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农历时辰表(农历时辰表对应时间)

时间:2024-01-21 04:35:38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十二时辰时间表对照表

十二时辰时间表对照表如下:

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历悔粗;丑时——1点钟至3点钟;寅时——3点钟至5点钟;卯辰——5点钟至7点钟;辰时——7点钟至9点钟;巳时——9点钟至11点钟;午时——11点钟至下午1点钟;未时——13点钟至15点钟;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

酉时——下午5点钟至7点钟;戌时——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亥时——晚9点钟至11点钟。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

十二时辰拓展介绍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前闷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

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肢镇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个时辰对应的时间表

十二个时辰对应的时间表介绍如下:

子时:00-02点。

丑时:02-04点。

寅时:04-06点。

卯时:06-08点。

辰时:08-10点。

巳时:10-12点。

午时:12-14点。

未时:14-16点。

申时:16-18点。

酉时:18-20点。

戌时:20-22点。

亥时:22-24点。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散携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扩展资料

时辰由来

观天象的最佳时机应是夜深人静、繁星满天的时候。

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中国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冲如伏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

天长日久,古代中国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

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橡运,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子时卦象解释

这个卦象常为气功古籍所采用。但这只是个比拟,所以什么时候到了该起火的子时,要按照练功过程中的景象来掌握。

可以起火的子时,在内丹术中分为两种,即夜子时与正子时。

古时十二时辰对应是现在什么时间?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侍野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孙谈肆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则轿“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 43.2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时辰

十二时辰对应的字怎么读的?求拼音。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基本字义:

1、子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

2、丑

用于计时: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3、寅

用于计时:寅时(夜三点至五点)。

4、卯

用于记时: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寅时[yín shí]旧式计时法指夜里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

2、寅月[yín yuè]即农历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

3、同寅[tóng yín]旧称在一处做官的人。

4、寅生[yín shēng]犹同寅,同官。

5、寅正[yín zhèng]农历正月。

十二时辰时间表对照表

十二时辰时间表对照表如下:

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历悔粗;丑时——1点钟至3点钟;寅时——3点钟至5点钟;卯辰——5点钟至7点钟;辰时——7点钟至9点钟;巳时——9点钟至11点钟;午时——11点钟至下午1点钟;未时——13点钟至15点钟;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

酉时——下午5点钟至7点钟;戌时——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亥时——晚9点钟至11点钟。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

十二时辰拓展介绍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十二前闷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

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肢镇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