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同契》是中国禅宗有名的经典之一,由唐代禅师杨岐(字玄懋)所著。其全篇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参同契中卷》是其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参同契中卷》的原文为“如来所说法门大体,唯心不二。闻思圆通,无有外内。所以者何?心外无物,亦无来处;心内亦无物,亦无去处。无处何来无物,无物何去无处。外内俱无,何处相妨。一切诸法,尽在此心,此心不在诸法。诸法虽在,其实空如梦幻,无有建立,亦无崩塌。唯是一心,乃能成佛。”。
这段话的意思是:佛陀所说的法门的总体特征就是唯心不二。唯有悟得心性不二的人,才能圆通闻思。在悟得心性不二之后,内外之分就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外没有物体,也没有来的地方;心内也没有物体,也没有去的地方。外与内都没有了,哪里会相互妨碍呢?所有的一切法都在此心中,但此心却不在一切法中。虽然一切法都在那里,但它们实际上是空虚的,如梦幻一般,没有建立,也没有崩塌。只有一个心,才能成佛。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心外无物,心内亦无物”,也就是说,一切都是来自内心的,外在的一切只是表象,虚幻不实。如果能够悟得此心,便能够超脱一切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这也是中国禅宗的核心思想之一。禅宗强调的是“悟”,而不是“修”,禅宗认为,只有通过悟,才能够真正的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走上人生的巅峰。
此外,这段话中提到的“闻思圆通”也很有深意。闻和思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个关键步骤,闻是了解外在世界的过程,思是将外在世界与内心的经验相结合的过程。圆通则是指通过悟得心性不二,将外在与内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真正的开悟。
总之,《参同契中卷》所阐述的思想体系是非常深奥的,需要通过对禅宗思想的深入了解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然而,这种思想却对于现代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追求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就需要我们通过对内心的悟,来超越外在的表象,成就真正的自己。
《周易参同契》原文:。乾坤交泰,二气相成,万物化育,圣功机关。日月经纬,地阴泉涌,天罡启闭,人事参商。义之理也,自然之道也,参同其象,鬼神守护。夫三才者,天地人之道也,故曰:上古参同,中古分离,今古乃并。乾旦之数为奇,坤初之数为偶,奇数阳,偶数阴,随阴阳而变移,是故计之以易。夫易者,所以观天之道也,是故称为易,因以传之,曰周易。《周易参同契》译文:。乾坤交融,两个气息相互协调,万物繁衍,神力机巧。日月时间运动,地上、阴阳、泉水涌动,天罡启闭,人间事情参合。义理即道理,天然之道,形象相同,鬼神保护。因为三才即天、地、人之道,所以说:“上古是相同的,中古是分离的,现代是融合的。”乾天八卦为奇数,坤地八卦为偶数,奇数属于阳性,偶数属于阴性,跟随着阴阳变化而运作,所以运用“易”来计算。易就是用来观察天然之道的,因此称为易,流传下来就叫作周易。
参同契原文:。心之官则思,思则有象,象则有物,物则有情,情则有意,意则有志,志则有行,行则成事。参同契译文:。心是思考的官能,思考会产生形象,形象所代表的物体就有了存在感,存在感则会产生情感,情感引发意识,意识则会制定目标,目标驱动行动,行动最终会想要达成目标。
参同契是一篇唐代道教经典,是道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参同契的原文及译文:。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是天地万物的起始;有名,是万物的母亲。因此,经常不追求,以观察它的奥妙;经常追求,以观察它的变化。这两者,同源而异名,这就是玄妙之处。玄妙无限,是开启一切奇妙的大门。赏析:。参同契是一篇深奥的道教经典,其表述方式通俗易懂,但其中的玄妙却需要深入理解。道教以道为宗旨,强调无为而治,努力追求与自然界的和谐。参同契中的“道可道,非常道”表明了道是无法言尽的,只能通过悟性和感悟去把握,因为它超越了言语和概念所能达到的界限。参同契还阐明了无名和有名的关系,无名即为没有被命名的天地之始,有名则是被命名的万物之母。这个命名是人类所加的,而人类的命名只是为了方便沟通和认知。因此,我们需要经常不追求,以观察它的奥妙,经常追求,以观察它的变化,这两者都是对其本质的探索。最后,参同契指出了玄妙之处,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表明了参同契的深奥和玄妙之处,也是我们在探索道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