寻找,虽然最终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但他最初的目标仍然是契丹。这些历史记载清晰地显示,在当时的世界中,契丹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存在,辽国也是一支强大的国家。辽国曾多次与大宋交战,以至于宋朝对其忌惮不已,即使取得胜利也不得不向辽国臣服,每年送赔礼道歉,甚至割地赔款。辽国的地盘涵盖了今天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土地,整个蒙古国的领土,以及俄罗斯的一大片土地和岛屿。人口从最初的几千人迅速增长到150万,堪称世界强国。
然而,辽国在天祚帝统治下享乐过度,导致国力衰弱。金国趁机进攻,辽国内部也爆发叛乱,最终辽国灭亡。但令人疑惑的是,随着辽国的灭亡,150万契丹人也随之消失。他们的后代不见了,他们的文字和文化也销声匿迹,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
直到1922年,一群盗墓贼挖开了一座千年古墓,洗劫了陪葬品。一位比利时传教士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字,后来确定为契丹文。然而,无人能解读这些文字,使它们变成了一种天书。专家们通过考察墓葬,确认这是一座契丹人的古墓。但文字的内容仍然是一个谜。
突然,一封神秘的信函出现了,信中提到达斡尔人可能是契丹人的后代。专家们前往内蒙古嫩江边的达斡尔族社区,发现了与古代契丹人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他们对曲棍球的热爱,而曲棍球运动曾是契丹人士兵的训练方式。经过DNA鉴定,确认达斡尔人与契丹人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一发现使人们开始怀疑,契丹人的后裔是否一直隐藏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有网友提到一位居住在西安市长安区的耶柿村村民,他们的姓氏几乎都是耶,外貌特征与其他原住民有很大不同,眼窝较深、体毛较重。经过调查,发现他们的真正姓氏是耶律,属于契丹国姓。这些人可能是契丹人的后裔,但为了生存,他们改姓并散居在远离契丹人历史的地方,以躲避金国的迫害。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也逐渐改变,以避免暴露契丹人的身份。这一代代的传承最终使契丹人的后裔得以幸存下来,重新被发现。
战争是残酷的,它可以塑造国家命运,也可以毁灭一个民族。它使人高高在上,也使人背井离乡。希望世界能够摆脱战争的阴影,希望人类能够和睦相处
,建立持久和平。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苦难令人深感痛心,但也唤醒了我们对和平的珍视。
契丹人的命运,从兴盛到衰亡,再到神秘的消失,是历史的见证。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不仅仅是的更迭,还伴随着人民的流离失所、文化的消逝。在战乱中,人们被迫改变自己的身份和生活,以求幸存。
达斡尔人和耶柿村村民,或许不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但他们的存在证明了历史的延续。他们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继续传承着契丹人的血脉,虽然文字和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但DNA的语言却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平,让历史中的苦难不再重演。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无论我们的历史如何曲折,和平都是我们共同的向往。战争可能会改变命运,但和平才是我们共同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而奋斗。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万梦麟(公元1896年1月1日—1951年2月),别名万瑞孔,字星阶,今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人,出生于今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讲武堂)第十期步科、云南陆军高等军事学校毕业。十四年(1925年)七月起,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少校战术教官,南京中央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此时已移址今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处上校战术教官,中央陆军步兵学校[即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迁到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处副处长。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八日,授陆军少将衔。三十五年(1946年)三月退役。1951年2月,在云南昆明因“”罪被执行枪决错杀。1986年12月,云南省委部予以平反。
个人履历:
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六(公元1895年1月1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期步兵科毕业。
