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相由心生”是什么意思?看看大家怎么说。
1、相由心生,可以简单解释为内心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外在的容貌变化。
我先前不太在意这种说法,直到两年前,我拿到了新办的身份证时才第一次意识到相由心生有一定道理。
那时候,旧的身份证已经到期了被剪去了一角,我本来是要弃用的。可看到新身份证上的自己,我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人还是这个人,肥头大耳依旧是肥头大耳,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愁苦,虽然嘴角的酒窝尽量挤出了一丝微笑,可额头上那道深深的悬针纹直接暴露了我内心的变化。新旧身份证照片一对比,这新的照片简直是凶神恶煞。
不得不承认,那几年我过得并不好,失败的工作,失败的婚姻,还有崩塌的信心,唯一谈不上失败的或许就是家人和朋友依旧对我不离不弃吧。
那段时间我带着情绪工作,也对曾经的朋友和同事有过无名怒火,也曾让学生们不知所措。我自以为奋力挣扎了很久,现在想想,或许只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了很久。
那几年我被负面情绪裹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试着自我安慰心态良好应该没有问题。可看到身份证上的照片时,我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之前的自己最起码是由内而外的善良,可那时的自己少了很多良善,平添不少戾气。
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才慢慢调整好了情绪,渐渐回到正轨。至于变化吗,每天照镜子时就能看出来了。
相由心生并不是空谈,如果你有自己各个阶段的照片,再回想一下当时的遭遇,对比一下多半会明白的。而通过观察别人的外貌表情,也会有类似的发现。
2、相由心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表相,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貌,都是由心所生的“心相”。这里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
六祖慧能在南逃过程中,在广州法性寺挂单。一日,方丈和众和尚们谈禅机。突然,外面刮起了一阵大风,把院中的一面旗子,吹的哗啦啦作响。方丈灵机一闪,问众和尚道:“什么在动?”一个和尚说:“是旗子在动。”另外一个和尚说到:“是风在动。”这时,六祖慧能说到:“不是旗子在动,也不是风在动,而是心在动。”
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到的外在事物及其变化,都是心理认知功能的表现。这一看法,也已经被现代心理学所证实。
另外一种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容貌,与我们长期持有的心理状态直接相关。其实,这个原理也非常的简单。人有着丰富的表情肌,不同的内在情绪,会影响着不同的表情肌的运动频率,而人类所有肌肉都遵循着“用进废退”的规律,表情肌也不例外,长期使用的表情肌就比较发达。
而一个人的心态,也就决定了他的哪些表情肌发达,那些不发达。进而,就会让他的面容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给看到他的人,造成完全不同的感受。
3、
“相由心生”所宣扬的似乎与现在所提倡的科学相悖,一般人想到这个词,第一时间反应的一般是神秘,高深,迷信等等。
其实在我看来,“相由心生”并不是迷信,而里面是包含着很多科学道理的。
拿我们的顾客举例,来我店里的顾客形形,有时候一眼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顾客为其选择不同价位的面料定制,在这个过程中甚至都不用与其交流就能判断个大概,而我本身又不是看相的先生,为啥可以看的这么准?神奇吗?
其实不神奇,因为一个人的神态举止是环境给予的,环境作用于内心,内心就会通过外在表现出来,当然也包括面相。
一个人生活拮据,加上心态悲观,经常皱眉头的话,那印堂就会越来越窄,而且出现皱纹,那当我们看到这样面相的一个人就可以通过面相反推一个人的经历,细心的话甚至会分析出他的生活环境以及性格。几千年的历史以来,无数的人生活过,死去过,产生了大量的关于经历和面相的样本,把这些样本整理起来就可以形成一套经验。
那什么又是“相由心生”呢?面相能改变吗?答案当然是能!
