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中,关于伦理学的论文有三篇,但是其中有两篇现在都公认是出于弟子们的手笔。第三篇,即《尼各马可伦理学》,绝大部分的可靠性始终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在这部书里面也有一部分(即卷五至卷七)被许多人认为是从他弟子的某篇著作里收进来的。然而,我将略掉这些争论纷纭的问题,而把这部书当作是一整部书、并且当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来处理。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点大体上代表着他那时有教育的、有阅历的人们的流行见解。它既不象柏拉图的伦理学那样地充满着神秘的宗教;它也不赞许象在《国家篇》里可以看到的那种关于财产与家庭的非正统的理论。凡是既不低于也不高于正派的循规蹈矩的水平的公民们,对于他们认为应该用以规范自己行为的那些原则,都可以在这部伦理学里面找到一套有系统的阐述。但是要求任何更多的东西的人,就不免要失望了。这部书投合了可尊敬的中年人的胃口,并且被他们用来,尤其是自从十七世纪以来,压抑青年们的热情与热诚。但是对于一个具有任何感情深厚的人,它却只能令人感到可憎。
他告诉我们说,善就是幸福 ,那是灵魂的一种活动。亚里士多德说,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的与非理性的两个部分是对的。他又把非理性的部分分为生长的(这是连植物也有的)与嗜欲的(这是一切动物都有的)。当其所追求的是那些为理性所能赞许的善的时候,则嗜欲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是理性的。这一点对于论述德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理性本身是纯粹静观的,并且若不借助于嗜欲,理性是绝不会引向任何实践的活动的。
相应于灵魂的两个部分,就有两种德行,即理智的 与道德的 。理智的德行得自于教学,道德的德行则得自于习惯。立法者的职务就是通过塑造善良的习惯而使公民们为善。我们是由于做出了正直的行为而成为正直的,其他的德行也是一样。亚里士多德以为我们由于被迫而获得善良的习惯,但是到时候我们也就会在做出善良的行为里面发见快乐。这就令人联想到哈姆雷特对他母亲说的话:
即使您已经失节,也得勉力学做一个贞节妇人的样子。
习惯虽然是一个可以使人失去羞耻的魔鬼,
但是它也可以做一个天使,
对于勉力为善的人,
它会用潜移默化的手段,
使他徙恶从善。 [1]
现在我们就来看他那个有名的中庸之道的学说。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而每个极端都是一种罪恶。这一点可以由考察各种不同的德行而得到证明。勇敢是懦怯与鲁莽之间的中道;磊落是放浪与猥琐之间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虚荣与卑贱之间的中道;机智是滑稽与粗鄙之间的中道;谦逊是羞涩与无耻之间的中道。有些德行却似乎并不能适合这种格式,例如真理性。亚里士多德说真理性是自夸与虚伪之间的中道(1108a),但是这只能适用于有关自己个人的真理性。我看不出任何广义的真理性可以适合于这个格式。从前有一位市长曾采用过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他在任期结束时讲话说,他曾经力图在一方面是偏私而另一方面是无私这两者之间的那条狭窄的路线上前进。把真理性视为是一种中道的见解,似乎也差不多是同样地荒谬。
亚里士多德关于道德问题的意见,往往总是当时已经因袭成俗的那些意见。在某些点上,它们不同于我们时代的见解,而主要地是在与贵族制的某种形式有关的地方。我们认为凡是人,至少在伦理理论上,就都有平等的权利,而正义就包涵着平等;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正义包涵着的并不是平等而是正当的比例,它仅只在某些时候 才是平等(1131b)。
一个主人或父亲的正义与一个公民的正义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奴隶或儿子乃是财产,而对于自己的财产并不可能有非正义(1134b)。然而谈到奴隶,则关于一个人是否可能与自己的奴隶作朋友的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却略有修正:“这两方之间是没有共同之处的;奴隶是活的工具。……所以作为 奴隶,一个人就不能和他作朋友。但是作为 人,则可以和他作朋友;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别人之间——只要他们能共有一个法律的体系或者能作为同一个协定中的一方,——都似乎是有某种正义的;因此就他是一个人而言,则还是可以和他有友谊的”(1161b)。
如果儿子很坏,一个父亲可以不要儿子;但是一个儿子却不能不要父亲,因为他有负于他父亲的远不是他自己所能报答的,特别是他的生命(1163b)。在不平等的关系上面,这是对的;因为每个人所受的爱都应该与自己的价值成比例,因此在下者之爱在上者就应该远甚于在上者之爱在下者:妻子、孩子和臣民之爱丈夫、父母与君主,应该更有甚于后者对于前者的爱。在一个良好的婚姻里,“男人依照他的价值、并就一个男人所应该治理的事情来治家,而把那些与女人相称的事情交给女人去做”(1160a)。男人不应该管理女人分内的事;而女人尤其不应该管理男人分内的事,就象有时候当女人是一个继承人的时候所发生的情形那样。
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最好的个人,是一个与教的圣人大不相同的人。他应该有适当的骄傲,并且不应该把自己的优点估价过低。他应该鄙视任何该当受鄙视的人(1124h)。亚里士多德关于骄傲或者说恢宏大度 [2] 的人的描叙是非常有趣的;它表明了异教伦理与教伦理之间的差异,以及尼采把教视为是一种奴隶道德之所以有道理的意义何在。
恢宏大度的人既然所值最多,所以就必定是最高度的善,因为较好的人总是所值较高,而最好的人则所值最高。因此,真正恢宏大度的人必定是善良的。各种德行上的伟大似乎就是恢宏大度的人的特征。逃避危难、袖手旁观、或者伤害别人,这都是与一个恢宏大度的人最不相称的事,因为他——比其他来,没有什么是更伟大的了——为什么要去做不光彩的行为呢?……所以恢宏大度似乎是一切德行的一种冠冕;因为是它才使得一切德行更加伟大的,而没有一切德行也就不会有它。所以真正做到恢宏大度是很困难的;因为没有性格的高贵与善良,恢宏大度就是不可能的。因而恢宏大度的人所关怀的,主要地就是荣誉与不荣誉;并且对于那些伟大的、并由善良的人所赋给他的荣誉,他会适当地感到高兴,认为他是在得到自己的所值,或者甚至于是低于自己的所值;因为没有一种荣誉是能够配得上完美的德行的,但既然再没有别的更伟大的东西可以加之于他,于是他也就终将接受这种荣誉;然而从随便一个人那里以及根据猥琐的理由而得的荣誉他是要完全加以鄙视的,因为这种荣誉是配他不上的,并且对不荣誉也同样是如此,因为那对他是不公正的。……为了荣誉的缘故,则权势和财富是可以愿望的;并且对于他来说,甚至于连荣誉也是一件小事,其他的一切就更是小事了。因而恢宏大度的人被人认为是蔑视一切的。……恢宏大度的人并不去冒无谓的危险,……但是他敢于面迎重大的危险,他处于危险的时候,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他知道在有些情形之下,是值得以生命为代价的。他是那种施惠于人的人,但是他却耻于受人之惠;因为前者是优异的人的标志,而后者则是低劣的人的标志。他常常以更大的恩惠报答别人;这样原来的施惠者除了得到报偿而外,还会有负于他。……恢宏大度的人的标志是不要求或者几乎不要求任何东西,而且是随时准备着帮助别人,并且对于享有高位的人应该不失其庄严,对于那些中等阶级的人也不倨傲;因为要高出于前一种人乃是一桩难能可贵的事,但是对于后一种人便很容易如此了,意态高昂地凌慢前一种人并不是教养很坏的标志,但是若对于卑微的人们也如此,那就正象是向弱者炫耀力量一样地庸俗了。……他又必须是爱憎鲜明的,因为隐蔽起来自己的感情——也就是关怀真理远不如关怀别人的想法如何——乃是懦夫的一部分。……他尽情地议论,因为他鄙夷一切,并且他总是说真话的,除非是当他在对庸俗的人说讽刺话的时候。……而且他也不能随便赞美,因为比其他来,没有什么是显得重大的。……他也不是一个说长道短的人,因为既然他不想受人赞扬也不想指责别人,所以他就既不谈论他自己也不谈论别人。……他是一个宁愿要美好但无利可图的东西,而不愿要有利可图又能实用的东西的人。……此外,应该认为徐行缓步对于一个恢宏大度的人是相称的,还有语调深沉以及谈吐平稳。……恢宏大度的人便是这样;不及于此的人就不免卑躬过度,而有过于此的人则不免浮华不实(1123b-1125a)。
