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摆放

中国风俗(中国风俗文化)

时间:2024-01-25 08:42:37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网络中国节·七夕】“七夕”:8大习俗,百年浪漫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1

农历七月初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那个爱人故事里,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团聚。

如今,七夕已经被定义为“中国情人节”,情侣、夫妻要在这一天传情达意,互诉衷肠。

一声问候,温馨甜蜜;一个礼物,链接心灵。

说不完的心里话,谈不尽而人间情,你侬我侬,幸福得不要不要的。

关于七夕,最有名的一首宋词,是宋代才子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事情不能够天遂人愿,红尘万丈,留有太多遗憾。

最好的生活,其实就是珍惜眼前,活好当下,体验此时此刻的一切。而不是寄情于海角天涯,苦苦期盼,遥遥无期的未来。

2

唐代诗人杜牧,也写了一首作品,名字叫《秋夕》,颇有些情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美好的日子里,人们总会赋予它美好的意义,充满仪式感的夜晚,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对自己好点爱人传达爱的思念。

经过了一个苦夏煎熬,在秋天里,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放松了。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千里原野,丰收在望。喜悦之情自然溢满心头。

农历七月初七,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的重要节日。

了解一下其中的内容,也是蛮有意思的。

虽然民俗有“十里不同俗”之说,但是其表达的意义和内涵,相差无几。

无非就是,平安,吉祥,健康,圆满。

3

习俗之一:挂艾草。

这个习俗,在七夕这一天颇为流行,是趋吉避凶的象征,祈求爱情美满,幸福常在。

习俗之二:赏月。

传统习俗里,七夕之夜,人们要品茶赏月,许下美好心愿,盼望幸福,天长地久。

习俗之三:吃七夕桂花饼。

七夕的晚上,人们会吃桂花饼,寓意着家庭和和睦睦,身体安安康康,未来顺顺当当。

习俗之四:编织小礼物。

特别是有情人之间,互相编织饶有情趣的小礼物,寓意着恩恩爱爱,不离不弃。

习俗之五:载歌载舞。

歌舞欢庆:这些地方在七夕夜,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其乐融融,隆重庆祝这个节日,同时祈祷爱人不老,生活越来越好。

习俗之六:悬挂灯笼。

七夕之夜,人们要在家里悬挂五颜六色的灯笼,各种造型,姹紫嫣红,非常喜庆。寓意也是平安,吉祥,健康,万事如意。

习俗之七:放飞鱼鞭炮。

汉族人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在七夕之夜,人们会放飞鱼鞭炮,是欢乐的象征,同时也饱含深情的祝福。

习俗之八:喝红酒。

情人之间,红酒象征这浪漫满屋,美好缠绵,也预示着幸福圆满。

夫妻可以小酌两杯,彼此心情舒爽,利于交流思想,创造甜蜜氛围。

4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这也是活着的美妙之处。

我们不断放牧希望,勾画蓝图,设定目标,随着一次次实现,一个个完成,幸福的感觉如影随形。

了解了民间习俗,我们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

所有的苦难,吓不到我们;所有的烦恼,激发了智慧;所有的平凡,注入的灵魂。

作家周国平说,生活本身并没有意义,但是我们追求意义的这个过程,充满了意义。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必要自命清高,没必要自命不凡。踏踏实实生活,就是对生活最好的解释。

红尘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我们微笑着前进,快乐着追求,幸福着奋斗,本身就是生命最伟大的乐章。

开心快乐每一天,乐活当下最美满。

如此,甚好!

#中国式浪漫#

来源:江南书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进行处理,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conventional也能表示“习俗”那它和traditional有什么区别呢

(〜 ̄△ ̄)〜

每天晚上一篇英语知识普及

英语罐头

本文是我的第301篇英语知识文章

罐头菌发现,这段时间,好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做词汇辨析了,因此在粉丝后台提醒下,罐头菌今天打算做一组简单的词汇辨析。

前几天有粉丝在后台问罐头菌,“conventional也有“传统”的意思,那这和以前学校学的traditional有什么区别呢?”

