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八字排盘

1962饥荒(1962饥荒解密)

时间:2024-01-16 01:26:46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1962年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政策,社员积极劳动,人均口粮400斤

1962年,虽然风调雨顺,由于畜力比较弱,种地一半靠人挖,粮食收成尚可,国家又减免了部分公购粮任务,社员平均口粮400斤左右。我家10口人,5个半劳力(姑姑15岁),分得粮食近5000斤。

1961年,由于上年的大饥荒,社员没吃粮,牲畜没有饲料,生产队仅有的不到30头牛、驴,死的死,乏的乏,羊只也死了大约1/3,造成1961年春耕春播困难,只能靠人挖种地,春季口粮不足,社员也设有力气。

我爷爷喂养的2头牛、2条驴,由于精心喂养,还可以耕地、播种,而生产队半数户喂养的牛、驴,乏得都无法耕地。

1961年春,生产队大灶解散后,父亲任正东24岁时,被社员推选为生产队长。生产队长官虽小,事不少,要以身作则,带头劳动,踏实公平;还要有丰富的种地经验、统筹和谋划能力,使社员各尽其能,父亲在爷爷的指导下,不但安排得比较妥当,而且运气也好(农民称为做庄稼“土头重”),种啥啥收获。

当时种植的品种有小麦、洋麦、碗豆、糜子、谷子、荞麦、燕麦、黑豆、白豆、玉米、高粱、洋芋、胡麻、芸芥、麻子等15种,一部分地力较差需要休耕,并与轮作兼顾,种植的品种、数量、时机,要依据气候情况灵活掌握(每年不是每个品种都丰收或歉收,如果谋划得好,可达到多种的丰收、少种的歉收的效果)。

1961年虽然风调雨顺,由于畜力比较弱,种地多数靠人挖,虽然没有严重自然灾害,但粮食收成不好,国家减免了大部分公粮和全部购粮,又调拨了大量返销粮,平均口粮约350斤左右,社员免强吃饱。

1962年《农村工作二十三条》出台,农权下放,实行以生产队为分配单位,再次实行“按劳分加照顾”、“掐高线”的分配政策:即粮食除去公购粮、储备粮、籽种、饲料等后,全部按劳动工分分配;“照顾”是指劳动力少的家庭,人均口粮不能低平全生产队平均口粮的80%;“掐高线”是劳动力多的家庭,人均口粮超过平均线的130%时,多余部分“掐掉”归集体(在执行中,也与生产队队长有关,有的按上述规定执行,有的则根据自己的亲远或关系执行,超出110%即“掐”除)。

国家精简机构,刘口子管理局(管理刘口子、王山口子、郜庄3个大队)撤销,刘口子大队划归耿湾公社管辖。由于脱产干部减少,刘口子大队沒有包队干部,农业生产主要由大队、生产队领导负责,也就少了一些嗐指挥,农业生产真正由生产队社员作主。

我们任洼子生产队有3个庄头(马鞍山、任洼子、箫岭子),9户64人,南北1.5公里,东西2公里左右,有耕地1200余亩,其中掌台地约700亩,地力较好,塬地约500亩,地力较差。

这一政策极大调动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挣不到工分的家庭,只能分配到平均线80%的口粮。1962年的大致分配方案:总产量45000斤,公购粮5000斤,种子、饲料8000斤,储备粮6000斤,分配26000斤,人均400斤,全生产队劳动工分105000个,日值粮食2.5斤,我家挣工分19500个,分得粮食近5000斤,在奶奶的省吃俭用下,生活逐渐好转(任志彦家族往事之十二,未完待续)。

