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正月剪头死舅舅”这句民谚在我国流传已久,记得小时候每逢正月家乡的大小理发店皆会关门大吉,休息一个月,直到“龙抬头”之日才再度开张营业。
那么,什么是“龙抬头”呢?
龙抬头,也就是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所以,在这一天理发,预示着新的开始。
那么,为什么正月不能剪头,而且,还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之说呢?
鲜为人知的是,这句传承了近三百七十年的谚语,原话为:
“正月不剪头——思旧”。
这并不是一句关于理发与舅舅生命安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诅咒,而是清初汉人摸着锃亮的脑门由衷地发出的喟叹。
满人入关之前,就已延揽了大量汉人作为鹰犬。且不说原本就生长于白山黑水之地的范文程、宁完我、鲍承先等奠定清朝国统的开国元勋,单单归降满清的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孔有德等武将,个顶个都是帮助满清统治者开疆扩土的好手。
“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犹得一导者,吾安得不乐?”
从多尔衮的这句自白里,我们不难发现当时满清对汉人的态度是相对温和甚至是谦恭的。这一时期的满人虽已突破那道山海关,但西方尚有张献忠、李自成的叛军,南方亦有南明老朱一家子的“余孽”,东南还有盘踞台湾的郑王爷。单凭满清的那点家底——八旗军,显然无法平定如此众多的“反逆”,还需借助汉人的力量。
因此,在顺治元年小皇帝所下达的一系列圣谕中,就包括了一条:“文臣衣冠暂从明制”。不过,这种“宽仁”的态度在短短一年后变了味道。随着清军击溃了被瘟疫偷袭的李自成部,并扫除了长江流域的南明遗党后,多尔衮借皇帝之口颁布了《剃发诏书》:
“向来剃发之制,不即令划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乎,若不统一,终属二心。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为惜发争留,决不轻贷。”
从字意上来看,该诏书充满了“人文关怀”,什么“君父民子”,什么“中外一家”,让人读来如沐春风。殊不知,在若干年后鬼子张贴的“大东亚共荣标语”中,我们亦能读到类似的“亲善”。在这段文字的结尾,轻描淡写地提到“决不轻贷”四字。
那么,“不轻贷”意味着什么呢?
砍头!
这篇《剃发诏书》实则经过了清代史官的修撰和删改,其实,整段话可用十个字概括“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想要保住脑袋,就得刮掉顶心上的头发,将脑后的杂毛扎成辫子。几乎在《剃发诏书》颁布的同时,大街小巷的剃头匠都乐开了花,他们将圣旨挂在了剃头挑子上,告诫百姓响应清廷之号召。
那么,那些不肯剃头的汉民,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呢?
嘉定,是明清时期的江南重镇。《剃发诏书》颁布到这座小城时,前朝左通政时候峒曾与前朝进士黄淳耀召集了几万名嘉定军民发誓用生命捍卫发型。面对这种不肯屈从于满清正统的“顽固派”,贝勒爷勒克德浑自然要亲自上阵将这些不肯剃头的家伙杀个精光。
面对汹汹来袭的满清鞑虏,嘉定军民靠坚固的城墙守了好多天。没想到天公不作美,降下瓢泼暴雨,恰逢叛将李成栋带着一批红衣大炮为勒克德浑助阵。在雷声与炮声中,嘉定城墙轰然倒塌。清军像金秋的蝗虫一般涌入城内,与义军进行血淋淋的巷战。
这场巷战,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候峒曾不可力敌,抱着两个幼子投水而亡,黄淳耀见大势已去,亦以白绫上吊自尽。收拾了义军过后,明朝降将李成栋竟下令对城里的两万名汉族同胞挥舞屠刀,将城内残余的百姓赶尽杀绝。
二十二天后,清军在郊外偶遇一伙不肯剃头的军民,在李成栋的指挥下又一场开始了……八月十六日,类似的场面再度上演,李成栋完成了“嘉定三屠”的“奇迹”。
相比于嘉定,江阴城的面积更小,人口更少,其军事地位亦显得无足轻重。当地百姓为了保住受之父母的头发,推举不入流的小吏阎应元作为守城官。在接下来的八十一天中,阎应元与九万名江阴百姓同仇敌忾,创造了杀敌七万五千人的战绩。
阎应元向满人展现了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将三十六计运用得淋漓尽致。城内的老者主动请缨,带着装满炸药的银箱诈降,在一声轰鸣中与一位清军王爷、三位清军将领及三千多名清军同归于尽。在江阴城被清军攻破之后,身负重伤的阎应元投河自尽。
清军将其从河中捞出后,猛刺其膝盖骨,想要让阎应元跪倒在地。谁知,阎应元竟用最后的力气支撑住身体,直至倒下仍不使膝盖折弯。此战过后,江阴九万七千名军民均遭荼毒,唯五十三人藏在寺庙的佛塔上逃过了。