还是以穿搭举例,没办法,这是我的老本行。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如下图(不要杠精,我知道他是演员,我还知道他叫钟汉良)
一个穿着邋遢的而心态不好的人,心里没有改变自己的欲望,最简单的从形象上都不愿改变,还是整天的因琐事而愁眉苦脸,长此以往,脸部就形成了特有的皱纹,面相也就变差了。
而这个人有一天突然相通了,打扮自己,换上西装,出门前照镜子时看到帅帅的自己,心情也会变好,心情好,就不会眉头紧皱,长此以往眉头的皮肤变得舒展,最后消失,面相也就改变了。面相好了,变得和善,人们就愿意与之交朋友,朋友多了,生财的门道也就多了,吃的好了穿的更好了,随之又会作用于面相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更多的科学道理还要大家一起探讨。
4、导读:本文摘自里灵遁者相学书籍《相观天下》一书中。一个人越善良,精神层次越高。
一个人越善良,精神层次就越高。是说一个越善良,计较和东西就越少。他会看的更远,更长,更广。所以善良的人多好运,也是有道理。这也是为什么东西哲学中有同样类似的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之所以能广纳信徒,是因为佛学是善良的学说。
我虽然告诉你们我不收徒,但其实,你读了这本书,我们就算是互为师生了。这本书除了帮你识人,用人,看人,其实在我看来,《相观天下》最大的功能不是预测,是修德,是修心,是修善良的心。你如果有慧根,慧眼,你多读了,你就会发现,通篇35多万字,就是告诉你,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并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自身的一种修养,换句话说层次高的人不一定有钱,有钱的人不一定层次高。
当一个人能足以包容所有生活的不愉快,能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时,那么他就站在了精神的最高处,也是最善良的人。一个高层次的人和自己的善良是成正比的,遇到事情,他们会传递自己的善心,这些并不是他们刻意去做的,而是内心最基本的选择。
莎士比亚说:“善良的心,就是黄金。”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精神层次越高,心理越是健康,内心也越善良,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本性,在对待别人时,他们微笑、喜悦的表情会越多,他们的人生也会活得更快乐。
当一个人能足以包容所有生活的不愉快,能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时,那么也是最善良的人。我常说若心取相,可以无相,就是在传达这样的概念。
灵遁者相学书籍《相观天下》在灵遁者淘宝有。
善良是一种本性,但更是一种选择。
越是精神层次高的人,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更高,也更加善良,因为他们明白,上天让善人成为善人,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精神层次越高的人,格局也越大,遇到事情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利益,这是他们内心最基本的想法。
精神层次高的人,做事不会出于欲望和功利,他们没有被其蒙蔽双眼,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传递自己的善意,是一个充满善良的人。
而精神层次低的人,只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做的事情大都是损人利己的,内心更不会充满善良。当我们遇到一个愿意无偿传递自己善良的人,那么一定要珍惜,因为这是一个精神层次极高的人,能与他们做朋友,是我们的幸运。米列说:“越是善良的人,越觉察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
精神层次高的人,越善良,他们的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非常优秀,他们的善良也终将会得到别人的敬仰。这就我们经常说“相由心生”的原因。
所以《相观天下》总结的是相学内容,但教导人的却不是相学,而是如何健康的生活,如何趋吉避凶,如何扩大自己的胸怀和责任心,如何过的越来越好。
摘录具体内容:
32、男相干巴嘴,纹痕入口,晚年贫困,也易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33、不论男女,常态下,嘴唇包不住牙齿,很容易无缘无故招惹是非。
34、山根低,眼有神,鼻孔露无防。最怕额头好,印堂好,鼻子准头好,但山根低,逢凶的流年就会容易出祸。
35、如果鼻子明显不对称,女相则不利夫,男相则不利财。还有就是如果是左低先损父,右低先损母。学者仔细揣摩。
36、山根高的人,自尊心自律性也是比较强,有坚定的意志;山根低的话,则说明自尊心弱,做事不太积极主动,默默无闻。女性山根过高同样爱掌权或对丈夫呼来唤去,天天一起过打击得男人家纲不振;山根太低也是不好的,一般丈夫事业挫折或是身体欠佳。山根最合适的宽度是能嵌进一只眼睛的长度,最合适的高度是一个食指的厚度。
37、不论男女,高低眉的人双重性格,善于变化。高低眉的明星演技应都不差,高低眉适合演员影视表演行业。
38、女相,鼻起节,颧骨凸,脾气大,而且固执,在婚姻里一般人受不了这种性格,但是配上印堂饱满眉清目秀,很多男人愿意忍受这种脾气。
39、嘴巴歪斜的人乱说话,牙齿漏特别不整齐信用要注意,耳朵小的人易动怒,说话爱眨眼撒谎心眼多。
40、单双眼皮,眼睛明显大小不一的相,不轻易表露真正心意的类型。
41、人大声小贫贱、人小声大着富贵,这是形神关系。人高马大的汉子,说话轻声细语,就属于典型的形有余而神不足;反过来,长得矮小,但说话底气十足,气场强大,同样也能成为团体中关注的焦点,声音的大小气度对一个人的运程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相学中有:“声如洪钟久必发达。”