十四年(1925年)七月,出任黄埔军校[教育长胡谦(今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少校战术教官。
十五年(1926年)三月,升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方鼎英)中校战术教官;同年十月,升任军校(教育长李扬敬)上校战术教官。
十七年(1928年)五月,升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林振雄(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人)]训练部少将主任。
十九年(1930年)九月,调任东江[原称为循江,南汉(五代十国十国之一,位于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55年。是岭南历史上继南越国后建立的第二个地方割据)改为浈江,宋代更名东江,为珠江流域水系支流之一。该河流发源于江西,流行于今广东省河源市、惠州市等地区,在广东省东莞市与珠江主干流会合]警备司令部(司令林振雄)少将参谋长。
二十年(1931年)十二月,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王俊(籍贯不详)]教育处[处长张卓(籍贯不详)]少将副处长。
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四日,叙任陆军步兵上校。
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陈继承(今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人)]步兵科少将科长。
三十一年(1942年)四月,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西南分校[主任刘任(籍贯不详)]教育处少将处长。
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十八日,晋升陆军少将衔。
三十五年(1946年)三月,退为备役。
三十七年(1948年)五月,出任人民自卫军滇黔军区[司令员万保邦(祖籍今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后迁居今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参谋长。
1950年5月,在云南开远(今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随部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
1951年2月,在云南昆明因“”罪被执行枪决错杀。
1986年12月,云南省委部予以平反。
延伸阅读:黄埔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保定军校
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今广东省中山市人)在苏联和中国帮助下创办的培训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正式命名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后几易其名),因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狭义上讲,应是十三年(1924年)至十九年(1930年),在今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军校路160号(长洲岛内)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广义上讲,即是十三年(1924年)以后,及中华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十三年(1924年)六月,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陆军军官学校”。十五年(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十七年(1928年)五月,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十七年(1928年)九月,再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校名中正式有“黄埔”两字。十九年(1930年)九月,命令军校停办;至此,以广州黄埔为校址的黄埔军校便告结束。十九年(1931年)初,又恢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此时已移址今江苏省南京市)。十九年(1931年),江苏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时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迁到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三十五年(1946年)末,改名“中华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今台湾省高雄市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黄埔军校直隶中央执行委员会。任军校总理,(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任校长,廖仲恺(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任党代表。下设办公厅、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总教官室、管理部、军需部、军医部和特别官佐。