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蛇

狐大仙(狐大仙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02 03:25:08 作者:樱花飘落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辽源市福寿宫的兴衰

从前,在辽源市龙首山的南山坡上,有一片极富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它就是过去西安县(今辽源市)的最大寺院“福寿宫”。在福寿宫前不到一百米的大地上,东辽河像一条银链蜿蜒在龙首山前的向西流去。

福寿宫依山面水座落在龙首山的一片绿树丛中,天上有行云,山下有流水,其天然环境的优美,在当年整个东北各寺院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东北地区一处驰名的古建筑群。 福寿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宫观,从山下到山上建有五层大殿,共有大小殿宇十三座,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宫内各殿置有七十尊雕像和大量道教传说的壁画。那众多的诸神塑像,雕工的精湛,彩色的瑰丽,在东北地区是首屈一指的。当年在宫观内还藏有大量的道教经典、道教乐章、乐器和各种法器、祭器。福寿宫当年有道士四十多人,是东北为数不多的道教宫观之一。

福寿宫的全部建筑共分四个层次,在它平地院落内建有两层殿宇,随之依着山势分三个阶梯,在山上建有三层殿宇。从山下到山上共有一百零八个台阶,连接着各殿,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的全部建筑都是用青砖青瓦建成,在一片青色建筑基调中,配以雕梁画栋,显得十分耀眼。展现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风韵。那明清式的大殿飞檐凌空,大殿脊上的两端装饰着龙的雕塑,四个飞檐上还都坐有九龙螭吻。一色漆红的门扉窗格,高大明柱红光闪闪,是一组极为成功的古建筑群。庭院植满杨、柳、榆、槐、丁香各种树木,遮荫掩观。整个宫观建筑高朗,结构宽敞,山庙和谐,寺风清幽高雅。

福寿宫头一层建筑濒于辽河,而第五层大殿已近山巅,当年在辽河南岸十数里之外,就可以看到福寿宫的雄姿。

当年福寿宫名闻遐迩,省内外前来游览观胜者络绎不绝。沈阳来的游人说福寿宫的地理位置,自然风景点,都远远超过东北最大的道教宫观沈阳的“太清宫”。而吉林、通化的游人说这里塑像之精美,都超过吉林和通化两地的道教宫观,可见当年福寿宫名声之大,实不虚传。

福寿宫的全部建筑是在它的最前面平地上建有一座“马殿”。马殿那在青石台基上,上面悬有“福寿宫”匾额。“马殿”亦称山门,正中是通道,为进宫的正门。在门道的两侧是两个单间。东间里塑有一匹红色彩雕大马,据说那是关公骑的马。西间里有一匹白色彩雕大马,据说那是岳飞骑的马。马前各有一个站立的马童塑像。形同真人真马一般大小,很是壮观。在马殿外的东、西积有一道配门,东为“龙门”(青龙门),西为“虎门”(白虎门)。其含意是按道教传说中的青龙神孟章神君和白虎神监兵神君守卫宫观。他们都有降妖驱魔的神力,使妖魔不得入内作祟。福寿宫平日不开虎门,只开龙门。始终有砌成花格的青砖宫墙婉蜒半山之上,将整个宫观围在其中。福寿宫就在这苍山掩映,青墙围绕之中。

通过山门,进入宫内,则见一个极宽敞的平地院落。中间是一条甬道,东是“钟楼”,西是“鼓楼”。沿甬道向前走出二十米远,在甬道的两侧,各竖立着一块大石牌。碑高三米,上面有护碑亭,周围是大柳树。东面石碑上两面镌刻的是当年建庙时献款人的姓名,布施的款数,均为当年县城士绅、工商大号及农村大户者。西面石碑的正面镌刻着福寿宫的历史沿革,背面是本宫观各个时期道士的名字。在院落的正中是一座“武成殿”,亦称“关岳殿”。此大殿建在紧靠龙首山的山脚下,背靠大山。进入殿内可见正中塑有关公神像。他身披绿袍金甲,赤面长髯,威严而坐。两旁侍立着周仓和关平塑像。一人持刀,一人握剑,神态跃然。在供案上设有一个岳飞的牌位,没有塑像。而在殿内的最前面,东有一尊龙王塑像,西有一尊财神塑像。两尊塑像造型十分古老,据说是建庙初期所塑。一个是天旱求雨,冒雨求晴的偶像,一个是企图利市求财叩拜的偶像。殿内四壁上画有很多三国故事壁画,如桃园结义、古城相会、赤壁大战、单刀赴会等等。

