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时的“扫把星”,因其形状而得名,又因其寓意而闻名。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扫把星”其实就是天上的彗星,跟其寓意并无关联。而在一众“扫把星”里面,哈雷彗星可能是最“倒霉”的一个。
它是怎么被人们认识的?中国历史上连续记载了二十九次哈雷彗星的回归,为什么却没有以中国来命名?哈雷彗星能帮助我们解决武王伐纣的年代问题吗?让我们一同回顾一下哈雷彗星的发现史。是的,它“快”回来了!
1986年3月8日拍摄的哈雷彗星,图片来源:Wikipedia
撰文 | 黎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
责编 | 韩越扬、吕浩然
01
会回归的“扫把星”
1680年11月14日,一颗彗星的出现在欧洲大陆引起了轩然大波。在以往的印象中,能见到一颗彗星便算得是上一件天文盛事。难以置信的是,一个多月之后,另一颗彗星再次出现!
那些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科学先驱们:牛顿、胡克、以及英国首任皇家天文学家弗拉姆斯蒂德,都被这样的景象震惊了,他们每晚注视着星空,寻觅彗星的踪迹。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两年后,第三颗彗星再次出现。两年内数次彗星的出没,在时年24岁的哈雷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1:鹿特丹人观测1680年大彗星(The Great Comet),图片来源:Wikipedia
1684年,哈雷在剑桥认识了牛顿,并成为好友。哈雷全力支持牛顿撰写他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甚至连这本书的出版经费也是他私人捐助的。牛顿早就怀疑1680年所出现的两颗彗星,其实是同一颗彗星掠过太阳之前与之后的景象,但他并未将这一发现写入自己的巨著之中。
1705年,哈雷也出版了《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他使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行星对彗星轨道的影响,推断1682、1607以及1531年出现的三颗彗星其实是同一颗彗星的多次回归。他还预测这颗彗星在1758年会再次出现。这颗被哈雷首次准确预言的彗星,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发现,不仅是科学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终结了人们千百年来对天灾的幻想。
02
“恶魔的使者”
彗星在中国民间被形象地称作扫把星,这大概是因为它长得就像一把长长的扫把。正如同扫把并不会带给人们多少美好的联想一样,彗星往往也被看做是不祥的预兆。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彗星往往被记为“彗”或者“孛(读作bèi)”。例如《天元玉历祥异赋》中,对于彗星的占辞是“彗星,为丧气也”,而对于孛星,则记载“光芒四出者曰孛。孛星,为兵也”。
图2:明朱丝栏彩绘本《天元玉历祥异赋》插图
和中国一样,在科学革命以前,西方人对彗星也充满恐惧,认为彗星是带给人们灾难和疾病的罪魁祸首。例如1066年4月哈雷彗星回归时候,正赶上英格兰的黑斯廷战争,最终英王哈罗德二世阵亡。于是在贝叶挂毯(Bayeux Tapestry)上就记录了哈雷彗星的景象,认为哈雷彗星带来了上帝的警示。
图3:贝叶挂毯上的1066年哈雷彗星回归,图片来源:Wikipedia
在看《哈利·波特》的时候,不知道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的巫师都是骑扫把的?我也曾经设想过,这样的联想是否与彗星有关,不过并没有搜到类似的记载或者说法。巫师的邪恶与彗星带来的灾难,就这样构成了古代世界东西方人们的共情记忆。
图4:欧洲中世纪抄本中就出现了女巫骑扫把的形象,图片来源:Wikipedia
03
东方的遗产
不过如果要说中国古人只专注占卜,而不会观察,恐怕会有失偏颇。事实上,中国先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观测彗星,而且不但要看,还要画下来。仅仅流传下来汉代墓葬中的彗星图,就至少有三幅。
最著名的当数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帛书《天文气象杂占》。这幅图上画的可不是一颗彗星,而是形形的29种彗星形态,还根据彗核、彗尾的形状进行了分类,目的当然还是为了更好地预测吉凶。两千多年的古人便已观察得如此详细,就问你服不服?