确实,这两个词在中文翻译理解上,非常相似,在有些表达的意思上面,两者的意思相同,还可以做互换。但在是细究起来,两者的意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Traditional

following or belonging to the customs or ways of behaving that have continued in a group of people or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changing

一般用于表达某种存在于一群人或者社会中很长时间没有被改变的行为或者习俗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一般traditional都是表示那些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被改变的习俗(例如说一个世纪,一代人)。因此,说起traditional,我们很自然就会想起像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Spring Festival(春节)等各种传统节日。

Lantern Festival is a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二.Conventional

always following the behaviour and attitudes that most people in a society consider to be normal, right, and socially acceptable

一般用于表达那些被在社会中被大部分人所认同是常规的,正确的,可接受的行为与态度

可以看到,conventional在英语的相关解释里面,并没有提及时间要素,而是表示conventional所表现的行为,是大部分人所认同的,因此conventional主要重点在于其认同的“人群”。

因此,我们也可以引申,conventional除了能表示“习俗”之外,很多时候还能表示“平淡无奇的,墨守成规的”。相对于少数人的“创新”来看,conventional所表达的“大部分人”的认同,往往都是“平淡无奇的,落俗的”。

I find his art dull and conventional.

我觉得他的艺术作品乏味俗套。

总的来说,其实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Traditional和Conventional虽然在一定的情况下意思完全一致,但是,两者的侧重点的不同往往导致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Traditional更加注重表达“长时间不改变(这里的长时间指非常非常长的时间,例如一个世纪,一整代人)”所留下的传统。而Conventional更多侧重于被“大部分人”所仍同的行为与规则。

这是英语罐头,每天我都会分享最实用的英语知识

日积月累,你也能成为英语大神

假如你想学习更多英语知识,欢迎关注我!

中国风俗大辞典里的旧时婚嫁六礼

编者按: 五一假期闲来无事乱翻书,看到《中国风俗大辞典》时,忽闻窗外鞭炮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妻问:“五一怎么还兴放鞭炮?”笑答:“五一嫁娶很常见(今年阳历五一又是三月十二双日子)”。读文遂感往日懵懂,其实婚嫁之事路数多多,说是繁文缛节亦不为过。现摘取一部分以飨读者。

旧式婚礼

六礼 六礼,即指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纳吉(送礼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议定婚期)、亲迎(新郎亲自迎娶),这是古时婚姻成立的几种程序。(见《礼记·昏义》和《仪礼·士昏礼》)至唐以后,甚至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如《唐律》、《明律》等。由于六礼是以男方付给女方的身价为主要内容,因而它是旧礼教下变相买卖婚姻的表现。明瞿佑《剪灯新话·联芳楼记》,写兰英、蕙英二女与郑生幽会,二女日:“感君不弃,特赐俯从,虽六礼之未行,谅一言之已定。”此所言六礼,即指六种婚姻礼节。

一般将六礼和此后的拜堂、同牢:合卺等仪式总称为婚礼。在婚礼的诸多步骤中,以亲迎之后所进行的系列活动最为热烈,它掀起婚礼的最后高潮。《全宋词》中专用于贺婚的作品,仅无名氏就不下三十首,仅录两首。《满庭芳》:“金贴鼓腰,绣妆檐额,吾宗自昔豪奢。椒馨兰馥,烟雾霭横斜。吹管聒天今夜,香风度、罗绮光华。看双美,郎君俊秀,玉女更宜家。

媒婆

媒妁 媒妁,又叫媒人,为婚姻介绍人的旧称。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郑康成曰:媒之言谋也,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凡嫁娶之道,必由媒妁。自太昊制昏礼,则判合之义,当有所由,便应有媒矣。至周始置媒氏之官,掌万民之判也。”

旧时,青年男女为教所隔,其结合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中《齐风·南山》云:“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战国策燕策》更提出“无媒,老且不嫁”的要求。而《白虎通·嫁娶》竟以严厉的言辞曰:“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佚也。”这就成为青年男女婚姻自主的藩篱。

