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疏(shū) 附(fù) 捣(dǎo) 谐(xié)
藉(jiè) 绮(qǐ)
(2)难写的字
疏:右上偏旁不是“亡”,注意末笔的点。
蜓:右边偏旁注意是“廷”,要和“延”区分开。
赖:左边是“束”,中间是扁口。
剥:左下偏旁竖钩左右分别是两笔。
序:广字框里面是“予”,不能加撇笔写成“矛”。
藉:左下偏旁不是“丰”,要加上左边撇和右边的点笔。
霸:“革”的长横笔要变成提,雨字头略扁。
鹰:广字框下面有两个“亻”。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屋檐 构成 装饰 凤仙 顺序 华丽 独特
照例 率领 觅食 踏步 倘若 天高地阔
和谐 催眠曲 甜蜜 梦乡 慰藉 扫荡
威力 锐利 河滩 帐子 闪烁 奇幻 黑影
蝙蝠 霸气 猫头鹰 复杂
(2)近义词
疏~稀 四时~四季 田园~田野 惟有~只有
低小~矮小 装饰~装扮 朴素~朴实
华丽~华美 独特~奇特 率领~带领
和谐~融洽 辛苦~辛劳 照例~照旧
关闭~封闭 慰藉~安慰 猛厉~猛烈
扫荡~横扫 锐利~锋利 奇幻~奇异
发明~发现 真切~真实 阔达~开阔
确实~实在 闪闪烁烁~隐隐约约
霸气十足~盛气凌人 明洁~明净 绮丽~秀丽
回旋~回荡 应和~响应 纤细~细微
沉醉~沉迷
(3)反义词
疏➝密 深➝浅 无处➝到处 肥➝瘦
低小➝高大 可爱➝讨厌 朴素➝华丽
独特➝普通 辛苦➝安逸 吃惊➝镇定
傍晚➝清晨 慰藉➝打击 猛厉➝温柔
扫荡➝保护 锐利➝迟钝 真切➝虚浮
阔达➝狭隘 复杂➝容易 闪闪烁烁➝清清楚楚
明洁➝暗淡 绮丽➝朴素 纤细➝粗壮 沉醉➝觉醒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闪闪烁烁 甜甜蜜蜜 如雾如烟
类似的词语:
方方正正 清清楚楚 欢欢喜喜 工工整整
②含有数字的词语:霸气十足
类似的词语:
一清二白 成千上万 百发百中 横七竖八
③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天高地阔
类似的词语:
大同小异 古往今来 前思后想 惊天动地
④形容霸道的词语:霸气十足
类似的词语:
飞扬跋扈 横行霸道 强词夺理 蛮不讲理
⑤量词:一道装饰 一对石狮子 两根旗杆
一株花 一派风光 一片浓荫 一场春雨
一只母鸡 一条小河 一道风景
一块玻璃 一条黑影 一幅风景画
一朵红莲 一片花瓣 一排木板窗
⑥动词:追黄蝶 织鸡笼 攀上棚架
耸着尾巴 绘成风景画 扫荡世界 投下浓荫
掠过黑影 裹着白云 抖落花瓣
⑦修饰词:长长的藤 绿绿的叶 别有风趣的装饰
独特的农家风光 绿绿的浓荫
自然和谐的风景画 独特迷人的风景
小小的天窗 闪闪烁烁的星星 奇幻的云彩
绮丽的朝霞 忽大忽小的水声
纤细的低语 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二、佳句积累
1.拟人句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这句话描写了雨后春笋萌发的情景,“成群”写出了笋很多。
(2)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这句话体现了桃花水的多情。
2.比喻句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这句话把“声音”比作“小铃铛”,把“光芒”比作“明洁的丝绸”,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3.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仿写:不论你的语言,不论你的肤色,只要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就都是亲密无间的朋友。
4.重点句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这句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景物产生的一系列丰富的想象,赞美天窗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
5.含义深刻的句子
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活泼会想的孩子们能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四个“更”字,让我们知道天窗不仅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慰藉,还能引发孩子们对于外界的好奇心。
三、考试热点
1.按课文内容填空考点提示
这一单元出现的好词好句很多,描写了许多美好的画面,经常以按课文内容填空的形式考查句子的积累。
2.深刻含义的句子考点提示
《天窗》一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经常会以问答形式、阅读形式考查。
考试点睛
在文中寻找关键句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以问答、画线等形式找关键句。
3.修辞手法考点提示
修辞是各年级学习的重点,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是经常出现的,经常会以仿写、补充句子等方式考查。
考试点睛
比喻的修辞手法是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①辨别比喻句。②找出本体和喻体。③仿写。
