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事务所#习劳知感恩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家庭教育的方向是什么?就是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如何让孩子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值得我们所有家长去仔细学习和探讨。
首先,由于疫情在家的孩子们上网课之余应多做家务,习劳以后的孩子才能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她们会更加有感恩心!
其次呢,除了习劳知感恩,孩子因为常动所以非常勤劳。勤劳对身体有帮助,而他在做事的过程中,他的大脑随时在动,所以常作家务的孩子大脑特别灵活。学习不好的孩子在家务中能体会到自己更大的价值感,可以增加其自信心。即使成绩不好,自信心足的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儿。成绩好的孩子更应该做家务,只会学习。不会家务的孩子,会毁了其一生。
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有个学习好又帅气的男孩,很多女孩子都喜欢给他玩。寒冷的冬天,他找女生给他洗衣服,可以得到10元的报酬,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便下降了许多。大家还以为家里有钱呢!在放假时,他的家人来接他,看到穿着普通,还是下窑打煤,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彻底的毁了。这样一个学习好,拿着爸爸用生命换来的钱挥霍,还有几个人能看好他呢?从小就让孩子做家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次,习劳还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意志力,有了意志力,还怕孩子做事不长久吗?
不是家务需要孩子来做,而是孩子需要通过做家务成长自己!放手让孩动起来吧!
“佛功德相,叹莫难量。”
佛的功德唯有佛和佛之间才能完全清楚明了,而凡夫众生,乃至菩萨,即使十地菩萨,也难以了知、说尽佛的功德,这是非常微妙的。
“佛之功德,浩瀚无垠。”这句话是对佛陀无尽功德的赞美。佛陀的功德是如此广大,即使是佛陀之间也难以尽其究竟。这是因为佛陀的功德并非世间的财富或地位,而是其智慧、悲悯和觉悟的体现。
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即使我们竭尽全力,也难以理解佛陀的圆满功德。即使是菩萨,他们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精进,达到了十地菩萨的境地,但依然难以洞悉、言说佛陀的圆满功德。这是因为佛陀的功德是超越世间的,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然而,尽管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佛陀的功德,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佛陀的教诲,来接近佛陀的境界,体验到佛陀的功德。我们可以通过禅修、持戒、布施等方式,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智慧,增长我们的悲悯。
佛陀的功德虽然无法言说,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去感受、去体验。这也是佛教的魅力所在,它提供了一条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接近、去理解佛陀的境界的道路。
智德智德,智就是智慧的智。
无始以来,每个人都生活在迷惑之中,都有无尽烦恼。而佛,从德行上来说,是破除一切迷惑,破除一切无知,证得无上智慧。这就是佛的智德。
智德,即智慧之德,是佛陀圆满的智慧品质。
自无始以来,众生皆被无明烦恼所困扰,生活在种种迷惑之中。然而,佛陀凭借其无上智慧,破除了一切无明与困惑,证得了圆满的觉悟。这就是佛陀的智德。
佛陀的智德,不仅使他自身脱离了痛苦与烦恼,更为众生指引了通往解脱的道路。佛陀通过教诲与示现,使众生得以认识并实践智慧,从而破除迷惑,逐步走向觉悟。
简而言之,佛陀的智德是其无量智慧的体现,是众生修行的楷模和典范。通过学习佛陀的教法,我们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智慧,破除迷惑,最终达到解脱的境地。
断德断德,是可以断除一切烦恼而具备无上涅槃。
凡夫每起一个妄念,都是烦恼的展现。很多时候不容易觉察,但是随着修行功夫日益加深,就会慢慢发现烦恼的存在,这要靠前面的智来打基础。
断德,是指佛陀能够断除一切烦恼,具备无上涅槃的功德。
众生在世间生活中,常常为妄念所困扰,这些妄念都是烦恼的体现。很多时候,这些烦恼并不易察觉,但随着修行的深入,我们就能逐渐发现并认识到烦恼的存在。这需要我们运用智慧来观察和理解。
佛陀的断德,正是通过智慧来观察和理解烦恼,然后以慈悲和定力来断除烦恼。当烦恼被断除,我们就能证得无上涅槃,达到解脱的境地。
因此,佛陀的断德,不仅是对其自身圆满修行的体现,也是对我们众生的启示和引导。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烦恼,运用智慧来断除烦恼,我们也能像佛陀一样,达到无上涅槃的境地。
在室内,尘埃悄然匿迹,无法被肉眼看见。然而,当阳光照射进来,尘埃的痕迹便无所遁形。我们的烦恼也如同这些尘埃,当智慧的光芒未能照耀时,它们并不现前。然而,一旦智慧的阳光透入,烦恼的纷扰便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心头。