图5: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图片来源:湖南省博物馆
两汉时期谶(读作chèn)纬之术盛行,人们渴望理解自然界的特殊现象,但是又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是,便通过观察、总结,以及强行解释的方法来满足自己对未知的渴望。
像彗星这种并不会对人们生活产生多大影响的天象,往往会与水、旱、雹、风、冬无雪、地震、山崩、蝗虫这样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因此,异常天象的观测自然也就成为皇权统治下天文机构的重要内容。《周礼》中记载,保章氏是西周时期执掌天文观测的官员,他的职责中就有“掌天星以志日月星辰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当然也就不难想像,为什么在中国古籍中,能找到从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王朝灭亡前夕的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的每一次哈雷彗星回归记录了吧。
不仅如此,其实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两次哈雷彗星的回归记录呢。它们分别是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的“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文公十四年》)”,以及公元前467年的“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史记·六国年表》)”。
图6:《清续文献通考·卷三百六》上记载的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
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这时候中国已经走到了封建制度崩溃的前一年。据《清朝续文献通考》的记录:“四月十八日戌正三刻,正西偏南柳宿间彗星出见,尾指东南,翼宿、名堂之间,测得彗星高二十六度,正西偏南十二度。日渐微,至五月三十日不见。”
可见,钦天监的官员们也算与时俱进,开始采用测角仪器来测量哈雷彗星的高度、方位以及运动轨迹等参数了。天文官们还专门呈递了封奏,表明哈雷彗星的出现“并不主吉凶等语”。
相对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而言,这当然要算一种进步。只可惜这个进步来得太晚了一些。此时的世界早已进入现代,汽车、飞机、无线电都已经耳熟能详。而我们,不可避免地落后了。
英国人哈雷最先预测了哈雷彗星的回归,这颗与人类最常相伴的短周期彗星,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我们几千年的持续观测,却并没有换来一颗彗星的命名权,就好像传了全场的好球,却没有完成临门一脚的射门。
图7:1910年德国出版的哈雷彗星回归明信片,图片来源:Wikipedia
04
中国古代的哈雷彗星记载都是废纸吗?
好在科学研究并不是一场足球比赛。哈雷之所能成功预测这颗彗星的回归,也是得益于开普勒的行星三定律以及牛顿的引力定律,对自然的探索从来都是需要前赴后继,一步一个脚印的。
实际上,由于彗星的轨道运动十分复杂,在哈雷之后的很长时间中,天文学家想要精确地预测彗星的回归时间并不是十分容易。
1818年发现的恩克彗星每次回归都比上一次缩短0.11天左右。而哈雷彗星的回归时间就更不确定,在之前的29次回归中,最长的回归周期有79.3年,最短的则只有74.4年,平均为76.73年,最长与最短竟相差五年之久。这主要是因为太阳系内木星、土星等大行星的引力会对彗星轨道产生影响。
图8: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候天文学家计算的轨道,图片来源:Wikipedia
要了解这个规律,光靠我们一代人的观测显然是不够的,毕竟我们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最多也只能看到两次哈雷彗星的回归罢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彗星的记载异常丰富,1911年以前的彗星记录不少于2583次,总条目万余条,其中有些记录还对彗星的位置、方向、形态、日期等进行了周全的描述。
图9:《宋史·天文志》中关于1066年哈雷彗星的记载堪称最长彗星记录
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张钰哲先生、江涛先生,以及美国学者J.L. Brady等人,先后利用中国的哈雷彗星记录验算了它的轨道,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哈雷彗星的运行规律奠定了基础。
05
武王伐纣时候看到的是哈雷彗星吗?
张钰哲先生的研究还产生了一个副产品:他在演算了哈雷彗星的回归记录之后,于1986年发表文章提出,《淮南子·兵略训》上所记载的“武王伐纣,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有可能指的是哈雷彗星的一次回归,从而确定了武王伐纣的年代应该在公元前1057年。
这个结论一出,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尤其是历史学界对于利用天文方法来解决历史年代学问题,都感到十分惊喜,如今我们将这类研究称作天文历史年代学。
只可惜,张钰哲先生的推断中,有“如果”二字,是被人们所忽略的。也就是说,也很有可能在武王伐纣时候所见的彗星并非哈雷彗星。直到1999年,卢仙文先生等人通过对各种周期性彗星进行分析后认为,单纯通过哈雷彗星来推断武王伐纣的年代并不现实。天文历史年代学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06
“扫把星”回来了!
