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易经讲的是什么(易经讲的是什么内容)

时间:2024-01-20 16:43:05 作者:稳走感情路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易经》到底讲了些什么?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还被评价成什么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内含“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思想等等。太高大上了!看着都觉得难。这也是很多想了解《易经》的朋友望而却步的原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买两本书学习一下吧,就会发现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被学者大咖们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堆砌在一起,根本看不懂说的是什么。在我看来正是因为这种人为增加的高深莫测让原本朴素的哲学思想神秘化,甚至与愚昧迷信联系到了一起。甚至将《易经》与占筮划为一体,并由此还发展出了与阴阳五行相结合的象数易学,可就不止是神秘那么简单了,还使之体系化、规范化,与哲学思想联系到了一起。如此种种原因让太多的人与之失之交臂,甚憾!

对于“以象解卦”我并不认同,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太大,同一卦象可以给出的结果及相应的解释因人而异,简直可以无限多,而且对于所谓的主副卦,爻位是否处于正位等规则不过都是后人人为设定的,谁也无法确认自己的设想与原卦爻辞作者的想法是一致的,完全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从理性的角度看《易经》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呢?

首先,我们先看一看《易经》卦爻辞所讲的都是什么内容。有学者认为卦爻辞的内容就是对占筮内容和结果的记录,也就学者认为就是专门为了占卜编写出来的,用于解卦的占卜专用书。解释得更高大上点的则认为,卦爻辞的内容是根据占卜得到的结果与最终现实对照后,得出的结论。以上种种我认为最根本的错误是本末倒置。不论是卦形还是卦辞,其最初形成的初衷很可能就是记录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者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体会总结。当然,既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自然更多的是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积累、归纳、分类,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也就是说《易经》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归纳总结后,形成的一部讲解怎样处世待人的人文百科全书。

其次《易经》这本书是写给什么人看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先秦时期能掌握文化知识的恐怕只有贵族阶层,《易经》当然只能是写给这些人看的。而且初衷绝对不是占卜那些简单。从后续卦爻辞的解读我们会发现,其内容更多的是告诉读者怎样处世待人才能收获更好的结果。有学者曾经说过,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华文明更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明则侧重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这种说法在比较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时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易经》作为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代表,重点讲述人文百科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为什么我们会一直把《易经》作为一本占卜用书呢?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在古人看来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共性,出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人们总是想更多的了解未来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最终想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占卜的形式,对照记录的已有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希望通过发现其中内在的共通点,获得对未知事物发展前景的预判。也就是说,古人用八八六十四卦用来记录所见到的天地自然现象及各类社会景象,而且通过这些事物发展的吉凶趋势,一方面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处世待人,另一方面也为占卜未来留下了可资参考的范本。虽然后来人们发明了很多占卜的方法,并且将《周易》作为解读天意的密码本,对于事物内在的共同点、联系点的寻求是否准确就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易学象数派那可真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结果则是愈发的纷繁复杂,没有头绪。故我对象数易学持保留意见,不论也罢。

故,我对《易经》的解读完全是针对文章原有内容的剖析,完全不考虑象、数的问题,大家会发现这种解读反而能做到主题明确、条理清晰。从义理的角度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批评指正!如果允许,我会将您的见解补充进我的文章中。

明天开始解《易经》。

「国学小知」第01讲:什么是《易经》,易学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先说易学,其实是世界文化的源点。先看易字,《说文解字》引用《祕書》的解释是“日月爲易,象陰陽也,刚柔相当”。

关于太阳(日)和太阴(月),中国的远古神话早有记载。大家可能知道古希腊的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us)、阿波罗(Apollo)和埃及太阳神拉(Ra)等,却不知道中国远在上万前的上古时期就有太阳之母“羲和”,前到前一段时间中国第一太阳探测卫星“羲和”上了天,才了解中国的太阳神原来这么“牛”。

羲和

关于先民的太阳神崇拜,早在旧石器时代(100万~10000年前)第一位帝王“有巢氏”开始,先民就从天地间汲取灵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祈求神衹护佑。到大约6000多年前神农氏,观法天地,在山林间感悟自然变化规律与人类的生存关系,创立以“艮”卦为首卦的八卦,反映天地山海的关系,为《连山易》。5500多年前,伏羲氏再创新以乾卦为首卦先天八卦,即乾1兑2…艮7坤8。至4700多年前,黄帝感大地恩泽、坤母孕化之情,创立以坤卦为首卦的《归藏易》。演化到3000年前,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羑里城而演后天八卦,以为乾卦为首卦,但离卦是上卦,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此为传世的《周易》。为什么只有周易流传下来了?连山、归藏失传?据传在始皇帝焚书坑儒前,丞相李斯将周易归为卜筮、医学之书。不在经史子集的范畴,所以能保存下来。秦始皇又知连山、归藏的神奇之处,怕帝王之道流传民间而伤秦朝万世根基,就将这两本书带入皇陵。这些传说的真实性,尚无人可以考证,史料上鲜有提及。

《周易》有何神奇?“不知易、不可为将相也”。《周易》最早其实是帝王统御天地万物的“天命”之书,仅有极少数掌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和小部分辅佐君王的将相能接触到。《周易》以占卜为外形,融合“象、数、理、法、道”等规则和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起源。有考证者认为,中国的《易经》也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也是“二进制”的起源,更是易学体系中道易、儒易等的学派思想的原点。

易学包括《易经》及各流派学说,比如汉易、宋易。对于现代人而言,其实不用了解什么流派,“有用、能用、会用”就行。问题是,由于年代久远,古文化和古文字功底又不够深,加之易学流派众多,讲《易经》的人可能比学《易经》的人都多,跟谁学、怎么学才能学到源头的易学思想呢?

事实上,《易经》讲的就是“天人合一”法则,日月相应,天地交感,四时相合,刚柔相当。从简单的从河图、洛书的几个简单符号和先后天八卦演化而来,以“象(符号)”起步,以“数”推演,以“理(卦辞、爻辞)”说理,以“占”断事,合天地、明四时。

河图洛书

易经

人类只有效法天地并遵循其规律,才能更好地繁衍生息。而破坏规律的结果,就是遭“天罚”,比如熬夜会伤肝肾而损阳寿,过度纵欲会损阳元而早亡,破坏生态环境会令得人类生存空间恶化而生祸乱。实际上,易学思想早已深入我们中国人的骨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我们休养生息的基本原则,紫气东来、趋吉避凶、一元复始、东成西就等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易经》怎么学?有三个原则必须掌握:不易,变易,简易。八卦的方位和演变规律是不变的;而易理是千变万化、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不要读死书,更不能死读书;大道至简,不要把易经看得太复杂,万变不离其宗 源头的知识都很简单,就是一画开天、阴阳始生、天地交感、乾坤化育。先人没有文字,八卦就是几个简单的符号。可以自己看几遍,多

思考,就会有一些收获。

(请继续关注《第02讲:河洛理数,一串打开易学宝库的密码》)

老子《道德经》全文解读:读过3遍,终于知道书中隐藏的底层逻辑

《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五千言,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德经》讲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这是我第三遍学习《道德经》,当前最大的感悟是《道德经》八十一章,并没有清晰逻辑递进划分,比如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处世之学,用兵之道,治国之策内部的递进关系,只是分了《道经》、《德经》上下两部。

因为没有划分,就不容易掌握应用,如果像《易经》乾卦中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等六个阶段,代表六种不同状态和应当方法,可能更容易被人参透和应用,不知老子是不是为了提高难度,有心为之。个人理解《道德经》要每一章读懂,读透,而不只是割裂记一些名句,最后需要放在一起归纳,参悟,这样也更容易接近“大道” 。