周恩来(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等人在政治部先后担任领导职务。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以后,增设教育长和军法处、参谋处。黄埔军校先后聘请苏联专家A。I。切列帕诺夫、V。K。布柳赫尔(化名加伦)等为军事顾问;同年冬,黄埔军校成立教导第1、第2团。十四年(1925年)四月,以教导团为基础成立军第1旅,后又扩编为军第1师。从十四年(1925年)起,先后在潮州(今广东省潮州市)、南宁(今广西自治区南宁市)、武汉(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设立分校。十五年(1926年)三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国民革命军各军所属军事学校与黄埔军校合并,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直隶军事委员会,任校长,汪精卫(名汪兆铭,笔名精卫,故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任党代表。设教授部、训练部、政治部、经理部、入伍生部、管理处、军械处、军医处、编译处、兵器研究处和高级班,另增设副校长。十六年(1927年)四月,发动“四•一二”,黄埔军校于同年四月十八日进行“清党”,400多名人和革命师生被捕,许多人惨遭杀害,其中有著名的人熊雄(今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人)、萧楚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人。1992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蔡甸区)等。从此,革命的黄埔军校变成培养军队骨干的基地。十九年(1930年)九月,命令军校停办;至此,以广州黄埔为校址的黄埔军校便告结束。
黄埔军校从十三年(1924年)创建到十九年(1930年)停办,历时六年,共招收七期学生,毕业8783人,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开办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云南陆军讲武堂”与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北洋陆军讲武堂[天津(今天津市)讲武堂]”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旧称)讲武堂]”时并称三大讲武堂。
二十四年(193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被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此时已移址江苏南京)昆明分校”(简称“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又称“黄埔军校第五分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讲武堂”),由龙云(今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人)兼主任。设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工兵科、辎重兵科。抗日战争结束后,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奉令停办,历时十年。云南陆军讲武堂共办十五期;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依照黄埔军校系列定为黄埔第十一、十四、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期共七期。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共办二十二期。包括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保定军校:“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元年(1912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创办,第一任校长为赵理泰(今安徽省合肥市人),保定军校停办于十二年(1923年),历时十一年。保定军校校址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中华成立后,北洋政府在原址上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因办在河北保定,习称“保定军校”,共办九期,十二年(1923年)八月停办。2006年5月,保定军校旧址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军校被誉为中国“将军的摇篮”,培养了大量为反抗压迫和民族独立而战、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战的革命军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也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到十二年(1923年)八月停办,保定军校共培养了11000多名军事领导人才,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500多名,其中包括(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白崇禧(今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人)、叶挺(今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人)、张治中(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人)、傅作义(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万梦麟像
