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竖筷子(竖筷子怎么弄)

时间:2024-01-24 05:22:34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立鸡蛋去邪祟是真吗?竖鸡蛋叫魂是什么原理呢?

在我国民间总是有着许许多多驱邪祛病的法子,像什么竖筷子,烧纸钱等等。其中有一种立鸡蛋却邪,这还是一种十分神奇的方法,因为我们都知道鸡蛋是椭圆性的,怎么着都竖不起来的,但是有人亲眼见到有的人这样口中念念有词,不多时间鸡蛋就立起来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竖鸡蛋叫魂什么原理?

首先可以肯定,立鸡蛋驱鬼魂的必然是假的。世间本无鬼,驱的什么呀,人死就一了百了了,活着的人都是自己吓自己的,没有鬼魂,何谈各种方法驱鬼魂呢,所以从字面上就可以判断假的无疑。

再者,立鸡蛋驱鬼魂之说有点无稽,鸡蛋跟鬼魂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立鸡蛋就能驱鬼魂了,就因为立鸡蛋这件事本身就有点匪夷?世间之事,很多事情都有一个科学解释,只能说有一些暂时不明原因的,还需要些时间探索罢了。

最后,立鸡蛋驱鬼魂据说本真做法的步骤是很多的,不是仅仅立起鸡蛋就好了,立鸡蛋只是一个噱头,一个唬人的立意点,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是可以将鸡蛋立起来了,只是花点时间研究,琢磨,找好平衡点,还有一些是有点特殊的方法,比如说桌面选平面好的,光滑的,或者撒点盐了,划个十字了,只要多练习,善发现,大家都可以掌握立鸡蛋的技巧,不需要念任何咒语和名字。

竖鸡蛋叫魂什么原理?

竖鸡蛋叫魂原理就在于鸡蛋不好竖立的,不是经常练习掌握方法的人立不起来,有时候也有一些凑巧就立起来,但多数还是很多次失败才能成功的。这个时候一边立鸡蛋一边叫小孩的名字,鸡蛋经过多此躺落,某一下立起来,这样来说小孩子就算喊魂成功。而孩子在这长时间的喊名字中,有点定神了,最近也都围着孩子嘘寒问暖,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心里高兴了,孩子就病好了,或者不害怕惊悚,不常做恶梦了。

民间传说的立筷子驱邪你知道吗?姥姥就是用这个帮我处理好的

《立筷子》。

你听说过立筷子的传说吗?据说当被邪祟附体时,只要念出该邪祟的名字,筷子就会在水中神奇地直立起来。这个故事发生在我高中时,我家住在一个老式小区的四楼。那天晚上,我下晚自习回家,在三楼看到李宗平家门口有个人,楼道里的灯坏了,光线不好,看起来像李大刁的父亲李宗平。出于礼貌,我向他打了个招呼。

他站在墙角,没有理我。我想可能是他的妻子把他赶出来了,所以我没有多说什么,从他身边走了过去。回到家后,我告诉我母亲楼下的李宗平又被他的妻子赶出来了。我母亲听了很惊讶,她说李宗平下午下楼梯的时候摔了一跤,摔得血肉模糊,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不可能那么快就出院。然而,我确实看到他站在家门口,像往常一样被他的妻子罚站。

我母亲觉得很奇怪,问我是不是看错了,但我离得那么近怎么会看错呢?想到这,我有些害怕。我不会是看到他的鬼魂了吧。我母亲让我不要胡说八道,赶紧回屋睡觉。那一晚,我睡得不踏实,一直在做噩梦。

第二天早上,我被哀乐吵醒,问妈妈谁家死了。她低声告诉我是楼下的李宗平。他昨天下午被送往医院后不久就去世了,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当我走过他家时,我看到桌子上有一张供桌,上面放着李宗平的遗像。李宗平已经确定去世了。

我走下他摔倒的楼梯时,发现上面有一滩血迹。想起昨晚的事情,我感到害怕。我迅速逃离了现场。

在李宗平去世的几天里,我让我母亲接我回家,因为我太害怕了。过了一个星期,这件事才渐渐淡去,我才敢自己上楼回家。走着走着,我感觉有人跟着我,于是我停下来,小心翼翼地回头看。但这一看让我魂飞魄散,站在我身后的是死去的李宗平。他的脸上血肉模糊,伤口里还有摔掉的牙齿,这让我感到非常害怕。我向后退了一步,但脚滑了,摔得很重,脸重重地撞在墙上。我母亲应该听到了我的声音,从楼上跑下来问我怎么了。我告诉她我看到了李宗平。她吓了一跳,把我带回了家。随后,她检查了我的脸,发现没有伤口,但我还是感到疼痛,去医院检查也说没有问题,但就是很疼。

