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测试是能够测量出骨骼中所含矿物质(如钙)密度的X射线检查,测量结果有助于判断骨骼的强度。
为什么要进行骨密度测试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流失一些骨量使骨骼变薄(称为骨质减少),这是骨量新生速度比原有骨骼组织分解速度慢造成的。而骨骼在这个过程中会失去钙质或其他矿物质,变得更轻、密度更小,使得骨骼更脆弱而容易骨折。
随着骨量的降低,骨质减少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骼越“厚”,就会越慢发生骨质疏松症。虽然男性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但骨质疏松在65岁以上的女性中最为常见。
如果你的骨密度低于正常水平,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加骨骼强度和骨骼力量:
锻炼;
举重;
使用组合健身器材(如下图);
摄入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
以下这些情况需要做骨密度测试:所有65岁及以上的女性,以及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风险较高的女性 ;
骨质疏松风险高的男性,如70岁以上;
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男性和女性;
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的男性和女性;
检查治疗2年或更长时间骨质疏松的男性和女性的治疗效果。
雌激素是骨密度的关键。
女性比男性骨质疏松症更多,因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会导致风险上升。美国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表示,绝经后女性的骨质密度在5年左右可以下降20%之多。“雌激素能使骨细胞控制消耗的旧骨,”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临床骨密度专家和《Dr.Lani's No-Nonsense Bone Health Guide》的作者Lani Simpson解释说,“当女性没有月经或不能生产足够的雌激素时,最终结果就是骨质流失。”达到65岁左右,男人也会失去骨量,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测量骨密度的3种方法1.双能X线吸收法(DXA)
这是测量骨密度最准确的方法。测试中,需要使用两束不同的X射线来估测人体脊柱和髋骨的骨密度。强壮、质密的骨骼能够通过的X射线更少,测试中会比较两束X射线被骨骼和软组织挡住的量。DXA可以测量出低至2%的年骨质损失量,并且测量快速使用的辐射剂量比较低。而单能X线吸收测定法(SXA)可用于测量脚跟和前臂的骨密度,但SXA的使用次数不像DXA那么高。
2.外围双能X线吸收法(P-DXA)
是双能X线吸收法的一种,用来测量手臂或腿部骨骼的密度,如手腕,但不能用来测量骨折风险最高的臀部和脊柱骨骼密度。P-DXA机器是种便携式设备,在医生的办公室里即可进行测量。P-DXA的辐射物剂量也较低,测量结果出来的也比DXA快。但P-DXA不能像DXA那样,用于检测治疗骨质疏松药物起效的效果。
3.双光子吸收法(DPA)
使用放射性物质来测量骨密度,用于测量臀部和脊柱骨骼,DPA的辐射剂量很低,但扫描花费的时间比其他方法长。
超声检查通常用于疾病筛查,如果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发现骨密度较低,建议用DXA(双能X线吸收法)进一步确认结果。超声检查使用超声波来测量骨密度,通常使用在脚跟部位,检查快速而无痛,不像X射线等检查方式存在潜在的有害辐射,如X射线。但缺陷在于超声检查不能测量最容易骨折部位髋关节和脊椎骨的密度,同样不能应用于追踪骨质疏松症药物起效的情况。
骨密度测试有什么风险?在骨密度扫描过程中,你会接受少剂量的辐射,因此不建议孕妇进行骨密度测试以免影响胎儿。
骨密度测试结果怎么看?骨密度测试是种X射线测试,通常会在2-3天内出测试结果,测设结果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可看T-分值、Z分值。
T-分值
T-分值是你的骨密度与健康30人平均骨密度水平(也叫年轻成人参考范围)相比较得出的数值,以标准差(SD)作为比较单位。
负值(-号)意味着你的骨密度与30岁的人平均骨密度相比低,负值越小骨密度意味着比30岁的人平均骨密度低得越多,如测试结果为-2.5意味着比结果-2的人骨骼密度更低;
正值(+号)意味着你的骨骼密度比30岁人的平均骨骼密度高、骨骼更强壮。
下表列出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基于T分值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如果骨密度测试结果较低:
你可能患有骨质疏松症,医生会使用最低的T-分值进行诊断,比方说脊柱测试的T值结果为-3而臀部骨密度T值结果为-2,则医生会用脊柱测试结果(-3)来确定是否为骨质疏松症;
