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鱼体身上或者鳞片上有"血"点、血斑、红斑现象,一般情况下就是发生了鱼类的大型寄生虫---锚头鳋(蚤),又称叮虫病、针虫病,或称蓑衣病,因为锚头鳋严重暴发时,虫体布满鱼的体表象披了蓑衣一样。鳋,按现在读音是骚乱的"烧",蚤,读音为水蚤的"早",因此,按照读音的不同,应该是"锚头蚤"的称呼也许才是正确的。
一、病原
鱼类锚头蚤病的病原由鱼类寄生虫的锚头蚤寄生于鱼体引起。锚头蚤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属于直接发育,无中间宿主。只有雌性成虫才营永久性寄生生活,幼虫及雄性成虫均营自由生活。锚头蚤虫体的头部即"锚头"状钻到鱼体肌肉里,再用口器吸取水生动物的血液而生存。
雄性锚头蚤始终保持剑水蚤的体形,而雌性锚头蚤体形会发生很大变化,体形拉长,体节愈合呈筒状并且扭转,头胸部长出头角。锚头蚤成虫长约1厘米,虫体后端带有1对卵囊,虫体前端有叉状两角,与船锚相似,又因该虫叮在鱼体时,形如船体停靠时用的锚头"下锚"固定,并且也象"锚头抓地"一样叮在鱼体身上,因此,故名锚头蚤(鳋)。
(剑水蚤:锚头蚤雄性始终保持剑水蚤的体形)
(船体停靠时向水中"下锚")
(锚头蚤虫体)
(船体停靠水岸时"下锚")
常见的锚头蚤有四种:对鱼类危害最大为多态锚头蚤。
1.寄生在鲢鱼、鳙鱼体表和口腔的叫多态锚头蚤。寄生于口腔内时,可引起口腔不能张合,因而不能摄食。
2.寄生草鱼鳞片下的叫草鱼锚头蚤。
3.寄生在草鱼鳃弓上的叫四球锚头蚤。
4.寄生在鲤鱼、鲢鱼、鳙鱼、乌鱼、金鱼等体表的叫鲤锚头蚤。
(草鱼身上出现的红斑和虫体)
二、症状
锚头蚤是鱼类养殖中最为常见、最顽固、最难对付的体外寄生虫之一。当锚头蚤寄生于鱼体时,其雌性成虫的头部钻入肌肉组织中,后半部露在外面且肉眼可见,犹如在鱼体上插入了小针,故有人又称之为"针虫病"。
锚头蚤寄生部位红肿、发炎、化脓,寄生部位肿胀较明显。锚头蚤主要攻击鱼的体表、鳃、口腔,吸取鱼体营养。被锚头蚤钻入的部位周围组织发炎、红肿,又因溢血而出现红斑。使得鱼鳞片破裂。病鱼烦躁不安,体质瘦弱,鱼因痛痒难忍时常用寄生部位在水草及石块上摩擦,在水中乱窜,引发"闹塘",食欲减退、行动迟缓。
当锚头蚤寄生在鲢、鳙等鳞片细小的鱼类体表面时,引起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形成明显似石榴样子的红斑,寄生部位肿胀较明显;当寄生在鲤、鲫等鳞片较大的鱼类体表面时,寄生部位的鳞片往往被“蛀”成一个缺口,寄生部位肿胀不明显,只是形成充血红斑。
我们所看见的"红点"、"红斑",是由于锚头蚤雌性成虫的头部钻入鱼体组织,引起组织切割性出血及炎症反应,有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液体渗出;虫体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发生水肿,靠近虫体的组织坏死。
(从鱼身上取下来的锚头蚤虫体)
三、流行状况
锚头蚤可侵入鲤、鲫、鲢、鳙、草、鳜、加州鲈等品种,大多数鱼类都可感染寄生。对幼鱼危害特别严重,可引起死亡,对大鱼影响小一些,最主要影响生长速度和影响外观的商品价值,一般不致于死鱼。此病流行地区广,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现,终年可见,夏、秋季是严重流行暴发期。
锚头蚤在水温12-33℃都可繁殖,繁殖适温为20-25℃,当水温超过33℃时,不但不能繁殖且成虫也会大批死亡。它的寿命长短与水温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最长的寿命为5个月~7个月,最短的寿命只有15天左右。水温低时,虫卵会沉入底泥中,有时幼虫还会潜入鱼鳞下过冬,当水温达到15℃左右时,就开始孳生了。
据有人在实践中发现,瘦水容易发生锚头鳋寄生,肥水少见或者难有暴发性的锚头蚤寄生。
四、相似与区别