我的姥姥听说了这件事,便从家里赶了过来。当我详细地告诉她事情的经过时,她心里有了答案,认为这件事与李宗平有关。于是,她让我母亲拿了一双筷子和一碗水,还有一把菜刀。她把水碗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筷子立在水中,大声质问。是不是楼下的李宗平搞的鬼?问过之后,她放开了手,奇怪的是,筷子竟然在水中直立起来。这时,姥姥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便开始破口大骂,让李宗平赶紧离开,别再纠缠她。骂完后,筷子突然倒下了,我和妈妈被这一幕吓坏了,但姥姥让我们回屋休息了。接下来的事情,姥姥自己解决。

第二天醒来,脸上竟然不再疼痛了。之后,我恢复了原来的生活,继续上我的晚自习。

农村有习俗:月事不烧香,筷子不竖插,横财要快花,初一不扫地

在农村有很多习俗忌讳,很多讲究说道,暂不说好坏与对错,能流传至今,总有些道理。

从小到大在农村长大,常听到村里的老人说“坟前贡品不能吃”,“寡妇门前挑水这事儿不能做”等等,要不然犯忌会倒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到现在心有所忌。那像这类习俗,都有哪些呢?

烧香拜佛、消灾纳福

一、地上的钱,要么不捡,尤其捡了大钱就要赶快花掉

究其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你生病了或者运气不好,就可以把一张钱丢在地上,等钱被别人捡了,你的小病小灾、烂桃霉运就会转移到别人身上。这就是“飞来横财”的说法,花不得当,招来横祸。

这钱能捡多少都心安理得~

二、吃饭时永远不要把筷子竖插在碗中间,否则福禄消减

这种说法想必有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听老人说:古时处决死刑犯,要给犯人吃最后一餐,这最后的饭,就是把筷子插在碗里,跟给死人上香一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家中小孩子好动,不小心磕到容易插在脸上,这个的确需要注意。

竖插的筷子伤到孩子~

三、来月事的女子不能去寺庙烧香,神佛惧怕

民间多有这种说法。一种说法古人认为这种污秽不洁,大大的不祥,所以一般禁止这类女子祭祀;第二种说法祖先成神,阳气很重,所以禁止来月经的女性入内,原因是来月事女性阴气重,会冲克。

不过小编这里插一句:尼姑庵的师太们,每月那几天都得搬出去吗?

来事儿了,我们走~

四、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不洗衣服

相传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好运;这天也不能倒垃圾,垃圾是家里的“财”,往外倒,不吉利;还不能洗衣服,水会把财运冲走。

扫地僧天天扫地竟是隐世高人

五、门前不栽桑树,屋后不种柳树

桑与“丧”同音,望门桑是非常不吉利的,大半的农村人都会回避这个。另外就是屋后不种柳,据说柳树的阴气非常重,会招惹一些不干净的东西;还有一说就是”柳下惠“,男当家坐怀不乱,暗指”性无能“。

你知道我在柳树下等你吗?

六、治病服药,藏储药品,不放“三台”

药不上“三台”,即窗台、锅台、炕台,我觉得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很多药化学性质并不稳定,放在窗台灶台上,受光线温度影响,可能会变性,影响药的疗效。

七、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归家,出门远行要选三六九

”七不出八不归“其实正确的意思是这样:出门七件事要准备好,即柴、米、油、盐、酱、醋、茶,安排好家人饭伙;回家要做到八件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未尽孝道没脸回家。

春运票都买不着,买哪天哪天就回家~

八、正月不能剃头,否则没舅舅

每次过年之前,都要抽个时间去把头发理了,不是因为正月没有地方剃头,而是正月剃头大大的不吉利。农村俗话说“正月剃头死舅舅”,这个太狠了,还是过年前去剃头吧。

叫你不让我正月剃头,出了正月都成杀马特了

各位看官~你家那边有啥习俗,有没有比小编汇总的更邪乎的忌讳呢?

餐桌摆放筷子有什么规矩?纵放横放在历史上有何变化?

