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雨水日:拂水惊梅中迎来春天
新华社记者
春从何处来,拂水复惊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18日至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我们迎来了雨水节气。从此气温回升,雨量渐增,大地万物在雨水滋润中苏醒。
如果说,立春在气象上更多是春天的前奏,雨水节气则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已悄然来临。
海报制作:栾若卉
【雨水·三候】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意思是说,雨水节气来临,水面冰块融化,水獭开始捕鱼了。水獭喜欢把鱼咬死后拖到岸边依次排列,像是祭祀一般,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
雨水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日,草木随着大地阳气的升腾,开始抽出嫩芽。
大自然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春天的深处。
【春风吹醒大地】
在云贵高原云南,温暖而湿润的春风早已吹醒了大地。昆明街头盛开着粉色的桃花、海棠花,船房河畔的柳树悄悄露出芽头,滇池畔开放的郁金香吸引了不少游人赏花、拍照打卡。
近日,云南省罗平县大面积油菜花开放,散发浓浓春意。新华社发(毛虹摄)
蒙蒙春雨里,江南一带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青石板路和来来往往的行人,想想都美得像一幅水墨画。
但此时,料峭春寒亦不可忽视。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这个时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春捂秋冻”,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的智慧。
【春耕农忙正当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忙总是春天的话题。这个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春播耕地、麦田施肥、大棚管护等农事活动,在田间地头耕耘希望。
2月12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春晓种苗基地,刚刚浇过水的辣椒苗在阳光下生机勃勃。新华社发(张洪科 摄)
在云南勐海县曼洪村,村民们正忙着插秧,波光粼粼的水田很快被一行行秧苗覆盖。村民老伍今年种了10多亩田地,为了不耽误农时,他选择了机械插秧。“真是方便,两小时就插好了,省时省力。”
从南往北看。在有“中国第一麦”之称的河南新乡市延津县,麦苗已没过脚踝,全县百万亩小麦正进入返青期。远远望去,绿意盎然。这里的农民们已经开始在田间铲土覆垄,为浇返青水做准备了。
去年秋播期间,受洪涝灾害影响,延津县等部分地区遭遇小麦晚播,晚播弱苗占比偏高。但种粮大户李元智仍然充满信心。“临近雨水节气,天气预报说河南会有新一轮降水。‘春雨贵如油’,降水有利于麦子返青。”他说,目前看苗情虽不如去年,但只要春管期间做好了,通过精细浇水和施肥,就能促进“弱苗转壮”。
海报制作:栾若卉
幅员辽阔的中国,南北差异很大。当南方春意萌发的同时,北方一些地区仍在下雪,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期盼春天的到来。
在最北边的省份黑龙江,不少广袤黑土地上白雪皑皑,勤劳的农民已开始备春耕。这几天,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在检修农机,更换有损耗和损坏的零部件。“春耕就要开始了,我们要让所有农机达到随时下地的备耕状态。”合作社理事长刘春生说,去年种了7000多亩大豆,今年准备多种一些。
【梦想的种子在春雨里萌芽】
雨水日,春天已经在人们心里了。梦想的种子,在等待一场恰逢时节的雨。
2月16日,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的开学典礼上,“农历二十四节气”“冬奥”等成了高频词汇。校长谭劲为孩子们科普了冰墩墩的象征意义,还送上了新学期的祝福——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雨水’节气。这个节气,预示着大雁归来、草木萌动,农作物也将迎来生长的好机会。希望我们珊瑚学子迎着春风春雨,在新学期茁壮成长,像奥运健儿那样不断超越自己。”(记者胡璐、王悦阳、杨静、孙清清、王建)
漫画制作: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一年级我们学习了很多偏旁部首,今天我们来说下木字旁。
“木”是汉字部首之一。
读音:(拼音:mù)。
笔画:共计四笔画。
笔顺为:横、竖、撇、捺。
结构:独体字,独体结构。
“木”的本义即树木,后引申指木头、木料以及一切木制器具,又特指棺材。木质坚韧结实,故“木”有淳朴忠厚之义。其次,“木”字还有呆笨的意向;也指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用“木”作意符的字大多与树木或木制品有关,大致可分为:
①有关树木的名词,如:桂、樟、柳、桐、杨;
②有关树木的动词,如:植、栽、析;
③有关树木的形容词,如:枯、朽、柔。
了解了这些木字旁的知识,我们来看一下一年级常见的木字旁的汉字有:木、林、森、树、材、村、本、末、未、术、机、权、朵、来、李、极、杏、杉、杨、柳、樟、松、枫、柏、杉、桂、桐、桦、桃、梅、楠、榆、橡、橘、桑、梨、朽、果、板、杯、构、枪、枝、柜、桌、椅、枚、杭、枕、枉、标、查、柔、架、柱、栏、枯、栋、样、根、校、格、案、桥、核、相、框、档、检、梦、梳、棍、棒、棉、植、棋、棵、棚、楼、模、榜、横、杜、械等等。
制作图片分享给大家,欢迎收藏、关注、转发!
