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女人对自己男人的称呼可谓名目繁多,雅俗皆有,且各地的叫法还存在着许多不相同之处,诸如古代的相公、夫君、郎君、老爷、当家的等等,现代的老公、亲爱的、先生、爱人、孩子他爸等等。然而,“丈夫”一词既可以用于口语,又能够用于书面,所以古往今来运用得还是比较普遍的。那么,为什么女人要把自己的男人叫“丈夫”呢?当然,关于“丈夫”一词的由来,是有一定的出处的,可是民间的有关说法,似乎更加有趣一点。
“丈”是个量词,很早以前就是我国测量长度所使用的单位,10尺为一丈。“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或者是指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男人。可见,“丈夫”的原意是指身高约一丈的成年男人,故而后来便把已婚女子的配偶称之为丈夫了。《谷梁传·文公十二年》上写道:“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就是说古时候男子到了20岁,便要举行冠礼,之后就意味着进入到丈夫的行列了。“夫”是指行完冠礼后已成年的男子,而“丈”则是指成年男子的身高。古时较早的尺只有今天市尺的4寸8分,那么一丈则约为1.6米高吧,而大多数成年男子都已经超过了“一丈”。
在古代,人们生存物资的来源主要是要靠种地、打猎、捕鱼等等,要生存和生活得好,男人的身高体壮有力气是很重要的,也是干活所必需的。所以,女子在选择男人作为配偶时,往往要先看一看这个男子是否有一定的身高,身体是否强壮和结实。为此,一般情况下,身高至少要以一丈为最低标准的,于是女子便称她所嫁的这个男人为“丈夫”了。到了后来,人们在描写男子的高大形象时,也常常会用“男子汉大丈夫”来形容的。
然而,民间有一种比较流行的俗语老话,像是在开玩笑,但是说得很有趣,“丈夫丈夫,一丈以内是自己的丈夫,一丈以外就可能是别人的丈夫了。”意思大约是说,男人呆在家里,在自己的视线距离之内能看得见,女人心里还很信任他,这时候的男人是自己的丈夫。但是如果男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视线之外,或者出门了看不见了心中就会产生怀疑,男人会在外面干些什么呢?是否有了其他的女人了呢?这时候的男人就有可能不是自己的丈夫了。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情况呢?当然肯定是有的。但是作为夫妻,一定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加深夫妻感情的。即使是长期不在身边的丈夫,只要感情好,都要充分相任他不会出轨变心,不会对自己的妻子不忠诚的。
农村里还有一句俗语老话,“不能把男人拴在自己的裤腰带上”,话糙理不糙,事实确实如此,能够拴住一个人的身,却难拴住一个人的心嘛。而作为“男子汉大丈夫”,也确实应该努力做一个道德优秀的好男人,品行端正,规矩做人,无论在家还是外出,都要让妻子放心。一丈之内是个模范丈夫,一丈之外更是行得端做得正的大丈夫,这才是女人心目中理想的好丈夫。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文言文中的虚词是实词的必备补充,对于充实文意,表达情态,转换语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犹如文章的血肉和筋脉一般。就中学文言文教学而言,文言文中的虚词常见的18个已在前文说过,它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下面按词性择重点予以分类介绍。
一、代词代词可分为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及疑问代词。
一、指示代词
1.“是”作指示代词,常译作“这”。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④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需要说明的是,③④两句虽然从句式上说是判断句(带有“是”字),但句中“是”仍然翻译为“这”。
2.“之”作指示代词,译作“这”。
⑤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⑦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⑧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⑨是“之”的复数用法,译为“这些”。
3.“斯”作指示代词,译作“这”。
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⑪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⑬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4.“而”作指示代词“这”。
⑭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⑮“夫”作指示代词,译作“那”。“夫”除了常作句首语气词外,还可作指示代词“那”。
⑯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二、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朕”译作“我”。
⑱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离骚》)
注:自秦始皇起“朕”成为皇帝的自称。
2.第二人称代词
“若”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作“你”。
⑲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
⑳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㉑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项羽之死》)
㉒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狱中杂记》)
㉓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㉔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㉕“而”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作“你”。
㉖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第三人称代词
(1)“厥”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作“他”
㉗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
(2)“之”作第三人称代词,译作“他”或“它”。
㉘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㉙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
㉚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㉛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㉜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㉝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㉞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本文选自我的原创书《中学语文文言翻译学》
或许,你还对我的这些文章感兴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四课《归去来兮辞》注释商榷
《愚公移山》中的“夸娥(不读é,读yǐ)氏”,原是大蚂蚁
对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怀才不遇”主题的深思
如何解决文言文难学难懂的问题,这篇长文或许能帮你
“负荆请罪”之“荆”溯源
说文解字谈文化:“德”从何来?
说文解字谈文化:“农”从何来?
汉字演变的四个规律:繁化、简化、异化、声化
我们近代以前,有一个职业,叫做“更夫”。
更夫的工作,就是打更。
更夫
例如说,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三更”,更夫沿街走动,敲锣三次,凌晨3点到5点,是“五更”,敲锣五次。
在敲锣的时候,更夫也会吆喝“天干物燥,小心火灾”、“ 关门关窗,防盗防贼”等警告语。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近代以前,为什么要有更夫呢?
