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风水测算

干系的意思(难逃干系的意思)

时间:2024-01-24 02:43:35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管理干系人?

编辑导语:本篇文章作者系统地从多个方面讲解了如何管理干系人,分别从干系人的概念、识别、分析、管理以及综合案例展开讲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你思考一下,下面这个失败的项目,主要是谁的错?

甲方派一个副总经理全权主持项目,乙方负责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在项目一开始,乙方严格按照甲方副总经理提的需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制作系统原型,与客户开了 20 多次会议。

到乙方交付第一个版本时,在验收会上,从来没见过的甲方总经理出现了,说“我们要的不是这个,而是XXX”。

乙方拿出会议纪要,甲方总经理又来一句:“唉,是副总没搞清楚”。

这个项目的结果是乙方终止此项目,幸好预付款可以勉强支付第一阶段的成本。

对此甲方还很不爽,还要起诉乙方。

如果你认为项目失败的原因是甲方的错,请你记住:

当你作为乙方没有实力挑选甲方的时候,“甲方永远是对的”。

作为乙方,如果不从乙方自身找原因、提升自己,下次做这种项目同样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在这个项目中,乙方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管理好干系人。

甲方让副总经理“全权”主持项目,乙方就误以为副总经理是最大的干系人,而忽视了总经理,没有找总经理调研需求。

在项目的关键节点没有及时跟总经理沟通确认,结果项目成果最终被总经理一票否决了。

做一个B端项目往往会涉及到很多干系人,管理干系人是保证B端项目成功的重要任务。

做一个C端产品也不能忽视干系人管理,特别是合规检查员(财务、法务、审计、行业监管部门等)。

很多做P2P的金融公司、教育培训公司遇到危机都是因为行业政策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华为的案例,与你分享如下几点:

一、重新认识干系人

干系人的概念很早在项目管理领域就有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项目干系人在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的定义:能影响项目、项目集或项目组合的决策、活动或成果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以及会受或自认为会受它们的决策、活动或成果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我从产品的视角来重新定义“产品干系人”:影响产品成败的个人或组织。

因为我们做干系人管理的目标是促进产品成功,所以我们更关心影响产品成败的个人或组织,而不是受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就像《三体》说的“毁灭你,与你无关”。

我们把关注点聚焦于“影响产品成败的个人或组织”,有助于后续识别干系人、分析干系人、管理干系人。

干系人有多种叫法:项目相关方、涉众、利益相关者。

这些叫法都不够直观,干系人的英文单词是Stakeholder,这个英文单词的字面意思“筹码持有人”更能体现干系人的本质。

做一个项目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博弈,Stakeholder就是项目博弈中的筹码持有者,谁的筹码多谁就有更大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Stakeholder(筹码持有人)是干系人概念的本质,抓住这个本质,有助于区分干系人的优先级。

在多方需求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你就知道以谁的需求为主了。

二、干系人识别

在项目的早期阶段就要识别干系人。

我们可以从“影响产品成败的因素”来识别干系人。

有个工具“影响地图”推荐给你。

1. 影响地图

影响地图是《Impac Mappping》一书中提出的,形式如下图所示,通过“Why→Who→How→What” 四个层次的分析法。

以结构化的形式显示,将业务目标(Why)、角色(Who)、影响(How)、产品功能(What)之间建立关联,让团队清晰地看到:

对什么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帮助实现目标;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功能(或服务、运营手段)才能产生这样的影响。

影响地图的四个层次分别表示:

Why(目标):要搞清楚业务目标、为什么研发这个产品?Who(角色):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哪些角色会影响目标的实现?How(影响):这些角色是如何对目标产生影响?是帮助还妨碍?What(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来支持这些影响的实现?可以是产品功能、活动运营、内容交付、服务等。

我们来看两个影响地图的经典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前面提到,可以从“影响产品成败的因素”来识别干系人。

聪明的你已经看出来了,影响地图中的“Who”就是影响项目成败的干系人。

所以,可以用影响地图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识别干系人。

2. 干系人检查清单

有些干系人很容易识别,如客户、发起人、老板、最终用户等,有些干系人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合规检查员。

忽视重要的干系人会导致项目的失败,我们可以通过干系人检查清单来避免遗漏干系人。

组织内部(乙方)的干系人检查清单:

组织外部的干系人检查清单:

以上罗列的干系人检查清单未必全面,不一定都适合你的项目,请根据你的项目特点进行调整、裁剪。

在干系人识别阶段,可以先通过团队头脑风暴、访谈已知干系人、影响地图来梳理干系人,再利用检查清单避免遗漏。

3. 案例

下图是乙方给某银行做的网银系统项目的干系人管理表(部分),把识别到的干系人填写到表格中。

三、干系人分析

识别出干系人之后,接下来要进行调研,收集干系人的信息,包括干系人的基本信息、痛点、利益点、需求、期望、价值观,甚至他们的隐性需求。

然后分析每个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力、对项目的关注程度。

在干系人很多的情况下,还要对干系人进行分类、排优先级,以便制定管理策略。

1. 干系人地图

当干系人众多的情况下(特别是B端项目),可以用干系人地图进行分类。

干系人地图根据权力/影响力(筹码数量)、兴趣/利益(对项目的关注度)两个维度进行分类、排优先级。

序号代表干系人的优先级。如图所示:

在分析干系人的权力/影响力时,华为公司做B端项目销售的一个实践做法可以借鉴:梳理B端项目决策链的关键环节,找出每个环节的主导者、参与者,各个击破。

2. 挖掘隐形需求

在分析干系人的需求时,通过访谈、问卷、焦点小组等方法获得的需求往往是显性需求,还有一些隐形需求是干系人很关心但没有告诉你的需求,如图所示:

要挖掘隐性需求,要区分两种情况:

1)干系人因能力所限,无法表达出隐性需求

只说方案不说目的:用Y模型、5Why分析法深入挖掘需求;需求描述不全:用PSPS模型还原需求;没想到的细节需求:用场景分析法补充细节需求。

2)干系人有所顾虑,不愿说出隐形需求

观察反常细节:事出反常必有妖,从反常细节挖掘真相;对人性心理的深刻洞察:用同理心代入;结构属性分析:屁股决定脑袋,从干系人所处位置推测其关注点,比如: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快退休的领导往往求稳;动向分析:从甲方公司战略变化、政策调整、近期负面消息推测干系人的关注点。

3. 阻力点分析

不要小看你做的产品,你做的产品对甲方来说是一场数字化变革,现在讲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也是一场变革。

任何一场变革都会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有人得意,就会有人失意。

失意的人会抗拒变革,抵制你的产品,甚至把怒气撒在你身上。

不是因为他不喜欢你,而是因为他觉得他的利益是因为你的产品而受到了损害。

这样就会导致你的产品推进不顺利、甚至失败。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去分析阻力点。

凡事兴一利必有一弊。一个新系统上线,有人受益,可能就有人利益受损。

比如:责任增加?权力变小?工作量增加?收入减少?