木字旁常见汉字大全
下面我们分享一些木字旁有趣的知识点:
1.一个木字旁的汉字代表一种树:
杏、杉、杨、柳、樟、松、枫、柏、杉、桂、桐、桦、桃、梅、楠、榆、橡、橘、桑、梨、槐、榕、椰、椿、椴。
一个木字旁汉字代表一种树
2.木字旁加汉字变新字,组词。
木+寸=村 (村庄)(农村)
木+木=林 (树林)(丛林)
木+几=机 (机会)(飞机)
木+才=材 (材料)(木材)
木+不=杯 (水杯)(杯子)
木+公=松 (松鼠)(松树)
木+风=枫 (枫叶)(枫树)
木+目=相 (相信)(相识)
木字旁加汉字变新字组词
3.分享一些带木字的成语:
枯木逢春、移花接木、入木三分、草木皆兵、呆若木鸡、麻木不仁
4.分享一些带木字的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孤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5.分享一些带有木字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唐·杜甫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宿山寺》 唐·贾岛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唐·王维
总结:我们在一年级学习了木字旁,知道了木字旁的汉字大多与树木或木制品有关,我们也学习了很多和木字旁汉字相关的知识点,也希望大家多积累常用的木字旁汉字、词语、谚语、诗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家喜欢可以点赞、收藏、关注、转发感谢大家!
【中国故事】
作者:南翔(深圳大学教授、一级作家)
一
夏日的夕阳收敛了最后一抹余晖,暑热还未消散,偌大的工业园区,各楼栋的灯光渐次熄灭。靠里的那一栋,电梯在六楼打开,寂静的过道里走过一位中年男子,停下,打开一道门。昏暗中,他在门边推上电闸,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登时灿然一亮。室内的四角堆满木料,长短不一,方圆有异,年岁参差,出身地也大相径庭。唯一趋同的,它们静默着,袅袅散发出的皆是清淡的若有若无的香气,它们清一色——都是属于“木之君子”的黄杨木。它们等待的目的也一样:等待眼前这位常在傍晚才走进工作室的男子,坐在工作台前,慢慢举起那双劲健有力的手,操起各式工具,把它们混沌的面目一一凿开,令它们的口、鼻、眼、耳、四肢、百骸,焕发个性。或裙带飘飘,发髻高盘,举手牵衣,目光流转;或膀阔腰圆,筋骨铮铮,发一声吼,力拔山兮……
插图:郭红松
窗前的工作台矮而阔,有利于我们的主人变化不同的姿势,或站,或坐,或走——有时,他得擎起手中的半成品,边走边端详边琢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要兼及材料的修短与明暗,每施一刀,都覆水难收,不得不慎。桌上摆满泥锤、卡钳、刮刀和各种形式的塑刀等。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锯、木敲槌、铁敲锤。用于雕刻的主要工具是凿,分为斜凿、三角凿、平凿、圆凿、中钢凿、反口凿、翘头凿、针凿和手锯、竹簪、拖钻等。工具齐全而细分,用起来才得心应手。
今晚,他手里的一个小木件,已经在心中盘桓多日了,他拿不定主意,这个呼之欲出的姑娘臂弯有一个暗疤,如何措刀会更流利?通常,刻刀下的藏拙总是跟彰显互为表里的,除了因材施刀的大构思不出岔,接下来就是精雕细刻中的一笔不苟,准确无误中的纤毫毕现。
