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最近电影《哪吒·魔童降世》正在热映引起了许多热议。人们一方面在讨论电影对《封神演义》中哪吒故事的改编到底有多大、改编得好不好,另一方面也在思考还有哪些中国故事可以搬上大荧幕、走向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的经典神话传说。
一、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
原文:“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二、女娲造人及补天传说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和《楚辞》中已经出现了女娲的记载。最早明面提出女娲造人故事的是《风俗通义》(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是《淮南子·览冥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
三、伏羲演八卦
伏羲是楚帛书记载的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位居“三皇之首”(“三皇”有诸多版本,《吕氏春秋》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尚书》版本为伏羲、神农、燧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四、神农尝百草、神农鞭药
西汉的《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史记》中:“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相传,神农尝百草积累的药物知识越来越丰富,并不断得到后人的验证,逐步以书籍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的经典之作。《神农氏药经》又名《神农帝连续篇》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药经》专著,是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
五、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山海经》。相传当时黄帝部落、神农部落、九黎部落争霸,黄帝部落先发制人突袭神农部落取得胜利,这就是阪泉之战。后黄帝部落乘胜追,挺进九黎部落根据地,与蚩尤会战于涿鹿之野,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
六、仓颉造字
仓颉传说是黄帝的史官,传说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即“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荀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本经训》《史记》《说文解字》均对此有所记载。
七、后羿射日及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完整的故事是《淮南子·本经训》以《山海经》为蓝本进行编写的。《楚辞章句·天问》亦有描写:“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嫦娥在中国神话中是月宫仙子。《山海经》中记载嫦娥是古天帝大羿的妻子、帝俊之妻,本名恒娥(姮娥)。嫦娥奔月的神话据现存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秦代王家台秦简《归藏》)。西汉初期的《淮南子》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为典故引用:“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嫦娥奔月故事现已成为中秋节的起源。
八、精卫填海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故事最早记载于《山海经·北山经》。
九、夸父逐日
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相传在黄帝时代,夸父族其中一个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放到人们的心里面,于是就开始逐日。他口渴的时候喝干了黄河、渭水,准备往北边的大湖(或大泽)去喝水,奔于大泽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为桃花园;而他的身躯化作了夸父山。
十、尧让舜替、大禹治水
根据《尚书》及《春秋》记载,黄帝之后先后出了三位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舜和禹。《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已年老,想找一个人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他听说了舜的贤能,在舜经历重重考验之后,尧将首领之位传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之一,在《山海经·海内经》《尚书》《吕氏春秋》《史记》等经典中均有记载。相传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疏”。率领民众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大禹也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舜的继承人,成为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五帝”也有许多版本,《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尚书》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例1】“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 )的洪水。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海河流域
【答案】B
【解析】大禹治理的是黄河流域的洪水。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故本题选择B项。
【例2】传说中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
A. 盘古、女娲、哪吒
B. 刑天、女魃、后羿
C. 刑天、夸父、精卫
D. 盘古、女娲、精卫
【答案】D
【解析】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精卫衔石填海。因此,选择D选项。