4.习作考点提示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要求转述别人的话,我们要掌握
转述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习作是写带给你快乐的地方,值得回忆的乐园,注意要写出这个乐园带给你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李汉荣《山中访友》
推荐理由:《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抒情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作者独自到山野林间的一天游历,所见之景都有许多新奇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方法:边读边悟作者在山中访友时的情感,了解作者按顺序描写的山中风景,抓住语言的艺术特色,深刻体会作者对山中老朋友的深厚情谊。
第二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珀(pò) 渗(shèn) 番(fān) 颅(lú) 捷(jié)
栖(qī) 辟(pì) 拥(yōng) 菌(jūn) 癌(ái)
践(jiàn) 懈(xiè)
(2)难写的字
拭:右边偏旁不加撇,是“算式”的“式”。
辣:右边是“束”,不是“朿”。
隧:右边不要多写一点。
康:是广字框而不是“疒”。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怒吼 松脂 拂拭 美餐 划动 晌午 热辣辣
挣扎 冲刷 推测 详细 恐龙 笨重 迟钝
鸽子 末期 描绘 隧道 形态 公斤 膨大
前肢 鸟翼 开辟 纳米 拥有 冰箱 除臭
蔬菜 材料 隐形 健康 细胞 疾病 预防
病灶 需要 欣喜若狂 无能为力
(2)近义词
约莫~大约 怒吼~怒号 柔嫩~柔弱
拂拭~擦拭 生机~活力 猛烈~凶猛
透明~透亮 挣扎~挣脱 推测~猜测
详细~详尽 前俯后仰~前仰后合 迟钝~迟缓
轻灵~轻巧 演化~演变 相似~相近
后裔~后代 繁衍~繁殖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欣喜若狂~欣喜万分 普通~一般 灵敏~灵巧
检测~探测 未来~将来 预防~防备
今朝~现在 遨游~漫游 奇妙~奇特
试验~实验 先驱~先行 实践~践行
苍穹~天穹 实施~实行 坚定~坚决
蜿蜒~崎岖 绚丽~绚烂 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3)反义词
柔嫩➝刚强 继续➝中断 腐烂➝新鲜
猛烈➝温和 透明➝浑浊 详细➝大概
迟钝➝灵敏 繁衍➝灭绝 轻盈➝笨重
膨大➝收缩 美丽➝丑陋 主动➝被动
欣喜若狂➝悲痛欲绝 先进➝落后 普通➝特别
灵敏➝笨拙 缓慢➝快速 深刻➝浅显
无能为力➝得心应手 消失➝出现 成功➝失败
鼓舞➝打击 坚定➝软弱 执着➝动摇
崭新➝陈旧 寂寞➝热闹 辽阔➝狭窄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热辣辣
类似的词语:热腾腾 沉甸甸 白花花 绿油油 笑嘻嘻 香喷喷 乱哄哄
②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前俯后仰
类似的词语:大惊小怪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有气无力 异口同声
③形容特别高兴的词语:欣喜若狂
类似的词语:笑逐颜开 眉飞色舞 欢天喜地 喜出望外 兴高采烈
④表示色彩的词语:五彩斑斓
类似的词语:五光十色 五颜六色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五彩缤纷 花红柳绿 绚丽多彩
⑤量词:一个夏日 一股香味 一只苍蝇 一棵松树 一对眼睛 一顿美餐 一件事情 一滴松脂 一根毫毛 一个家族 一种看法 一门学问 一种涂层 一种材料
⑥修饰词:柔嫩的翅膀 高大的松树 厚厚的松脂
金黄的光 可怕的事情 黄色的泪珠 古老的森林 澎湃的波涛 透明的琥珀 黏稠的松脂 黑色的圆环
凶猛的霸王龙 轻灵的鸽子 五彩斑斓的孔雀 凌空翱翔的鸟儿 形态各异的家族 美丽的羽毛 崭新的天地 新奇的特性 灵敏的技术 深刻的变化 快乐地飞舞 飒飒地响 小心地划动 快活地叫 热辣辣地照射 闪闪地发出 前俯后仰地挣扎 慢慢地腐烂
猛烈地吹 缓慢地释放
⑦动词:展开翅膀 掸掸翅膀 拂拭脑袋 划动长腿 发现化石 展示证据 长出羽毛 躲避敌害 寻找食物 学会飞翔 开辟天地 穿越隧道
二、佳句积累
1.拟人句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这句话中“快乐地飞舞”说明小苍蝇的心情很高兴,与后文中小苍蝇被滴落的松脂包住的悲惨命运形成对比。
2.排比句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这段话写出了恐龙家族“形态各异”的特点。
3.含有叠词的优美句子
(1)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2)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这两句话中叠词的运用烘托出了远古时代神秘的气氛,同时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三、考试热点
1.修辞手法考点提示
这一单元中描述恐龙的演变过程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经常会以填空、仿写、补充句子等形式考查。
