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迄今为止唯一被开棺的帝王陵墓究竟有多诡异?
考古学家发现,棺中帝王下葬姿势十分罕见,而且还与天象遥相呼应。
这其中有何讲究?
而且自此之后,我国便明令禁止挖掘帝陵。
这是为什么?
明十三陵1955年10月,人们还沉浸在国庆假期刚刚过去的欢快气氛之中,周总理就收到了一封来自郭沫若、吴晗等6人联名提交的请示报告。
我们都知道,郭沫若是作家、诗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位考古学家。
吴晗从事明史研究,是一位专家。
他们所提交的请示报告,就是为了请求中央能够批准对位于北京的明代长陵进行考古挖掘。
长陵是明太宗朱棣的陵墓,朱棣在位期间迁都北京,从他开始之后,明代的13位皇帝都葬在了这里。
因此,这一陵墓群被我们称为明十三陵,而长陵是其中的首陵,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早。
郭沫若、吴晗等人认为,通过开展长陵考古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史实,可以更好地进行国家建设。
不过请求开掘帝王陵墓的操作,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同时又出于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的考虑,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联合出面阻止了这件事。
但吴晗认为,新中国建立6年之久,并培养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人才,时机已经成熟了。
最终,这件事还是获得了准许。
同年年底,郭沫若、吴晗等10余人组成了一支考古委员会,并下设了一个考古工作队。
1956年刚开春,考古工作就正式开始进行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长陵占地约12万平方米,大部分设施都是隐蔽在地下的,单凭他们这种小规模的团队想要找到朱棣的地宫所在地,简直比登天还难。
考古队经过连续数周的努力,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事情陷入了僵局,可发掘长陵的请求是好不容易才获得批准的,这等于是给上级,也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若徒劳而归,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于是考古队决定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定陵着手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定陵是明代第13位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而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
张居正是他在位期间的宰相,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为大明王朝曾带来过短暂的“万历中兴”局面。
不过在此之后,朱翊钧愈发倦于朝政,明朝也逐渐走向衰落。
1620年,朱翊钧病逝,据说在运送其棺椁往皇家陵寝时曾发生过一件怪事,被视为不祥之兆。
最离奇的是,现实好像印证了这一点。
发掘定陵万历四十八年,护送朱翊钧棺椁的队伍浩浩汤汤地往北京大屿山方向走去,但是行驶途中抬放棺椁的抬杆却突然断裂,棺椁随之倾斜,有一个角触碰到了地面。
在古人的观念中,棺椁坠地意味着将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是不祥之兆。
时隔300余年,考古队发掘长陵的计划无果后,就将目标转向了安葬朱翊钧的定陵。
莫非真的是棺椁坠地早就预示到了这一切?
毕竟谁也不愿意在死后还被破土开棺,受到搅扰,这是自古就有的传统观念。
尤其是作为皇室,将陵墓内的地宫设置得极为隐秘就是为了防止被外界发现。
但奈何地表工事年久失修,不仅受到了风雨的摧残,还遭受过战争、盗墓,墙上的一条裂缝意外暴露出了定陵地宫的位置。
考古队偶然发现这条裂缝后,推测这里可能连接着地宫,便决定以此为突破口。
1956年5月9日,考古队的赵其昌、白万玉来到现场,除了考古队员外,还找来了附近的一些民工,一声令下,发掘工作便正式开始了。
然而发掘工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顺利,探沟越挖越深,却迟迟不见地宫的入口。
几个月的时间转眼过去,大家不免都有些灰心丧气,这么挖下去到底有意义吗?