42大下巴的人多怒。下巴超长,也就是脸型较长,而下巴向前坚挺而出,超出正常的尺寸的面相,做事固执己见,从来不会轻易采取他人的建议。
43、细密眼,蛇眼,眯缝眼,凡是眼睛长得跟没睁开的,都心眼不大,容易尖酸。在事情上过于计较,而且心里面容不下别人。严重的,是做人缺乏道义。
伏羲灌顶面相,一万个人中大概只有一个人能有这样的面相! 那么什么样的面相,为伏羲灌顶面相呢,请看下图。
下图这位先生面相就是典型的伏羲灌顶。相书中说:伏羲灌顶,一生不到讼庭。而且会位置三公。就是说这样的面相主贵。
再看看这个小孩,也算是伏羲灌顶相。但是要给大家说的是,他是小孩。很多小孩都有这个相,但慢慢长着长着就没有了。我见过不少。就包括我们自己,印堂一般在22岁之前,都不会陷。但25岁之后,很多人的印堂会陷,或者出现各种纹理。
44、左右两眼皮皆下垂的人,你很难捉摸其真心,生活多变化,一生起伏不定。具有这样特征的男人是有隐性魅力的人。无论男女,一旦爱上对方,是会投其所好的人,亦属于情爱高手。
摘自独立学者灵遁者相学书籍《相观天下》
5、相由心生有一个典故,唐朝有一个宰相叫做裴度,他年轻的时候十分的贫困潦倒,有一天,他走在路上,遇到了一行禅师,裴度就问一行禅师,为什么他的运气一直都不好呢?
一行禅师看了一下裴度的面相之后,发现裴度的面相不好,就跟裴度说,你的面相确实不好,甚至可能会饿死。裴度就问一行禅师,那有什么办法解吗?一行禅师说:有,只要你积极行善,那么就能转运的。
裴度就依照一行禅师的话,一直行善,过了好几年之后,裴度又在路上遇到了一行禅师,一行禅师再仔细看一下裴度的面相,他笑着说:你的面相已经变化了,是个大贵之相,你日后一定能官居宰相,后来裴度果然当上了宰相。
著名元曲家关汉卿,也就是写窦娥冤的那位,写过另外一个关于裴度的元曲,叫做《裴度还带》。
这部剧是这样说的,裴度在年少的时候,因为父母都去死的早,所以家境十分的贫寒,寄居在一个山神庙里面,靠着一个老和尚分他一点斋饭度日,有一个道人给裴度相过面,认为裴度会飞来横祸。
当时有一个韩太守被国舅傅彬所陷害入了狱,韩太守的夫人和女儿琼英想筹资救韩太守,当时有一个叫李邦彦的人送了琼英一条玉带,琼英路过山庙的时候,不慎将这条玉带遗落在山神庙。
这条玉带刚好被裴度捡到了,琼英十分伤心,想要自尽的时候,裴度把这条玉带还给了琼英,最后韩太守也得救了。裴度送琼英出山神庙的时候,刚好山神庙倒塌了,裴度逃过一劫。
后来裴度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就与琼英结为夫妻,后来还当上了唐朝的宰相。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的相面能够体现他的一些情况,比如这个人是善良,还是比较凶恶,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会时常表现在脸上的,所以察言观色,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表情来揣摩他的内心想法。
这个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比如看到别人比较高兴的时候,就适合跟他讨论一些事情,而如果比较不高兴的话,那还是等回头再说吧。
灵遁者国学智慧整理提供。
成语:肝胆相照
拼音:gān dǎn xiāng zhào
英语翻译:Be in perfect sympathy with each other
注音:ㄍㄢ ㄉㄢˇ ㄒㄧㄤ ㄓㄠˋ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一般用于两者之间。
近义词:披肝沥胆
反义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成语释义:
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肝胆相照和“披肝沥胆”都形容对人忠诚。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偏重在个体与个体相互之间的真诚,而“披肝沥胆”偏重指个人对集体的忠诚。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宋·赵令畤《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肝胆相照的人物形象,从春秋楚国的屈原,到战国的四大刺客,再到南宋末年的文天祥,以及留下那著名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清末改革志士谭嗣同。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真诚或者说忠诚,不管是对人,对集体,还是对理想对信念,都是中华民族刻在骨血里的高尚情操,甚至于要超越了信和义,而类似这样的成语不断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吧。
#连载写作训练营#
今天,老冯和你盘点一下,我们曾经误解的那些中国古话,一起长见识:原来,“相由心生”、“闭门造车”、“愚不可及”这些古话原本的意思,和我们所理解的,完全不一样。
被误解的古话一
相由心生
我们大家经常说一个词,叫做“相由心生”,意思是说啊:一个人的心地变坏了,面貌也会跟着变难看,相反,一个人的心地变好了,面貌也会跟着变好看。
然而有趣的是,“相由心生”这句古话,也被误解了,它从一开始,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
原来,“相由心生”是出自于佛经,它的原本意思是:你的世界,是由你的心造化而成的,你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则佛经出处,是《无常经》,有云: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
翻译成现代中文,是这个意思:
