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他是盘古沉睡之后,盘古的左脑所化,为第一代人皇,为《山海经》“轩辕国”人,其妻女娲造人之后,全力帮助人族开启灵智,教受人族一些生活生存方式,经常在洛河边冥思,洞察天机,他就是伏羲。
后来伏羲在洛河边冥想的过程当中,发现洛河里经常出来一只海马,这海马浑身灵气环绕,更为诡异的是,海马的身上的点点图案让他一下悟出了天地玄机,所以伏羲照着海马身上的图案,悟出了八卦图,后来由八卦衍生出了《易经》
除此之外,他还在神话传说当中,和黄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传在洛河边上,人们经常生火烧水做饭,但是有一天窜出了一只黄龙,这只黄龙调皮捣蛋,经常掀起大风大浪,害的百姓怨声载道!
作为人皇首领,伏羲总不能不管吧,后来伏羲施法,将黄龙从洛水逼出,起初黄龙不知伏羲厉害,仅仅认为他是一个普通人,结果向伏羲扑来的时候,被伏羲揍了一个明明白白,吓的拱着地向着东方逃去,而伏羲则是紧追不舍,直到追到了东海边,被一个人堵住了去路,一看此人,竟然是老相识,为那以毁灭入道的元始天尊,本为盘古一体,则视为兄弟,再加上如今伏羲是那人皇,元始天尊深知不宜得罪,只有和伏羲说好话,说这黄龙本为始麒麟的嫡后,只因其贪玩下界,所以造成了此等罪孽。
伏羲一看元始天尊出面,倒也没说什么,二人寒暄了一番之后,各自离去,而被黄龙拱出来的沟壑,就成了以后的黄河河道。
东方文化的产生,以中华文化的开创为标志,从《易经》的根源讲,伏羲是中国文化的创始者之一,他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以前我们都以为伏羲只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中和女娲兄妹相婚,人类就此而产生。1983年,伏羲作为中国的神话人物被改变了。在甘肃省古城纪(现天水市)出土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的遗址—大地湾遗址,时间上远超过河姆渡遗址、红山文化、李家滩文化等。大地湾遗址的出土把伏羲从一个传说的人物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但是不要单纯地理解成只是某个个体,伏羲是氏族社会的首领、代表者。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很多文物,其中有很多文物带着卦、太极类型的图案。现在的河南、福建、广东、浙江人的核心祖先都是伏羲,全是从伏羲这里出来的,历史上叫河洛人。
伏羲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栖息于带地区,处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里,中国地表生态富饶,人与自然处在相对和谐的状态中。当时以渔猎经济为主,他的氏族当时就在卦台山打鱼狩猎。卦台山风景优美,地势奇特,一条河蜿蜒地流过这座山,八面环山,是一个天然的太极八卦图。世界上目前被发现的两个天然的太极八卦图,一个在卦台山,一个在美国的黄石公园。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这两个天然的地方刚好也东西对应。
伏羲在卦台山开始研究自然发现:天亮的时候人就有活力,天黑了以后就想睡觉。有太阳的时候万物都生机盎然,太阳被云遮住了光线就变得很暗,这时候生物状态也趋于静的状态。他发现“一个明,一个暗”就能影响了人和动物的动与静。此时明了暗了,彼时明了又暗了,一个明暗转换成一天,时间的周期就有了,他发现了时间的存在规律。伏羲后来就根据这个特点去分析各种事物,发现连续的晴天过后就会下雨,连续下雨到了一个极致,就会放晴。也发现随着明暗雨晴的时间变化,他也在长大和老去,生物也在成长和死去。
同时,他也体会到空间的存在,发现往上一看有上的位置,再往下一看必有下的位置,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后,有外必有内,有近必有远。他观察位置也是相对的。于是伏羲领悟出事物存在、发展不仅伴随明暗变化,产生出动静的状态, 并且在位置上也同时存在相对的位置关系。因此他找到一组相对的概念,来总结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这组概念不仅能够表达时间,还能够表达空间,这就是“—、- -”,叫阳爻和阴爻。
至此阴阳成为了能够概括任何事物发生、发展、转折、终结状态的一对概念,进而他发明了八卦,八卦也成为表达时空及事物最系统的模型。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时间和空间用一套模型给统一起来了,这是爱因斯坦一生追求却没完成的事,伏羲早在8000年前就做到了。
阴阳的概念,随着伏羲的创造,深入到大众之中。古人感悟到:天气过热不舒服,过冷也受不了,只有不冷不热才合适。这就从生活中产生了阴阳平衡的思想,逐步扩大到各个领域,都以阴阳平衡为最中正的方向。人类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健康,智者发现:只要身体气血不平衡,就会生病,就此产生了中医学。伏羲创造的东方重视中正平衡的文化,不断传承延续至今。
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
