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家好。今天呢,我跟大家说一下。从一到九,在传统文化里是怎么叫的?一叫做太极,二叫做两仪,三叫三才,四叫四象,五叫五行,六叫六和,七叫七星,八叫八卦,九叫九宫。
接下来我跟大家解释一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边界及完整性。所以呢,叫做一。一件事物内部都是由阴阳两面组成的,叫阴阳,也叫两仪。如果两仪呢,把那个互相围绕旋转的中心点加上就构成三才,我们平常说的天地人三才就属于这里面的内容。四象呢,在空间上是东南西北,在时间上啊,是春夏秋冬,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如果金木水火再把中心点那个土加上,就构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六合呢,东南西北,再加上下,我这是我们俗称的六合,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六合,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再加阳明和厥阴构成了六合。六合再把中心点加上,就构成了一个七星。为什么是八卦呢?因为每个卦有三个爻,每个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所以呢,经过组合,可以组成八种不同的卦,叫做八卦。八卦所对应的方位呢,叫八方,是东南西北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如果这八个方位再加上中心点,这就构成了一个九宫。谢谢大家。
坐火车游览东北,总能碰到名字特别接地气的火车站,有趣有料,车站站名究竟有多好玩?背后都有哪些故事?走!小编这就带大家去看看!
“数字”车站
一面山站二密河站三把火站四合永站 五龙背站六道河站七里河站 八面城站九台站 十里坪站
咱就是说,主打的就是十全十美!
网友:“居然可以凑到十!东北车站站名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一面山站
二密河站
三把火站
四合永站
五龙背站
六道河站
七里河站
八面城站
九台站
十里坪站
“五行”车站
金宝屯站木里图站水泉站火连寨站土门岭站
金木水火土,一个不能少
金宝屯站
木里图站
水泉站
火连寨站
土门岭站
“方位”车站
沈阳东站 沈阳南站 沈阳西站 沈阳北站 沈阳站
沈阳:兄弟们不用忙活,我自己上就行
在沈阳,你要打车去火车站,可要想好了,千万别去错车站哦!
自2018年12月29日京哈高铁承沈段开通,沈阳西站正式投入运营后,沈阳市各个方向的客运火车站就“配齐”了。
最有诗意车站
云端站
云端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沙日呼热镇。1977年,在修建通霍铁路时,铁道兵战士在给车站起名字时,由于附近并无村庄,之前不存在地名,抬眼望见天边云朵,联想到毛主席作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便“借用”其中的莺歌、燕舞、云端,变成了三座车站的名字,极具诗情画意。
“站站”车站
新九站站
新九站站因行政区域在吉林市新九站经济开发区而得名,是长图铁路线上的二等站,于1970年建站,主要办理货运业务。吉林化纤、乙醇等工业产品,都在这里“站站”,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大屯”车站
站
提起全国有名的“屯子”,那沈阳市必须得上榜。不是一般的屯,是沈阳市的一个区,人口有50多万。
该站建于1902年,不但是客货运特等站,还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路网性编组站。
“好吃”的车站
鲅鱼圈站
很多人看到鲅鱼圈的反应是:和鱿鱼圈一样吗?能吃吗?好吃吗?其实,鲅鱼圈站是哈大高速铁路重要的中间站。
鲅鱼圈区,是辽宁省营口市辖区,是东北第二大港口。由于自古盛产鲅鱼,故得名“鲅鱼圈”。
这些奇葩搞笑的车站站名,或充满诗情画意,或令人心潮澎湃,或让人捧腹不已,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车站站名?