到9月份时,才终于又有了转机,一位民工发现了一条刻有“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样的石块。
金刚墙,就是明代时地宫墓墙的称呼,专家认为,这应该是故意留下的线索,方便以后皇室成员合葬时能够再次找到地宫。
果然,跟着这条线索挖掘下去,考古队终于在第二年的5月份找到了地宫的墓墙。
而一侧的墓墙上有一道明显可见的梯形开口,如果判断没错的话,这应该就是地宫的入口。
可等考古队终于拆除了梯形开口处的砖块后,大家心里又犯起了嘀咕。
由于惧怕地宫内设有机关陷阱,大家都不敢盲目进去,于是考古队采用了抓阄的方法,选取一位队员率先前去探路。
被选中的队员叫做庞中威,他后来还以这段经历写过一本书,叫《定陵发掘亲历记》。
整个考古过程好在是有惊无险的,地宫内并不如大家所想的一般,机关重重。
然而待一众队员都进入地宫内部后,还不等过去那股欢喜劲儿,就又被一道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大门阻拦在了外边。
原来,这才是地宫真正的大门。
考古队员从门缝中看到,有一块长石在背后顶住了这两扇门,如果不想办法打开它,那么一切就都前功尽弃了。
可石门又极其厚重,怎么办呢?
有队员提出直接将其破坏,但立即被回绝了,考古就是为了能够了解、保护这些文物,怎么能破坏呢?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妙招,用铁丝做成一个套子,从门缝中伸入慢慢地将长石移开,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想到办法后考古队立即施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地宫内的景象终于展开在了众人面前。
地宫内可谓是宝藏无数,各种金银首饰,有汉白玉雕成的座椅,也有皇室专用的青花瓷器,简直让人看花了眼。
这些宝藏大多本是盛放在木箱里的,但因为历时太久,箱子早已腐朽散架,它们都散落在了地上。
但此刻考古队员更关心的,是停放在不远处的棺椁。
棺椁共有3副,都由金丝楠木制成,并且都有一定程度的腐朽。
其中中间的为万历帝朱翊钧的棺椁,左右两侧则是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的。
然而当队员揭开一层层金被、贴身陪葬物品后,却被眼前的3具遗骸惊叹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骸骨保存基本完好,但他们的姿势却非常怪异,都呈S形侧卧。
一般传统中,帝王安葬时都是平躺平卧的,万历帝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有悖于传统的方式下葬呢?
直到2004年,这件事才得出了一个结论。
明十三陵研究专家王秀玲认为,万历帝的安葬方式应该是当时的风水理念受到了星相学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北斗七星被认为是帝王的象征。
而北斗七星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勺型,也可以看作是S型,万历帝和两位皇后S型的侧卧姿势可能就是呼应北斗七星,彰显王权。
不过在当时,队员们还沉浸在考古的喜悦之中。
当考古工作进行到尾声时,地宫内出土的文物就已经达到了3000余件。
本是一次收获满满的考古经历,但是在后来,这次考古却饱受诟病。
就连发起者之一,吴晗本人也承认,不该进行这次发掘工作。
万幸中的不幸定陵的考古发现于1958年9月一经发布后,立即就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人们争相来到博物馆来参观这些文物,金丝翼善冠、乌纱翼善冠都是万历帝曾经亲自戴过的帽子。
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等4顶凤冠光彩夺目,同样是皇后曾经戴过的。
龙袍、金器等文物也巾帼不让须眉,承载了诸多历史。
这些文物若是拿出来,简直每件都可以称作是国宝。
以此来看,定陵的发掘工作不可以不说是一次成功的考古经历,可供后来人参考。
但为什么自此以后,我国就再也没有发掘过任何一位帝王的陵墓了呢?
