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广州寺庙(广州寺庙哪里比较灵验)

时间:2023-12-28 11:47:51 作者:依稀久忆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广州这“被当公园”的寺庙,有2件物品来自曾经“世界首富”家族

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摄影、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广州,人们把规模较大的光孝寺、华林寺、六榕寺、大佛寺、海幢寺并称为广州佛教的“五大丛林”。其中海幢寺是座非常“特别”寺庙:海幢寺以前曾叫海幢公园,里面还有游乐设施,曾经是广州独一无二的“有碰碰车的寺庙”,如今虽然是恢复了“海幢寺”的名称,实行“寺园合一”,但在许多“老广”的心中,海幢寺既寺院,又是公园。

海幢寺最初并不在广州“五大丛林”之中。南汉国时期这里建起的千秋寺,就是海幢寺的前身;后千秋寺在岁月中消失,到了明朝,一位叫郭龙岳的富商购买了这一带并建成了私家园林,不久,有两位僧人光牟、月池师徒向郭龙岳募得其中一块地方修建了一个简单的佛堂,并根据佛经中海幢比丘修习《般若波罗蜜》成佛的典故,把佛堂取名为“海幢寺”;到了清朝,平南王尚可喜因攻陷广州后屠城十日,后来他每天陷入无穷无尽的噩梦中,因听从海幢寺住持阿字和尚点拨,想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弥补,牵头扩建海幢寺,于是海幢寺得到了扩大发展;到了光绪年间,海幢寺达到全盛时期,光僧人就有三四百人,慢慢就成为当时广州市"五大丛林"之一。

1932年,海幢寺被辟为河南公园,1933年更名为海幢公园,后由于战乱和历史原因,海幢寺曾遭严重破坏;到了1993年海幢寺开始复建了大雄宝殿,重建了天王殿、塔殿、放生池和7层的僧舍、藏经阁等。正因为这段经历,所以当你有机会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广”闲聊时,总会不经意间听到他或她把海幢寺称为“海幢公园”。

现在的海幢寺是免费对游客开放的,游客来到海幢寺,从山门处开始,沿藏经阁、六祖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前的石塔、大雄宝殿、铁塔、念佛堂、后院一路参观,当中有不少被大家熟知的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例如鹰爪兰、四大金刚、三须观音、海幢宫瓦、澹归碗、幽冥钟、星岩石塔……等,但在海幢寺中,有两个物件可能会被游客忽略,或者即使游客们看到了,也不知道他们的来历:一是在海幢寺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二件是海幢寺的念佛堂前水池的 “猛虎回头”石。它们都有“来头的”,是广州曾经“世界首富”家族的物件,只是经历岁月变迁,现在被搬到了海幢寺了。

第一件、海幢寺大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曾经“世界首富”潘振承家族的潘氏祠堂旧物。

进入在海幢寺的正门,穿过牌坊,就是海幢寺的山门了,正中上悬“海幢寺”牌匾,门口一副对联写道:“海晏河清逢盛世一门直入登觉岸,幢摇幡动透禅机万象澄清转新程“,对联前的两边,各有一只狮子。海幢寺门前的这对狮子,其实是当年“世界首富”潘振承家族的潘氏祠堂前的旧物。

潘振承,出生在福建一个比较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给人当船工,青年时期从福建来到广东,刚来到广州的潘振承在十三行的一家商行做事,后来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商行“同文行”。在乾隆22年,清政府关闭闽、浙、沪海关,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制度,以同文行为代表的广州十三行取得了对海外贸易的垄断地位,潘振承因此积累了雄厚的财富。据当年法国商人记载,潘家每年消费多达300万法郎,财产比西欧一个国王的地产还要多。因此,潘振承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在清朝乾隆41年,潘振承在漱珠涌以西购得约三百亩河洲地,开村立祠,建造了潘家花园及潘家祠堂。当年潘家花园可用“极尽奢华”来形容,庭院中不但处处种植着稀有的古树、各种各样的花卉等,还养着鹿、孔雀、鹳鸟以及鸳鸯……等等,当年来十三行进行贸易的西方人见到之后,惊叹西方的皇宫也不过如此……还有许多中西画家们将潘家大院作为描绘的对象,制成外销画,销往世界各地。只是经历了岁月,从前的潘家花园和潘家祠堂已经不复当年的模样,原来占地几千平方米的潘家祠堂门前留下的一对石狮子,也就被移到了旁边的海幢寺门口。