考古说筷子的纵横方向

器晤 3N3N

东亚地区进食具中的筷子,关于它在古代的使用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很少,本人提出的筷子放置方向的历史变化,过去更没有研究者注意。筷子放置方向的变化,体现了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变改,在传统的传播中也体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在不同时空范围内,餐案上筷子放置有纵与横两个不同的方向。历史上相关文献记载缺乏,但大量考古出土的图像资料提供了可靠研究论据,让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筷子由汉代时的纵向放置,经魏晋隋唐时的横向放置,再到宋代又回归到纵向放置传统。我们还可以由海东日韩地区至今维系的纵向与横向放置筷子的传统,推测它是承自大陆隋唐或稍早年代的传统。

1、我们怎样放置筷子

筷子在中国古代称为“箸”,也还有其他流行不广的名字。不过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并不容易发现它的踪迹,所以关于它的研究,更多的是依据考古提供的实证资料进行。

我在30多年前,曾经对中国古代的三类进食具筷子、勺子、叉子进行了综合研究,对于筷子的创制和历史变化作过梳理考证,所依据的主要是考古资料。虽然有了这样的基础研究,但有些具体问题依然存有疑问,例如从考古获得的图像资料上观察,古代筷子在食案上放置的方向,有明显的时代区别,有时是纵向放置,有时又是横向放置,这其中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对此我一直有些思考,除了不断收集更多资料,也有实地考察的心得。这些年在旅行中,我始终保有一种好奇心,每到一处大小馆子,都要先观察餐桌上筷子的摆法。这成了一种偏好,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没有第二位像我一样的人。

这是一个小小的好奇,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关注这样的生活细节,是否太过闲散了?倒也不是太闲散,总是要吃饭的吧,饭前餐桌上总是摆好了筷子吧,取筷子时总是要有所观察,看它是如何摆着,也用不着花专门的功夫。

现实中我看到了餐桌上有不同的风景。在日本,在世界遗产歧阜县白川乡荻町合掌屋里的农家乐,老传统席地而坐,餐具就摆在席子上,中间大盘中的小盘盛着菜肴,周围是空着的饭碗,碗上放着方向不一的筷子。用餐的环境维系着传统方式,可是筷子却自由得没有了规矩(图1)。这多少让我有点失望,在日本不应当是这个样子。

图1

不过在日本东京、大坂或是京都的小馆用餐,筷子是横置在餐桌或餐盘上,显得秩序井然(图2)。

我知道这是传统,而且是古老的传统。筷子的形状不断有改变,但它的方向没有改变。参观大坂国立民俗学博物馆,见小餐桌上横置着筷子和勺子,这也是传统的展示(图3)。这种放置筷子的规矩不仅收藏在博物馆,日本人进餐时大多也是这个样子,这个传统延续了一千多年。

图2

图3

2、筷子横向放置传统

日本以及韩国横置筷子的传统,应当是遣唐使由大唐带过去的。我们现在虽然大都将筷子纵向放置,可是在唐代,却是将筷子横置在餐桌上,在许多古代壁画上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唐代的墓室壁画《野宴图》,绘一帮贵族少年在明媚的光影里享受着快乐,享受着美味,偌大的餐桌上摆满了佳肴。仔细看一看,他们面前的餐桌边缘,横放着筷子和勺子(图4)。这是唐代餐具惯常的摆法,下面还有敦煌壁画上的图像,也都可以看到相同的例证。

敦煌473窟唐代壁画《宴饮图》,表现的是青年男女对饮的场面,妙龄的四男四女在凉亭里对席而坐,看起来那么样的彬彬有礼,似乎还没开席。值得注意的是,每人面前横置着勺子筷子,看来这确实是唐代流行风(图5)。

图4

图5

唐代筷子的这个用法,在文献上还没有找到相关记述,为何要将筷子勺子横着放置,关于它的用意并不清楚。横放当然是放在桌面上,放在碗上,那是不成的。读唐李义山撰《义山杂纂》的“恶模样”一节说到了筷子,指责社会流行恶习,如“作客与人争相骂”,“对大僚食咽”,“做客踏翻台桌”,“说主人密事”,“对丈人丈母唱艳曲”,“嚼残鱼肉归盘上”,“对众倒卧”,再就是“横箸在羹碗上”。这些行为放在今天,也都是十分不雅,这“横箸在羹碗上”为何不成?