例如:很多老旧小区没有电梯,政府推出惠民工程,给老旧小区补贴加装电梯。

但很多小区都推进不顺利,搞了几年还没装上电梯。

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就是因为低楼层住户的反对,因为他们的利益受影响。

所以低楼层住户就是加装电梯项目的阻力点。

我了解到一些成功加装电梯的小区是这么搞定阻力点:高楼层住户凑钱补贴低楼层住户。

再强调一次:变革的本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发现阻力点后,在干系人管理环节要对阻力点进行管理,尽量减少阻力点对项目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4. 案例

继续前面网银系统项目的干系人分析,通过调研得到干系人简介、需求、期望等信息,填写到干系人管理表中。如下图: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项目的阻力点是什么?哪些干系人可能反对这个项目?

四、干系人管理

做完干系人分析之后,要评估关键干系人对不同情况可能做出的反应或应对,以便策划如何对他们施加影响,得到他们的支持,减轻他们的潜在负面影响。

也就是说: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1. 干系人地图

在干系人分析时,我们用干系人地图对干系人进行分类、排优先级,然后我们可以对干系人地图中不同象限的干系人采用不同的策略(如图所示):

第1象限的干系人优先级最高,策略是重点管理,他们的需求优先级最高,要及时跟他们沟通汇报;第2象限的干系人的需求要尽量满足,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避免他们成为阻力点;第3象限的干系人保持沟通,尽量拉拢,使他们在项目中受益;第4象限的干系人监控动态,避免成为阻力点。

乙方在做B端项目时,经常会遇到一个困惑:

甲方大老板的权力/影响力很大,那我们做项目时是不是都要跟甲方大老板确认?

有人说项目的关键里程碑都要跟大老板确认。

其实这要看情况,你做一个预算很小的项目去找大老板确认,人家肯定不理你。

那什么情况下要去找甲方大老板确认?

取决于这个大老板在干系人地图的第1象限还是第2象限,也就是说,要看他对项目的“兴趣/利益”大不大。

如下三种情况,甲方大老板对项目会比较关注,应该把他放在干系人地图的第1象限,建议你要尽早跟大老板确认,不要等项目验收会才见到大老板。

甲方大老板是项目的发起人这个项目是甲方的战略项目这个项目的预算特别大

接下来,以华为的实践为例,看华为是如何管理干系人。

华为很重视在客户中发展Coach(线人,支持者),不同角色的客户对项目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华为针对B端项目中优先级高的干系人,有7种武器,如图所示:

华为搞定B端客户的7种武器,具体做法如下图所示:

2. 甲方的类型及应对策略

做B端项目要经常跟甲方打交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甲方。

可以按照“配合度”、“专业度”这两个维度把甲方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头狼型:这种甲方的专业度高,不仅是业务专家,也懂信息化、数字化;配合度高,只要乙方说的有道理、有助于目标达成,他都愿意配合;猫头鹰型:这种甲方很专业,但配合度不高,很强势,口头禅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绵羊型:态度很友好,配合度高,但不专业,提需求时零零碎碎、不完整,甚至提的很多需求是伪需求;鬼见愁型:专业度低,不懂装懂;趾高气扬,脾气暴躁,不把乙方当人看,经常当众训斥乙方。

以上四种类型的甲方不能统一对待,应该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如下图所示。

头狼型:这种甲方是专家,忽悠不了他,如果乙方不专业的话很容易就被发现,会被换掉。乙方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性。这种甲方很难得,跟他合作的项目成功率很高,也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跟他协作的时候要定原则、树边界,避免冲突;猫头鹰型:这种甲方要统一战线,尽量拉拢。用项目成功对他的潜在收益、项目失败对他个人的风险来引导他合作。实在不行的话找他领导来协调:借天使之力,让魔鬼闭嘴;绵羊型:这种甲方要小心,别被他误导,因为他不专业,提的需求可能是伪需求。要注意挖掘需求,积极引导;鬼见愁型:这种甲方只能尝试沟通,实在不行的话只能祝你好运了。

3. 如何管理甲方的期望值

有个小故事:

小学班上数学老师在公布考试成绩,小明考了61分,数学老师大大表扬了他。小王考了81分,但是被数学老师批评了。

你应该猜到原因了:

小明是学渣,第一次考试及格,超过老师的预期,所以被老师表扬。

而小王是学霸,平时成绩很好,这次成绩远远低于老师预期,所以被老师批评。

你的项目成果能否让甲方满意,不仅取决于项目成果本身做得好不好,还取决于甲方的期望值。

要让甲方满意,除了尽力把项目做好,还要注意管理甲方的期望值。

如何管理甲方的期望值呢?接下来分享几点建议:

谨慎承诺: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口头承诺,甲方可能都记在心理,有了预期。如果没做到的话甲方就不满意;面面俱到,不如单点极致:资源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各个方面都做到极致。可以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甲方重视的焦点上做到极致,其他方面不拉胯、达到及格线就行了;及时通报,过程透明化:注意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跟重要干系人定期保持沟通,有问题及时通报,有风险要及时给甲方打预防针。不要憋大招想给甲方一个惊喜,最后变成惊吓;“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持续优化”:这是信息化项目中经常给甲方灌输的一个理念,降低甲方想“一步到位”的预期。

企业变革绩效曲线:如下图所示。

前面提到,你做的产品对甲方来说是一场数字化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是一场变革。

变革不是立竿见影马上就可以见到效果。

变革要经历一个艰难的磨合期,这期间的绩效水平反而比变革前更低,而甲方的期望往往是变革后可以立马见到效果。

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期望落差,甲方看到绩效水平越来越差,开始质疑项目没做好,甚至会放弃项目。

可以说,乙方在变革的磨合期压力是巨大的,乙方如果不能管理好甲方的期望值,可能项目都撑不过黎明前的黑暗。

怎么办?