这样一个虚伪的人会象个什么样子,想起来真是让人发抖。
无论你对恢宏大度的人作何想法,但有一件事是明白的:这种人在一个社会里不可能有很多。我的意思并不仅仅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说,因为德行很困难,所以就不大容易有很多有德的人;我的意思是说,恢宏大度的人的德行大部分要靠他之享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成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他在赞美了骄傲之后,我们就发见他认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而贵族制次之;这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君主们和贵族们是可以“恢宏大度”的,但是平凡的公民们若也要试图照着这种样子生活起来,那就不免滑稽可笑了。
这就引起了一个半伦理、半政治的问题。一个社会由于它的根本结构而把最好的东西只限之于少数人,并且要求大多数人只满足于次等的东西,我们能不能认为这个社会在道德上是令人满意的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是肯定的,尼采也同意他们的看法。斯多葛派、教徒和主义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但是他们答复否定时的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斯多葛派和早期徒认为最大的美好就是德行,而外界的境遇是不能够妨碍一个人有德的;所以也就不需要去寻求一种正义的制度,因为社会的不正义仅只能影响到不重要的事情。反之,主义者即通常都主张,至少就有关政治的范围而论,最重要的东西乃是权力和财产;所以一个社会体系如果在这些方面是不正义的,那便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了。
斯多葛-教的观点要求一种与亚里士多德大不相同的道德观念,因为他们必须主张德行对于奴隶和奴隶主乃是同样可能的。教伦理学不赞成骄傲,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骄傲是一种德行;教赞美谦卑,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谦卑是一种罪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把理智的德行估价得高于一切,但是教却把它完全勾消了,为的是使穷人和卑贱的人也能象任何别的人一样地有德。教皇格雷高里第一严厉地谴责过一位主教,因为这位主教教人念文法。
最高的德只能是少数人的,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观点在逻辑上是和他把伦理学附属于政治学的观点相联系着的。如果目的是在于好的社会而非好的个人,那末好的社会可以是一个有着隶属关系的社会。在管弦乐里第一小提琴要比双簧管更重要得多,虽说两者对于全体的优美都是必需的。给予每一个人以对于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人来说是最好的东西,——根据这条原则是不可能组织成一支管弦乐队的。同样情形也适用于近代的大国政府,不管它是多么的。近代国家与古代国家不同,它把大权交给了某些特选的个人,例如总统或者首相,并且必然要期待着他们具有种种不能期待于平凡的公民的优点。当人们不是以宗教的或政治争论的词句来思想的时候,人们大都会认为一个好总统要比一个好瓦匠更受人尊敬。在国家里,一个总统并不被人期待成为完全象亚里士多德的恢宏大度的人的那种样子,然而人们却仍然期待他能与一般的公民有所不同,并且能具有某些与他的职位相关的优点。这些特殊的优点也许并不被人认为是“伦理的”,但那乃是因为我们使用这个字的意义要比亚里士多德使用这个字的意义来得更狭隘得多。
教教条的结果,使得道德与别的优点之间的区别变得要比希腊的时代更为尖锐得多。一个人能成为大诗人或大作曲家或大画家,这是一个优点,但却不是道德 的优点;我们并不认为他具有了这种才干就是更有德的,或者是更容易进入天堂的。道德的 优点仅仅涉及于意志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各种可能的 行为途径中能做出正当的选择来 [3] 。人们不会因为我不知道怎样写歌剧,而责备我不曾写出歌剧来。正统的观点是:只要有两种可能的行为途径时,良心就会告诉我说哪一条是正当的,而选择另一条便是罪恶。德行主要的是在于避免罪恶,而不在于任何积极的东西。我们没有理由要期待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比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或者一个聪明人比一个愚蠢的人,在道德 上更为优越。于是许多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优点,就以这种方式而被排斥在伦理学的领域之外了。在近代的用法上,“不道德的”这个形容词要比“不可愿望的”这个形容词的范围更狭隘得多。意志薄弱是不可愿望的,但并非是不道德的。
然而,也有许多近代哲学家不曾接受这种伦理观点。他们认为应该首先给善下定义,然后再说我们的行为应该怎样才能实现善。这种观点更有似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善。的确,最高的善是只为哲学家才敞开大门的,但是对亚里士多德来说,这一点却并不能成为对于这种理论的反驳。
伦理学的学说,按照它们之把德行视为是一种目的抑或是一种手段,可以分为两类。亚里士多德大体上采取的观点是,德行乃是达到一种目的(即幸福)的手段。“目的既是我们所愿望的,手段既是我们所考虑并选择的,所以凡与手段有关的行为就必须是既与选择相符的而又是志愿的。德行的实践是与手段相联系着的”(1113b)。但是德行还有另一种意义,在那种意义上它是包括在行为的目的之内的:“人类的善,是灵魂在一个完美的生活里依照德行而活动”(1098a)。我以为亚里士多德会说,理智的德行是目的而实践的德行则仅仅是手段。教的道德学家认为,虽然道德行为的后果一般都是好的,但却比不上道德行为的本身那样地好;道德行为之为人重视乃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因为它们的效果。另一方面,凡是把快乐认为是善的人,则都把德行仅仅看做是手段。除非把善就定义为德行,此外任何别的定义都会有同样的结果,即,德行只是达到德行本身之外的善的手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已经说过,亚里士多德大体上,虽然并不完全,同意有些人所认为的伦理学的第一要义就是要给善下定义,而德行则被定义为是趋向于产生出善来的行为。