幕妁之俗,古代小说中记述殊多。《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写翠莲和张狼结为姻眷,就是由当地一个王妈妈做媒而成。作品称她为媒人婆(按:据《训蒙字会》载,媒妁的俗称,男性为媒人,女性为媒婆。)。《聊斋志异·娇娜》写孔生和阿松女的结合,则由一个叫公子的男青年“作伐”(即伐柯,喻指替人作媒),并主持了婚礼。

纳采

纳采 纳采,即议婚,为古代结婚六礼之第一礼,男家选定意中人后,就先请媒妁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再备礼请人前去求婚。先前礼物因身份等级不同而有区别,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后-律改用雁。古人以为,雁为候鸟,顺阴阳往来,象征男婚女嫁顺乎阴阳。或以为,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以取其忠贞。

古代婚姻有“六礼”。《礼记·昏义》上开宗明义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儿丁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近世常称婚礼为“六礼”,就是婚姻所必须遵行的六种仪节,也是婚礼进行应有的程序。把这六种仪节一一实践,这个婚礼才算是严肃的、合法的、正式的结合。

问名

问名 问名,古代结婚六礼之第二礼。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我国广东海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常用槟榔作为问名携带的礼物。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

“问名”之礼最早见于《仪礼》中:“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又曰:“问名: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礼记·方氏注》也说:“问名者,问女生之母氏也。”问名时,用雁为贽见的礼物。《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贽。纳征日玄缰,故不用雁贽。”

纳吉

纳吉 纳吉,古代结婚六礼之第三礼。男家行过纳采、问名礼后,于自己家庙卜问吉凶。卜得吉兆后,男家备礼通知女家,于是双方决定缔结婚姻,后世称为订盟。现代称为订婚。纳吉是正式定约,行礼时也须有礼物,作为定婚事的信物。《仪记·士婚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后代婚礼,此时多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礼烛,或用羊、猪,称为送定、过定、定聘、过小礼。送定礼后,婚约已成,然后进入纳征的仪式。

最早的六礼是周人所制。《仪礼》说:“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礼节。又说:“纳吉: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又《礼记·方氏注》也说:“纳吉者,得吉卜而纳之也。”

纳征

纳征 纳征,也称纳币。古代结婚六礼之第四礼。男家在纳吉之后,将聘礼送给女家。为成婚阶段的重要礼仪。征,成也,意即派遣使者纳送聘财以成婚礼,故称完聘,大聘或过大礼。男方常备有礼单和装礼品的箱笼,在媒人和押礼人护送下,由人挑拾至女家。女方则以聘礼中的食品退回男方,称回礼。或女方将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回礼。聘礼数量及种类,多取吉祥如意,数目取双忌单,如束帛为十端,俪皮为成对的鹿皮。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此阶段聘礼,大都以金钱代之。

纳征周人谓之“入币”。周时对嫁娶入币的物质和数量都有明文规定。《周礼·地官·媒氏》载:“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郑氏注》云:“‘纯,实缁字也,古缁以才为声,纳币为缁,妇人阴也,凡于娶礼,必用其类,五两十端也:必言两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士大夫乃以玄熏束帛,天子加以谷圭,诸侯加以大璋’。《杂记》曰:‘纳币一束,束五两,两五寻’。”郑玄在这里已把婚礼纳征之意义说得很明白了。周时尚无金属货币,所以用布帛为通货,谓之“币帛”,亦称“缁帛”,其数量是以五两为限,就是十匹,色泽数量,都是象征阴阳五行的观念,若以帛两端计长两丈之数,则五两共成十丈,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厚礼了。

请期

请期 请期,古代结婚六礼之第五礼。男家在纳送聘礼于女家后,即占卜吉日以定婚期。得吉日后,男家派使者到女家征求婚日之期,以示谦和。女家按阳倡阴和原则,辞让一番,意即婚期由夫家决定,于是使者将婚期告知女家。行请期之礼,也须执礼物,古俗用雁。《礼记·昏经》谓:“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雁。”后礼品从简,多用红纸写迎娶日期时辰,谓请期礼书,或口头通知,俗称送日子。也有在行纳征礼的同时,已将请期手续办完。

最早的六礼为周人所制。《仪礼》说:“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礼节。不过古今六礼,殊不一致;自上古以至清末,部分的或存或废,历代都有变更。