“世事都是虚幻的,没有所谓真相,也没有客观的实相,你所看到的世事的样子,归根结底,都是源自于你的心,你看到的东西,都是虚空,你所接触的事情,其实也没有那回事,一切物体和事情,都是泡影,根本都是你的心出了问题造成的,如果你有一颗俗人之心,那么你所到之处,都是地狱,充满煎熬,你只有把这个世界看化了,看穿了,看破了,你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
由此我们可见,“相由心生”的初始意思,并不是指“人的五官面貌由心造成”而是指“你看到的世界,是由你的心造成”,这里的“相”不是指的“外貌”,而是指“世界的样子”。
佛教的这个道理展开来说,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说说:
例一:异性抛弃你,如果你心智成熟,你就会反省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可是如果你心智不成熟,你不但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而且你还会去论证对方的错,那么真相到底是谁错呢?答案是:取决于你的心。这就是佛教说的“相由心生”:你看到什么世界,是由你的“心”决定的,你有什么样的心,你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例二:一个酷爱写作的高中生,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听到两个声音,第一个声音说:报中文系,坚持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二个声音说:报法律系,做律师能赚很多钱。如果你听从第一个声音,那么,你的下半生就是报社总编、作家、学者,如果你遵从第二个声音,那么你的下半生,就是一个律师。那么你到底是坚持自己的志愿,还是为了赚钱而改变志愿呢?取决于你的心。所以,未来你的世界变成什么样,归根结底,也是你的“心”造化而成的。
这就是佛教说“相由心生”的意思。
然而,“相由心生”这个词,也是在历史的长河里被中国人用歪了,后来演变成“你的相貌由你的心造成”,意思完全歪了。
注意:“相由心生”的古籍出处,还有佛经《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以一更乐非相由心生”、元末明初苏伯衡著作《苏平仲文集》:“心外无相,相由心生”等多处,意思都是一样,“相”都不是指“外貌”,而是指“世界的样子”。恕不赘述。
被误解的古话二
闭门造车
再说第三个被我们误解的中文成语:“闭门造车”。
我们用“闭门造车”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自我封闭、信息闭塞、不和外界打交道、不和外界交流,不理会市场需求,完全在和外界隔绝的状态下,蛮干,瞎忙。
然而,这其实也是对“闭门造车”这个成语的扭曲和讹传。
“闭门造车”这个词在中文的古籍里面,原来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
关于“闭门造车”到底是什么意思,南宋著名大学者朱熹,在他的《中庸·或问》里面,有很清楚的解释,他说: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朱熹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说:
“古人有一句话,叫‘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啥意思呢?古人是说啊,只要你按照同一个尺寸,同一个规格,就算关起门来造车,造出来的车,上路之后,也能符合路上的车辙,也能走。也就是说啊,我们做一个事,只要遵循大家通用的法则,事没有不成的。”
朱熹的解释,如果展开来说,还可以这么理解,举几个例子:
例一:对于裁缝来说,我只要把客人身材的尺寸量好了,那么,就算客人不在场,我也能裁出来一套合身的衣服,所以,在我裁衣的期间,客人守在我店里,没必要。
例二:烹饪的书籍,只要把一道菜的做法,描述得足够清楚,那么,即使没有厨师教我,我也能按照书上的详细解说,把这道菜做出来。
例三:同理,你只需要把一首曲子的谱子写得足够精确,那么,即使我没有听过那首曲,我也能按照乐谱,用乐器把它精准地弹奏出来。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闭门造车”在古代中文里的原意是指:一件事情主要遵循了标准化管理,那么,根本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监督它,也就是说,只要“造车”的标准设定了,就算“闭门来造”,也是可以的。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中国人呢,又把“闭门造车”这个成语,用歪了,现在的意思,变成几乎完全相反了。
被误解的古话三
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这个词我们经常用,意思是说,某个人笨到了极点、蠢到了极点。
然而事实上对于这个词的意思,我们这些后世人,也搞错了,在古籍里,“愚不可及”的原始意思,不是指“笨到极点”,而是说“他装傻的本事,我真学不来啊”,原来是这个意思。
“愚不可及”这个词,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这样的: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它是说,孔子有一回,评价当时卫国的一个大夫,名叫宁武子,孔子说:
“每当卫国的国君贤德、政治清明的时候,宁武子就很能干,才华横溢,勤政为民,建树很多,而当卫国的国王昏庸无道、政治黑暗的时候,宁武子就装傻,尽量不说话,尽量不作为,以免自己助纣为虐、惹祸上身。这个宁武子啊,真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的才华和才干,我们可以轻松做得到,但是呢,宁武子在乱世中装傻的本事,我们还真不如他!”