建议你把企业变革绩效曲线在项目上线前提前给甲方看,让甲方对变革过程有个正确的认识,建立起合理的预期。

4. 案例

继续前面网银系统项目的案例,在干系人分析后,根据各类干系人的特点做出应对措施,如下图所示。

五、干系人管理综合案例

接下来通过一个干系人管理的综合案例,来贯穿干系人管理的几个环节。

1. 项目背景

某IT上市公司有大型产品研发团队,主要开发游戏、应用软件。

常有骨干被高薪挖走,造成经验的流失。

团队中新人较多,难以快速上手,造成研发效率低下。

CEO在EMBA班上听说了知识管理,觉得是个机会,于是打算在公司开展知识管理,并计划开发一个知识管理系统供内部使用。

2. 干系人识别

因为知识管理系统是在企业内部使用的,所以通过企业的组织架构图来初步识别干系人:

并通过访谈现有的干系人,来发现新的干系人:

3. 干系人分析

对关键的干系人进行调研、分析,了解他们的需求、期望,并有意识地做阻力点分析。

对干系人分类调研,不同的干系人问不同的问题:

对关键干系人准备访谈提纲,安排一对一访谈:

对调研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填写到如下表格中:

用干系人地图对干系人进行分类、排优先级:

4. 干系人管理

应用干系人地图,对干系人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分类管理:

对干系人提的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得到功能需求:

六、小结

有效的干系人管理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C端产品的干系人管理要特别注意监管机构。

B端项目的干系人相对C端产品而言更加复杂多样,所以本文举的例子主要是B端项目的案例。

还需要注意的是,干系人分析不是一次性任务。

因为随着项目的进展,干系人的权力、对项目的态度、优先级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干系人管理是一项持续进行的行动。

随着在整个项目期间各种事件不断发生,项目团队可能需要根据新的干系人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重新进行优先级排序、调整应对策略。

本文由 @张在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你知道“尊敬”中的尊是什么吗?

考古学家的日常

某日,考古学家没有下地,在校任教,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博物馆。

考古学家的风采

藏在西北大学校博物馆历史馆中的小小文物▽

文物也是有生命的,小小人翩跹起舞千年,幸而身边还有人陪伴,没有那么孤独?

在博物馆讲述青铜器的部分,遇上酒器。

考古学家就与学生们分享了一个考古学家的日常故事。

某天,考古学家和某部长谈话,谈起称呼的问题。

--我说“尊敬”您,当然是好,然而回到古意,我可不敢这么说!

--哦?为什么这么说?

有请--独耳尊

西周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1982年丹徒磨盘墩出土,口径34.5厘米,底径24.1厘米。

口沿下有一半环耳, 腹饰云雷纹及四组乳钉。

云雷纹:青铜器表面用于修饰的一种典型纹饰。

基本特征:纹饰是以连续的“回”字线条构成。

云纹是以圆形的回字组成,而由方形的回字组成的称为雷纹。

青铜器上的云雷纹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尊”。

《说文》:“尊,酒器也。”

尊,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

谈到古代的酒,萦绕舌尖的,或许多为苦涩滋味。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与愁,难以割舍。

酒与别

王维千古咏别绝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遥远的西北边疆,

是悱恻难言的牵挂,

是一身才华无处安放、

个人价值无法实现的苦闷。

语言太过苍白无力,

不如干了这杯酒。

酒与乡

范仲淹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登临高楼,亦望不见归去返家的路。

只是愈发,形影单只。

孤独与乡愁,且让酒香覆盖了罢。

酒与国

同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家远万里

功业未就

然“将军白发征夫泪”

要守护国土

守护国民!

酒与乐

但酒并不都是悲的。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生活中小小惬意。

寒冬,温酒,暖胃,暖心。

《饮中八仙歌》

同样“嗜酒”的杜甫,初到长安时,还未经历那场动荡。写下《饮中八仙歌》,描写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再现了巅峰的大唐时代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洒脱不羁的精神风貌。

描写崔宗之的“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便是后世文人墨客描绘翩翩少年喜用的“玉树临风”出处了。

当然,《饮中八仙歌》最为大众熟知的,莫过于描写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仙李白,亦被称为酒仙,与这,肯定是脱离不了干系的。

说完了酒与诗,回到酒器尊。

从尊到樽的演变,其实还有许多插曲。

“尊”作为酒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其所用的材质的不同,其字形也随着发生不同的变化。

最早的“尊”可能是用陶器制成的,那个时候的酒器“尊”通常写作“罇”。

良渚文化的陶器-黑陶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时代,出现了用青铜制作的“鐏”。

启尊,西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战国之后,青铜文明逐渐式微。秦汉时期,花纹古朴、色泽明快的漆器得到大力发展,“樽”字应该就在此时出现,表明木制的尊。

“杨茂造”剔红花卉纹尊,元,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实际上,后世,陶瓷质地的尊远比漆器的尊流通和使用广泛,但是樽替代尊,一路流传了下来。个中缘由,可能是秦国统一文字时一统,又或是汉代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型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其还没有形成共识,你的想法是什么呢?欢迎在后台留下你的猜想!

尊字的演变△

甲骨文和金文的尊,都像是双手举着酒坛。显而易见,尊在夏商周时期,多为祭祀的礼器。

在所有盛酒器中,“尊”一般为高体的大型的容酒器,通常是方形或圆形。或许是受古代天圆地方宇宙观的影响, 它最早就被选为祭祀的礼器, 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最大的烹饪器鼎。

那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考古学家的问题—尊敬,此时,不可乱用,何意?

