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龙

灵堂是什么意思(令堂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16 02:42:48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丧事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这2字有啥区别?

现在乡间办事吃席,都是请“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搭棚子、桌椅板凳、餐具菜品、仪式娱乐等全部外包,几乎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红事棚房上是大大的“囍”字,白事则换上醒目的“奠”字,都是热热闹闹好几天。万变不离其宗的奥义,早被民间朴素的仪式感融会贯通。

过度的“热闹”消解了丧事的沉重,许多老祖宗传下的繁冗流程都被简化了。谈及葬礼,似乎只有现场张贴的“奠”字,还保持着死亡的庄严。

言归正传,同样是表示悼念,为什么灵堂与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

我们通常都把“祭”和“奠”放在一起说,祭奠、奠祭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在古代,“祭”和“奠”分得很清楚——

死者下葬前的祭祀叫作“奠”,下葬之后的祭祀则称为“祭”。

孔子“梦奠两楹”

“奠”到底什么意思?

有个成语叫梦奠两楹,73岁的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真“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自称为殷人。殷人的殡丧礼节,会将死者棺木停灵在大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之间。

“奠楹、梦奠”后来就成为对德才者死亡的婉称。这里的“奠”,是安置、停放的意思。

奠字的演变

奠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酒器放置在平地上。后来的金文演变成上、中、下结构,“酋”,代表精心酿制的美酒;“一”代表桌面;最底下多了两点,像桌子的两条腿。

所以奠的本意就是将酒食等放置‬在‬台面‬‬上‬,用来‬祭祀。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么一句:“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啥意思呢?

“虞”是下葬后的拜祭仪式,“几”就是几案,“筵”,指铺在地上的席子。

周礼的下葬仪式中,会找一个与逝者有血亲关系或外貌相似的人,担任“立尸”接受大家祭拜,只有这时才会把几案和席子摆放出来。

在这之前,祭品器物都放置在地面上。因为置于地,所以葬前的祭不叫祭,而叫奠——奠,置也。

人初死入殓暂厝后,需要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这个过程叫做奠。

古人认为,逝者没有下葬之前,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会用对待生者的礼仪对待他,将棺柩停在家里,准备酒食供奉;下葬之后,才是真正的离世,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

清朝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对于“奠”的流程有具体的介绍:

“丧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

逝者死亡当天和第五天日出、日落的供奉比较简单,是“小奠”;其余的“八奠”是隆重的殷奠,需要大祭,酒食丰盛,要有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

一言以蔽之,下葬是条分界线:是奠的结束(给‬死者设‬置祭品‬‬),祭的开始(向‬鬼神‬献上‬祭品‬)。

“祭”都有哪些讲究?

古人把葬前之祭称为“丧祭”或“凶祭”,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中提到‬,一切的丧祭都叫做奠,虞祭之后的仪式才叫祭。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凶礼作为儒家的“五礼”之一,自然非常重视,咱们老祖宗可都是讲究人儿。

祭是吉祭,又细分为虞祭、卒哭之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

一、虞祭

逝者下葬后的当天中午,治丧的家人就要赶回去举行虞祭。虞有“安”的意思,举行虞祭的目的,是为了让亡灵入土为安。

虞祭要举行三次:葬后的第二天再虞,到了第四天要三虞。

二、卒哭之祭

三虞之后,在百天时开始卒哭祭。这里的“卒”是停止的意思。

古人奉孝,如父母尊长过世,一直到下葬后很久都悲痛不已,因为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所以叫“无时之哭”。

行了卒哭祭后,就不能这样哭了,不合礼节也太伤神,只需在早晚的时候各进行一次哭奠就‬可‬,称为‬‬“有时之哭”。

三、小祥之祭 

小祥,是指父母尊亲去世后一周年的祭祀活动。

祥,吉也。举行过小祥之祭后,孝子们可以渐渐脱去身上的丧服,换上部分吉服,能吃不加调味的菜和瓜果。

三、大祥之祭 

父母尊亲逝世两周年时,要举行大祥之祭。

孔圣人主张,君子面对亲丧,心情肯定要万分悲痛,而好吃的食物、华丽的衣服,一切娱乐休闲都是享受,太不“孝”了!最少应该悲痛个三年,要吃得差、住得孬、天天哭丧个脸才行。

《搜神记》里就讲过一个叫田琰的西晋人,母亲死后得在她坟边搭个草棚住上三年,只吃粗饭和水,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妻子说。

官员们如果遭逢父母的丧事,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要是敢匿丧不报,被发现了就得革职!