你骨折的概率会高于平均值,也就是说你比一般人容易骨折,负值越低就越容易骨折,每变化1标准差(SD),骨折的可能性就会翻一番,比如T值为-1时骨折的风险就是T值为0时的2倍。
骨密度低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服用某些药物;
癌症,如多发性骨髓瘤;
库兴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脊柱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
更年期早期;
维生素D水平低;
过度饮酒。
Z-分值
与同年龄、性别、种族的其他人对比骨质密度结果,能够得到Z分值,是同年龄平均值的标准差。
负值(-号)意味着你的骨骼密度比同年龄的人群低,负值越小说明比同年龄的人骨密度小的越多;
正值(+号)意味着你的骨骼密度比同年龄的多数人高、骨骼更强壮。
骨密度测试的注意事项关于选用哪块骨头进行骨密度测试最好专家尚存在争议,但下脊柱和臀骨是最常用的测试骨骼。通常这些骨骼更容易骨质流失和骨折,有时也为检测腕部,而一般用超声检查脚跟骨头;
除非检查结果会影响到治疗的决定,否则就不该进行骨密度测试,比如至多每2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以确定治疗效果就可以了,不需要更频繁的进行骨密度检查;
DXA测量骨密度的方在取代老方法如双光子吸收测定法(DPA);
常规的X射线检查不能检测出轻微的骨量流失,骨量至少流失骨骼重量的1/4才能通过X射线检查出问题;
如果骨密度低于正常水平,你可以采用恰当的方法提高骨密度、增强力量,比如加强锻炼、举重或使用组合健身器材,还需要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或服用一些药物。
有助于骨骼健康的10种食物影响骨骼健康的主要营养素有钙和维生素D。钙是身体机能必不可少的矿物质,存储在骨头中。人体需要维生素D来吸收钙。如果饮食中没有摄取足够的钙会使骨骼易碎、脆弱,容易导致骨折和疾病。以下10种强健骨骼的食物,为了骨骼健康要多吃!
牛奶:牛奶不仅销量好,而且营养丰富。研究发现,一杯牛奶中含有人体每天所需的钙的30%左右。最重要的是,出售的牛奶通常会添加维生素D,对骨骼的健康双管齐下。
深色、绿色蔬菜:深色、绿色蔬菜,如甘蓝菜、芝麻菜、豆瓣菜(西洋菜)和羽衣甘蓝是最好的非乳制品钙的来源。虽然菠菜也富含钙,但它含有草酸,草酸不利于人体吸收钙。
鲑鱼:维生素D在自然界中很少发现。然而,富含脂肪的鱼类,如鲑鱼是维生素D最好的来源。一顿鲑鱼可以为人体提供一天所需要的所有维生素D。鲑鱼罐头包含的可食用的软骨,也含有丰富的钙。
鲶鱼:在关注鱼的时候,不能错过鲶鱼。这也许是鱼类中最便宜的,但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
杏仁黄油:在日常出售的坚果中,杏仁的钙含量最高。黄油中有相同形式的钙。杏仁黄油不含胆固醇,脂肪含量低于花生黄油,且蛋白质含量也很高。
奶酪:奶酪是由牛奶制成的。牛奶中有大量的钙。因此奶酪中自然含有大量的钙。在各种各样的奶酪中,马苏里拉奶酪的含钙量特别高。健康的选择是使用脱脂牛奶制成的奶酪。
酸奶:酸奶是一种古老的烹饪产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由于酸奶的制备流程特殊,这种主要食物实际上的钙含量比牛奶还要多。据研究,230g低脂酸奶可提供每日所需钙的42%。
金枪鱼:金枪鱼是另一种富含脂肪的鱼类,它含有健康的维生素D。除此之外,它还含有大量的其它有益的营养成分,如钾、镁和ω-3脂肪酸。而且因为金枪鱼是罐装的,很容易买到,所以便于携带和添加到饮食中。
鸡蛋:这对于每天早餐都要吃一个鸡蛋的人来说绝对是好消息。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还能改善骨骼健康。维生素D只存在于蛋黄中,所以如果你不吃蛋黄,就必须从别处获取维生素D。而早餐时人们常喝的橙汁,可以促进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
西兰花:在所有的非乳制品钙的来源中,西兰花是排名第2的深绿色蔬菜。西兰花不仅对骨骼有益,也是维生素C、纤维和抗癌物质的极好来源。
“问上医”是首个顶尖的用美国家庭医生智库为千万中国人提供权威、专业、一站式精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平台。每个健康解决方案均来自美国家庭医生智库,有科学依据。关注问上医头条号,更多值得信赖的健康资讯免费看。
补钙不当竟出结石,漫画解析补钙秘诀,点击这里了解更多!杨军欣
“健康吉林12320”咨询专家,吉林省前卫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杨军欣,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12320健康热线”专题讲解“年轻人如何应对骨量减少”。
一提到骨质相关问题,人们往往会想到这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理所当然地认为年轻人不会发生。其实,从体检数据上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35-45岁)被诊断为骨量减少,甚至个别是骨质疏松。这是为什么呢?