迎亲

亲迎 亲迎,古代结婚六礼之第六礼,为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亲迎有迎亲和等亲两种方式:迎亲须用双顶轿,新郎乘一顶,另选全福小男孩乘一顶压轿,往女家迎娶;等亲须用单顶轿,新郎于家门外迎候。迎娶队伍行次各有惯制,一般为开道引导前进,继之为:仪队、新郎坐轿、新娘花轿,最后为媒人小轿。从女家起车轿时,向新郎献四喜汤、茶等。返回男家后,即行系列仪式,如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每种仪式都有数种形式,其中大都为祝吉驱邪,表现出禁忌迷信色彩。

“六礼”的完备记述见于《礼记》《仪礼》,但其发端却远在西周初年,其时《诗经·大雅·大明》已载有“文定厥样,亲迎于渭”的传说。当然,“亲迎”礼并不等于“六礼”,“六礼”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隋唐后,皇太子开始亲迎,官僚富商阶层中“六礼”亦盛行起来。《宋史·礼志》规定宋朝礼制,“士庶人婚礼,并问名于纳采,并请期于纳征。”《明史·礼志》中说:“问名、纳吉不行已久,止仿《家礼》,纳采、纳币、亲迎等礼行之。”

古时婚礼以昏为期,因此亲迎必在黄昏以后,甚至深夜进行,故《释名》给婚姻下定义说:“婚,昏时成礼也;姻,女因媒也。”郑玄注《仪礼》曰:“用昕,使也。用昏,婿也。遣使行玄缥吉礼,必用昕时,亲迎必用昏时。”但为何一定要在昏时成礼,却没有解释。民俗学者归纳世界各种族的殊风异俗,所得的结论为:“以昏为期者”,是初民时代掠夺婚姻的遗风。此观点颇有一定理由。

古时结婚,不仅在黑夜,而且一切迎送人等,亦全部穿黑色礼服。《仪礼》叙述亲迎之礼说:“主人爵弁,缰裳缁袍,从者必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缰、缁、玄、墨都是黑色的意思,与近世婚礼尚红,或披白纱恰好相反。由于时间空间不同,自不能一概而论了。不过近代迎亲,除有少数迷信的人以“暮夜为良辰”者外,而大多数人都是在日间举行,但在仪仗行列之中,仍然有掌彩灯或举大灯笼的人列队在前引导,这或许是沿古礼黑夜亲迎的遗迹。

开脸

开脸 开脸,亦称开面。旧时女子出嫁时,由一位“全可人儿”用两条线交叉,把新娘脸上所蓄的汗毛绞掉,修齐鬓角,叫“开脸”。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江苏浦东之婚礼》:“女子于临嫁之日,将久蓄未剃之额发修去,谓之开面。登舆时,于发髻上满簪花朵,面上遮以面红,谓之上头。”江苏南京之俗,女子开脸在婚后的第二日早。《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南京采风记·嫁娶》:“次日黎明,两新人即起.伴娘以一瓯莲子羹进,使二人分食之。然后为新娘梳妆绞脸,谓之开脸。妆毕,伴娘引人舅姑及诸长房中请安,新娘不语不言,一切由伴娘代达。谓之闷声大发。”

婚房

铺房 铺房,婚俗之一。亲迎前一天,女家派人到婿家铺设新房卧具,俗称“铺床”。其俗约始于宋。司马光《书仪。亲迎》中论述铺房礼俗说:“亲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古虽无之,然今世俗所用,不可废也。床榻、荐席、椅桌之类,婿家当具之;毡褥、帐幔、衾绸之类,女家当具之。所张陈者,但毡褥、帐幔、帐幕之类应用之物,其衣服袜履等不用者,皆锁之箧筍,世俗尽陈之,欲矜夸富多,此乃婢妾小人之态,不足为也。”