孝子们只有在大祥祭后,饭食才可以吃肉类、加酱醋等调味品。

四、禫祭 

大祥过一个月后是禫祭。祭祀后大宴宾客,这时候漫长的丧事才算大致完成,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能够喝甜酒、听曲乐。

《论语·为政》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因为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形成了咱们独有的丧葬习俗。

可能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祭奠流程琐碎到过于僵化,但正是基于这种礼法的约束力,才令以血亲关系为连结的家族组织纽带不断,才构建了封建社会稳固的秩序和制度。

写在最后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实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中赋予的精神寄托。

死亡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祭奠便是对于亲人深沉的追思,给生的人一些牵挂的希望,慢慢接受生命的离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于故去的亲者,我们终此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谦词敬语汇总

1

敬辞前缀例释

屈老俯光请,雅芳拜华令;叨玉垂大贤,高贵恭惠奉。

1.“敬”头一族。常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别人。

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不敏:没有才能)。

2.“屈” 头一族。

如屈驾:委屈大驾(多用于邀请人);【亦有劳驾、枉驾】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3.“老” 头一族。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

如老伯、老大爷、老太爷:可尊称老年男子;老前辈:尊称同行里年纪较大、资格较老、经验较丰富的人;老兄:尊称男性朋友;老总: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某些高级领导人(多和姓连用);现也指一些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 “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 

4.“俯” 头一族。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5.“光” 头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6. “请” 头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

如请进:请对方进来: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7.“雅” 头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量:称对方的度量大;雅兴:称对方的兴趣大;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或正批评。 

8.“芳” 头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年龄;芳名:称对方(多用于年轻女子)的名字。 

9.“拜” 头一族。用于人事来往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朋友);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识:结识;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10.“华” 头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宗:称人同姓。

11.“令” 头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婿(令袒)尊称对方的女婿;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另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12.“叨” 头一族。

如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13.“玉” 头一族。指对方身体或行动。

如玉成:成全;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玉体:称对方身体;玉照:称对方的照片。

14.“垂” 头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称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垂青:称对方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15.“大” 头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16.“贤” 头一族。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贤侄:称侄子。 

17.“高” 头一族。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论:称别人的议论;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18.“贵” 头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国:称对方国家;贵姓:问人姓;贵校:称对方学校;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19.“恭” 头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20.“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动作。

如惠存: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临;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21.“宝” 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等。

例如:“宝地”,用于称对方所在的地方;“宝号”,用于称呼对方的店铺或名字。

22.“光” 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例如:“光临”,称宾客到来;“光顾”,称客人到来,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

23.“奉” 头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如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或陪同做某事;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托:拜托;奉迎:迎接;奉赠:赠送。 

24.“某下” 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敬称。

例如殿下:对帝王的尊称;阁下:称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用于书信中,外交场合);麾下:指将帅;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常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足下”尊称朋友。

此外还有客套语:

鼎力:大力(表示于请托或感谢,只用于别人对自己);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足下:称对方;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止步;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雅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赐教:给予指教;

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

璧还:归还物品,等等.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例如:他对群众诚恳热情,虚怀若谷,使每个见过他的人都深受感动。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2

谦称前缀例释

愚家小敝浅,鄙舍老贱寒。拙陋不敢管,妾劳寡奴犬。

1.“愚” 头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2.“家” 头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3.“小” 头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4.“敝” 头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人:谦称自己;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5.“浅”头较少。如浅见:浅显的见解。

6.“鄙” 头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舍” 头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8.“老” 头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9.“贱”头较少,称有关自己的事物。(您)贵姓?

贱姓王。 贱妾:文言诗词里妇女的自称;贱息:自己的儿子。

10.“寒”头较少,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11.“拙” 头一族。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著(拙作):称自己的作品。

12.“陋” 头较少,如陋见:浅见。

13.“不” 头一族。

不才:没有才能;不敢当:表示承担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不敏:不聪明(表示自谦);不佞:没有才能;不肖: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

14.“敢” 头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15.“管”头较少。如管见:浅陋的见识。

16.妾:古时女子谦称自己。

17.“劳”头一族,请别人做事所用的客气话。

劳驾:请别人做事或让路。劳步:用于谢人来访;劳动:烦劳,烦;劳累:让人受累(用于请别人帮忙做事)劳神:(用于请别人帮忙做事)费精神。

18.寡人:本来是君王的谦称,即寡德之人。

19.奴:青年女子自称。

20.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21.“过”用于评价别人对自己的行为。

例如:“过奖”,意思是过分的表扬或夸奖,用于对方赞扬自己时;“过誉”,意思是过分的称赞,用于对方称赞自己时。

22.“薄” 用于称呼和自己有关的事物。

例如:“薄酒”,意思是味淡的酒,常用于待客时;“薄礼”,意思是不丰厚的礼物,多用来谦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面子。

23.“刍” 用于称呼自己的见解等。

例如:“刍议”用于称自己的议论。

以下为口语:

费神、费心 :意思是耗费心神、精神,多用于请托或致谢时;

借光 : 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时;