第二件、海幢寺的念佛寺前的水池中的“猛虎回头”石,是曾经“世界首富”伍秉鉴家族旧物。

从海幢寺南门进入,便可以看到念佛堂,在念佛堂前面有一个种着莲花的水池,在水池中央是一块“猛虎回头”的太湖石。这块太湖石非常有来历,来自于“世界首富”伍秉鉴家族。

伍秉鉴是继潘振承之后,十三行中出现的又一“世界首富”。 伍秉鉴,祖籍是福建,他的父亲伍国莹,在当时广州十三行的总商潘振承手下做账房先生,后来创办元顺行,为伍家的事业奠了基础,后哥哥伍秉钧继承并创办怡和行,一年后意外病逝。伍秉鉴就做了怡和行的新掌门人。通过茶叶贸易,到了1813年,32岁的伍秉鉴仅用11年的时间,使怡和行超越潘家同文行成为广东十三行的新一代领军人。1834年,伍家以大约2600万两白银(当年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是4000万两白银),被西方称为“天下第一首富”。 在2001年,美国《华尔街报》评出千年来世界最富有的50人,其中就有伍秉鉴。

有了钱之后的伍秉鉴在漱珠涌以东购地百亩,并在1803年建起了伍家花园,伍家花园的核心区万松园,是在1835年伍氏宗祠建成后陆续扩建而成,属于园中园,是接待西方商人和城中名士最主要的场所,据说其豪华程度让来过的洋人惊叹不已。“猛虎回头石是伍秉鉴的儿子伍崇曜,花了数百两白银从太湖买到运回广州,安置在伍家别墅“万松园”小苑之中,成为“万松园”别致一景。后来,伍家的家道中落,“万松园”逐渐残破,这块石头被荒废在园中。之后这块”猛虎回头“石放到海幢寺的经历就有了多个版本:

第一种说法:是“猛虎回头”石在抗日时期流落坊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位姓黄商人赏识此石,花2000元港币购回家中放花园中观赏,解放后,“猛虎回头”石最终被放置在如今的海幢寺内,供市民观赏。

第二种说法:日本侵华,广州沦陷期间,这块石头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想将其运回日本敬献天皇。但传奇的是,这只石虎被运到日本军营后,竟又“偷偷跑回”了海幢寺。后来,日军知道石头在海幢寺,还想挖起来,但他们怎么也挖不起来,最后气得用炸药炸埋,可能是得佛光护佑,到了1951年,当地群众将石虎重挖出来,石虎竟一点也没被炸坏,依旧虎虎生威,于是就把它安置在海幢寺,供游客观赏。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我们已无从考证,唯今天来到海幢寺,“猛虎回头”石确确实实是放在寺中,供游人参观。

那么,当你来到广州海幢寺内参观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寺中有两件是曾经“世界首富”家族留下的物品?得知寺中石狮子和“猛虎回头石”的来历之后,你再看它们,又是否会有不同的感受呢?本文是版权作品,未经珊珊三丫头书面授权,严禁搬运、转载、洗稿。如需转载,请与作者珊珊三丫头联系,谢谢。