古人祭祀的对象,常有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尊敬放回三四千年前,应该是“以尊敬鬼神。”

现在,你明白考古学家的意思了吗?

最后,不免唠叨一句。

酒,少喝为好。

毕竟伤身。

参考资料:

南京博物院官网

《“尊敬”的词化历程探究》.常志伟

《酒、酒器与传统文化》.黄亦锡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

往期文章:

中国常见青铜器种类鉴赏(1)

中国常见青铜器种类鉴赏(2)

人神之距丨良渚出土玉琮王

风华绝代的“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和他的组印

三彩骆驼载乐俑丨行者之乐

每个人都认识的“国民文物”大概就是它了

水浒里的那些山东方言

题记:笔者家是潍坊的,读水浒的时候发现一些山东方言。方言,过去有,如今有,将来可能无,遂记之。

寻思(xín si)

ps:①发音标注系潍坊地方方言发音。下同。

解释:考虑

出现次数:160多次

书中例:①太尉寻思道:...

②自肚里寻思道:...

日常用例:寻思什么呢;胡寻思

夜来

出现次数:约50次

解释:昨天

书中例:①小人起多时了。夜来多多搅扰,甚是不当。

②你如何夜来吃得大醉?

③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偈言,终身受用。

④这厮夜来赤条条地睡在灵官殿里,被我们拿了这厮,带到晁保正庄上,原来却是保正的外甥。

⑤摆了夜来煮的猪羊、烧纸...

日常用例:你夜来上哪来?

*杀

解释:“杀”,又作“煞”,在动词后的用法,今山东方言中仍有,是形容动词之程度深极之意。

亏杀

出现次数:9次

见“亏”

打杀

出现次数:6次

书中例:①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②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便打杀值甚么!”

日常用例:“打杀你个死孩子”

强杀

出现次数:3次

书中例:①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做大!”

②晁盖道:“不可!自古强兵不压主。晁盖强杀,只是个远来新到的人,安敢便来占上!”

③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做大!”

吓杀

出现次数:2次

书中例:①你这两个兄弟,吓杀我也!

②李逵便道:“则不带我去便了,何消得许多推故。几曾见我哪里吓杀了别人家小的大的?”

日常用例:“吓杀我了”

惊杀

出现次数:2次

书中例:①惭愧!惊杀下官!”

②时迁道:“你惊杀我也!”

折杀

出现次数:2次

书中例:①鲁提辖道:“老人家,如何恁地下礼?折杀俺也!”

②那妇人向前扶住武松道:“叔叔,折杀奴家。”

晒杀

出现次数:1次

书中例:①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日常用例:“日头晒杀了”

恨杀

出现次数:1次

书中例:①这日娘贼恨杀洒家,分付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

日常用例:“这个死孩子恨杀我了”

火家

出现次数:47次

解释:伙计

书中例:①街坊邻舍并郑屠的火家,谁敢向前来拦他。

②却叫小人的妻弟带六个火家...

③何九叔先拨几个火家来整顿

④当下张青叫火家便从剥人凳上搀起两个公人来

⑤我们四个都是张大哥的火家

日常用例:我有个火家,怎么怎么...

掇(duō)

出现次数:约40次

解释:用两手端起

书中例:①双手把锅掇起来

②舀了一桶汤,把抹布撇在里面,掇上楼来

③面前只有个石香炉。李逵用手去掇

日常用例:掇着碗;掇着盘;掇着簸箕;

出现次数:约40多次

解释:幸亏

书中例:①亏杀了他,就与老汉女做媒,结交此间一个大财主赵员外,养做外宅,衣食丰足,皆出於恩人。

②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於路投奔人

③“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必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④晁盖道:“亏杀这个兄弟,担着血海似干系来报与我们!...

日常用例:亏得你帮我...

约莫(yue mu)

出现次数:29次

解释:大约

书中例:①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

②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③约莫也吃了十来碗酒,智深问道:“有甚肉,把一盘来吃。”

④约莫初更时分,只听得山边锣鸣鼓响。

日常用例:“约莫约莫(动词),今日能挣多少钱?”

家去(jia qi)

出现次数:约20次

解释:回家

书中例:①陆虞候道:“兄长,我们休家去,只就樊楼内吃两杯。”

②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明日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不拣怎的,三年五载,养赡得他。

③我且不做买卖,一同和你家去。

④他若也起身走了家去时,我却难道阻挡他?此事便休了。

日常用例:“我家去了啊。”

来家

出现次数:约20次

书中例:①宋江道:“我特来家取父亲和你。”

②李逵道:“娘!铁牛来家了!”

③雷横答道:“我却才前日来家。”

④且说李师师当夜不见燕青来家,心中亦有些疑虑。

日常用例:家人出去找家人,让家人回家时说:“快来家!”

杌子(wù zi)

出现次数:9次

解释:小凳子

书中例:①宋江坐在杌子上睃那婆娘时

②掇个杌子自近火边坐地

脊梁

出现次数:9次

解释:后背

书中例:①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

②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

③因他脊梁上有花绣,江湖上都呼他做花和尚鲁智深

④被李逵直把头按将下去,提起铁般大小拳头,去那人脊梁上擂鼓也似打

⑤燕青道:「自把衣服脱了,将麻绳绑缚了,脊梁上背著一把荆枝,拜伏在忠义堂前,告道:『由哥哥打多少。』他自然不忍下手。这个唤做负荆请罪。」

⑥脊梁上用包袱背着大炮

日常用例: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把包背脊梁上

日头(yi tou)

出现次数:5次

解释:太阳

书中例:①林冲道:“我今日若还取不得投名状时,只得去别处安身立命!”两个来到山下东路林子里潜伏等候。看看日头中了,又没一个人来。

②杨志戴了遮日头凉笠儿,身穿破布衫,手里倒提着朴刀。

③那妇人看了这般,心内焦躁,指着武大脸上骂道:“混沌浊物,我倒不曾见日头在半天里,便把着丧门关了...

④武松那日早饭罢,行出寨里来闲走,只见一般的囚徒都在那里,担水的,劈柴的,做杂工的,却在晴日头里晒着。

日常用例:日(yì)头大高高了,还不起床?