久违 : 意思是好久不见,用于久别后相见;

屈就 :用于请求别人担任职务;

屈尊 :意思是降低身份俯就;

赏光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赏脸 :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失敬 :向对方表示歉意,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陪 :表示不能陪伴对方;

失迎 :因没有亲自迎接客人而向对方表示歉意;

心领 :用于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

幸会 :表示跟对方见面很荣幸。

献丑 :常用于表演技能或写作的时候,表示自己能力不济却敢于表现。

冒昧 :表示(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

3

常用敬辞和谦称

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惠存: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写的上款。

惠临: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谦辞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后进: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过奖:谦辞,过份的表扬或夸奖。指对方的表扬或夸奖。

奴家:青年女子的谦称。

妾:女子谦称自己。

小人:地位低的人的谦称。

仆人:男子的谦称。

不才、鄙人、在下、卑下、窃:“我”的谦称。

贱内:谦称自己的妻子。

愚见:谦辞,说自己的见解。

敢问(请、烦):冒昧地请求别人。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一得之遇: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挂一漏万:挂,列举;漏,遗漏。提到一个,漏掉上万。形容列举到的很少,遗漏掉的很多,很不完备。

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客套话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见笑:指自己言行的拙劣被人笑话。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指对方福气使自己幸运。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婉辞

更衣:婉辞,上厕所。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

其它

高攀:指与地位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

恕:请对方宽恕原谅自己。

蓬筚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筚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问鼎:指谋图夺取(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舍亲:自己的亲戚。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父执:父亲的朋友。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高堂:(书)指父母。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归省:(书)回家省亲。

桂冠:光荣的称号。

合卺(jǐn):成婚。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4

谦词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

称人赠与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己见解说“拙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 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衬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有什么含义

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有什么含义?周公解梦的意思是什么?很多时候自己晚上在做梦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的梦中的场景代表了什么,但是别着急,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周公解梦,来看看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有什么含义在其中呢?

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代表着你没有办法决定了就去做的人,所以常常会丧失很多好机会,你自己也很后悔。

梦见在观看别人的婚礼,代表着你的家人会有好运降临,你本身也有一段安逸顺心的日子。

梦见参加不认识人的婚礼,代表着你得要多注意身体健康,这是在现实中你的身体在潜意识中出现警讯,自己要多注意了。

梦见参加认识人的婚礼,代表着你会有口舌是非,这是说人多而且都相识,所以口舌就自然会出现。

梦见参加结婚喜宴,表示爱情方面处于停滞状态。为了小事与情人吵架,……因为双方都倔强,所以始终找不到和好的机会。这时,你不妨先让步试试看。

已婚男人梦见参加迎亲队伍,代表梦者会身居高位,人们都有求于自己。

已婚女人梦见参加迎亲队伍,代表梦者不久会怀孕,能生一个漂亮的男孩。

未婚男子梦见参加迎亲队伍,代表梦者会与恋人各奔东西。

病人梦见参加迎亲队伍,代表梦者病情会恶化,要多多注意身体。

梦见结婚礼服,代表你将会做一些轻松愉快的工作,并且认识许多新朋友。而梦中如果看到结婚礼服破烂不堪,代表你将会失去一些高贵的朋友。

梦见灵堂在进行婚礼,代表在现实生活中,你对于朋友的不幸感到悲哀难过,也许你会接到已经很老的朋友的不幸消息。

周公解梦的意思是什么:

梦见参加别人的婚礼表示你没有办法决定了就去做的人,所以常常会丧失很多好机会,你自己也很后悔。而如果梦中是在观看别人的婚礼,表示家人会有好运降临,你本身也有一段安逸顺心的日子。

为什么丧事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这2字有啥区别?

现在乡间办事吃席,都是请“专业团队”一条龙服务。搭棚子、桌椅板凳、餐具菜品、仪式娱乐等全部外包,几乎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红事棚房上是大大的“囍”字,白事则换上醒目的“奠”字,都是热热闹闹好几天。万变不离其宗的奥义,早被民间朴素的仪式感融会贯通。

过度的“热闹”消解了丧事的沉重,许多老祖宗传下的繁冗流程都被简化了。谈及葬礼,似乎只有现场张贴的“奠”字,还保持着死亡的庄严。

言归正传,同样是表示悼念,为什么灵堂与花圈上只写“奠”而不写“祭”呢?

我们通常都把“祭”和“奠”放在一起说,祭奠、奠祭差不多一个意思。然而在古代,“祭”和“奠”分得很清楚——

死者下葬前的祭祀叫作“奠”,下葬之后的祭祀则称为“祭”。

孔子“梦奠两楹”

“奠”到底什么意思?