伦理学对政治学的关系还提出了另一个相当重要的伦理问题。假定正当的行为所应该追求的善就是整个集体的、或者最后是全人类的好处;那么这种社会的好处是否就是个人所享受的好处的总合呢,还是它根本上乃是某种属于全体而并不属于部分的东西呢?我们可以用人体做类比来说明这个问题。快乐大部分是和身体的各个部分相结合在一片的,但是我们把它们认为是属于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我们可以享受一种愉快的气味,但是我们知道单单有鼻子是不能享受到它的。有些人主张在一个组织严密的集体里,也有许多优越性与此类似乃是属于全体的而不是属于任何部分的。如果他们是形而上学家,他们就可以象黑格尔一样地主张凡是好的性质都是宇宙整体的属性;但是他们一般地总会补充说,把善归之于一个国家要比归之于一个个人更少错误些。这种观点可以逻辑地叙述如下。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谓语来形容一个国家,而这些谓语却是不能用来形容它的个别成员的,——例如它是人口众多的、疆域广阔的、强大有力的等等。我们这里所考查的这种观点就把伦理的谓语也放在这一类里面,这种观点是说伦理的谓语仅只是加以引申之后才能属于个人。一个人可以属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或者属于一个美好的国家;但是据他们说这个人却不就是美好的,正犹如他不是人口众多的一样。这种观点曾广泛地为德国的哲学家们所持有,但这并不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除了他的正义的概念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例外。
《伦理学》一书有相当一部分是专门讨论友谊的,包括了有关感情的一切关系在内。完美的友谊只可能存在于善人之间,而且我们不可能和很多的人作朋友。我们不应该和一个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作朋友,除非他有更高的德行可以配得上我们对他所表示的尊敬。我们已经看到在不平等的关系之中,例如夫妻或父子的关系之中,在上者应当受到更多的爱。所以不可能与神做朋友,因为他不能爱我们。亚里士多德又讨论一个人究竟能不能和自己做朋友,并且断言唯有自己是一个善人时,这才有可能;他肯定说罪恶的人时时都在恨着自己。善良的人应该爱自己,但是应该高贵地爱自己(1169a)。在不幸的时候,朋友们是一种安慰;但是我们不应该由于寻求他们的同情而使得他们烦恼,就象女人或者女人气的男人所做的那样(1171b)。并不仅仅是在不幸之中才需要朋友,因为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来共享自己的幸福。“没有人愿意在只有他独自一人的条件之下而选择全世界的,因为人是政治的动物,是天性就要和别人生活在一片的一种动物”(1169b)。他说的所有关于友谊的话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没有一个字是超出常识之上的。
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快乐 的时候也表现了他的通情达理,而柏拉图却多少是以苦行的眼光来看待快乐的。快乐,按亚里士多德的用法,与幸福不同,虽说没有快乐就不能有幸福。他说关于快乐的观点有三种:(1)快乐从来都是不好的;(2)有些快乐是好的,但大多数的快乐则是不好的;(3)快乐是好的但并不是最好的。他反驳第一种观点所根据的理由是:痛苦当然是不好的,因此快乐就必定是好的。他很正确地谈到,说一个人挨打时也可以幸福的这种说法乃是无稽之谈:某种程度上的外界的幸运对于幸福乃是必要的。他也抛弃了认为一切快乐都是身体上的快乐的那种观点;万物都有某种神圣的成份,因此都有可能享受更高等的快乐。善人若不是遭遇不幸,总会是快乐的;而神则永远享受着一种单一而单纯的快乐(1152-1154)。
这部书的后一部分还有另一段讨论快乐的地方,它与以上所说的并不完全一致。在这里他论证说也有不好的快乐,然而那对于善良的人却并不是快乐(1173b),也许各种快乐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同上);快乐是好是坏要视其是与好的还是与坏的活动联系在一片而定(1175b)。有些东西应该看得比快乐更重,没有一个人是会满足于以一个小孩子的理智而度过一生的,哪怕这种做法是快乐的。每种动物都有其自己的快乐,而人自己的快乐则是与理性联系在一起的。
这就引到了这部书中唯一不仅是常识感而已的学说。幸福在于有德的活动,完美的幸福在于最好的活动,而最好的活动则是静观的。静观要比战争,或政治,或任何其他的实际功业都更可贵,因为它使人可以悠闲,而悠闲对于幸福乃是最本质的东西。实践的德行仅能带来次等的幸福;而最高的幸福则存在于理性的运用里,因为理性(有甚于任何别的东西)就是 人。人不能够完全是静观的,但就其是静观的而言,他是分享着神圣的生活的。“超乎一切其他福祉之上的神的活动必然是静观的”。在一切人之中,哲学家的活动是最有似于神的,所以是最幸福的、最美好的:
运用自己的理性并培养自己的理性的人,似乎是心灵既处于最美好的状态,而且也最与神相亲近。因为如果神是象人们所想的那样,对于人事有着任何关怀的话;那末他们之应该喜欢最美好的东西、最与他们相似的东西(即理性),以及他们之应该酬劳那些爱这种东西并尊敬这种东西的人,(因为那些人关怀着他们所亲爱的事物,而且做得既正当而又高贵,)——这些就都是理所当然的了。而这一切属性首先就属于哲学家,这一点也是明显不过的。因此哲学家就是最与神亲近的人。而凡是哲学家的人,大抵也就是最幸福的人了;从而哲学家就这样地要比任何别人都更为幸福(1179a)。
这段话实际上是《伦理学》一书的结论;随后的几段所谈到的则是向政治学的过渡。
现在就让我们试着来决定,我们对于《伦理学》这部书的优缺点应该做何想法。与希腊哲学家们所探讨过的其他题目不同,伦理学至今还不曾做出过任何确切的、在确实有所发现的意义上的进步;在伦理学里面并没有任何东西在科学的意义上是已知的 。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说何以一篇古代的伦理学论文在任何一方面要低于一篇近代的论文。当亚里士多德谈到天文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确切地说他是错了。但是当他谈到伦理学的时候,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意义来说他是错了或者对了。大致说来,我们可以用三个问题来追问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或者任何其他哲学家的伦理学:(1)它是不是有着内在的自相一致?(2)它与作者其他的观点是不是相一致?(3)它对于伦理问题所作的答案是不是与我们自身的伦理情操相符合?对于第一个问题或第二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末我们所追问的这位哲学家便是犯了某种理智方面的错误。但是如果对于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却没有权利说他是错了;我们只能有权利说我们不喜欢他。
让我们就根据《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所提出的伦理理论,来依次地考察这三个问题。
(1)除了某些不大重要的方面而外,这本书大体上是自相一致的。善就是幸福而幸福就在于成功的活动,这一学说是讲得很好的。但每种德行都是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道的学说,尽管也发挥得很巧妙,却并不那么成功了,因为它不能应用于理智的静观;而据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说,理智的静观乃是一切活动中之最美好的。然而也可以辩解说,中庸之道的学说本来是只准备用之于实践的德行,而不是用之于理智的德行的。或许还有一点,那就是立法者的地位是多少有些暧昧的。立法者是要使儿童们和青年们能获得履行善良行为的习惯,这最后将引导他们在德行里面发见快乐,而无需法律的强制就可以使他们的行为有德。但显然地,立法者也同样可以使青年人获得坏 习惯;如果要避免这一点的话,他就必须具有一个柏拉图式的卫国者的全部智慧;如果不能避免这一点,那么有德的生活是快乐的这一论证就不能成立。然而也许这个问题更多是属于政治学的,而不是属于伦理学的。