广州最全寺庙合集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光孝寺

1,光孝寺

先有光孝,后有广州,传承千年的古寺求姻缘,求子,求平安

地址:越秀区光幸寺路109号

开放时间:8:30-16: 30

交通:地铁1号线西门口站 C 口

六榕寺

2,六榕寺

求姻缘很灵

地址:越秀区六榕路87号

开放时间:8:30-16:30

交通: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

大佛寺

3,大佛寺

在繁华的北京路,夜景好美,新网红打卡点。可以上香供灯,求平安最灵

地址:越秀区惠福东路惠福中街21号

开放时间:7:00-21:00

交通:地铁1号或2号线公园前站 D 口

海幢寺

4,海幢寺

求事业求学业祈福消灾难

地址:海珠区南华中路188号

开放时间:7:00-17:00

交通:地铁8号同福西站 A 口

华林寺

5,华林寺

求平安祈福许愿

地址:荔湾区下九路华林寺前31号

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地铁8号线华林寺站 D / E 出口

三元宫

6,三元宫

求财求姻缘求平安拜太岁

地址:越秀区应元路11号

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地铁2号线纪念堂站 C 口

仁威祖庙

7,仁威祖庙

本命年可以拜太岁

地址:荔湾区昌华街道洋塘路荔湾中学

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地铁5号线中山八路站 B 出口步行

寺庙注意事项:

◆进入寺庙最好不要在大殿内拍照

◆上香一般在上午,过午不烧香

◆祈福后可带上鲜花等来还愿

◆禁止踩踏门槛

越秀山麓钟灵毓秀 莘莘学子灼灼其华

课后时间,二中学生们在校园里弹琴唱歌。

1872年前后,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全图 图片来源:《粤秀文脉》

阮元 画像(资料图片)

陈澧 画像(资料图片)

“顶天立地”在20世纪四十年代曾为二中校训。(资料图片)

在越秀公园,踏上百步梯寻找旧时书院的踪迹。

粤秀文脉最宝贵的财富可能在于“尚真守正求实务本”的办学理念,并在继承中发扬,传承中创新。

学生们在树下读书。

读懂广州 第四十二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越秀山边,有间学校,有个先生,骨瘦如柴...... ”,这首老广州小时候哼唱的童谣中的那间学校,究竟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

时光的指针拨回清代中后期,粤秀山(今越秀山)南麓应元路曾先后出现学海堂、菊坡精舍和应元书院三大岭南官办最高级别书院,摒弃“应试指挥棒”,从提倡实学到实施通才培养策略,再到择师而从因材施教,这里不仅是当年的岭南文教重镇,还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之门,为国家向现代转型培养了大量的学术大家及风云一时的政治家。而在三大书院旧址上崛起的新式学校——广州市二中承继了应元路往昔的荣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策划/读懂广州工作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倪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除署名外)

学海堂

清代岭南最高学府

带动广州学术崛起

广州传统中轴线制高点——越秀山犹如一座雄伟的屏风,为千年古城藏风聚气,乃学子静心读书理想之所。近日,记者在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李颖的带领下,沿着越秀山百步梯往上走数十级,来到读书治事处纪念碑下,只见四周古榕掩映,木棉参天,往东二十米便是今日的二中校园围墙。“这里是当年的学海堂,当时为让开一株木棉树,两广总督阮元令学海堂偏开门。”在李颖的详细介绍下,二中的“前世”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学生可选择老师“专学一书”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是广州教育史上一个热火朝天的年份。粤秀书院大兴土木进行重修;珠江、羊石、穗城书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合并。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这一年4月,两广总督阮元在广州城西文澜书院(今下九路文澜巷一带)创办广州书院发展历史标杆——学海堂。1824年,学海堂迁至粤秀山(今越秀山)办学。学堂不大,但站在学堂门口极目一望,远见百里,珠江波澜壮阔,三塔参差,风帆叶叶从远处狮子洋而来。全广州的确没有比这里更好的读书之地了,用阮元的话来说,这个地方最适合“养气”。

如果说阮元对学海堂的选址是用心良苦的话,那他对教育的改革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先锋派。在学海堂创办以前,广州已有不少书院,但几乎没有一家不是以帮助学生通过科考为目的的,学的也都是八股文,奉行的完全是“应试教育”模式。学海堂之名源于汉代大学者何休的美誉“昔者何邵公学无不通,进退忠直,聿有学海之誉”。“招生简章”在开篇就挑明:“首劝经史,而诗赋具备,唯独不授举业,专勉实学。”也就是说,注重经文史学之切实学问研究,不教八股。