1894年清政府和日本打了一场败仗,导致清政府直接和间接赔给了日本2亿两白银,这场败仗就是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是一场用中国文化理念击碎清政府的战争。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当时的国民对中国文化和制度的自信心遭到重挫,开始想全面学习西方,所以在1906年废除了实行千年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提到科举,大部分人都会认为那是落后的代表,是一种腐朽的、教条的考试制度。其实,以这种机械的、割裂式的、静止的态度来看待科举制度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在于从历史长河中一个微观的点上看待科举制度。
如果认真研究过科举制度,把时间轴拉长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科举考试在明代以前,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针对优秀精英的选拔体系。隋朝开始出现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到唐代科举考试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数学、医学、法律、哲学、天文、艺术等。考生通过乡试之后,才可以赴京参加会试。
会试共考三场,每场考试考三天,一共九天。一场考试不允许出门,自带干粮,以防止作弊。古代中国的考试题目不是现在的ABCD选择题,选择题是让人们用线性逻辑思维推理问题,这类题通常容易,但缺点在于根本无法展示自己对学问的理解和观点。
当时的科举制度虽然讲究对经书典籍的熟谙,有很多类似完型填空的内容,但重点却在开放型策问上,目的是考查考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考生要针对治理国家,解决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这些能展示考生是否具有统筹全局的能力,体现思维水平的高低。所以没有卓越的才学、独到的思维和扎实的全科基础知识,是根本无法考取功名的。同时,当时的中国科举制度也是一个让一介平民有可能瞬间进阶国家领导阶层的选拔体系。就是精英靠本事,避免世袭制度的弊端。所以清朝以前的科举制度是非常优秀的人才选拔制度。
而清朝时期,面对与正统中华文化的冲突,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逐渐开始改革科举制度,使其变了味,它逐渐变成了一种死板、固化的制度。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清朝的大门,甲午战争以及和其他西方列强的交手,清政府均告失败,凄惨落幕。
在被侵略的年代,中国人难以坐下来冷静地反思自己的文化,使得人们对自己的文明产生了过度的质疑和自卑。当时的国民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心开始逐渐削弱,甚至于荡然无存,文化自信慢慢就丧失了。当文化自信心没有了,就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民族的文化、教育方式、制度有问题。
科举制度被废除以后,发生的事情值得深思。中国从李鸿章时代,就开始了洋务运动,全面学习西方。后来留洋的学者们看到了西方文化对于工业和科技的巨大贡献,普遍认为先进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都是西方现代化的产物。于是中国开始了“拿来主义”,从西方什么都拿来,把西方作为榜样,效仿它们的政治体制,复制它们的文化,把中国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实行“西化”的体系下。
但拿来的这些都是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却没有拿来并真正学到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根本。提倡拿来主义的人们是热爱自己国家的,也为中国是否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忧心,只是错将中国在世界失去的尊严与屈辱,通通算在了自己文化的头上,抛弃了自己的传统,不仅把自己文化中的糟粕扔掉了,同时也把自己文化中的精髓都扔了。这样的抗争无疑是偏颇而激愤的,忽略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注定无法扭转国家的命运。
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我们进行洋务运动之后,实施了明治维新,也学习西方。两个国家同样都以中国文化为源,但日本的西化,最终打败了我们。
文章摘自《国学之树》/作者:许文胜
夏代有连山易,从艮卦开始,与当时的自然气象变化有关,更与当时社会上人们的观念有关。洪水滔天的年代,人们特别崇敬山。
商代有归藏易,从坤卦开始,那时人们对冬至日有着更加准确测量的结果,也是当时人们的社会观念造成的,那时人们特别尊重自己的祖先,认为虽死犹生,还能在梦中看见,还好像指导着自己的行动,所以从商朝的最高层到老百姓,都敬重祖先,敬重黄土,认为祖先在黄土中埋藏,就是归藏在那儿。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现在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敬、也是古代华夏民族的又一次伟大的觉醒。
周文王虽觉得伏羲易的次序是有道理的,但对于周人的思想来说,对于自以为是从黄帝时代传下来的最正统的大周来不完全适合。周人重视农业,农业与天时关系最密切。在那个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在靠天吃饭的大形势下努力耕作,唯天事为大,何况社会也是一重天,殷纣王实行,倒行逆施,那是有违天道的,干脆他敬他的祖先,我敬我的天。于是乎周文王确定周易先从乾卦写起,作为第一卦。