新冠疫情以来,由于疫情管控的需要,隔离的需要,闭环的要求等等,总之,人们居家的时间增多了,运动消耗减少了。为了提高免疫力,不得病或者少得病,人们吃的态度也比以前更认真,饮食结构也相对更有营养,但是运动也相对减少了。结合疫情分析,目前出现的年轻人骨量减少现象,主要是和自身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有关。
生活方式方面的原因分析
★缺乏运动
适量的运动是保证骨骼健康的必要条件,负重运动可以增强骨强度。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如上下班乘车,乘电梯,网购等等,便捷的弊端就是有益的运动越来越少。过少的运动使我们的骨骼压力减少,进而出现骨量减少。
应对策略
建议每周保证至少3次的运动,每次30-60分钟。坚持每天走路6-10千步,适当地爬楼梯,打太极拳,羽毛球,游泳,健身等等,运动对骨骼健康有益。
★户外活动减少
维生素D3可以促进肠道钙剂的吸收,在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D3的生成依赖皮肤接受阳光紫外线的照射,现在出行都会涂上防晒霜,打上遮阳伞,更别说在阳光下运动主动接受日光照射了。殊不知这样做,会遮挡掉大部分日光中的紫外线。有研究显示,SPF-8的防晒霜能减少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3 的量超过95%。
应对策略
建议平均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夏季避开10am-16pm日光太强的时段,防止晒伤。
★饮食结构失衡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约为800mg,但是,中国人饮食中钙的含量往往不足,加之办公室里的年轻人喜欢喝咖啡和浓茶,加上熬夜等等,这些都会导致骨钙的流失,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应对策略
保证充足睡眠6-8小时。饮食合理搭配,进食足够钙剂的饮食,富含钙的食品有乳品、豆制品、海产品等;适量进食肉类,保证蛋白质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少吃腌制食品,减少盐摄入。
治疗方面的建议
1.钙剂:如钙吸收正常,每日给1.00克-1.50克即可。各种钙剂中,碳酸钙使用得比较普遍。肾结石病人不能摄入大量的钙。
2.维生素D及其活性产物:过去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常伴有维生素D不足,因此主张多给维生素D,实际上除了合并有骨软化(一般来讲,仅有儿童易患骨软化,如佝偻病),肠钙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代谢产物生成减少者,一般无需补充大量维生素D,确有上述三种情况者,可同时给予维生素D。
3.降钙素:降钙素可减少骨质吸收,降低血循环中的钙,增加骨质中的钙含量,降钙素由于可降低血钙,所以在用降钙素时应补足钙量,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4.磷酸盐类:磷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近年来得到发展,磷酸盐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细胞的破坏,可以长期应用。
来源: 吉林12320
本文内容预览:
肌肉衰减症(肌少症)的定义及危害
肌肉衰减症的筛查与诊断
肌肉衰减症的饮食及运动防治方法
小提示:想详细了解自身肌肉含量、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等指标是否正常?
可在我科门诊就诊,行营养筛查及体成分分析,根据检查结果给予个性化营养治疗。
儿童青少年(6周岁起)检测报告中同时可显示生长曲线、推定骨量等指标。
俗语有言,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在避免过度肥胖的同时,保证肌肉的量与质,对于老年人维持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而言,同样关键。在急慢性疾病就诊时,老年患者和家属也往往更加关注病历上明确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面对体重和肌肉明显或隐匿的丢失,则可能重视不足,觉得不是当下的“主要矛盾”或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旦原发疾病好转,患者自然就能胖回来、恢复精神气力了。殊不知,“肌肉衰减症”也是一种疾病诊断,它的早期识别和防治,值得更多关注。
什么是肌肉衰减症?有什么危害?
肌肉衰减症(Sarcopenia)是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疾病,表现为骨骼肌量减少,伴有肌肉力量减弱或/和肌肉功能减退。其患病率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可达20%,85岁以上者则可能过半,而在长照机构中居住的老人,较之社区居住者更为突出。除增龄因素外,身体活动(如长期卧床、久坐等生活方式)、疾病(如各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或内分泌疾病)及营养(由于食物能量和/或蛋白质摄入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和吸收障碍、使用引起厌食的药物等)相关性因素,均可能导致继发性肌肉衰减。
肌肉衰减症患者参与肌肉收缩的紧张性运动单位(与维持肌张力及保持身体姿势相关)和运动性运动单位(影响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而前者的下降更为明显,在导致衰弱、影响抗病能力和疾病恢复的同时,更易导致姿势转换或调整动作缓慢,显著增加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影响日常活动能力,甚至造成行动障碍、再入院及死亡等临床不良事件,增加医疗护理成本和患者经济负担。
如何筛查与诊断肌肉衰减症?
