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稽首是什么意思(稽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6 09:39:39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稽颡”礼仪——规范丧礼礼仪篇(第四)

这就是稽颡

稽颡,音qǐ sǎng。作为古汉语的特定词汇,“稽颡”我们很面生。但现代汉语有一个成语叫“五体投地”,我们都很熟悉。稽颡就是五体投地,五体投地就是从稽颡来的。

作为一种行礼礼仪,稽颡的规范动作要求是;屈膝下跪,双手前伸,手心朝上,手背及地,额头在两手之间触地。两上体,两,加头,皆触地,即五体投地。

实际生活中,家有丧事,举行堂祭、告庙、路奠等等奠仪丧仪活动时,孝子孝孙等跪下趴在灵柩两边不动,这个礼仪动作,规范丧礼中就叫稽颡。

《千字文》第一百一十句有:“稽颡再拜,悚惧恐惶。”意思是,孝子当丧,稽颡伏地,心里恐慌。

按《周礼》的记载,跪拜礼的最高礼仪是稽首,适用范围包括臣拜君、子拜父、众人拜苍天,生民拜神灵,后人拜祖宗。稽首行礼的基本动作要求是: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手心向下,拱手于地,额头缓缓触地,停留一段时间后抬起,如此再三,礼毕。

大体上讲,稽首礼专用于丧事,就是稽颡。换句话说,稽颡就是稽首礼在丧事上的应用。

注意:稽首行礼一次就行了,礼仪的意思就到了,多次稽首表示格外尊重。稽颡行礼是一直趴着,待特定丧仪活动结束,才能起来。

我们对照规范丧礼典籍文本,讨论一下稽颡礼仪,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这也是稽颡

1、丧事活动中,哪些人需要稽颡?

一般居民家庭有丧,稽颡行礼人员,必须是主家丧服人员,而且是在灵堂有丧位的丧服人员。

所谓“在灵堂有丧位的丧服人员”,包括丧服一等斩衰和二等齐衰人员,具体有:丧主及其他孝子,承重孙及其他孝孙,逝者的兄弟、叔伯兄弟、堂兄弟、侄、堂侄、侄孙等;上述人员的配偶;逝者的配偶。

灵堂的丧位设置,男右女左。即以南向开门为参照,灵柩东面为男性人员丧位,灵柩西面为女性人员丧位。

君有丧,臣灵堂有丧位,具体要求这里从略。

稽颡俑

2、丧事活动中,哪些场景需要稽颡?

丧事活动中,所有奠仪事项,孝子孝孙等均须稽颡。吊丧人员到丧行礼,孝子孝孙等应当稽颡。

所谓奠仪,即设奠行礼礼仪。丧事活动中,设奠事项很多,包括初终、复(招魂)、沐浴、饭含、袭、小殓、大殓、朝奠、夕奠、动柩朝祖(告庙)、发引、路奠、及墓、祭土、下棺等等。举行奠仪时,在灵堂有丧位的丧主、主妇等主家丧服人员,应当在灵柩两侧稽颡。

吊丧人员祭拜逝者行礼时,丧主等主家丧服人员,应当稽颡。

《仪礼----士丧礼》有:“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意思是说,吊丧人员致祝祷告,丧主等哭;吊丧人员吊拜行礼,丧主等稽颡。

《礼记----檀弓下》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意思是说,吊丧人员行礼,丧主稽颡;吊丧人员行礼完毕,丧主哭着起身。不与吊丧人私语交流。

家有丧事,设灵棚作为祭奠行礼场所的,灵棚的祭案两边有跪棚人员,跪棚人员跪下趴在那里的礼仪动作,就是稽颡。

跪棚小朋友

归结一下。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稽颡两个字?这不重要。但家有丧事,举行规模性丧礼仪式如告庙、堂祭、朝夕奠、路奠等等,孝子孝孙等应当在灵柩两边跪下趴着,知道这个,很重要。这个跪下趴着的动作就是稽颡。现代规范汉语和民间俗语中都没有确定性的叫法和称谓,古汉语就叫稽颡。

稽首

“磕头”“叩首”“稽首”“顿首”“稽颡”,怎样的传承关系?