木雕不仅仅与其他雕刻可以互通,与文学艺术诸门类亦皆有襟连之处——生活、阅历、学养及技艺,都是滋养一件好作品的土壤、阳光和雨露。
过道上响起砰然关门声,最后下班的人经过,能看到门楣上赭红色的铭牌:吴尧辉木雕技能大师工作室。
是的,他叫吴尧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两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
我俩四目相对,他甚至有些腼腆,只有谈起他的木雕经历,他才从容自如。
二
58年前,吴尧辉出生在温州北翼的乐清南岳镇。这个海边小镇,三面靠山,一面朝海,乐清湾的浪花和涛声,洗涤着一个少年清澈的目光,孕育着他单纯却缤纷的梦想。在吴尧辉的记忆里,下海嬉戏,在滩涂上捡拾螃蟹、贝类,是童年最悠长的诗歌。
田少人多,出海捕鱼与外出谋生,是父老乡亲的两条醒目出路。吴尧辉的母亲是农民,父亲退伍后在县化肥厂工作。五个兄弟姐妹,他行三,恰好居中,得到的眷顾,没有多一点,也没有少一分。父亲小时候读过私塾,写得一手好字,工厂宣传栏的彩色宣传画和硕大美术字,成了父亲鼓励儿子向美术和书法靠近的诱饵。父亲给他买了一堆描红本,此时此刻,最便宜的老师便是“照葫芦画瓢”。
就读中学的吴尧辉,承揽了学校部分刻钢板的活儿,当时各科的复习提纲,都以刻蜡纸之后油印的面目出现在同学们的桌上。吴尧辉迷上了刻刀,一笔划下去,横平竖直。那是否艺术的雏形不好说,得到些许报酬可以填充学费,却是真实的。他最喜欢的藏书是连环画,尤喜《西游记》,只要有点积蓄,都搜罗齐了。贺友直给周立波《山乡巨变》所绘的连环画,一套好多本,几乎被他翻烂。李月辉、邓秀梅、“亭面糊”、“秋丝瓜”……所有人物他都烂熟于心。
走出中学大门,经一位在越剧团任编剧的周老师推荐,他拜剧团的舞美林老师为师,画布景,做幻灯片,当然也要干一些后勤琐事。正值青春年少,对色彩、造型与影像,都有强烈的投入冲动,那是吴尧辉美术基础的夯土期,他起初跟随林老师,后来追随黄老师,天天作画,不局限布景,但凡豪杰淑女,花鸟鱼虫,远山近水,亭台楼阁……都拿来入画,一天一张,送去请老师评点、加减、纠偏。
两年之后,他将一张素描、一张色彩、四张速写,卷成一束,就近寄去浙江美术学院(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很快拿到了准考证。赴杭州考试,却因文化课惜败未取。
此时,摆在吴尧辉面前的道路有两条:回到教室,复读再考;或者告别课堂,参加工作。
多年以来,一个多子女家庭,全仰赖父亲一人的工薪生活,瞥见老父亲鬓边的风霜,额角的皱纹,吴尧辉于心不忍。他选择了后一条路。1982年金秋,他来到日后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虞金顺的身边,走上了木雕一途。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的虞金顺,打小就跟随父亲从事黄杨木雕、根雕、象牙雕等艺术创作,荣列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木雕作品在国内和30多个国家展列、收藏,其中《神笔》由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收藏。吴尧辉有较为扎实的美术功底,此时能够得雕刻大师耳提面命,欣慰何如!