在学海堂的课表上,经史、诗赋、天文、地理、算学、校勘、博物无所不包。学生对基础课程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从 《十三经注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文选》《杜诗》《昌黎先生集》《朱子大全集》中“择一书肄习”,深入钻研。这种“专课肄业生制度”类似于今天的研究生制度。用《学海堂志》里的话来说,就是“随其资性,任选一书,养其所长”。

学生甚至还有选择老师的权利,可以“于学长八人中择师而从,庶获先路之导”,以“成就后进,教育英才”。从摒弃“应试指挥棒”到实施通才培养策略,再到因材施教,学海堂可谓两百年前尝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先驱。

出于“经世致用”的目的,阮元对自然科学表现出了极大热情。一般的书院是不开数学课的,只有最高学府国子监才开设基础算学课程。在学海堂,天文历算是与经学一样重要的课程,阮元还经常亲自考查学生。在他给学生出的一道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远超同时代人的开放头脑。他问学生:“今大小西洋之法,来至中国,起于何时,所由何路?”在这里,阮元不仅要求学生给出西洋历法之来源的答案,还要他们给出详细的论证。难怪梁启超先生称阮元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具有科学精神的知识分子之一。著名学者钱穆说:“(阮元)实清代经学名臣最后一重镇。”

精英尽出门下 各有真才实学

在当时,省会各大书院的山长(即院长)多以进士以上充任,不少还是颇具名望的名儒。而学海堂废除了山长制度,设立学长制度。学海堂首批八位学长由阮元亲自指定,从“学历”上看,功名最高的吴兰修等六人也不过是举人,赵均、曾钊只是贡生而已。八位学长虽然功名不高,但都精研经学,学术特长也各不一样,体现了“专勉实学”的学海堂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则。在学海堂历届55名学长之中,甚至还有仅为生员的邹伯奇。

不过,学海堂虽“不授举业”,但并非排斥科举,而是当时士子们所接受的多年教育中已经有充足的体现,没必要重复。

学海堂开办不到10年,阮元就调任云贵总督,离开了广东。他在行前做了一系列安排,从“学长联合治校”到将大笔资金付交当铺收利息支付办学经费,再到“研究生深造计划”,一一安排妥当。这些制度安排使学海堂顺利运行了80多年。

“领海人物,蒸蒸日上,不致为风气所囿者,学海堂之力也”。学海堂在清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清据学派的最高学府”。据统计,学海堂办学的80多年间,有著作问世的就有300多人,出版著作数千种。广州的学术圈也成为全国瞩目的人文盛地。“清代后期许多著名的学者文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几乎都与学海堂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广州市第二中学李颖、梁粱两位老师告诉记者,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陈澧、邹伯奇、梁启超、胡汉民、朱执信等大家,众多学海堂弟子在各地办学和任教,引领了时代的教育改革。

菊坡精舍·应元书院

“菊坡”走出东塾学派

“应元”士子殿试夺魁

学海堂之后,菊坡精舍和应元书院相继落户粤秀山南麓,三大学府毗邻相连,一时间广州传统中轴线的制高点——粤秀山书香缭绕,文人墨客云集,成为当时广东省文化教育事业的中心。

菊坡精舍:

学养深厚形成“东塾学派”

1867年,广东巡抚蒋益澧、盐运使方浚颐拨款将学海堂和应元宫之间的长春仙馆改造成书院,为纪念南宋名相崔与之(号菊坡),取名为菊坡精舍。菊坡精舍在全省招生,每期仅招生50人。可以入学的学生有三种:一是全省具有举、贡、赛、增、附、监资格者;二是粤秀、越华、羊城三所著名书院考取前列者;三是具有贤良正义品德、奇异才能者,可由各道、府、县核实保举。可见,它与学海堂类似,都是针对已经接受过相当教育程度的学人而开设的书院,可以说是集中了广东士子的精华。