出了关岳殿,东有一趟三间的廊房是监院。在殿西那里露天之下,有一个“十不全”的塑像。那十不全被塑成一个秃头驼背,跛脚拄拐,歪嘴斜眼,手生六指,癞头烂脚地“丑像”。这个塑像很引人注目,每当香客游人路过于此,都要喜看一番。

在院落的东、西各有一堂五间的配房。东是寝房,西是“十方堂”,是接街香客的客堂。 在关岳殿外面的东、西两面山墙那里各有一个角门。从角门进去,有登山台阶。登级而上,即来到山上第一层大殿。在这一层建有三座大殿。中殿叫“碧霞宫”,挂有匾额。进入殿内可见三霄女神坐像。正中坐着琼霄,东坐碧霄,西坐云霄。三人坐的姿势,脸的方向各不相同。三霄身着风冠彩衣,面目秀丽,神态怡然,栩栩如生。东殿叫“吕祖殿”。殿内正中供的是道教始祖之一吕洞宾的铜像,也是庙内唯一的一尊铜像。他头戴纯阳巾,身穿道袍,脚蹬云靴,为一副清秀道士模样。供案上有灵签八筒。左边是“纪仙”(纪晓堂)塑像,右边供的是“柳仙”(柳树精)塑像。据说这是吕祖的两个弟子。一个是凡人出家,脱胎得道成神;一个是花妖木魅,怪物精变成仙。有趣的是那柳仙,他人供奉的是狐、黄二仙。正位坐着三个大仙像。在左、右平台上有十个小仙像。人们对狐、黄有着神秘感,但这里的狐仙和黄仙均被塑成美女的形象。那拟人化的狐、黄二仙塑像,彩色清艳明丽,个个面目秀美,媚态不一,妖艳动人。看见那喜笑的狐仙黄仙们的神态后,使人不免联想到“聊斋”的故事,不亚于其中的形象。

在碧霞宫外面的东、西两面山墙那里,也各有一个角门。从角门进去也有两条通山台阶。沿阶而上就来到山上第二层大殿。在这一层分别建有东、西两座大殿。每座殿脊上都有两条对首金龙,造型生动,跃然欲飞。一排大鼎阵列两殿之前,享受着人间的烟火。东大殿分为两大门格。西门格是“三宫殿”。供有天宫(尧)、地宫(舜)、水官(禹)三尊塑像。天官身穿大红官服,手持如意,五花长须,面目慈祥。天官也称之为紫微大帝,地官也称之为清虚大帝,水官也称之为洞阴大帝。据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如欲求功名富贵,可拜紫微大帝;如欲获罪能得免,可拜清虚大帝;如欲消灾免祸,可拜洞阴大帝。可见当年人们对天、地、水的崇拜了。东门格内有天香娘娘、眼光娘娘、子孙娘娘、子孙爷爷四尊站像。娘娘塑像眉清目秀,形态优美,衣着华丽,神态飘然。最有趣的是那子孙娘娘与众不同,腰系蝴蝶飘带,彩衣飞动。在娘娘塑像前的地面上还塑有几堆小娃娃在那里嬉戏。在那娘娘的脖子上,胳膊上,腰上,腿上,脚上到处都有很多坐卧姿势不一的小娃娃。细看可见在娘娘的脚后边还有探头欲跑出来的小娃娃。在她的袖筒里也藏着小娃娃,连耳朵眼里也蹲着小娃娃。可以说在那娘娘的塑像上满身都是小娃娃。那子孙爷爷也很有趣。他头戴青色毡帽,身穿白领兰缎子袍,脚蹬云鞋。在他的肩膀上还背着一个褡裢,装着满满的小娃娃。从胸前背后的口袋嘴处,爬出来很多小娃娃。这两尊保送子女的塑像最受妇女和孩子们的喜爱。那些求子求女心切者,往往在此掏净腰包,顶礼补救褥告,盼望早生贵子和千金。人们在这里看到这些线条优美,丰姿多彩,神态含蓄典雅的塑像,无不啧啧称赞。西大殿也分两大门格。东门格是“火神殿”。供有长着三只眼睛的火神。那火神爷头顶金盔,三目怒视。左手拿风火轮,右手持单锏。这三眼神给人一种非常厉害的印象。西门格内供有闪电娘娘、雷公、风伯、雨师的站像。他们各自表现着不同的神力。闪电娘娘高举宝镜,射出一道神光照在人间;那雷公手执大锤,锰击天鼓,发出震耳的雷鸣;风伯手持风袋,放出满天狂飙;而雨师手捧金盆,倒下倾天大雨。众神显示着不同的威力神能,使整个大殿内好象出现一片雷声隆隆,闪电淅沥,风云会际,甘雨滂沱的景象。这些塑像反映了当年人们对大自然现象尚不了解时,对一些自然现象幼稚的想象和唯心的解释,可笑而又有趣。

