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缇萦救父: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 年),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受贿,按照刑法应
当将他押送到长安受刑。淳于意的5 个女儿,都跟着囚车哭。淳于意生气地说道:“生女儿
不生男孩,危急时没有人能帮忙。”小女儿缇萦听到父亲的话后,就跟着父亲的囚车到了长
安,向皇帝上书说:“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
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皇上听到后深受感动,因而废除了肉刑。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
改过自新:悔改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做人。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
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出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是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
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
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于《艺
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孝感动天(上古时期虞舜)、戏彩娱亲(春秋老莱子)、鹿乳奉亲(春秋郯子)、百里负
米(春秋子路)、啮指痛心(春秋曾参)、芦衣顺母(春秋闵子骞)、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
恒)、拾葚异器(西汉末年蔡顺)、埋儿奉母(东汉郭巨)、卖身葬父(东汉董永)、刻木事亲
(东汉丁兰)、涌泉跃鲤(东汉姜诗)、扇枕温衾(东汉黄香)、行佣供母(东汉江革)、怀橘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第 3 页 共 共 7 页
遗亲(三国陆绩)、哭竹生笋(三国孟宗)、闻雷泣墓(西晋王裒)、卧冰求鲤(魏晋王祥)、
扼虎救父(晋朝杨香)、恣蚊饱血(晋朝吴猛)、尝粪忧心(南朝庾黔娄)、乳姑不怠(唐崔
山南祖母)、涤亲溺器(北宋黄庭坚)、弃官寻母(北宋朱寿昌)
话说汉文帝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又赋有同情心,所以他比较体谅老百姓,在任期间,他废除了商鞅制定并延续下来的连坐制度,也就是一人犯罪,动不动就连祖宗十八代都要遭殃的这种。
此举得到了老百姓一致好评。汉文帝也觉得自己为民谋利,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是千古明君,喜悦心情尽管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但先在心里暗爽了一把。
同时,此举也意味着汉文帝想大刀阔斧地进行法律改革,这还只是个前奏,接下来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儿,促使汉文帝又废除了另外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刑罚—肉刑,顾名思义,就是拿你的肉体开刀,让你生不如死,比如砍手砍脚啊,在身上刻字等等。
这事儿还要从一个人开始讲,这个人叫淳于意,是齐国临淄人,原本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后来出了名被任命为临淄的太仓长,拿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仓管,就是管理临淄的仓库,所以人们也习惯地把它称为仓公。
淳于这个姓其实是来自于姜姓,据说这淳于氏是炎帝的后人。当年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把原来夏朝的一个姓姜的贵族封在山东省安丘县,这个贵族在这个地方建立了周国,都城就叫淳于城,虽然是一个巴掌大的小国,但你别说它生命力还挺强,到了春秋时期,他又不知怎么的复国了,这个国家就被称为淳于国,所以后人就以国名为姓,姓淳于了。
到了后来唐代的中期,唐宪宗李纯,因为淳于姓当中的淳和这个李纯的纯是同音的,根据封建传统的习惯,就是老大叫什么名字,你就不能叫这个名字,除非你也想造反做皇帝,所以淳于的后人为了避尊者讳,就把淳于去掉了一个淳字,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于姓了。五代以后,于姓的族人有一部分又恢复了淳于姓。所以到了现在,我们还会偶尔见到有姓淳于的,下次你遇上了,还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个外国姓或是个少数民族的姓,要知道淳于姓,那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
这淳于意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特别喜欢医术,刚刚开始行医的时候,效果其实并不怎么地,后来听说有一个叫公孙光的人医术精良,于是淳于意就去拜师了,这位公孙师傅一看,哎哟,小伙子心意诚挚,勤奋好学,而且能够融会贯通,很高兴就收他为徒,悉心教导,但淳于意看起来好像并不满足,他还想有更精深的药方。公孙光一看,哎呀,这小伙子自己看来是教不了了,赞叹了一句。
“公必为国公”
意思就是说淳于意将成为国家级的医疗人才,说完之后,公孙光就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兄长公乘阳庆。这位大师傅平时可高深的很,轻易不收徒,也轻易不帮人治病的,所以在我们后人心目当中是没有什么名气的。但偏偏这个人就是很有内涵的人,见了淳于意以后,也是非常的欣赏他,一股脑的就把自己所有的本事倾囊相授了。
就这样,淳于意的医学达到了很高深的境界,人家形容他是“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所以淳于意就一下远近闻名了,声名鹊起,已经到了神乎其技的程度。有本事的人通常都很有个性,这淳于意也不例外,他就是为百姓看病,对于那些达官贵族很不感冒。像是赵王啊,胶西王啊,济南王啊等等,都派人叫他入宫想聘请他为御医,他都不给面子!