来源:中国铁路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推背图》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下令当时两位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中华奇书《推背图》
《推背图》共60幅图像,对应60段谶语和诗,但是它的预言和相对应的历史年代之间并无一定的规律可循。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前后只有53年,《推背图》却用了5个图像,平均每10年一个图像,而清朝有260年的历史,中间有100多年没有任何图像和预言。李淳风、袁天罡编写《推背图》的时间,据推算是公元648年到公元649年之间,距今已经1300多年。如果用数学来做个简单的计算,它平均每25年到30年会有一个图像和相应的预言,60幅图像应该预测了将近1800年到2000年的历史。
袁天罡与李淳风
第一象 甲子 乾下乾上 乾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金圣叹曰:此象主古今治乱相因,如日月往来,阴阳递嬗,即孔子百世可知之意。红者为日,白者为月,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统系分;有统系而后兴亡见矣。
第二象 乙丑 巽下乾上 姤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金圣叹曰: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曌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後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说明:此图为唐朝总纲(推背图每朝都有总纲)。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立国;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唐亡。共历274年(包括武周是289年)。
图: 图中有果实二十一,相应唐朝二十一帝。
谶: 一果一仁,意为数图中果实数,即为帝数。
颂: 二九先成实,唐朝国运二百九十年,阴盛阳先竭所指唐朝武氏、韦氏、杨氏等后宫乱政。
第三象 丙寅 艮下乾上 遁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金圣叹曰:此象主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时间:公元683年-690年,以皇太后名,临朝称制;公元690年-705年,称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前后计23年。
图 图中所示,一女子当刀乱世。实为说明武则天执政。
谶 日月当空为武则天为自己取名为曌,扑朔迷离为指女人为帝。不文亦武直接指出其姓名,后面多有此例。
颂 参遍空王色相空,所指武氏曾为尼。喔喔晨鸡孰是雄则说明此帝非男实女。
第四象 丁卯 坤下乾上 否谶曰:
飞者不飞,走者不走。
振羽高冈,乃克有后。
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金圣叹曰:此象主狄仁杰荐张柬之等五人反周为唐。武后尝梦鹦鹉两翼俱折,狄仁杰曰:武者陛下之姓也,杀二子则两翼折矣。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
时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说明:
图:五猴者张柬之、崔玄、敬晖、桓彦范、袁恕己
谶:不知何意,后来人补之。
颂:威行青女实权奇 武氏退位,但权势不变。
极目萧条十八枝 十八枝者,十八子也,即,还帝李氏。
赖有猴儿齐着力 为图中五猴共事还保李氏唐朝。
已倾大树仗扶持 与上同意。
第五象 戊辰 坤下巽上 观谶曰:
杨花飞, 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吏乃乎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
金圣叹曰:一马鞍指安禄山,一史书指史思明。一妇人死卧地上,乃贵妃死于马嵬坡。截断竹萧者肃宗即位,而安史之乱平。
时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史思明从之;公元756年,唐玄宗逃离长安,遭遇马嵬兵变,逃往四川;同年,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第六象 己巳 坤下艮上 剥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皇还西京,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叔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收复东京,安史之乱尽弭,十二月迎上皇还西京,故云再造。
时间: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第七象 庚午 震下乾上 无妄谶曰:
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
颂曰:
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
金圣叹曰:此象主藩镇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
时间:1:安史之乱后,藩镇割剧;
2:松赞干布以后,吐蕃与唐朝进行了激烈的角逐。670年,吐蕃灭吐谷浑,又侵入西域,675年唐控制西域,687年-689年吐蕃再占西域,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西域,重置于安西都护府龟兹,驻唐兵3万,唐朝长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陇右。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牛李党争、甘露之变,唐不断内斗严重削弱自己,吐蕃趁机扩张,790年以后,唐朝失去安西北庭。851年左右,唐朝张议潮重占陇右河西北庭。