在阎应元慷慨就义的前一天,他在江阴城墙上写就绝命诗: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守城,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倘若身怀武艺的志士能够在战场上遭遇敌军,即便他要面对的是数倍于自己的强大力量,亦可靠“杀一个不亏,杀两个赚了”的信念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换个壮烈的收场。
然而,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来说,一旦沦为敌人的俘虏,那就只能任由敌人宰割了。
左懋第虽为兵部左侍郎,但他效忠的是南明小朝廷,所以,他着实算不得什么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在《剃发诏书》颁布时,他被南明派到北京与清廷进行交涉。
听闻“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传言后,左懋第并未予以理会,可他手下的随行人员艾大选却贪生怕死,遵照清廷的统治扎起了辫子。
左懋第见状,立即用棍棒将其殴打致死。
多尔衮听说了左懋第的事后,便派已归降的左懋泰(左懋第的同胞弟弟)去劝降。见弟弟前来,左懋第冷笑着问道:“你不是满清的大员吗?怎么能冒充我左某人的弟弟呢?”说罢,便将左懋泰踢了出去。
当左懋泰将兄长的情况汇报给多尔衮后,这位摄政王大为光火,当即亲自召见了左懋第,询问道:“你为什么不遵从圣旨剃掉头发?”左懋第毅然决然地说道:“脑袋可以断,但头发是决计不可断的!”多尔衮未曾想到左懋第竟有如此风骨,恼羞成怒之下竟不顾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礼数,将左懋第杀之后快。
明兵部侍郎张同敞与大学士瞿式耜双双被俘,俘虏了他们的正是归降满清的叛将孔有德。孔有德满口仁义道德,以孔子后裔自居,希望两人能归顺满清之“正统”。张同敞、瞿式耜闻言,立即喝骂道:“你不过是毛文龙手下的走狗,平日里替毛文龙跑腿倒夜壶的角色,你也配称孔圣后裔?”
孔有德被骂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面红耳赤地命人将瞿式耜和张同敞打入大牢。为了报复二人,孔有德安排狱卒将瞿式耜和张同敞剃了光头,没成想两人根本没将此当回事。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天里,瞿式耜与张同敞每天都会赋诗,明嘲暗讽满清王朝。到了受刑的那天,瞿式耜朝着南明朝廷的方向端正衣冠,顶礼朝拜,随后慷慨就义。张同敞被斩首后,其身躯屹立不倒,头颅在地面上弹跳了三下。
两人在狱中留下了数十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有一首道:
从容待死与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张。
三百年来恩泽灭,头丝犹带满天香。
斯人已逝,活着的老百姓不愿以生命进行抗争,所以只能乖乖地剃掉头发,归顺清统。不过,虽老百姓不会以身家性命为筹码,公然与满清唱反调,但他们亦会通过独特的方式进行抗议。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句谚语“正月不剪头——思旧”一样,每年正月,老百姓都不约而同地远离剃头挑子,表达对前朝的怀念,及对牺牲的抗争者的哀思。
从历史的发展中可以窥见,即便是在康雍乾盛世,满汉之间的宿怨仍未消弭。不过,满清统治者能够以处于绝对劣势的人口数量,统治人口基数庞大的汉民将近三百年,在政策上自有独到之处,甚至,有许多政策比前朝更加高明。清代统治者亦做过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如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平定准噶尔之乱、收复台湾、不再修建长城等。到了最后,满清统治者甚至牺牲了满族的语言及文字,融入了泱泱中华。
但令人费解的是,连语言和文字都可放弃的满人,偏偏在无关紧要的服装和发型上较真,酿造了人间惨剧后又埋下使自身覆灭的种子,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参考资料:
【《明史》、《清史稿》】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正月不能剪头发”的民间习俗,许多小伙伴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头发长长了我到底能不能在正月剪?
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正月理发死舅舅”,真相是怎么样的?
很小的时候,孩子们多数都会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它的结构一般是酱紫的:
一个小孩不听话正月里非要剪头发结果他舅舅死了!
有多少宝宝被这一故事吓得不轻,为了自己亲爱的舅舅,决定坚决不在正月里剪头发!
真有几个胆儿肥的,非要正月里剪头发,万一碰上了亲娘舅,这可咋整?
现如今,很多人都处在“爱美”和“爱舅舅”之间难以抉择,既然如此,小编就本着一(闲)心(聊)科(调)普(侃)的态度跟大伙聊一聊关于“正月的头发和舅舅”那些事儿……
“正月不剪头”,到底啥来头?