万耀煌(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双庆纪念银质楼阁式塔,万梦麟等43名成都中央军校军官高级将领联名赠送
十三年(1924年)六月主持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校长蒋中正(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肃立一旁
谭延闿(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人)写的校名
十五年(1926年)一月十二日,“陆军军官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同年三月一日正式挂牌
十七年(1928年)五月,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
十七年(1928年)九月,再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校名中正式有“黄埔”两字
十九年(1931年)初,又恢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此时已移址今江苏省南京市)
十九年(1931年),江苏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门)
抗战时期迁到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军校路160号(长洲岛内)——中国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遗址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西路22号——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昆明讲武堂)遗址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东风东路——陆军军官学校(保定军校)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特别训练班”同学录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别动导报》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忠义导报》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明耻》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军制学》、《阵中要务令》
元英(?~公元510年),本姓拓跋,字虎儿,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名将,太武帝拓跋焘曾孙,景穆帝拓跋晃孙子,南安惠王拓跋桢之子。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元英“性识聪敏,善骑射,解音律(擅长吹笛),微晓医术”,而且博闻强记。北魏孝文帝元宏即位后,任命元英为平北将军、武川镇都大将、假魏公。不久后,元英迁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领护西戎校尉、仇池镇都大将、梁州刺史。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元宏南伐时,以元英为梁汉别道都将,诏令元英率军镇守边境。元英认为元宏亲征,汉中有可乘之机。便请求率兵会同平南将军刘藻进攻汉中(今属陕西),元宏同意了。
元英军至沮水(位今陕西黄陵洛河支流沮河)时,南齐梁州刺史萧懿派部将尹绍祖、梁季群等领兵二万,沿山修建营栅,居高临下,隔水为营,以抗击魏军。元英认为南齐军互不服从,若挑选精兵攻敌一营,其余营栅必不相救,只要攻下一营,其余营栅必自行溃败。元英遂发起进攻,急攻南齐军一营,其余营栅果然不相救,其余四营也都溃散了,北魏军俘获梁季群及以下七百余人,斩杀三千余人。元英乘胜长驱直入,进抵南郑(今陕西汉中东郊)城下,汉川之民相率归附魏军。
萧懿闻讯后,又派部将姜脩率军追击北魏军,两军连夜交战,互有杀伤。后来,姜脩屡战屡败,遂又向萧懿求援,萧懿又派援军支援姜脩,北魏军向元英告急。元英率骑兵千人,倍道而援,然其未至,南齐军已然退还。元英担心齐军入城之后便不易歼灭,便令统军元拔尾随南齐军,自己率军绕到南齐军前面拦截,前后夹击,全部俘获敌人。
此时萧懿又派出军队迎击北魏军,元英没有料到南齐军还会来攻,而且魏军皆已疲惫,加上敌众我寡,皆大为恐惧。元英故意驱马缓行,神色自若,而后登高瞭望,如布置阵势状。南齐军疑心北魏军设有伏兵,便撤退了。元英率军乘机反击,大破南齐军,乘势包围南郑。
元英未至南郑时,萧懿曾派军主范洁率三千余人征伐獠人。元英包围南郑后,范洁闻讯欲回军救援南郑。拓跋英派统军李平敌、李铁骑等人,切断范洁的退路。范洁拼死决战,遂击败李平敌等军。元英遂待范洁稍近,突然袭击,全部俘获他的部众,后北魏军围攻南郑九十多日未克。
守城士卒惊恐,南齐录事参军庾域把数十座空仓库加封后指给将士说,这里面全是粟米,足以支持两年,你们只管放心守城。城内守军才安定下来。恰在此时,元宏下诏班师。元英遂命老弱将士先行撤退,自率精锐部队殿后,还派人向萧懿告别。萧懿却认为其中有诈,遂不敢追击。
