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中国古人对“五”有着深刻的偏好和崇拜,这大概和古人最早用手指来计数有关。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出现了大量和“五”有关的词语。
《尚书》中由“五”构成的名词将近三十个,《逸周书》中也有三十多个用“五”字组成的名词。比如人们常常所说的“五刑”、“五行”、“五服”、“五典”、“五服”、“五罚”等词语,古人喜欢把数字分成五类,五行学说的产生正是基于古人对数字“五”的崇拜。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包含中医学在内的中国文化影响甚深。正如历史学家齐思和先生所说“吾国学术思想,受五行说之支配最深,大而政治、宗教、天文、舆地,细尔堪舆、占卜,以至医药、战争,莫不以五行说为之骨干。士大夫之所思维,常人之所信仰,莫能出乎五行说范围之外。”
史料记载,“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甘誓》中,书中记载“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但这里所说的五行指的该是五种应行之道,和后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概念不同。真正把五行确定为金木水火土,是在商末周初。《尚书·洪范》中记载“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其中提出的五行实际上指的是生活中的5种物质,这是早期朴素的五行概念,和西方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一样,都是早期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早期的五行概念和五服、五典一样,都是古人以数字“五”划分事物的方式,但因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地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受到了古人的重视,有了更加广泛的发展。
在生活劳作中,古人慢慢发现了五行相克的关系。所谓“夫火热而水灭之,今刚而火销之,木强而斧伐之,水流而土遏之,为造化者,物莫能胜也。”五行相克最早也称为“相胜”,在春秋时期被人们广泛运用,史官们用它用来预测国家大事,军事家将它运用到排兵布阵、攻伐防守的细节之中。在制定对敌策略中,战国的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说,认为朝代的更迭因为无德相互转移,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五行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春秋时期,人们逐渐发现五行相胜并不是必然的,也存在“无常胜”的情况。只有在数量对等的情况下,五行相胜的概念才成立,若数量不对等,五行相胜便不成立。例如,金能胜木,若木比金多,相胜的概念就不成立。所谓“金之势胜木,一刃不能残一林之木;土之势胜水,一掬不能塞江河;水之势火,一酌不能救一车之薪。”
到战国时期,五行学说逐渐走向成熟,五行相生的概念开始出现。《管子》中最早记录了五行相生的排列,《五行》《四时》《幼官》《轻重己》等都是有关五行学说的重要文献。四时更替和五行学说的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的五行学说体系。《管子》中虽然最早把五行和四时相融合,形成了五行相生的概念,但还比较混乱。
直到汉代,董仲舒才明确提出五行相生的思想,五行学说也在汉代达到鼎盛,不但补充完善了前人的解读,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五行乘侮的概念便是对五行学说的补充和完善,从此五行学说渗透进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天打五雷轰”中的“五”便是五行。所谓的“五雷”指的就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金雷指的是刀剑、铁器、金属、车祸等。木雷指的是树木压住、棍棒打击、高处摔落等。水雷指的是溺水、水淹、生病等。火雷指的是火烧、电击、雷击等。土雷指的是土埋、房屋倒塌、高处掉物等。古人认为,“天打五雷轰”是对罪孽深重者的一种惩罚,也有“五雷轰顶”的说法,形容人们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告诫人们莫做伤天害理之事,否则便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古人从大自然的各种表象出发,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充满了令人赞叹的大智慧。
道教中大地之上,苍天之下的区域是由南极长生大帝的一个分身来掌控的,这个分身的名字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也被世人称之为雷祖。雷祖呢相当于一个领导职务的名称,具体是谁说法不一,咱们下面会讲。雷祖的办公地点在神宵玉清府,办公楼被称之为雷部,雷祖的业务范围呢,就是主管天地之间五个种类的雷电了,分别是: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妖雷。这些雷的功能总而言之就是管地球的天气状况的,哪里该下雨啊,哪里该刮风啊,他们都管。(不过我就奇怪了,现在的天气预报是怎么预报的?)