在东、西两座大殿的中间,有一排宽大的登山台阶。沿阶上行,就来到山上的第三层大殿,这里是福寿宫最高的一层,也是福寿宫最壮观的一层建筑。在这里正中建有一座宏伟壮观的重檐大殿,叫“三清观”。老百姓也管它叫“太上老君大殿”,大殿脊上的两端各塑有一个背着宝剑,仰望苍穹的龙首。在大殿脊上面的正中央,还塑有姜子牙领着两个小人站在脊上的站像。据说那两个小人一个是周文王,一个是周武王。这座大殿建造宽阔,斗拱华美,飞檐流丹,雕梁耸翠,殿前高大明柱红光闪烁,光彩耀人。在两层飞檐中间高悬一块“三清观”金匾,望去金光熠熠,眩人眼目;每当和风吹拂,四角飞檐下的风铃,便“叮咚”作响,宛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整个大殿建筑肃穆轩昂。

此大殿分三大门格。正中央门格为“三清观”。殿内上方悬着一块“亘古一人,协天大帝”的横匾。这里供有三尊道教始祖金身塑像;像高丈余。中为先天教祖灵宝天尊(上清)。他双手捧着一个半黑半白的“阴阳镜”。又是混元教祖道德天尊(太清,即太上老君)。他手拿掌扇。三教祖神像雕刻精细,线条流畅,造型端庄,神态慈祥。站在像前,仰望那三位道教始祖的神圣尊严,使人满目生辉,而又没有一点封建帝王的严厉面目。

三清为道教最高神,先天教祖元始天尊(玉清)为道教第一神,占第一把交椅的位置。通天教祖灵宝天尊(上清)为道教第二神。混元教祖道德天尊(太清,太上老君)为道教第三神,被排为第三位。

混元教祖道德天尊(太清),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原奉为道教的最高神,但从六朝以后又被列为第三把交椅,故这里把太上老君排在第三位。因太上老君原初奉为道教的最高神,老百姓对道教的发展不甚了解,所以仍管这里叫“太上老君大殿”,其实这样叫法是不对的。 两旁侍立守护之神四大宝刚(四大天王)。他们顶盔贯甲,铜头铁额,目似铜铃,手执兵器,气势威严。一人擎龙,一人擎伞,一个擎琵琶,一人擎宝剑,神态各异,威武壮观。殿内四壁上画着天上的玉清宫、上清宫,金阙云宫,灵霄宝殿的仙山琼阁。还有“封神演义”中托塔李天王、二郎神、哪吒太子、千里眼、顺风耳、太白金星的故事等等。整个画面云气缭绕,壮丽浩荡,金碧辉煌。

西门格是“阎罗殿”。正位是“地藏王”。他头戴平天冠,穿蟒袍束玉带,面如青靛,眼睛暴湛,牙齿横生,一派阴间之王的形象。这阎王头目的塑像,造型十分阴森可怕,让人不敢触目。连当年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看了也胆战心惊。左、右平台上为“十殿阎罗”(十位阎王),亦称“十阎君”。众阎王面色皆青,横眉厉目的凶残面目,气势逼人,令人望而生畏。在殿内四壁上画着人在世上做恶,死后在阴曹地府里过鬼门关的壁画。在那画面上画着众多鬼卒,个个青面獠牙,一副副恶煞煞的残忍面孔,对恶人死后的亡灵进行严厉的惩处和幽灵惨叫声的场面,使人看了不敢在世上做恶,使有的做恶者也想弃恶从善,对改善当年社会道德风气上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东门格是“药目殿”。正位供奉药王孙思邈坐像。左、右平台上供有华佗、扁鹊、岐伯、仲景、李时珍等十大名医。这些彩雕塑像慈眉善目,神态温和端庄。在这里充满着普众济世的气息。 在山上第一层建筑的东侧有一圈墙,墙上有一个角门。从角门进去是一个小院落。小院遍地树荫,十分幽静。院里有一堂正房叫寮房,是道士的住地。还有一趟东厢房,叫“静堂”。是老年道士的住地。