从定陵发掘出来的文物数目的确令人称道,可同时也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由于当时技术落后、认知有限,不少文物都损坏遗失了。
我们得到了一部分,同时也失去了一部分。
它们或是在发掘过程中没有受到及时的保护,遇到空气氧化损毁,发生这种状况的多以字画、衣物为主。
或是在经历社会动荡时,被无知者随意丢弃毁坏,定陵中的3具金丝楠木棺椁就因此而下落不明。
甚至连万历帝和两位皇后的遗骨都没能保存下来,这对一个民族来讲,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在考古工作中,保护和修复文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意外和失误。
这些损失无疑令人遗憾,尤其是对于代表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遗产而言,更加令人痛心。
也是因此,尽管现在科技水平进步了,但我国对于帝王陵墓的发掘依旧十分慎重。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国家的历史文化,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的研究,这样做,是有一定道理的。
定陵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官方批准发掘的帝王陵墓,同时也可能是最后一个。
但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向前的,无论如何,我们应保持对历史遗产的尊重和保护,以确保它们得以传承,可以继续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历史信息。
你认为我国应该继续发掘帝王陵墓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所谓做坟,就是在墓上面做个坟堆。一般理解,埋葬逝者的地下空间为墓,在墓上面封土即坟,与做坟相关的事项包括规格大小、形状形态、立碑标识、栽植松柏、做坟头等。
所谓讲究,就是基于礼义仁信和道德廉耻等而恪守的规矩,表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和社会的尊重。讲究没有强制性,你可以讲究,也可以不讲究。讲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不讲究的人多了,事情的变数就多了,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运行成本就会提高。
上古时期,"墓而不坟",即逝者下葬后,将地面推平,不留痕迹。大致来说,起坟自春秋时期开始,可能西周时期就有,但不会再早。《礼记》里就有孔子将父母合葬起坟的记述,还有孔子看见不同形态墓的描写。我们现在的考古挖掘,挖墓的,大都是春秋以后的,春秋之前的都是生活遗址,单独坟墓罕见。
祭祀活动很早就有,甚至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就有。我国历史上,就周代来说,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庙,天子有太庙,诸侯有宗庙,大夫和士有家庙,一般黎民百姓没庙,没有祭祀的资格和场所。春秋以后,特别到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庶民百姓的人身权利和社会地位得到重视和抬升,祭祀活动通过坟墓逐步延展到民间。
由于庙的限制,秦汉之后墓祭盛行。很明显,起坟的目的是为了祭祀,即确定标识逝去父母祖宗的地点方位,以便定期祭祀祷告。所以,做坟是祖宗文化的重要方面,一直到现在还是。
根据礼仪规范文本《礼记》《仪礼》《朱子家礼》的设定,做坟的讲究事项如下。
1、关于大小
一般居民家庭,庶民百姓,坟高四尺。即以四尺为限,自然堆土。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儒学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学说。根据《礼记》记载,孔子将自己的父母合葬于防,并且封土做坟高四尺。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北宋司马光《书仪》有:"今按孔子防墓之封,其崇四尺,故取以为法。"南宋朱熹《家礼》也有规定:"坟高四尺。"宋元之后,坟高四尺为一般定制。
各朝代尺长不一样,但大体来说,按一般成人身高,四尺高平胸上下。
2、关于形状
历史上,坟的形状是有变化的。宋元之前,坟的形状以方形为尊,明代改以圆形为尊。具体来说,方形是方椎体,圆形是圆锥体。一般居民家庭,没那么多讲究,弄个土堆就行了。
古典时期,在王权和礼制的约束下,坟墓等级分明,官位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帝王坟墓规模最大,称为"陵"或"山陵"。著名的秦始皇陵在今陕西临潼,原名郦山,前后修建40年,曾征发70多万人从事这一浩大的工程。虽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封土还有64.9米高。自秦始皇陵直至宋代的帝陵,多是在墓室上划出一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基址,然后层层夯筑黄土,下大上小,直到一定的高度,封土堆的顶部仍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平面。整个坟丘像是一个被截去顶部的方锥体。明始,帝王坟丘改成圆顶。
3、关于立碑
坟前可以立碑。古典时期,坟前立碑主要是标识碑,即只标注墓主人名讳,无款。也有旌表碑,适用于有社会影响力的大人物,一般人没资格。