那两年学徒,他眼观、耳听、腿勤、手快,脑子里日夜盘桓的也始终是立意与构图,局部与整体,回忆与现实,呈现与内涵。旧时月色与新园莺啼互映,金刚怒目与菩萨低眉并坐,长者蔼然与垂髫调皮偕行……这不仅体现在吴尧辉与师者乃至师兄弟的友好关系上,也体现在他们创作中的新老兼收,同中有异,参差多态。
出师之后,吴尧辉进入了乐清黄杨木雕厂。
三
那算得上是木雕厂的一个鼎盛时期。1950年代初,著名艺人王凤祚独领风骚,成就高标。他后面,跟随着叶润周、叶一舟等一批艺术家,各自的人物、花鸟等木雕精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和获奖,乐清黄杨木雕以它独特的艺术材料及表现形式引人瞩目,被誉为“华东一枝花”。到了吴尧辉进入木雕作坊的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鼙鼓催生了烂漫的艺术之花,乐清黄杨木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中青年艺术家迅速崛起,以高公博、虞金顺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为代表,在全国艺术展览中斩关夺隘,屡获嘉誉。
吴尧辉上手很快,一般徒儿学两年出师,他一年后就可以独立创作了。当时的创作主题多是古装人物、神道题材如八仙之类。百多人的木雕厂,男多女少。当时走市场主要是接订单,出口占了大头。吴尧辉1990年设计的布袋和尚,日本人订了七千多个,一个数百元,批量生产。先用机器拉出粗坯,再经手细雕。这种布袋和尚,农村至今还有家庭复制。吴尧辉笑道:“好的东西才有人模仿,没有市场的东西,无人问津。”那时的木雕活儿简直就是香饽饽,日晒雨淋的泥瓦匠日薪五元,坐在室内的木雕也是大几块一天,感觉甚是惬意。吴尧辉稳中求进,在赓续传统题材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独创。不仅仅有弥勒佛、麻姑献寿、天女散花,也有历代文化名人,如老子、孔子、李白、杜甫……一样雕一件,力避自我重复。工匠与工匠,有高下之分。雕塑讲究创意与构图,雕刻本身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创意不好,那就很难呈示一件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文化是教育的果实,书读得太少,胸中没有万千丘壑,智慧与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当年一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出来学艺,文化程度太低,只能跟着老师打下手,只能雕身上的衣纹,没法上脸——雕不来精细的五官。
木雕讲究一画,二塑,三雕。画好了,构图没问题,立意就站住了;会泥塑,就能处理好点线面的立体关系;在前二者稳固的基础上,再事雕刻,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当吴尧辉成为师傅之后,他就将自己的感受、阅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徒儿。他希望更多的后生仔少走弯路。
回想起来,吴尧辉很庆幸自己进木雕厂,遇到了后来成了他妻子的叶丹艳。丹艳的父辈及祖上都是黄杨木雕从业者,到她已是第七代。柳市镇第一张黄杨木雕的个体营业执照,当年发给了她叶氏家族。叶丹艳的爷爷叶润周,是中国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那么大年纪了,一天到晚刻刀不离手,从不午休,勤于书法、绘画与设计。叶润周雕刻的红绸舞,人物玲珑,绸带翩跹,极具动感,对吴尧辉影响很大。吴尧辉感慨,后来者很难超越叶润周,概因他经历坎坷丰富,悟性很高,做事又专心致志,这些因素,都是一个超群拔萃的工匠步步登高的坚硬基石。
吴尧辉婚后两三年,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倏然而起,现代工业的兴盛伴随着似乎一夜之间矗立的厂房,更有令人瞠目结舌的资本与劳动力回报。不少人闻风而去,吴尧辉的至亲也跃跃欲试,他却不为所动。他喜欢雕刻,哪怕一块木材在他手里都要嗅嗅,看看,敲击听音,把玩许久;更不用说那些已成人物的雕刻,都是他的心血孕育出来的“宁馨儿”。
吴尧辉告诉我,中国素有四大木雕之说,分别是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乐清黄杨木雕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垟镇南街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黄杨木坚韧光洁、纹理细腻,具有象牙效果,年代愈久颜色愈深,造型古朴、美观大方。黄杨木雕雕刻技法丰富,从色、形、质、味、韵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质朴和色彩,以及木质本身的纹理、疤节、洞穴和质感。除了圆雕、镂雕、浮雕外,还创作了镶嵌等多种技法,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有很高的审美表现力。