本文为《道德经》81章逐句译文,总计27153字,很多翻译比较晦涩,寓意深远,难以解说,如有错误,敬请谅解,仅作参考,如后续本人理解改动,会逐期修正。——抹抹读书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为事物表象

能够用语言说明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道理。能够用文字表达的概念,就称不上恒常的概念。不能用言语述说的初始状态,就混沌宇宙的本源。已经用言语表明的概念,是孕育万事万物的母体。所以,保持虚无状态,看清世界的本质;保持实有状态,意图明见事物表象。虚无和实有来源相同,名称却不同,它们都称得上是玄秘之现象,而玄秘之中的至高至上者,变是产生宇宙间一切奥秘之门。

第一章开篇提出“道”的概念,老子通过对宇宙和人生观察和领悟,指明“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为了称呼方便,赋予一个“道”的称谓。从“名”“实”关系入手,一个人如果对概念看得过重,流于表面,也就难于看清事物本质。

第二章 功成弗居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怎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天下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恶。所以,实有和虚无相互滋生,难易相辅相成,长短因相互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靠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后相互相接成为顺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施教化,听任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加以干涉。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但不仗势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他。

这一章中老子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世间百态观察研究,得出一个普遍真理,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善恶,美丑,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等,事物发展变化无不由对立统一矛盾催生而来,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这也是自然本质。

第三章 不见可欲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推崇杰出的人才,为使人不争夺名利,不重视稀有的珍宝,为使人不沦为盗贼,不展示能够引诱贪欲的东西,为使人们心思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是简化人民的思想,充实他们的肚腹,弱化他们的精神,强健他们的筋骨。要让人处于没有知识和欲望的状态,并且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随意制造事端。只要遵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

老子认为要治理百姓,应当不尊尚贤才异士,使人争权夺利。注意,老子不是否定人才,而是说不给过分优越的地位,避免“贤才”成为诱惑,引发纷争。如果社会出现贪欲,占有欲,追逐欲,会导致天下大乱。

老子理想社会中人民四肢强健,但思想质朴,没有奢侈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各种知识和烦恼困扰,回归纯洁,无知无欲自然本性,这样的无为,是顺应自然,比法律,制度,道德约束合理得多,能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第四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虚无,没有极限,深沉得像万物的本源。它收敛锐气,解开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它深沉难知,像是时刻若有若无地存在万物左右,我们不知道它是由谁发出来的,好像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这里老子认为“道”是虚体,无形无象,人们触摸不着,只能依赖意识去感知,而这种虚体,并非一无所有,创造宇宙天地万物自然界的是“道”。“道”空虚无行,却发挥作用巨大作用,无穷尽,不枯竭,是万事万物宗主,是宇宙天地存在和发展变化依赖的力量。

第五章 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1、刍狗:用刍草扎成的狗,用于祭祀,使用时倍受重视,祭祀完毕随即丢掉。

2、橐籥(tuoyue):古代的风箱,冶炼时为炉火鼓风助燃。

3、屈(jue):匮乏。

这段话意思是天地没有任何偏爱,将万物当作祭坛上草扎成的狗,让它们自枯自容。圣人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作祭坛上用草扎成的狗,让它们自生自灭。天地之间,大概就像鼓风吹火的风箱,内部空虚,用不匮乏,越鼓动,就会产生越多的风。一个人说话太多,往往会使自己走投无路,倒不如保持内心的宁静,将话留在心里。

所谓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是一个物理,自然存在,并不具备人类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老子通过两个比喻得出结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很多时候,真正的道理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只能用心去领会,话说多了,就会词穷,不如守住心中想法,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沉默也是力量。

第六章 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释:

1、谷神:道的别称,空虚开阔,无所不容,形容“道”空虚博大,像山谷。

2、牝(pin):指一切雌性的母体,这里借喻拥有超凡能力的“道”。

这段话意思大道空虚开阔而又变化万端,永远不会消亡,它是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有个出口,可以称作天地的根源。它如丝如缕,连绵不绝又难觅踪迹,其作用却无穷无尽。

老子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比喻道生万物,绵延不绝。认为“道”在无限的空间中支配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统一体,应变无穷,永不枯竭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延续,地长存。天地之所以能延续长存,是因为它们不求自己的生存,所以能持续生存。因为,圣人退居在大家的后面,结果反而站到大家之前,不过分在意自己的生命,反而得以保全生命。能够说这不是因为他不求一己之私的缘故吗?正因为这样,反而使其得以实现自己的私心。

这一章中,老子再次赞扬“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道”所产生的,并依“道”的规律运行生存。老子以天道推人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不自私故能成其自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1、上善若水:上,最。喻指道家“圣人”。

2、尤:责怪,怨恨。

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愿居住的地方,因此其境界接近于“道”。这类人,善于选择卑下之第居住,心胸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总是真诚、友爱、无私,言谈总能恪守信用,为政总能将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与万物相争,也就不会引来责怪和怨恨。

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推崇水,认为“水德”接近“道”,能找准定位,包容万物,发挥长处,依照此法,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第九章 名遂身退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持执盈满,自满自骄,不如适可而止;将铁器捶打得非常尖锐,却难以长时间保持锋利。黄金美玉堆满厅堂,无人能长久守住财富,一个人若富贵骄慢,自招灾祸。功成了,名就了,就应急流勇退,这才合乎天地自然大道。

这一章中,老子提出贪图名利,恃才傲物都应引以为戒,功成不居,急流勇退,可得善终。

第十章 生而不有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注释:

1、载营魄:载是助词,相当于夫

2、抱一:合一,魂魄合一的状态,可以指“道”

3、玄览:又写玄鉴

精神与形体相配合,持守住大道,不离开吗?聚结精气以追求柔和温顺,能像婴儿一样吗?清除心中杂念而观照灵魂深处,能做到毫无瑕疵吗?爱民治国能做到自然无为吗?天赋感官在接触外物时,能做到安静守持吗?心地明白通达,能做到不用智巧吗?生产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也不自逞其能,成万物之长而不对其加以主宰,奇妙道理,称为玄德。

这一章是讲修身的功夫,通过六个问题,对世人在修身、善性、为学、治国等方面提出要求,而疑问本身就是答案。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毂(gu):车轮中心的圆木

埏埴(shan zhi):搅和,泥土

车轮上三十根辐条聚集在一个车轴上,有了轴心空,才有车的作用。糅合粘土做成器皿,有了器皿中间的空,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成房屋,有了中间的空处,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了人便利,无也发挥了效用。

实有之物常被重视,而虚空价值总被忽略,老子巧妙地将无的价值展现出来,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注释: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畋(tian)猎:打猎

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让人眼光迷乱;喧嚣嘈杂的管弦之声,使人听觉失灵;味道不一的各类美食,使人口不辨味;纵情骑马射猎,让人神志狂乱;奇珍异宝让人做出失德之行。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应该摒弃物质的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这里面老子提出过多的欲望不仅不能让我们真正得到享受,反而会给我们带来巨大危害,真正的享受是有理性的节制,虚荣的享受是愚蠢的放纵。

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这段话意思是得宠和受辱都像受到惊吓一样,重视隐患就像重视自己身体一样,什么叫做得宠与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呢?得宠是卑下的事,得到它好像令人受到惊吓,失去它也好像受到惊吓,这就叫得宠和受辱都好像受到惊吓。那么,什么是重视隐患如同重视身体呢,我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假使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对于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比天下还重的人,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对于吝惜自己的身体超过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这一章是讲“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强调宠辱对人身的危害,只有不为外界荣辱迷乱分心,才能担负治理天下的重任。