(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在每一点上都是和他的形而上学相一致的。的确,他的形而上学理论本身就是一种伦理上的乐观主义的表现。他相信目的因在科学上的重要性,这就蕴涵着一种信仰,即目的是在统御着宇宙发展的过程的。他认为变化,总的来说,乃是在体现着有机组织或者“形式”的不断增加的,而有德的行为归根结底则是有助于这种倾向的行为。他的实践伦理学大部分的确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哲学性,只不过是观察人事的结果罢了;然而他的学说中的这一部分尽管可以独立于他的形而上学之外,却并不是与他的形而上学不一致的。
(3)当我们拿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口味来和我们自己相比较的时候,我们首先就发现——正如我们已经指出过的——必须要接受一种不平等,而那是非常引起近代人的反感的。他不仅仅对于奴隶制度,或者对于丈夫与父亲对妻子与孩子的优越地位,没有加以任何的反驳,反而认为最好的东西本质上就仅只是为着少数人的——亦即为着骄傲的人与哲学家的。因而大多数人主要地只是产生少数统治者与圣贤的手段,便似乎是当然的结论了。康德以为每个人自身都是一个目的,这可以认为是教所介绍进来的观点的一种表现。然而在康德的观点里却有一个逻辑的困难。当两个人的利益相冲突时,它就没办法可以得出一个决定来了。如果每个人的自身都是一种目的,我们又怎么能够达到一种原则可以决定究竟是哪一个应该让步呢?这样一种原则与其说要牵涉到个人,不如说必须牵涉到集体。就这个字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它必然是一种“正义”的原则。边沁和功利主义者都把“正义”解释为“平等”:当两个人的利益相冲突时,正当的办法就是那种能产生最大量的幸福的办法;不管两个人是由谁来享受幸福,或者幸福在他们之间是怎样分配的。如果给予好人的要比给予坏人的更多,那乃是因为从长远看来赏善罚罪可以增加总的幸福,而不是由于有一种最后的伦理学说说好人应该比坏人值得更多。按这种观点,“正义”就在于仅只考虑到所涉及的幸福数量,而不是偏爱某一个个人或阶级而反对另一个人或阶级。希腊的哲学家们,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内,却具有着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正义观,而那是一种至今仍然在广泛流传着的正义观。他们认为——原来的根据源出于宗教——每个事物或人都有着它的或他的适当的范围,逾越了这个范围就是“非正义”的。有些人由于他们的性格或能力的缘故而有着比别人更广阔的范围,所以他们如果分享更大的幸福,那是并没有什么不正义的。亚里士多德把这种观点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种观点之原始宗教的基础虽然在早期哲学家里面是显著的,可是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面却已经不再是很明显的了。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里差不多完全没有可以称之为仁爱或慈爱的东西。人类的苦难——就他所查觉到的而论——并没有能在感情上打动他;他在理智上把这些认为是罪恶,但是并没有证据说这些曾使得他不幸福,除非受难者恰好是他的朋友。
更一般地来说,《伦理学》一书中有着一种感情的贫乏,那在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之中是看不到的。在亚里士多德对人事的思辨里有着某种过分的自高自大与自满,凡是能使人彼此互相感到热情关切的一切东西似乎都被亚里士多德遗忘了。甚至于他对友谊的叙述也是淡淡的。没有迹象可以表明他曾经有过任何使得他很难以保持健全那类的经验;道德生活里的一切更深沉的方面显然都是为他所不知道的。我们可以说,他把人类经验里涉及到宗教的整个领域都给忽略了。他所说的都是对于一个生活安适但却缺乏感情的人可能有用的东西;但是对于那些被神或者被魔鬼迷住了的人,或者是外界的不幸把他们驱使到了绝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些人却没有说什么话。因为这些原因,尽管他的《伦理学》一书很有名,但按我的判断却是缺乏内在的重要性的。
[1] 译文采自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集》,第4卷(作家出版社,1954年版,第238页)。——译者
[2] 希腊文的这个字实际上的意义是“灵魂伟大的”,通常都译作“恢宏大度”,但是牛津版则译作“骄傲”。在近代的用法里,没有一个字能够完全表示亚里士多德的意义,但是我愿意用“恢宏大度”,所以我在以上录自牛津版译文的引文里,就把“骄傲”换成了“恢宏大度”这几个字。
[3] 的确亚里士多德也说到过这一点(1105a),但是就亚里士多德的原意来说,其后果却不如教的解释那样地影响深远。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经典代表作:《形而上学》这本书,今天我们分享第五卷的内容。在这一卷内容主要阐述概念,亚里士多德在这一卷中阐释了30个基本的哲学概念,其中包括存在、一、实体,潜能等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也包括初始和原因、元素和自然、量和质、在先和在后、完全和限制、部分和整体、拥有和影响、剥夺和持有、虚假和偶然等等这些看起来平常,但也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在哲学中,对于概念的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重点介绍其中三对概念。
首先是初始和原因的概念。初始表示一个事物存在、生成或者被知晓的起点。它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开始生成的起点,一种是内在于事物的本性的起点。比如地基是房屋的起点,龙骨的是一艘船的起点,因为修建房屋和船是从它们开始的,这是它们生成的起点。
比如房屋和一艘船的设计、一个城邦的君主、一个人的思想和意愿这些让事物得以开始形成的起点,能推动事物产生的因素,也是事物的起点。我们很容易关注到事物生成的起点,但实际上内在于事物的原因的起点才是更重要的。就像一个人的动机和意愿,是先于他的行为开始的。
什么是原因?亚里士多德说,原因是指内在于事物的一部分或者事物由之生成的起点。所有的原因都是事物的初始。前面我们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一个事物包括多个原因,从形式、质料、动力和目的上事物都有不同的原因。
从质料上,青铜是雕塑的原因,土和木头是房屋的质料因;从形式上,房屋的设计理念和思想是房屋的形式因;从动力上,工人的修建是房屋的动力因;从目的上,能提供给人们居住是房屋目的因。另外,在原因中,亚里士多德也区分了时间上先后的原因、重要性不同的原因,偶然和必然的原因等等。