具体说来,黄杨木雕的技艺是依材施艺。因了黄杨木雕的材质直径一般不大,故而人物等形象都十分节制,虽未必是“纳须弥于芥子”,却也尽可能做到尺幅千里,万千丘壑浓缩于目前。浅黄雅致的色泽和细腻有致的纹理,尤其适合人物形象的镂雕,如琢玉一般的精雕细刻,人物的眼睛、发丝及服饰皱褶,无一不精。
吴尧辉2019年夏季在中国美术展展出的一座《春满天》加上底座,高不过105厘米,却自下而上容纳了三位眉目生动、衣袂挟风的春姑娘,她们或手擎花篮,或捧出果蔬,身边桃红柳绿,蜂蝶起舞,白鸟啁啾,好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观。
《大唐盛世》之一《踏春》,则在200厘米的长度上,站立了七匹马,十个人。人物执幡,弹琴,骏马昂首,嘶鸣;小童回望,仕女灿然。春天的景观通过一组人物骑马出行,迎风拂柳,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呈现。
西方绘画讲究焦点透视、人物比例的黄金分割等等。黄杨木雕受制材料体积限制,有时恰恰能夸张而形象地表达出作者不同凡响的构思意图。
《耍》:一个双臂短而粗的壮汉,裸露上身,伸出的左臂轻松地举起一个沉重的石锁,神态自信而潇洒。
《猎食》:一只矫健的豹子跃上了一头壮硕的水牛背脊,豹子全身发力,水牛不屈不挠。两相争力,唯勇者、智者可胜。空间凝固了时间,令人低徊与缅想。
在他二楼的作品陈列室里,更多的单件和组件雕刻令人目不暇接。
我久久盘桓在“城市老记忆”系列前,那些走街串巷磨剪刀,打爆米花,卖麦芽糖以及挑馄饨挑子的人们……
那是记忆的复现,那是情感的流连,那是温馨的弥漫,那是乡愁的挽留。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1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冬去春来,梅花在冰中孕蕾,雪中绽放,传递春天的讯息。元代杨维帧的《道梅之气节》云:“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因为“梅”字是木为春,《说文解字》释“每”,则为草叶茂盛,由此可理解,梅开意味着穿雪春回。中国人自古就对梅有着深厚的情感,梅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原产植物,遍及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的各个角落,梅花精神象征着高洁、坚毅的品格和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深植于亿万人民的心中。
傲雪绽放的梅花
梅花原产中国,位居我国十大名花之首,有“花魁”之美誉。梅花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引种与应用历史,既可观花又可食果。说到梅,人们很容易想到梅花的香、梅花的傲雪开放,“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
但其实在南北朝之前,梅并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重要的酸味调味品。《尚书·说命下》中说道:“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古人视作美味的羹汤,要靠盐和梅子来调味。在醋发明以前,梅子是用来做酸味的调味品。1959年在江苏吴江梅堰袁家埭,新石器时代后期村落遗址中发现5000年前的梅核;1975年,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子已经是中国人的食物了。
江苏吴江县梅堰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梅核(距今约5200年)
赏梅兴起始于汉朝,远远晚于食用梅果。《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这记载的恐怕是梅花最早的园林应用。南北朝时,赏梅之风盛行,梅才“始以花闻天下”(《和梅诗序》宋代杨万里)。在254000余首全宋诗中,咏梅诗4700首,全宋词及补辑20400余首中,咏花词2200余首,其中咏梅词1200余首。可见,唐宋时期的文人对梅花地痴迷。宋、元时期,除梅花诗词外,关于梅花的书画作品纷纷问世。宋代范成大的《梅谱》,记录了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玉碟型、黄香型等梅花品种12个,并且介绍了其繁殖栽培的方法等,可谓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部艺梅专著。元代王冕《墨梅》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更是传诵至今。
《墨梅图》(元·王冕) 纸本水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是梅花的起源中心和栽培中心,也是变异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说到梅花,不得不提到我国的“梅花院士”陈俊愉先生。以陈俊愉院士为首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梅花研究团队,三代人以“千方百计、百折不挠”的梅花精神,薪火相传七十载,摸清梅花种质资源和品种家底,创立梅花品种二元分类法。根据陈俊愉院士编著的《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的研究成果和分类方法,将数百个梅花品种分为11个品种群,即单瓣(江梅)品种群、宫粉品种群、玉碟品种群、黄香品种群、绿萼品种群、朱砂品种群、跳枝(洒金)品种群、龙游品种群、垂枝品种群、杏梅品种群和美人(樱李梅)品种群。