锚头蚤以头部的"锚头"插入鱼的鳞片下,用似"锚头"的口吸器叮入鱼体内吸血供养自己,寄生处鳞片往往脱落,出现溢血的红斑。这是锚头蚤寄生后最明显的特征。鱼身鳞片上有血点或血斑出现,它和我们早已认知的"出血病"或者充血症状相似或雷同,有时可能会误认为是出血病。出血病或者充血症状是连片呈现,锚头蚤的红斑大多呈点状或者斑块状显现。
(鲫鱼锚头蚤病:体表红斑或斑点)
(鲫鱼体表出血或充血症状)
锚头蚤虫体可以寄生在鱼体的各部位,起初呈白线头状(幼虫阶段)随鱼游动。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往往被误认为是青苔的苔丝挂在鱼身上。锚头蚤虫体寄生处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同时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蚤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如果是只见红斑不见虫体,可能是锚头蚤还处于幼虫期。
(鱼尾部寄生锚头蚤虫体)
五、发育特性
锚头蚤先排出的虫卵孵出无节幼体,经过5次蜕皮变成桡足幼体,桡足幼体再蜕4次皮,需要3-4天,当锚头蚤在第五桡足幼体时,达到性成熟,在鱼体上交配后的雌性锚头蚤寻找合适的寄主,开始寄生生活。
观察锚头蚤成虫形态判断区分:在杀灭锚头蚤时,实际上是杀灭水中的幼虫,对成虫很难杀灭。因此观察判断成虫的形态来判断水体中幼虫,根据虫体的生活史,采取针对性的杀灭。
童虫状如细毛,无卵囊,寄生在鱼体上的部位出现血斑。
壮虫身体透明,可见体内墨色的肠蠕动,卵巢在肠道两侧占显著位置,其身体后端常带有1卵囊,用手拨动虫体时可以竖起。
老虫身体浑浊,变软,体表常着许多累枝虫。
锚头蚤的生活史分为无节幼体(幼虫期)、桡足幼体(成虫期)和老虫期共三个阶段。锚头蚤在第5桡足幼体时期进行交配,一生仅一次。当环境水温在18-20℃时,自卵囊孵化至第1桡足幼体共需5-6天;水温在25℃左右时则需3天;当平均水温高达30℃时,只需3天时间。
(鲫鱼体表红斑---锚头蚤幼虫,己附体的幼虫)
六、杀虫难度
平时我们杀灭锚头蚤之所以难,就难在于长成成虫或是壮虫后的锚头蚤,其锚头头部深入鱼的鳞片下的肌肉内,大多数的药物很难透过鱼体再进入锚头蚤体内,这就是导致锚头蚤难杀的根本原因。
锚头蚤一旦爆发很难控制,很容易反复复发。有人提出了感染锚头蚤痊愈后的鱼体可以获得免疫,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发病后的鱼体第二年仍会或完全可能又会发生寄生,"免疫"之谈是无从谈起的。
处于壮虫阶段的锚头蚤,"锚"头部深深插入鱼体里面,露在外面的只是虫体的躯干体节。据有人试验,此时即使采用高浓度杀虫剂浸泡,浸泡到鱼都难以忍受时,也不一定能够杀死寄生在鱼体身上的锚头蚤。
(壮虫阶段的锚头蚤)
七、杀虫用药次数
针对锚头蚤生活史的薄弱环节用药方能有效,其薄弱环节无疑就是处于还没有附身鱼体,仍在自由生活阶段的无节幼体或者桡足幼体。因为一旦锚头鳋寄生到鱼体上,无论是处于“幼虫”、“成虫”还是“老虫”阶段的虫体,由于虫体已经深深地入侵到鱼体肌肉内,已不受外界干扰。因此,泼洒的各种药物实际上是很难以对其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泼洒各种杀虫药物的目的,并不能杀灭鱼体上的成虫,而只能杀灭正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蚤幼虫,控制其继续繁衍。
要想彻底消灭水中的锚头蚤,则必须连续下药2次~3次。这里就有一个间隔多长时间的问题。有人有方法是按水温乘以天数等于100来计算,也就是说水温20度只间隔5天,当水温15度,则间隔7天,以此类推。但总的间隔时间大致是五至七天(一周前后)。
如果鱼体感染的主要是细小白色无卵囊的锚头蚤“幼虫”,可在半月内连续用药两次;若主要是体透明具绿色卵囊的锚头蚤“成虫”,则用药一次即可;若是虫体混浊的锚头蚤“老虫”较多,因为老虫阶段己是生命尽头,则可以忽略或暂时不用药。
如果是大体鱼寄生的虫体不多,或者马上进入冬天(低于12℃),或者高温(高于33℃)的天气时节时,锚头蚤虫体大多会自灭自死或者卵体沉泥冬眠,可以暂时忽略不治。
八、杀虫方法建议