跐(cǐ)

出现次数:4次

解释:踩

书中例:①宋江仰着脸,只顾踏将去,正跐着火锨柄上,把那火锨里炭火,都掀在那汉脸上。

日常用例:跐着梯子;跐着石头过河;

放屁辣臊

出现次数:2次

解释:胡说八道

书中例:①婆子道:“押司莫要见责!闲话都打叠起...外人见押司在这里,多少...胡言乱语,放屁辣臊。押司都不要听,且只顾饮酒。”

②含鸟猢狲!也来老娘屋里放屁辣臊!

日常用例:吵架时用,形容对方胡说八道。

趁钱

出现次数:1次

解释:有钱

书中例:①施恩,一见如故,每日好酒好肉管顾我。为是他有一座酒肉店,在城东快活林内,甚是趁钱...

日常用例:某某家里真是趁钱;家里趁两个儿;

团鱼

出现次数:2次

解释:甲鱼;鳖;王八

书中例:①禅和子道:“善哉!”

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么善哉!”

禅和子道:“却是苦也。”

智深便道:“团鱼大腹,又肥甜了,好吃,哪得苦也?”

ps:①发音标注系潍坊地方方言发音。②出现次数可能有小出入。③不全。日后可能再续。

一位支教教师的心声:离开阿勒泰 把心永远留在了那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阿勒泰的另一个角落

离开新疆阿勒泰那天,我删掉了电脑里的17个文件夹、381条记录。

我想来一场干脆利落的告别。电脑里的记录抹掉了,自己的心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那是一个我离开5年、时常想回去、看到照片鼻子会发酸的地方。

那也是迄今为止,我在祖国版图上抵达过的最远地方。

阿勒泰是中国的一个角落,地图上大公鸡尾巴翘得高高的地方,它在阿尔泰山南麓,被216国道线牢牢拴在西北最末端。北面是漫长的国境线,常年积雪,四面环山。很多人因为作家李娟写的《阿勒泰的角落》而听说过那里。

阿勒泰地区太大了。它有11.7万平方公里,是我家乡天津的近10倍,人口66万,远不足天津的二十分之一。“阿勒泰”是突厥语,意为“金山”,有“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之说。

李娟在阿勒泰的一个角落,我在另一个角落。

学校操场边的哈萨克少女。

1

我们一行14个人的支教团是在盛夏到达阿勒泰市的。

我曾想象,要到达的远方,满大街都是卖切糕和烤羊肉串的大叔,戈壁滩上挨着个儿躺满了胖胖的哈密瓜,葡萄沟不远处就是大片大片的白棉花。

事实上,这里年均气温4℃,3个月的无霜期,特产大雪。这里城市建设完备,有溜光的柏油马路,百货大楼也入驻了高档化妆品的专柜。

我们支教的高中在当地首屈一指。近一半学生是哈萨克族,他们第一次出现在我朋友圈就因颜值获赞无数。他们会讲哈萨克语、汉语和英语。

第一次英语辅导课上,大家自我介绍:藏哈尔是“高大的山峰”,朱丽德孜是“星星”,阿依达娜是“月光下的少女”,哈里哈西是“小燕子”,波塔是“小骆驼”。

“塔里哈尔,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呢?”我好奇。

“不告诉你,他们也都不知道。”他有些得意。

好吧,“不想说”又有什么打紧的呢?课堂上,师生也是一种平等的配合关系。我们需要给彼此更多的尊重。

她们叫我“玛丽”。刚到时,学生去办公室找我,年级主任说你们马老师去领新书了。不知道传到班里为啥就变成了“玛丽老师”,已经传开了,就没改,Mary就成了我的英文名。为此被支教团的老师笑话了一个月,堪比理发师Tony。

后来学生们给我起了哈萨克语名字,“茉莉德尔”,是清澈、小溪的意思,团里的老师因为只有我有此殊荣,所以称我“小茉莉”老师,后来大概因为我特能吃抓饭,就变形成“小米粒”。

我带高一年级一个普通班和一个特长生班的英语课,平均每天上3节课,批改作业至少150本,晚上回到宿舍继续做课件、写教案,通常被子还没盖上,人就睡着了。有时候,做梦都是在讲台上暴走。

站到讲台上是最踏实的时候,我似乎在粉笔灰里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力量,瞬间有了天然的大嗓门和抑扬顿挫的声调,还有偶尔“狰狞”的面目表情。“来,抬头,看黑板”是我唤起他们注意力的咒语。

特长生班的学生很多时候都不算乖巧。

他们喜欢在课上叠纸飞机,画太空飞船,起立的时候互相撤板凳,用课本作“掩护”,在课桌上带蜗牛散步,将两个透明胶带芯窝在眼眶里,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站门口迎接我。

一个学生虽然是文科生,但是个“发明狂人”,他在日记中写道,他曾发明了一款“点痣器”,用各种电池导线鱼钩,把自己脸上的痣烧糊掉了。

还有一个学生,一整节英语课都在偷偷雕刻橡皮泥,我发现时,已是只逼真的拇指大篮球鞋。“老师,你学过《核舟记》吗,我这个技术比它如何?”

有次,下课前,我把作业打在6张幻灯片上,每天完成几项,背哪里的单词,很细致。他们将有6天的古尔邦节假期。

“呀,老师留少一点少一点。”

“不多,前3天基本上没有作业的,你们可以去拜年。”

“老师,我们6天都要去拜年!”

学生习惯和我讨价还价、撒娇。有时作业多了,他们就喊:“嗷,Mary作业太多了!觉都不够睡!睡不好觉,怎么长个子啊!”

抗议无效。长知识与长个子本来就不冲突。

学生在课上扮“鬼脸”。

2

很多时候,我也不温柔。甚至想变成他们的亲妈挨个儿揉圆搓扁名正言顺地揍一顿。

学生总结过我的暴脾气:不认真听讲的时候,会先祭出“眼神杀”;被无视后,会掷出我的“暗器”,那通常是个粉笔头或听写本;最严重的后果是被我带回办公室。

“起立,你不是想说话吗,下课跟我去办公室,让你说到不想说为止。”我点名班里说得正热闹的学生。

“你看啊,我有这么多书,都没有时间看。既然你那么想说话,就读书给我听,一直读,读到你不想说为止。”我从书架上随手抽出周作人的《夜读抄》,递给他。

他也不惧,站我办公桌边读起来。读完三行,抬头,“老师,能换一本吗?”