考试点睛
排比修辞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常见的考察形式:①从短文中找出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句子。②仿写排比句。
2.词句的考点提示
《琥珀》一文中出现了很多叠词和修饰性词语,经常会在填空、连线、选择题中出现。
考试点睛
叠词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常见的考察形式:①叠词填空。②句子中运用叠词的作用。
3.课内阅读的考点提示
《琥珀》一文经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到琥珀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飞向蓝天的恐龙》第4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写出了恐龙的演变过程。
4.习作考点提示
本次的口语交际是“说新闻”,注意说新闻的技巧,也可以表达关于新闻的感受。习作是想象作文,注意材料的选择,把事物的样子、功能等介绍清楚。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米艾《大自然的奥秘》
推荐理由:《大自然的奥秘》涵盖了大自然神秘现象中最具价值的内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这些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都是对我们人类进行宣传教育的新课题,同时也构成了学生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
阅读方法:本书内容新颖,视角独特,阅读时体会其中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变乏味为轻松愉悦,化晦涩为妙趣横生,边读边感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
第三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挤(jǐ) 叉(chā) 绽(zhàn) 晖(huī) 徜(cháng)
徉(yǎng) 炫(xuàn)
怯(qiè) 曝(pù) 涉(shè) 晕(yùn)
(2)难写的字
膝:右边偏旁的下面是“氺”,不是“水”。
抹:右边是“末”,上长下短,不要写成“未”。
潇: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不要把“氵”写在“艹”的下面。
藤:“滕”右上是两横,不是三横;右下面是“氺”,不是“水”。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繁星 藤萝 波涛 墨水瓶 交叉 指挥 白桦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毛茸茸
(2)近义词
回忆~回想 思潮~思绪 漫灭~磨灭
波涛~波浪 躲~藏 出奇~稀奇
集中~聚集 重叠~叠加 交叉~交织
好像~犹如 指挥~指导 整齐~整洁
飘动~飘扬 仿佛~好像 洁白~雪白
朦胧~隐约 潇洒~洒脱 寂静~安静
徜徉~徘徊 凉爽~凉快 温柔~温和
炫耀~夸耀 胆怯~怯懦 尘垢~污垢
(3)反义词
回忆➝向往 香➝臭 出奇➝平常
集中➝分散 重叠➝分开 交叉➝平行
整齐➝错杂 洁白➝乌黑 朦胧➝明朗
潇洒➝拘束 寂静➝喧闹 姗姗来迟➝争先恐后
凉爽➝闷热 温柔➝粗暴 胆怯➝勇敢
移动➝静止
(4)词语归类
①表示颜色的词语: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类似的词语:粉红 鲜红 嫩红 紫红 桃红
②量词:一颗星 一朵花 一阵风 一棵白桦 一身雪花 一串花穗 一层光华
③动词:涂上银霜 闪着雪花 洗净尘垢 抖去水珠 推开阴霾
④修饰词:绿色的墨水瓶 永不漫灭的回忆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 洁白的流苏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 姗姗来迟的朝霞 白雪皑皑的树枝 银色的光华 新绿的小草 胆怯的小白菊
五彩的书页 移动的暗绿 静静地交叉 整齐地飘动
慢慢地抬头
二、佳句积累
1.排比句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这首诗运用排比、反问的句式,诗人由大海联想到星光与花香,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
2.比喻句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将一开一收的凤蝶儿羽翅比喻成翻动着的五彩的智慧书页,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奇光异彩的曼妙世界。
3.拟人句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这一小节把小白菊拟人化,展现了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情景,从情感上表达出作者对小白菊的喜爱之情,语言上更加亲切。
考试点睛
如何分析诗歌的情感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①问答。②赏析。