第十四章 执古御今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不见,无色无形的叫做夷;听不见,寂静无声的叫做希;摸不到,无质无实的叫做微。这三者,无法刨根问底,细致分辨,它们原本就浑然为一。它外显的地方并不明亮,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无开端,无尽头,延绵不绝,无法明确表述,只好又归结为超物质存在。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做若有若无的恍惚,迎它,却看不见它的开头,追它,却看不见它的末尾,遵循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能认识最早的本始,这就叫做大道的规律。

这一章中,老子用一些抽象概念,描述“道”的性质和运用规律,“一”就是指“道”,它包含“道”的相互联系的两种内涵,即物质世界的实体和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之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他,小心谨慎,好像冬天涉水过河,警觉戒备,好像害怕邻国进攻,恭敬郑重,好像要去赴宴做客,行动洒脱,好像冰块消融,纯朴厚道,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旷远豁达,好像深幽的山谷,浑后朴实,好像混浊的河水。谁能使混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动起来,慢慢现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旧存新。

抹抹读书:这章中心思想是告诫人不要盈满,包容一点,敦朴一点,旷野一点,混浊一点,而不要盈满骄纵,狭隘难容,刚愎顽固,刻薄苛察,洁癖排他,只有不盈,才有空间,才有发展。

第十六章 知常日用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心灵空虚到极点,静谧到极点。世间万物蓬勃生长,我从发展变化中观察它们循环往复的运动规律。万物纷纷芸芸,各自回本溯源。回归本源叫寂静。寂静叫回归本来状态。回归本来状态叫做永恒规律,了解这种永恒规律就叫做明智。不了解这种永恒规律而胡乱作为,会带来灾难。只有认识了永恒规律才会大度包容,大度包容才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君临天下,君临天下才能合乎自然,合乎自然才算得道。得道才能长生久视,终身免于危难。

这一章讲“致虚与守静”,老子认为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状态,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

第十七章 信而贵言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统治者治理国家,最理想状态是百姓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些的,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些的,百姓畏惧他,最次一些的,百姓回过头侮辱他。一个人若不守信用,有人就会不信任他。古时统治者与百姓愉快相处,不随便发号施令,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

这一章中,老子描画了他理想中的政治蓝图,按不同情况将执政者分为四种,最理想执政者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不用权利逼迫百姓,各自过着舒适生活。

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智巧聪明出现之后,才产生了虚伪狡诈,国家政治陷入混乱,才有了所谓的忠臣。

这一章中,老子将辩证法运用在社会生活领域,指出大道与仁义,智慧与大伪,六亲不和与慈孝,国家混乱与忠臣前后两者相反相成,既对立,又统一。俗话说“家贫出孝子,乱世显忠臣。”老子认为,百姓本就应当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正是因为各行其是,甚至胡作非为,才会出现提倡所谓仁义。

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就可以幸福百倍。抛弃仁义,百姓就能重新变得孝顺慈爱。抛弃巧诈和巧利,盗贼就会销声匿迹。圣智,仁义,巧利这三方面都是用来粉饰的,不足以拿来治理天下。所以,应当使百姓思想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本性,减少杂念和欲望,摒弃仁义,圣智的浮文,以免于忧患。

老子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就是有为之政,简单理解,耍小聪明多误人生。

第二十章 独顽似鄙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苦?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释:

太牢:古代祭祖牛羊猪大全为太牢,这里指丰盛宴席。

傫傫:疲惫

飂兮(liao):急风

顺从与违拗,相差有多少?善良与丑恶,差别又有多少?大家都害怕的事,我也不可不心存敬畏。远的像是没有尽头。众人兴高采烈,像去赴盛宴,如同春日登台眺望美景,只有我淡泊宁静,没有欲望念头,如同婴儿,还会发出笑声,疲惫懒散,似无所归宿。众人都有余钱,唯独我时常匮乏,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世人都光辉炫目,唯独我昏昏沉沉,世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浑浑噩噩。就像那茫无边际的大海,漂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笨拙。我唯一与人不同的是,回到母亲的怀抱,得到了“道”。

老子将世俗之心和自己的心态做了比较,上层人士追逐物欲,并不可取,淡泊洒脱,心常安泰。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种东西,恍恍惚惚,恍恍惚惚其中却有某种形象。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具体的物质。深远幽暗啊,其中却有精微之气,这精微之气十分纯真,里面有可靠验证。自古至今,它的名字从未泯灭,可用它来审视世间万物的初始。我是如何来了解万源之始的呢,靠的就是道。

这一章核心观点是“道”是宇宙本源,老子看来“道”是没有形状,是极其微小事物组成的,虽然肉眼不可见,但确实存在,万物都由它创造。

第二十二章 曲则为权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展,低洼之地可以盈满,器物破旧将更新,目标少,收获更多,追求多了,反而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持以“道”作为天下万事万物法则。不自我显摆,反能明显,不自以为是,反能名声显赫,不自吹自擂,反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能飞黄腾达。正是因为不和别人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能和他争,古人所说的弯曲才能保全,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所以大家应该完全信服这个道理。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变化,遇到困难,可以采取退让办法,静观其变,伺机而动,以无成有,以退为进。人皆求福,我独曲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少说话才是合乎自然规律,就像狂风不会持续一早上,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谁造成它这样子的呢?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盛不衰,何况人?积极修道的人,才能与大道合为一体,勤于修身养德之人,才能与德行合为一体;失道,失德之人就要承担失道,失德的后果。与大道融为一体的人,大道才会助他成功,与德行融为一体之人,德行会助他成功,失道失德之人,大道也会任他走向失败。诚信不足之人,人就不信任他。

这一章老子告诫我们,要遵循道的规律,遵循自然规律。希言自然,少说话才是合乎自然规律。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踮起脚跟想站得高的人,反而站不稳;跳跃前行的人,根本走不远。自我显摆的人,反而难以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优点反而得不到彰显;自吹自擂的人,有功劳也没人承认;自高自大的人,难以成为领袖人物。以上这些做法从大道角度来衡量,就像残羹冷饭和身上赘瘤一样,残羹冷饭令人厌恶,赘瘤让人觉得丑陋,所以有道之人绝不会这样做。

这段话中,老子以“企而不立,跨而不行”为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带来的后果,急躁冒进,自我炫耀都是轻浮之举,违反自然规律,必然不能持久。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种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运行以前就已经存在。它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状,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它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约定叫它做“道”,勉强形容它,说它是广大无边的,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深远无际,深远无际而又返归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整个宇宙中有这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学习“地”的厚德载物,学习“天”的高明宽远,天学习“道”的本源创生,“道”则存任自然,顺规律行事。

老子描述“道”的存在和运行,同时道、人、天、地同时存在,其中“道”是第一位,道在物先,又在物中。

第二十六章 燕处超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锱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

燕处:安居的地方

凝重是轻浮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整日行走,都离不开载着衣食的车辆。虽然享受美好的生活,却能安然处之,超然物外。为什么大国君主,却还要用轻率态度处理天下大事呢?要知道,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妄动就会丧失主宰啊!