有时气氛缓和了,熊孩子们在办公室里给我讲被初中老师惩罚的往事。

“你知道吗,就冬天,我们拿着塑料桶去操场上装满雪,然后两脚踩着桶沿,蹲上去,直到雪全部化掉,我们才可以下来。”

尽管我时不时“修理”他们,可他们还是很爱我,说我的课很有趣。

“玛丽,你知道吗?”我的课代表沙塔娜在微信上向我语音播报,昨天班里要选副班主任,全班都在讲台下喊我的名字。沙塔娜故意把“全班”两字拉得很长。

来到阿勒泰的第一个月,我顶着小雨在邮局门口写明信片,我恨不得告诉全世界,“我很爱我的学生们,我爱她们金子般的心灵,爱她们名字中的月亮、山峰、草原和花朵。”

“这里的人们很淳朴,这里的街道只有一条,这里的物价很资本主义,这里的蔬菜只有土豆洋葱西红柿。”

明信片还在路上,我和学生发生了支教期间的最大一次“冲突”。

通往阿勒泰的公路 刘瑞麒/摄

3

我和Lebron之间的战争“爆发”在一次英语自习课,因为他“在英语课上写物理作业”。

我生气地将他的物理书和作业本扔上讲台。他也不示弱,从座位上站起来,像个发怒的小狮子,冲上讲台抢回自己的书。

他站起来高我一头半,性格大大咧咧、作业字迹潦草,但成绩很好。他也是班上最挺我的学生。

课堂上,我每讲一个知识点,都会向讲台下问一句,“可以听懂吗?”“老师,可以——”他老大声地把音拉得很长。他也喜欢偶尔出个难题,当堂考考我。

我把从母校南开大学带来的三枚青花瓷书签奖励给班上的学生,他拿到了其中一枚。

可这次,他不仅顶撞我,也让我建立起来的做老师的信心瞬间崩塌。我带着眼泪走出了教室。

晚上,我收到了班里41名学生的短信。 “老师,你可不要再难过了吧,我们都很爱你啊,希望你明天回来上课” “老师,你要是还不舒服,我明天去揍他一顿”……这些信息里,唯独没有Lebron的。

他的行为被学校的老师们判定为“恶劣”,但他依然拒绝认错。

不知道别的老师对他说了什么,第二天下午,他带着一束鲜花来办公室。卡片上,他只写了两个词,“玛丽,对不起。”

这张卡片的背面被我写上了冬季学校作息时间,贴在墙上整整一年。

此后的课堂还像往常一样。我依然上课提问Lebron,依然偶尔开他的玩笑,他也还会和班上同学在我上课的路上拦住我叨叨两句。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Lebron的英语书封皮上用黑色碳素笔写了一行大字,“不许惹老师生气”,被反复描了很多遍,描得很粗。他尴尬地冲我笑笑,我却笑不出来了。

我没有生Lebron的气,却对自己很失望。我很内疚,为什么在学生成长的路上,自己没有保持足够的理智和宽容。Lebron的代价是一个处分,而我的代价却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和自己的斗争。

很久之后,我开口和Lebron聊这个问题,那时候我已经在和他们相距4000公里外的天津。

“对不起,为由于我的不成熟而给你带来的处分而道歉。”我终于在手机里敲下了这行字。

“说啥呢,本来错就在我。就像你说的,我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处分没事,我后来又背了一个,害得我们班主任连年终奖都没有了。”

Lebron说的第二个处分,是他因为抢宿舍楼下的乒乓球台子,对一个学生大打出手。为此,老师们都快被气晕了。

再后来,听说他很乖,很安静,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俯瞰阿勒泰市区 刘瑞麒/摄

4

我在阿勒泰有段“集资”奶疙瘩的“丑闻”。

课间总有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办公室门口探出个脑袋,小声喊着“老师,出来一下”,然后迅速塞到我手上几块奶疙瘩。就这样,我的桌子上堆起了一小座“奶疙瘩山”。

一块奶疙瘩差不多需要用一小桶牛奶才能制成。据说,世上几乎找不到两块风味完全一样的奶疙瘩。它是游牧时的干粮。以前在冬牧场,酸奶疙瘩还是牧民面条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是醋的替身。

李娟在《春牧场》里写道,“哈萨克人做客通常是很郑重的事情,哪怕是孩子,也带有礼物上门。礼物通常是一块旧软绸里包裹的风干羊肉和几块奶疙瘩。”

我养成了每天一块奶疙瘩的习惯。早晨到办公室,拿出一块酸硬的奶疙瘩咬一咬,提起一天的精神,然后小心地用纸包好,放到书架边,奔去班里上课。批作业累了,再从书架旁拾起早晨的奶疙瘩,叼在嘴里。

一块奶疙瘩我可以磨磨蹭蹭啃上一天。这在学生眼中,也成了办公室一景:南开大学来的英语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啃奶疙瘩。

阿勒泰市和天津市面积一样大,可我却觉得它很小,一条南北主干道。打车很便宜,起步价3元,基本可到达我出行的全部目的地。

这里没有新光天地,没有百盛银泰新世界,也没有中影万达大悦城。

我们最多的娱乐就是散步,就像当地人说的,“阿勒泰就是‘一个馕饼从北滚到南’。”

“华丽”是一家商场。每次散步到这里,我都会想起帕孜来提的话。

有次上课,我讲词组“be native of(某物是某地专有的)”,帕孜来提造句:“Huali is native of Altay。(华丽是阿勒泰所特有的)”。我惊异于她们的思维,灵活而可爱。

偶尔,我们会奢侈地去看电影。

老谋子的《归来》上映,我心心念念要去看一场。刚来的时候,我立志不能降低伪文艺青年的生活品质,7个人去看的《速度与6》。多好看的电影啊,有一段却只能听见声音看不到赛车。坐前排的大姐说,哎,屏幕太小,估计冲出去了吧。