对于大个体名贵鱼或者小水体(含水族箱)饲养的观赏鱼,在患该病时可将病鱼捞出,用镊子直接除去锚头蚤,涂上消炎药即可。据说,锚头蚤的幼虫具有弱趋光性,在没附身鱼体时,早晨和傍晚时刻喜集中于水面,所以用药时间以早晨和傍晚为好,但须开启增氧机为宜,慎用该方法。
另外,在使用杀虫药剂时,为了增加药效,可以在用药前先泼洒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具有助溶与渗透性的作用,在水产上的运用,更多的是利用其在消除鱼体皮肤表面的固着物,使黏膜细胞脱落,增加药物与病灶和寄生虫的接触,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1.杀虫药剂
(1)敌百虫及其合剂。
A.晶体敌百虫。0.5-1.0克/立方米水体泼洒,可以5-7天后再用一次。注意:虾、蟹混养塘以及对敌百虫敏感的虹鳟、白鲳、鳜鱼、加州鲈鱼等鱼塘,不能用敌百虫治疗。
B.敌百虫硫酸铜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0.5-1.0克的晶体敌百虫与硫酸铜0.5-0.7克的合剂,全池均匀或者连用泼洒2次(天),5天后再用一次。可以杀灭锚头蚤、孢子虫。
C.敌百虫硫酸亚铁合剂:晶体敌百虫与硫酸亚铁以4:1的比例配合,剂量为0.2-0.3克/立方米;2.5%粉剂和硫酸亚铁合剂1.2:0.2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达1.4克/立方米,可以防治鲢中华蚤、鱼鲺等。
(2)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对水生动物敏感,慎用。两者主要用于防治和治疗鱼类的锚头蚤、中华蚤、鱼鲺、三代虫、指环虫、枝角类等寄生虫病。用量按使用说明或以往安全剂量。
(3)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广泛应用于杀灭各种鱼、虾、蟹、贝类等寄生的锚头蚤、中华蚤、鱼鲺、线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及枝角类、桡足类、松藻虫、水蜈蚣等。每亩每米水深15到20毫升,或按使用说明或以往安全剂量。
(4)辛硫磷。可以用于防治鱼类指环虫、三代虫、锚头蚤、中华蚤、鱼鲺等寄生虫病。对枝角类、桡足类等也有杀灭作用。虾蟹禁用。用量按使用说明或以往安全剂量。
(5)高锰酸钾药浴。根据各品种对高锰酸钾的耐药性不同,宜分别处理。据有人试验:对患病草鱼,在水温15~20℃时用20克/立方米,水温21~30℃时用10克/立方米,药浴1.5~2小时;对患病鲢、鳙鱼,在水温10℃以下时用33克/立方米,10~20℃时用20克/立方米,20~30℃时用12.5克/立方米,30℃以上则用10克/立方米,药浴1小时,均可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和成虫,但在生产上应用较麻烦。
(6)施用市上杀灭寄生虫(锚头蚤)专用药物。从理论上说,所有的鱼用杀虫药(硫酸铜除外)均能够杀灭锚头蚤寄生虫,比如敌百虫、混特安、混杀特安、鱼虫净、混特安+鱼虫净等等市售的杀虫药剂,现在还有据称是专杀锚头蚤的复合杀虫剂专用药。
(锚头蚤虫体)
2.土方杀虫
由于锚头蚤对渔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常用的渔药对鱼类的毒性又较大,故选用一些土方消杀鱼类的锚头蚤病,则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但有些方法是否有效待验证。(1)每亩用苦楝树枝叶、或松树枝叶、或枫杨枝叶30-40斤,扎捆浸入池中,或者将叶捣碎,用水浸泡24小时后、或者煎药煮水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据说三天后锚头蚤即脱落,据实践得知,至少提前防范有效,包括车轮虫、指环虫等等。(2)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新鲜酒糟100-200斤泼洒投喂,据说5~7天后即可以见效。(3)每亩水面用猪血或牛血10-20斤,全池泼洒或拌料后投喂,隔天1次,连用3次。据说对锚头蚤、鱼鲺、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等体表寄生虫有效。(4)每亩水面用棉籽1.6斤、桐油0.4斤,全池泼洒或拌料后喂鱼(棉籽先炒熟粉碎,再拌桐油及鱼料)。