后来齐王病了,派人叫淳于意来治病,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毕竟齐王是本地的老大。于是就过去给他稍微的看了一下,立刻就认为他这个没得治了,因为病因是发在肠胃之间,是贪酒好色所导致的,当场就下结论了。
“齐老大,这个微臣也束手无策啊,我看五天后你就开始肿了,八天左右你应该是吐浓了”
虽然说话比较直,但还真给他说中了,这齐王就在第八天头上狂吐脓血死了,这一下得罪人了,那些齐国的贵族们就觉得你可以诊病,为什么你不治病呢?眼睁睁地看着我家老大去死啊,所以就诬陷淳于意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有怨之者。
正所谓人言可畏呀,慢慢的民间就开始流传这仓公啊,太拽了,不肯帮人治病,所以呀,有病人就因为这个嗝屁了,怨气越积越重,到了后来就酿成大祸了,有那么一回。有个土豪的老婆病了,看过的郎中都不云里雾里的,不明所以。听说淳于意治病非常牛,所以就专门找过来了。不知道淳于意是对此不满呢,还是确实这一次看走眼了,他给这富婆看了病,开了药,结果没救活。这土豪就向官府告了一状,说淳于意医术低劣,没有医德,不把病人当回事,纯属是非法行医,因为之前齐王病死的事儿,所以这一次官府判案倒是很痛快,直接就判淳于意肉刑。不过这种肉型,当地政府是没有执行的权利的,必须押送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这么多年就没有生儿子,只生了五个女儿,父亲被押往首都之前,五个女儿都去送别,直到老爹这一趟去。那绝对不会完整的回来了,大家伙哭成一团儿成功。淳于意看着自己一家子娘子军,也不禁失声痛哭。
“苍天啊,大地啊,我怎么这么命苦啊?怎么就一连生了五个丫头片子呢?,可怜我现在大祸临头,这帮丫头片子除了哭哭啼啼,没有一个能派上用场啊,如果我能有个儿子就好了!呜呜呜呜”
这也是一句无心的感叹,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他其中有一个女儿叫缇萦,当年只有15岁,一听老爹说这话不高兴了,估计吧也是在青春反叛期,自尊心超强的,一听老爹说这样的话,心里就犯堵了,怎么地呀?丫头片子不如儿子啊,于是立刻不哭了,把眼泪鼻涕一抹,斩钉截铁地对淳于意说:
“老爹。女儿愿意和你一起进京,上书皇上为老爹你洗清冤情”
说完也不顾别人的劝告,就真的跟着淳于意上路了。这一路上,从齐国走到长安,也就相当于从今天的山东走到今天的陕西,一路上风餐露宿,这小姑娘备尝辛酸。
好不容易终于到了长安,淳于意很快被投入大牢,为了营救自己的父亲,缇萦经过种种的艰险,冲破层层阻碍,大着胆子给皇帝写了一封信(也有人说是血书),这封血书里大概是这么写的:“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邢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过自新。”大概的意思就是为自己的老爹求情,如果皇帝你愿意放过我父亲的话,我自愿卖身为奴,做牛做马。
在这封信里边还沉痛列举了肉刑对犯人摧残的痛苦,最重要的是有了肉刑以后,这犯人以后走到哪都是犯人,因为从它身上直接就可以看出来了,这也就意味着犯人失去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本来自认为就是个好心人,看到这个小姑娘写上来的信,十分的同情,觉得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但说的却是大道理。所以就废除了肉刑,改为打板子。缇萦也救下来父亲。
而成语“改过自新”正是来自于缇萦写的这封信。所以下一次用这个成语的时候,请记得这一个勇敢而伟大的15岁舍身救父的小缇萦。
在古代典籍或演义小说中,都记载过大量武力值超高的武将,他们的形象往往都是虎背熊腰,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打起仗来勇猛无比。
在战争频繁的古代社会中,武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哪一方能拥有多名骁勇善战的武将,那么就可以在当时社会中横着走。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位特别崇拜的武将,例如,温酒斩华雄的关二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以及“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等等。
中国古代真正算得上“万人敌”的猛将,只有3位,看看你认识几位?