蒋益澧、方浚颐商请陈灃出任菊坡精舍的山长。陈灃31岁时就被聘为学海堂的学长,长达27年之久。菊坡精舍创办时,58岁的陈澧已经是岭南德高望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担任菊坡精舍山长长达12年,传承学海堂的实学办学宗旨,在菊坡精舍开设经史文学诸科,分题课试,每年30课,每课分题讲述,讲课既有针对命题的内容,又连带读书之法。他推崇顾炎武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并重发展,以顾炎武所倡导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校训,引导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行为。

菊坡精舍承袭了专课肄业生制度,培养出新学派“东塾学派”的中坚力量——梁鼎芬、梁士诒、廖廷相、文廷式、于式枚、陈融等人。菊坡精舍也因此成为广东继学海堂之后的又一学术重地,与学海堂“后先辉映,粤省文风焕然改观”。

应元书院:

开办第一年就出了个状元

在菊坡精舍创建约两年后,又一所书院在粤秀山麓崛起。据《广东书院史话》载,广东布政使王凯泰来广州之前,广东在清代只出过庄有恭、林召棠两位状元。王凯泰认为广州山明水秀,灵气所钟,断不应只出两个状元,于是亲自在城中勘察,最后看中粤秀山。“应元”二字取“山川感应,多出状元”之意。当时广州已有粤秀、越华、羊城三大书院和学海堂、菊坡精舍等。1869年,王凯泰决定另辟蹊径,在菊坡精舍东边设立了一个专供举人肄业的书院——应元书院,专为解决一次未中的广东举人继续应试而经费不足的问题。《广东书院史话》称:“应元书院就是一所研究生院。”

同治十年(1871年)是应元书院开办后首个会试之年,一下子出了九位进士,其中五人入了翰林。梁耀枢成为广东清代第三个状元,“应元”二字果然“灵验”。

在应元书院,研究学问与培养状元并行不悖,王凯泰以阮元再传弟子为荣,设古学考课,注重实学,从书院走出来的人并非思想封闭、冥顽保守的腐儒。同治十三年(1874年),应元书院又出了12位进士,谭莹之子谭宗浚一举摘得榜眼。谭宗浚除精于学术外,还酷爱珍馐美味,经常自创菜式,烧、炖、煨、靠、蒸,运用得出神入化,著名的谭家菜就是他创制的,因此老饕们又把谭家菜称作“榜眼菜”。

光绪六年(1880年),谭宗浚回到广州,补为学海堂学长。他一面继续钻研谭家菜,一面著书立说,留下了《辽史纪事本末》、《希古堂甲文》二卷、《希古堂文乙集》六卷等巨著。光绪二年(1876年),应元书院又出了九位进士,其中戴鸿慈更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大书院优秀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令广州的书院进入一个重要的变革期:一在立足实际,空洞的玄谈之论让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实学问;二在“创新”,不仅在学术风气和方向上,且在教学体制等方面都有全新的面貌,“择师而从”的教学制度、因材施教的教学措施、自由研究的学术风气深刻影响了之后广东的书院乃至全国教育的发展。

二中蔚起

书院故址办起“市二中”

百年后校园书香更浓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粤秀山麓的这三间著名书院停办。不过,百年书香仍袅袅不散,书院旧址崛起了新式学校——广州市第二中学。

1930年市立第二中学挂牌办学

战争后,传统书院教育日渐式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下令各地停办书院,粤秀山麓的学海棠、菊坡精舍与应元书院亦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停办。之后,新式学校走上历史舞台。1921年,为了纪念革命家朱执信,执信中学创办,校址就在应元书院旧址,后该校迁往执信路。

继学海堂挂牌110年后的1930年,广州市立第二中学在文澜书院挂牌办学。徐甘棠任第一任校长(任校长之前为中大理科学长、广东通志馆馆长,后曾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广东现代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开创者胡根天出任教导主任。首届招生6个班,共190人。初中课程为公民、童子军、国文、外国语、数学、博物、卫生、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劳作、图画、音乐,共15门。1932年5月,学校迁入蓬莱路新校址,也就是现在广州市一中的校址。