第八象 辛未 坤下离上 晋谶曰:
搀枪血中土,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
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
金圣叹曰:此象主建中之乱。三人者,李希烈、朱次泚、李怀光也。李怀光以破朱泚功,为卢杞所忌,遂反,故曰破贼还为贼。三人先後犯关,德宗乘舆播迁,赖李晟以孤军收复京城,而社稷重安矣。
时间:公元783年-784年,朱泚之乱。
第九象 壬申 乾下离上 大有谶曰: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山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
金圣叹曰:此象主黄巢作乱,唐祚至昭宗。朱温弑之以自立,改国号梁温, 为黄巢旧党,故曰覆巢亦成空。
公元874年,黄巢起义反唐。
第十象 癸酉 坎下坎上 坎谶曰:
荡荡中原 ,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 有血无头。
颂曰:
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
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
金圣叹曰:此象主朱温弑何皇后、昭宣、昭宗而自立,所谓一后二主也。未几为次子友所弑,是颂中第三句意。李克用之子存勖代父复仇,百战灭梁,改称后唐,是颂中第四句意。
时间: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称帝,改名朱晃,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公元912年,朱温亡。
第十一象 甲戌 兑下坎上 节谶曰:
五人同卜,非禄非福。
兼而言之,喜怒哀乐。
颂曰:
龙蛇相斗三十年,一日同光直上天。
上得天堂好游戏,东兵百万入秦川。
金圣叹曰:此象主伶人郭从谦作乱,唐主为流矢所中。
时间:公元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唐庄宗李存勖中流矢亡。
第十二象 乙亥 震下坎上 屯谶曰:
块然一石,谓他人父。
统二八州,已非唐土。
颂曰:
反兆先多口,出入皆无主。
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
金圣叹曰: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时间: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甘做“儿皇帝”。随后,石敬瑭灭后唐,定都汴梁,国号“晋”。
第十三象 丙子 离下坎上 既济谶曰:
汉水竭, 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高山不及城郭低。
颂曰:
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
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主郭威夺汉自立。郭威少贱,世称之曰郭雀儿。
时间: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即位建元,国号周,史称后周。
第十四象 丁丑 离下兑上 革谶曰:
石榴漫放花,李树得根芽。
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下自荣华。
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
金圣叹曰:此象主周世宗承郭威受命为五代之终,世宗姓柴名荣,英明武断,勤於为治,惜功业未竟而殂。五代共五十三年,凡八姓十三主,颂意显然。
时间:公元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继位为帝。五代十国的时间为907年-960年。
第十五象 戊寅 离下震上 丰谶曰:
天有日月,地有山川。
海内纷纷,父后子前。
颂曰:
战事中原迄未休,几人高枕卧金戈。
寰中自有真天子,扫尽群妖见日头。
金圣叹曰:此象主五代末造,割据者星罗棋布,惟吴越钱氏稍图治安,南唐李氏略知文物,馀悉昏虐。大祖崛起,拯民水火。太祖小名香孩儿,手执帚着,扫除群雄也。
时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赵匡胤崭露头角,终结五代乱世。
第十六象 己卯 离下坤上 明夷谶曰:
天一生水,姿禀圣武。
顺天应人,无今无古。
颂曰:
纳土姓钱并姓李,其余相次朝天子。
天将一统付真人,不杀人民更全嗣。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太祖受禅汴都,天下大定,钱李二氏相率归化,此一治也。
时间:公元960年-979年,赵匡胤建立宋朝,逐渐消灭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
说明:
图 图中正座天子指宋太祖赵匡胤,五人朝拜,分别代表吴越、南平(荆南)、后蜀、南汉、南唐五国之主。
谶 无今无古,是两宋先后亡于金和蒙古的隐喻。
颂 纳土姓钱并姓李,指吴越国钱弘俶和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其国土被宋吞并。其余相次朝天子,指其它小国也相继归顺。
第十七象 庚辰 坎下坤上 师谶曰:
声赫赫,干戈息。
扫边氛,奠邦邑。
颂曰:
天子亲征乍渡河,欢声百里起讴歌。
运筹幸有完全女,奏得奇功在议和。
金圣叹曰:此象主宋真宗澶渊之役。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入寇,寇准劝帝亲征,乃幸澶渊。既渡河,远近望见卸盖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夺气,遂议和。