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在1985年 。如果说1910年天文学家的观测手段还极其有限的话,那么到了1985年,情况简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观。毕竟,在哈雷彗星转了一圈的这半个多世纪中,科学技术也已日新月异,射电天文学、太空探索、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都在这期间应运而生。
因此,为了这次哈雷彗星的回归,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摩拳擦掌,做好了一切准备。国际天文联合会专门成立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IHW)”,美国帕洛玛天文台的5.1米光学望远镜早在1982年就远远地捕捉到了哈雷彗星回归的迹象,欧洲空间局发射的乔托号飞船近距离飞抵哈雷彗星的彗核并收集尘埃……IHW下设的七个研究组,以及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们闻风而动。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全方位研究这位“老朋友”。
对于中国天文学而言,此时也已摆脱了历史的桎梏,努力追赶世界天文学前沿。1984年11月4日,云南天文台1米反射望远镜捕捉到了哈雷彗星,尽管比美国人晚了两年,不过也是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望远镜来观测哈雷彗星,实现了历史的突破。
下一次哈雷彗星回归是在2061年。近十年来,中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天文望远镜以及天文卫星投入使用。相信四十年之后,中国天文人将再次成为国际哈雷彗星联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培瑜. 我国对哈雷彗星的历史记载. 中国科技史料,1986(7).
[2] 张钰哲. 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的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 天文学报,1978.6.
[3] 卢仙文,江晓原,钮卫星. 古代彗星的证认与年代学. 天文学报,1999.8.
[4] 叶璐. 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及“”刍议.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7.
来源:赛先生
编辑:观山不易、yrLewis
每一个嘴上说不想恋爱了的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不可能的人。谁心里没有故事,只是学会了控制。换掉我的心脏,给我一副铁石心肠,我会笑着看伤我的人走向死亡。你能忍住不找他,却没法在他找你的时候不回复。大概是因为,我们都不是善于表达的人,所以才会在相处的时候,把喜欢都变成了争吵。别嫌弃一直陪你的人,别陪一直嫌弃你的人。开始很美,过程很累,结局很悲,清醒很难,这就是所谓的感情。既然他们都学不会道歉,那你又何必学会原谅。
古命理铁扫帚是个凶星,女人命中犯了铁扫帚最为不吉,克夫再嫁,乖背破家。根据老人的口传,男命同女命一样,命犯铁扫帚也不吉。铁扫帚也有吉凶之说。生在上午的人,命犯铁扫帚是把家财向外面扫,越扫越穷,才是真正的不吉;生在下午及晚上的人,命犯铁扫帚,是把外财向家里扫,越扫越富。
对于女命来说,犯了铁扫帚是夫家所忌讳的。推算命理是很严肃认真的事情,老人说:当女方出嫁之时,在娘家凑足“五谷”,让陪同出嫁的送客随身带到夫家大门口抛在地上,新郎递给新娘一把新扫帚,让新娘把“五谷”扫进院内,然后用红布包起来,放在夫家的柜子里,以示旺家。
一、第一种说法
根据口传:铁扫帚也有吉凶之说。生在上午的人,命犯铁扫帚是把家财向外面扫,越扫越穷,才是真正的不吉;生在下午及晚上的人,命犯铁扫帚,是把外财向家里扫,越扫越富。