(5)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投放黄颡鱼50~100尾,让其去捕食锚头鳋的虫卵或水体中未上鱼身的幼虫,以绝后患。
(6)水中浮游生物中的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在其生存生长中,可以以锚头蚤、小瓜虫的虫卵、无节幼体这一阶段的形体为食。据说,浮游动物多了,比如水蚤繁育旺盛时,锚头蚤、小瓜虫可以大大减少甚至绝迹。
(备注: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本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鱼寄生虫##养鱼##鱼病##水产养殖##寄生虫#
但凡钓鱼人经常碰到这种情况,那就是钓上来的鱼有红色的血斑,嘴巴、腮部、鳞片、鱼鳍、腹部、尾巴等地方均有可能出现红色血斑。这种鱼还能吃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我们正常钓鱼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道说道:
鱼甩籽造成的红色血斑每年的五月份是鱼儿甩籽的季节,尤其是鲤鱼,不分公母专门找那种水草、犄角旮旯钻,互相追逐、打闹,此时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所以鱼儿身上经常撞出血斑。
这种情况下出现血斑并不代表鱼不健康,反而证明鱼是正常的,不过作为钓鱼人是不提倡食用哺乳期的鱼儿的。
在黑坑垂钓时碰到鱼甩籽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此时鱼儿在岸边扎堆追逐,很少到我们布好的窝点进食。此时为了回鱼上岸,建议大家换短竿钓边,哪里有鱼扑棱到哪里钓,连锚带钓,鱼获量往往不错。
运输造成的红色血斑鱼被装上车以后,如果路途遥远加上鱼儿密度过高难免会出现缺氧现象,另外因为空间狭窄、鱼儿间相互碰撞,也会导致鱼体出现红色血斑。
这些鱼儿被投放到鱼塘以后,不会立即进饵,一般经过至少半天的适应时间身体症状慢慢消失后才开始正常进食。
因此缺氧造成鱼儿长血斑时,放鱼后不建议立即下竿。如果单纯的因为碰撞造成的血斑则可以在放鱼后立即下单,这种鱼儿一般开口还是不错的。
环境造成的红色血斑有些红色血斑主要是因水质污染、缺氧、氨氮超标等原因导致的,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会让鱼儿感到不适,进而出现应激反应。
出现红色血斑是鱼儿发病的前奏或者预示鱼儿已经发病,这种鱼体内细菌较多,最好不要进食。
变质水体中的鱼处于生病状态,大家时常会看到一些鱼停在水中一动不动,甚至鱼在水底死后突然漂到水面。这种情况下鱼儿很难开口,建议大家就不要下钩了。
寄生虫造成的红色血斑寄生虫也会造成鱼体生出红色血斑,如果我们钓到鱼抓到手里后鳞片下出血,那就很有可能鱼儿体内有寄生虫了。
比如锚头鳋,它的雌体会把头部钻入鱼体入吸取营养,造成鱼儿焦虑不安、不喜活动、胃口下降甚至身体瘦弱。
不知大家发现过没有,我就发现过浑身长“毛”的鱼,浑身有一层棉絮状物质,那就是典型的“蓑衣病”,就是锚头鳋造成的。这种鱼看上去就瘆人,我想更没人敢食用了吧。
寄生虫不仅攻击鱼的体表,还经常寄生在鱼的口腔、腮部,导致鱼儿疲于保命、无心进食,因此在寄生虫较多的水域也是不宜下钩的。
写在结尾
当然,黑坑反复放钓的回锅鱼也经常有血斑,大部分是因为钓手用力抓鱼、卸鱼造成的,加上黑坑经营者会定期对水质进行维护,这些放养鱼一般情况下开口还是不错的,这一点建议大家和以上几种情况区别对待。
我是同行,一位常年坐在水边喜欢思考和分享的实战派钓鱼人。