4.含义深刻的句子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这是作者描写的雨后画面,召唤我们行动起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亲密接触大自然。
三、考试热点
1.课文内容考点提示
《短诗三首》《绿》中出现了很多优美词句,大家可以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并背诵《短诗三首》。
2.重点句子的理解
带有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的重点句子以填空、仿写、问答等形式考查。
3.课内阅读考点提示
《短诗三首》中作者表达的情感、《绿》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点、《白桦》中白桦在各种场景中的美,这些内容都会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冰心《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这部诗集文笔细腻,感情浓厚,构思巧妙,处处体现着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和对生活、生命的热忱。诗集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作者用忧愁而又温柔的笔调,诉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
阅读方法:这本书是一部散文诗集,适合我们朗读感悟,边读边体会,结合自己真实的感受来理解诗句的含义,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
第四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虑(lǜ) 屏(bǐng) 蹭(cèng) 稿(gǎo) 腔(qiāng)
折(shé) 侮(wǔ) 啄(zhuó)
啼(tí) 嚣(xiāo) 吠(fèi) 奢(shē) 侈(chǐ)
侍(shì) 窥(kuī)
(2)难写的字
贪:上面是“今”,不要加点,写成“令”。
绩:右下部是“贝”,不要写成“月”。
侍:左边是“亻”,不要写成“彳”。
昂:下面不要多写一撇。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贪玩 尽职 屏息 稿纸 解闷 淘气 花盆
田坝 忠厚 成绩 警戒 预备 啼叫 掘地
狂吠 局促 侍候 供养 敏捷 昂首
无忧无虑 生气勃勃 没完没了 细声细气
一丝不苟 扬长而去 空空如也
(2)近义词
古怪~奇怪 呼唤~呼喊 尽职~尽责
凝视~注视 温柔~温和 淘气~顽皮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
讨厌~厌恶 欺侮~欺负 成绩~成就
警戒~警惕 凄惨~悲惨 慈爱~慈祥
高傲~傲慢 郑重~庄重 呵斥~斥责
看守~看护 从容~镇静 倘若~假如
侍候~服侍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局促不安~忐忑不安 从容不迫~泰然自若
(3)反义词
老实➝狡猾 尽职➝失职 温柔➝粗暴
丰富➝单调 勇猛➝怯懦 天真➝世故
生气勃勃➝死气沉沉 讨厌➝喜欢 反抗➝顺从
忠厚➝奸诈 慈爱➝凶狠 勇敢➝怯懦
郑重➝轻率 傲慢➝谦卑 局促➝从容
奢侈➝俭朴 敏捷➝迟钝 偶然➝必然
局促不安➝心安理得 一丝不苟➝粗心大意
(4)词语归类
①ABAC式词语:无忧无虑 细声细气 没完没了
大模大样 如怨如诉
类似的词语:风言风语 活灵活现 尽心尽力 快人快语
②ABCC式词语:生气勃勃
类似的词语:其乐融融 喜气洋洋 目光炯炯 想入非非 威风凛凛
③AABC式词语:空空如也
类似的词语:比比皆是 楚楚动人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默默无闻
④带反义词的词语:左顾右盼
类似的词语: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 东奔西走 来龙去脉 南征北战
⑤表示认真的词语:一丝不苟
类似的词语:刻苦钻研 勤学苦练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⑥形容变化多样的词语:丰富多腔
类似的词语:千姿百态 五花八门 变化多端 姿态百出 千变万化
⑦量词:一根鸡毛 一个线团 一只母鸡 一撮毛儿 一群小雏鸡 一只鸟儿 一个母亲 一位英雄 一位朋友 一口冷饭 一口水
⑧修饰词:暖和的地方 忠厚的鸭子 贪睡的人 雪白的大鸟 高傲的动物 可口的滋味 丰富多腔地叫唤 狠狠地咬 咕咕地叫 傲然地站着 从容不迫地走 敏捷地跑 努力地吃
二、佳句积累
1.排比句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这句话描写了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形象。
2.比喻句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这句话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突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3.对比句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句话把鹅与鸭的步态作对比,使白鹅的高傲体现得淋漓尽致。