元英离开二日之后,萧懿才派兵追击。元英亲自殿后,与士兵下马交战,南齐军不敢逼近,如此四日四夜,元英全军而返。
此前,萧懿已派人说降仇池的氐人,当元英撤军时,诸氐便切断拓跋英的粮道和归路。拓跋英率军奋勇进击,且战且行,元英面颊中箭而军中没有人知道,最终元英返回仇池后,派兵讨平诸氐。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拓跋姓为元,其余鲜卑诸姓都改成汉姓。元英镇守仇池六年,甚有威惠之称。后其父去世,元英才离职。
后来,元宏征伐汉阳,以元英为左卫将军,加前将军。不久,元英迁大宗正,又转尚书,仍以前将军号,镇守荆州。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正月,南齐太尉陈显达率平北将军崔慧景等领兵四万攻魏荆州,欲收复上年所失雍州(治今湖北襄樊)五郡。元宏命前将军元英率兵抵御。二月,元英与南齐军作战,却连战皆败。三月,元宏自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出发,领兵亲征陈显达。元宏到南阳后,免去元英的官爵。
四月,孝文帝因病退兵北还洛阳,于途中病卒,太子元恪即帝位,是为宣武帝。元恪重新启用元英,任尚书、广武伯。
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六月,南齐冠军将军陈伯之再引兵攻寿阳,八月时为彭城王元勰、汝阴太守傅永率军击败,被杀九千人,被俘一万人,淮南地区亦为北魏军占领。元英奉命前去救援,未至北魏军已胜。元勰回京后,元英奉命行扬州事。
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十一月,元英回京后,上表请求南伐,但此事却被搁置。
后来,元英再次上表指当前豫州刺史司马悦已戒严,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则守卫三关,请求派遣军司节度二人,元恪遂派遣直寝羊炅为军司。后元英因军功拜吏部尚书,又以前后军功进爵常山郡侯。
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公元503年)三月,投降北魏的原鄱阳王萧宝寅和江州刺史陈伯之请求北魏出兵攻梁。四月,元恪下诏萧宝寅为都督东扬州等三州诸军事,招募英豪,配合南攻,陈伯之为都督淮南诸军事。六月,元恪遣任城王元澄率军五万及萧宝寅、陈伯之等并力攻打钟离。
八月,元恪又诏命元英为使持节、假镇南将军、都督征义阳诸军事,率军进攻义阳(今河南信阳)。南梁司州刺史蔡道恭闻北魏军将至,遣骁骑将军杨由率城外居民三千余家于城西南十里贤首山(今河南信阳西南)依山做成三营寨,作表里之势。
十月,元英领兵围攻贤首山,焚其寨门。杨由乃驱水牛从营而出,继之以兵。北魏军为躲避水牛群,只好退军。元英遂分兵围守,当晚寨民任马驹斩杨由投降北魏。十一月,元英在白沙(今河南光山西南)击败梁将吴子杨,围攻义阳。
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二月,梁武帝萧衍派平西将军曹景宗、后将军王僧炳等率步骑三万增援义阳。其中王僧炳率军二万人进驻凿岘(今河南信阳南),曹景宗率军万人为后继。元英派冠军将军元逞、扬烈将军曹文敬等进驻樊城(今属湖北襄樊)以抗击南梁援军。
三月,元英率军兵分两路进击梁军,大破王僧炳军,斩俘四千余人。北魏军围攻义阳,昼夜不息,但因蔡道恭指挥有方,使相持了百余日,北魏军颇有损伤。元英在士雅山(今河南桐柏境内)构筑工事,与曹景宗相抗,并分遣诸军,埋伏四方,示敌以弱。
七月,梁武帝又派宁朔将军马仙琕往救义阳。马仙琕兵势甚锐,领兵万余直至义阳城下,突击元英大营,元英令诸军佯败。马仙琕追击至平地,北魏军伏兵四起,北魏军统军傅永擐甲执槊,单骑先入,突阵横过。梁军箭射傅永,箭矢洞穿他的左大腿,傅永拔箭再战,马仙琕军溃败奔退。北魏军再进击,斩杀梁军羽林监军邓终年以及两千三百级。
马仙琕又率万余人来决战,元英统率诸将,再次击败马仙琕,并斩梁军将领陈秀之。不久,蔡道恭忧郁而死,其从弟骁骑将军蔡灵恩代行州事,北魏军见蔡道恭死,遂加紧攻势,短兵日接。曹景宗、马仙琕知义阳危急,尽率所部精锐兵马与魏军决战,双方一日三战,梁军皆大败而归。
八月,蔡灵恩在援兵未奏效、守城力竭的情况下,开城降魏。戍守三关的梁军守将听闻司州陷落,均弃城而逃。 北魏军占领义阳后,置为郢州,以司马悦为刺史。
义阳之战后,元恪下诏褒奖元英 。当初元英在平汉阳立功后,孝文帝曾许诺复其封位,但后来因元英在荆州败于陈显达,便将此事搁置起来。义阳之战的胜利,使元恪大喜,遂复元英封位,并改封中山王,食邑一千户。
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八月,元英奉命攻打雍州。十月,梁武帝萧衍北伐,以其弟临川王萧宏为北伐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
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公元506年)二月,梁徐州刺史昌义之与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昌义之败走。四月,元恪以元英为使持节,加散骑常侍,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道诸军事,率军十万迎击梁军,元恪又派遣步兵校尉、领中书舍人王云指取机要,元英表陈事情机要。五月,昌义之复攻梁城,拔之。
七月,元英在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击破梁南徐州刺史王伯敖,斩杀梁军将领二十五人及以下五千余级。九月,元英与邢峦会师。梁军统帅萧宏怯懦愚劣,得知北魏军会师共同攻梁的消息后,甚为恐惧,便决定撤军。北魏将领奚康生驰遣平东将军杨大眼,力促元英进据洛水。元英却认为应静观形势,勿与交锋。
而此时洛口天气突变,一夜狂风暴雨,萧宏不顾昌义之等将领的反对,抛下大军,领数骑落荒而逃。洛口的梁军将士随之散归,北魏军追击,斩杀梁将四十二人,梁军失亡近五万人,魏军缴获梁军粮米三十万石,昌义之亦只得放弃梁城而走。