【例3】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的“三皇五帝”,五帝的谱系为( )。
A. 神农氏、有巢氏、黄帝、尧和舜
B. 有巢氏、黄帝、帝喾、尧和舜
C. 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D. 黄帝、帝喾、神农、尧和舜
【答案】C
【解析】《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故本题选择C。
历史书籍中为什么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列为四大民间传说,
在中国文化中,民间传说一直被视为反映社会风貌、人民心理和价值观的镜子。四大民间传说即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是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之一。这些传说很多都被用来表达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等方面的渴望和不满,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故事发生在东晋,梁山伯是一个贫苦的书生,而祝英台则是一个富家女。两人相爱却难以在一起,最终在死后得以永远相守。这个故事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它表达了对真爱的渴望和对阶级分化的不满。
牛郎织女则是中国文化中最古老的爱情故事之一。这个故事发生在夏朝时期,牛郎和织女是天上的两位神仙,却因为违背规定私奔到人间。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真爱的追求和对正义的渴望。
孟姜女的故事则更多地关注了女性的命运和独立性。孟姜女是一个古代女子,她的丈夫被关在万里之外的咸阳城中,后来被官方错误地处死。孟姜女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后,终于找到丈夫的尸体。她为丈夫哭泣并摔碎自己的月琴,表达了对不公和家庭幸福的渴望。
白蛇传则是中国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传说之一。这个故事中,白蛇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与青蛇一起降妖除魔。这个故事既表达了对正义和勇气的赞赏,又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尊重自然的态度。
这四个民间传说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些传说不仅是儿童读物,也是成年人的精神食粮。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对真理和美好的追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传说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这些传说不仅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普及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有力工具。四大民间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传说之一。这些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发光发热。
中国是一个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数不胜数,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聆听到许许多多精彩纷呈的神话故事。
每个人从小对于故事中的那些仙境充满了向往,原以为这些仙境都是虚幻的世界,没想到它们许多都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中国的土地上,于是去“仙境”里游览一番又成为我们朝思暮想的愿望。
蜀黍今天列举出10个神话故事中的“仙境”,去过5个以上的人,简直赛过了活神仙。
1、蓬莱仙境蓬莱自古就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因为时常会出现海市蜃楼奇观,它也被称为“蓬莱仙境”。
蓬莱因蓬莱阁、三仙山、八仙过海等景区而名闻遐迩,其中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中的蓬莱仙阁是其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每年都会有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2、瑶池春秋战国典籍《列子·周穆王》曰“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传说瑶池便是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
瑶池是新疆天山天池的古称,它是中国三大天池之一,也是游览新疆的必打卡之地,一年四季都会吸引来无数的游客感受其波澜壮阔的迷人风光。
3、昆仑仙山中国神话故事中经常会提及“昆仑仙山”,其实自古昆仑山就被誉为中华的“龙脉之祖”和“万山之祖”。由此可见昆仑山在华夏民族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蜀黍有幸数次自驾途径昆仑山口,它的巍峨雄伟令人膜拜,昆仑山口仅是连绵起伏昆仑山脉的一个缩影,有朝一日要再去看一看昆仑泉、昆仑桥和它数不胜数的自然奇观。
4、花果山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花果山,是《西游记》中最逍遥自在的地方。如今的花果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南云台山中麓,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美誉。
这座花果山山海相依、古树参天、溪水潺潺、花果飘香、猕猴成群,它因奇峰异洞、怪石云海构筑而成的风光奇异,似乎比起《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更为迷人。
5、火焰山《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火焰山,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其中的“三借芭蕉扇”更是精彩绝伦。在新疆吐鲁番盆地,虽然见不到铁扇公主,但是火焰山却实实在在地矗立在那里,依然是炙热难耐、火烧火燎的。
火焰山地表最高温度高达89°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火焰山。它与吐鲁番其他地方遍地葡萄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反而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去看一看它也成为新疆旅游的“热点”。
