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梦游仙境的星凝,今天为同学们带来的是第五课的知识点、易错点。
一、课文解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诗歌以问答形式用亲切、温柔的语言告诉我们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全诗结构相似、音韵流畅,比较适合朗读,朗读难点是“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标点符号不同,读法也不同,第一个“你在哪里”使用的是逗号从心底发出要沉稳,第二个“你在哪里”结尾用的是问号,要直接发问,语气上扬,语调延长。
课外知识:知道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为雷锋题词“向雷学习”。
二、生字熟识
在这课中,后鼻韵母的发音比较多需要多加注意、区别。
1.“曾、蒙、泞、荆、锋、莹”这几个字拼音都是后鼻韵母,后鼻韵母!
2.“冒”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但是上面的部分不是“曰”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横没有连接在一起,给你要注意,它的部首是上面这部分,然后再查5画。
3.“留”的拼音是边音“liú”,这个字是上下结构,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笔画共有5画。
4.“弯”需要注意书写笔画,先写俩竖再分别写旁边的俩点。
5.“温”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拼音,很多同学拼写“wei”这样书写是错误的,它正确读音应该是“wēn”。
6.“暖”字应该注意右边不是“爱”,切记切记切记!而是“彩字头”“一”“友”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朋友让我们心暖。
7.多音字“背”的使用方法:bèi:①躯干的一部分②刀背儿、手背儿。bēi:①人驮着②负担、承担③一个人一次背的量。
三、课外练习
练习易错点已经标注,补充了多音字“蒙”的使用。
本课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观看,谢谢各位的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日更的动力,大家可以关注、转发、收藏便于查看!视频加载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刘宝俊。
先问问大家,如果要你在字典、词典中查“荆”这个字。
你会从哪个部首去查找它呢?我想肯定有很多同学都会把“荆”字分成左右结构,从刀(刂)这个部首去查找,“荆”在《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也确实是归于刀(刂)部。
但如果右边是“刂”,那左边又是什么呢?
“艸”字头下面加个“开”可不是一个字呀,是不是有点懵了呢?其实从文字学的角度,“荆”字是不应该左右切分的。下面,让我们从源头重新认识这个字。
“荆”在周代早期的金文中写成这样一个形体,像用刀砍伐丛生的“艸”,因为荆棘丛生,所以要用刀披荆斩棘。
周代中期的金文在早期字形的左边增加了一个“井”作为声符,变成了一个形声字。
到了战国陶文中,,刀口上的“艸”就挪到了上面去了,单独作为形符,提示“荆”是某种植物。而另一个形符“刂”它就跟声符“井”合并成了一个新的声符“刑”。
听到这里,大家应该懂了,为什么“荆”字不能简单地左右切分,因为它本来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之后的小篆和隶书仍然保留了战国文字中上“艸”下“刑”的结构。
但是到了楷书,声符中的“刀(刂)”则往右上移,成了一个独立的部件,原来上下结构的“荆”就变成了左右结构。
这就是我们今天“荆”这个字归入到“刀(刂)”部的这个来历。但是如果你查《康熙字典》或者《王力古汉语字典》,那么在刀(刂)部是查不到“荆”字的,在艸(艹)部才能查到。这是因为部首有文字学的部首和检字法的部首之分。“荆”是形声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希望大家通过以上的分析能对它有更深的了解。
荆是一种野生的落叶灌木。荆条修长柔韧,可以编筐子篮子、可以作篱笆。
在汉语中,“荆棘”并称,泛指丛生于山野间带刺的小灌木。其实荆它是指荆条,它是没有刺的;
棘本来是指野生的小酸枣,是有刺的,后来泛指有刺的灌木。
荆和棘常常交杂丛生为莽,所以荆棘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有刺的小灌木。
说到“荆”字,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和氏璧”的故事与其相关。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了楚厉王。
楚厉王就派了一个玉匠去鉴别它,这个玉匠说这是块石头,厉王以卞和欺君之罪砍了他的左脚。到了楚武王即位之后,卞和再次献上这块玉石,武王又使玉匠去鉴别它,玉匠仍然说这是石头,于是又被武王砍了右脚。后来楚文王即位,卞和就抱着这块玉石恸哭在荆山之下,眼泪都哭干了,接着哭出来的都是血。这个文王听到后就派人去劝他,卞和说:我伤心的不是被砍了脚,伤心的是稀世的宝玉被人认作石头,诚实忠贞的人被当作了骗子。文王就再次让玉匠剖开玉石,里面果真是一块稀世宝玉,于是以卞和的氏来命名它,称之为“和氏璧”。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就把和氏壁雕刻成了皇帝之玺,上面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成为皇权的象征,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国玉玺。
明日预告:
我们常用英雄、英杰、精英来形容人中龙凤,如此霸气的英原本却是植物中最娇弱、艳丽的部分,它究竟是什么呢?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宝俊明天为您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