有个成语叫梦奠两楹,73岁的孔子梦见自己“坐奠于两楹之间”,预感到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果真“寝疾七日而没”。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是殷商后代,所以孔子自称为殷人。殷人的殡丧礼节,会将死者棺木停灵在大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之间。

“奠楹、梦奠”后来就成为对德才者死亡的婉称。这里的“奠”,是安置、停放的意思。

奠字的演变

奠是一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形态像一个酒器放置在平地上。后来的金文演变成上、中、下结构,“酋”,代表精心酿制的美酒;“一”代表桌面;最底下多了两点,像桌子的两条腿。

所以奠的本意就是将酒食等放置‬在‬台面‬‬上‬,用来‬祭祀。

《礼记·檀弓下》中有这么一句:“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啥意思呢?

“虞”是下葬后的拜祭仪式,“几”就是几案,“筵”,指铺在地上的席子。

周礼的下葬仪式中,会找一个与逝者有血亲关系或外貌相似的人,担任“立尸”接受大家祭拜,只有这时才会把几案和席子摆放出来。

在这之前,祭品器物都放置在地面上。因为置于地,所以葬前的祭不叫祭,而叫奠——奠,置也。

人初死入殓暂厝后,需要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这个过程叫做奠。

古人认为,逝者没有下葬之前,他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死亡,会用对待生者的礼仪对待他,将棺柩停在家里,准备酒食供奉;下葬之后,才是真正的离世,以活人对待他的礼到此结束,而以鬼神对待他的礼从此开始。

清朝的“朴学大师”孙诒让,对于“奠”的流程有具体的介绍:

“丧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

逝者死亡当天和第五天日出、日落的供奉比较简单,是“小奠”;其余的“八奠”是隆重的殷奠,需要大祭,酒食丰盛,要有马、牛、羊、鸡、犬、猪等牲畜。

一言以蔽之,下葬是条分界线:是奠的结束(给‬死者设‬置祭品‬‬),祭的开始(向‬鬼神‬献上‬祭品‬)。

“祭”都有哪些讲究?

古人把葬前之祭称为“丧祭”或“凶祭”,儒家典籍‬《春秋公羊传》中提到‬,一切的丧祭都叫做奠,虞祭之后的仪式才叫祭。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凶礼作为儒家的“五礼”之一,自然非常重视,咱们老祖宗可都是讲究人儿。

祭是吉祭,又细分为虞祭、卒哭之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

一、虞祭

逝者下葬后的当天中午,治丧的家人就要赶回去举行虞祭。虞有“安”的意思,举行虞祭的目的,是为了让亡灵入土为安。

虞祭要举行三次:葬后的第二天再虞,到了第四天要三虞。

二、卒哭之祭

三虞之后,在百天时开始卒哭祭。这里的“卒”是停止的意思。

古人奉孝,如父母尊长过世,一直到下葬后很久都悲痛不已,因为随时随地想哭就哭,所以叫“无时之哭”。

行了卒哭祭后,就不能这样哭了,不合礼节也太伤神,只需在早晚的时候各进行一次哭奠就‬可‬,称为‬‬“有时之哭”。

三、小祥之祭 

小祥,是指父母尊亲去世后一周年的祭祀活动。

祥,吉也。举行过小祥之祭后,孝子们可以渐渐脱去身上的丧服,换上部分吉服,能吃不加调味的菜和瓜果。

三、大祥之祭 

父母尊亲逝世两周年时,要举行大祥之祭。

孔圣人主张,君子面对亲丧,心情肯定要万分悲痛,而好吃的食物、华丽的衣服,一切娱乐休闲都是享受,太不“孝”了!最少应该悲痛个三年,要吃得差、住得孬、天天哭丧个脸才行。

《搜神记》里就讲过一个叫田琰的西晋人,母亲死后得在她坟边搭个草棚住上三年,只吃粗饭和水,连一句话都不能和妻子说。

官员们如果遭逢父母的丧事,必须辞官回到祖籍,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就叫“丁忧”。要是敢匿丧不报,被发现了就得革职!

孝子们只有在大祥祭后,饭食才可以吃肉类、加酱醋等调味品。

四、禫祭 

大祥过一个月后是禫祭。祭祀后大宴宾客,这时候漫长的丧事才算大致完成,可以完全除去丧服,能够喝甜酒、听曲乐。

《论语·为政》中有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正因为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才形成了咱们独有的丧葬习俗。

可能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祭奠流程琐碎到过于僵化,但正是基于这种礼法的约束力,才令以血亲关系为连结的家族组织纽带不断,才构建了封建社会稳固的秩序和制度。

写在最后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其实归根结底,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中赋予的精神寄托。

死亡并不是我们与亲人交往的终点,祭奠便是对于亲人深沉的追思,给生的人一些牵挂的希望,慢慢接受生命的离逝。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于故去的亲者,我们终此一生也并不淡忘,这便是“追远”。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