古时筷子是专用于食菜的,羹中有菜全得靠筷子夹取,取了菜筷子不可横在碗上,得横在面前的桌面上。作者李义山就是大名鼎鼎的诗人李商隐,试想他的行为必定是很谨慎的吧。

紧接着大唐,在北方兴起的大辽,似乎受大唐文化的强烈影响,使用筷子和勺子也是横置。如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墓出土壁画上,有一幅《备宴献食图》绘有一位端食盘的男子,盘中横置筷子和勺子,稍不同的是这两样餐具一里一外,并不是放置在一起(图6)。

图6

3、筷子纵向放置传统

唐代筷子这么横着,大辽也要横着,宋代还横着么?现在怎么筷子一般都纵置,唐代以前,如汉代用筷子是横向或是纵向放置,也是一个需要考察的问题。

汉代使用筷子的情形,同样在文献上没有见到有关记述,不过考古提供了答案,不少汉画上可以见到使用筷子的场面。

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经常可以见到宴饮场景,宴饮者席地而坐,面前摆着方形或圆形食案,案上有筷子和其他餐具。这些筷子都是纵向摆放在食者面前,似乎没有例外(图7、8)。

图7

图8

观看下面提到的这两幅汉画,可要费点眼力,因为画面已经不那么清晰了。四川中江东汉崖墓发现的这两幅彩绘壁画,表现的是宴饮场景,宴饮者席地而坐,面前摆着酒器和食案,食案上纵向放着成双成对的筷子(图9、10)。如果仔细看也没有发现筷子,也未必是视力有问题,是筷子太不起眼了。也难怪在正式发表的摹本上,就没有画上筷子,画者压根就没有看到壁画上筷子的影子。

图9

图10

在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也时常见到宴饮场面,当然也刻画有筷子。筷子的摆放,不论是在食案中间还是在边上,都是采用纵向摆法(图11)。

图11

这些汉画都属于东汉时期,表明汉代人用筷子,遵守着纵向放置规矩。汉代以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筷子的纵横状态,推测在战国时代可能已经有了纵向放置筷子的传统,汉代人继承了前代的规矩。可汉代以后,情形开始有了改变,筷子出现在餐桌上时,由纵向转到了横向。

甘肃嘉峪关发现的一批魏晋时代的墓室砖画上,有不少宴饮图,图上大多描绘有筷子,执筷或置筷都有清晰的图像。在一方砖画上可以看到一位要吃叉烧肉的主子,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正要接过仆人送来的肉叉。那双筷子应当是横摆在餐案边,旁边还有酒杯(图12)。另一方砖画上的两个男子在共享一串叉烧肉,面前有食案和酒杯,一人一双筷子,也都横在案边(图13)。

图12

图13

还有一方砖画上的一位女子也在品尝盘中美味,好像正要执筷取食,有婢女在一旁打扇侍候。注意案边的筷子,它是横放在女子的左手边,如果不是画工的疏忽,我们可以判断她是一个左撇子(图14)。在另一画面上方形的食案上也摆着筷子,纵着横着不大明确,重点是看看画中执筷的婢女,这个不是左撇子(图15)。还可以见到些端着案子送食的婢女画像,案上的筷子,似乎也是横置着(图16)。

这样看来,筷子由纵向横的姿态转变,是在魏晋时代完成的,应当是在公元三、四世纪之际,形成传统之后一直承续到有唐一代。

图14

图15

图16

4、筷子回归纵向放置传统

餐桌上筷子的“横行”方式,在唐代还是无可阻挡。筷子的横行,也许持续了500年的光景。因为到了五代至宋时,这情形开始改变,筷子又回归至纵向姿态了。

南唐画家顾闳中传世名作中有他所绘长卷《韩熙载夜宴图》(图17),这图有人说时代未必能早到五代,我们不参与这个考证,我们只要知道这图上有筷子就足够了。这幅夜宴图上有五位重要的与宴者,两张餐桌上应当有五双筷子。不过在一般的印本上,我们看不到筷子的踪影,黑黑的餐桌上模糊一片。在比较清晰的摹本夜宴图上,摹出这餐桌上摆满了酒肴,却忽略了筷子(图18)。反倒是在另外一些不甚清晰的摹本上,我们可以寻到至少三双筷子的图像(图19、20)。这是放大的局部,隐约可以看到餐桌上的筷子。这几双筷子无一例外地都是纵向摆放,这说明五代或宋代时,筷子由横向至纵向的放置方向转变已经完成。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还有一幅名画,是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熟知它的人也许可以随意说出熟识的许多场景,可有一个场景一般人未必注意到了。这是一个局部场景,我说我看到了筷子你也许不信,这样大的画面,也会出现筷子?不错,真有筷子。画面上表现了许多餐馆,如果不表现筷子倒是很不合理的事。在《清明上河图》的线描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大屋檐的左下方,餐馆里有两位对饮者,餐桌上的餐具与美味并不多,店小二正在为他们上菜。不用太仔细就能发现,餐桌上摆着两双筷子,而且是纵向摆着(图21、22)。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确信,筷子由横向纵的放置方向的转变,在宋代时是一定完成了。