但凡钓鱼人经常碰到这种情况,那就是钓上来的鱼有红色的血斑,嘴巴、腮部、鳞片、鱼鳍、腹部、尾巴等地方均有可能出现红色血斑。这种鱼还能吃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我们正常钓鱼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道说道:
鱼甩籽造成的红色血斑每年的五月份是鱼儿甩籽的季节,尤其是鲤鱼,不分公母专门找那种水草、犄角旮旯钻,互相追逐、打闹,此时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所以鱼儿身上经常撞出血斑。
这种情况下出现血斑并不代表鱼不健康,反而证明鱼是正常的,不过作为钓鱼人是不提倡食用哺乳期的鱼儿的。
在黑坑垂钓时碰到鱼甩籽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此时鱼儿在岸边扎堆追逐,很少到我们布好的窝点进食。此时为了回鱼上岸,建议大家换短竿钓边,哪里有鱼扑棱到哪里钓,连锚带钓,鱼获量往往不错。
运输造成的红色血斑鱼被装上车以后,如果路途遥远加上鱼儿密度过高难免会出现缺氧现象,另外因为空间狭窄、鱼儿间相互碰撞,也会导致鱼体出现红色血斑。
这些鱼儿被投放到鱼塘以后,不会立即进饵,一般经过至少半天的适应时间身体症状慢慢消失后才开始正常进食。
因此缺氧造成鱼儿长血斑时,放鱼后不建议立即下竿。如果单纯的因为碰撞造成的血斑则可以在放鱼后立即下单,这种鱼儿一般开口还是不错的。
环境造成的红色血斑有些红色血斑主要是因水质污染、缺氧、氨氮超标等原因导致的,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都会让鱼儿感到不适,进而出现应激反应。
出现红色血斑是鱼儿发病的前奏或者预示鱼儿已经发病,这种鱼体内细菌较多,最好不要进食。
变质水体中的鱼处于生病状态,大家时常会看到一些鱼停在水中一动不动,甚至鱼在水底死后突然漂到水面。这种情况下鱼儿很难开口,建议大家就不要下钩了。
寄生虫造成的红色血斑寄生虫也会造成鱼体生出红色血斑,如果我们钓到鱼抓到手里后鳞片下出血,那就很有可能鱼儿体内有寄生虫了。
比如锚头鳋,它的雌体会把头部钻入鱼体入吸取营养,造成鱼儿焦虑不安、不喜活动、胃口下降甚至身体瘦弱。
不知大家发现过没有,我就发现过浑身长“毛”的鱼,浑身有一层棉絮状物质,那就是典型的“蓑衣病”,就是锚头鳋造成的。这种鱼看上去就瘆人,我想更没人敢食用了吧。
寄生虫不仅攻击鱼的体表,还经常寄生在鱼的口腔、腮部,导致鱼儿疲于保命、无心进食,因此在寄生虫较多的水域也是不宜下钩的。
写在结尾
当然,黑坑反复放钓的回锅鱼也经常有血斑,大部分是因为钓手用力抓鱼、卸鱼造成的,加上黑坑经营者会定期对水质进行维护,这些放养鱼一般情况下开口还是不错的,这一点建议大家和以上几种情况区别对待。
我是同行,一位常年坐在水边喜欢思考和分享的实战派钓鱼人。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鱼体身上或者鳞片上有"血"点、血斑、红斑现象,一般情况下就是发生了鱼类的大型寄生虫---锚头鳋(蚤),又称叮虫病、针虫病,或称蓑衣病,因为锚头鳋严重暴发时,虫体布满鱼的体表象披了蓑衣一样。鳋,按现在读音是骚乱的"烧",蚤,读音为水蚤的"早",因此,按照读音的不同,应该是"锚头蚤"的称呼也许才是正确的。
一、病原
鱼类锚头蚤病的病原由鱼类寄生虫的锚头蚤寄生于鱼体引起。锚头蚤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属于直接发育,无中间宿主。只有雌性成虫才营永久性寄生生活,幼虫及雄性成虫均营自由生活。锚头蚤虫体的头部即"锚头"状钻到鱼体肌肉里,再用口器吸取水生动物的血液而生存。
雄性锚头蚤始终保持剑水蚤的体形,而雌性锚头蚤体形会发生很大变化,体形拉长,体节愈合呈筒状并且扭转,头胸部长出头角。锚头蚤成虫长约1厘米,虫体后端带有1对卵囊,虫体前端有叉状两角,与船锚相似,又因该虫叮在鱼体时,形如船体停靠时用的锚头"下锚"固定,并且也象"锚头抓地"一样叮在鱼体身上,因此,故名锚头蚤(鳋)。
(剑水蚤:锚头蚤雄性始终保持剑水蚤的体形)
