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不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在普遍意义上认为也只有莫言一人,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诺贝尔文学奖跟中国的缘分其实并不浅。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除了莫言,还有高行健,不过他在2000年获奖时就已经是法国国籍了,所以不能算中国人,只能算华人。尽管如此,高行健身上也依然流着中国人的血。
除此之外,中国不少的当代作家跟诺贝尔奖的关系都不浅,例如不要诺贝尔文学奖的鲁迅、因去世没能得奖的老舍,还有众多提名的中国人。仅是目前还在世的作家中,就有北岛、王蒙、残雪等人被诺贝尔奖提名过。
但是,无论是鲁迅、老舍、林语堂,还是如今的作家,都不是中国跟诺奖最早的渊源。中国第一次跟诺贝尔文学奖真正产生作品上的联系,是因为一个美国人。
现在看来,这个说法可能有点讽刺,毕竟诺贝尔奖也有一定的政治属性,但1938年赛珍珠写的《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是第一个写中国故事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和作品。
赛珍珠是美国人,出生在1892年的美国。她的父母都是传教士,当时大清王朝摇摇欲坠,中国的传教士很少,因此,4个月大的赛珍珠就跟父母飘洋过海来了中国。此后,她就在中国长大,最初学习的语言也是中文。
赛珍珠成长在江苏镇江,父母为了她能融入中国的环境,请了先生给她上课,教她中文。赛珍珠是等到学会中文以后才学的英文,因此,她自己也说中文是她的第一语言。在这个基础上,赛珍珠自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长大以后的赛珍珠就已经是一个写作者了。从美国再次回到中国以后,她在安徽定居,像一个记者一样观察中国人民的生活,并且用笔记录下来。1921年,赛珍珠到了南京的金陵大学当老师,一当就是12年。
这12年里,她也正式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发表了自己的作《也在中国》,后来还把《水浒传》翻译成了英文,翻译过后的名字意思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件事在当时的中国文坛还引起了一阵不满。
鲁迅就批评过赛珍珠,说:“山泊中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这句话的根本意思,也就是说鲁迅认为赛珍珠其实根本不了解《水浒传》深层的思想,只是把最简单的故事翻译了过去。
后来,赛珍珠更是写出了《大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民,聚焦那些悲苦的命运和社会阴暗面。这本书获得了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但赛珍珠获得诺奖一事,却引起过不小的讨论。赛珍珠说自己“爱中国”、“中国不可战胜”,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赛珍珠就离开中国,回美国去参与起了和女权的活动,并且没有再回过中国。
在国际上,赛珍珠并不被认可。美国诗人罗伯特和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都看不起她,福克纳甚至说,宁愿自己不要诺贝文学奖,也不想跟她“同流合污”。
在中国,赛珍珠也并没有因为写了中国故事就受到欢迎,而是遭遇了中国作家的集体冷淡对待。
鲁迅说她“以为自己爱中国,实际还是以美国人的角度在写作”,意思就是赛珍珠写中国的悲悯之心,其实是自以为是,她根本不了解中国人。矛盾也说,赛珍珠的作品完全扭曲了中国农民的形象。包括跟赛珍珠有过往来的老舍等人,在赛珍珠获得诺贝尔奖后也从来没有夸赞过她。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赛珍珠的《大地》除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这说明这部作品的深度一大部分在于还原了现实的黑暗。赛珍珠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也格外注重当时中国黑暗的一面,那个时代的中国民不聊生,自然如此,在任何一个的国家都会发生那些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追求作品深度的同时,赛珍珠忽略了中国人独有的特点,不屈不挠、敢于抗争等人性光辉的一面,相比黑暗面来讲,只占了很少的篇幅。因此,无论从作品层面还是作家层面来说,赛珍珠不被认可都是有原因的。
如今的中国文学也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或许不需要诺贝尔文学奖来认可,但也需要把“中国文学”的精神内核真正扩大成“世界文学”,把“关注中国人”转变成“关注人”,中国的文化才能真正通过文学这个载体走出国门,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