所以呢,“愚不可及”这个词在它的出处《论语》里,是指“某人装傻的本领,真是没人比得上”。
原来是这个意思。
不过呢,随着岁月的变迁,“愚不可及”这个词,在后世无数读书人的笔下,用着用着,三人成虎,变味了,逐渐演变成了“傻到了极点”的意思,也就偏离了这个词原本的意思了。
【中国故事】
作者:彭程(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一
我视野中是一大片鸢尾花。这里的季候比北京要早十多天,出来时,小区院子里的鸢尾刚刚展开几片细弱的嫩叶,此处却已颇为蓬勃茂盛。一支支挺出的茎秆上,深紫色的花朵美艳而热烈。想到这种花的别名“蓝色妖姬”,的确是渊源有自。它的剑形的扁平叶子洁净碧绿,在阳光下闪着光。
目光滑过这一片花草,落在前方的一泓碧水上。十多只白天鹅正在水中游弋,或脖颈低垂,或展翅拍水,意态悠然。这个地方叫作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边黄河水库边上,每年都会有上万只天鹅飞来这一带水域过冬。这种对水质要求十分苛刻的水禽,印证了这里水体的优良。
没有想到,这片风景绝佳的绿地,还藏着一处年代久远的古迹。在公园里的周公岛上,一片茂密蓊郁的树木下,立着一块三米多高的青色石柱,名为分陕石,是西周初年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执政的两位叔叔周公、召公“分陕而治”的界石,当时此地名为陕塬。界石是复制品,原件藏于当地博物馆中。周召共治的时代,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们心仪的盛世,是孔子因未能生活其中而怅恨不已的时代。《春秋公羊传》记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陕西地名的由来,也正是由于它位于此地之西。有人便调侃一位向来以自己的陕西籍贯自豪的文学评论家:听到没有,贵府地名原来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评论家就咧嘴笑。旁边又有人总结式地说,其实中国很多地名都与山川有关,像河北河南就是以黄河为界,中国人都是黄河的子孙哩!
插图:郭红松
而此刻,黄河就在不远处流淌,这座湿地公园的多条水道都通往黄河。分陕石让厚重的历史具有了一种现场感,自树木浓密的缝隙间闪烁的水色波光,更让那个从小就熟悉的比喻弱化了它的修辞色彩,变得真实而亲切:黄河母亲。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便是黄河。仿佛观看一场大戏,游览黄河湿地公园只是拉开序幕,接下来的乘天鹅号游轮畅游黄河,才是正式展开了剧情。
这里是三门峡大坝截断黄河后形成的库区,高峡出平湖。如今正值蓄洪期,水面阔大浩渺,甚为壮观。游客们走出船舱,在甲板上到处走动拍照,兴奋不已,有人还朗诵起诗句。我脑海里有关黄河的古诗,也像船头飞溅的浪花一样,簇拥着绽放开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对,这是描写河水自高处倾泻的画面,形容大坝上游的壶口瀑布,或是大坝开闸泄洪时的场景会更为贴切;“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岸边山势之崔嵬倒是有几分相似,不过水面的辽阔却一点儿也不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不难从视野尽头河流的蜿蜒推想它漫长途程中的盘曲,但水质的清洌却难以与黄沙发生关联……思绪流荡如同漂浮的小舟,最后锚定在这两句上:“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是眼前水的颜色让我这样想。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预设了一个河水浑黄、泥沙翻卷的画面,但眼前的碧绿澄澈,分明像是置身于江南的一处湖泊里。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众多初游者大感意外,脸上生出一种孩童般惊喜的表情。只有水库对岸的风景,山的莽苍,塬的平坦,分明是属于北方的浩荡粗犷。
《左传》中最先引用了上面这句诗,但并没有注明出处,可能也是觉得这是常识。千万年了,黄河水携带巨量泥沙,浊流滚滚。河水不会变清,就像大海不会没有波浪,因此“河清海晏”就用来比喻一种美好的期待。
然而此时,千真万确,眼前是一碧万顷。游轮平稳地行驶,船舷两旁犁开幅度不大的波涛,周边的水色尤为深碧。美好的期待,在今天成了现实。
这是一次生态文学主题的采风活动。当地媒体记者跟随采访,我听到有受访者提到梭罗。梭罗在今天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谈起生态保护和自然文学,没法绕开这位两百年前的美国人。蓄水期的三门峡库区阔大,一直延展到上游陕西境内,据称总面积超过两百平方公里,与梭罗当年在其旁侧筑木屋而居的只有几英亩大小的瓦尔登湖相比,不啻天壤之别。瓦尔登湖让梭罗产生了不朽的思想,眼前这一片浩渺的水面,也理应给予游历者足够丰富的启迪才是。