一、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宋代才女李清照为西楚霸王项羽作的一首诗,从这首诗歌中不难发现,李清照对项羽极度崇拜,就算是做鬼也要做和项羽一样的鬼雄。
作为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项羽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史记·项羽本纪》中曾记载过项羽祖父项燕,在战死之前吼出来的豪言壮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作为楚国贵族后裔的项羽,虽然在和刘邦争天下的时候败北,并且在乌江畔的垓下自刎,但是他却被评为历史上最强的“万人敌”猛将。
项羽小时候就喜欢舞刀弄枪,对读书之事甚为厌恶。项羽的叔父项梁训斥他,为什么要半途而废呢?结果项羽却说读书识字有什么用,能认识人名不就得了吗?
但项羽对练剑之事却特别上心,并且要和一万个人一决高下,这也是“万人敌”的由来。项羽长大后力气过人,他能轻松地举起一口巨鼎,并且连大气都不喘。
《项羽本纪》曾记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说的是有一次项羽碰到了秦始皇出行,就和身边的项梁说我可以取代他,而项梁虽然听了这句话感到害怕,不过也十分佩服自己的侄子。
他认为项羽将来一定能成大事,果不其然,项羽最后面南背北大封诸王,可惜最后还是没有逃过刘邦的手掌心。
二、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三国时期猛将如云,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独当一面。有人经过严格的对比,最终选出了可以排在前五位的武将,吕布、赵云、典韦、马超、许褚,吕布之所以位列第一位,原因就在于“马中赤兔,人中吕布”。
不过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吕布的评价都不高,甚至将他说成是“三姓家奴”。
如果从《三国演义》中吕布的表现来看,这个称呼对他来说在合适不过了,最开始的时候吕布认丁原为义父,后来为了荣华富贵又斩杀丁原,并投靠了董卓老贼。
但却为了貂蝉刺杀了董卓,后来为了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吕布还曾投奔袁绍。
作为一员猛将他屡立战功,曾率领几十人和大约一万名黑山军硬碰硬,最终斩下黑山军将领的首级,所以吕布也时能驾驭“万人敌”的武将。
三、勇猛过人李存孝唐末猛将李存孝的存在感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无法与项羽、吕布划等号,但是作为唐朝时期的十三太保之一,他的武力值甚至可以和项羽相提并论。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说法,就已经说明了李存孝在古代猛将中的重要地位。据说李存孝年方十几岁时,就曾为了救父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
至此之后他便成了当地的名人,爱才如命的晋王李克用听说这个人之后,派人将李存孝招入自己的麾下,并且因为太喜欢李存孝的武将之风,还认其做自己的干儿子。
当时唐朝有很多名将,而李存孝初生牛犊不怕虎,曾与当时排名第三的猛将高思继决斗,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竟然生擒了这位声名显赫的猛将。
为了彰显自己的能耐,打败高继思之后,李存孝还曾与排名第二的王彦章约架,结果毫无悬念王彦章被刺落于马下。
由于李存孝太过于骄傲,所以后来被人陷害并处以五马分尸的极刑。可是在行刑的时候由于他的力气太大,所以五匹马都拉不动他,最后人们只好挑断了他的手筋和脚筋,最终失去了力量的李存孝被五马分尸了。
结 语战乱年代必然会武将云集,因为他们才是战场上的主角。可以说从汉始出名的武将就层出不穷,例如,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也曾是一个骁勇善战的知名人物,但要想这三位比武力值,恐怕还是要逊色一些。
意思就是,噬嗑卦。通达。适宜判定诉讼。《象》打雷闪电一起,是为噬嗑卦。古代帝王以此感悟。要明辨刑罚,端正律法。
噬嗑卦前面一卦是观卦,观卦有观察之意,并且以此推行政教制度,从而有了成就,如此百姓自然爱戴,民心自然归附相合。正如《序卦》说的“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噬嗑亦有吃饭用牙咬断之意,如此才能消化进入肚子中的食物。而噬嗑卦想要表达的是要正确的断诉讼之案。正确的断案而合民心,如此得到民心自然通达。
噬嗑卦是上离下震,是为火雷噬嗑,离为闪电,震为雷。雷能震撼大地万物,闪电能放光明,前者可以不敢隐瞒,后者可以无所藏身。古代帝王知道民辨刑罚,以求合民心。
《彖》曰:
“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命。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噬嗑卦就是犹如口中有上下两排牙齿。因九四上下都是阴爻,而其为阳爻,阴阳两爻分开交错而亨。
震为足,为动。离为火,为明。故而为动而明。再则打雷闪电,其气势盛大并放光明,如此引申公平公正、明察秋毫,以此而断案。