时间:公元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大胜,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1005年,宋与辽在澶州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此后一百二十年,宋辽之间无大的战事。
第十八象 辛巳 艮下艮上 艮谶曰:
天下之母,金刀伏兔。
三八之年,治安巩固。
颂曰:
水旱频仍不是灾,力扶幼主坐灵台。
朝中又见钗光照,宇内承平氖象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仁宗嗣立,刘太后垂帘听政。旁有一犬,其惟狄青乎。
时间:公元1022年-1033年,刘太后主政,创设谏院、澄清吏治、兴修水利、发行交子、完善科举、兴办州学,为其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十九象 壬午 离下艮上 贲谶曰:
众人嚚嚚 ,尽入其室。
百万雄师 ,头上一石。
颂曰:
朝用奇谋夕丧师,人民西北尽流离。
韶华虽好春光老,悔不深居坐殿墀。
金圣叹曰:此象主神宗误用安石,引用群邪,致启边衅,用兵西北,丧师百万。熙宁初,王韶上平戎三策,安石惊为奇谋,力荐于神宗,致肇此祸。
时间:公元1081年—1082年,宋神宗伐西夏,采用由王安石举荐的王韶的《平戎策》的谋略,结果遭遇惨败。
第二十象 癸未 离下乾上 同人谶曰:
朝无光,日月盲。
莫与京,终旁皇。
颂曰:
父子同心并同道 ,中天日月手中物。
奇云翻过北海头 ,凤阙龙廷生怛恻。
金圣叹曰:此象主司马光卒,蔡京父子弄权,群小朋兴,贤良受锢,有日月晦盲之象。
时间:公元1102年—1126年,被称为“六贼之首”的蔡京先后四次出任丞相,导致北宋的衰败。
第二十一象 甲申 兑下艮上 损谶曰:
空厥宫中 ,雪深三尺。
吁嗟元首,南辕北辙。
颂曰:
妖氛未靖不康宁 ,北扫烽烟望帝京。
异姓立朝终国位 ,卜世三六又南行。
金圣叹曰:此象主金兵南下,徽宗禅位。靖康元年十一月,京师陷,明年四月,金以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立张邦昌为帝。卜世三六者,宋自太祖至徽钦,凡九世,然则南渡以后又一世矣。
时间:公元1126年—1127年,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四月金军攻破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北宋灭亡。
第二十二象 乙酉 兑下离上 睽谶曰:
天马当空 ,否极见泰。
凤凤淼淼 ,木冓大赖。
颂曰:
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汪洋把策干。
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金圣叹曰:此象乃康王南渡。建都临安,秦桧专权,遂成偏安之局。当时之史实鉴之。木冓,康王名构。一木会支二八月者汉奸也,木会即合为桧,春之一半,秋之一半,可合成秦字,妙之王也。
时间:公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1138年任秦桧为相,奉行称臣、割地、纳贡的议和政策。
说明:
颂 一木会支二八月,点出南宋权臣秦桧的名字。木会,合起来就是桧字,二八月,二月是春季的一半,八月是秋季的一半,春和秋各取一半就是秦字。
第二十三象 丙戌 兑下乾上 履谶曰:
似道非道 ,乾沉坤黯。
祥光宇内 ,一江断楫。
颂曰:
胡儿大张挞伐威 ,两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连天夜 ,犹自张灯作水嬉。
金圣叹曰:此象主贾似道当权,汪立信、文天祥辈不能以独力支持宋室。襄樊围急,西子湖边似道犹张灯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时间:公元1267年—1273年,蒙古兵围攻襄阳、樊城,贾似道隐瞒战事,不发救兵。最终,两城失陷,南宋门户洞开。
第二十四象 丁亥 兑下巽上 中孚谶曰:
山崖海边,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於万斯年。
颂曰: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金圣叹曰:此象主帝迁山,元令张弘范来攻,宋将张世杰兵溃,陆秀夫负帝赴海,宋室以亡。
时间: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元将张弘范率军2万追至崖山,南宋率20万军民决战,错误的战术导致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8岁的少帝赵昺跳海而死,后宫和群臣也纷纷投海殉国。《宋史》记载:崖山海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出海面,极为悲壮。
说明:
谶 二九四八,指两宋历十八帝(北宋九帝南宋九帝)三百二十年(960年—1279年)
颂 十一卜人小月终,指赵宋王朝终结,十一卜人小月为繁体“赵”字。
第二十五象 戊子 艮下巽上 渐谶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离河水 ,燕巢捕'麦戈'。
颂曰:
鼎足争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须臾。
北关锁钥虽牢固,子子孙孙五五宜。
金圣叹曰:此象主元太祖称帝离河,太祖名铁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铁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隐十主之意。
时间: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说明:
图 斧柄为十节,喻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传十帝。同时,以斧喻蒙古在征服的过程中杀戮太重。
谶 斡离河水,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于斡难河建立大蒙古国,为元朝的前身。
第二十六象 己丑 震下震上 震谶曰:
时无夜,年无米。
花不花,贼四起。
颂曰:
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警报起边垓。