我们的心往往被世俗的琐事所纠缠,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到烦恼的存在。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抛开一切杂念,烦恼的妄想便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禅定来增强我们的定力,让智慧的光芒得以穿越烦恼的迷雾。
当我们的定力逐渐增强,智慧的光芒逐渐闪耀,我们就能察觉到烦恼的存在。而佛陀,他已在这个层面上断尽了一切烦恼,达到了圆满的觉悟。因此,佛陀的德行中包含了“断德”,这是对佛陀能够断除一切烦恼、证得无上涅槃的赞美。
佛陀的断德教诲我们,我们要通过智慧来观察和认识烦恼,用定力来断除烦恼。只要我们致力于修行,我们也能像佛陀一样,达到断除烦恼、证得涅槃的境地。
恩德恩德,是对一切众生说的。佛从无始劫以来修菩萨行,不单自己证果,还要让一切众生证果。因为佛对众生有叹莫能穷的恩德,所以凡夫今生能够听闻佛法。得闻善法,除了自己的善根之外,还有佛的一份加持力在里面,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去感恩佛的恩德。
佛陀从无始劫以来修习菩萨行,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觉悟和解脱,更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让众生也能证得觉悟和解脱。正是因为佛陀对众生怀有如此深厚的恩情,我们这些凡夫才能够在今生有幸听闻佛法。
我们能够听闻善法,除了自己过去的善根之外,更有佛陀的加持力在其中。佛陀以无尽的悲悯和慈爱,加持我们,引导我们走向解脱之路。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去感受佛陀的恩德,去感激佛陀的教诲。
转载请注明来源:宝岛藏金阁
关 于 我 们
丨宝岛藏金阁丨
大型鎏金佛像工程建造
户外鎏金工程建造
各类佛像修复
寺庙古建修复
鎏金工艺品摆件
佛具艺术品定制
文创用品定制
艺术家联名款工艺品
曾国藩的四条修身要则
同治九年(1870年)九月二十二日晚,曾国藩在天津寓所写下如下一段日记:
是日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四者之功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两个月后,他将这则日记的内容通过诠释文字拓展为一封家信,寄给纪泽、纪鸿两个儿子。此时的曾国藩已是百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将自己多年的人生思考和追求凝聚为四句话、八个字,作为最后的家训传给二子,希望他们牢记于心,传之于后。信的结尾写道:“余衰年多病,目疾日深,万难挽回,汝及诸侄辈身体强壮者少,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儆惕,以补昔岁之愆;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与日记相比,家信中四条的内容改动了三个字。一是第一条的“慎独则心泰”,将“泰”字换作“安”字,意思没有变。二是第四条“思诚则神钦”,“思诚”改为“习劳”,这两字改得贴切。其实,这四条八个字,既是曾国藩对子侄做人的要求,更是他在个人修养方面一生的追求。
“修身”是中国传统士人成长过程中贯穿其一生的重要环节。《大学》里有这样的论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在这里,把“修身”作为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理想人格的基础,即一切事业的成功“皆以修身为本”。曾国藩提出的“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修身要则,既有对前贤的继承和吸收,更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省悟。
慎 独 则 心 安
“慎独”,即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要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妄取、不苟为、不放纵。在儒家学说中,“慎独”乃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宋明理学家最重视的也是人独处时的态度。在曾国藩的日记中随处可以看到他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针对内心深处“一闪念”的某种错误想法或某种不为人所觉察的不道德行为,对自己所进行的反省、自责、鞭笞,甚至辱骂。
“母亲五十八寿辰……是日不能预备寿面,意在省费也。而晡时内人言欲添衣,已心诺焉,何不知轻重耶?颠倒悖谬,谨记大过。”这则日记需稍加说明。此时曾国藩在北京翰林院供职,妻子随他在京居住。而父母双亲则远在湖南乡下老家。这一天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三日,恰逢曾氏母亲生日,因为母亲远在家乡,所以尽管曾在这天日记里写的第一句话即是“母亲五十八寿辰”,但并没有预备寿面,他考虑的是母亲不在身边,“意在省费也”。但是,吃饭的时候妻子向他讲起,想添置一件衣服,曾虽然口头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已答应了。就这么一件他不在日记里写谁也不知内情的事,让他自责不已,在日记里大骂自己不知轻重、颠倒悖谬,还给自己记了大过一次,以接受教训。
同年十月初十的一则日记更有意思:“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梦中的事更是除他本人以外无人知晓,即便对于这种情况下流露出来的一丝贪欲,他也不放过,在日记中责备自己:看看你已经卑鄙到什么程度,连做梦都羡慕别人发财。
“慎独则心安”,说的是一个人在独处时尚且能为善去恶,心中自然无一愧疚之事,“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就像俗话所讲的“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就能保持心情的愉悦。修身首在养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慎独”就是最好的养心,可以使人得到最大的快乐。