在山上第一层建筑的西侧也有一圈墙,墙上也有一个角门。从这里进去是一个辅助院落,叫“祠堂”。在那里供着冥去道士的牌位。在祠堂之北的山坡上,有三个半圆形用青砖砌成的“坐观”。是福寿宫开山祖王作全,第二代道长王志臣和另一位道士的坟冢。

在福寿宫的山门外,是一条大土道,偶尔有少数车马行人在此路过,一片荒僻寂静的气息。在道南的东侧有一眼古井,是庙上的汲水之地。因此井离辽河岸边甚近,故终年水源充沛。

当年在福寿宫外面,南边的辽河上有一个小木桥。在那里停泊两只小木船,是庙里为过往行人设置的渡船,叫“善船”。每到涨水季节,河水淹没小桥,过路人可以自己摆渡过河。 当时在福寿宫的西墙外有五十三间房子,是庙上的财产,租给贫民住用。在辽河南岸还有两万七亩地,庙里道士在那里种植着一片庄稼。

福寿宫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最初叫“应寿宫”。后因庙的不断扩大,神像越加齐全,而改称为“福寿宫”。其目的是祈求诸神降福西安(今辽源),保佑地方风调雨顺,福寿安康,故称“福寿宫”。这座道德大庙是由该庙的开山祖师王作全道士化缘,并得到全县人民的捐助,而建成的一座道教宫观。一九四三年又进行一次扩建,使整个宫观全部建成。据说当年由海城甘泉瀑来了一位郎道士(郎玉斋),住在福寿宫内为西安人民治病,郎道士练就一身仙风道骨,他每天以吃水果(包括栗子、核桃、柿饼、花生等)维生。该道士医术很高,当时医者甚多,一时誉满全城。他见这座宫观已破烂不堪,遂化缘,化得巨款,动工在山上修建第五层大殿,即“三清观”。是由当年西安县著名绅士王化宣任监工,由辽南请来名师和西安能工巧匠一起修建的。当时福寿宫的道士也从山下往山上背石头,学校学生也从山下往山上传砖头参加修建。当年西安煤矿事故频出,为保佑矿工安全,所以矿工又给以全力支持,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致使大殿全部建成。同时又对原有的各殿又加以修葺,使这座宫观建筑焕然一新,更加辉煌壮观,成为一个完整的道教宫观体系。于同年农历八月初八竣工。同日举行了建庙以来最大的一次开光大典。全县众民参加,县长也参加并讲了话,盛况空前。

这座宫观平时农历每月初八、十八、二十,开门接待香客。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还在这里举办盛况空前的西安庙会,全县数万人倾城参加庙会,场面热闹非凡。

福寿宫属道教金山派,其发源地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福寿宫开山祖是王作全,后经王志臣、相延明、孙士真、滕全一等道长住持宫观,烟火鼎盛,长年不衰。

当年福寿宫每日晨钟暮鼓,时而从庙上传出道士诵经吹奏的悦耳之声,情趣盎然。

福寿宫到第五代时湮没于人间。它毁于一九四七年六月。当时解放战争烽火辽源,在一九四七年六月三日辽源解放后,以封建迷信的罪名将其毁掉。那时搬倒神像,推入辽河,顺水流失。道士也随之散去民间。致使这样一处古建筑群,不复存在。实为辽源市历史文化上的一大损失。日久日深,也就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了。后来人们只知从前在那里有一座南大庙,而不知其所以然。1995年,随着改革开放辽源市政府又重建“福寿宫”,恢复了当年的部分殿宇重塑神像,使人们得以略见当年的风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