为什么要打更呢?
为什么要敲锣惊醒大家的梦呢?
让大家好好睡觉,难道不好吗?
答案是:在近代以前,没有更夫,还真不行。
是的,当时如果没有更夫,社会还真无法有序运作。
老冯我告诉你,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没有更夫,社会还真会乱套。
首先,需要报时,尤其是部分职业的从业者,需要知道时间。
要知道,在近代以前,家家户户,是没有闹钟的,没有闹钟意味着,人会睡过头,那么有一部分职业的从业者,就无法准时起床开工。
举个例子:屠夫。
是的,为了让百姓一大早就能买到新鲜的猪肉,屠夫需要凌晨两三点就起床,到屠宰房杀猪。
如果没有更夫喊更、报时,那么,屠夫很容易会睡过头。
再举个例子:赶集的。
例如小贩老王,他需要凌晨3点钟出发,才能在早上7点钟,出现在县郊某个圩镇的集市上。那么他也需要更夫,没有更夫喊更,他也会睡过头,睡过了头,就会耽误事。
古代社会的职业,也是五花八门,如此类推。
要知道,以前的百姓没有闹钟,所以,确实需要更夫,在近代以前,给城里人喊更报时,是衙门提供的基础公共服务。
不但如此,更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只能,那就是:巡逻。
是的,在近代以前,更夫还扮演了“午夜值班警察”的角色。
因为近代以前的贼,喜欢在夜晚作案,一来避人耳目,二来夜晚衙门巡捕人员都休息了,所以夜晚,是最佳的作案时间。
所以,更夫在半夜时分,沿街走动,喊更,顺便巡逻,看看有没有贼,如果看到贼,更夫就敲锣报警,大家一起来抓贼。
所以,从治安的角度看,我们近代以前,也不能没有更夫。
还有一个:防火。
是的,防火,也需要更夫。
原来,在近代以前,老百姓家通用油灯、蜡烛之类的,这些东西有个毛病,那就是:非常容易引起火灾。
例如说,张三点着油灯读书,读着读着,不慎睡着了,手把油灯一碰,起火了,近代以前的房子,又是木头结构为主,所以,一烧就是一大片,一不小心,整条街都着火了。
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夫,敲锣打鼓,警报火情,喊人起床躲避、救火。
近代以前的城市里,有一个登高望远的地方,叫“谯(qiáo)楼”,更夫值更的时候,需要经常登上谯楼,四处张望,看看城里,哪家哪户起火了,就要马上敲锣报警,喊大家伙一起救火。
所以,从火警的角度看,也不能没有更夫。
关于更夫的职能,这里列举的只是其中几项,还有其他。
好,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更夫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
当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没有手表,难道更夫就有手表吗?
答案是:漏刻。也叫“铜壶滴漏”。
文物:古代中国的漏刻,又叫铜壶滴漏,及其运作的原理
铜壶滴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滴水,使浮标移动,指示时间。
是的,古代中国没有钟表的时候,城里更夫的办公室里,会有一个漏刻,更夫看这个漏刻,就知道现在是哪一刻钟了。
在太昊陵文物库房里保存着这样一通碑刻,碑中间为空心楷书“六贤故里”,两侧各有三行文字,是淮宁县知县吴承芳于道光丁未(1847)夏所立。内容为:“六贤者:颛孙子张,高子羔,陈子禽,巫马子期,公良子儒,世子硕也;或谓公良氏以上五人,皆配祀孔庙。世子乃七十子弟子,似不得与诸贤并,然王充《论衡》谓世子作《养书》一篇,其论情性。与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相出入。《汉书·艺文志》载有《世子》二十一册。国朝林氏贻熊曰:世子亦孔子弟子,以宋世失于追封,故未从祀。今乡贤祠中世子位第一,则谓世子齐肩颛孙诸贤也,亦宜夫陈于春秋为小国而笃生六贤,不可谓乡邦之荣也。邑绅赵君凌云欲捐石以纪其盛,余故详书之以志景行之意云。” 落款为:“道光丁未夏,知淮宁县事鄂渚吴承芳敬题。”
这通碑文的意思是说:陈州有六位贤人,分别是颛孙师(字子张),高柴(字子羔),陈亢(字子禽),巫马施(字子期),公良儒(字子儒)和世硕,前五位均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而世硕为再传弟子,不能够享受与七十二弟子一样的待遇配祀于孔庙。但是在东汉时期的王充《论衡》里提到世硕作《养书》一篇,他所论道的“情、性”,与七十二贤中的宓子贱、漆雕开以及另一位孔门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有着类似的思想观点;《汉书·艺文志》也记载有《世子》二十一册。本朝林贻熊的见解是:世硕也是孔子弟子,在宋代的时候失于追封,所以没有得到应得的从祀地位。但是在今天陈州的乡贤祠中,世硕位列第一位,也算是和颛孙师等诸贤齐肩并驱了。陈国在春秋时期为小国,但是得天独厚产生了六位贤人,不能不说是乡邦的荣耀。邑绅赵凌云想捐碑刻石来纪念这件盛事,所以我来详细说明此事的缘由,同时也来表达我的万分景仰之情。
图文转自太昊伏羲陵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