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彻夜开。
金圣叹曰:此象主顺帝惑西僧房中运气之术,溺於娱乐,以致刘福通、徐寿辉、方国珍、明玉珍、张士诚,陈友谅等狼顾鸱张,乘机而起。宦官朴不花、壅不上闻,至徐达、常遇春直入京师,都城夜开,毫无警备。有元一代,竟丧於淫僧之手,不亦哀哉。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故曰木木来。
时间:公元1351年,元末红巾军起义。1355年,刘福通迎韩林儿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为帝,称小明王。
第二十七象 庚寅 坤下震上 豫谶曰:
惟日与月,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其色曰赤。
颂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曰:此象主明太祖登基。太祖曾为皇觉寺僧,洪武一代海内熙洽,治臻大平。
时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势力后,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攻占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逃。
第二十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谶曰:
草头火脚 ,宫阙灰飞。
家中有鸟 ,郊外有尼。
颂曰:
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
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
金圣叹曰: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时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1402年,燕军直逼南京,李景隆开金川门降燕,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登基,改元永乐,后迁都北京。
第二十九象 壬辰 巽下震上 恒谶曰:
枝发厥荣 ,为国之栋。
皞皞熙熙 ,康乐利众。
颂曰:
一枝向北一枝东 ,又有南枝种亦同。
宇内同歌贤母德 ,真有三代之遗风。
金圣叹曰:此象主宣宗时张太后用杨士奇、杨溥、杨荣三人,能使天下又安,遗风三代,此一治也。时人稍士奇为西杨,溥为南杨,荣为东杨。
时间:公元1424年—1435年,仁宣之治。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这段时间吏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明朝的盛世。公元1435年,明英宗登基,“三杨”得到太皇太后张氏的支持,得以延续仁宣之治的德政。
第三十象 癸巳 巽下坤上 升谶曰:
半圭半林 ,合则生变。
石亦有灵 ,生荣死贱。
颂曰:
缺一不成也占先,六龙亲御到胡边。
天心复见人心顺,相克相生马不前。
金圣叹曰:此象主张太后崩权归王振,致有也先之患。其后上皇复辟,石亨自诩首功,率以恣横伏诛,此一乱也。
时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随着张氏驾崩,三杨相继去世,朝廷逐渐由宦官王振把持。西部蒙古部(又称卫拉特蒙古,明朝称瓦剌)首领也先借故侵入明境,明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率兵亲征,也先诱明军至大同,破其前锋,在土木堡俘虏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同年十月,也先进围北京。明景帝继位,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不久,也先退兵,送还英宗,双方恢复贡市。
说明:
图 图中虎额上的“王”字,比喻王振,专横跋扈如同猛虎。图中的石头,比喻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
谶 半圭半林,半圭为土,半林为木。合则生变,指土木之变。石亦有灵,指石亨,1457年,以石亨为首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生荣死贱,指石亨因首功,大肆培植党羽,铲除异己,干涉朝政,明英宗不能忍受,下诏令石亨下狱,以谋反罪处斩。
颂 缺一不成也占先,点出瓦剌首领也先的名字,在明朝也作“乜先”。六龙亲御到胡边,指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御驾亲征。相克相生马不前,指卫拉特蒙古与明朝的关系。明朝特别是明成祖时期,为了防止北元复辟,在对待蒙古各部落的问题上,采取了打击黄金家族、支持卫拉特部的策略,促使了瓦剌的崛起,谓之相生。但瓦剌强大后,又成为明朝的威胁,谓之相克。马不前,指也先在无法攻下北京后退兵,后来也先被部下所杀,瓦剌逐渐衰落,不再是明朝的威胁。
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各种数字,住宅有楼排号、单元号、楼层门牌号,出门开车有车牌号,和亲朋联系有手机号、微信号,工作中有工号……
这些数字有什么含义?在易理中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数字的易理易学上认为,不同的数字隶属于不同的五行。《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根据河图理数,一与六共宗、二与七同道、三与八为朋、四与九为友、五与十同途。由此可归纳为:
1、6和尾数为1、6的数字五行属水;
2、7和尾数为2、7的数字五行属火;
3、8和尾数为3、8的数字五行属木;
4、9和尾数为4、9的数字五行属金;
5、10和尾数为5、0的数字五行属土。
命理与数字究竟如何判断哪些数字对你是吉利的,哪些是凶煞的呢?最准确的方法是参照一个人八字中的五行喜忌,但计算八字喜忌需要较为专业和复杂的方法,不是专业人员很难弄明白。下面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即参照个人的生肖来判断数字吉凶。