立碑也有大小规定。《朱子家礼》有:"坟高四尺,立小石碑於其前,亦高四尺,趺高尺许。"标准的碑是魑首龟趺,即碑头是魑,碑底是龟。魑音chī,所谓魑魅魍魉,传说中的怪物。趺音fū,是碑下的石座。
关于墓主人生平、德操、贡献等是刻在志石上的,叫墓志铭。志石是埋进墓里的,与坟前立碑是两码事。现实生活中的坟前立碑,有标识碑的意思,也有墓志铭的意思。
4、关于墓柏
所谓墓柏,就是在墓地置栽松柏。一开始,墓柏的意思主要是作为标识和标志,"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张坟也。"两汉时墓柏非常盛行,墓地松柏在意义上也发生讹变,被人们视为可以避邪之物。《汉书--东方朔传》:"柏者,鬼之廷也。"颜师古注说:"言鬼神尚幽暗,故以松柏之树为廷府。"柏树既然与墓冢鬼魅相乾系,所以人们便在坟墓上种植松柏以避魍魉。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男女主人公死后"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种松柏,左右种梧桐。"但愿这对生前被拆散的夫妻,死后不被魍魉所扰,永做连理枝。所以,自汉代以来,在坟墓周围种植柏树已成风俗,一直沿续至今。现实生活中,公墓和陵园等都有松柏,这就是"墓柏"的传承。
5、关于坟头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一般习俗要求,做坟的都有坟头。做坟头简单,就地取材,挖两块方椎体,一块大头朝下,一块大头朝上,放在一起就行了。
我国传统的葬礼主色调为黄色和白色,所以殡葬又有白事之称,亦与红事相对。根据逝者的信仰不同,殡葬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伴有佛教、道教、教等宗教色彩。今天忠德殡仪要介绍的是传统葬礼的步骤及其先后顺序。
1、小殓
为尸体净身、整容并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通常情况下是逝者断气后立马进行。因为过了几个小时后,由于肌肉细胞死亡而导致四肢僵硬的现象,会影响工作人员为逝者穿寿衣。
2、报丧
正式通知各处的亲友逝者的死亡时间、情況以及葬礼安排。
3、奔丧
亲友携帯礼品、礼金、挽联、花圏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
即将逝者遗体停放于灵堂,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在古代停灵有助于确定逝者是否真的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
临时搭制的灵棚、家中房间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均可作为灵堂。灵堂内设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忠德殡仪需要提醒的是,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或殡仪馆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5、守灵
停灵期间,逝者的晚辈需在灵堂轮流守护逝者,接受其他亲友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直系以及亲近的晩辈,被称为孝子/孝女,他们需要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褂子或衣服,腰系麻绳或草绳,脚穿草蛙,即为孝服。
6、大殓
当着逝者家属的面,将逝者遗体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
7、出殡和下葬
即把已封好的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即俗称的“摔盆儿”后出殡就正式开始。然后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沿途有乐队吹打,并散发纸钱直到墓地。
8、烧七
下葬后,亲属需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9、守孝
忠德殡仪的小编了解到按古时儒教的传统,孝子需要守护在父母墓的周边三年,期间避免饮酒食肉、娱乐、夫妻同房等。
10、牌位
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逝者名字的牌位。
11、扫墓
亲友于清明节、春季等节日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现今土地资源紧缺以及绿色环保的提倡,忠德殡仪认为日后简丧必定是大势。但流传几千年的殡葬文化我们也不能完全忘记,因为它们承载了中国的历史,有了它们才让历史更加真实和有迹可循。
古时下葬讲究颇多,延续至今的仍有诸多习俗。关于下葬时放什么陪葬品,也有很多说法。一般来说,下葬时需要摆放五谷,摆些逝者喜欢的物件,如茶具水杯毛笔之类,再放一些象征如意吉祥的摇钱树,玉如意,或者是童男童女等。
那么下葬时不适合摆放什么东西呢?1、新鲜的食物或鲜花。墓穴内是密封状态,新鲜的食物和鲜花不可放入,以免腐烂散发异味。2、金属制品。不放铜制铁制品,这类金属易生锈,在古代有镇压邪灵的作用,于逝者骨灰是大不利;不放金银制品,是防止外人觊觎。3、桃木制品。桃木自古有辟邪的寓意,会大为损伤灵体,不能放入墓穴中。除此之外,槐木,柳木等树木的木制品也不宜放入墓穴。
宜放
玉制品,陶瓷制品,水晶,如意,算盘,摇钱树,元宝,童男女,茶具等。
下葬时需要注意什么?1、骨灰盒不能见光。骨灰属阴性,不宜见光,下葬全程需要遮挡阳光,下葬仪式需要在上午完成。2、下葬前要暖穴。墓穴内阴冷,需要暖穴驱除外物。3、封闭墓穴后烧香敬酒,祭拜逝者。4、下葬完成后,亲人不可回头,不可原路返回家中。以防逝者魂魄不舍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