注:五谷,五种不同的粮食。例如:小米、大米、玉米、小麦、高粱,豆类等等。
注: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命犯铁扫帚呢?假如某男属鼠,生在正月,就是犯了铁扫帚。如果此男在早上八点出生,很不吉利,如果出生在下午,虽犯铁扫帚,也吉利。
又如某女属鸡,生在九月,就是犯了铁扫帚。至于吉凶,参看上下午具体时间,推法同男。这个是算命说的。基本都是口口相传得来的。没有什么书进行研究的。
二、流行的说法
中国古代曾经流传过男鳏女寡的铁扫帚歌。
古代,男女婚嫁时,双方大人除过核实男女配偶十二生肖是否相克和相冲时,还要考查对方子女是否犯有铁扫帚。一方若犯之,对方老人是坚持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原因是怕男女双方婚后不吉,就象姜太公(子牙)老婆一样,女的会扫的婆家穷了。男的会败丈母家。铁扫帚便是人们所传言的扫帚星。有的犯者还会妨克配偶与死地,导致整个家庭败落,最后留下自己独守空房。
男女什么情况下会犯铁扫帚呢?歌词是这样描述的。
1、男命所犯铁扫帚歌:
申子辰年正月是,已酉丑年六月中,
寅午戍年四月中,亥卯末年二月逢。
2、女命所犯铁扫帚歌:
申子辰年十二月是,已酉丑年九月中,
寅午戍年是七月,亥卯末年八月逢。
歌词中的十二地支代表着每个人的十二生肖,月份指阴历,“中”指某个月的中旬,“逢”指当月的整月。社会在发展,时代再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健康得到保障,人们的身体素质增强,人均寿命增长,我国人均寿命已达到七十多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民间流传的许多习俗,人们逐渐淡忘,但是在一些偏避的地方,人们还在沿用这种古老的习俗,为子女的婚姻大事把关,以寄托美好的未来。
有句古话“好命歹命都是命”,好命的来源,并不是天生的,后天的积极努力也是构成命运的一种方式。若你不努力,不争取,又怎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所谓命运这个东西,一切无非是上天的考验、惩罚或补偿,我们应当保持“吉人天相,好运随身”的信念,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积善成德,好运自然相随。如果遇到困难,积极应对,并适当做好化解措施,可以虔诚恭请纯铜五帝钱挂件,很是通灵,帮你远隔魔障,转运增运,遇吉增吉,逢凶避凶,助你多逢贵人,远隔小人,事业顺利,万事安泰。
祝愿天下所有有缘人,风水大师亲自来送福快来接喜纳福!也请你们替家人和亲朋好友送上最亲切的祝福!点亮下方☆并转发即可!祝福你们:福禄招财,家宅和睦,吉祥如意,身体健康,万事大吉。
开光纯铜五帝钱旺财化煞镇宅必备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获取“开光五帝钱挂件”《欢天喜地七仙女》是一部童年神剧,其中“扫把星”这个角色让人十分难忘。他长相尖嘴猴腮,看起来十分奸诈,原本只是负责打扫天庭为生的小仙,但因为想要上位误入歧途,为大反派阴蚀王所用。
饰演扫把星的演员叫刘波,他出演过很多小角色、小人物,比如《九河入海》中的陈三,《打狗棍》中的耗子等。他还出演过很多知名度很高的影视剧,《沙家浜》中的刁小三,《闯关东2》中的小立武都是他。在出演《大宅门》时,他还与斯琴高娃、郭德纲、陈宝国等人有过合作。
《欢天喜地七仙女》中的男演员们,“董永”郑国霖后来出演了《隋唐英雄传》中的李世民,深受观众喜爱;“黑鹰”张桐出演了《亮剑》,还拿下了飞天奖影帝;“金吒”吴建是《西游记后传》中的乔灵儿,在剧中上演了一段如来佛祖转世和凡间女子相恋的故事;“鱼日”吴越则出演了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和大热仙侠剧《青云志》。
只有刘波,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只能接到一些小角色。但他并不在意,他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配角也能出彩,演好了一样能被观众记住。”