吕坤《四礼疑》卷三中对铺房之俗始于宋时之观点与司马温公略同。他说:“张陈婿室,不见礼仪,后儒增之,……家礼: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俗谓之“铺房’,然犹毡褥帐幔应用之物,近世则用床矣。”世人对新床很重视,因为夫妇生活之所以别于常人,就在于同床共寝。而床是新房中不可缺少的设置,也是一件神圣的器物,因此新婚之夜必须用新床。为了取吉利之意,必须请位有福气的人来铺房。一般人家都是请一位夫妇双全子孙昌盛或家境富裕的“好命婆”或“富贵婆”替他们铺床,谓之“安床”。这位“好命婆”在“安床”时,还要喃喃呢呢地祷告,希望新夫妇琴瑟和谐,百年合好,早生贵子,长命富贵。此俗非常普遍,全国皆然。

催妆

催妆 催妆,旧时婚礼的一种仪节,由结婚六礼之一请期演变而来,其礼较为隆重。临近婚期,男家以嫁衣脂粉为新娘添妆,另置备酒果两席,致送女家。先派女宾二人为先客,至黄昏,新郎亲赴女家敦促,新娘经多方催促,才肯理妆。又故意拖延时间,才上轿随新郎至男家。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记载:“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妇。夫家领百余人或十数人,随其奢俭,挟车俱呼:‘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登车乃止。”

婚礼撒喜糖

撒谷豆 在女子将出阁的时候,通例必请一位福寿双全的太太,手拿米斗或簸箕,其中装很多米谷和豆子到处撒播,尤其在新娘上轿以前,花轿的里外都要撒播。当花轿到达男家门前,新娘下轿进门时,也有人照样撒播,此举俗称“撒谷豆”。该礼俗为西汉儒生京房、翼奉创制,宋时高承《事物纪原,撒谷豆》即为佐证。此书中云:“汉世京房之女,适翼奉子。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奉以谓不然,妇将至门,但以谷豆与草穰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人也。自是以来,凡嫁娶者皆宜制草于门闽内,下车则撒谷豆,既至,蹙草于侧而入,今以为故事也。”

此俗自汉以降,演进到两宋时代,已成为士庶之间流行的风俗。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嫁娶篇》中说:“行至男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及茶酒等人,互念词拦门。求利市钱,红克择官执花头,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撒,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以压青阳煞耳,方请新人下车。

转席

转席 为避免新娘下轿后脚踏地所铺的席子。古人认为新娘脚与地接触会冲犯鬼神,故上轿时由娘家近亲背负,下轿时,则在所经之地铺上席子,因席短路长,须一路转移接铺,故称转席。或用毡代席,称转毡,或用布袋、麻袋代席,称转袋。袋与代谐音,取吉祥意。

“转席”和“转毡”的名词,最早出现在唐诗中,因此可以证明,此举至少在唐代已风行于士庶之间了。宋龚颐正《芥隐笔记》,据白居易诗推其源说:“今新妇转席,唐人已尔,乐天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青衣”是指当时的仆婢,毡褥就是铺地的红毡,只用一条不够长,所以要人传递。既有锦绣毡褥,又有仆婢,可知是富贵人家的排场,当然没有用席铺地那么寒酸了。

流传到宋代,世俗娶媳妇,不论贫贱富贵,地上都一律有铺垫之物,至少是用毡、用席、或是用布袋,任君选择,大都以家庭经济状况而异其取舍,且以令新娘足不沾地为原则。

结发

结发 合髻结发,古时婚礼中的仪式之一。它包括许婚系缨和成婚脱缨两个程序。据《礼记·曲礼》载:“女子许嫁,缨。”“缨”为一一种五色丝绳。凡女子许嫁,便用它来束发,以示确定了婚配的人家。又据《仪礼·士昏礼》载:“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主人,即指新郎。这段记载表明,这条丝绳,需在成婚之日,由新郎亲手取下。它不同于女子成年的著笄。

这种婚仪,于古代诗歌中有颇多记述。建安曹植《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欢爱在枕席,宿昔同衣衾。窃慕棠棣篇,和乐如瑟琴。”杜甫《新婚别》:“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合髻则是唐中期以后由结发而演变成的一种婚仪。在举行婚礼之日,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绺头发,绾结一起作为信物,表示同心偕老。唐代女诗人晁采年少时就与邻家书生文茂约为伉俪,茂时常寄诗通情,采用莲子坠于盆,后来开花并蒂,二人终结。晁采曾作《子夜歌》十八首,其第一首:“依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具体描述了合髻的过程,亦表现出她与情郎系心于一,恩爱无比。这种风习流行民间,也为当时公卿仕宦之家所遵用之。至宋代仍沿袭不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当入洞房对拜毕,“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