磕,音kē ,本义是石头撞击、打击声,《说文解字》释为:“磕,从石从盍,石声。”人们磕头时,以头撞地“咕咚咕咚”响,所以叫磕头。

叩,音kòu,本义是敲打、敲击的意思。叩是古字,在《周礼》《论语》《列子》《荀子》《淮南子》等典籍里面都有。人们磕头时,以头触底“咚咚”响,所以磕头也叫叩首,一样的意思。在具体动作要求上,磕头与叩首没有区别,都是趴在地上以头磕地,但磕头偏重于口语,叩首相对文乎一些。

请注意,在宋元之前,没有“磕头”“叩首”这两个词。“叩”和“磕”组词成“叩首”和“磕头”用于礼仪事项,是宋元之后的事情,而且出自民间,有话本小说等为证。明代演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是较早使用“磕头”“叩首”语汇的。在规范礼仪文本和官方较为正式的礼仪操作中,一直到晚晴,礼仪事项使用“稽首”“顿首”和“稽颡”,一般不用“磕头”“叩首”。

大体上讲,“稽首”“顿首”是礼仪源头,“稽颡”是专用于丧礼的稽首,有差异但不大。磕头和叩首,是从稽首(和顿首等)演进演义出来的礼仪,通俗地讲就是民间简化版的稽首。相对于稽首来说,磕头和叩首动作实施较为简单随意,符合一般居民相对简便的生活状态。

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之前,行礼礼仪有三大类:一是跪拜礼;二是拱手礼;三是揖礼。拱手礼是外出相遇礼仪,揖礼是拱手礼和跪拜礼的辅助礼仪,跪拜礼是行礼礼仪的主体。

跪拜礼有九拜。《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1、关于稽首

稽首,读稽(qǐ)首,古代的一种行礼礼仪。郑玄注《周礼》:“稽首,拜头至地也。”贾公彦疏《周礼》:“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按清代著名学者姚鼐的考证:“《周礼》曰:稽首其仪,右手至地,左手加诸右手,首加诸左手,是为拜手稽首。《礼》曰:稽首,据掌致诸地,以稽留其首于手之上,故曰稽首。”

稽首为“九拜”之首,是拜礼中最为庄重的一种,最初适用于臣拜君,即诸侯拜天子,大夫士拜诸侯。秦汉以后,稽首礼被下放,一般如臣对君、下对上、子对父、晚辈对长辈等,都可以行稽首礼。

2、关于顿首

顿首的行礼方法与稽首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稽首要求以头额贴地,有停留时间,顿首要求以头叩地,叩后即抬头,反复几次或数次。

顿首的庄重程度次于稽首,后通用为下对上的敬礼,平辈之间也可以行顿首礼。《三国演义》在 “董承密受衣带诏”一回中,写汉献帝欲以人事托董承,密商之后,密授衣带诏,董承谢帝,“承顿首谢”。顿首这种礼节后世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三国演义》在“诸葛亮大哭周瑜”一回中,写周瑜临死之前给孙权写遗书,开头就是“瑜伏楮泣血顿首百拜,致书于主君明公麾下”。

后世的磕头和叩首,明显与顿首有传承关系。

3、关于稽颡

稽颡是与稽首差不多的礼仪。关于稽颡的行礼,《荀子--大略》说:“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按唐代杨倞的注解:“稽首,亦头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稽颡,则头触地。”大致意思是说,行跪拜礼时,身体的平衡度是关键,屁股和头平衡的行礼,是拜;头低于屁股的行礼,是稽首;头触地的,是稽颡。

稽颡为丧礼专用,基本动作是:屈膝下跪,双手朝前,手心朝上,以额头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仪礼-士丧礼》有:“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礼记--檀弓下》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丧事活动中,举行特定的丧礼仪式,如入殓、上庙、堂祭、出殡、路奠等,孝子孝孙随棺柩灵位跪拜的,所行的礼仪就是“稽颡”。

春节要跪拜吗?先看看含义是怎么变化的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竞恒】

春节拜年时,有些晚辈会对长辈行跪拜礼;除夕祭祖时,往往也会有跪拜的环节。但在现代社会,也有人争论跪拜礼的必要性。那么跪拜礼是怎么来的?其含义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东亚社会的跪拜礼最初是在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中出现的,朱熹曾谈到“古人坐於地,未必是盘足,必是跪。以其惯了,故脚不痛,所以拜时易也。古人之拜,正如今道士拜,二膝齐下”(《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意思就是古人席地而坐,并不是像现在炕头上那样盘腿,而是跪坐。因为常年跪坐习惯了,所以脚不会痛,那么在跪坐时行拜礼,就是一种自然的姿态,可以两个膝盖同时跪下来坐,而宋代只有道士还保留着这个“绝活”。