其次是潜能与现实,潜能和现实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在这里一卷里面没有单独讲现实,但在对潜能和实体概念进行阐述的时候,都讲到了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前面我们介绍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包括质料和形式,而质料和形式就存在的方式来说:质料就是潜能,形式就是现实。一块青铜还没有被雕塑之前,是一种雕塑的质料,也是雕塑的潜能,然后青铜被艺术家雕刻成为雕塑的之后,这种潜能才变成了现实,质料也有了具体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说,潜能有很多种含义,首先,它是一种能力,其次它蕴含着可能性和未完成的意思。而且潜能更为根本的意义在于,它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起点和源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反过想,如果一个事物没运动变化,那么其实就说明它不具备潜能。
比如一个人没有艺术的潜能或者天赋,那么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一个事物是不易改变的,脆弱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不具备某种潜能。我们常说一个人思维僵化,认识很难被改变了,那么这个人就没有潜能,失去了自我提升和改变的潜力。
所以,潜能是驱动事物运动变化内在的根本原因,潜能和现实的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很经典的概念,后面我们还会展开,这个概念也对后来黑格尔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黑格尔哲学中自在、自为的概念,以及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中,其实都蕴含了潜能与现实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潜能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最后,我们再讲讲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两个核心概念:存在和实体。前面我们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实体的概念是很难把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不同的著作中,亚里士多德给予了实体不同的内涵。
实体的四个特征:实体表示“这个”,实体没有程度差异,实体没有对立面,实体是变化中的不变。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给出了实体一个经典的定义:实体不表述其他的主体,而是其他事物来表示它们。我们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人,我们可以用“古希腊人”来表述苏格拉底这个主体,但是我们不能说“古希腊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这个实体不能用来表述其他的主体。
更具体来说,实体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从有形的方面来说,实体是构成事物的基质或者基本元素,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由水火土气构成,水火土气就是实体。另外,从无形的方面来说,实体表示可分离的“这个”,也就是让事物与事物相区别,让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根本原因。比如灵魂对于动物,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于苏格拉底这个人。
亚里士多德说,实体也指存在于事物之中,并限制它们并把它们标记成为个别事物的东西,如果它们毁灭了,整体也就毁灭了,就像面的毁灭,整体也就毁灭了,从总体上讲,数目也是实体,一旦数目毁灭了,也就没有任何事物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实体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概念,它包括三个方面:具体的个别事物、个别事物的形式和数目,独立于个别事物之外的理念或者共相。相对于后面两种,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的个别事物,才是实体或者说是第一实体。
那存在和实体是什么关系呢?存在有很多内涵,而相对于实体来说,存在有十种,分别对应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十范畴”。实体是一种存在,其他九个范畴也是一种存在,实体表示事物本性的存在,关系范畴,表示关系上的存在,还有性质、数量、时间、主动和被动等等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说,存在的含义和范畴的数目是一样的,每一种范畴都是一种存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存在也表示“真实”,它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假的,这里的真实也包括潜在的真实。比如苏格拉底是白人,而不是黑人,前者是一种存在,而后者就是非存在,因为是虚假的。再比如,没有成熟的谷物仍然是谷物,虽然还不是成熟的谷物,它是一种潜在,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它仍然是一种存在。
好了,今天我们简单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第五卷的内容,在里面亚里士多德详细阐述了30个不同的哲学概念,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他哲学中一些非常核心的概念,比如实体、存在和潜能,我们后面还会反复讲到。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点赞收藏,并持续关注我,保持同步学习。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出生于当时的希腊殖民地马其顿,父亲是国王的宫廷御医。他是世界古代史上最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后世所有的西方哲学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
17岁时,亚里士多德赴雅典就读柏拉图学院,直到柏拉图去世。柏拉图陶醉在“理想国”之中,而亚里士多德更注重从现实世界出发。20年间两人相互欣赏、师徒情深,但在许多观点上各持己见,时常激烈辩论。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代表中等奴隶主阶层的利益,社会政治观点中庸。在哲学观上,他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一方面,他提出“白板说”,认为知识来源于对事物的感觉及后天经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真理只能通过理性活动而获得。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涉及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自然科学、法律、教育学、诗歌民俗等,他的教育观点散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作中。
