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坚拼音(竖拼音)

时间:2024-02-06 04:47:06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22个只有一笔的汉字

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数量也很庞大,《新华字典》收录汉字超过1.1万个,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全部的汉字了,其实不然,据相关统计,汉字总数超9.1万个,而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字不到3000个,所以很多汉字我们认不出来,甚至不认为它们是汉字。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这22个汉字,都只有一笔,看着面熟,但要能读出五个来,就很了不起了。

读音一líng数字【零】的汉字小写。

读音二xīng同【星】。武则天规定这个字读“星”,但后世几乎无人这样读。

读音yī【壹】的汉字小写。

读音héng汉字基本笔画,俗称“横”

读音gùn (棍)。上下贯通。读音shù汉字基本笔画【竖】。读音yī罕见姓氏。

读音tuì(该释义要从下往上写)上下贯通,引而下行。不要质疑写法,古代用毛笔书写是可以区分自上而下写还是自下而上写的。

读音yí同【移】。读音jí同【及】

读音yǐ不做过多介绍了

读音jué钩子。汉字笔画,俗称“竖钩”。

读音yǐ或yà同【鳦】,就是燕子。

多音字

读音一yǐn同【隐】。

读音二yǐ同【乙】。

读音yǐn或yǐ和上面的字相同,同【隐或乙】字。汉字笔画,竖横折。

读音gōng同【肱】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读音gǔn钩的倒尖

读音jí古文【及】字。象物相及也。”汉字笔画中称为横折。《五洲衍文长笺散稿·经史篇 经传类二·小学》有此字。

读音jué或zhuì用作标记的钩形符号

读音nǎi同【乃】。汉字笔画

读音jué象形字,指失去的右臂

读音piě 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读音zhǔ 古同“主”。

读音quǎn同“畎”意为田间小沟。

读音Jué 钩子。

读音yǐ 同“乙”。

读音fú 《中华字海》的解释:左戾。也读pià犁杖的一部分。也是广西地名用字。见《福建 广东 广西地名生僻字表》

读音yīn同【阴】。佛教經典呪字。出自【大正新脩大蔵経、釋摩訶衍論巻九】

经典中最容易念错的9个字,你能念对几个?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佛学文化博大精深,经典众多。在我们读诵经典时,难免会出现念错字的情况。今天,小编为您整理经典中常念错的9个字,看看你中招了吗?

01、叶

摩诃迦叶。念:shè(摄) 不念:yè

02、给

给孤独园。念:jǐ(挤),不念:gěi

03、梵

梵文梵呗。念:fàn(饭) 不念:fán

04、幢

幢幡宝盖。念:chuáng(床) 不念:zhuàng

05、华

华严三昧。念:huā(花) 不念:huá

06、犍

摩诃目犍连。念:jiān(坚) 不念:jiàn

07、祇

祇树园。念:qí(奇) 不念:zhǐ

08、伽

楞伽经。念:qié(茄) 不念:jiā

09、旃

摩诃迦旃延。念:zhān(粘) 不念:dān

以上9个读经易错字你都读对了吗?快留言告诉我们吧!

图片摄影 | 内蒙康宁寺

第三章:汉字的偏旁部首通解:横区(56-60)

56.而(耳ér )的甲骨文像是老人们的胡须。金文和篆书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隶变楷化后,而是由横“一”、撇“丿”、两竖“〢”和“冂”组成的字。上横“一”表示胡须的上界;“丿”表示向下、向内、阴柔等,这里指示胡须毛发下垂柔软;“〢”表示垂直分布于两腮上;“冂”表示外界,这里指示胡须分布在人的面部的界内,超出脸面的外界就不是胡须,而是头发了。而借“耳”声表示胡须或颊毛分布在耳的下面。而是汉字的部首之一,组成的字有耐、耍、鲕、鸸等。