二
但对于此行的目的,也许可以说,山的启示,来得更为直接和醒豁。
沿着黄河边的绿色生态廊道,驶往一百多公里外豫陕交界处的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车窗外闪过绵延不尽的树林,高高的白杨树干直冲云天,绿叶浓密繁茂,下面则是一排排的金叶榆,浑圆的球状树冠闪耀着明亮的金黄色。树木间,有明亮的波光闪动,是黄河的岔流和陂塘。河岸边树林中有一家家的游客,大人躺在野营床上读书,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说不出的悠闲惬意。隔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座碉楼式的建筑,墙壁上挂着黄河滩生态保护站的牌子。继续前行,一片片枝干虬曲的老枣树映入眼帘,大部分还只是坚硬的黑色树干和枝条,只有少部分绽出了绿叶。这里是著名的灵宝大枣产地,黄河沙壤地最适合它们生长。这里已经远离库区,黄河呈现出它本来的面貌,河水浑黄,泛着细细的浪花。
进山了。峰峦从两边聚拢过来,围出一条迂曲盘旋的道路,通向大山的更深处。这里是秦岭山脉的东麓,因此被称作小秦岭。行行复行行,车子在一片相对宽阔的谷地停下,目的地到了。这里四周岩峰高耸,茂盛的油松和华山松碧绿蓊郁,堆绒叠绣一般,将山峦遮掩得严实,几乎看不到裸露之处,低处更是被灌木丛和各种花卉密密地盖满。一种深沉的宁静笼罩在广大的峰谷之间,似乎亘古如斯。
但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表明并非如此。小秦岭黄金蕴藏丰富,早在五十多年前就成为矿区,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高强度、粗放的开采,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生态灾难。照片真实地展现了治理前的模样,仿佛末日降临一般凄惨:天空中烟雾弥漫,光秃秃的山坡上寸草不生,飞鸟息影走兽无踪,矿渣堆积如山,被杂物垃圾壅塞的河道里,流水乌黑污浊。崖壁上黑洞洞的矿井坑口,更像一只只恶魔的眼睛,觊觎着尚存的生命体。生态严重恶化,导致大自然的报复频发,多次发生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生态灾难的急遽加重,催动了环保意识的迅速成长。八年前,地方政府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列入攻坚战目标。一声号令,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上千个矿洞全面关闭封堵,一万多处矿山设施被拆除,千万吨级的矿渣被清理。生态修复工程紧跟着开始,从山外一车车运来土,肩扛手提地运上山,盖在渣坡上,再通过安装固定挡板、修建排水渠、铺设滤网,防止覆土流失,并栽种了近百万株苗木,悉心培育养护。冬去春来,时光抚平了满目疮痍,溪水再度变清,可以直接饮用,山峦重新返绿,满目青翠欲滴。喧闹了数十年的小秦岭,恢复了蓬勃的生机和深沉的宁静。
此刻我们正享用着这种生机和宁静。在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啭声中,走进小秦岭植物科普园,这里栽种了两百多种植物。我一一辨识着:银杏、水杉、杜仲、水曲柳、红豆杉……下方则是众多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接下来又走进距此不远的小秦岭动物科普馆中,里面陈列着多种在山中栖息的鸟类和兽类的标本及照片。除了众多的鸟类,还有林麝、豹猫、斑羚、黄喉貂等国家保护级动物,许多都是在消失多年后重新现身。鸟兽不会感慨和诉说,它们是不是也会有重返家园之感?我不知道,但这些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的珍稀濒危物种的复现,确凿无疑地证明了这里生态的美好。
晚上回到住处,整理手机拍摄的照片,目光驻留在其中一张上。那是一个拱门形状的坑口,裸露在一处垂直的崖壁上,一洼从洞内渗流出的清水淹没了入口处的地面。别的坑口早都被填平,痕迹已经完全泯灭,与周边葱茏的植被浑然一体,这一处是专门留下的,为了记录昨日采掘损毁的不堪,印证今天修复治理的效果。
这一幅照片,可谓意味丰富而复杂。它叠印了人的诸多相互矛盾的品性:妄心和诚意,愚拙和智慧,不断犯错但又知错能改。意念的力量十分了得,一念之出,可以笼天罩地,更能改天换地。关键是看它朝着什么方向,是正念还是畸念,是合乎天地大道即自然规律,还是与之相悖逆。
由此西行不远,就是豫陕交界的函谷关。老子倒骑青牛走到这里,给一个名叫尹喜的守关人留下一卷竹简后,穿过关隘飘然西行,莫知其所终。竹简上的文字,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洋洋五千言,核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