基于灵魂学说的教育顺序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和肉体不可分离,并提出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
植物部分,即身体的生理部分;动物部分,即本能、欲望和情感;理性部分,即真正的人性部分。相应地,他主张采取三种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三者有机联系,促成人的和谐发展,但是低级部分应服从高级部分,即体育服从德育、德育服从智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灵魂的高级部分,即理性部分和意志部分。
优生优育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要从根本(婚配)抓起。他反对早婚早育和晚婚晚育,因为“都会引起所生儿童的身心缺陷”。此外,他还主张计划生育:“各家繁殖的子嗣应有一定的限数,如果新妊娠的胎婴已经超过这个限数,正当的解决方法应在胚胎尚无感觉和生命之前,施行人工流产。”
亚里士多德痛恨当时的杀婴习俗,要求立法禁止弃婴,但又主张畸形或残疾婴儿可弃。他师承柏拉图的观点,建议孕妇要注意营养、适当运动,保持心灵宁静,因为“子嗣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
教育的年龄分期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观点。
根据人的生长发育规律,亚里士多德将每7年定为一个自然阶段,共划分为三个教育时期:0-7岁为第一时期;7-14岁(称14岁为“期”)为第二时期;14-21岁为第三时期。
和柏拉图相比较,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注意到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并据此探讨了各个年龄段教育的具体目标、组织、内容和途径。
儿童教育观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教育第一时期,约合柏拉图所指的学前阶段。他将第一时期细分为两个阶段:0-5岁为前期,5-7岁为后期。
儿童前期的教育,应顺应自然、以身体发育为主。婴儿期的抚育,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婴儿食物应当富含乳成分,儿童应当在游戏中强身健体,逐步习惯于忍受寒冷,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儿童脆弱的肢体,以免骨骼畸形。
儿童后期的教育,应以培养习惯为主。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儿童道德品质的三个成因:自然(天性)、习惯与理智,提出活动是形成习惯的主要途径。例如,只有通过适度冒险的活动,才能培养出勇敢精神。
亚里士多德主张7岁前的儿童应当住在家里,以免受到外部不良环境的影响,例如下流的事物、引发邪恶的表演。此外,他强调教育儿童分辨快乐与痛苦的正当性,戒绝寻欢作乐,成为有节制的人;养成不畏困难的习惯,成为坚定勇敢的人。
亚里士多德提出,5岁后的儿童可借助旁观方式开始学习课业。但要注意学习负担适度,以免影响身体发育,同时仍应保持充分活动。他承袭柏拉图的观点,主张儿童应当多听神话故事,但须慎重选择故事教材。
评价亚里士多德的诸多教育思想,如“白板说”、和谐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教育的年龄分期、环境影响教育环境、在实践中培养道德习惯等,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中,他关于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思想,在17-18世纪的西方世界引发了广泛推崇。
希腊三贤,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我其实没有读过他们的作品,以我的脑壳,应该也读不懂。不过,既然写到了轴心时代,孔子、释迦牟尼都写了,不写希腊三贤,时代的代表人物就不够完整,所以到处复制,排序加工,希望与大家一起增长知识。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无知】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出生在一个雅典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个雕刻匠,自学成才。苏格拉底生就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都穿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真理和智慧。他在广场、庙宇、街头、商店、作坊、体育馆……室外的一切公众场合,与青年人、老年人、有钱人、穷人、农民、手艺人、贵族、平民……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什么是虔诚?什么是?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用“问答法”教授他们,他称之为“产婆术”。因为他母亲是一个产婆,他拿来比喻这种教学方法——为思想接生。在教授某种概念时,他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教育家把他和孔子作了个对比:苏格拉底,是永无终止的追问,由思辨推导结论;孔子,直接给出结论,却没有思辨的过程。前者激发学生,后者固化学生。苏格拉底只是学生们通向更高思维历程的“助产士”,其身后有柏拉图、有亚里士多德,青出于蓝胜于蓝;而孔子的后学们却永远都活在“至圣先师”的笼罩之下。
四十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苏格拉底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
最终,这只”牛虻“被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害死了。他被控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对等,判处死刑。众弟子不忍心看老师无辜受罚,便悄悄制定了周密的越狱计划,苏格拉底却拒绝了:如果我真的有罪。那么政府抓我就是没错的。我应该呆在这个地方。如果我没罪,那么我就不应该以这种方式走出监狱。这不等于承认了自己有罪吗?苏格拉底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信仰有丝毫的被亵渎,因此,他毅然选择死亡。他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他更注重自己的灵魂,他相信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万事万物都是神有意识有目的的巧妙的安排。他没有背叛神,既然如此,死亡也就是神对他的召唤,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于他自己热爱的城邦,于他一生遵从的法律,于他永恒不变的理想追求。
苏格拉底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他以一种对哲学的崭新理解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纪元,更以其灵魂转世与净化的基本思想,给柏拉图以极其深刻巨大的影响,并通过他们一直影响到希腊化罗马时代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