梅花11个品种群
注:(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单瓣品种群‘六瓣’、宫粉品种群‘台阁宫粉’、玉碟品种群‘三轮玉碟’、黄香品种群‘曹王黄香’、绿萼品种群‘金钱绿萼’、朱砂品种群‘乌羽玉’、跳枝品种群‘米单跳枝’、垂枝品种群‘汉雪垂枝’、龙游品种群‘玉碟龙游’、杏梅品种群‘丰后’、樱李梅品种群‘美人梅’)
“梅花欢喜漫天雪”其实是一种浪漫的误解。梅花天然分布于我国黄河以南广大地区,其中滇西北、川西至藏东一带是其起源与分布中心。梅花生态习性喜温暖,能耐受一定的低温,却不能在北方露地越冬生长。1957年起,酷爱梅花的陈俊愉院士决心要打破“自古梅花不过黄河”的旧律,开始进行“南梅北移”的研究试验。经过不断的实生选种,终于从几千株梅苗中选育出“北京玉碟”“北京小梅”两个能耐受-19℃的梅花新品种,实生选育迈出了南梅成功北移的关键一步,改写了北京自元代引种梅花600多年不成功的历史。此后,在陈俊愉院士的指导下,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园林博士张启翔开始了梅花抗寒生理机制与抗寒品种培育的系统研究。张启翔教授带领团队经过30余年研究,培育出‘燕杏’等10余个抗寒梅花新品种,最低能耐受-35℃低温,在我国“三北”11个省区进行区域试验均可露地越冬开花,使梅花露地栽培区域从长江流域北移2000公里,实现北国踏雪寻梅的几千年梦想。此外,陈瑞丹等利用杏梅和真梅系品种多次回交培育的‘香瑞白’梅是首个具有梅花特征香味的抗寒品种,实现了梅花抗寒香花育种的重大突破。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梅花相关成果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今天,梅花北国次第开,塞北赏梅终梦圆,这是凝结着几代梅花育种人的智慧心血和“千方百计、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
抗寒梅花品种及适宜栽培地区
北京市民在明城墙遗址公园踏雪寻梅(北京,2013年)
河北衡水抗寒梅花生产示范基地
抗寒梅花傲雪绽放(北京,2022年3月)
为了推动中国梅花走向世界,中国梅花蜡梅协会向国际园艺学会申请建立梅品种国际登录中心,1998年经国际园艺学会品种命名与登录委员会、国际园艺学会理事会和执委会研究决定,批准建立梅品种国际登录机构,陈俊愉院士成为中国首位植物品种国际登录权威专家,为中国梅花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位于北京林业大学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梅品种国际登录精品园,是世界上首个集中展示一个国际登录品种的植物园,栽植200多个国内外优良梅花品种,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早春赏梅景点。
北京鹫峰国际精品梅园之展览温室
梅立天地,香远九州。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梅花依然香满乾坤。“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独步早春,自全其天。”傲雪凌寒的梅花,及其品格和精神,将永远激励当下,勉励国人!
作者:郑唐春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堂仁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科学性审核:胡冬梅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策划:战钊
编辑:武玥彤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
今天分享的是:“椿”字。
椿,拼音chūn,从木,春声,本义为木名,即大椿。因椿树长寿,承载着美好的象征意义,因此古人又以椿代指父亲。
左边“木”字旁不要写宽,横画以露锋斜切入笔,向右大抗肩,注意长度,圆收;竖笔高起,以平切落笔,然后转中锋向下直行,从横画的右部穿过,竖身稍细,劲挺有力,行笔到位后稍作回锋挑钩收笔,钩身勿大;撇笔位于横与竖的交叉处从竖笔里面实接起笔,撇身角度稍直;点笔位于撇与竖的分离处从竖笔里面带出,勿大,勿重。
右边“春”字三个横画大抗肩,平行等距,长短各异;竖撇起笔稍高,注意行笔的角度,过撇肚后再向左略弯撇出,力达撇尖;捺笔从第三横里面藏锋起笔,顺势向右下行,捺脚稍重,捺角略高于撇尖。
下面“日”字上靠,左竖位于竖撇与第三横相交点下方稍偏左处起笔,竖身勿重,稍带弧度;横折折笔处肩角不明显,右竖稍重,稍长,行笔到位后回锋蓄势略作挑钩收笔,出钩勿大;中间小横勿重,抗肩圆收;底横从左竖里面实接起笔,先陡后平,收笔与右竖留有气口。
“椿”字的行书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