朱熹的说法,其实能得到考古资料的印证,如殷墟花园庄54号墓的墓主,是一个商代贵族,他的脚掌骨前部有明显因长期跪姿形成的痕迹,俗称“跪踞面”,只有长期席地而跪坐的姿势,才会在脚掌骨上形成这种痕迹。《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坐板,坐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跪坐久了在木地板上留下了膝盖和脚指的痕迹。《三国志·魏书·管宁传》记载他“常坐一木榻上,积五十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皆穿”,膝盖跪坐得把老木榻都坐穿了。

河南密县打虎亭二号汉墓壁画中的宴饮场景(资料图)

当时的人们,日常确实习惯跪坐,跪在当时没有什么尊卑的含义,就是一种坐姿,跪拜的礼仪部分实际上就是拜,而不是跪。

朱熹指出“跪坐,故两手下为拜。‘拜’字从两手下。古者初冠,母子相拜;妇初见舅姑,舅姑答拜;不特君臣相答拜也”。就是说,跪坐着把两只手放下来到席子上,就是跪拜。跪拜礼的精神,首先是双方人格的对等和尊重。在先秦古礼中,年轻人行冠礼会和参与自己仪式的母亲互相跪拜,新媳妇会和自己的公婆互相跪拜,君臣之间也坐在席子上互相跪拜,这和很多人想象中的跪拜是“奴性”的表现,截然不同。

当然,对于君臣互相跪拜的情况,臣拜君容易理解,君就算礼貌性地答拜臣,是不是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就行了,不必像臣跪拜君那么标准?对此,朱熹的学生安卿就有疑问:

“安卿问:古者天子拜其臣,想亦是席地而坐,只略为之俯首,便是拜否?曰:太甲‘拜手稽首',成王‘拜手稽首',疏言稽留之意,是首至地之久也,盖其尊师傅如此。后来晋元帝亦拜王导,至其家,亦拜其妻。”

对于安卿的疑问,朱熹根据《尚书》的记载回应,商王太甲拜大臣伊尹,周成王拜大臣周公,其跪拜姿势都是稽首,即脑袋都碰到地面了,这显然是很硬核的跪拜姿势。此外,朱熹还举了东晋元帝拜大臣王导的例子,晋元帝甚至还拜过王导的妻子。

朱熹对此的记忆发生了一点偏差,其实不是晋元帝拜王导,据《晋书·王导传》、《晋书·荀弈传》记载,是元帝的孙子晋成帝拜王导。不过晋元帝和王导之间的法帖,都用朋友平辈之间的“顿首”一词,也是互相跪拜的意思。

朱熹要表达的信息很清楚,古代君臣之间互相跪拜,并不是什么“奴性”的体现,恰恰相反,这体现了君臣之间人格的对等。

朱熹的学生林夔孙又疑惑,说“虞礼,子为尸,父拜之”,即祭祀时儿子扮演自己爷爷,担任爷爷的“尸”这个角色,他父亲却要拜儿子,这让人感到费解。朱熹回答说:

“古人大抵如此,如子冠,母先拜之,子却答拜,而今这处都行不得。看来古人上下之际虽是严,而情意甚相通,如‘禹拜昌言'、‘王拜手稽首'之类。到汉以来,皇帝见丞相,在坐为起,在舆为下。赞者曰:皇帝为丞相起!尚有这意思。”

朱熹认为,古代中国人的跪拜礼精神,最重要的便是“情意相通”,先秦古礼儿子的冠礼上母亲先跪拜儿子,这在他生活的宋朝都是不可思议的,但这种跪拜礼首先就是要安放亲密的情感,汉代皇帝见到丞相要起立致敬,也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再次证明,跪拜礼和“奴性”无关,它的落脚点是共同体内真实情感的安放。但跪拜礼在中国的含义有一个变化。当人们从席地而坐变成了垂足坐椅子后,“坐(也就是跪)”的含义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一个人坐在椅子上,而另一个人却跪在地面上向他拜时,跪拜就出现了扭曲的意义。

臣向坐在椅子上的君主跪拜,最早出现在金国,《金史·高汝砺传》记载“元光元年四月,汝砺跪奏事”,即跪在地上向坐在椅子上的君主汇报工作,这一鲜明对比,正好符合当时金元时期比较重视主奴关系的文化氛围。

明、清继承了这个趋势,发展到清朝甚至演化出对皇帝的“三跪九叩”,而自称“奴才”甚至成为一种特权,至此跪拜礼彻底和“奴性”联系在了一起。但需要正本清源的是,古礼中跪拜礼本身的精神,恰恰是追求的是人格对等,只是后来发生了扭曲。