心情不好时,“海陆空”就搞定了。海陆空,就是一个长约一米半,宽约40厘米的铁板上,把土豆、红薯片铺在最底层,上面有烤鱼、烤鸡翅、烤羊肉等,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水里游的都在里面。端上来的时候还滋滋直响,“好吃到流眼泪”。

我们还喜欢在桦林公园一个“海拔888米”的牌子下照相,并决定照全四季,这个心愿终究是实现了。

秋天的桦林特别美,跟油画一样。只可惜镜头太渣,糊了一片。

学生们的篮球赛

5

李娟在文章里写道,几乎这里的年轻人们都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也有很多年轻人天远地远地跑到阿勒泰这个边地小城,来之前,无人不心怀浪漫想法。但是,世上还有一个词叫“现实”。差不多所有人最后都会对这里失望,顶多两年就纷纷离去。就算为了生活不得不留下来,也一个个牢骚满腹,百般不顺。

松哥姓什么我们都记不清了,支教团的老师都这么称呼他。他是四川人,毕业于四川一所高校,2010年4月25日入疆,教地理。

学校安排年轻老师互相听课,我曾在他的课上听他给学生讲,“像我们国家,北有冰原,南有大洋,西连大漠,东接大海,这才是大国。”

冬天的时候,他经常在学校教职工健身房和我争夺唯一的一台跑步机,那台跑步机太老了,人在上面跑能感觉到它的剧烈抖动,后来干脆坏掉了。支教团的袁老师每天绕着室内的羽毛球场地跑100圈,经过他“精确”测量,场地一周是40米。

“我那时拉了一个行李箱,48小时的火车从成都到乌鲁木齐。然后坐12个小时大巴到阿勒泰,4月还是挺冷的,还记得我试讲的时候穿一件黑棉衣。”松哥试讲的内容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因为试讲要求是学生学到哪里,教师就要从哪里接着讲下去。

平凡的热情能催促人去远方,强大的热情则会让人在远方停留。留下来的松哥把新疆看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当离开新疆时,我才意识到他这句话的普适性。自己早就不说“你们新疆了”,而是“咱们新疆”。

阿勒泰的牧区。

6

在这座小城里藏着很多梦想。

阿勒泰是一个“特产”将军的地方:整座城市倚靠着将军山,城里干道旁有一棵将军树,一个古旧的大门为“将军门”。

将军山在克兰河东岸,隔河相望的便是骆驼峰。两山对峙,是阿勒泰的象征与骄傲。

学生臧哈尔告诉我,他们乐队的排练室就在将军山后。

这个看上去瘦弱的哈萨克少年总喜欢用“燥”这个字。他喜欢听“重金属”。平时自己翻译外文歌词,那些歌 “阿勒泰听过的人也不一定超过5个”。

在将军山上,他们有一间简陋的排练室。阿勒泰的冬天有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他们便自己拖煤上去,长长的斜坡,是4个孩子的坚持。

乐队磨合得差不多了,他们在一家KTV租了场地,开过一个专场演出,收门票。去的人比他们预想的多很多,场面很火爆。他们挣了近2000元。

“如果有一天乐队解散了,怎么办?”

“不会的。”藏哈尔说,“如果有一天乐队解散了,我会说,这是我的第一支乐队。”

为了让新来的老师保持对高考要点的“题感”,学校要求我们参与高三年级的月考和期中考。

答题卡让我有种穿越感。

英语150分中,有90分是客观题。但这里使用的“答题卡”,并不是机读卡,而是教师“人读”——点一支熏香,在正确的选项上烫出洞,覆在学生的答题卡上,能重合露出黑色铅笔涂痕的便是对的。

阿勒泰的冬天来得很快。

考试进行一半,窗外的雪花便大片大片地飘下来。我在草稿纸上写,“窗外下起了白色的饼干。”

每年有6个月的雪期是这里值得炫耀的资本。

随便一场雪,就能没过膝盖。连着几天飘雪,雪都能堆成腰那么高。听老支教人说,冬天,你觉得整个城市都矮一截似的,建筑物、指示牌什么的,都只高出地面一点点。

7

在玩雪这件事上,我的学生们把阿勒泰以外的人都称为“南方人”。

南方人打雪仗是团个雪球,扔过去。阿勒泰最传统打雪仗的方式是,一个人过去,咔一下撂倒一个人,然后出现一堆人,搓搓手,立刻铲雪,把这个人埋掉。大雪到来前,学生冲我坏笑一下,“所以说,雪后不要落单。”

我就被“活埋”过几次。下课铃一响,便有学生跑到上讲台,“哎,老师,我帮您拿书,给您拿电脑”“手机、钥匙也先放我这呗”这真是一个“不良”信号。

后来,年轻老师们得到的经验便是,在大雪堆积的日子里,布置两分钟自习,提前“逃”回办公室。

他们也会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设下“埋伏”,将办公室门口的地拖上很多遍,老师们踩着冰碴极易滑倒。

等操场上的雪足够厚了,“雪地杯”足球赛也要开幕了。

山上是一派林海雪原、皑皑雪山的景观。滑雪行家说,这里的雪质是全国最好的,足以媲美日本的北海道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

阿勒泰有着古老的滑雪传统。在图瓦人居住的地方,夏季游牧的时间很短,大概只有3个月。冬季里,零下三十几摄氏度,积雪达1米深。牲畜寸步难行,滑雪成了他们在山谷中疾走、迁徙、运输、狩猎的重要方式之一。

2015年发布的《阿勒泰宣言》认为阿勒泰是世界滑雪起源地,至今已有1万年的滑雪历史,超过之前考证的挪威滑雪史4500年,俄罗斯滑雪史8000年。

对于这里的学生来说,滑雪就像走路吃饭一样,不属于特殊技能。我有学生曾在13岁时获得全国滑雪比赛第二名。她的身体素质看上去并不出众,平时话少又低调。提起获奖,她无比淡定地回答“嗯,是有这么回事,上初中的时候了”,兴奋程度似乎还比不上考个班级第一名。

8

阿勒泰的冬天漫长,天上时不时飘下“锅盖”大的雪片,日落的时间从晚上10点挪到了约7点。

我们出门前都会精心装扮一番,头上戴着帽子耳包,脚上有三层袜子和厚厚的雪地靴,我俨然把自己裹成了一只“会讲英语的狗熊”。

团里的人相继病倒。

我的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二十几岁的姑娘,整张脸没有一平方厘米的好皮肤。因为水土不服,脸上除了痘痘,就是痘疤,还有的正在酝酿生长,马上破皮而出。严重的时候,几乎一个星期没有照镜子。涂抹药膏时,都是对着手机屏幕。还有学生给我找秘方,送酸奶抹脸。

“马老师,你的脸?”问得人多了,我反问:“我脸怎么啦,脸上长胡子了吗?”