1932年,广州市立第二中学增办高中,招收男女新生各一个班,共开设13门课程。1936年,市立二中所有男生转入市立一中,并且市立一中与市立三中合并为广州市第一中学男校。市立二中则将原市立一中的女生全数收入,成为女校。

“学海堂是二中的办学源头。”1935年转到粤秀山读书的欧初曾回忆说,“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合在一起,从三元宫到应元官道都是二中的校园,那时还只是一个茅棚学校,我们唱的校歌歌词中就有‘学海堂故址’的字眼,我自认为是陈灃的弟子。”

1938年,广州市立一中、二中合并为市立初中、高中;1938年10月停办。

1947年越秀山下继承文脉

承续粤秀文脉和书院传统,一路探索定位,辗转多方后,市立二中于1947年再次进驻越秀山。时任校长王孝英女士在新的二中校园正座大楼上竖起了“顶天立地”的校训。二中由此继承越秀山的教育文脉,像三大书院一样开始追寻教育的千年梦想。

二中复校后,学校的老师都是当时广州的名师。校友回忆,中国著名书法家秦咢生是国文老师,学养渊博,上课不带课本,但背诵如流,讲解诗词深入浅出。语文老师余克西要求高一学生寒假读《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并写出读书笔记。数学老师林伯球不用圆规,就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标准的大圆圈。语文老师何亮东一堂课就讲一个“之”字,其博闻强记使学生大为惊羡,历史老师林宪在高一历史课上的第一句话是“史料史观非历史”。地理老师李炳海的拿手好戏是画地图,他讲到哪个洲,就在黑板上把相关地图画出来。

当今形成集团办学新格局

1951年3月,广州市立第二中学改名为广州市第二中学。

进入20世纪,粤秀文脉翻开了新的一页。2001年,民办初级中学广州市越秀区二中应元学校成立。2005年,二中高中部迁至科学城校区,校园凭苏东坡曾结庐读书的苏元山而建,天然泉水汇聚而成北冥湖,湖中荷叶田田,书声入谷,宁静致远,既有古代书院的幽静,又有现代学校的气派。校门口的百步梯、名为学海堂的图书馆和名为菊坡精舍的宿舍楼……无一不诉说着百年名校历史。据说,由于二中高中部面积太大,刚入学的新生得靠一本学长们自制的“攻略”,才不至于在校园里迷路。

2017年,广州二中教育集团成立,以广州市第二中学为核心学校,一体多翼,托管广州市黄埔区苏元学校、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广州市黄埔区开元学校、广州市增城区应元学校、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横跨越秀、黄埔、增城、南沙四区,形成紧致型集团办学新格局。

薪火相传

以“元”文化立校塑造品格

“元,始也。”市二中继承粤秀文脉,以应元路21号为起点,不断发展壮大,办学区域辐射越秀区、黄埔区、增城区和南沙区。“元”文化融入了学校发展的血液,二中人自豪地称之为“义忠仁”(粤语发音与“二中人”同)精神。

每当步入应元路二中校园大门,在喧嚣的城市里奔突不停的心灵总能安静下来,凝聚于空气里的百年书香让人沉醉,正门的登山梯级正是当年应元书院从大门至乐育堂梯级的遗制,耳边似乎还能听到百年来响彻不绝的暮鼓晨钟……对1983年入学的“老二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来说,即使经过了四十年,关于后山的记忆依然深植心中。那是晨读、运动的好去处,只需越过一个小煤堆和一段矮围墙就能到达。

有校友形容说,对二中的爱“始于颜值,终于校风”。在多位毕业多年的学子心中,二中的教育令他们受益无穷。“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照本宣科的枯燥。” 8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林浩然说,即使在战乱时代,二中也给了他一张安静的书桌。二中学风严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提出问题的习惯,这个习惯让人终生受益。

“每讲一个科学理论,老师总会将科学家的人格故事和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透彻地讲给我们听,还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听故事中了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养成从生活中提炼问题并最终关联到学科上的能力,这恐怕是宋尔卫院士在二中生涯中最难忘的一种上课方式了。