当时元恪已有灭梁之志,在慰劳元英时表示应当长驱吴会,翦拉遗烬。元英遂率军南攻,攻克马头(位钟离西,今安徽怀远南),将城中储粮尽数北运。十月,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寅率军围攻钟离。
十一月,梁武帝萧衍诏命右卫将军曹景宗都督诸军二十万救钟离,屯道人洲(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中),待众军集齐后并进。
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公元507年)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钟离,并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作为跨淮通道。元英据南岸攻城,杨大眼据北岸立城接应,以通粮道。
当时,钟离城中仅三千人,昌义之督率梁军将士奋力抗击。钟离城堑水深,北魏军以车载、人负,运土填堑,设飞楼冲车撞击城墙,梁守军用泥土补修被撞坏之处。北魏军昼夜苦攻,轮番冲击,一日之内战数十合,被梁军杀伤者以万计,然钟离仍未能被攻克。
二月,元恪以彼土蒸湿,久攻力疲,不宜再战,遂诏元英还师,元英上表请求宽延时日。元恪又下诏表示魏军师老兵疲不宜再战,并且派主书曹道前往战场观察形势,曹道回朝复命后。元英继续上表元恪,表示可以攻克钟离,元恪遂派遣步兵校尉范绍至元英军营,共商攻取事宜。
当时梁武帝已命豫州刺史韦睿自合肥(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受曹景宗节度。曹、韦两军进屯邵阳洲,夜间韦睿率众于曹景宗营地前二十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次日,元英见后大惊,曹景宗又派人潜水入城送信,昌义之始知援军到达,勇气倍增。元英又率众出战,一日数合,入夜复攻,却均被击退。
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水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又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桥栅全被破坏。梁朝梁郡太守冯道根等人都亲身搏斗厮杀,军士们奋勇作战,喊声震天动地,无不以一当百。北魏军大败,投水而死者及被杀者各达十余万,元英逃走,杨大眼亦烧营而去。梁军乘胜追击,又俘虏五万人。
钟离之战北魏损失二十五万人,元英至扬州后,派人送节及衣冠、貂蝉、章绶等向元恪请罪。八月,有司弹劾元英,认为其为军之主帅,指挥不利,应当处死,元恪免元英死罪,将其贬为平民。
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八月,京兆王元愉谋反。九月,元恪恢复元英的官职,食邑一千户,除使持节,假征东将军、都督冀州诸军事,率军前去平叛。元英尚未出发,元愉叛乱却已被平定。
当月,郢州(治义阳)司马督荣祖等叛魏,并暗中引导梁军进攻义阳,北魏三关(即武阳关、平靖关、黄岘关,位今河南罗山及信阳南)戍主侯登等人亦举城降梁,郢州刺史娄悦仅据义阳城守御。十月,悬瓠(今河南汝南)城民白早生等人杀豫州刺史司马悦,据城南而叛,梁武帝派齐苟仁镇守悬瓠。元恪诏元英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假征南将军,率领步骑兵三万人,自汝南(今属河南)前去援救。
十一月,元恪频接尚书邢峦讨伐白早生的捷报,遂再次诏元英速援义阳。元英因兵力不足,遂不断请求援兵,而元恪却不肯增派。元英遂转至悬瓠,与邢峦会师,联兵进攻悬瓠。十二月,南梁副将齐苟儿等打开城门出降,北魏军斩白早生及其党羽数十人。元英又率军直趋义阳,南梁宁朔将军张道凝闻元英将至,遂弃楚王城(今河南汝南南)逃跑。元英追击,斩杀张道凝和虎贲中郎曹苦生,尽俘其众,郢州全境复告平静。
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元英来到义阳后,将取三关,元英认为只要攻克一关,其余两关则不攻自破,只需攻取最容易攻克的东关即可。元英担心敌军将兵力集中于东关,遂派长史李华率五统兵向西关,分散敌军兵力,然后亲自督军攻打东关。
此前,马仙琕曾派云骑将军马广率众于长薄防备北魏军,军主胡文超另屯于松岘。元英至长薄,马广却乘夜逃入武阳,元英遂率军进攻。元英闻梁武帝遣冠军将军彭瓮生、骠骑将军徐元季增援武阳,遂停止进军,并向众将表示即使让敌军入城,也可以轻易攻取,但众将都不信。
然等彭瓮生等入武阳后,元英才围攻武阳,只用了六天,马广等人便出城投降。元英遂进击黄岘,梁太子左卫率李元履弃城逃窜。元英又进讨西关,马仙琕也只得退走,作战的过程和元英所预料的完全一样。此战,元英共俘梁军大将六人、部将二十人、士兵七千人,获米四十万石,军资相当。
当时,元英急追马仙琕,意图一雪钟离之耻,后听闻萧衍派韦睿前来增援,才停止追击。元恪诏令罢兵,回朝后,元英任尚书仆射。
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十月,元英去世,朝廷赐东园秘器及朝服一具、帛七百匹,追赠他为司徒,谥号“献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分享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孕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贫、富、贵、贱、高、低之分。
提起中国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百家姓是《百家姓》。因为它与《三字经》、《幼学琼林》,《千字文》等;都被旧时列入孩童的启蒙读物。《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宋朝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姓氏又何止504个,就是仅仅汉族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可达5600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此外,还有的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派生出来的。