图21

图22

这里还要提到一幅宋代名画,传世的《文会图》几个局部,不用看画中文人生动的表情,我们还是注意一下每人面前的筷子与勺子。这些配套的筷子与勺子都是纵向摆放着,这是进行中的宴饮场景,可以想见进餐过程中放下筷子时,也要取纵向方式,不可造次(图23、24、25)。

在有的墓葬壁画上,我们也发现了相关证据。山东莱州东南隅村的一座宋墓中,见到一幅夫妇对饮图壁画,夫妇相对而坐,桌面上摆满酒肴,很难得的是画面上也出现了筷子,那筷子纵向放置在桌面上(图26)。

图23、24、25

图26

我们在唐代以后改变了过去横置筷子的传统,但日本并没有改变,现在到日本还可以感受到唐代的用餐风尚。我甚至觉得,即使在大陆,也许某些地区还维系着唐代的做法,横置筷子的习惯未必在本土消失那么彻底。

宋代以后,纵置筷子成为习惯,从古代墓葬壁画和传世绘画上,都能见到这样的场景。

陕西甘泉一座金代墓葬里见到的墓主人进食图壁画,这位有名有姓有年龄记录的老者,他面前的餐桌上摆着茶盏菜盘,当然也有一套筷子和勺子,虽然筷子和勺子放置不齐整,但纵向的方向是明确的(图27)。

明代陈洪绶所绘博古叶子,有一幅画的是晋代何曾“日食万钱”的故事,他是用明代人的风情演绎古代的故事,高桌大椅是何曾未有享受到的,那筷子纵放也不是晋代时尚,这显然是明代时的生活写照(图28)。

图27

图28

据《翦胜野闻》记述个一个故事说,明朝初年的唐肃有一次陪朱元璋朱皇上吃饭,他吃完后将筷子横在碗上。朱元璋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是从小学的礼节。朱元璋大怒,说“民间俗礼怎么能用在天子这儿?”居然给唐肃定了个大不敬的罪名,发配广西当兵去了。

这种横筷子在饭碗上的做法,本意是出于对长者的尊重,用意源出周礼,长辈没吃完,晚辈不得先放下筷子。周礼要求晚辈已吃饱,而长辈尚未停止进食时,不得放下筷子,还要装模作样慢慢吃。否则,你把碗筷一放,显得长辈像是很贪吃似的。宋代以后,这办法略有改进,晚辈先吃完也不必还举着筷子,只须横在碗上,敬意也就到了。但是朱元璋做了皇帝,却看不惯这个做法,本是个致敬的法子,却坐了不敬的罪名,因为天子不认这一套。

清代不论在宫中还是民间,筷子的摆放遵循前朝规矩,仍然承继着纵向传统。清宫的饮食规范,筷子也是纵向摆放。

清代人所绘的《红楼梦》插图,表现大大小小的聚宴,餐桌上是少不了筷子的,仔细看去,筷子放置的方向是纵向(图29)。在一般的礼仪场合,这个规矩都不会有什么改变。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的清宫宴桌,桌面上的筷子亦取纵向放置方式(图30)。

图29

图30

现代宴会摆台也是艺术,任你如何艺术,那筷子与勺子的位置与方向都不会改变,纵向放置是不能改变的。

我们知道这传统是唐代以后的一种回归,是筷子横向放置回归到纵向放置传统。这个传统回归以后,筷子又纵向放置了一千多年,在大陆不知它会不会再度变换方向。

在日本和韩国,至今仍然分别维系着由隋唐时代从大陆承继的纵向与横向放置筷子的不同传统,其中缘由,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日本画家在描绘清代官员饮食生活的画面上,将筷子和勺子都绘成横置的样式(图31),这显然是以日本的风尚表现的,这个例子说明一千多年以后,筷子横置传统在日本列岛从未改变。

图31

#饮食#

#筷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