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中有一道关于解释词语意思的题,主要题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2.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答题步骤
①我们可以用“拆积木词语解释”满分公式,像拆积木一样把每个字拆开,再自然联想和给每个字组词,然后再把它们拼装在一起,就能得到这个词语的本意。也叫组词法,给每个字组词。
②然后联系上下文,写出文中义。
③公式:原指(本义)……,形容……文中指……
举例:
心血来潮 :心,心血。血,血液。来,过来,起来 。潮,潮水,涨潮 。
答:心里血液像潮水一样上涨;形容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文中指国王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面面相觑:面面,面对着面,你看我,我看你。相,互相。
觑不认识,拆开,虚和见。
虚:心虚,害怕。
见:看见,见面,望见。
本义: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 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文中指众臣心里十分害怕,你看我,我看你,不知该怎么回答国王。
知识点(转载请备注来源)
一、我会认组词
悄:qiǎo(悄悄、悄然、静悄悄)
累:léi(累赘、硕果累累、果实累累)
袅:niǎo (袅袅、袅娜、袅绕)
嫦:cháng(嫦娥、月里嫦娥、嫦娥奔月)
娥:é(宫娥、嫦娥、嫦娥下凡)
嫉:jí (嫉妒、嫉恨、嫉恶)
妒:dù(嫉妒、妒火、妒恨)
瓷:cí(瓷器、瓷盆、陶瓷)
二、多音字
累:léi (果实累累)lěi (长年累月)lèi (劳累)
屏:bǐng (屏气凝神)píng(屏风)
三、近义词
新鲜一一新奇 常常一一经常 满足一一知足
踪迹——痕迹 款款一一慢慢 兴趣——兴致
满盈——充满 疑心——怀疑 漂亮——美丽
羡慕——艳羡 嫉妒——妒忌 争执——争吵
面面相觑一一瞠目结舌 无边无际一一一一望无际
四、反义词
新鮮一一陈旧 疑心一一信任 漂亮一一丑陋
争执一一和解 粗糙——光滑 灿烂——暗淡
清清晰晰一一模模糊糊
五、理解词语
悄没声儿: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满盈:全部占满、充满。
屏住气: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款款:慢慢地。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累累:本文中指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很快地;忽然。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争执: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掬:两手捧(东西)。
七、句子解析
1.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让他们“觉得不满足”。
2.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盼”和“闷”写出了孩子们等待月亮出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
3.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
4.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5.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累累的骨朵儿”比喻成“繁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骨朵儿的细密白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6.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我们”是月亮的主人,拥有了月亮,就拥有了天空,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照应了文章的开头。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记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月夜追寻月亮的过程。
2.当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桂花树时,孩子们都有什么反应?
孩子们先是惊诧,一会儿,身临其境。好像到了无比美妙的境界,似乎自己就在月中,月桂就是院子中间的那棵桂树。
3.后来孩子们又在院子里的什么地方找到了月亮?
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锹刃上找到了。
4.奶奶是一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奶奶对生活充满,是一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同时,奶奶也是一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外界,探索自然,善于调解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善于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
她是文章中的关键人物。中秋之夜,她给孩子们讲述美好的神话故事,她引导孩子们赏月、寻月,最终让孩子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最大满足,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5.文章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
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亮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通过记叙寻月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美好的东西是属于每个人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就能找到自己所想要的美好事物。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中秋夜,我们在院子里盼月亮
第二部分(3-23):写我们到院子里观月议月、到河中寻月的过程。
第三部分(24):写我们在沙滩上寻月,并发表感慨。
十、课文主题
本文记述了一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也表现出对美,以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张图片比较形象,能看出一个鹊字和一个鸠字,但很明显鸠是拆开了鹊的“鸟”而变成鸠,所以这个成语也就很明显了,就是鸠占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成语“鸠占鹊巢”中的”鸠“指的不仅仅是杜鹃。红脚隼经常强占喜鹊的巢,我国古代《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诗句,这种“鹊巢鸠占”现象中所指的“鸠”就是红脚隼。红脚隼有时也自己营巢,通常营巢于疏林中高大乔木树的顶枝上.
下面这个也比较简单,面对面对看,想必你们也就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成语面面相觑读音为miàn miàn xiāng qù,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看着,都不说话。出自《续传灯录·海鹏禅师》:“僧问:如何是大疑底人?师曰:毕钵巖中面面相觑。”。
这张第一眼看过去有一个很明显的目字,再往里看,有一个不完整的“牛”字,没错,这个就是成语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这张图里有一个“罐”字,但却是破碎的,好像被摔碎了一样,这个是成语破罐破摔。罐子已经破了,又往破里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或受到挫折以后,任其自流,不加改正,或反而有意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看似一个巧字,但是却不是,左边有一个天,有巧有天,聪明的你们是不是也猜到了巧夺天工呢?意思是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详细释义】:夺:胜过。巧:精巧。本义: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
第一眼看过去有一个很明显的“神”字,再看看又有一个“鬼”字,没错,这个成语就是神出鬼没。意思是像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出自《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最后再来看一张图片,好像是有一个工和一个料字,但都是不完整的,是被少写了的,是偷工减料的,嗯?猜到了: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
中国队运动员,火热夺金,
而场下,大家更是金句频出。
和比赛一样精彩。
尤其是,浓重又风趣的东北话。
一时间,成为冬奥会上的网红口音!