【柏拉图——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青年的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拜占庭皇帝)关闭为止。学院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学院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唯心主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出来的。
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回忆说是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他强调感性认识不可靠,认为感觉的对象是个别事物,而个别事物只是“理念”(一般概念)的“影子”或“摹本”。他宣称灵魂不死,认为灵魂在未转世进入肉体以前,生活在理念世界中,具有理念的知识;进入肉体时,由于肉体的玷污,忘记了这种知识,通过一些具体事物的刺激,就能唤起不朽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如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美的事物,便可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理想国》,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他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哲学王)来统治,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柏拉图在《律法》中则指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
哲学方面,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柏拉图著作的学派。教育方面,他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主义与教育》被称为教育史的三个里程碑。在传播方面,我最早听说的,是那个名叫柏拉图之爱的爱情观。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从18岁到38岁,跟随柏拉图学习哲学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三年后,亚里士多德被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担任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当时,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公元前335年腓力去世,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亚历山大资助他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吕克昂——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因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是“漫步的哲学”。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的第一个教科书作者。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却成为唯物主义的先驱。
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思想;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作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
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亚里士多德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其影响力延伸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西方哲学,尤其是古典哲学曾经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启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门。如果你喜欢,这50个西方哲学名言你必须得知晓。
1.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
阿那克西曼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2.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
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3.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
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4.巴门尼德——存在是一
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
5.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6.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7.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
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8.芝诺——飞矢不动
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9.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
10.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
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得了足够的尊重。
11.柏拉图——哲学为王
爱默生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12.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
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3.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
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14.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他的全部著作多达1000多卷。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几乎覆盖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