今天的小秦岭作为生态成功修复的典范,有不少做法可资借鉴推广。但说到底,是人们在走过很长一段弯路后,返回了正路坦途,复归了自然大道,即认识到人类不可妄自尊大,视攫取大自然为天经地义,要学会尊重和敬畏大自然,与之平等相处。《道德经》中谈到要“知常道”:“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说的就是行事要明了并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肆意妄为,否则就会罹患灾难。
今天的护林人,不少就是当年的采矿工。看到一段录像,数十名身着橘红色鲜艳制服的护林人,大都是朴质憨厚的中年汉子,他们一年四季攀岩越溪,栉风沐雨,踏雪卧冰,巡查保护区广袤区域中的每一处岩隙山陬,阻止盗矿者和偷猎者进山,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在大雪封山时给无处觅食的珍稀禽鸟投食。有这样笃定执着的信念和踏实细致的工作,让人相信眼前的美好生态一定会保持下去。
由此我又想到了一句话,也是来自《道德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三
三门峡水库的波光又一次闪现在眼前。但这一次不是乘船游览,而是坐车沿着库区边的林荫大道,穿过头顶绿树投下的跳荡的光影,一直来到三门峡大坝。
这座“万里黄河第一坝”,横卧在南北两岸的崤山和中条山之间。在坝顶通道的中间,是一块巨型石碑,分开了豫晋二省,对面就是山西平陆县。游人纷纷在界碑前照相留念。大坝一侧是水库的万顷碧波,另一侧则是古老的黄河河道,跌落在下方一百多米深的地方,蜿蜒流向远方,消失于逶迤夹峙的两岸山脉之中。
坐电梯下到河谷底部,经过发电机组厂房,沿着一条与大坝垂直的检修通道前行,近距离地观看黄河水。现在正是蓄洪期,大坝只提起了一个闸门,水流平静舒缓。一块铁青色的巨石突兀地矗立于水面上,它就是著名的“中流砥柱”,一个汉语常用成语的源头。通道左边是泄洪排沙涵洞,河床裸露,水流清浅,一条鲤鱼正在逆流而上,不时费力地打挺。旁边的青色岩石上,兀立着数只苍鹭,纹丝不动。它有着长长的脖颈,我家乡的话里称它为“长脖老等”。
通道的尽头,是当年那一块因其形似而被称为梳妆台的岩石所在之处。它与构成三门峡地名由来的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一起,都已经在修建大坝时被炸掉。一位同行者触景生情,声情并茂地朗诵起贺敬之的诗《三门峡》中的诗句:“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
这首诗作于三门峡大坝修建时,曾经广为传诵。作为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型枢纽工程,大坝的建造是足以作为时代标志的重大事件。我联想到了郭小川同名诗作里的句子:“英雄的儿女,用双手将方圆几千里的明镜高悬”,“拦河大坝高过天,也不及中国人民的信念”等。这些洋溢的诗句,都体现了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透露出人们对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充分自信。新中国建立后短短数年间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让人有理由生发出这样的豪迈气概。
但因为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坝早期设计建造存在一些缺陷,未充分考虑排沙这一关键性技术问题。大坝建成后不久,即因为水位抬高,流速降低,导致库底以及上游河道泥沙严重淤积,造成不良的生态后果,在其后多年中,只能采取种种措施进行补救。人们经过多次增建改建以及不断的试验,探索出了适应高含沙河流的“蓄清排浑”等有效运行方式,采取降低库区水位、增加底孔排沙等一系列措施,最终使得库区泥沙淤积大为减轻,进出库泥沙基本平衡。
大坝斜坡上,从左到右排列着八个大字“黄河安澜国泰民安”。改造后的三门峡水库,已经安全运营几十年,产生了防洪、防凌、发电、供水、灌溉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黄河下游历史上灾害频仍,有“三年两决口”的说法,但自大坝建成后,再也没有发生过。降服黄河水患,三门峡水库功不可没。今天,作为黄河防洪减灾体系和水沙调控体系的骨干工程,它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离开大坝,前行不远,就来到了三门峡庙底沟博物馆。这一处遗址是华夏文明最初的源头之一,是仰韶文化最为辉煌阶段的标志。展厅里陈列着以花瓣纹彩陶为代表的众多新石器时期的生活和生产用具,并通过声光电等数字化技术手段,生动演绎了先民们的生存图景。