拿个洋人图诠释守亲

守亲 旧时风俗,把夫妇在新婚后的第一个月内时常厮守在新房里称为“守亲”。这种风俗在现今苏北和山东一带仍然流行。认为结婚以后,新婚夫妇的房间,一个月不能空房。后来也把两个人经常厮守在一起称为“守亲”。《金瓶梅》三十五回,西门庆与男宠书童在房中,见春梅来,西门庆假意睡在床上,春梅“咂嘴儿说道:‘你们悄悄的在屋里,把门儿关着,敢守亲哩!娘请你说话。’”

食盒

暖女 旧称女子出嫁后,母家馈送食物为暖女。暖,也写作馁,女嫁三日,女家馈食为便。因女子初到婆家,一切尚不能适应,甚至有恐怖心理,作父母的为了增进女儿生活上的安全感,所以在新婚之三日,女家都派人送食物“馍女”。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载,暖女在婚后第三日举行。

此风至唐宋以降,即颇盛行。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三》:“大儒宋景文公,学该九流,于音训尤邃,故所著书,用奇字,人多不识。尝纳子妇,三日,子以妇家馈食物,书白。一过目,即曰:‘书错一字,姑报之’。至白报书,即怒日:‘吾薄他人错字,汝亦尔邪?’子皇骇却立,缓扣其错,以笔涂之“暖’字。盖妇家书以食物暖女云,报亦知之,子益骇,又缓扣,当用何暖字?久之,怒声曰:‘从食、从而、从大’。子退检字书,《博雅》中出“便’字,注云:‘女嫁三日饷食为馋女’。始知俗间便女云者,自有本字。”

此外宋人赵德麟也在《侯鲭录》卷三中说:“世之嫁女,三日送食,俗谓之暖女,《广韵》中正有此说。”

劫夺婚

劫夺婚 劫夺婚,一种特殊的婚姻仪式,又叫“掠夺婚”、“佯战婚”。它虽然是采用劫夺的方式来实现婚配,但男女青年在婚仪前已有爱情关系。《易经·屯》载:“屯如,還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又《易经·睽》载:“见永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婧。”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认为这是“描写夺婚的诗歌”。

我国西南地区有些少数民族实行这种婚仪。曹树翘《滇南杂志》记载爨族的习俗:“将嫁女三日前,执斧入山伐带叶松,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淅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驱走。父母持械,杓米浙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状三,新婿挟之上马三,则诸亲族皆大喜。”桂馥《黔南苗蛮图说》,通过图画和说明形象地描摹了少数民族的劫夺婚仪。

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 这是指通婚双方对对方家庭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相当的要求。此观念在全国非常普遍。《杭州府志》:“昏礼,士大夫家,以门第相尚”。《宁波府志》:“士大夫家,缔姻多重门第”。其实不唯士大夫家,一般家庭亦然。据胡朴安撰《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择配之标准,虽各以情形而异,但不外下列各条:(甲)门第相当,(乙)财产相当,(丙)宗教相当。……”在很讲究等级的中国,这同样是一个很受重视的问题。通婚双方门不当户不对,不唯当事者家庭心态难以平衡,就是社会舆论也不能容忍。这种观念起于何时,尚无明确记载,但它属于阶级社会的产物却是可以断定的。进入阶级社会,人有贵贱高低之分,通婚必然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不过使这种观念成为一种社会观念恐怕在东汉以后。特别是东汉末年士族集团的出现,魏文帝曹丕行九品官人法,更提高了士族的地位。晋武帝司马炎贵为皇帝,仍然要强调自己纯粹士族的出身,司马昭死了,他也要象士族一样守丧三年。一次他和宠妾胡贵嫔,胡不逊让,他发怒说:你不过是个将种(胡贵嫔的父亲胡奄是征南将军)。胡反唇相讥,北伐公孙,两拒诸葛(指武帝祖司马懿)不是将种是什么?他听了很觉得惭愧。如果说这还不算是通婚中门当户对的观念的话,那么到了东晋,这种观念就成为不成文的规矩了。东晋时,“通婚姻必须严格衡量门第的高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280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即使是土族内部门第讲究也很严格。王导是东晋小王朝的实际支撑者,他曾向南方士族陆玩求婚,陆玩说:小山上长不了大树,香草臭草不能放在一起,我不能开的例。这看起来是谦逊,实际是轻视,因为王导是北方士族。士族内通婚尚且如此,其它就可想而知。“通婚之时,往往比量父祖。故庶族以娶高门士女为荣,即夫家坐罪没官之妇女,寒人得之,且荣幸无比”。(张亮采《中国风俗史》10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影印本)