本章中,老子举出了“轻重”、“动静”两种立矛盾现象,认为轻重关系中,“重”是根本,注重“轻”而忽视“重”,就会失去根本,在动静关系中,“静”是根本,重视“动”而忽视“静”,也会失去根本。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注释:

筹策:古人计算时使用的工具

关楗:关门的木闩,横叫关,竖的叫楗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长于言谈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借助计算工具;善于关闭门户的,不用木闩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打结的,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因此圣人总是善于人尽其才,因而没有无用之人。总是善于物尽其用,因而没有无用之物。这就是藏而不露的智慧,所以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则是善人的借鉴。不重视自己的老师,不重视自己的借鉴,即使聪明人也会变糊涂。这就叫精微玄妙的道理。

老子在这一章中以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为喻,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政,能够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无需多费周折,就能得到好结果。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注释:

式:榜样

忒:过失

无极:指永恒真理,宇宙之原始状态

深知雄大之道,却能安处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做天下的溪谷,就能常德不离身,回归婴儿般纯洁的状态。深知清明之德,却能安处幽昧之地,做天下的榜样;做天下的榜样,就能长葆美德而无过失,回归宇宙之原始初状态。深知荣耀之理,却能安处卑屈之地,做天下的深谷,做天下的深谷,就能常德完足,返璞归真。真朴的状态分散就成为具体的物,圣人依循这一原则,就能领导群论。因此,大手笔的制作,是不需要刻意雕琢和损害原材料的。

老子生活的春秋末年,政治动荡,社会混乱,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老子提出“知雄,守雌”的处世原则,并主张用这个原则去从事政治活动,参与社会生活。

第二十九章 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注释:

羸(lei):虚弱

隳(hui):危险

泰:过度

想要治理好天下,又用强制方法,我看他不能成功。天下是神圣之物,不可强行改变它,企图强行改变,必定失败,企图强行控制,必定会失去。天下万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性缓,有的性急,有的强壮,有的羸弱,有的安稳,有的危险,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本章中老子从反面论述论述了“无为”之治,警告执政者执着于“有为”必致失败,即以强力而有所为或以暴力统治人民,终将自取灭亡。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己,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来辅佐国君的人,不仗恃武力,在天下逞强。穷兵黩武往往会有报应。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战乱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故善用兵者,只求达到目的而已,并不依靠兵势逞强。达到目的也别自负,也别夸耀,也别骄傲,是迫不得已,别逞强。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落,这就叫做违背大道,违背大道就会过早消亡。

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最残酷的行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揭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老子主张反战思想,直至今日,依然值得借鉴。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注释:

贵左: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主生,阴主杀。尚左,尚右都是古人礼仪。

武力是不吉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心怀大道的人不接纳它。君子平时居处以左侧为贵,而用兵时却以右侧为贵。武力是不吉祥的东西,不是君子的武器,若迫不得已使用,最好坦然处之。取得胜利不要得意,如果得意,就是喜欢杀人了,喜欢杀人的人,不可能在天下取得成功。所以,吉庆的事情,以居左侧为尊,凶丧的事情,以居右侧为尊。因此,副将军居于左侧,主将军居于右侧。这是说,作战要以丧礼来处置。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去面对,打了胜仗也要用丧礼来处置。

这一章中,老子以古代礼仪比喻,主居右,宾居左,居左有谦让的意思,老子认为战争不祥,迫不得已用之,讲战争之道,应“恬然为止”。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注释

朴:指“道”的真朴状态。

“道”永远是无名的,处于真朴的状态,它虽然微小,但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君王若能依“道”治理天下,万物都将自动归顺。天地之间,阴阳之气交合而降下雨露,百姓不用君王下令就能自发均衡分配。万物生发,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称确定下来,就应懂得适可而止,懂得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险。大道与天下的关系,就好比川河流入江海。

这一章老子表达“无为”的政治理念,君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则治理天下,顺应自然,百姓将会自动服从于他,而“名”是人类引起争端的根源。立制度,定名分,设官职,不可过分,要适合而止,减少纠纷。

第三十三章 自胜者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强者。懂得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人,不离开适于自己生存环境的人,就能长生久视,死后精神长存,不被遗忘,才算真正的长寿。

本章老子讲个人修养与自我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人们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第三十四章 终不为大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

氾(fan):同泛,普遍,广泛。

大道无处存在,上下左右无所不到,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并不推辞,成就功业也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主宰万物,永远没有私欲,可以说它很渺小,万物归附它,它却不自以为主宰,又可以说它很伟大。因此圣人始终不以伟大自命,才能成就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老子在这一章论述了“道”的作用。“道”生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

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注释:

大象:大道之象,用来描述“道”,代表“道”被人观察到的一面。象,形象。

太:同“泰”,平和,安宁之意。

守住大道之象,天下人都来归附。都来归附,而不互相伤害,就可和平安宁。音乐和美食,可以吸引路过的客人驻足。用言语来表述大道,则淡而无味。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到,运用它却是永无穷尽。

本章歌颂“道”,天下人都向它投靠,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同时也表明老子为百姓安危生存而忧虑的历史责任感。

第三十六章 以柔克刚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释

歙(xi):收敛,闭合

利器:有利武器,引申为政治制度

想让它收敛,不妨先让它张扬,想要削弱它,不妨先使它增强,想要毁灭它,不妨先且抬举它,想要剥夺它,不妨先且给予。这就是微妙,明通的道理。柔弱的胜过刚强。鱼要生存就不可离开河渊,国家有利武器不可以轻易拿给别人看。

这一章老子谈到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自然界一直在变化当中。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永远顺其自然而无所作为,却又没有什么事是它做不到的。君王若能遵循大道,万物将会自我化育。自我化育时若有人产生有所作为的念头,我将用无名的真朴状态去安定他。万物在无名的真朴状态下行事,将会变得没有欲望。万物没有欲念而又清净淡泊,那么天下就会自己安定下来。

本章是《道德经·道经》最后一章,老子将“道”的概念落实到他理想的治道——自然无为。老子看来,执政者能依照“道”法为政,不妄加干涉,百姓自由自在,自我发展,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平静。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推崇本性的人不刻意修德,因此不失本性;贬低、抑制本性的人不忽略修德,因此失掉了本性。推崇本性的人无所作为,无所企图,贬抑本性的人有所作为,有所企图。推崇行仁的人,博施于人而无所企图,推崇行义的人,有所作为且有所企图。推崇行礼的人,有所作为无人响应,就扬起胳膊,强迫别人顺从。所以,丧失了道,才讲本性,丢失了本性,才讲求仁爱,失去了仁爱,才讲求正义,失去了正义,才讲求礼仪。礼仪是社会风气衰落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始。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也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厚重,而不喜轻薄,追求朴实,而不尚浮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保留厚重朴实。

《道德经》上篇以“道”字开始,被称为《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被称为《德经》,主要阐述人生的行为准则,即人德。

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注释:

1、一:即道

2、琭:玉的华美

3、珞:玉的坚硬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得到道而清明,地得到道而宁静,诸神得道而灵验,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王侯得到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上天若不保持清明,恐会崩裂,大地若不能保持宁静,恐会崩塌,诸神若不能保持灵验,恐会耗尽,川谷若不能保持盈满,恐会枯竭,万物若不能生长,恐会灭绝,王侯若不能成为好的榜样,恐会垮台。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低为基础。因此,国王自称为孤寡不毂,这不就是以卑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称誉是没有称誉。因此,不要华美如玉,也不要坚硬如玉。

这一章讲“道”的普遍意义,先是论述“道”的作用,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道是构成一切事物不可或缺的要素,最后告诉执政者,要“处下”、“居后”、“谦卑”,矛盾和对立总要归于统一。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道的运动,变化在循环往复上,大道的效用,表现在柔弱上。天下万物产生于形而下的有,有又产生于形而上的无。

老子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讲述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和“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并且重申了大道与大德的关系。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上士闻之,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释