因为长相的缘故,刘波所饰演的角色多半都是奸角,逐渐成为了一个“反派专业户”。
有一次,刘波在过安检时被警察拦下,警察问他:“我怎么看着你这么眼熟,是不是以前提审过你?”令人啼笑皆非。不过,如果这名警察是因为看过刘波演的戏才觉得他眼熟,那就说明刘波真的用演技让观众记住了他。
乾唐看天下,带你走进大千世界,领略人生百态,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姜子牙与扫把星
姜子牙这个人我们都没见过,但是他的名字和事迹对于现今的国人来说都是很熟知的。姜子牙出生的具体年代没有记载,他离世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垂钓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 ,成为周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册封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病逝于镐京,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 唐肃宗时期,追封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一样都是世人所喜爱的,其酣畅淋漓的神仙斗法更是让人遐想联翩。除了李靖、杨戬等七人肉身成圣之外,被封神之人虽肉身已死去,但无论其生前是正义抑或是邪恶,都在这场封神大战之中留下过自己不可磨灭的印迹,他们或是战死沙场,或是死于阵法对决之中,或是商纣王肱股之臣,而被妖人所害等等,总之,他们的行径或是遭遇都是与封神有关联的,能被封神都是说得过去的。然而在这被封的众神圣之中,有一人能被封为神是让人最难以接受的。在这场封神大战之中,她没有出一丝功绩,所行所言都与封神无关系。
姜子牙三十二岁上昆仑山,当了元始天尊的弟子,修行四十余年,七十二岁领师尊法旨下山。不论做什么事情,姜子牙都是公正严明的,所以深得师尊元始天尊青睐,把封神大事交由他去完成。姜子牙接了玉虚宫元始天尊法旨,下山辅助西岐明主回到家乡,早已物是人非,上无父母、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走投无路之时,想起了曾经的拜把子兄弟宋异人,这时候,宋异人已经是家财万贯的员外爷了。在得知姜子牙归来后,宋异人甚是高兴,热情款待,一点都没有嫌弃的意思。就这样,姜子牙暂时在宋异人家住了下来。
当宋异人得知姜子牙至今竟然还是单身时,作为大哥的他自然不能让自己兄弟打光棍,于是瞒着姜子牙去了隔壁村马家庄马员外家中提亲。马员外家有一女,年方六十八岁,地道的黄花大闺女,这一对男未婚女未嫁的大龄剩男剩女走在一起也算是绝配了。
婚后,马氏觉得夫妻俩老是靠宋仁兄过日子,不是长久之计,就劝子牙做些生意,维持夫妻日后生计。但姜子知道自己是元始天尊座下第二代弟子,身负重要使命,眼前的境况只是暂时性的,不出几年就会离开这里,去投靠明主。于是,夫妻二人各有心事,但姜子牙的心事就是天机,不能说出来,尽管“三十二岁在昆仑学道,不识甚么世务生意”,但他还是答应了马氏的要求。于是,他先后凭自己的手艺编织笊篱,卖过篱;在异人家磨面,卖过面;跟伙计在朝歌开洒饭店,当过掌柜;走鸡场,贩卖过猪羊牛马;还开命相馆,帮人算过命。
可是,姜子牙毕竟是法道之人,不懂得生意经,虽经多种尝试,终究一事无成。卖篱,一担挑出去,一担挑回来,卖了一整天,一个也卖不掉;卖面,跑遍朝歌城,不但卖不掉一斤,反而把面全泼在了地上,空着箩筐回到家;开酒饭店,从早到晚,不见一个客人上门,折了许多本钱;贩卖猪羊牛马,犯了天子禁止屠沽之法,急避而逃,束手而归;算命卜卦,几个月也没有什么生意。马氏对姜子牙“件件生意,俱做不着,致有亏折,本钱尽绝”的窘境十分不悦,经常埋怨,首顔嘶嚷,相争不断,把丈夫视作无用的饭囊衣架,饮食之徒,横里竖里,怎么也看不顺眼,渐渐有了分手的念头。
对于上山修道长达40年的姜子牙来说,他只会做问道炼丹一类的工作,根本不会做买卖求生计。让一个心系天下,运筹帷幄的人去做小买卖,他当然不会甘心,于是,在经历了多种创业失败之后,姜子牙经营起了他的强项:占卜之术。生意日渐好转,但这种平淡的生活却被苏妲己的姐妹玉石琵琶精打破了。