一、属猪、鼠的人
生肖为猪、鼠的人五行属水,数字1、6代表身体健康与交友顺利,数字4、9代表能遇到贵人,数字2、7可以催旺财运,这些是适宜使用的数字;而5、0代表损伤与灾祸,3、8代表太多的付出,均为不宜使用的数字。
二、属虎、兔的人
生肖为虎、兔的人五行属木,数字3、8代表身体健康与交友顺利,数字1、6代表命中的贵人,数字5、0可以催旺财运,这些是适宜使用的数字;而4、9代表损伤与灾祸,2、7代表太多的付出,均为不宜使用的数字。
三、属蛇、马的人
生肖为蛇、马的人五行属火,数字2、7代表身体健康与交友顺利,数字3、8代表能遇到贵人,数字4、9可以催旺财运,这些是适宜使用的数字;而1、6代表损伤与灾祸,5、0代表太多的付出,均为不宜使用的数字。
四、属猴、鸡的人
生肖为猴、鸡的人五行属金,数字4、9代表身体健康与交友顺利,数字5、0代表命中的贵人;数字3、8可以催旺财运,这些是适宜使用的数字;而2、7代表损伤与灾祸,1、6代表太多的付出,均为不宜使用的数字。
五、属牛、龙、羊、狗的人
生肖为牛、龙、羊、狗的人五行属土,数字5、0代表身体健康与交友顺利,数字2、7代表能遇到贵人,数字1、6可以催旺财运,这些是适宜使用的数字;而3、8代表损伤与灾祸,4、9代表太多的付出,均为不宜使用的数字。
特别声明:以上仅从生肖观点出发,仅供大家参考~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国学网邀请鲁洪生老师精讲《周易》六十四卦,卦卦精彩!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
天象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五方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灵 | 青龙 | 朱雀 | 麒麟 | 白虎 | 玄武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六气 | 风 | 热、火 | 湿 | 燥 | 寒 |
五促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时 | 日旦 | 日中 | 日西 | 日入 | 午夜 |
八卦 | 震巽 | 离 | 坤艮 | 干兑 | 坎 |
天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地支 | 寅卯 | 巳午 | 辰戌 | 申酉 | 子亥 |
五数 | 三、七 | 一、九 | 五、五 | 二、八 | 四、六 |
地象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臭 | 臊 腥 | 焦 | 香 | 腥 | 腐 朽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气 (食物药物) | 温 | 热 | 平 | 凉 | 寒 |
五谷 | 麻 | 麦 | 稷(梗米) | 黄黍(稻) | 大豆 |
五果 |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
五菜 | 韭 | 薤 | 葵 | 葱 | 藿 |
五实 | 核 | 络 | 肉 | 壳 | 濡 |
五畜 | 犬 | 羊 | 牛 | 鸡 | 猪 |
五虫 | 毛 | 羽 | 倮 | 介 | 鳞 |
五长 | 麟 | 凤 | 人 | 龟 | 龙 |
人象
五脏 | 肝 | 心(心包)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三焦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体 | 筋 | 血(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藏 | 血 | 脉 | 营 | 气 | 精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五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声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五音 | 角 | 征 | 宫 | 商 | 羽 |
五智 | 魂 | 神 | 意 | 魄 | 志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无名指 | 小指 |
五性 | 曲直 | 炎上 | 稼穑 | 从革 | 润下 |
五变动 | 握 | 忧 | 哕 | 咳 | 栗 |
五腧 | 井(出) | 荥(溜) | 俞(注) | 经(行) | 合(入) |
黄帝内经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脏之官 |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
三焦 心包络 |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 ||||
脏象 | 肝 | 心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 肺 | 肾 |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
五脏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
五脏所主 五充(体) | 筋 | 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华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发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脏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脏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关节分布 | 两腋 | 两肘 | 两髀(髋) | 两肘 | 两腘 |
脏热分布 | 左颊红 | 颜面全部红 | 鼻红 | 右颊红 | 两颧红 |