有了天体世界,才有了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所以第二卦应该讲坤卦,有天地才有万物之始,那是产生生命的伟大时刻,叫屯卦,屯卦反过来看是蒙卦,蒙卦是生命幼小的意思。这幼小的生命最需要天时地利与人类和万物的关怀。接着讲需要卦吧,需卦反过来看,是天水讼,是拥有生命的万物有矛盾,有竞争,在互相斗争中生长着进化着毁灭着。万物组成一个大系统,共生共荣,互相需要,更互相竞争。为了更好地保持个体的生存,凭个体是不能在地球上站住脚跟的,怎么办?要兴师动众,狼有狼群,羊有羊群,蜂有蜂群,只有结成了群体,才能在斗争中更好地保存同类的利益,也保存了自己的利益。对,下来讲师卦,师就是军队,就是群体斗争的形式。一支支军队混战不休,那世事不很快灭绝了吗?不行,蜂也有王,蚁也有王,鸟儿也有王,你看那成千上万的喜鹊,群起群落,有规律有组织啊,有王啊。个体团结在王的周围,建立了一种叫比的亲密关系,这一个群体就会兴旺发达。对,雁群中离不了领头雁,猴群有猴王,人群也一样。好,师卦之后讲比卦。就这样,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经过深入思考和严密推理,确定了六十四卦的编订次序。
后来研究周易的人,对周文王编的这个次序,叫做后天八卦。因为与伏羲氏编的次序不同,那才是先天八卦。周易这本书中,有一篇专门讲周易中的卦序,又有一篇叫杂卦的文章,确定了另一种卦序,说明古代人对于次序是很重视的,“知所后先,则近道矣,”这次序问题是是一个关键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周文王先确定了一个人为的很了不起的逻辑思想次序。
确定一个最好的次序,是宇宙进化的次序,是电脑程序的次序,也是最优化的结果,这是最简易的形式,是从无数进化毁灭中保存下来的,是从无数不好的程序中脱颖而出的,“易简”,最真实最本质的意思就是这个。从确定次序入手,这是一个出发点。更是一个哲学思想。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够熟练到不加思索,自然而然的程度,只要像书法家那样挥洒自如,只有像诗人那样脱口而出,只要像从前的卖油翁那样,只要练成了绝活那就是找到了最佳的次序,那就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简易了。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包罗万象、广大精微,被誉为“大道之源”,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源头,儒家、道家皆以为经典,几千年来对华夏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大众很容易把《易经》和《周易》混为一谈。
《易经》是一个统称。从上古时始,《易经》经历了4个版本:伏羲创造先天易,也叫先天八卦;然后是神农氏创造连山易,也叫连山八卦;再到黄帝轩辕氏创造归藏易,也叫归藏八卦;最后才是我们熟悉的《周易》,由周文王演绎。
所以,周文王可以称为《周易》的创始人,但他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演绎,将《易经》的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加上卦辞、爻辞,后人把这个相对完整的版本称为《周易》。而《连山》、《归藏》在魏晋之后,下落不明,现在我们阅读到的《易经》,是《周易》版本。
周文王在临终前,把儿子周武王叫到身边,留下一段话,后人称为《保训》,让他谨记在心。这段话,为《易经》的核心之一。《保训》书简出土时,专家们各抒已见,各持已见,专家至今琢磨不透。原文如下:
隹(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历,恐坠保(宝)训。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保(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淫!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设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隹(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授厥绪。呜呼,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亡害,乃归中于河。微持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汤,祗备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淫!日不足惟宿不详。”
以上这段话,周文王说出了易经的核心:求中。
什么是“中”?
怎样能做到“求中”?
“中”到底有什么玄妙之道“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周文王一生深研《易经》,并且是《周易》的原创作者,以他对易经的理解与把握,一定会超乎寻常的。此时,西周正面临着灭商前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文王的遗言,一定要对后事做出重要安排,这个临终安排的核心就两个字:求中。那么,中,到底有多重要?