纇(lei):崎岖不平,坎坷曲折

资质上乘的人一听说道,就去努力实践;资质一般的人听说了道,时记时忘,将信将疑;资质较差的人听说了道,大笑不已。不被这种人嘲笑,就不足以称为道了。所以立言的人曾说,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人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洁白好似黑垢,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似污浊。最方正的东西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往往最晚完成,最大的声音几乎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大道总是潜隐不露,没有名称。只有大道善于帮助一切成事。

这一章是列举了构成矛盾的事物双方,标明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彼此相异,相互对立,又是互相依存。

第四十二章 损之而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大道生出初始的一,一又生出阴阳的二,阴阳交合而生出三,三生万物。万物皆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交互,达成新的和谐。人们最厌恶的,就是沦为孤家、寡人,仆人,而王公以此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有时最受损反而获益,有时获益反而受损。别人教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蛮横霸道的人难得善终,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指导思想。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老子说“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宇宙万物的总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此外,老子还讲了柔弱退守是处事的最高原则,谦受益,满招损,这也是合乎辩证之道。

第四十三章 以柔克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够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由此懂得无所作为是有益的,不用言辞的教化,无所作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得到。

这一章,老子讲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道理,他认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反而蕴蓄无形力量,这种力量即便最坚强的东西也无法抵抗。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与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性命与财富,哪个更重要?获得与失去,哪个更有害?所以过分追名逐利必定要付出巨大代价,过度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惨重损失。懂得满足就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才能长久生存。

这一章是生命观和价值观的问题,老子告诫人们,贪求名利越多,付出代价也就越大,对于名利和财富要懂得适可而止,不为己甚,就不会走向灭亡。

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

完美的事物总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虚空一般,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最刚直的东西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却仿佛最笨拙,最善辩的人好似不善言辞。疾走能克制寒冷,安静能化解炎热。清静无为可以作为天下准则。

这一章是从“人格”的角度讲述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意在说明高尚的人格,不是外形的表露 而是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收。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乐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能依循大道治国,就可以让战马退回到田间耕地,若不能依循大道治国,战马就只能在郊野产下马驹。没有什么祸患比不知足更大,没有什么过错比贪得无厌更大的。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就会永远满足。

老子在本章中阐述了反战思想,致使黎民百姓饱受战争之苦,贪欲是根源。

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事,不望窗外,就懂得自然规律。出门走得越远,领悟的道理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推知事理,不必亲眼看见就能明察秋毫,不必刻意去做就能成就功业。

这一章主要讲认知论。老子认为,单纯凭借经验认识事物,是难以深入事物的内部,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全体,想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靠内在自省,下功夫自我修炼,这样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四十八章 无为而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领悟大道,每天要减少一些。减少再减少,达到不妄为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所以治理天下要靠不妄为。那些执著有所作为的人,不能治理好天下。

为学,是求取外在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积累得愈多,私欲妄见也愈多。为道,即体悟事物本质和运行规律,它不能靠知识积累,而要靠直观体悟和理性思考。它可以使人去除私欲妄见,日渐返璞归真,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第四十九章 圣常无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总是没有意念,以百姓意见为自己的意见。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以人人行善。对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守信。圣人治理天下的时候,总是收敛欲念,使天下人心思归于浑然一体。百姓本都专注于使用自己的感官,智慧,圣人使他们全都回归孩婴般纯真状态。

本章是老子“虚心”、“浑君”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慈”的原则具体贯彻。

第五十章 生生之厚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虎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释:

兕(si):犀牛类的动物

人自出世而生,入地而死。长寿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意外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人过分追求奉养生命的物质享受。听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上行走不必躲避犀牛和老虎,在战斗中不会为兵器所伤。犀牛在他身上无处下角,老虎在他身上无处下爪,兵刃在他身上无处刺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致命的要害。

本章是对“生生之厚”的贬斥,同时也是对“无死地”的“善摄生”境地的推崇。老子提醒我们,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式来过分善待自己,而应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少私寡欲,清净质朴。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大道创生万物,德行畜养万物。外界环境赋万物以形体,各种力量相互作用,促以成长。因此,万物无不尊崇大道而重视德性。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重视,他们无人命令,向来如此。所以,大道创生万物,德性畜养万物,进而成长、培育万物,安定、成熟万物,滋养、庇护万物。创生万物而不加占有,畜养万物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万物而不加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但“道”和“德”并不干涉万物的生长繁衍,而是顺其自然。“德”是“道”的化身,是“道”在天地间的具体作用。这一章,老子提出的了道、德、物、势四位一体的命题。道是根本,催生世界,德是品性,是基本功能,是贡献,是仁爱。万物需要一个成长、发育、稳定、成熟、结果、保护、存藏的过程。

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天下有一个本始,它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知道了根源,也就能认识万物,认识万事万物,又能把握住万物的根本,那么终身不会有危险。堵塞嗜欲的孔穴,闭其嗜欲的门径,终身不受苦累。打开嗜欲的孔穴,去操持世事,终身不得安宁。能够察见细微,叫做“明”;能够持守柔弱,叫做“强”。用天道规律来指导我们的意识活动,再回归大道本身返照内心,不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叫做遵循常道。

老子认为,自然万物的生长有一个总根源,人们认识事物不能离开这个总根源,不能一味向外追逐,否则将会离失自我。

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注释:

施(yi):同“迤”,邪路

如我确实有认知,就会顺着大道前行,只是担心会误入歧途。大道十分平坦,可君主却好走邪路。朝廷,园地一片荒芜,仓库空空如也,而君主还是身着华服,腰悬利剑,酒足饭饱,钱财有余,这就叫做强盗头子,根本不是正途。

这一章中,老子给无道的执政者画了一副像,他们凭借武力和权势,对百姓恣意横行,搜刮榨取,终日荒淫骄奢,腐朽糜烂,而百姓忍饥挨饿,老子警告他们“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这样是违背天之道。

第五十四章 修之于身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善于制定合乎道德规范的人,不会轻易动摇;善于秉持自己认知道德准则的人,不会轻易气馁。子孙持守此道则祭祀不绝。以之修身,德行就会纯真,以之齐家,德行就会有余。以之治乡,德行可以长久,以之治国,德行会丰厚,以之治天下,德行会普及。所以,要通过观察自身来观察他人,观察自家来观察别家,观察本乡来认识他乡,观察本国来认识别国,观察今日天下认识过去未来。我靠什么知道天下大事,就靠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这一章老子讲修身的原则,方法和作用,在老子看来,修身原则是“善建”“善抱”,即抱持“大道”,修身的方法是推己及人,修身作用是“知天下”,这也是老子主张认识世界的方式和途径。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末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

攫(jue)鸟:用脚爪猎取食物的猛禽,如鹰、隼。

朘(zui)作:男性的

嗄(sha):噪音嘶哑

具有深厚德性之人,如同婴孩一样纯真。毒虫不刺他,猛兽不抓他,恶鸟不扑击他。他筋骨柔弱,可是小手抓东西很紧,还不懂男女之事,可是生殖勃然而起,这是极为专注的缘故,整天啼哭,嗓音却不嘶哑,这是极其和谐的缘故,懂得和谐的作用,叫做恒久。认识到恒久的意义,叫做明智。贪图生活享受,叫做灾祸。被欲念操纵,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就会衰老,这叫做不合常道,不合常道就会终结。

本章以婴儿为喻,说明“精”与“和”统一,才能达到厚德境地,婴儿才出生就紧握双拳,意味着它生而通大道,大道的作用是大德。大德广远深厚,只可握而藏之,保之,持之,不可掉以轻心,不可须臾放弃。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真懂的人不多说话,夸夸其谈往往不是真懂。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收敛了锐气,消解了纷争,调和了光芒,混同了尘垢。这叫做玄妙的大同,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谁也无从与他亲近,谁也无从与他疏远,谁也无从让他得利,谁也无从让他受害,谁也无从令他高贵,谁也无从令他卑贱。因此他得到天下人的尊重。