话得从清军入关时说起,大清皇帝为了实行\"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脑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发际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个长长的大辫子。
大概就是下图这样
为了一统江山,尤其是统治思想,这种发型要在汉人间大肆推行。推行的媒介便是剃头匠,清政府把全国的剃头匠召集起来,每人发给一个挂有圣旨的\"吊投旗杆\"。随后,这些剃头匠便走街串巷,恩威并施地把人们的头发一一拿下。
然而这条律令在最开始实施得并不利索,毕竟,《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便不会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插播一句:许多古装剧里男子半披半束的形式其实是错误的,只是为了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
所以,剃发令遭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汉族志士为了不剃发,当时的精神状态基本都是酱婶儿的:
当时清朝打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的一系列反抗彻底激怒了满清统治者,怒火中烧的满清开始采取屠城的方式来强制推行剃发令——顺治皇帝随便找点茬儿,一声令下,就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随即乘鹤西去。
于是,早前许多汉人还大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但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最后多数汉人还是为了项上头颅被迫剃了发。
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即是一种反抗形式。
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鞑靼战纪》,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大意翻译):
“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皇帝和国家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鞑靼人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杀死了很多鞑靼人。”
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为剃头不惜掉头,这是意大利人很难理解的。
但是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前进并且无法阻挡。在大清国的高压下,以及逐渐安定的盛世之治,剃发政策得以正常实施。一些文人士大夫也不再高喊“头可断发不可剃”,而是以“正月不剃头”来表达对前朝的思念,实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
正月里不剪头,有没有依据?
正月剪不剪头和舅舅的健康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大多数舅舅也不会这么较真,如果非不让你剪,你就乖乖做个听话的好外甥宝宝吧~
那么,这个根深蒂固的老说法,是否就要被全盘否定、让人就此在正月放开了“剪戒”呢?
咱们先来看《黄帝内经》里“四气调神大论”中“春三月”的一段话: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这个古老的说法,可能也使古代的人们对正月里剃头比较忌讳。
有网友解释说:具体到理发上就是,春天的这三个月,应该让头发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应该让头发松散地披在肩上,而不该扎得太紧。违反这个规则,就会伤到肺。
好嘛,原来剪头发还会伤肺?
人家《黄帝内经》的原文明明是“逆之则伤肝”,哪有肺什么事儿?
实际上,正解应该如此:
到了正月,天地间的阳气逐渐上升,所有万物都开始向外散发生长,根据“天人合一”理念,人也要顺应自然,早睡早起,穿着宽松的衣服,把头发解开,让它披散在肩上,要让头发自由地生长,而不应该剪断头发;也不能把头发扎得紧紧的,如此就会阻塞人的生发之气,也就约束了人体生机的勃发。
不但如此,为了人能够充分得到这种“生发之气”,还鼓励人们都出去踏春(这就是自古沿袭到今天“春游”的来历),当我们人体置于大地上一片绿芽初生的勃勃生机之中时,我们与天地合而为一,自然界的巨大能量就能灌输到我们人体之内。
春天五行为木,木对应人体的肝胆与筋脉,还主我们的情志。春天正是我们养肝护肝的最佳时间,也是我们舒展调整自己的情绪的最佳阶段。
所以综上所述,原来正月留长头发和医理、健康都有些许关系~
编辑:范菁
清朝发式变化
每当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前后,平时再冷清的理发店也会爆满,我国男的都会在这段时间去理发,女的也会去修剪、烫染头发。原来按照咱们中国很多地方的习俗,“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剃发是为了迎接春节的到来。到了正月,人就不能再理发了,怎么也得熬到正月过去才能开始理发。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习俗;“正月剃头死舅舅”,因此人们为了自己的舅舅,说什么也不会在正月里剃头发。笔者第一次听说这个奇怪的习俗时,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正月里剃头发,舅舅就会死。后来长大了,笔者感觉这个习俗可能是伴随着春节的一个习俗吧,因为儒家传统观念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剃头
后来网络普及了,我搜索“正月剃头死舅舅”,才知道原来这属于误传。这句误传还要追溯到1644年初满清颁布的“剃发令”,这一次的改朝换代较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尤其是对汉族人民来说,是汉族彻底沦陷,文化遭到摧残。虽然南宋被元朝灭亡也是少数民族统治华夏大地,但是蒙古族的统治者并没有强制性的更改汉族人民的文化习俗和传统,特别是发型也没有改成蒙古族样式。而清朝入关后截然相反,为了同化以及更好的统治汉族和蒙古族等各族人民,多尔衮推出“剃发令”。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儒家思想影响更深的汉族人民反对的最为激烈。
1644年清朝入关后,下达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硬命令,要求所有中原男子留“沙壶头”,就是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扎一条辫子。这引起了南北汉族的强烈抵抗,由此引发了“嘉定三屠”等大,汉族老百姓反抗剃头的声音此起披伏,可最终还是被满清统治者给镇压下去了。虽然人们被满清的怕了,暂时屈服于满清高压统治,选择了留头剃发。可内心里还是小小的抗议一下,于是约定每年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意思是“思念明朝的历史”,发出无声的抗议。毕竟人家没说不剃头,只说在正月里不剃,满清统治者拿老百姓们也没办法,还以为汉族春节就是有这么一个风俗习惯,法不责众,慢慢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算是默认了。
现代理发
时间长了,流传了几代,人们渐渐地习惯了清朝的统治,对正月不剃头的初始意义也有些淡漠,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就变成了“死舅”,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其实把“思旧”说成“死舅”,也是间接保护了自己,混淆视听,避免遭到满清统治者报复。