舌分布 | 舌两旁(肝胆)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气血筋脉注入处 | 诸筋者皆属于节 (睡觉时,血归于肝) |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血者皆属于心 | 诸气者皆属于肺 | 诸髓者皆属于脑 | |
五精所并 | 精气并于肝则忧 | 精气并于心则喜 | 精气并于脾则畏 | 精气并于肺则悲 | 精气并于肾则恐 |
精气注入 (五轮)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
黑眼 | 络 | 约束 | 白眼 | 瞳子 | |
风轮 | 血轮 | 肉轮 | 气轮 | 水轮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络 | 眼睑、眼皮 | 巩膜、白睛 | 瞳孔 |
黄帝内经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色之见死 | 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 色见赤如衃血者死 | 色见黄如枳实者死 | 色见白如枯骨者死 | 色见黑如炲者死 |
五色之见生 | 青如翠羽者生 | 赤如鸡冠者生 | 黄如蟹腹者生 | 白如豕膏者生 | 黑如乌羽者生 |
五藏所生之外荣 |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
色味当五脏 | 青当肝 酸 青当筋 | 赤当心 苦 赤当脉 | 黄当脾 甘 黄当肉 | 白当肺 辛 白当皮 | 黑当肾 咸 黑当骨 |
生死面相 |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黄帝内经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味所入 | 酸入肝 | 苦入心 | 甘入脾 | 辛入肺 | 咸入肾 |
五味所合 | 肝欲酸 | 心欲苦 | 脾欲甘 | 肺欲辛 | 肾欲咸 |
五味所走 |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手足不灵活) |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口渴) |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烦恼) |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 (心中空虚) |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呕吐) |
五味所禁 |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
五禁 | 肝病禁辛 | 心病禁咸 | 脾病禁酸 | 肺病禁苦 | 肾病禁甘 |
五味所伤 |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
五宜 | 肝色青,宜食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脾色黄,宜食咸 | 肺色白,宜食苦 | 肾色黑,宜食辛 |
五病宜食 |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
五脏所苦 |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
五脏所欲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
补 | 用辛补之 | 用咸补之 | 用甘补之 | 用酸补之 | 用苦补之 |
泻 | 酸泻之 | 甘泻之 | 苦泻之 | 辛泻之 | 咸泻之 |
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
天象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五方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灵 | 青龙 | 朱雀 | 麒麟 | 白虎 | 玄武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六气 | 风 | 热、火 | 湿 | 燥 | 寒 |
五促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时 | 日旦 | 日中 | 日西 | 日入 | 午夜 |
八卦 | 震巽 | 离 | 坤艮 | 干兑 | 坎 |
天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地支 | 寅卯 | 巳午 | 辰戌 | 申酉 | 子亥 |
五数 | 三、七 | 一、九 | 五、五 | 二、八 | 四、六 |
地象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臭 | 臊 腥 | 焦 | 香 | 腥 | 腐 朽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气 (食物药物) | 温 | 热 | 平 | 凉 | 寒 |
五谷 | 麻 | 麦 | 稷(梗米) | 黄黍(稻) | 大豆 |
五果 |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
五菜 | 韭 | 薤 | 葵 | 葱 | 藿 |
五实 | 核 | 络 | 肉 | 壳 | 濡 |
五畜 | 犬 | 羊 | 牛 | 鸡 | 猪 |
五虫 | 毛 | 羽 | 倮 | 介 | 鳞 |
五长 | 麟 | 凤 | 人 | 龟 | 龙 |
人象
五脏 | 肝 | 心(心包)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三焦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体 | 筋 | 血(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藏 | 血 | 脉 | 营 | 气 | 精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五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声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五音 | 角 | 征 | 宫 | 商 | 羽 |