本章蕴意很深,主要讲怎么样保持常态的“和”,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能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达到“玄同”最高境界。因此提醒人们,要加强自我修养,排除私欲,不露锋芒,超脱纷争,混同尘世,不分亲疏贵贱,以开阔、无偏见的心胸去对待一切人和物。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用无为清净法则治理国君,用奇谋诈略来指挥作战,用不扰害百姓的办法来治理天下,才能取得成功。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下面:天下禁忌越多,百姓就越贫困,百姓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百姓技巧越多,怪事就越增加,法令越繁苛,盗贼越多。所以圣人说:“我无所作为,百姓就自我化育,我爱好清净,百姓就自己端正,我不张罗折腾,百姓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过多欲望,百姓就自就纯朴。”

老子生活年代社会不安,执政者为所欲为,武力横行造成混乱,老子将天道自然的思想,推之于人道,提出了“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治国方略。强调以道治国,以奇道用兵。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倚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曰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注释:

闷闷:昏昏昧昧的状态

缺缺:狡黠,抱怨,不满足

刿(gui):割伤

君主政施宽厚,人民自然纯朴,政施苛察,人民就会狡诈。灾祸,福气就依傍着它周围,福气,灾祸就隐藏在里面。谁知道它的变化有没有终点?福祸没有确定标准,正常可变为反常,善良可变为邪恶。人心迷惑,由来已久。因此,圣人端庄方正不伤人,棱角分明而不害物,直率而不无所顾忌,明亮而不光芒耀眼。

本章讲的是政治、社会、人生方面的辩证法。老子反对为政苛细,明察秋毫,包揽一切,干预一切。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也就很难确定事物矛盾的主次方面,一切适可而止。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释:

柢(di):根基

治理百姓,侍奉上天,没有比吝惜更重要的了。正因为吝惜,可以说早有准备,早有准备,就能不断积累德行。不断积累德行,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就没有人知道他的极限,谁都不知道他的极限,他才可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才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加深与稳固根基,以求长久生存的道理。

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老子把吝啬当做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务的吝惜。他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靠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也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了一起。

第六十章 其鬼不神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注释:

小鲜:小鱼,比喻为政之要在安静无忧。

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用大道来领导天下,那些鬼怪就不能显灵了,不仅鬼怪不显灵,神也不能干扰人,不仅神不会干扰人,圣人也不会干扰人,神和圣人都不干扰人,因此自然的禀赋就都回到人民身上了 。

本章主要讲治国的道理。其中“治大国,若烹小鲜”最为出名,这里用比喻手法,用煎鱼讲治理国家。小鱼鲜嫩,用刀乱切或在锅里频频搅动,鱼肉就碎了,借以提醒执政者,治理国家也要像煎鱼,切莫折腾。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大国如同居于江河的下游,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充当天下会聚之地。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雌雄,因为安静才可处于下位。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能取得小国的信赖。小国对大国谦卑恭敬,就能见容于大国。所以,有时大国靠谦下而取信于小国,有时小国因谦卑而取信大国。大国不过是想网罗小国,小国不过是想归附大国。这样两者都能实现各自的愿望,而大国尤其应当谦下忍让。

本章老子针对当时社会战争频发状况,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的关系,表达了治国,以及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政治主张,这里的国是诸侯国。

第六十二章 美言可市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太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释:

可以市:换来尊重和敬仰

大道是万物的庇荫,是善人的法宝,也是恶人的依靠。美妙言辞能换来别人尊重,高尚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人就算有不善的,大道又怎么会舍弃他们呢?所以人们拥立天子,设置三公,即使在四匹骏马之前献上巨大的宝璧,也不如安安稳稳进献大道。古人为何重视大道呢,不正是说:有求即能活得,有罪即可免除吗?所以大道才为天下所重视。

这一章老子再次宣扬了“道”的好处和作用,强调“道”荫庇世间一切事物,并说明他们在人间关系上的运用。“道”保护善良的人,但也不抛弃恶人,它有求必应,有过必除,这是“道”的可贵之处。

第六十三章 为大于细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有所作为的,是没有作为;有所从事的,是无所从事;有所品味的,是恬淡无味。把的看做大,把少视作多,用德行去回报怨恨。解决难题宜从容易处入手,成就大事宜从小处开始。天下难事,一定是从容易处做起的,天下大事,一定是从细微处开端的。所以圣人始终不自以伟大,因此才能成就伟大。轻易做出承诺的,一定很少能够兑现,把事情想得太容易,一定会遭遇很多困境。因此圣人总把事情设想得困难些,所以永远没有办不成的事。

这段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老子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小到多,由易到难的过程。

第六十四章 未兆易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局面安定时易于把握,事情尚无迹象时易于图谋,事物脆弱时易于破除,事物微细时易于化解。要在事物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妥当,要在尚未出现时就控制局面。众人合抱的参天大树,是从弱小的幼苗长成的,九层高的巍峨楼台,是从堆积土块开始的。千里行程,也是从脚下走出去的。任意妄为会招致失败,执着强求会使希望落空。因此,圣人无所作为,也就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著,也就不会让希望落空。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在最后阶段,能像开始时那样谨慎,也就不会失败了。因此,圣人想要的就是没有欲望,不重视那些稀有的珍宝,想学的就是没有知识,来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以此助成万物自己如此状态,而不妄加干涉。

这一章紧接着前一章,老子看来,大的事物总是由小的事物发展而来,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应该了解事物过程,在可能出现的环节关注,杜绝祸患。

第六十五章 将以愚之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亦,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注释:

明民:智巧,伪诈

愚之:敦厚,朴实

智多:巧诈,奸邪

稽式:法式,法则

古代善于奉行大道之人,不是教导百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纯朴,敦厚。百姓之所以不好管理,是因为他们智巧,伪诈的心机太多。靠智巧、伪诈来治理国家,那是国家的祸患。不用智巧、伪诈来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气。懂得了这一反一正两种治国方式差别,就是明白治国的法则。总是处于明白法则的状态,就叫做最高的德行。最高德行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与万物一起归于真朴,这样之后才能完全顺和自然规律。

本章讲为政的原则,老子认为政治好坏,取决于执政者的用心和做法,执政者真诚纯朴,才能引导好政风。有好的政风,社会才能趋于安定。老子希望人民不要被智巧、争夺搞得意乱神迷,泯灭原始的质朴。

第六十六章 不争之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欲上:即统治人民

言下:谦下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汇聚百川之地,是因为它们甘居百川下游,这样才能让百川归往。因此,圣人若想居于百姓之上,一定要言辞谦下;若要居于百姓之前,一定要退居于后。如此,圣人位居人上,而百姓不觉得负担,站在人前,百姓不觉得妨碍。于是,天下人都愿意拥护他而非嫌弃他,正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于他相争。

本章以江海来比喻人的处下,居后,同时也以江海象征人的宽容、大度。老子看来,执政者应该处下,居后,这样才能对百姓宽厚、包容。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人都说我讲的“道”太大,似乎不像任何具体事物。正因为它太大,所以才不像任何具体事物。如果它像任何具体事物,也就变得渺小了。我有三件法宝,固守且小心珍藏。第一件是慈爱,第二件是俭约,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面前。对人慈爱,所以能产生勇气,有了俭约,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面前,所以才能成为众人的领袖。如果舍弃慈爱,而一味好勇斗狠,舍弃了俭约,而一味铺张浪费,舍弃了甘居人后,而总是站在众人面前,就会走向死亡。慈爱之人,作战能获胜,防守能巩固。上天要救助一个人,就会用慈爱来呵护他。