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1962年,在河南省兰考县饥荒严重的时期,焦裕禄同志被委以重任,派往前去任县委第二书记。上任后不久,他在多次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治理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害的方案。焦裕禄不顾肝脏胀痛,几乎每日都坚持去治理工作的第一线,很得人民爱戴。在兰考遭遇特大水灾时,焦裕禄的肝病虽到晚期,却仍坚持去抗灾的第一线。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即便自身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仍然坚持风里来、雨里去, 为群众解决困难,为群众满足需求。真正把老百姓当作亲人,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竭尽全力解决老百姓遇到的生产生活难题。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焦裕禄精神永远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党员干部们作为人民公仆的基本内涵。在新时代,我们学习焦裕禄身上的牺牲奉献精神,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切实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坚持忠诚党的事业,像焦裕禄那样心中时刻装着党的事业,工作不讲价钱,主动接受组织挑选、安排和领导。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们,更要肩负起传承和发扬焦裕禄精神的责任和使命,紧扣时代主题,以实际行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践行焦裕禄精神,不断为焦裕禄精神注入新内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创造新业绩。(曾琳迦)

1962年,全村闹饥荒,狼群每天给老人送肉,狼会报恩一点不假

1962年冬天,老人饿了一天,没有吃东西,村里的人也是一样,这场饥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老人可能熬不过这个严冬了。天亮了,老人寻思到外面弄点雪来充饥,然而当他打开房门,他惊呆了,因为在他的屋外,堆放了不少动物尸体,兔子、山鸡等,他不用挨饿了。

回村路上

张老汉60岁了,他刚刚在城镇干完活,打算回家休息。那是东北黑龙江的某个村子,静谧的山村,优美的环境,这些无不让人羡慕。从城镇到山村这条路并不是柏油路,有些难走,也不通车,所以只能步行。这段路足足十公里,如果要走完,既耗时间,也好体力,有一条小路可以缩短一半的距离,但是需要经过一片山林,这里有狼的出没,很不安全。因此人们宁可走大路也不想范险。张老汉虽然也想走大路,但是干完活的他很是疲惫,所以想碰碰运气,就朝着小路走去。

走着走着,他发现林子里有小动物的叫声,像是小狗,于是便凑前想要一探究竟。原来,是三只小狼崽在围着一只母狼在叫,而母狼则已经死了。看着可怜,小狼崽应该很长时间没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肯定饿死。

收养狼崽

张老汉是个善良人,想到这,便将三只小狼放在随身带的框里,进村去了。张老汉的家在村子的边上,因此也方便收养小狼崽,他将这些小家伙安排在自家的柴房里,并给它们食物,让它们吃得饱饱的。

就这样,半年过去了,张老汉跟小狼崽相处了半年,彼此间也有了感情。张老汉只有自己居住,能够得到这群小狼的陪伴也是不错的,但他很明白,随着小狼的长大,他不能再将其留在村里了。因为他怕给村里人带来伤害,再加上野狼也需要适应野外的生活。

放归山林

带着不舍,张老汉还是把这些陪伴自己半年的伙伴们放归山林了,让它们去寻找自己的生活。尽管这群小狼不再居住在张老汉的家里,但张老汉还时常的能够在外面偶遇这些小家伙。每每见面,小狼总要叫一两声,算是打招呼吧。

大饥荒

话说就在1962年,村里闹了饥荒,人们吃不饱,甚至没得吃,只能挨饿。张老汉也是如此,年岁大了,干不了活,这场饥荒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内心很是绝望。虽然村民们彼此关爱,经常的送一些食物给张老汉,但这远远不够。

又是一天过去了,没有吃任何东西的张老汉夜里很是难眠,他心想,自己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带着绝望,他睡着了。

门外的肉

转天早上,饥饿将张老汉唤醒,他想要到外面弄点雪来充饥,虽然这是自欺欺人的做法,但好过坐以待毙。然而当他打开门的时候,他惊呆了。只见门外有一堆的动物尸体,兔子,山鸡等都有。这是在做梦么?他用力揉了揉眼睛,然而摆在眼前的食物并没有消失。

张老汉心想,这是不是村里人送的?但绝不可能,因为家家户户都需要食物,谁又会给自己这么多呢?他正在狐疑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了动静,他仔细一看,发现四周围有很多狼,这是狼群在给自己送礼物?忽然,他想到了小狼,没错,这正是小狼在报恩。

其实很多时候,张老汉也从别人那里听到过狼报恩的故事,但他并不相信,而眼前的这些案例,正好印证了故事。此时他相信,狼也是会报恩的。望着小狼离开的身影,张老汉大喊着谢谢。