《黄帝内经》中有一段话说:“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从上面这段话,中医强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不应该人为阻止和破坏新事物的生长。人头上的头发也是一样,整个春天都不应该剃头发,而应该放任其自由生长,这一个月不剃头还好说,整个春天不剃那就太长了。在中医养生上就有春天不适宜剃头发的说法,当时人们为了应对满清剃发令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把《黄帝内经》都给搬出来了。不管怎么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正月剃头”和“死舅舅”之间并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所以现代社会正月如有必要,大家自然可以放心理发,但是还得尊重下家里长辈的意见,尤其是有舅舅的,家和万事兴嘛。“正月剃头死舅舅”,我们应该升华为“正月里不理发,是为了思念舅舅”,这样理解既符合《黄帝内经》的养生,又增进了我们与亲朋好友(尤其是舅舅)的感情。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讲的是一种“人伦文化”,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不要因为一场“误会”影响了朋友们与舅舅的关系。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分享、评论。
正月不剃头是指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的习俗;该习俗起源于1644年清廷颁布剃发令的前后。
正月剪头死舅舅是属于误传。不剪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当时,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到至今。
传说一
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揭出了习俗的谜底:\"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正月不剃头,原是\"思旧\"。正月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个月不剃头,以缅怀传统。乡老将\"剃发令\"的时间记错了,不是顺治四年正月,是顺治二年六月。那时候摄政王多尔衮就下令在北京的前门、地安门、东西四牌楼等主要的路口设立席棚,免费给来往的行人剃头。\"剃发令\"规定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朝廷以死要挟汉人归依满人的发式,使汉人惊恐万状。但这惊恐瞬间化作满腔怒火,他们宁死也不剃发,甚至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但是,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汉人为了项上头颅被迫剃发。然而反抗并没有停止,正月不剃头即是一种反抗形式。1644年至1650年(顺治元年~七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鞑靼战纪》,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了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比为明朝皇帝战斗得更英勇,不但把清军赶出了他们的城市,还把他们打到钱塘江,杀死了很多清军。实际上,如果他们追赶过去,也许会收复省城和其他城镇,但他们没有继续发展胜利,只满足于保住了自己的头发。为剃头不惜掉头,这是意大利人很难理解的。
背景
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贵族为了巩固清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
为了摧毁各民族的抵抗意识和民族自尊颁布\"剃发令\" ,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与\"剃发易服\"有关。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传说二
汉族男儿自古就蓄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剃头简直就是剔命。\"去发\"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内,但也是一种刑罚。三国曹操割发代首就是明证。此习自隋、唐以后已废止:未成丁的孩童,头发覆颈披肩;成年后,总发为髻。那时候,清朝为了统一全国的服饰,强迫汉人学满人的样子,剃头留辫子。满族人原是狩猎部族,为了实用方便,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外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习俗有极强的传承性,也会因时因地而变。满族入主中原后,强迫汉人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誓死抗争,死了很多人,但最后还是被强迫剃发,都留\"金钱鼠尾\"了。这样,正月不剃头以\"思旧\"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础,由谐音讹传为\"死舅\"。为了反抗清贵族的统治,汉人就编造出正月剃头死舅的说法。正月一个月不剃头,意味着一年没有剃头,以此来缅怀祖宗,缅怀传统。而舅舅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是公正的象征,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源自误解
实际上,\"正月里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实际上是源自于一个\"误解\"。据考证,1644年清朝入关后,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壶头\",即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扎一条辫子。于是许多人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意思是\"思念过去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附会成了\"死舅\",遂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伦文化\",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的文化背景促使原本的\"误会\"竟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节俗\"的传承应有所选择,现代人应该与时俱进地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过春节由\"重仪式\"向\"重文化\"转变,不要因为一场\"误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据了解,在我国南方一些大城市,正月不理发的规矩已逐渐淡化,但在我国更广的范围内,这一旧时\"年俗\"还存在,需要人们更新观念。
欢迎您关注谭论古今 头条号,让历史与现实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您在下边留言交流,欢迎您的批评指教!
特别声明:文章如是转载他人文章仅供观点分享,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所有,转载的文章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微信平台证实,对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