4.夸张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鸡的炫耀,表达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5.拟人句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这句话称鹅为“鹅老爷”,明贬实褒,对鹅充满爱意。
6.感叹句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句话写猫抓老鼠时尽职尽责,非常有耐心和执着。
7.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白鹅高傲的站姿,一个傲气的白鹅形象跃然纸上。
8.描写猫性格的句子
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勇猛: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三、考试热点
1.依据课文内容填空考点提示
《猫》经常考查课文的背写能力,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考查。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
《猫》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常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对猫的特点进行考查。
《母鸡》以填空、阅读的形式考查“我”的心理变化和母鸡的特点。
《白鹅》以各种形式考查白鹅的特点。
考试点睛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在课内外阅读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这三篇文章都是通过描写动物的特点,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以激发我们保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这部分内容经常以填空、问答、阅读的形式考查。
4.习作考点提示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动物”为主题,表达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们平时可以多观察喜欢的动物,先讲给大家听,然后把动物的外形、习性等写下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沈石溪《斑羚飞渡》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由好多小故事组成的,每个小故事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那一只只在作者笔下的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明白动物世界里对生存的残酷竞争和追求辉煌的精神。
阅读方法:阅读这本书,细细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作者通过叙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一幅幅画面要用心来体会,在故事中学会感悟,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3《“贝”的故事》主要讲的是汉字的造字法,带有什么偏旁的字就和什么有关。比如“镜”,古代的镜子是用青铜制作的。带有“金字旁”的字大多和金属有关。
那么珠和“王”有什么关系吗?很显然,“珠”和“王”并没有直接联系。珠的偏旁根本就不叫“王字旁”,而是“斜玉旁”,带有“斜玉旁”的字大多和玉石有关。这样解释就比较合理啦!
那为什么“玉”和“王”傻傻分不清呢?
这就要从玉和王的汉字演变过程说起:
通过观察发现,“玉”和“王”都是三横一竖,只不过玉”字的三横是均匀分布的,且一样长短;“王”字的三横中间一横稍短,并且靠上一些。
知道“王”和“玉”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自然就知道这个偏旁确实是叫“斜玉旁”而不是“王字旁”。
那么,为什么“珠”的部首是“王”呢?
很简单,因为“斜玉旁”用输入法是打不出来的。习惯导致我们误认为它是“王”,然后就一直叫做“王字旁”。
今天在后台有家长留言,让我们提供一些形声字的资料。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形声字?
形声字一般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很多。
有的形旁在左,声旁在右:比如清、蜻、蚂、把、呱等;
有的形旁在右,声旁在左:比如功、削、故等;
有的形旁在上,声旁在下:比如爸、露、宵等;
有的形旁在下,声旁在上:比如架、斧、凳等;
有的形旁在外,声旁在内:比如固、病、园、圆等;
有的形旁在内,声旁在外:闷……
有一句俗语是这么说的“汉字读半边,错也不会错上天 ”,形声字声旁真的能表示字的读音吗?
其实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大部分是近似音,不完全准确。
有些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比如晴、请、斧、爸等;