清宫剧中常见的叩首场景

朱熹根据先秦古礼的精神制作了《朱子家礼》,其中对于跪拜也有规定,如“凡拜,男子再拜,则妇人四拜,谓之侠拜。其男女相答拜亦然”,即规定了男女之间互相跪拜,表达对于对方人格尊重之意。在冠礼方面,“冠者北向拜父母,父母为之起。同居有尊者,则父母以冠者诣其室拜之,尊长为之起。还就东西序,每列再拜应答,拜者答拜。”即行冠礼的年轻人跪拜父母,父母则起立答礼,类似汉代皇帝为丞相起立的礼仪。类似的,对于同居的长辈尊者,行冠礼的年轻人对其进行跪拜,尊长也起立还礼。

宋代以降,随着金元时期庙堂之上跪拜礼的扭曲化,与之相对的则是,民间在践行跪拜礼中还保留着比较多对等性的答拜之类的内容。尤其是如果严格执行朱子家礼,就绝不会出现一个人高坐在椅子上,一方向他不停跪地磕头的这种画面。现在一些“国学大师”搞的拜师礼,高坐受拜而无惭色,与其说是在“弘扬传统文化”,不如说是在恶搞传统文化。

朱子家礼在东亚有深远的影响,辐射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这些东亚国家在跪拜礼文化方面也自然受到影响,其中朝鲜受家礼影响最深,因此现在韩国著名的跪拜文化,其实也是这种影响下的现代延续。

朝鲜李朝表彰《朱子家礼》,将其作为全社会的礼仪典范,除了李退溪、宋时烈等大量儒者研究著作之外,还致力于向全社会的推广,出现了很多向面妇女、儿童的家礼类通俗读本,如宗英鸾、寿文叟的《丧礼谚解》就是为不懂汉字的朝鲜平民写的,用朝鲜本土谚文书写,通俗易懂,受到社会上的欢迎。类似的还有申湜《家礼谚解》,针对的读者也是“穷村细民”和“僻氓蒙学”。

在此背景下,朱子家礼渗入朝鲜社会的各个角落,其跪拜文化也自然渗透到朝鲜文化并延伸到现代韩国文化之中。

以婚礼的跪拜为例,“交拜合卺”之礼成为婚礼的必要环节,家礼衍生出的朝鲜婚礼中,夫妇“交拜礼”是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使用,新郎为阳对应奇数,新娘为阴对应偶数,所以新娘拜偶数的两次,新郎答拜奇数的一次。

韩国传统婚礼场景

在祭祀礼方面,也发展了跪拜礼的精神,如《朴正字遗稿》中规定,“宗子宗妇为其子孙行也,独先众北向拜,众皆东西相向,拱立以俟尊长起揖于堂上,以答宗子宗妇之拜。既揖,就坐。宗子宗妇乃相向分立于东西男女拜位之外。于是众皆就位拜如仪。”尊长对宗子宗妇的跪拜,答以起揖之礼,这也是朱子家礼的精神。

笔者在B站上也曾看到现代韩国青年行冠礼的视频,加冠之后,其中行冠礼青年跪拜尊者,尊者回拜,冠者还和更幼小的参礼者之间也进行过互相再拜,其精神都是符合古义的。

日本也曾受到朱子家礼等在内的中国跪拜礼文化的影响,由于日本和朝鲜一样仍然保留着席地而坐的古俗,没有发生座椅垂足而坐的巨大改变,因此在礼仪上反而更容易继承和发展古代中国跪拜礼的核心精神面貌。

根据《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早在史前时代的日本,当时就出现了“或蹲或跪,两手据地,为之恭敬”的早期跪拜礼仪。在此后古坟时期,百济五经博士段杨尔、高安茂又将记载有各种跪拜礼的中国三礼带到了日本,大化革新时期更是进一步模仿儒家的礼学。武家时期,宋学的《礼记集说》以及朱子学等进一步渗入各地方的文化知识之中,到德川时代发展到成熟。

中国古代的跪拜礼,按照《周礼·春官·太祝》之说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肃拜等多种,这些不同的跪拜礼都影响到了日本的跪拜方式,如日本的“坐礼”就是先跪坐,双手触地再上身曲申,坐礼分三种,即真、行、草,为头部触碰到手的位置不同。