此后,每天的早晨,张老汉都能从自家屋外看到各类小动物的肉。而老人,除了将这些肉留给自己一些吃,还会分给村里的一些人,同时也会留一些肉在屋外。

讲到这,故事就告一段落了。老人能够得到狼群如此的照顾,其实跟他的善念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善有善报吧。他救了一条生命,尽管是一只狼,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狼虽然凶狠,但是也有感情,面对老人的善良,狼也会给予回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心存善念才好。

编者注:本文是以真实事件为背景改编的故事,图片和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如有侵权,请提醒删除。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请关注我。

一场恐怖灾荒,造成上千万人死亡,背后竟暗藏着人祸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引子

1875年,年仅4岁的光绪皇帝刚刚荣登大宝,天下便发生了一场超级恐怖的特大灾荒。

这场饥荒一开始还仅仅是北方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人们虽然心疼禾苗枯萎,但还不是特别焦虑,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旱灾最多持续半年也就结束了,等到新的雨水落下来,一切都会重新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光绪帝像

谁料,这次的干旱与以往全然不同。第二年,北京和直隶一带的村民们,发现期盼已久的春雨不仅没有如期降临,旱灾的面积反而扩大了不少。一时间,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的广袤地区全部沦为干旱灾区,这其中又以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五省的灾区最为严重。很多地方“终年不雨”,有的地方连喝水的水井都干涸了。

从现代气象学的角度分析,这次的旱灾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极端气候所致,但在清代人眼中,赤地千里的可怖景象,必然是上天降罪,派出旱魃惩罚苍生。

为了消弭上苍之怒,各处灾区先后发布公告,要求百姓吃素。山东青州的知县还叫人将他用铁链锁着,然后像囚犯一样步行到城外的龙王庙,对着神像磕头祈雨,祈祷旱灾早日结束。

但龙王爷并没有将雨带来,1877年,旱灾进一步加剧,一场史无前例的丁戊奇荒,就此拉开了帷幕。

01丁戊奇荒

旱灾带给百姓们的影响,最先反映在粮食上。

据史料记载,山西永和县的小麦原本售价300文一斗,灾荒中价格一跃而至3650文。即便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也只能卖房卖地才能吃口饭。

没钱买粮食的穷人家,便只能寻些树皮草根充饥。渐渐地,能找到的树皮草根全被吃光了,穷人们又用小石子磨粉,和成面状服下,或者是挖观音白泥来充饥。

或许有人会问,穷人家里再穷,总还有点家当吧,为什么不卖掉换粮食呢?

其实,并不是穷人们不想换粮食,而是在“饿肚子”的威胁下,当时的资产价格大幅跳水。“典衣十不付一,卖物百不给三”成了寻常事,就连房产也成了滞销品,有些地方一座四合院只能卖四五吊钱,而三个白馍却能换来几亩好田。

由此可见,当时除了粮食,其他任何东西都没人稀罕了。用时任山西巡抚曾国荃写给朝廷奏章里的话来说,当时的灾情已经达到了“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祲奇灾,古所未见……询之父老,咸谓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的严重程度。

百年不遇的大灾逼得百姓们四处逃荒,灾区内处处可见“扶老携幼,号泣中途,带病忍饥,踉跄载道”之景,一些饿的实在受不了的灾民则组建了“砍刀会”之类的抢粮队,打着“王法难犯,饥饿难当”的旗号,四处拦路劫粮。

衣衫褴褛的难民

到了1878年,旱灾仍不见缓解迹象。甘肃东部、四川北部、河南、山西以及山东地区,相继上演“人吃人”的惨剧。饿疯了的饥民们先是卖儿鬻女,易子而食,吃完了小孩子又挖坟找刚死之人的尸体食用,以致当时谁家有人过世了,活着的亲友都不敢哭泣,以免亲人的遗骸被人惦记。

各种人间惨剧带给曾国荃强大的内心冲击。曾国荃忍不住再三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减免、缓交军饷、京饷及各项钱粮并拨款赈灾,救救灾区的人民。