而的本义为老人的胡须或颊毛。引申为1.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2.表示并列关系,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4.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5.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6.表示假设关系,如: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7.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如: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8.你、你的,如:而翁(你的父亲);9.这样,此,如:而夫(此人;这人);10.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如: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11.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如: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12.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13.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如: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14.如,好象,如: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57.页頁(叶yè协xié)的甲骨文象一跪坐的人,而突显其头部。金文和篆书出现了“目”,看不出头部的形状;隶变楷化后变为“頁”,頁和䈎合并简化为“页”。合并原因应该是因两字本义相近而合并,笔画均能显示其两字的意义。从夏的繁体“夓”,隶变楷化后,用“頁”表示头部不是其本义,而是引申之义。

夏夓(下xià)为缫丝织绸的过程。“ ”为下的古文,既标音又会意,织绸过程是从经线的的尾端(下端)开始织到经线的始端(上端);“目”为经线和纬线织成方形绸布,古代织绸经线较短,绕在固定的方框上,织出绸缎不长,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现在成卷;“八”表示分开经线来穿纬线;夓中頁两侧的手“臼”表示双手穿梭引导纬线,“夂”表示缫丝过程(见夂字解),所以,夏(夓)为缫丝织布的过程(禹为蚕虫吐丝的过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沧海变桑田,夏朝是我们华夏民族养蚕织绸的大面积推广时期)。织绸有两头,都可引申为头,开始为“首”,结尾为“頁”,頁后简化为“页”。页借“叶”声表示织成的丝绸像树叶,一片一片的,不是现在纺织成的丝绸成卷;页借“协”声表示织绸左右手穿梭力度要协调好。 页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如项、顶、颈、须、颁、领、硕、烦等。

页的本义织绸的结束过程。引申为1.篇,张(指书、画、纸等),如页码、活页文选;2.量词,旧指单面印刷的一纸,今多指双面印刷的一面,如一本三百页的书、第一页。

夏的本义为缫丝和织绸的过程。引申为1.古代汉民族自称,如华夏、诸夏;2.泛指中国,如夏盟(古代华夏诸国间的结盟);3.朝代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4.通“厦”,大屋;5.夏季,一年的第二季,中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如夏汛(夏季汛期);6.大,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7.姓。

58.至(止zhì )是由土和育的省形结合而成的字。土指示地面;育的省形“ ”是子的倒立之形,折“ ”表示园或弧,这里指小孩子的圆头,出生时头向下先出;加点“ 丶”指示孩子的头已经离开子宫,出来了;横“一”指示婴儿出生后横躺于产床上。至可表示孩子从出生到落地的过程。借“止”声来补充“至”字的意义,说明孩子落地妊娠过程终止。至是个偏旁部首字,如到、倒、致、侄、郅、臻等。

至的本义指孩子出生的过程。可引申为1.到来,到达,如无微不至、至于(到,达到);2.形容事物的尽善尽美,犹言最好、最高、最大,如至理(极深的道理)、至德(最高尚伟大的德性);3.深,如至虑(深思熟虑);4.亲近,如至戚(最亲近的亲属);5.真挚,诚挚,如至诚、至友;6.大,如至贤(大贤,指极有贤德的人);7.极,最,如至大无外(大到极点,外无以加)、至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8.夏至、冬至的简称,如至节(冬至或夏至)、至日(指冬至日,夏至日);9.至道,道家多以指最玄妙精深的道理;10.道德高尚的人,圣人,如至人(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

到(刀)是由至和刀组合而成。至表示孩子出生落地;刀指剪刀;孩子落地还有脐带需要用剪刀剪短,才预示孩子真正到了人间。借“刀”声强调刀到时刻。到的本义指孩子落地剪断脐带的时刻。可引申抵达,到达,往,如到北京了,坚持到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表示动作的结果,周全,如办得到、做不到、达到先进水平,有不到之处请谅解等。

倒(到)是人和到组合而成的字。人指出生断脐带来那时刻来到世上,有两种展现方式:一种是躺着,即倒“ dǎo”,有呼吸时,不用外力启动呼吸就直接躺放;还有种方式是头向下,即倒“dào”立,在没有呼吸的情况下,要手提孩子的双腿倒立,用手轻拍孩子的后背,启动他的呼吸。到即标音又会意。倒的本义为孩子出生后两种放置状态即躺着和逆立。倒可引申为竖着的东西躺下来,如墙倒了,摔倒;倒买倒卖;倒胃;上下前后颠倒;倒水,倒茶,倒车,倒退等。