中国的振动拜礼,在电视剧《琅琊榜》中就有表现,即跪拜时双手拍击,这个跪拜方式传入日本后主要对神道教拜礼形成影响。而中国的女性跪拜礼,身体前倾但头不触碰地面,这种又影响到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女性跪拜方式。这些源自中国古代席地而坐的各种跪拜礼,至今仍然对日本社会发生着影响,在社交活动中使用。

《大奥》剧照

此外,越南也受到中国跪拜礼的影响。朱棣统治越南时期,就向越南颁发《五经大全》等朱子学书籍,到越南黎朝建立后,《朱子家礼》等成为越南社会的礼仪典范,因此家礼中的跪拜礼仪也开始在越南社会流传,时人婚礼及服丧均开始依《朱子家礼》进行,因此当时越南的跪拜礼自然汲取了家礼的跪拜形式。

从目前的发现来看,越南本土的家礼类文献非常丰富,汉文外也有本土喃字的通俗解释。目前越南汉喃研究院收藏的古代越南家礼文献有包括《家礼捷径》、《家礼略编》、《家礼杂仪》《阮氏家训》等在内的十二种,六十种版本,数量庞大,显示了越南社会对家礼的学习和吸收非常深入,并形成了自己本土特色的家礼,但其家礼中的各种跪拜仪式与内在精神,仍然继承并发扬了来自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精神。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古法丧礼哀哭分为哪些种类和状态?

古法丧礼哀哭的要求十分复杂,有肢体动作要求,有行为状态要求,有声音言语要求,大致归结一下,有以下几种:

(1)踊(音yǒng)。《仪礼--士丧礼》《仪礼--士虞礼》《仪礼--既夕礼》以及《礼记--丧大记》等篇章,只要有礼仪事项,肯定反复出现“主人踊”“丈夫踊”“妇人踊”等。“踊”是丧主、丧妇主、主家重服人员的规定哀哭动作。“踊”的本义是向上跳的意思,作为丧礼的“踊”,是指手脚齐用,跳起来哭,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极度伤心,不成人样。这个“踊”是最耗人精力最累人的,古法丧礼要求主人执杖,就是拄着拐棍支撑身体的。后世礼俗对丧主、丧妇主等安排专人搀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踊”。

(2)稽颡(音qǐsǎng)。《仪礼--士丧礼》有:“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礼记--檀弓》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稽是停留的意思,颡是额头的意思,稽颡就是屈膝下跪,双手朝前,以额触地,趴在地上哭。现时丧事活动中,遇有特定的丧礼仪式,如入殓、上庙、堂祭、路奠等,吊丧人员行礼时,主家丧服人员如孝子孝孙孝孝妇孝女等,应当跪趴在灵柩或灵位两边地上哀哭,这个动作就是“稽颡”。

注意:稽颡与稽首动作要求基本相同,但仪礼的意义是有区别的。稽首是一般礼仪,是最为庄重的跪拜礼,而稽颡专用于丧事礼仪。

(3)辟。《礼记--奔丧》有:“哭辟市朝。”辟的本义是开辟、打开的意思,丧礼意义上,辟是张开双臂挥舞捶打的意思,包括一边哭,一边捶打着尸床、捶打着地面、捶打着胸脯哀哭等。辟有呼天抢地的意思,所以也是程度较重的丧哭,一般适用于重服人员,如孝子孝孙等。

(4)袒而踊。《礼记--曲礼》有“冠母免,劳毋袒。”袒的本义是指脱去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袒而踊也就是打赤膊,跳起来哭。袒而踊用于男子。

(5)爵踊。妇人不宜打赤膊,所以敞开一点领口,锤击胸口,跳起来哭。

(6)泣。泣的本义是小声哭,即小声哭为泣,放声哭为哭。泣是程度相对较轻的丧哭,一般来说,有哀先泣,然后放声大哭。

(7)交手哭。《礼记--问丧》有:“亲始死,鸡斯徒跣,輯上衽,交手哭”,即去冠、打赤脚、把衣裳的前幅塞进裤腰里,然后两手交叉抱在胸前哭。丧事活动中,在站立情况下哀哭,一般采用交手哭。

(8)哭尽哀。古法丧礼要求,女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捶胸顿足;男子哭泣悲哀,呼天抢地,稽颡触地无容,哀之至也。所谓无容,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不像人样。

现时生活条件下,习俗对丧哭也没有什么严格的规范要求,想怎么哭就怎么哭,全在个人发挥。对照一下古法丧礼要求,哭丧也是技术要求的,可以关注一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