15.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
当有人问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他回答:“哲学就是一帖治疗灵魂疾病的药剂。”
16.西塞罗——友谊能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德行是友谊的基础,也是友谊的孕育和保护者。
17.卢克莱修——人的真正财富是拥有简单平和的心灵
卢克莱修在他的时代独自进行了一场壮烈的战争,他当然是一位最伟大的哲学诗人。因为他,以及后来的卡塔路斯、西塞罗和维吉尔,拉丁文学才走向成熟。
18.奥古斯丁——真理就居住在人的内心
奥古斯丁哲学的目的是用哲学的手段论证教的信仰,指引人们寻求上帝的路径。
19.爱留根纳——信仰应当服从理性
黑格尔认为,在中世纪,真正的哲学是从爱留根纳开始的。
20.安瑟伦——信仰了才能理解
安瑟伦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
21.罗吉尔·培根——危险莫大于愚昧
罗吉尔·培根可以说是旧时代最后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学者,也是新时代最早的一位科学思想家。
22.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他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形式,这五种形式被简称为通向上帝的“五路”。
23.艾克哈特——神和神性有天地之别
艾克哈特关于神和灵魂的思辨无疑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德国哲学的思辨精神。
24.邓斯·司各脱——完善的知识是个别的知识
司各脱意识到了理性对信仰的威胁,并力图通过放弃理性对信仰的证明,限制认识,为信仰保留地盘。但这种做法,在客观上却为哲学摆脱神学束缚创造了条件。
25.威廉·奥卡姆——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在哲学史上,这个命题被称为“奥卡姆剃刀”。
26.库萨的尼古拉——认识是有学问的无知
所谓有学问的无知,绝不是正统神学家鼓吹愚昧无知的蒙昧主义,而是指人们通过对知识的探求,而后达到对自己无知的认识。
27.布鲁诺——宇宙是太一
布鲁诺被处以火刑,他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的!”
28.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友情的一个主要功效乃是使人心中有各种情感引起的郁积和萦绕的心事得以宣泄和释放。
29.霍布斯——自由与必然是相容的
与同时代的人相比,霍布斯对于“和平与安全”有着更为敏感的感受和更为迫切的渴望。
30.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作为哲学家的笛卡尔,是公认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31.斯宾诺莎——心灵的绝对德性就是理解
他明确地将自己哲学的目的定位于道德上的至善,即达到人生最高的完美境界。
32.洛克——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
人的心灵就如同一块没有任何标记的“白板”,只有在经验在上面留下印痕之后,我们才形成了观念和知识。
33.莱布尼茨——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
这位对古老的中国充满敬仰和好奇的学者,就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
34.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一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主体、精神的能动作用,对其后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5.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本性所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36.伏尔泰——幸福是由若干快乐感觉构成的一种抽象概念
他有一系列桂冠和荣耀:“法兰西最优秀诗人”、“高乃依和拉辛的继承人”、“欧洲思想界的泰斗”、“凡尔那教长”、“法兰西学院院长”……
37.拉美特利——人是一架机器
拉美特利认为,凡是真正的哲学家都会同意,从动物到人并不是一个剧烈的转变。
38.休谟——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
“除了哲学和一般学问的钻研而外,我对任何东西都感到一种不可抑制的嫌恶。”
39.卢梭——在我们的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在死亡和诞生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40.狄德罗——迈向哲学的第一步,就是怀疑
在狄德罗的领导、组织和坚持下,《百科全书)》成了启蒙思想家们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
41.爱尔维修——利益是我们的惟一推动力
在西方哲学史上,爱尔维修的独特之处,就是以利益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
42.霍尔巴赫——一切正直和诚实的心灵都倾听理性的声音
霍尔巴赫是一个聪明的战士。
43.康德——人为自然立法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己的景仰和敬畏: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
44.费希特——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师
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费希特建构了自己以“自我”为起点的哲学体系,他称之为“知识学”。
45.谢林——人类能够而且应该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在哲学上,谢林把康德和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转变为客观唯心论,把主观辩证法推广到外部世界,从而为后来黑格尔建立哲学体系创造了条件。
46.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47.费尔巴哈——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
“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当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
48.马克思——怀疑一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9.恩格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
50.罗素——幸福源于参差不齐
罗素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人类的心灵哲学有更精深的理解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