脸还是要的,我不会放弃治疗。

“哈萨克医医院”的汉字和哈语写在一块铁牌上,白底红字。医院的建筑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墙体是浅蓝色,屋檐用红色勾边。

我是支教团里唯一一个去哈萨克医医院看病的人。在医院就诊时遇见隔壁班学生米克的妈妈,她是这里的医生。知道学校不方便熬草药时,她便贴心地表示,明天一早米克上学时会带到学校。

我躺平了,床边的机器开始喷蒸气,整张脸被“浇灌”透了,蒸气停止,医生开始下针。把痘痘挤出来。

前前后后,我的脸上至少留下了上百个针眼。

翻身下床,自己去走廊尽头的水房洗净残留的药物。楼道里的待诊病人或坐或站,对我行“注目礼”。直到我在墙上的镜子里,看见被蒸汽喷湿又压变形了头发,那张红肿,充满针孔的脸丑到极致。

冬天的阿勒泰白昼也变短了,天色暗了下来。我站在公交站牌下,戴着护士好心塞给我的蓝色口罩,心情很复杂。

电商300亿元的成交额,恒大夺冠带来的新讨论……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些与我有何干系呢?我只关心我的脸,我只想健康地回去。

有次上楼,听见身后有两个女同学小声说,“呀,那个支教老师的脸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哦。”我不敢回头,我的脸确实很烂了,还不许别人说吗?可就在这时,突然听见我们班长的吼声,“说啥呢,我们老师的脸怎么了?”

再回头,他的拳头已经举起来了。他嘴里嘟囔着,“滚一边去,看你们是女生就不揍你了,以后把嘴刷干净再出门。”

我们班班长快1米9了,我经常仰着“月球”脸骂他,他也一副没睡醒或无所谓的样子,从来没有私下和我开过玩笑,关系也很冷淡。

可就在那一瞬,我突然感动得想哭。

新年快到了,学生们放寒假时,我们有一个月的返乡探亲假。

我的学生达吾列跑来办公室交作业时,给我科普阿勒泰的鱼,“细鳞蛙、哲罗鲑、白斑狗鱼、河鲈、鲤鱼、高体雅罗、贝尔加雅罗、江鳕……”他的重点是:“要是你们寒假的时候不走就好了,可以来我们福海县看看‘冬捕节’。”

团里的人对回家似乎也没那么渴望。直到回家前一天,袁老师还有高二年级的5节数学课要上。他站在讲台上,没完没了地讲着椭圆和双曲线。

因为时间冲突,他上了13班的第四节课,就没法上14班的了。他给学生们道歉,课程实在倒不开,没有机会给他们上本学期的最后一节。

“第四节课,我一推门进教室,就傻眼了,另一个班的搬着凳子挤在过道里、讲台旁,原本容纳60个学生的教室,坐了120个学生。”袁老师说,“我觉得值了,真的值了。”

另一个深刻在他脑海里的场景是元旦演出,体育馆里黑压压坐满了人,袁老师带的100多个学生站到板凳上,扯着嗓子在下面一直喊“袁埜我爱你”,他差点掉眼泪,“那种感觉这辈子不会有第二次了。”

9

阿勒泰纬度高,10月飘雪,转年4月底才能春暖花开。

阿勒泰的春风“如母亲的手”,再过一个月开车进山,你会惊奇的发现,山上的景观以阳光照射的地方分界,一面鲜花遍野,一面白雪皑皑。

山上攒足了6个月的冻雪化冰成河,携着泥来势汹汹,清澈的河水变得像黄河一样浑浊。阿勒泰的自来水为冰雪融水,春天的水会带有泥沙。白衬衫被我悄悄收进了衣橱。

经历了一次文理分班后,我和一些学生成了彼此的“前任”,而我离开的时间也进入了倒计时。

没课的时候,“前任”们频繁地从教学楼的一端跑到办公室所在的另一端,从一楼再爬上三楼,凑在我的办公桌边。

可我每个课间都忙着给“现任”讲解阅读,只能一脸歉意地朝她们笑笑。她们不走,也不说话,就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

6月19日,我在12班上了最后一次课。没有正式的告别仪式,却第一次泪洒讲台,这个我站了一年的地方。我承诺他们,两年后,我研究生毕业,他们参加高考前,我会回来给他们助威、打气。

我听见第一排的学生小声说,机票钱多少?到时候我们凑钱,你要回来看看。

然而我没能兑现这个承诺。他们高考的日期与我研究生毕业答辩日期相撞,那成了我过去生命里撒的弥天大谎,也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松哥说,“来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最好的选择。”

离开时,学生们送了我一个10分钟的视频光盘。全班学生在操场上大声喊着“Mary,Mary我们爱你,你永远是12班的大美女”。

我的抽屉里塞满了她们留给我的东西,照片、信纸、巧克力、新疆风情的小帽子……桌子上有一小袋奶疙瘩,一张小纸条上,有学生歪歪扭扭的字迹:老师,你知道吗,每个哈萨克人都是啃着奶疙瘩长大的。牧民家的孩子远游前,母亲都会在行囊里塞一包亲手做的奶疙瘩,那是母亲的手艺,那是故乡的味道。

7月2日,我背着这些奶疙瘩上了飞机。自此,我再没去过阿勒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马宇平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