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姓氏不断变化、增多。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两位学者的统计,已发现的中国人姓氏(包括少数民族和元清时代蒙、满两族译改的姓氏)多达1193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汉族人现在使用的姓氏约3600个,平均每个姓30万人。全国最大的五个姓是李、王、张、刘、陈,人口之和达三亿五千多万。李、王、张三大姓分别占汉族人口的7.9%、7.4%、7.1%。
万姓是中国第九十二位姓氏,在江西、湖北、四川分布较多。当今万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总人口大约有254万。
得姓始祖芮伯万,姬姓,名万。周武王灭商建周,封卿士姬良夫于芮(今山西省芮城及陕西大荔一带),遂建芮国,其国君人称芮伯。传至春秋时出芮伯万,后因母亲芮姜不满伯万,将其驱至魏城(今山西省芮城)。公元前640年,芮国被秦国所灭。亡国后,芮国王族后裔中有以先祖的字为姓氏者,称万氏,史称万氏正宗。故其后世子孙尊芮伯万为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万,虫名,即蝎子。甲骨文中的万字,像一只大螯曲尾的蝎子。金文和小篆继承甲骨文,只在下面增加一有叉的木棍状,以示对蝎子要注意安全,用棍拨挑之意。蝎子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尤在交尾期,更是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后人就借用为数词,百十为千,十千为万。其引申有众多之义,如万物、万象,又引申为极其之义,如万全、万无一失等。后来“万”字的本义被“虿”所替代。
万人出于对蝎子的种群繁殖力的迷信和对蝎子的毒性威力的恐惧,以蝎子为原始图腾,并以此命氏族名和族徽,万人所居住过的地方带有万字,最终形成万邑,出现万姓。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万姓主要源起四大支:姬姓、赢姓和芈姓。第一支源出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是为毕国。春秋时,毕公高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于公元前661年灭了姬姓的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了另一个姬姓魏国。传至十二世孙魏斯,于公元前403年自立为诸侯,称魏文侯。于公元前369年魏惠王与韩、赵一起瓜分了晋国,建立了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传三世到魏王假,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灭,子孙以国名为氏有一支魏人以先祖毕万的字为氏姬姓万氏的历史至少有2200年。
第二支源自姬姓、周武王之臣芮伯,灭商时有功,为西周初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故城在今陕西大荔县的朝邑城东南,亦处于今山西芮城西。芮们在周成上时为司徒,为西周重臣,世袭周朝卿士。春秋周桓王时,芮国国君已传到芮伯万,其子孙以其名为氏。
第三支源自嬴姓。万,春秋时赢姓菖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后为楚国所乔并,子孙以邑名为氏。
第四支源自芈姓万,春秋时赢姓营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莒县,后为楚国所吞芹,楚大夫食采于此,因氏。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外族加人万姓样体的事件主要有:南北朝北齐文宣帝时改夏州万俊民为万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契丹族吐万氏族为万氏:清初满洲八旗中的万姓原本是汉人,加入八旗后,子孙成为满族,后有改为汉族。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先秦时期,万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两汉至唐朝,万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北方和中原。唐朝以后,万姓已经进入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以及两广地区和福建,最终聚集在长江流域,形成当代的分布格局。
宋朝时期的万姓主要分布于江西和浙江地区,万姓主力已经离开了北方。