有一天,琵琶精在街上闲逛,突然发现了姜子牙的小算命馆,想进去捉弄他一下,没成想被姜子牙一眼看穿她的妖身,一把抓住琵琶精不撒手,旁人还以为他在调戏良家妇女,这时候正好碰上了亚相比干,知道原委后,比干不敢定夺,把二人带进了宫中面见纣王,当着纣王的面,姜子牙火烧琵琶精让其现了原形,纣王大喜,认为姜子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委以重任,封了他一个下大夫,特受司天监职听用。姜子牙虽然做了官,却得罪了苏妲己,她当然不会放过姜子牙,一直在寻找机会,这机会终于找到了,她要纣王命姜子牙督造鹿台,但是,这个工程在有限的工期内根本就无法完成,姜子牙只得抗旨不尊,于是,激怒了纣王,被纣王下令处死。姜子牙对纣王很是失望,借着在昆仑山学到的水遁法术逃走。
一路逃回了宋家庄,要马氏一起逃往西岐,守时候命,马氏听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丈夫的安危,却是在埋怨姜子牙的过失,把他数落了一顿。马氏留恋朝歌,不愿背井离乡,随夫守望相助,这就应了俗语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尽管子牙反复表示:“天数有定,迟早有期,各自有主”,劝说马氏把眼光放远些,同到西岐,自有下落,不要遗弃。但马氏丝毫没有回心之意,死守朝歌不放,决不往他乡外国谋求生计,没有商量余地。
姜子牙对她说:“嫁鸡怎不逐鸡飞,夫妻岂有分离之理?”马氏回答说:“妾身原是朝歌女,哪有离乡背井之理。你写一纸休书把我休了,然后各自投生,我就在此受些穷苦,你再娶一房有福的夫人罢。”姜子牙无奈叹息着说:“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自可,最毒妇人心。”姜子牙这时也看出了马氏心底并非善良之辈,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姜子牙无奈只能照办,自此之后各自分道扬镳。
几年之后,姜子牙在渭水河边垂钓钓鱼,被西伯侯姬昌发现,经过多次交谈,姬昌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对他的才华非常佩服,于是请回西岐官拜西周丞相,辅佐西周,开始了伐纣大业,最后经过艰难的斗争,腐朽的殷商王朝覆灭了,连带着帮助殷商的整个截教也随之消亡。
马氏改节后,嫁给了一个乡村农夫,日子并非她想的那样好过,整天在家守穷苦度。这时候听到了昔日看不上的姜子牙,到了八十岁被周文王聘请归国,出将入相,做出了一翻大事业,心中暗想,如果还在子牙身边,就能享有无穷富贵,想想今日的凄苦,真是后悔莫及。马氏越想越惭愧,再无颜面立于人世,在后夫熟睡之际,一根白练悬梁自尽,其灵魂往封神台去了。
马氏与姜子牙分手,只是属于婚姻观的问题。马氏目光短浅,不能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她既没有阴谋,也没有出轨,更没有给分手后的姜子牙带来任何灾难和厄运,仅有些过错而已,姜子牙却在封神之时特意封她为“扫帚星”,平心而论,那马氏的确有点委屈,那么,被元始天尊看中的“公正严明”的姜子牙最终执意给了这个封号,又是什么原因呢?
细细想来,应该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马氏嫌贫爱富,唯利是图,只能同甘,不能共苦,这种做法不得人心;第二、马氏与姜子牙虽然感情破裂,分道扬镳了,但他们还是好聚不好散,夫妻一场,对马氏仍然有一种怀念之情;第三、马氏对姜子牙不善不忠,心狠手辣,不听忠劝,执意离去,对马氏有明显的诅咒和诋毁;第四、姜子牙奉旨封神,手中有权,也许借封“扫帚星”的机会发泄私愤。
总之,姜子牙就是要将这段感情公布于世,让世人都知道马氏这个人,也是对后世人的一种警示。只有封神,马氏的事迹才会无限延长,有了悠久的生命力,她的所作所为就会被人们所记住。最后封了她一个“扫把星”也称“扫帚星”寓意是十分明确的:只要遇上马氏这样的人就会恶运不断,诸事不顺,于是,这个封号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典故,人人避而远之,不想接近。这到底是姜子牙在帮她还是在惩罚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