短道速滑名将、冬奥会四金得主
王濛解说时的一句调侃火了~
“这届北京冬奥会,
它就有三种语言,
第一个英语,第二个普通话,
第三个东北话。”
东北话在冬奥会上的感染力为啥这么强?
首先,
历届冬奥会上,
中国代表队中,东北的运动员比较多。
再看,北京冬奥会上:
从运动员、教练,到技术官员、志愿者,东北军团力量庞大!
就拿吉林来说,除了有27位优秀冰雪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会外,
中国体育代表团大名单中,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伟、吉林省体育局局长张瑞林分别担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和副秘书长职务。
吉林省有600名裁判员和技术官员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保障。
122名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提供专业专项服务!
所以,从比赛现场到新闻发布会,但凡有中国运动员出现的地方,
你大概率会听到浓浓的东北方言。
就连赛场外因为解说登上热搜的前奥运冠军王濛,
也是一口地地道道的东北话。
因此,东北话慢慢成了中国代表团的一个特色官方语言。
话不多说,下面,咱们就来唠唠,
冬奥运动员们都爆出了哪些东北话“金句”?
分别都是啥意思?
东北话之一:“磕”“嘎嘎好”
冰壶比赛中,凌智和范苏圆魔性东北话拐翻全场。
吉林选手范苏圆在比赛中,“顶线了,来一直擦,来磕他。嘎嘎好。”
这里一连串用了好几个东北方言词汇。“磕他”——“磕”在这里的发音为二声ké,意思是“用力做”“拼命做”“拼了”;“嘎嘎”——在东北方言里,表示(事情的程度)很深。如:天嘎嘎的冷。
东北话之二:“我的眼睛就是尺,我告诉你们,肯定赢了。”
在本届冬奥会上,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
王濛东北话唠嗑式解说,风趣十足。
在短道速滑2000米男女混合接力比赛中,王濛解说,表达喜悦的心情。
本身,这句话是标准的普通话用语。
而她说话的语气,尾声降调,加重了语气,
显示出了东北人说话的豪横自信。
东北话之三:“拼(pin四声)了”
高山滑雪运动员张洋铭,比赛前跟教练说话,“拼(pin四声)了”呗。
“拼”这个字,本身不是东北方言。
同样,在语调上,由一声念成了四声,就加重了语调。听起来有调侃语气也有拼了的决心,幽默风趣。
东北话之四:“整”
其实,想学东北话呢,一个字非常重要,就是这个“整”字。
张洋铭在评价对手时感慨,“太猛了他,一般人整不了(一般人战胜不了)!”
速度滑冰赛场夺冠的高亭宇赛后,激动飚东北话:“都到家门口了,谁惯谁啊,来就整(比)呗,干就完了。”显示出霸气十足。
“整”一般意为弄、干、做等等。
这个字搭配上“东北味”,就有很多不同的意思,
根据语境来说意思相当的多。
比如“你整啥呢”,就是“做”的意思。
“咋整呢”,就是“怎么办”的意思。
可以说,贯穿整个东北话的语言体系,这个字非常的百搭。
东北话之五:“格路”
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
中国选手高亭宇再夺一金。
赛后接受采访时,
“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
高亭宇用了两个字回答——
“格路”
一时间,全场面面相觑。
而同传间里的外国翻译更是发蒙,
给出了“I think I'm quite glue???”
这样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翻译。
网友不禁感叹:属实是东北话六级测试题了!
也有网友在评论区当起了“翻译”
其实,“格路”,这一词汇最初起源于满族语言,
如今,在东北地区这一词语
常常指某人“与众不同,违背常理,不合群”,
通常为贬义。
而高亭宇大概想表达的应该是,
带有开玩笑的色彩,
一种东北式的谦虚和自嘲。
而东北话在冬奥会期间走红网络可不是在北京这一届才开始。
2018年平昌冬奥会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匈牙利的华裔运动员刘少林、刘少昂兄弟曾在长春接受训练。
教练是中国人,两兄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2017年,他们在参加央视节目时爆出一句“我们是长春人,东北那疙瘩”,瞬间笑翻全场。
可见,东北话的魔性和能力非同一般,
只要在东北呆过,
说话都会沾点东北“大碴子味”的说话方式。
啥是大碴子味?
说白了就是粗犷。说话的时候刻意加重语气,容易让人感觉比较生硬,也就是说东北人说话比较豪放。
风趣幽默、又充满力量的东北话,成为冬奥会上的一道独特风景!
那么,东北话与冬奥会到底有多适配?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国获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
除了韩晓鹏、谷爱凌外,
都是东北运动员,
而就连韩晓鹏,也曾经在东北训练,
说着一口东北话。
本届冬奥会上
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场上,
妥妥滴,5个人都讲东北话!
难怪网友调侃:宇宙的尽头是东北!
你是东北话几级,整两句啊?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陈志文/文 截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