以噬嗑卦象来看。初六和上九就如是人的上下嘴唇。六二、六三、六五则是上下两排牙齿,而九四是口中所咬之物,这时只要咬断才行,咬断才能更好消化,由此引申公正断案。
而噬嗑卦如此就如虽然最后得以咬断口中之物,但之前却不易消化。由此而引申会遇到硬骨头,中途会有阻碍。这时一定要公正、坚持、明辨是非才能克服阻碍,以求最终的胜利走向亨通。
缇萦救父
噬嗑卦所讲的断诉讼之案亨通,正如汉文帝时期缇萦救父的典故。缇萦就是淳于缇萦。他是西汉时期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淳于意辞官回家专心于医术,常常行医救人。
由于淳于意医术精深,所以找他看病的就不少,但是他爱周游,故而有时不能给病人看病,如此他就受到了不少病人的怨恨。后来有一个贵妇得了重病,病情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但这贵妇的家人还是恳求淳于意给她看病,淳于意见对方盛情恳求,于是就勉强来了些药。
虽然淳于意医术精深,但这贵妇却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所以没过多久这贵妇就因病去世了。但这时贵妇的家人却说是因淳于意开的药而把人治死了,于是就把淳于意告到官府,而官府的官员则又是一个昏庸的人,他不分青红皂白就判淳于意有罪,并且还是很残忍的肉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在淳于意有难时,他的小女而淳于缇萦一则悲伤,二则生气,于是他决定陪他父亲一起去京城申冤。
之后缇萦就给汉文帝上书,她说她说淳于意的小女儿,她的父亲本是清官。如今被判了肉刑,不仅为他父亲难过,也为受肉刑的人难过。砍了脚就成了废人,割了鼻子就不能再安上,她情愿为奴替父赎罪。
汉文帝看了缇萦的上书,被深深感动。汉文帝明辨事理、以公正仁爱之心,不仅赦免了淳于意,而且还废除了肉刑。汉文帝以仁慈公正为主,自然受到百姓的爱戴,成为了一位贤明之君。同时还为后来汉朝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和汉景帝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1.缇萦救父: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 年),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受贿,按照刑法应
当将他押送到长安受刑。淳于意的5 个女儿,都跟着囚车哭。淳于意生气地说道:“生女儿
不生男孩,危急时没有人能帮忙。”小女儿缇萦听到父亲的话后,就跟着父亲的囚车到了长
安,向皇帝上书说:“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
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路莫由。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皇上听到后深受感动,因而废除了肉刑。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
改过自新:悔改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做人。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
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出处:《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是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
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
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的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于《艺
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
孝感动天(上古时期虞舜)、戏彩娱亲(春秋老莱子)、鹿乳奉亲(春秋郯子)、百里负
米(春秋子路)、啮指痛心(春秋曾参)、芦衣顺母(春秋闵子骞)、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
恒)、拾葚异器(西汉末年蔡顺)、埋儿奉母(东汉郭巨)、卖身葬父(东汉董永)、刻木事亲
(东汉丁兰)、涌泉跃鲤(东汉姜诗)、扇枕温衾(东汉黄香)、行佣供母(东汉江革)、怀橘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 第 3 页 共 共 7 页
遗亲(三国陆绩)、哭竹生笋(三国孟宗)、闻雷泣墓(西晋王裒)、卧冰求鲤(魏晋王祥)、
扼虎救父(晋朝杨香)、恣蚊饱血(晋朝吴猛)、尝粪忧心(南朝庾黔娄)、乳姑不怠(唐崔
山南祖母)、涤亲溺器(北宋黄庭坚)、弃官寻母(北宋朱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