根据亚洲肌肉衰减工作组(AWGS)2019年发布的诊疗共识及《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在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及老年人群家庭医疗中,使用方便可行的“筛查-评估-诊断-干预”流程,可实现对风险人群的早期识别和防治。通过测量小腿围(男性/女性<33/34厘米)或简易问卷自评(SARC-CalF≥11分)发现风险;进一步以握力(握力器,男性/女性<28/18千克)评估肌肉力量,以椅子坐站测试(5次起坐时间≥12秒)或6米步行速度(<1.0米/秒)评估躯体功能,如满足其一,则考虑肌肉衰减可能,需进行生活方式改善(饮食+运动干预)。
图片:SARC-CalF量表
而在综合性医院,除上述筛查手段,还可通过生理功能下降或受限、非意愿性体重下降、抑郁情绪、认知受损、反复跌倒、营养不良及慢性基础病(如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慢性肾病)等临床情况发现病例,再行诊断分级。如满足骨骼肌含量减少(我科门诊体成分分析仪可以生物电阻抗法进行测定;或双能X光吸收法测定)+肌肉力量下降或躯体功能下降,可确定诊断;同时满足以上三项,即为严重等级。
如何通过饮食及运动防治肌肉衰减症?
根据《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5)》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老年人膳食指南”部分的推荐意见,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和身体功能,同时联合饮食干预,可能效果更佳。
在运动方面,老年人需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必要时可在看护下进行,切忌因强度过大造成运动损伤,甚至跌倒或急性事件。合适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锻炼后睡眠正常、食欲良好、精神振奋、情绪愉快。客观上可以运动后心率进行简单判断,常以170-年龄(岁)作为运动目标心率。同时,应减少静坐、静卧,增加步行、家务劳动等日常活动量。而在阳光下户外运动有利于人体维生素D合成,可在天气温暖、晴好时酌情进行。
如身体情况许可,建议每天累计40-6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如快走、跳舞、游泳、自行车),其中抗阻运动(如坐位直抬腿、徒手伸展上肢、推举哑铃、拉弹力带)20-30分钟,每周至少3天。同时,柔韧性训练(10分钟/天,每周至少2天,包括颈、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及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靠墙深蹲、打太极等,也可作为运动前的热身,每周3次以上),可改善老年人整体健康状态。
在营养方面,提倡合理膳食,以满足能量、蛋白质、n-3多不饱和脂肪酸、钙质及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食物蛋白质可促进肌肉合成,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1.0-1.5克/(千克体重·天),其中优质蛋白最好过半。具体建议(食物以生重量计):每天吃瘦畜肉类50克,鱼虾、禽类50-100克,大豆15克(相当于35克豆干/50-100克豆腐/220g豆浆),饮牛奶300-400克或食用相当量蛋白质的奶制品(相当于奶粉30-36克,高脂血症或超重肥胖者可选低脂/脱脂奶,不耐受者可考虑低乳糖奶或酸奶)。
以上食物最好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及加餐中,避免大量集中摄入。在控制脂肪总量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海鱼(100-200克/次,2-3次/周)、海藻等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摄入。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动物肝脏25克/次,2-3次/月,蛋黄1个/天)。同时,鼓励增加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深色果蔬(每天蔬菜300-500克,其中深色蔬菜过半,水果200-350克)及豆类食物,戒烟限酒,减少肌肉相关的氧化损伤。
如天然饮食长期摄入不足或不耐受而无法满足需要量,可在临床医师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酌情补充乳清蛋、支链氨基酸、β-羟基-β-甲基丁酸盐(HMB)、维生素D(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建议每天补充15-20微克即6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2/D3可替换使用)、抗氧化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等)、口服营养补充剂(每天随餐、餐间或锻炼后补充2次,每次摄入15-20克优质蛋白质及约200千卡能量)等。
祝老年朋友们,巧吃保肌肉,健步显精神。
注:本文部分内容刊载于2022年1月1日《中老年时报》
参考资料:
《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2015)》
《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
《中国老年人肌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1)》
(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侵删。)
作者:马小陶
来源: 中日友好医院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