(船体停靠时向水中"下锚")
(锚头蚤虫体)
(船体停靠水岸时"下锚")
常见的锚头蚤有四种:对鱼类危害最大为多态锚头蚤。
1.寄生在鲢鱼、鳙鱼体表和口腔的叫多态锚头蚤。寄生于口腔内时,可引起口腔不能张合,因而不能摄食。
2.寄生草鱼鳞片下的叫草鱼锚头蚤。
3.寄生在草鱼鳃弓上的叫四球锚头蚤。
4.寄生在鲤鱼、鲢鱼、鳙鱼、乌鱼、金鱼等体表的叫鲤锚头蚤。
(草鱼身上出现的红斑和虫体)
二、症状
锚头蚤是鱼类养殖中最为常见、最顽固、最难对付的体外寄生虫之一。当锚头蚤寄生于鱼体时,其雌性成虫的头部钻入肌肉组织中,后半部露在外面且肉眼可见,犹如在鱼体上插入了小针,故有人又称之为"针虫病"。
锚头蚤寄生部位红肿、发炎、化脓,寄生部位肿胀较明显。锚头蚤主要攻击鱼的体表、鳃、口腔,吸取鱼体营养。被锚头蚤钻入的部位周围组织发炎、红肿,又因溢血而出现红斑。使得鱼鳞片破裂。病鱼烦躁不安,体质瘦弱,鱼因痛痒难忍时常用寄生部位在水草及石块上摩擦,在水中乱窜,引发"闹塘",食欲减退、行动迟缓。
当锚头蚤寄生在鲢、鳙等鳞片细小的鱼类体表面时,引起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形成明显似石榴样子的红斑,寄生部位肿胀较明显;当寄生在鲤、鲫等鳞片较大的鱼类体表面时,寄生部位的鳞片往往被“蛀”成一个缺口,寄生部位肿胀不明显,只是形成充血红斑。
我们所看见的"红点"、"红斑",是由于锚头蚤雌性成虫的头部钻入鱼体组织,引起组织切割性出血及炎症反应,有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液体渗出;虫体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发生水肿,靠近虫体的组织坏死。
(从鱼身上取下来的锚头蚤虫体)
三、流行状况
锚头蚤可侵入鲤、鲫、鲢、鳙、草、鳜、加州鲈等品种,大多数鱼类都可感染寄生。对幼鱼危害特别严重,可引起死亡,对大鱼影响小一些,最主要影响生长速度和影响外观的商品价值,一般不致于死鱼。此病流行地区广,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现,终年可见,夏、秋季是严重流行暴发期。
锚头蚤在水温12-33℃都可繁殖,繁殖适温为20-25℃,当水温超过33℃时,不但不能繁殖且成虫也会大批死亡。它的寿命长短与水温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最长的寿命为5个月~7个月,最短的寿命只有15天左右。水温低时,虫卵会沉入底泥中,有时幼虫还会潜入鱼鳞下过冬,当水温达到15℃左右时,就开始孳生了。
据有人在实践中发现,瘦水容易发生锚头鳋寄生,肥水少见或者难有暴发性的锚头蚤寄生。
四、相似与区别
锚头蚤以头部的"锚头"插入鱼的鳞片下,用似"锚头"的口吸器叮入鱼体内吸血供养自己,寄生处鳞片往往脱落,出现溢血的红斑。这是锚头蚤寄生后最明显的特征。鱼身鳞片上有血点或血斑出现,它和我们早已认知的"出血病"或者充血症状相似或雷同,有时可能会误认为是出血病。出血病或者充血症状是连片呈现,锚头蚤的红斑大多呈点状或者斑块状显现。
(鲫鱼锚头蚤病:体表红斑或斑点)
(鲫鱼体表出血或充血症状)
锚头蚤虫体可以寄生在鱼体的各部位,起初呈白线头状(幼虫阶段)随鱼游动。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往往被误认为是青苔的苔丝挂在鱼身上。锚头蚤虫体寄生处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同时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蚤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如果是只见红斑不见虫体,可能是锚头蚤还处于幼虫期。
(鱼尾部寄生锚头蚤虫体)
五、发育特性
锚头蚤先排出的虫卵孵出无节幼体,经过5次蜕皮变成桡足幼体,桡足幼体再蜕4次皮,需要3-4天,当锚头蚤在第五桡足幼体时,达到性成熟,在鱼体上交配后的雌性锚头蚤寻找合适的寄主,开始寄生生活。