6、龙宫神话故事中的海底龙宫又被称为水晶宫,它被描述得富丽堂皇,那是龙王和龙之九子生活的地方。现实世界里的“龙宫”并不在汪洋大海里,而是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境内。
那是集溶洞、峡谷、瀑布、峰林、绝壁、溪河、石林、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奇景于一体的自然奇观,它被誉为“天下喀斯特,尽在龙宫”。
7、巫山神女峰楚国《高唐赋》、《神女赋》中均有提及巫山神女峰,而且“巫山云雨”更被誉为仙境。重庆市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巫峡大江北岸,一座石峰高耸入云,那便是传说中的神女峰。
神女峰自古又被称为望霞峰、美人峰、仙女峰、神女天下峰,它是巫山十二峰之最,相传为巫山神女瑶姬居住之地。
8、 阆苑仙境阆苑位于四川古城阆中,古典曰“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
唐滕王元婴在任隆州刺史时,在阆中大兴土木,兴建的富丽堂皇的宫殿与传说中的“阆苑仙境”不期而合。阆中古城自古就被说成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天上瑶池,地下阆苑”之说,所以神话故事中的“阆苑仙境”就是它了。
9、桃源仙境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里的桃园仙境,是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如今位于湖南省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桃花溪,就如《桃花源记》中的描述:“忽逢桃树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它便是现实版的“桃园仙境”。
10、鼎湖峰在浙江省缙云县仙都风景名胜区内,有一座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 米的石峰,它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笋”。传说它的顶部便是轩辕黄帝得道升仙的地方。
唐代诗人白居易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述了鼎湖峰奇观。
以上便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些“仙境”,您去过几个了呢?有朝一日会不会每一处都去走走看看?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爱情传说。
鹊桥
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牛郎织女》传说始于《诗经·大东》。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
“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
每到过节时,古代女性会向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
华夏有许多关于造房子,做渔网,以至于造嫁娶等传说,记录了人类文明逐步发展的过程。哈尼族和彝族则有更神奇的传说,描述了人从蒙昧到成为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人的过程。
哈尼族传说哈尼族有一个关于人类发展过程的人谱。根据人谱,人最初的来源是一位女神俄玛。女神生下一个神,这个神生下第一代人。人又生下一代又一代的人。最初的人与现在的人很不相同。他们不够聪慧,记不住东西,耳朵背,眼睛也看不太清楚。随着人传下一代又一代,人逐渐耳聪目明,也能记住东西,善于思考。这才是与现在的人一样的人。
哈尼梯田
彝族传说彝族有个类似的故事。天下曾有三代人。第一代人是独眼人,分不清自己与动物的区别,与动物强食,也吃动物,甚至同类相食。而且他们吃生肉。第二代是两只眼睛,但是是纵目人。他们能分清自己与动物的区别。他们偶然学会了用火,再也不吃生食了。不过他们不懂得互相帮助,若是有人去世就直接扔到山崖下。到了第三代人,就出现了跟现在一样的横眼人。横眼人相互帮助,相亲相爱,是现在的人的先祖。
人类在一代一代中逐渐发展哈尼族和彝族的神话都差不多,都是经过很多代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文明。只不过哈尼族传说中人经历了十多代才变得文明,而彝族传说中人经过三代就变得文明了。哈尼族传说中人的变化着重于人的智慧的提升,还有五官和头脑的灵巧度地提高。
彝族传说中人与动物关系的变化,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以及火的使用,成为人变化的重点。哈尼族人描述的是个人技能的变化,彝族传说描述的是人的社会性的形成。这是从不同的方面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华夏文明中也类似的情况。比如炎帝发明耒耜,人种田更快了。又比如黄帝发明搭建房屋,人住得更舒适了。人们越来越聪明,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来更加幸福的生活。
另外,华夏文明中还留下伏羲女娲制定嫁娶制度的传说,这就是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面,是社会发展的标志。黄帝制定了衣冠等级制度,明确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所以才有了华夏乃礼仪之邦的说法。这也是体现人在社会性方面的一种发展进程。
从考古学上来说,人类发展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不太会用工具,打造的工具也很粗糙,可以说是手脚笨拙,技术落后。新石器时代的人用更丰富更精细的工具,制作的东西也是经过精细打磨,聪明得多,可以说是心灵手巧。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条件也好了许多,会搭建房屋。
哈尼族神话和彝族神话中描述的前几代人,可能就是记录的旧石器时代的人。而后面聪慧的人,就是记录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不过他们没有记录更丰富更明确的内容。
考古学上还有一个说法,伏羲就是新石器时代的开端。从传说中的时代,到伏羲和女娲发明许多东西,都能与这一说法印证。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正好将这个模糊的转折点变得清晰起来。
相较于华夏传说,哈尼族和彝族的传说就有些潦草和简略了,但是也是一种对人逐渐向文明发展的过程的记录。它们与华夏传说一起,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为研究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