主 敬 则 身 强
“主敬”,亦是儒家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曾国藩认为:“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曾国藩强调“主敬”,实际上突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庄敬日强,安肆日偷”。人要自强、自信、自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庄敬严肃,持这种态度的人,必定会事业有成,生活充实;反之则精神萎靡、缺乏自信、处处傍人,必定是事业无成、生活空虚,即便是身体也不会好。
“主敬则身强”说的就是这层意思。曾国藩一生“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主敬”二字,即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求 仁 则 人 悦
“求仁”,就是对人要有仁爱之心。“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曾国藩十分推崇宋儒张载在《西铭》中对人与人、人与万物关系的概括:“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类万物同为天地父母所生,同出一源,因此都应该互相关爱。曾国藩把这种关系上升为“必如此,乃可谓人,不如此,则曰悖德,曰贼”的高度。
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初八的日记中,曾国藩记下了他和九弟国荃关于“为人之道”的一段讨论:“夜与沅弟论为人之道有四知……四知之目即《论语》末章之‘知命、知礼、知言’,而吾更加以‘知仁’。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我欲足以自立,则不可使人无以自立;我欲四达不悖,则不可使人一步不行,此立人达人之义也。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诸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故吾于三知之外,更加‘知仁’。愿与沅弟共勉之。沅弟亦深领此言。”
“求仁则人悦”,就是说,只要你时时、处处与人为善、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别人也就欢迎你、信服你,可以说,“求仁则人悦”是曾国藩一生在处理官场、朋友、家庭等人际关系时所遵守的一条基本原则。
习 劳 则 神 钦
习劳,即身体力行,一个人衣食住行,与他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匹配,这才符合天道、受人赞许,也就是神钦。当一个人的付出和他所得相一致的时候,那就不会招来嫉妒和怨恨,否则,就会惹得人怨。在给纪泽、纪鸿两个儿子的信中,曾国藩写道:“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此时的曾国藩是侯爵、大学士、两江总督,他在信中能够如此清醒地看到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这种不平等的现象,能够如此真诚地对农夫织妇这些人们予以同情,对于不事生产却坐享奢华生活的人给予严厉的谴责,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更不容易的是,这种同情和谴责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和口头上,而是付诸实践,用来律己,用来教育和约束自家的子弟。
翻阅曾国藩日记,随处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记载:“细思修己治人之道,果能常守‘勤、俭、谨、信’四字,而又能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自然寡尤寡悔,鬼伏神钦,特恐信道不笃,间或客气用事耳。”“细思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前此所见之‘勤、大、谦’……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勤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勤能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吾将守此二字以终身,倘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
在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十一日给家乡的四位弟弟的家信中,曾国藩写道:“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住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要求家中的子侄从小要和农家子弟一样,养成劳动的习惯。把“习劳”二字作为自己修身的重要内容且用以严格约束子弟,固然与曾国藩出身农家、从小受到祖父和父母的影响有关,但更主要的可能是出于他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信念和个人阅历的智慧。
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这是曾国藩一生用以儆惕的修己之道,是他被誉为“千古完人”的魅力所在,更是他一生学问、事业成功的基础。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