观察锚头蚤成虫形态判断区分:在杀灭锚头蚤时,实际上是杀灭水中的幼虫,对成虫很难杀灭。因此观察判断成虫的形态来判断水体中幼虫,根据虫体的生活史,采取针对性的杀灭。
童虫状如细毛,无卵囊,寄生在鱼体上的部位出现血斑。
壮虫身体透明,可见体内墨色的肠蠕动,卵巢在肠道两侧占显著位置,其身体后端常带有1卵囊,用手拨动虫体时可以竖起。
老虫身体浑浊,变软,体表常着许多累枝虫。
锚头蚤的生活史分为无节幼体(幼虫期)、桡足幼体(成虫期)和老虫期共三个阶段。锚头蚤在第5桡足幼体时期进行交配,一生仅一次。当环境水温在18-20℃时,自卵囊孵化至第1桡足幼体共需5-6天;水温在25℃左右时则需3天;当平均水温高达30℃时,只需3天时间。
(鲫鱼体表红斑---锚头蚤幼虫,己附体的幼虫)
六、杀虫难度
平时我们杀灭锚头蚤之所以难,就难在于长成成虫或是壮虫后的锚头蚤,其锚头头部深入鱼的鳞片下的肌肉内,大多数的药物很难透过鱼体再进入锚头蚤体内,这就是导致锚头蚤难杀的根本原因。
锚头蚤一旦爆发很难控制,很容易反复复发。有人提出了感染锚头蚤痊愈后的鱼体可以获得免疫,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发病后的鱼体第二年仍会或完全可能又会发生寄生,"免疫"之谈是无从谈起的。
处于壮虫阶段的锚头蚤,"锚"头部深深插入鱼体里面,露在外面的只是虫体的躯干体节。据有人试验,此时即使采用高浓度杀虫剂浸泡,浸泡到鱼都难以忍受时,也不一定能够杀死寄生在鱼体身上的锚头蚤。
(壮虫阶段的锚头蚤)
七、杀虫用药次数
针对锚头蚤生活史的薄弱环节用药方能有效,其薄弱环节无疑就是处于还没有附身鱼体,仍在自由生活阶段的无节幼体或者桡足幼体。因为一旦锚头鳋寄生到鱼体上,无论是处于“幼虫”、“成虫”还是“老虫”阶段的虫体,由于虫体已经深深地入侵到鱼体肌肉内,已不受外界干扰。因此,泼洒的各种药物实际上是很难以对其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泼洒各种杀虫药物的目的,并不能杀灭鱼体上的成虫,而只能杀灭正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蚤幼虫,控制其继续繁衍。
要想彻底消灭水中的锚头蚤,则必须连续下药2次~3次。这里就有一个间隔多长时间的问题。有人有方法是按水温乘以天数等于100来计算,也就是说水温20度只间隔5天,当水温15度,则间隔7天,以此类推。但总的间隔时间大致是五至七天(一周前后)。
如果鱼体感染的主要是细小白色无卵囊的锚头蚤“幼虫”,可在半月内连续用药两次;若主要是体透明具绿色卵囊的锚头蚤“成虫”,则用药一次即可;若是虫体混浊的锚头蚤“老虫”较多,因为老虫阶段己是生命尽头,则可以忽略或暂时不用药。
如果是大体鱼寄生的虫体不多,或者马上进入冬天(低于12℃),或者高温(高于33℃)的天气时节时,锚头蚤虫体大多会自灭自死或者卵体沉泥冬眠,可以暂时忽略不治。
八、杀虫方法建议
对于大个体名贵鱼或者小水体(含水族箱)饲养的观赏鱼,在患该病时可将病鱼捞出,用镊子直接除去锚头蚤,涂上消炎药即可。据说,锚头蚤的幼虫具有弱趋光性,在没附身鱼体时,早晨和傍晚时刻喜集中于水面,所以用药时间以早晨和傍晚为好,但须开启增氧机为宜,慎用该方法。
另外,在使用杀虫药剂时,为了增加药效,可以在用药前先泼洒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具有助溶与渗透性的作用,在水产上的运用,更多的是利用其在消除鱼体皮肤表面的固着物,使黏膜细胞脱落,增加药物与病灶和寄生虫的接触,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1.杀虫药剂
(1)敌百虫及其合剂。
A.晶体敌百虫。0.5-1.0克/立方米水体泼洒,可以5-7天后再用一次。注意:虾、蟹混养塘以及对敌百虫敏感的虹鳟、白鲳、鳜鱼、加州鲈鱼等鱼塘,不能用敌百虫治疗。
B.敌百虫硫酸铜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0.5-1.0克的晶体敌百虫与硫酸铜0.5-0.7克的合剂,全池均匀或者连用泼洒2次(天),5天后再用一次。可以杀灭锚头蚤、孢子虫。