倒(dǎo)和倒(dào)

59. 聿(驭或语yù)从聿的甲骨文和金文看,是手握书写工具,刻录记事符号的过程。当时书写都是将文字刻录在甲骨或青铜器上,不可能用竹和毛做的笔,到篆书开始用软体笔(毛笔)开始。隶变楷化后,聿是由“彐”、竖“丨”和“二”组成的字。“彐”指示手握持书写工具(毛笔)的中间;“丨”表示书写用的毛笔;“二”表示天地、阴阳、上下等。这里指示聿可记录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以及行为规范。借“驭”声寓意用手驾驭笔来书写春秋;或借“语”声表示聿可以记录语言。聿为笔的本字,秦以后始加竹作筆。聿是汉字的部首之一,如律、肆、肇、肄等。

笔(筆)(匕bǐ ),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采用竹子做笔杆,繁华为“筆”。秦时蒙恬发明了毛笔,笔杆用竹子,笔头用狼毫或兔毫,后又简化为“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笔的读音是借“匕”声来说明笔头圆而尖,似匕首,用于传统的书写和图画。

聿的本义为手握写字的工具。引申为1.笔,如舌聿(即“口笔”,用口所说的,用笔所写的);2.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如聿女(养女)、聿遵(遵循,聿,发语词)、聿追(聿本助词,后人往往训聿为述,因以“聿追”谓追述先人德业);3.轻快,如聿皇(轻快的样子)、聿役(动的样子)、聿越(迅速地跨越)。

笔(筆)的本义为用竹子做成的书写工具。引申为1.写字工具,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2.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3.散文,相对诗而言,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4.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5.笔法,如曲笔、伏笔;6.书写;记载,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6.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60. 艮(拟声gèn gěn)的甲骨文和金文在人上画了一只眼睛,以及篆书人上加一目字,描述为“人眼回望”推测为“限”的初文,表示人行进过程中遇到高山阻止,回头展望,确实有点牵强附会。和现在的楷体“艮”的字形和意义相差甚远,应该理解为仰头看天,观日。楷体“艮”是由“日”和“長”的省形“ ”组成的字。寓意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日)是万物生命成长之根本,艮应是根的初文。艮表示阳,象征少男之命根、命根坚硬象征山。艮的读音应是模拟耕地时植物根断声或咬嚼胡萝卜、地瓜、花生的声音。艮是汉字部首之一,如良、艰、垦、恳等。

艮 和 “ ”

即(急jí )是描述竹子的两个特征,一“卩”表示竹节,二是“ ”表示竹笋,“ ”是艮的省形,艮去掉了横八“ ”中的一点,说明竹的根部不发达,保留竖钩“”说明竹根基本上只有垂直向下的主根。挖出的竹笋是白色尖状,“ ”又写作“皀”(白指示竹笋的颜色是白色,匕指示竹笋象匕首很尖锐),所以“”表示竹笋,就是竹子的幼芽,可以食用,一经长出地面立即就砍下作为一种蔬菜,长大成竹就不能食用了。借“急”声来说明由竹笋“ ”到不能食用的竹节“卩”是个时间短的过程。

艮的本义为太阳是万物生长之根本。引申为[gèn]1.八卦之一,代表山,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2.方位名。东北方,如艮方(东北方)、艮岑(位于东北方的高山)、艮背(东北隅,背,通“北”,北方)、艮域(东北地区);3.姓;4.止、静止,如:泉可艮,九天之上,九天之下,何所不艮?—清·恽敬《艮泉图咏记》;4.坚固、坚硬,如:艮,坚也。—《广雅》;5.艰难,如:象艮有守。—《太玄·守》。艮 [gěn]1.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如:花生米艮了;2.〈方〉∶[人]坦率直言,如:这个人真艮;3.〈方〉∶言语率直无曲折,如:他说的话太艮;4.[衣服] 朴素,如:他穿的衣特艮;5.不松脆,如:艮萝卜。

解字参考《中华字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