本章是讲的是“道”的原则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具体运用。老子说“道”的原则有三条,就是“慈”,即爱心加上同情心;“俭”,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妄为;“不敢为天下先”,即“谦让”,不争,如果能应用的好,就会取得好的效果,否则,自取灭亡。

第六十八章 善战不怒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古代善于做将帅之人,不崇尚武力;善于争斗之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之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之人,对人态度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顺应天意的做法,这是自古已有的最高准则。

这一章主要讲了用兵的战略战术和用人的原则,老子要求人们不逞强好勇,不轻易被激怒,要避免和敌人正面冲突,而是要借助他人的力量,以不争的方法达到争的目的,这才是符合天道,自古皆然的最高准则。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兵家曾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宁愿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这就叫做虽然有阵势,却像没有阵势一样,虽然要奋臂,却像没有臂膀可以挥展一样,虽然面临敌人,却像没有敌人可打一样,虽然有兵器,却像没有兵器执握一样。没有任何祸患比轻敌更大,轻敌将会丧失我的法宝。所以,当敌对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悲愤的一方可以获胜。

本章从军事的角度,谈以退为进的处世哲学,意在阐明哀、慈、柔的道理。老子认为,战争应以守为主,以守而取胜,表现了其反对战争的思想,也表明其处世哲学中的退守、居下原则。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注释:

被褐:被是穿着,褐是粗布

怀玉:怀里揣着美玉,此处指胸中满怀知识和才能

我的言论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天下人却没有办法理解,也没有办法施行。不同的主张各有宗旨,不同的行为各有根据。正因为人们互相间不理解,所以没有人理解我。理解我的人很少见,能效法我的人就更显得珍贵了。因此,圣人总是外穿粗衣,怀揣美玉。

老子提出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实行,却没有人理解和施行,这使得他也不免失望。老子所提出的静、柔、俭、慈、无为、不争等都合乎天道,而人们却贪图名利,急于躁进,因而不能理解和遵行。

第七十一章 病病不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

病病:以病为病,即把缺点当做缺点。病是毛病,缺点意思。

知道却不以为知道,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缺点了。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正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这一章短小精微,堪称经典,其论述的核心问题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看来,真正领会“道”之精髓的圣人,不轻易下断语,即使是对已知的事物,也不会妄自臆断是虚心求学的态度。

第七十二章 无厌所生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释

狎(xia):通闸,意为截断、关闭。

百姓不畏惧权威,那么大灾祸降临。不要打断百姓的日常生活,不要压制百姓的谋生之路。只有不压制百姓,才不会招来百姓的厌恶。因此,圣人了解自己却不自我表现,爱惜自己却不自视高贵。所以,应舍弃那些错误的做法,采取正确态度。

这一章连接前章,着重讲执政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对采取高压政策,无限度压榨人民。老子认为,人民一旦不再畏惧执政者的高压统治,那么就会爆发反抗斗争,他希望执政者要自知、自爱,要抛弃自见和自贵。

第七十三章 勇于不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释

繟(chan):坦然,安然

勇于敢作敢为,容易惹祸被杀,谨慎小心,勇于自我克制,方能保全性命。这两种做法一个于己有利,一个对己有害。上天所憎恶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因此就连圣人在这些事情上也慎之又慎,难以决断。自然的法则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响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罗网广大无边,虽疏疏落落,却无任何遗漏。

这里老子讲了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第一层意思是柔弱胜刚强,第二层是天道自然无为,这两层意思之间是相互沟通,一体承之。

第七十四章 代斲伤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斲(zhuo):砍,削

若百姓不畏惧死亡,则以死来恐吓他们有何用?若百姓真的害怕死亡,对于为非作歹者,我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通常应当由行刑者来杀他们,代替行刑者去杀人,好比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老子在这一章中讲了自己政治主张,当时执政者施行苛政和酷刑,压制人民,滥杀无辜,有朝一日人民不堪忍受,就不会再畏惧死亡。老子认为人的自然死亡是由天道掌管的,但残暴无道执政者把人民推向死亡,是从根本违背自然法则。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百姓生活饥困,是因为统治者征税过多,所以百姓饱受饥饿。百姓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政令繁多,所以百姓难于统治。百姓犯法,是因为统治者奢侈腐化,搜刮民膏民脂,所以百姓以身试法。只有不追求奢侈生活的人,才比过分追求生活享受的人高明。

这一章老子对繁重剥削进行了指责,揭示老百姓与执政者之间的矛盾对抗,对执政者提出了严正警告。

第七十六章 木强则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释:

坚强:指人死后尸体僵硬

枯槁:用以形容草木干枯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僵硬。草木活着的时候很柔软脆弱,死了以后就干枯变硬。所以,坚硬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兵势强大就会灭亡,树木高大就会摧折。所以,强大居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

这一章,老子通过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反复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柔弱胜刚强。贵柔、处弱是老子的一贯主张。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应柔顺谦虚。

第七十七章 为而不恃

天之道具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自然法则很像拉弓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拉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拉得过满就放松一些,拉得不够满就补充一些。自然法则,是削减有余而补充不足。人世的法则就不是这样了,它是削减不足来供给有余。谁能削减有余,来供给不足呢,只有领悟了自然法则的人才能做到。因此,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力,有所成就而不自居有功,这是他不想表现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这一章中,老子将“天之道”与“人之道”进行了对比,主张“人之道”应该效法“天之道”,透露一种朦胧的、模糊的平等与均衡的社会理想。

第七十八章 受国之垢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生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释:

无以易之:没有什么能够替代,易,替代。

受国之垢:承担国家的屈辱,垢,侮辱。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击坚固强大之物,却没有什么可以比得过水。因为它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弱小胜过强大,柔软胜过刚强。天下没有人不懂这个道理,却没有人能践行。所以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叫做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祸患,叫做天下的君王。这些正面的言论听起来如同反话一样。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释:

左契:收债的凭证,借据存根

司契:掌管借据的人

司彻:掌管税收的人

调和了深仇大怨,必定还会留下余恨,怎么能算妥善解决?因此,圣人掌管借据的存根,却不去向人索取偿还。有德之人如同掌管借据的人一样宽厚,无德之人如同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求索取。自然规律对谁都不偏爱,总伴随有德之人。

这一章老子警告执政者不可蓄怨于民,不要激化百姓之间矛盾,因为蓄怨太深,就难以和解,圣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尽量化解自己于他人的怨恨,尽量不去责备他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什伯:多种多样

重死:爱惜生命,不轻易死忙

结绳:用绳子打结方式记事。

使国家小一点,让人口少一点。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们爱惜生命而不往远处迁徙。虽有船只、车辆,却没有乘坐必要。虽有铠甲兵器,却没有机会交锋使用。使人们重新以结绳来记事。使人们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叫声互相听得见,但人们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这一章老子描绘了“国家”的理想蓝图,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欢乐图,用淡然的笔墨,描绘“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真实可信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真实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懂得知人不卖弄自己的渊博,卖弄自己渊博之人不是真懂。圣人不存占有之心,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裕。自然法则,是利成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行为准则,是施惠于人而不与之争利。

本章是《道德经》结束句,采用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真善美的结合,以真为核心。

《道德经》最早称为《老子》,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将老子尊为“道祖”,并将《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道德经》与《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德经》更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常读常新,人生智慧,尽在其中。

《易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说到《易经》这本书,想必大家都略有耳闻,而有甚者更是有着过深入的研究。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的专家、还有教授对于《易经》都有着专门的研究,有视频讲解、也有学术的这种论著,把这本书的深奥可以说是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的一个层面上。