在大坝上的感想再一次浮现。不应轻易嘲笑梦想,不能简单否定人的力量,人类从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一路走到高度文明的今天,凭依的正是这种梦想和力量。当然,如果所作所为背离了自然规律,也会遭逢挫折甚至灾祸。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是一个重大的命题。三门峡水库的曲折历程,小秦岭生态的毁坏与再生,都提供了思考的样本。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走在这一片弥漫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的土地上,言谈思维时,脑海里也时常会跳出一些古书里的字句,这是思与境偕的一种体现吗?某个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商汤王的这一句盘铭。其原意是督促激励自己不懈地进德修业,时刻追求德行的自新,新了还要更新。其实物质世界的改造也是如此,在实践中不断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才能够求得日臻完善的结果。
思维的生发遵循着自己的路径。这个“新”字,又让我联想到《诗经》里《大雅·文王》中的一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封建时代尚有对革故鼎新的重要性的认识,那么,在人们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有高远宏大的眼光和气魄,有周详细密的设计擘画,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手段的加持,再加上止于至善而后已的决心,善始克终的不懈努力,那么,对于人与大自然相亲相偕的前景,不是极有理由期待的吗?
几天的豫西之行,水碧山青之间,映入眼帘的尽皆是践履生态文明理念的成果。它们像这个季节的阳光和风,温暖和煦。它们提供惬意美好的感受,更提供深长蕴藉的启迪。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22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最近,多地出现今年以来最长连续高温,部分地区更是冲上40℃。这大热天里,许多人忍不住吐槽“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出门直接三分熟”……你那里最近几度?
如果“我们的命是空调给的”,
那没有空调的古人,
又会怎么形容“热”呢?
同样是说“热得像是在蒸笼里”,
陆游是这样表达的: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宋朝的戴复古的比喻更是贴切: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杜甫则热得心情烦躁想要大叫,
直言想要脱鞋踩在冰上:
束带发狂欲大叫,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脚踏层冰。
梅尧臣更是直接用
“万物不可逃”来形容天气之热: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杨万里也对暑热无奈,
连江水都被烈日煮成了热汤,
哪里还有清凉处呢:
日光煮水复成汤,此外何处能清凉?
掀篷更无风半点,挥扇只有汗如浆。
要想纳得一点清凉,
恐怕不得不像朱槔一样:
落日解衣无一事,移床临水已三回。
这么热的天,
请大家一定注意防暑,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
户外活动和田间作业人员
也请做好健康防护。
此外,
特意奉上一辑“纳凉诗词”!
让我们在文字里,
消暑静心,清凉一夏!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元·白朴《天净沙·夏》)
前山急雨过溪来,
尽洗却、人间暑气。
(宋·吴潜《鹊桥仙·扁舟昨泊》)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西风解事,
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
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
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
(宋·黄昇《酹江月·夜凉》)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有几,
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
(金·元好问《骤雨打新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