激励学生结合特长自主选课

当记者走进位于黄埔的二中高中部,只见钟楼接远山,叠翠层峦,学生们或在“学海堂”图书馆自习,或在环湖校道上跑步,或在竹林里掩卷沉思。一位高三学生告诉记者:无论学业如何紧张,学校都坚持“留白”的时间。

“学生一天的在校时间仅仅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被安排的,这就给了他们极大的自主学习与自主选择的空间。”二中校长张先龙说。

正如当年的学海堂一样,广州二中激励学生结合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选课意愿,开齐了所有的选科组合。“十年来,我们不折不扣地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张先龙表示,学校注意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具体说来,就是采取“1+1+1”的课程模式,即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强化基础课程+为拔尖学生提供提升课程。为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校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在阅读、查询、笔记、作业、反思整理等方面都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广州二中也秉承三大书院注重探究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定期组织大小级会、班会、小组会,既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又给学生差异化交流的指引。除了课堂上教师的教导引导外,还提供足够多的实验实践场所,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

青山不语,且听风吟。从市属重点,到广东、全国优秀中学,广州二中这些年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十年学校办学品质全方位跃升,在社会公众眼里俨然成了“网红”,被赋予了有趣、有料、有范儿的神秘形象。不过,对“二中人”来说,他们最大的骄傲并不在于学校的高考成绩有多出色,而在于他们有一个已经成为注册商标的名字——義忠仁,“一日二中人,一世義忠仁”是“二中人”的口头禅。

“真正的学校重在品质教育。”张先龙认为,学校不应只是分数的竞技场。二中把生活作为一门课程,希望同学们深入地、深情地、踏实地、真切地对待生活,有节奏地生活,学习、娱乐、运动、睡眠等安排有序;丰富自己的体验,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审美地生活,注重生活的仪式感;广泛交友,学会并享受与人面对面交流;学会每个年龄段该会的所有技能;学会准确称呼自己所有的亲戚,懂得生活中的礼仪……“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在高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成材方向实现有机统一。

他说,广州二中以“元”文化立校,希望全体“二中人”有显明而牢固的集体人格和集体意识,这就是从“元”阐发出的四个字:真、实、诚、朴,真实学习,踏实做事,诚恳待人,朴实生活。学校育人的目的是培养“品行端正、习惯贞固、兴趣高雅、身心健康”的学生。“二中人以真诚善良为底色,他年回校,不必知名、不必荣耀、不必富贵,只要你始终是一个真诚、善良、快乐的人,你就是二中的骄傲。”

回味历史,粤秀文脉最宝贵的财富可能在于“尚真守正求实务本”的办学理念,“元”“元”传承,并在继承中发扬,传承中创新。

办真正的学校,回归教育本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粤秀文脉

学海堂,1824年创办于粤秀山,1903年停办。

菊坡精舍,1867年创办于粤秀山,1903年停办。

应元书院,1869年创办于粤秀山,1903年停办。

名校渊源

菊坡精舍弟子梁鼎芬出任广雅书院第一任山长。随后,梁鼎芬以武昌知府的身份兼任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院长和方言学堂(武汉大学前身)监督。

学海堂弟子周汝钧在北京参与创办强学书局,后办通艺学堂,再后并入京师大学堂,此为北京大学前身。

学海堂弟子梁启超协助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在长沙拟定长沙时务学堂办学章程(为湖南大学前身);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

学海堂弟子胡汉民于1921年参与创办私立执信学校,并于1924年参与筹备中山大学。

学海堂、菊坡精舍的弟子门生在香港举办学海书楼,延续学海堂余脉,香港大学中文系亦与之密切相关。

此地有狮海珠江之胜,其人在儒林文苑之间。 ——阮元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顾炎武

为学如登山,来万陟者仅。徐行必无踬,阔步不到峻。 ——梁鼎芬

宇宙间之科学,何一非积无限辛劳以求得区区数字者? ——梁启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