那很多人对于这本无字天书是趋之若鹜,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大多数人也认为说易经太难懂了,无字天书,根本就读不懂。可实际上我想,是我们把古人想得太过于复杂了,其实易经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三易——不易、简易、还有变易。这不易,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而变易就是一切事物它都在变化之中。那简易,简易就是大道至简。我们就单独聊一聊这个简易来说,很多人读《易经》,研究《易经》,其实我们都把它搞得复杂化,把它搞得太过于神秘了,而这我想也违背了易经这本书它本身的一个特点。

因此我们聊一聊易经,我想我们不同于这些专家还有这些教授们,他们的那些著作很晦涩难懂。我们也不同于那些专业学者,他们可能会从一种很深奥的一种角度去理解它。我们当代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易经当中的简单哲理跟智慧,对于我们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学习,带来一些直接的正面的启迪,那正所谓大道至简,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今天我想,我来先给大家说一说易经的由来,这对于以后我们的学习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根据汉代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伏羲根据河图跟洛书开始创作了八卦,周文王推演《周易》,孔子做了注解并作了著名的《十翼》。那伏羲、周文王、还有孔子这三位都是圣人,所以说还有一个说法,说周易有着“人更三圣,历世三古”的说法。很玄啊,其实我们可以不必追究说到底是谁写的?那为什么写?我想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关注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它的根基是什么?那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是《易经》这本书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一些生活当中的切切实实的, 人生的启迪。

《易经》是百经之首,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源。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理念其实都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当前我们国家其实很重视传统文化的建设,很多的学校也好,单位也好,他们都在大搞这种传统文化建设。可是,这一些单位学校,他们的形式大多都是读一读《论语》、背一背古诗、或者说看一看《子集》以这一些方式去传承。正所谓“根”不能丢。我们说这种方式,它其实是走向了一个误区。因为我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它不是你读一读、看一看、你背一背你就能够弘扬,你就能够传统的。真正的传统文化它更需要的是我们去做一做。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中华的华夏文化几千年,造就了我们中国人独有的中国式思维,可是近现代我们又受到了西方思潮的一个冲击,其实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它已经改变着或者说改变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这很可怕。因为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啊,同志们。

所以说背一背、读一读其实是不可取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学会去做一做。那朋友们又会说了,做一做,怎么做呢?我想这是一个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说,西方人的思维当中,其实他对于一件事情他只有两个答案,那就是对,还有错;也就是,是与非的观点。我们中国人受到了影响之后,其实我们也有了是非观,而这个是非观,它就是西方人的思维,它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当前很多人都在讲说,做人一定要有是非观。生活当中,我想不论是我们这个家长教育孩子,还是说老师教导学生,也有很多,很多人都在讲。那么我们中国人本身,我们自己的思维是什么呢?难道我们就,我们自己没有是非观念吗?

其实不是,我们有,而且我们中国人的是非观呢,我们不是只有对跟错这两种答案,我们的答案是三种。第一种是什么呢,第一种答案是对,第二种答案是错,那么我们还有第三种答案,可能很多人都这个时候有点懵啊,这第三种答案是什么?这第三种答案就是,对即是错,错即是对。我想听到这,可能很多人一听就懵了,什么意思呢?在易经当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环抱,生生不息。这就是《易经》当中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说同一件事情呢,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去做,它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也是我们常常讲的天人合一的道理。《易经》它很巧妙地把人间的事儿变成了六十四种情境,而这六十四种情境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十四卦。

《易经》当中,讲天人地的自然规律。

天就是天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时间。但是这个时间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这个很精确的这种几点几分,它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包含了比如说春夏秋冬,还有风雪雨电雾这一些自然的现象。

天人地,这个人就比较好理解了,人我们不是说一个单一的人,因为单一的人,他应该更多的是生物层面的,人做事儿才叫人,那么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人得干人事儿。

那最后一个地,地是什么呢,地就是地点跟环境。这以上三者其中一条变则全变,所以说生活当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易经的智慧,我们来改变事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说也难怪,很多人会说《易经》是预测的书,是一个算卦的书,当然这么说其实它也有道理。因为其实古人大多他的文化层面都比较低。《易经》其实它只是帝王,帝王才能够看的书,所以说老百姓们呢,都认为这本书很神秘、谣传, 更是谣传说《易经》是一本可以预知未来的书。

其实当我们了解了,我们真正了解了《易经》的真谛之后,我认为任何人我们都是可以预知未来的,预知未来是我们人的本性。但是可悲的是我们当代人都把自己可以这种预测的本性,我们不用它了,退化了。那我们常说,说做事儿一定要想后果,其实这个后果它就是预测的结果。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我们做事情我们不计后果,我们做事出格,经常做一些很出格的事儿。甚至,更有甚者走上了不归路。那在民间,有太多的这种易经预测的这种案例了。

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蚂蚁搬家。看到这个蚂蚁搬家了,我们就能够推测出什么呢,我们就能推测出天可能要下雨了。蚂蚁搬家是一个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现象预知,要下雨了。当然,这种预测未来的案例很多在民间,这种现象太多了。我们在此就不一一的列举了,大家可以自己的想一下。很多人都说,说这不是预测,这是人的经验规律。没错,《易经》其实讲的就是经验规律的书,而它的规律,它不光有自然规律、它还有人事规律、它还有环境规律,它更是天地人的规律。

我们处事做人,我们只要顺应自然规律,我们就可以顺风顺水,达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结果。那如果你不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那你就要倒霉你要碰壁。你比如说,自然灾害地震,地震来之前呢,就会有很多的这种现象产生了。因为事物都是由最初的启蒙到高潮再到潮落的过程,这种循环往复。大冬天老鼠出洞了,然后蛇虫都爬出来了,那很显然,这肯定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那这说明什么了呀, 肯定是有事儿要发生了。天崩地裂,乾坤颠倒,不地震才怪呢。

聊六十四卦

后面给大家聊六十四卦的时候,还会给大家具体的讲解,每一个卦象的规律,因为每一个卦象它就是一个现象,而每一爻从下到上就是一个阶段,一共有六个阶段,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生活当中,自己就可以逐一去对应了,我们来预知未来。因为这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社会、自然现象,它其实就像是一个公式一样。

生活当中如果你遇到了一些事情,当你左右为难,你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个时候呢,我们就可以自己就对应一下,你套一套公式,下一步你就知道按照自然规律,你该如何行动了。有人说你这不是算卦吗?算卦是计算,那都是古代人他为了谋生,故弄玄虚,摇头晃脑,然后最后再告诉你说什么此乃天机,天机不可泄露,然后你就崇拜的要命。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推测啊或者说预知啊,不是只有一些算卦先生,他们才会具备的本领,其实我们人人都可以预测,他不需要所谓的算卦。孔子讲过说,学易者不占,就是这个理。因此我们也不难发现《易经》是预知未来的大智慧,它更是启迪我们人生的百科全书,也是解读我们中华文化的金钥匙。

《易经》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它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国的文化,天文、地理、中医、体育、文学、甚至是艺术、军事它都跟着这个周易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它还是历代大家智者,进德修业、安身立命处事的一个百科全书。几千年的文化奠基,几千年的处事做人规律,无不一一验证,在当代今天,易经呢,那肯定是我们创业、安身、立命的百科全书。

下一期,我们要跟大家聊的是易经当中那一些看似古怪的符号都代表着什么?无字天书又究竟有着哪一些神秘之处?我们如何去解读,我们如何从中得到我们自己想要的答案。好的感谢您收听今天的聊聊无字天书——《易经》,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