一、道教如何与雷部联系。而其实呢,人世间是可以掌控雷部的工作动态的。怎么掌控呢?就是当需要下雨、刮风的时候,通知这些雷部的神仙一声。而道教正是人世间的这样一个工作单位。通过五雷之法这样一种通讯手段与不知道在哪里的雷部联系,通知他们按照要求进行天气变化。道教将五行奥义和医道五脏结合,形成了以心肝脾肺肾五种脏器孕育而成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不同的雷。道教五雷之法的演变颇为复杂,据说道教的道士们因为所学不同,信奉的道教宗师与祖师也是不同的,中国地大物博,地域广阔,道教法术分立为三种,一为茅山上清箓,二为阁皂山灵宝箓,三为龙虎山正一箓,合称为符箓三宗,以下又衍生出天心派、清微派和神宵派等诸多流派。五雷之法是神宵派推崇和专研的一种道教法术。神霄派喜欢御雷使电,来驱使鬼神,从而来达到降妖伏魔、兴云降雨的目的。总结起来,这就是一种可以与雷部诸神联系的通讯手段。这一流派被宋朝官方认可,如此一来神宵玉清府的名头就越来越大了。雷祖以及雷部诸神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二、雷祖是黄帝轩辕氏的化身。雷部的最高统治者是雷祖,其居住在神雷御府之中,面前有三十六个雷鼓,代表着三十六个雷司。传说雷祖曾经在凡间投胎,成为三皇五帝中的黄帝轩辕氏,修炼成仙,升天之后,雷祖的面貌是一个威严的中年男子,手持打神驱魔鞭,两眼之间的额头上有第三只天眼,天眼可以看破世间因果命数和善恶忠奸,周身围绕面目凶恶、尖嘴猴腮的雷神,以及大大小小的雷部将军,电母,风伯,雨师,雷祖的雷神御府之下还有分支机构,就是五雷院和驱邪院,两院之下还有万雷神司、雷霆都司和雷霆部司三个雷部总司。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编制就有两百多人,但是呢,因为这都是神仙高级公务员,所以凡人都不怎么熟悉。
三、雷祖是《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封神演义》中的那个尖嘴猴腮的雷震子,雷震子就是天上的天雷将星转世投胎,周文王姬昌出行避雨,在路边屋檐下捡到一个孩子就是他投到人间的化身,当时雷雨交加,姬昌就把这个孩子收为义子并取名雷震子。
此时,阐教福德之仙云中子便收去为徒,抚养长大。雷震子小时候长得清秀可爱,可是贪吃误食云中子后院杏树的两枚仙杏,之后面色发青,眼如朱砂,横生獠牙,长出了雷公之嘴,背部生出一对风雷双翅,从此之后便可以御雷驾风,能够在天空飞行,速度很快,日行万里,使用一把黄金棍作为武器。封神榜上,他成为了少有的肉身成圣的人。在小说中描写到,雷震子的师傅云中子烧死了闻仲闻太师,闻太师死后封神,成为了雷部的主宰。如此一来,雷震子的天庭雷部公务员身份泡汤就在意料之中了。不过这都是《封神演义》小说中的描述。道教始终不接受封神榜中闻太师为雷部雷祖的说法。不过,咱们普通人也就奇了怪了,这种臆想出来的人物,居然还有人在现实中去争论。
四、道士可以拘来雷公电母等雷部公务员兴云降雨。而在《西游记》中,就是车迟国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往罐子里尿尿给那几个妖道喝那一段:车迟国连年大旱,求神拜佛都不管用,有三位道士,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居然可以驾驭五雷,行云布雨,把车迟国的旱情解除了。车迟国王为感激他们,奉为国师,之后他们利用手中权力驱赶和尚,损毁寺庙。这时,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车迟国,与三位国师斗法,双方比试求雨。虎力大仙登台作法,居然可以拘来雷公电母等雷部诸神,此时孙悟空急忙分身去空中质问这几位神仙,带队领导雷部天君对齐天大圣解释说:那道士的五雷之法乃是真的,咱们也是接到上级部门正规程序的通知才来的。这时候,雷部公务员看齐天大圣这个和高级领导都有交情的人物来阻止,这些办事人员只能听孙悟空的了。结果就是虎力大仙求雨败给了孙悟空,最后那三个妖道士都被击败处决了。
五、以上都是神话传说故事。道教之中的御雷之法是可以经过修炼获得的,当然,这只是一个说法,根本就是无法证实的。不过这些故事讲起来惟妙惟肖,确有引人入胜的感觉,大家可不要信以为真啊。说实话,作为无神论者,我是不信的。朋友,您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