C.敌百虫硫酸亚铁合剂:晶体敌百虫与硫酸亚铁以4:1的比例配合,剂量为0.2-0.3克/立方米;2.5%粉剂和硫酸亚铁合剂1.2:0.2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达1.4克/立方米,可以防治鲢中华蚤、鱼鲺等。
(2)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对水生动物敏感,慎用。两者主要用于防治和治疗鱼类的锚头蚤、中华蚤、鱼鲺、三代虫、指环虫、枝角类等寄生虫病。用量按使用说明或以往安全剂量。
(3)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广泛应用于杀灭各种鱼、虾、蟹、贝类等寄生的锚头蚤、中华蚤、鱼鲺、线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虫及枝角类、桡足类、松藻虫、水蜈蚣等。每亩每米水深15到20毫升,或按使用说明或以往安全剂量。
(4)辛硫磷。可以用于防治鱼类指环虫、三代虫、锚头蚤、中华蚤、鱼鲺等寄生虫病。对枝角类、桡足类等也有杀灭作用。虾蟹禁用。用量按使用说明或以往安全剂量。
(5)高锰酸钾药浴。根据各品种对高锰酸钾的耐药性不同,宜分别处理。据有人试验:对患病草鱼,在水温15~20℃时用20克/立方米,水温21~30℃时用10克/立方米,药浴1.5~2小时;对患病鲢、鳙鱼,在水温10℃以下时用33克/立方米,10~20℃时用20克/立方米,20~30℃时用12.5克/立方米,30℃以上则用10克/立方米,药浴1小时,均可杀死锚头鳋的幼虫和成虫,但在生产上应用较麻烦。
(6)施用市上杀灭寄生虫(锚头蚤)专用药物。从理论上说,所有的鱼用杀虫药(硫酸铜除外)均能够杀灭锚头蚤寄生虫,比如敌百虫、混特安、混杀特安、鱼虫净、混特安+鱼虫净等等市售的杀虫药剂,现在还有据称是专杀锚头蚤的复合杀虫剂专用药。
(锚头蚤虫体)
2.土方杀虫
由于锚头蚤对渔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常用的渔药对鱼类的毒性又较大,故选用一些土方消杀鱼类的锚头蚤病,则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但有些方法是否有效待验证。(1)每亩用苦楝树枝叶、或松树枝叶、或枫杨枝叶30-40斤,扎捆浸入池中,或者将叶捣碎,用水浸泡24小时后、或者煎药煮水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据说三天后锚头蚤即脱落,据实践得知,至少提前防范有效,包括车轮虫、指环虫等等。(2)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新鲜酒糟100-200斤泼洒投喂,据说5~7天后即可以见效。(3)每亩水面用猪血或牛血10-20斤,全池泼洒或拌料后投喂,隔天1次,连用3次。据说对锚头蚤、鱼鲺、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等体表寄生虫有效。(4)每亩水面用棉籽1.6斤、桐油0.4斤,全池泼洒或拌料后喂鱼(棉籽先炒熟粉碎,再拌桐油及鱼料)。
(5)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投放黄颡鱼50~100尾,让其去捕食锚头鳋的虫卵或水体中未上鱼身的幼虫,以绝后患。
(6)水中浮游生物中的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在其生存生长中,可以以锚头蚤、小瓜虫的虫卵、无节幼体这一阶段的形体为食。据说,浮游动物多了,比如水蚤繁育旺盛时,锚头蚤、小瓜虫可以大大减少甚至绝迹。
(备注:本文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本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鱼寄生虫##养鱼##鱼病##水产养殖##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