有些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如浪、灯、煤等;
有些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如草、红、闻等;
有些声旁则根本不能表音……
加上汉字字体的屡次变化,有些字的声旁已经变得看不出来了。所以,形声字声旁不能表示字的读音。
老师让孩子收集形声字主要还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辨析形近字,只要收集带有相同偏旁的字即可。
汉字中有一个偏旁“阝”,人们习惯地据形释义称为“耳朵旁”。如一个人姓“陈”,别人问他是哪个chen,此人往往回答“耳东陈”。其实,“阝”作偏旁,在左和在右,是两个不同的偏旁部首,在左的是“阜”,在右的是“邑”。下面分述之。
“阝”在左,乃“阜”的变体。《说文解字·阜部》:“(阜)大陆也。山无石者。象形。凡阜之属皆从阜。”意思是大土山,没有石头的山。是一个象形字。其甲骨文的字形是:
段注云:“高平曰陆,谓土地丰正名为陆,陆土地独高大曰阜,阜最大名为陵。引申之为凡厚、凡大、凡多之称。”有人说:“段说象形,失之。戴氏侗曰,阜,山之冈陇坡拓下陟者也。山峰峻峙,冈阜侧注,故阜从侧山。”(徐灏《说文笺注》)这种解释,其实和许慎之释并无二致,意为阜乃高低起伏不平之土山也。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阜”的初文的齿状乃古代人们由于穴居耳上下出入之用的脚窝子,似也有理(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阜”的初文就是竖立的土山。这个解释其实也不悖许慎之说。“阜”就是土山,只不过是无石之土山而已。之所以竖立起来,是由于文字演变过程中,逐步抽象化、方正化的需要和结果。所以,“阜”的初文(见上图)演变为今之“阝(左耳旁)”也就显得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按照段注,比“阜”更大的土山,就是“陵”了。
“阜”的本义是大土山,引申之为“凡厚、凡大、凡多之称”。《释名》:“土山曰阜,言高厚也。”所以,《诗经·小雅》有“如山如阜”之说。《尚书·周官》:“阜成兆民。”注曰:“大成兆民之性命。”“阜”即“大也”。又,《玉篇》:“非也。”《诗经·秦风》:“驷驖孔阜。”疏曰:马甚肥大也。又,盛也。《诗经·郑风》:“火烈具阜。”传曰:阜,盛也。又,多也。《诗经·小雅》:“尔肴既阜。”传曰:阜,犹多也。又作山名、地名。今河北省有“阜平”,山东省有“曲阜”,皆地名也。而古诗中的“阜螽”则是一种类似于今之蝗虫的昆虫的名称。
在《说文解字》中,“阜”是个部首字,因而是一个重要的构字形符。这个形符用于字的左半部时,渐渐符号化为“阝”,俗称“左耳旁”。汉字中,以“阜(阝)”作为形符的字在字义上多与土山、丘陵、登降、高下等有关,亦即与“阜”的本义有关。如:陆、陵、陟、降、阴、阳、险、隘、障等;有的和建筑物有关,也是含有“高下”的意味,也与“阜”的本义有某种关联。如“陛”(文言文中常用”陛下“一词,字面意思就是”台阶的下方“,意谓臣僚向君王进言,不能直呼,不能面对君王,必先呼台阶之下之侍臣转达,以此表示对君王之尊重。类似的称呼还有“阁下”,既“楼阁之下”之意。)、“阶”、“除”(都是台阶之义)。所以,了解汉字的部首,可以更好地把握汉字的字义,并可串联诸多同部首的字,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在汉字中,处于右边的形符“阝”,实乃“邑”的变体,是“邑”作为部首字成为汉字形符而构形汉字并逐步符号化的结果。甲骨文中,“邑”的字形为:
上部的“口”,代表围墙,下部是一个跪着的人。整个字的意思是表示人口聚居之地,所以是个会意字。后来逐步符号化、抽象化,就变成了“阝”的形态,与“阜”的部首符号一样了。不过是位置在右。现在写作“邑”。《说文解字·邑部》:“(邑)国也。从口(不读kou,读wei,今之”围“也)。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卩,(节的古字,古代出使的凭证)。凡邑之属皆从邑。”其中的“国”即城镇之义,亦即“邑”的本义:“人口聚居之地”。而“从卩(节)”,乃指“尊卑大小出于王命”,普天之下的百姓都需要受君王的节制之义。
关于“邑”的本义,还有不同的解释。商承祚《殷墟文字》:“凡许书所谓卩字,考之卜辞及金文皆作
像人跪地形。邑为人所居,故从口(wei),从人。”他认为 “邑”是从口从人以示人的聚居之地的。“卩”乃人形之变体。段的“从节”说似显得有点牵强。“尊卑大小出于王命”,固然是事实,但“节”也只是出使的凭证而已,一般远使他国方用之。但城邑领受王命,也并非使臣出使域外,故“从节”说不如“人跽”说更合理。
“邑”是部首字,从“邑”的汉字在字义上都与“邑”的本义有关联。如“都”(有先君的旧 宗庙曰都)、“邻”(五家为邻)、“鄙”(五酂为鄙)、“郊”(距国百里为郊)、“邢”(周公子所封地近河内怀)、“祁”(太原县)、“郢”(故楚都)、“郭”(城边)等等,都和人口聚居相关联。
“邑”的本义是城镇、都邑。古有“公邑”(谓六遂之余地)、“家邑”(谓大夫之采地)。而“王畿”亦称邑,“侯国”亦称邑。又,“气逆结不下”为“於邑”。而“邑邑”则与“悒悒”通,谓忧郁不乐也。
左“阜”右“邑”,同为一形而音义全异,这也只能看作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个例。知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字义此义,以期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