明朝时期,万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外。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浙江,这三省万姓大约占万姓总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四川、江苏、安徽,这三省集中了万姓总人口的23%,江西为万姓第一大省、占万姓总人口的26.7%宋,元,明600余年,万姓人口主要向江南地区迁移,全国形成了长江下游地区万姓人口聚集区。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万姓人口约有254万,列全国第九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9%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万姓人口由12万增到254万,增长了21倍多,万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余年,万姓人口的增加率呈上升的态势。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北,四川三省,大约占万姓总人口的39.1%;其次分布在江苏、河南,湖南、安徽、山东,贵州、重庆,这七省市集中了万姓总人口的38.2%江西为当代万姓第一大省,占万姓总人口的15.8%全国的万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在600余年间,万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的流动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地区向中原,华北出现强劲的回迁。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堂号
万姓的郡望主要有河南、扶风等。万姓的堂号除与郡望相同者外,还有以濕西为堂号“濕西”堂号出自明末万寿祺。万寿祺,万历进士,明灭以后,誓不降清,穿着儒十服装,戴着和尚帽子,来往于吴楚之间,世称万道人。因其书房叫“濕西堂”,其后人遂以此为宗祠堂号。
2、宗祠楹联
功高槐里;节镇巴丘。
孟门高第;成孝名乡。
忠实二字:经史一家。
功高槐里;孝著成乡。
孟门秉训以来,文教振兴,岂仅名传列国;槐里受封以后,武功赫濯,允宜像绘云台。
3、族规家训
万氏列祖,源远流长。国法家规,紧记心上。
遵纪守法,莫乱朝纲。爱国爱家,忠孝莫忘。
孝敬父母,长幼相帮。礼义廉耻,四维必张。
君子风范,能忍谦让。为官为吏,恶惩善扬。
夫妻平等,祸福共当。兄弟姐妹,互谦互让。
乡邻四党,和谐至上。邻里有事,竭力相帮。
为人处世,自立自强。光明磊落,胸襟坦荡。
戒斗戒讼,为善为良。戒赌戒淫,身心健康。
耕读并进,振兴家纲。扶贫帮困,共奔小康。
兴我族门,为祖争光。先祖有灵,佑尔后昌。
目前国内外的图书馆和其他单位正式公布收藏了万姓族谱97部。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万姓历代名人91名,占总名人数的0.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九十五位。万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22%,并列排在第九十一位;万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9%,排在第九十一位;万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并列排在第九十一位。
历史上万姓的主要人物
战国孟子弟子万章:东汉槐里侯万修;西晋长沙太守万嗣;北朝北魏大将万安国,北周郢州刺史万通:隋朝音乐家万宝常;明清之际学者万泰:清朝经学家万斯大,史学家兼古地理学家万斯同,文学家兼戏曲作家万树,书画家万寿祺。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发源地)万姓发源地——魏国
姬姓万氏和毕姓万氏都出于魏城,今仍在芮城县以北,残破的古城墙在一片荒芜中,缅怀着曾经拥有的辉煌。
游线二:浙江省宁波市(万泰公馆)万泰公馆——白云庄
宁波市西城管江岸的白云庄,曾是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后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人称“白云先生”而得名。白云庄中的甬上证人书院,是清初浙东地区著名的私塾学院,曾请得儒学大师黄宗羲讲学传道。书院始建于康熙七年,康熙十四年关闭,虽仅历时8年,却培养了不少著名学子,浙东史学派的异军突出,也与其密切相关。有着如此规模和影响的私塾,万泰一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化名门世家也是很自然的事。万泰的8个儿子即“万氏八龙”(史学家万斯同,经学家万斯大、万斯祯,诗人和书法家万斯备等),以及孙子辈的万言、万经等都是当时很有成就的学者和文人。
书院的前堂还有黄宗羲先生的画像,万斯同的故居在书院的南面,青砖黑瓦,十分幽静。室内陈列着浙东学派主要人物的史迹及其有影响力的著作、手稿等实物资料。整个庄子是一片古朴庄重的古建筑,所处之地有小桥流水人家和阡陌交错的绿色嘉禾,一派怡人的江南水乡风光。
交通:在宁波市火车南站下车后,搭乘817路汽车到西郊中心学校下车即可,车程20分钟,车费1元。
冯志亮,字启玄(一字德恭),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启玄国学社创办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诗人、修谱师、品牌推广人、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现担任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夏易经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
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著有《渤海诗词集》《冯志亮与蓝海观点》《次时代的网络新闻营销》《百家姓寻根手册》《家史家谱编修实务》《传记写作实例分析》《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