五智 | 魂 | 神 | 意 | 魄 | 志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无名指 | 小指 |
五性 | 曲直 | 炎上 | 稼穑 | 从革 | 润下 |
五变动 | 握 | 忧 | 哕 | 咳 | 栗 |
五腧 | 井(出) | 荥(溜) | 俞(注) | 经(行) | 合(入) |
黄帝内经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脏之官 |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
三焦 心包络 |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 ||||
脏象 | 肝 | 心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 肺 | 肾 |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
五脏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
五脏所主 五充(体) | 筋 | 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华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发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脏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脏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关节分布 | 两腋 | 两肘 | 两髀(髋) | 两肘 | 两腘 |
脏热分布 | 左颊红 | 颜面全部红 | 鼻红 | 右颊红 | 两颧红 |
舌分布 | 舌两旁(肝胆)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气血筋脉注入处 | 诸筋者皆属于节 (睡觉时,血归于肝) |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血者皆属于心 | 诸气者皆属于肺 | 诸髓者皆属于脑 | |
五精所并 | 精气并于肝则忧 | 精气并于心则喜 | 精气并于脾则畏 | 精气并于肺则悲 | 精气并于肾则恐 |
精气注入 (五轮)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
黑眼 | 络 | 约束 | 白眼 | 瞳子 | |
风轮 | 血轮 | 肉轮 | 气轮 | 水轮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络 | 眼睑、眼皮 | 巩膜、白睛 | 瞳孔 |
黄帝内经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色之见死 | 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 色见赤如衃血者死 | 色见黄如枳实者死 | 色见白如枯骨者死 | 色见黑如炲者死 |
五色之见生 | 青如翠羽者生 | 赤如鸡冠者生 | 黄如蟹腹者生 | 白如豕膏者生 | 黑如乌羽者生 |
五藏所生之外荣 |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
色味当五脏 | 青当肝 酸 青当筋 | 赤当心 苦 赤当脉 | 黄当脾 甘 黄当肉 | 白当肺 辛 白当皮 | 黑当肾 咸 黑当骨 |
生死面相 |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黄帝内经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味所入 | 酸入肝 | 苦入心 | 甘入脾 | 辛入肺 | 咸入肾 |
五味所合 | 肝欲酸 | 心欲苦 | 脾欲甘 | 肺欲辛 | 肾欲咸 |
五味所走 |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手足不灵活) |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口渴) |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烦恼) |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 (心中空虚) |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呕吐) |
五味所禁 |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
五禁 | 肝病禁辛 | 心病禁咸 | 脾病禁酸 | 肺病禁苦 | 肾病禁甘 |
五味所伤 |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
五宜 | 肝色青,宜食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脾色黄,宜食咸 | 肺色白,宜食苦 | 肾色黑,宜食辛 |
五病宜食 |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
五脏所苦 |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
五脏所欲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
补 | 用辛补之 | 用咸补之 | 用甘补之 | 用酸补之 | 用苦补之 |
泻 | 酸泻之 | 甘泻之 | 苦泻之 | 辛泻之 | 咸泻之 |
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