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人们大多以为姓吕的人不太多,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吕是个大姓。
吕的第一个起源是姜姓一一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彊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第一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第二,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还有兄弟民族改姓的。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代北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有一支鲜卑族叫叱吕,后来叱吕氏就改成了吕氏。如今鲜卑族早已经没了,早已融入到咱们民族大家庭里,因此这一支现在已经分辨不出来了。姓吕的朋友如果老家是山西北部或者偏北的,那么你的血缘就又多了一种可能。同时,满族、黎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都有吕姓。至于吕姓体是怎么融入这些兄弟民族的,有的能说得清楚,有的就不一定能说清楚了。
得姓始祖
吕姓始祖为伯夷的裔孙,为姜姓,是四岳的始祖。他因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建立姜姓诸侯国吕国(国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并,其后裔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尊伯夷为开国始祖。
伯夷。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春秋初年(公元前680年),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姓正宗,伯夷则被列为吕姓始祖。
宗族特征
1、吕姓作为中国一大姓氏,名人辈出,各行各业均有吕姓锋芒毕露者。三国人物吕蒙、吕布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杰出人物。
2、吕姓字行辈份亦尽显其家族特征。如清代吕国泰所纂《吕氏族谱》中载有山东吕姓一支字行为:“巩丰仕贤,树桂诒玖,怀国安邦。”
堂号
吕姓堂号有:“河东堂”、“渭滨堂”、“东莱堂”、“锦上堂”、“明烟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迁徙分布
吕姓的迁移非常频繁,因此分布广泛。我们知道,历史上以同一个姓氏为名的国家通常不会只有一个,尤其小国家,封了一个灭掉,再封一个再灭掉,如此循环往复,以同样姓氏命名的国家位置可能完全不同,吕国就是这样。过去历史上就有两个吕国,最早的吕国在南阳,后来的新吕国就在新蔡了。虽然都在今天河南境内,但不是一个地方。其中南阳的吕国灭亡以后,它的部分移民迁到了哪里?湖北蕲春。新蔡的吕国灭亡以后它的移民就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和安徽北部。说到这里,要强调一点,今天咱们的省际观念很强,安微、河南、山东、河北,各省分得很清楚,但这是今天的行政区划。在过去分得可没那么清楚,只能说这一片是什么国,那一块是什么国,尤其像交界的地方,根本就说不大清楚的。所以我们只能说,新蔡吕国这支遗民流落到了今天河南南部、安徽北部这两省交界处。
在康公失国以前,齐国有一支吕氏已经散居在了韩、魏、齐、鲁之间,这一支有些子孙很早就到了陕西和甘肃。两汉时期,这支吕氏已经遍布河北、陕西、内蒙古。东汉末年很有名的吕范,就带着自己家里人跑到了安徽寿春(今安徽寿县)。三国的时侯,蜀汉的吕凯、魏国的吕 虔,他们的后裔非常有势力,迁到了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一带)。相比咱们好多往南跑的姓氏,吕姓这一支是往北走。
南北朝的时候,浙江、江苏已经有不少姓吕的人。北宋初年,吕姓进入福建,逐渐到了泉州、漳州,后来又有一些从那里移居广东。康熙年间,吕姓开始移居台湾。当然,也开始大量移居海外。
吕姓作为中国的一大姓氏,各行各业都是名人辈出。例如三国时大将吕布,还有一些人和咱们今天用的成语紧密相关:“奇货可居”、“一字千金”,跟谁有关?吕不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谁啊?吕蒙。吕姓名人太多太多了。
吕姓在今天的中国姓氏排名中居第43位,不仅位居前100位,还排进了前50位,人口57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46%,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了。
“吕”为炎帝氏族一支的族称,出自姜姓,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原鲜卑族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五代后周时又改“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另外,满、黎、仫佬、土、蒙古、土家、朝鲜等民族皆有吕姓。
吕姓发源于河南南阳西、新蔡一带。南阳吕国灭亡后,部分遗民被迁至今湖北蕲春。新蔡吕国亡国后,遗要散居于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南北朝时,吕姓有进入今浙江、江苏等地者。北宋初年,吕姓人徙居福建、广东,清代康熙年间,这两地有吕姓人到了台湾,进而远徙海外。
各行各业均有吕姓锋芒毕露者。战国时代卫国阳翟(今河南禹州)大商人吕不韦,因鼎力助原为赵国人质的秦庄襄王继位而官至相国,受封文信侯,更被后来继位的秦始皇嬴政尊称为“仲父”,组织门客编有《吕氏春秋》。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战功赫赫,受封南郡太守、孱陵侯。南宋时期的吕祖谦做过著作郎兼国史馆编修的官,著有《东莱博议》,其中阐发了他对春秋三传的独到见解。后人因以“东莱”为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