细心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北京的故宫中和殿就有一块十分显眼的匾额,上书“允执厥中”四字,此“中”即是彼“中”。
我们在理解 “中庸之道”时忽略了文化的历史传承,自以为是,远离了愿意,将它理解为不偏不倚的“和事佬”。其实, “中”不是“和事佬”,它在易经里指的是最佳位置,最佳状态,是“道”的状态。
“乾卦”的解释
乾卦的六个爻,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其中九二和九五,就是文王所说的的“厥”,厥中。
九五的卦象是:为阳,为奇,位中,又正,叫中正。中正即最佳位置,历代称帝王为“九五之尊”,即出于此。
文王所云““厥志”求中”,均指帝王之修道之术。
甲骨文的解释
中间一竖代表修道的行为准则。 环状物代表人的双手,表示这双手牢牢地把握住“无为而无不为”这个天人合一的修道行为准则。
为什么将这片区域称为中国而不叫东西南北国?这是因为《中》代表的《河图洛书》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具备永恒魅力、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终极治世经典,这个终极经典就产生于华夏这片区域,因此,就把这片区域称为中国。这就是中国一词的来源。
《中庸》的解释。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原文对中庸的这样解释:"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人皆有喜怒哀乐情绪,有而控之不发谓之中,发而能以“中”字节制谓之和。中的状态就是人的内心祥和、宁静、不受情绪的影响,这才是天下最高明的道,通此道者,一通百通,无所不通,修身则身正,齐家则家和,治国则国安。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是合于至诚、至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并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古代先贤的理想境界,天是和美的天,人也像天那样和善美好,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中”所包含的意义。
如何才能做到"求中”?如果我们事事都能做到避开“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那么我们就做到了“中”。比如说:不悲不喜,适可而止,是求中;吃饭不吃过饱,是求中;说话做事留余地,是求中;
皇帝管理国家不能走极端,管得宽松,底下人不积极,管的太严厉,底下人要造反,因此也要"求中"。
越是大道理,越是简单。“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 这里的真经讲的就是《易经》。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中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周易》这部特殊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
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冯友兰教授之所说::《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可是大多人提起《周易》就犯了难,觉得晦涩难懂,不知道该怎么读下去。大家可以看看这《图解易经》。
《图解易经》详细介绍了《易经》的起源、发展历程与基础知识。
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最后引入到《周易》,以图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为您讲授学习《周易》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而这不仅仅只针对《周易》,同时也是了全方位了解中华文化的好机会。
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难懂的古文用白话告诉你,把深奥的原理一一图解给你看,从起卦开始,保证没有基础的“小白”也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哪怕是国学小白,拥有了《图解易经》,每天花个二十分钟读上一卦,用不了多久也能将整本《周易》系统地了解一遍。
一本只要49元,买不了吃亏,点击下方商品卡,进行购买吧。
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之一的传统武术,不管其实践抑或理论,都必然受到中国哲学观念的浸润。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有关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哲学思想,它与太极、四象、五行、八卦共同构成了一个基本框架。传统武术的文化塔顶上,同样闪烁着这一哲学智慧的辉光。浑然无迹、有感皆应既是中国武道的生动体现,又是阴阳互济的契合结果。可以说,明阴阳之变,求天人合一,是传统武术希冀穷神知化,以具天地精神的一个基本道枢所在。
阴阳学说首先进入传统武术理论,这大概与古人认为阴阳乃天地之道,是世界万物变化的最根本要则的哲学认识有关。
《庄子·人间世》中记曰:“且以巧斗力者,始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 文中所谓的“阴阳”,显然指两人“斗力”中的变化之巧而言。
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记越女之言曰,“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 这里的“阴阳”,较之《庄子》所言有了发展,是“手战之道”的具体表征,并由此推衍出了属于手战之道的一系列范畴,如开与闭、衰与兴、内与外、静与动等。
至明代,这方面的记载更为具体,如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中的“出手为阳,收手为阴”,俞大猷《剑经》中说的“阴阳要转”、“更有阴阳诀,请君要熟记”等等。
五行是中国哲学的另一个主要结构,《黄帝内经》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非徒一阴一阳而已也。”明始,五行学说被引入武术理论之中。如唐顺之在《武编》中论述枪法时说道,凡枪以动静分为攻守,“攻内有化,为斜。以金、木、水、火、土为正五行,五行有变,上下跳跃走步谓之不正,为斜。斜,偏也。偏以勾、隔、劈、绞为外五行。”
而将阴阳五行学说进一步阐发并作出了重要贡献者,当推清代乾隆时期的王宗岳。进入清代,随着武术体系的日益成熟和文化积累,必然会产生出强烈的理论升华要求,于是乎,广大而悉备的古典哲学文化对武术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传统武术外源型理论的主要构成。据廉让堂本《太极拳谱》所录的“太极拳论”和“太极拳释名”两文,作者王宗岳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诸说揉合一起,完成了传统武术理论基本框架的建构。
因为他理论中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不再是经验层次上形而下的具象,而被符号化了,“只有符号化,类化意象才能真正超越象而把握理”。(邓启耀《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由于王氏所论是一种汲取了相当成熟的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拳技之“理”,故一经流播后就被奉为经典,从而产生了弥久的影响力。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释武术,自王宗岳之后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理论样式,各拳种门派不管是对拳理的阐述还是习武原则的确立,都无不以此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以“天人合一”作为习武之道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