资料来源:

《中国风俗辞典》

欣赏完这100幅中国风俗画,你绝对有可能成为一名中国古风万事通

01、燃爆竹(宋)

02、教坊自乐(宋)

03、拜年送名片(明)

04、饰梅花妆(唐)

05、走月亮(清)

06、宫中赐银幡(宋)

07、鞭春牛(明)

08、放 灯(唐)

09、蚕 卜(宋)

10、走百病上城头(明)

11、猜灯谜(清)

12、请紫姑神(清)

13、结羊肠(元)

<

14、走百病摸门钉(清)

15、送 穷(唐)

16、春 社(宋)

17、斗 草(宋)

18、蓬携鼓游(宋)

19、踏 青(周、郑国)

20、流觞赋诗(晋)

21、踏 青(北朝)

22、内宴冷餐(唐)

23、担酒上坟(宋)

24、斗百草(明)

25、祭 扫(唐)

26、走马射箭(唐)

27、荡秋千(五代)

<

28、卖柳条(清)

<

29、浴佛节(唐)

<

30、挂五彩线(宋)

31、染红指甲(宋)

32、射 柳(辽)

<

33、饮菖蒲酒(明)

34、挂钟馗(清)

35、晒书翻经(金)

36、蛛丝乞巧(唐)

37、穿针比巧(宋)

38、供摩侯罗(宋)

39、丢巧针(清)

40、拜魁星(清)

41、盂兰盆道场(元)

42、放湖灯(明)

43、荷叶灯(清)

44、鸡冠花供祖(清)

<

45、屠狗狩猎(辽)

<

46、拜新月(唐)

<

47、秋 社(宋)

48、钱塘弄潮(宋)

49、供兔儿爷(清)

<

50、饮菊花酒(晋)

<

51、登乐游原(唐)

52、馈春盘(晋)

53、冬 舂(宋)

54、馈 岁(宋)

55、联(清)

56、喝豆粥(清)

57、祭 灶(宋)

58、吃灶糖(清)

59、跳灶王(清)

60、烧火盆(宋)

61、照 田(宋)

62、驱 傩(唐)

63、镜 听(唐)

64、儿童卖痴呆(宋)

<

65、打灰堆(宋)

66、贴门神(明)

67、压岁钱(清)

<

68、罗 杆(清)

69、新妇不跪(唐)

70、展示嫁妆(清)

71、抓周啐(宋)

<

72、折 柳(唐)

<

73、步 障(唐)

<

74、驿站送信(元)

75、茶 贩(宋)

76、货郎担(金)

77、磨 镜(明)

78、拉车卖酒(清)

79、骑驴打球(唐)

80、相 扑(唐)

81、蹴 鞠(宋)

82、捶 丸(宋)

83、妇女踢球(明)

84、放纸鸢(明)

85、打陀罗(清)

<

86、六 博(汉)

87、双 陆(唐)

88、弄剑与踏杯舞(汉)

89、西域歌舞(唐)

90、瓦子内说书(宋)

91、傀儡戏(宋)

92、酒楼唱曲(金)

93、高 跷(清)

94、子弟书(清)

95、太平鼓(清)

96、盲人走街卖艺(清)

97、刺 青(唐)

<

98、斗 鸡(晋)

99、猴 戏(明)

100、斗蟋蟀(清)

(本期推送来自网络,特此说明,鸣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