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1月21日电 题:香港非遗传人:与火龙共舞60载
新华社记者 陆敏
一条“龙”浑身插满点燃的香,由数十位舞龙手扛举;在震天响的锣鼓声中,健儿们奋力舞动;“龙”盘旋腾飞,通身火光点点,暗夜中宛如一条游动的“火龙”。
11月20日晚,在香港中环的历史建筑大馆,一场非遗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这便是香港传统民俗活动——大坑舞火龙。
大坑舞火龙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总指挥陈德辉说,这最初是大坑村村民为了驱除瘟疫而在中秋节期间举办的祈福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香港的节庆盛事。
2011年,大坑舞火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德辉也因此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陈德辉是土生土长的大坑人。大坑早年是个传统的客家村,现已成为香港湾仔的一个时尚社区。在这里,大家都叫他辉哥。
在辉哥的印象中,舞火龙是他儿时村中最热闹的大事,“村民都很踊跃,壮劳力负责舞龙,女人们忙着割草供师傅扎龙”。辉哥五六岁就举着村里派发的蜡烛,有模有样地跟在舞火龙的队伍后面“巡游”。
1961年,15岁的辉哥终于获准加入这项传统活动,第一次在一个大球场参与公众表演让他至今难忘。他说:“我们压轴出场,球场专门熄了灯光,场上只看到一条火龙在飞舞,非常壮观。”
从舞龙身开始,辉哥逐步学会舞龙的“十八般武艺”,成为队伍中的骨干。
舞龙头是个累活。“龙头重达60多斤,只可一人舞动。就算壮男,举起龙头都走不了多远,走个十步八步就要换人。所以,我们有专门的‘龙头组’,30多个队员轮流上。”辉哥说,因为舞龙需要不停接力替换,一次出场的舞龙队队员多达200多人。
舞龙花样很多,有“双珠戏火龙”“火龙过桥”“庆团圆”等动作,最难的是“打龙饼”,就是龙盘成一个圆圈。“龙身上都是点着的香,盘起来时挨得近,舞龙者不小心就会被香灰烫到。”辉哥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20多岁的辉哥被选中担任大坑舞火龙的总指挥。当总指挥不容易,不光要会表演,还要精通扎作火龙这门传统技艺。
记者前往大坑探访这一古老的扎作技艺。只见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桌上、地上到处堆放着一摞摞的珍珠草,满屋子弥漫着草的清香。
“这是特地从内地订购的珍珠草。”辉哥说,珍珠草是扎龙必备的材料之一,此外还需要青竹、藤、麻绳等。火龙身上插的香一次需要2万多支,以前尖头的一端需要手工削,现在直接从内地工厂订购加工好的,省时省力。
扎作火龙的材料颇有讲究,比如龙须用的是老榕树的气根,而龙珠则由沙田柚制成。“最好是广西柚,要选皮厚水分少的,适合插香。”辉哥说。
火龙全长70多米,重200多斤。辉哥告诉记者,扎一条由竹子、藤条和麻绳做龙骨,由珍珠草捆扎而成的龙,需要十七八个人花费两三周的时间。
最费工夫的是扎龙头。“龙头最讲究的是神态。龙鼻要高,龙嘴要圆,龙角要往外打开才有气势。”辉哥说,“做龙头,必须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待一切准备就绪,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晚上,辉哥全程用客家话,按传统仪轨主持,在为火龙点睛开光后,启动舞龙活动。活动连续三晚,每次历时约两个小时。
夜色中,舞龙健儿随着鼓点左右腾挪,充满力量和律动,几个女孩手持莲花灯相伴而行。火龙欢腾起舞,火花四溅,围观市民不断欢呼喝彩。这样的场景,在辉哥眼里,是祈福,是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礼敬。
从20多岁担任舞火龙总指挥至今,辉哥一干就是半个世纪。“一直做到现在,没停过。”他说。
做传承人最难的是能坚持、肯付出。数十年来,辉哥把传承火龙文化当作自己的使命。如今,他每年要演讲十五六场,亲述大坑舞火龙的历史文化,还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火龙工作坊,示范扎作和舞火龙。“(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去观塘的一所学校,给上千个学生讲课。”辉哥笑道。
学生们反应热烈,工作坊的活动名额常常供不应求。一些在工作坊体验完舞火龙的学生径自跑到大坑报名,请求参加“实战”。
朱小姐特别喜欢舞火龙活动,但按传统,女性不能参与,她就找到辉哥央求学打鼓,要当舞龙队的鼓手。辉哥收下了这个女徒弟。“现在她也成师父了,又有几个女孩成了她的徒弟。”辉哥说,舞火龙还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有外国人回国好几年了,还年年回港报名参加。
2019年6月,大坑舞火龙从全国数百个非遗提名项目中脱颖而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国家和特区政府都非常支持。今年6月,香港大坑火龙文化馆正式建成开幕,这对于进一步推广扎作技艺和火龙文化很有意义。”辉哥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传统文化。我相信,大坑舞火龙不仅能薪火相传,还会继续发扬光大。”
随着七月十五中元节的临近,人们陆陆续续地开始了上坟祭祀先人习俗。中元节又称七月半、祭祖节、鬼节等,是传统的祭祖大节。
相传,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地府大门将打开,地府内的鬼众们将被放出来。有子孙的鬼魂回家接受香火供养;而无家可归的孤魂们,则只能游荡荒野,徘徊于人迹罕至的地方,拾取一些残羹冷炙。
人们为了让先人能够得到供养,便在七月十五这天上坟烧香祭祀,以期待祖先保佑后人平安幸福。
老祖宗认为上坟烧香是有讲究的,俗话说:“烧香不能烧断头香”,祭祀祖先为什么要烧香呢?“断头香”又是指什么香?烧了“断头香”会怎样?
烧香仪式的由来
烧香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烧香仪式主要是用于祭祀和供奉祖先。随着佛教的盛行,烧香逐渐成为佛教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佛教中,烧香不仅是一种祭祀方式,还是一种修行方法。信徒们相信,通过烧香可以传达对佛祖的敬意,也能够净化自己的心灵,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香则起源于古代埃及。在埃及,烧香用于宗教仪式和殡葬礼仪。而在中国民间,烧香被认为是一种能够通神的手段,能够传达人的愿望和敬意。所以人们选择在传统的祭祀节日进行烧香仪式,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
断头香
俗话说:“烧香不烧断头香”,这“断头香”指的是什么香呢?
“断头香”是指折断的香。
“断头香”的说法最早在元代杂剧《看钱奴》中有记载:“这都是俺前生业,可着我便今世当,莫不是曾烧着什么断头香。”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也记载:“若今生难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断头香”。
由上面元代杂剧中“断头香”的用意,可知这“断头香”是一种不吉利的意思。古人认为烧“断头香”是对神明的不敬或是对先人的不尊重,不仅难以得到庇佑,相反还会招致灾祸。佛教认为以断头香供佛,来生会得与亲人离散的果报。
其实,民间把传宗接代比喻成香火延续。民间没有子嗣,则被说成是“断了香火”。而“断头香”也被人们视为“香火断了”,有后继无人的意思。这也符合佛教对“断头香”的寓意。
香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和制作工艺的参差不齐,导致了香的韧性和燃烧时间各不相同。其中一些劣质香更是在运输途中就被折断了。所以在传统节日时,人们要仔细选择合格的香品,以免在上坟烧香时,出现“断头香”的情况。
结语:
烧香的历史源远流长,烧香仪式在佛教和祭祀仪式中扮演者重要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烧香作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再是传播迷信的仪式,而是一种历史文化、历史精神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