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猴

两代电力公司(两代电力公司 蔡康永)

时间:2023-12-29 11:34:04 作者:听梦的风尘女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为了巴基斯坦的万家灯火——记两代中国电力人的薪火传承

新华社伊斯兰堡2月10日电通讯:为了巴基斯坦的万家灯火——记两代中国电力人的薪火传承

新华社记者 蒋超

2月5日,农历己亥年正月初一,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萨希瓦尔燃煤电站的园区里,22岁的林玮和巴基斯坦同事们互道着“新春快乐”。这是她走出大学校园后的第一个春节。

今年的春节,对她来说有点特别。在这座电站坚守了两个春秋的父亲林庆科要回山东老家过年了,而作为女儿的她,毅然留在电站,担负春节值守。为了巴基斯坦的万家灯火,两代中国电力人薪火传承,用心守护这一片光明。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萨希瓦尔燃煤电站于2015年7月正式动工,比计划工期提前200天投产发电,这里面就有林庆科的一份功劳。林庆科2016年11月前来萨希瓦尔参加建设。此后的两年春节,他都是在项目工地和园区里度过的。

“我和女儿是两代电力人,我还是一名党员。只要我的巡检、检修工作能做到最好,保证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当地每家每户都用上电,我就感到非常满足。”在农历腊月岁末之际,记者在电站见到了林庆科。

“我刚来这里工作时已经是秋天了,没想到天气还这么热,时不时还有沙尘暴,蚊子特别多。生活条件很艰苦。”他说。

林庆科已经年过五旬,从事了一辈子电力行业的他深知建设与运营一个电站的不易。女儿林玮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拥有自动化工程和人力资源管理双学位,一心要追随父亲的脚步,报名应聘前来萨希瓦尔电站工作。她说,“在这里做项目很锻炼人,自己还年轻,想奋斗拼搏一把”。但是,父亲最初并不那么支持她。

“这里环境条件艰苦,我也是心疼女儿,不想让她到这么艰苦的地方来。”林庆科说。

最终,林庆科还是支持了女儿的选择。但甫一到这里,林玮就理解了父亲的苦衷。

“我知道爸爸这个工作是要下车间的。过去他在山东济宁电厂时,下班回来就经常是一身泥泞、一身灰,工作服都要洗很久。当我到这边后发现,原来他比以前更辛苦,工作也更难做。我很心疼他。”林玮说。

林庆科是电站检修部锅炉辅机班的技术员,林玮刚入职,从人力资源部的办事员做起。岗位的不同让父女俩在工作时间内并没有太多交集。但八小时之外,林庆科还是很享受和女儿相处的天伦时光,父亲的指导与照顾也让林玮觉得很安心。

2018年,萨希瓦尔燃煤电站共发电90.4亿度,解决了上千万巴基斯坦人民的用电需求。连续两年没有与家人共度新春的林庆科,今年特地被公司安排回家过年。然而女儿选择了坚守岗位,这让他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说心里话,让女儿一个人在海外过春节,作为父母是非常不舍的。但她既然投入到这个事业了,就要做出她的这份努力。”林庆科说。

春节前,林玮把父亲送上了开往旁遮普省省府拉合尔国际机场的班车。

春节当天,林玮还是和往常一样去员工食堂用餐。只是,平时坐在餐桌对面为她添菜的父亲,此刻出现在了手机视频连线的屏幕里,和全家人一起向她送出新年祝福。

“要保证给巴基斯坦当地人民供电,就一定要有人坚守在这里。以前是父亲,现在是我。能贡献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我觉得很自豪、很开心。可能这就是我与父亲之间的一种传承吧。”林玮说。

两代人的电力情——永丰刘九江父子接力为电力事业奉献青春

刘斌(左一)和同事给企业负责人宣讲超负荷用电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基本能源。一座座铁塔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绵延不绝,见证着中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发展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电力人的不懈努力。在永丰县,刘九江、刘斌父子俩就是其中的一员。

1950年出生的刘九江在电力行业已经奋斗了40余载,如今退休在家。但他的儿子刘斌仍然奋斗在供电一线,今年45岁的他是国网永丰县供电公司恩江供电所的所长,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刘斌身上也有父辈那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10月25日一大早,供电公司通过数据监控,发现永丰县工业园内一家企业超负荷用电,刘斌和同事到现场核实情况。他们经过一番检测,发现这家企业只安装了250V的电容量,而实际用电却达到320V。刘斌立即联系该企业负责人,给他讲解超负荷用电的安全隐患,负责人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整改,免去了一场灾祸。

 “很多东西都可以远程操作,远程维护,自动化以后电脑会显示数据传输过来,大概在哪个范围,我们就到哪个范围去,缩小停电范围。”刘斌向笔者介绍道。他说,如今的电力维修运检都搭上了“互联网+”的智慧快车,不但提高了运维检修智能化,还让他学到了更多新的知识。

可刘斌也明白,现在日新月异的电力高科技,那是父辈电力人刘九江所不能想象的。刘斌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他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了,当他还在被窝熟睡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做好一家人的早饭,骑着自行车去上班了。刘斌连父亲的背影都很少见到,他知道父亲工作的辛苦,他也明白,没有父亲这一辈人的付出,可能身在农村的自己都用不上电。

“那时候,三天两头的,天一黑就停电了,下半夜又来电了,但是老百姓还是急切要求家家通电。”父亲刘九江说,在八九十年代,全县人民的用电情况甚是紧张,完全不能跟现在比。

当时在一线工作的刘九江常年行走在各乡镇各村庄,为农村布线通电。由于那个时候的安装工具简单,刘九江实践出了许多的作业诀窍。

“以前我们没有验电笔、测电笔这些工具,他就教我们一些作业的方法,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碰到变压器,用那个手背摸一下,如果有触电的感觉,就缩一下,这个方法我一直到现在都会用,对我是有很大的帮助。”刘斌就用父亲几十年冒着生命危险探索出来的实践经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抢修作业。

1995年,刚从技校毕业的刘斌其实有很多的就业选择,但他看着父渐苍白的头发,看着家里那温暖的灯火,毅然选择了干电力这一行。刚参加工作的刘斌就是用父亲传授给他的工作经验,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务。

“八十年代初,全县电力供应只有一座装机容量6000千伏安的小火电厂和15座县办及乡办小水电站,共有装机容量24840千瓦时。线路老化,设备陈旧,与外网只有一条35千伏线路相通,电网结构规划不合理,输电薄弱。”刘斌亲历了永丰电网由小网变大网、孤网变联网、弱网变强网,他回忆起二、三十年前全县的电网情况,心中有许多感慨。

历经近40年的发展,如今,永丰县县域内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7座,联网小水电站58座,共有装机容量44050千瓦时。双电源环形供电,供电的合格率与可靠率显著提高。

“父亲告诉我,干我们这一行,其实没什么诀窍和捷径,就是要懂得吃苦二字怎么写!”刘斌非常感谢父亲的教诲。

如今,那万家灯火更亮堂了,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了百姓家中,不仅是在县城,还有农村,都不再会像几十年前那样只能守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度过漫长的夜晚。而这些,都离不开像刘九江父子这样在一线努力奋斗、抛洒汗水、奉献青春的电力人。

刘九江和刘斌不仅仅是血脉的传承,也是电力发展的传承。正是因为一代代电力人的传承与坚守,才有了今天的万家灯火。(周珊、彭臻华)

编辑丨邓艺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