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位于眼球的最前面,它是眼球的组成部分,占眼球壁的六分之一。
角膜有两个主要功能:保护眼内容物和屈光作用。因此角膜有一定韧性并且保持透明。角膜维持透明性依赖于角膜正常的代谢。
角膜呈圆形或椭圆形,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角膜中央厚0.8mm,周边厚1mm。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一般是7.8mm,后表面曲率半径为6.22~6.80mm。
角膜组织结构分为五层,从外向内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
角膜上皮细胞层:占角膜厚度的十分之一,上皮细胞层损伤后可以再生,不留瘢痕。
角膜前弹力层:对机械损伤的抵抗力较强,损伤后不能再生。
角膜基质层:占角膜厚度的90%,厚度为500μm,损伤后将由不透明纤维组织代替,造成角膜的透光性下降。
角膜后弹力层:对病原微生物侵害和眼内压等有很强的抵抗力,且损伤后可由内皮细胞分泌再生。
角膜内皮细胞层:六角形细胞,细胞密度随年龄增加而下降。长期缺氧也会造成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如配戴传统长戴型角膜接触镜等。内皮细胞不能再生,当内皮细胞密度减少过多,会发生功能失代偿,而不能维持角膜的正常代谢和透明性。
圆锥角膜: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先天性角膜异常,患者角膜锥状前凸,进行性近视加重和不规则散光,角膜地形图可早期诊断。
圆锥角膜早期,可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延缓发展。
临床工作中,遇到验配角膜接触镜的情况,不仅要进行屈光度和角膜基弧的检查,还要仔细检查角膜完整性和健康情况,确认顾客配戴各种角膜接触镜的安全性。
每天抱着手机刷视频,是不是感觉视力下降得厉害?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
肝血的作用之一是营养眼睛、保护视力。
长期熬夜、过度用眼会损伤肝血,肝血一伤,眼睛就会干涩,也更容易患上各种眼病。
给大家推荐一套简化版的眼保健操,简单易学,经常做一做,养眼护肝血。
第一节:点揉外睛明穴
外睛明穴属经外奇穴,位于眼内眦角外上0.1寸,睛明穴和攒竹穴之间。
睛明穴位于内眼角,不好操作,按摩时可用外睛明穴来替代。
按压外晴明穴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对于目赤肿痛、目眩、迎风流泪等症有缓解作用。
具体操作如图,双肘支撑在桌子上,双手相合。拇指指腹前三分之一放在睛明和攒竹穴之间的内眼眶上,头微微前倾,将重量轻轻压在拇指上,局部酸麻胀即可。双拇指做小幅度的微微环旋按揉,操作30秒。
第二节:按压太阳穴、阳白穴
太阳穴也是经外奇穴,位于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阳白穴位于瞳孔直上,眉上1寸。
按压这两个穴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改善视力模糊、眼睑下垂,还可缓解头痛、偏头痛。
具体操作如图,双肘支撑在桌子上,双手食中二指相并,中指指腹放在太阳穴、阳白穴上,头微微前倾,将重量轻轻压在食中二指上。局部感觉酸麻胀后,中指微微向上推,这时局部发胀感更加强烈,停3~5秒钟后放松,重复操作3~5遍。
第三节:抱头按颈
颈部肌肉常常会因为疲劳出现紧张、痉挛,当颈部肌肉及软组织出现病变时会累及枕下椎基底动脉。
点按颈部经穴能有效缓解枕、颈、肩部的不适。
具体操作如图,双手四指交叉抱住后枕部,拇指向下,指腹按颈椎两侧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不动,头部缓慢后仰,拇指下有酸胀感后回到原位,反复3次。
每次拇指下移1厘米左右,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两旁为止。
注意抱头只做支撑不做对抗,拇指移动速度不能太快。
(养生中国)
我们人眼睛的屈光系统由多个部分构成,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每个部分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共同维护着眼睛的正常视觉功能。
当这些部位发生异常时,就会导致视觉问题。因此,了解屈光系统的构成和视觉矫正的方法对于保护和改善视觉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屈光系统是指眼球内一系列屈光器官的组合,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它们共同作用将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屈光系统构成:
角膜: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组织,像一片凸透镜,具有聚焦光线的作用。光线首先通过角膜进入眼球。
晶状体:晶状于眼球后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调节能力。它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形状和厚度来调节眼睛的焦距,确保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玻璃体:玻璃体是眼球内的透明胶状物质,位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具有支撑和稳定视网膜的作用。
在屈光系统中,每个部位的屈光指数都不同,对光线产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当这些器官的形态、位置或功能发生改变时,会引起视力下降、眼疲劳等视觉问题。
因此,了解屈光指数对评估屈光系统和视觉矫正具有重要意义。
屈光指数是指光线通过介质时,介质对光线折射能力的数值表征;而视觉矫正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善视觉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光线进入眼睛的方式,使得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方法主要包括戴眼镜、隐形眼镜、屈光手术等。
听科学怎么说
偏头痛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可能是闻到了某种香水味;看到娃儿做得稀烂的作业;听到楼上不停歇的电钻声或者没睡好、玩手机、喝咖啡等引发的,反正,偏头痛说来就来。那么,什么是偏头痛?又该如何治疗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张为民进行了解答。
偏头痛确实是临床中常见的一个疾病,发病原因现在也不完全确定,它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反复发作,其次,偏头痛病人疼痛的部位不同,它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 疼痛以单侧为主,且有波动性,所以说疼起来确实很难忍受,病人睡不着觉。
偏头痛有很多种。一般来说,常见为先兆的偏头痛和没有先兆的偏头痛。没有先兆的偏头痛在整个偏头痛里大约占有80%,反复发作。有先兆的有时会感觉眼部难受,还有的会出现单侧眼睛偏盲,还有的可能出现嗜睡、肢体功能障碍。无先兆性的突然就疼了,它也表明一侧或者双侧的跳痛,一般来说一开始疼,逐渐越来越重,出现了恶心、呕吐,往往一种体力活动就可以加重,但是休息好,睡眠好,这个疼痛就会缓解。偏头痛患者疼痛剧烈了,确实影响睡眠。中医讲,通则不痛。中医认为,痛来自于受到风寒、外邪或者淤血导致经脉不通。一般偏头痛的这种疼痛都是淤血或者寒凝引起头痛,特别是外感风寒时,整个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导来通经止痛,还有一些寒邪凝滞的,我们需要温胃散寒,淤血的,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为主要的一个治疗原则。张为民
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高层次人才-D类,吉林省针灸推拿名医。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手功能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吉林省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康复学会社区委员专业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脑卒中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康复、科研、教学工作30年。擅长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所致的各种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及著作20余篇。(本节目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吉林新闻综合广播联合录制播出)
文章来源:原创·吉林新闻综合广播
编辑:悦汐、王浩懿
审核:怀楠
监制:张永华 钟晓
戳右下角小花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