02天灾背后的人祸

山西等地的灾情传到北京,朝中百官顿时爆发了一阵激烈的争吵。

以李鸿章为首的的洋务派认为,朝廷的钱应该拿来发展洋务运动,反对将钱挪作他用。

但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则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不但要立刻赈济灾民,还应该停止一切洋务运动,不修铁路,不办实业,这样才能不触犯上天,从而让这场饥荒早日结束。

李鸿章像

两派官员各执一词,据理力争,互不相让,逼得慈禧太后只得中和两派意见,出台了一个折中方案。

这个方案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一边高喊着救灾的口号,一边扣扣索索地拿出一点小钱,象征性地用来赈灾,而且这些钱还大部分都花在了靠近北京的灾区,以便保留清王朝体面。

而远离北京的山西,分到的赈灾款却少得可怜。曾国荃没办法,只得尝试着调拨当地储备粮来赈灾。

然而,让曾国荃没想到的是,虽然山西各州县都设置了粮仓,也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但随着晚清日益腐朽,仓储制度形同虚设,挪用倒卖粮食的事层出不同,账面上看起来储备充裕的粮食,实际上早就被一群官场蛀虫们搬空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结果,等到真要动用储备粮时,这些官场蛀虫们根本交不出粮食来,可灾民又不能不救。无奈之下,曾国荃只好刷爆一辈子的人情卡,四处筹款赈灾,又从山西当地财政里挤出一笔经费,这才勉勉强强办起了几个零星的粥厂。

粥厂很少,灾民却很多。许多灾民怕分不到食物,日夜守在粥厂门口等开饭,其中一些饿得奄奄一息的饥民,还没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碗粥,就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无声无息的死去。

眼看着遍地灾民根本救不过来,曾国荃迫不得已发明了一种名叫“济饥辟谷丹”的神奇食物。这种食物由黑豆和火麻子做成,传说吃上一颗可以三天不饿,吃上两颗可以七七四十九天远离饥馑,要是吃上三颗,就可以像神仙一样不吃饭也能活。

饥饿的流民

神奇的“济饥辟谷丹”是否真有此奇效如今已无从考证,但这种食品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粮食短缺的严重性,而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除了官吏们私自侵盗粮食外,还有民间种植规模过大,影响了粮食安全。

自战争以来,清王朝内忧外患,国库空虚。为了增加赋税和财政收入,清王朝竟然想出了鼓励民间百姓种的主意,还希望以此与洋人抗衡,实现国产自产自销。

这一幕在重臣李鸿章看来,便是“洋药不能禁其来”,那就“开洋药之禁以相抵制”。而对于民间百姓们来说,种植的利润比种粮食高出许多,百姓们在利益诱导下,纷纷将良田用来种植,致使粮食产量大面积下降。

饮鸩止渴的种植,终究变成了一把刺向自己的利刃

放在丰年,种植既让老百姓增加了收入,也让朝廷获得了赋税,可谓是两全其美。但到了灾年,种植的弊端就凸显出来了。长势再好,毕竟不能当饭吃,还占用了大量的田地与劳动力,无形中加剧了灾情的恶化,用曾国荃的话来说,就是“此次晋省荒歉,虽曰天灾,实由人事。”

不仅如此,由于许多百姓种植时自种自吸,影响了身体健康,更加无力抵抗饥荒。这让继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曾一度痛心地说道:“垣曲(今山西省运城市)产烟最多,饿毙者亦最多。”

据不完全统计,“丁戊奇荒”共造成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地受灾群众1.6亿到2亿人次,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约1300万人,其中仅山西一省的1600万居民中,就死亡500万人。

饿殍千里,流民百万

触目惊心的数字,无言地诉说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恐怖一页,回顾百年前的这一段悲惨往事,我们缅怀先民的同时,也应当庆幸生活在一个和平而伟大的时代。以袁隆平爷爷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用一生守护我们的粮食安全,才能让亿万国人乐岁饱暖,无惧饥馑困苦,安享太平。

参考资料:郭俊红《身体叙事视野中的丁戊奇荒——以山西省阳城县为考察中心》、徐娜《丁戊奇荒——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灾扫描》、《曾国荃全集》、《丁戊奇荒”:夺走1300万人生命的旱灾与人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