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生肖配对

任氏家谱(任氏家谱字辈大全)

时间:2024-01-22 00:49:51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来时的路,到底在哪里?——平原任氏平度寻根记

文|任善海

山东省平原县任氏家族一世祖的平度老家,所有信息和数据都指向一个村庄———平度市万家镇任家庙村

要想清楚地说明这一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说清楚另外一个问题——平度市的任氏家族族源众多,有高密籍、四川籍、贵州籍、云南籍,平原县任氏家族的一世祖,有没有可能是四川籍、贵州籍、云南籍那些军转民在平度安家落户的屯垦军人的后裔呢?经过各方面大量信息和数据的分析,答案十分明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平原任氏家族一世祖在永乐二年奉旨移民迁居平原时,平原任氏家族康熙五十五年修手抄版族谱明确记载:“始祖讳财富,配于氏,周氏。莱州府平度州人也,兄弟四人,长留平度,已失其讳,嘉靖间曾差人去访,族人皆为庄农,已文献无证矣。止知先人在元时由侍御史官至尚书,有御葬茔一座,名器尚存。吾始祖讳财富于永乐二年奉旨迁,原配于氏。季祖讳财贵者亦同时迁山西......,仲祖南迁,世远代湮,故不知仲祖去,亦不知为仲祖之后去,但使后之人知有此宗支而己。”

据此可知,一世祖外迁时,已有兄弟四人,长留平度,三弟同时异地外迁。既然各自已可独立异地外迁,其最小者年龄也应已在十六岁以上。而永乐反叛建文帝的内战,一共才打了四年。后期派兵追剿建文残部到平度,局势稳定后再实施军转民政策,这些四川籍、贵州籍、云南籍的任氏军人才安家定居下来。所以说,我平原任氏一世祖绝不可能是那些外省籍军转民任氏宗人的后人。

由于2015、2017年两度赴平度查访无果,并且2017年赴寥兰镇查访无果,时近黄昏,巧迂一80多岁的老者,便向其借问,附近哪里有任姓人家居住的村庄?老者听后仔细沉思,最后说:“附近确实没有任姓村庄,不过东南距这里18里地,有一个庞家,那里倒是有姓任的,你不如到那里去看看。”

于是,我便依据老者的指点,打车向庞家奔去。及到了村庄,已是家家灯火,晚饭时分。

上次去庞庄是东头进村,这次来庞家是西头进村,谁知等到了村中蓝球场,才发现又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前年正月已经来过的庞庄村。

这时,遇到一位二十四五岁骑电动车外出的青年妇女,便向其打听前年正月曾经接待过我们夫妇二人的前村支部书记任思德的家在哪里?她问我打听任思德干什么?我便向她说明了来意。

听清我的来意后,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家就姓任,你到我家去找我爸爸吧。”于是,她便回过电动车带我去了她娘家。原来她是骑车要回婆家的。

到了女孩家,见到了她的父亲任学好。宗亲任学好立即让其家属找来了任思德等三个宗亲,摆酒没宴,为我洗尘。

席间,我们宗亲五人,聊得非常投机。首先相互通报了两地家族家族事务的一些基本情况,随后便话归正题,谈到了我受平原具任氏家族族谱编修委员会主编任万平委托,两度平度寻根不遇的问题上来。

细思良久,任学好意味深长地说:“我认为,有一个村子你该去看一看。”我马上迫不急待地问:“哪个村子?”任学好说:“在这里西南40余里地,平度与高密搭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任家庙。那个村子是我们高密梁尹任氏家族早年平度逃荒,所建立的第一个村庄。所以就成了以后我高密梁尹任氏家族向平度迁移的落脚地和中转站。据祖上传下来说,我们先祖在明朝嘉靖41年来庞庄村安家前,就在任家庙住过一段时间。

你去年既然已经在任家河岔高密梁尹任氏通谱上查到了康熙五十五年去过平原寻亲的任之杰先祖,那么平原任家与高密任家就很可能有联系。平原任氏先祖又是从平度移民迁出的,我们这里和任家河岔迁入平度又都比平原先祖迁出平度的时间晚,你们平原任家很可能与任家庙有关系。”

听过他一番议论后,大家都觉得有些道理。

任思德听后不无惋惜地说:“可惜这次高密修家谱,我们这里失联了没有续上。不然仔细查查,也许能弄清楚。”随后地又说:“那个村子很大,有10来个小队,你若去了那里,恐怕一天也走访不完。”

但无论如何,既然发现了这一条宝贵线索,无论早晚,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但由于这一目标不在计划行程之内,事先没有做这一方面的准备。再则我已离开青岛几天了,需要回去做些补充。所以决定下次再来,把任家庙作为专题目标,进行一番彻底查访。

但可惜行程未成,疫情骤至,因此至今也没能去成。

席间,几个宗亲你议我论,融融一堂,不觉已过了午夜。

当晚在任学好家里留宿。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任思德拿来一轴庞家庄任氏家堂。根据寻根需要,我对有关内容,一一做了抄录。

随后,宗亲开车把我送到平度汽车站。我欲付车费,宗亲坚辞不受,并不无亲切地说:“你为了家族寻根,不辞劳苦,东奔西跑,我帮这点小忙,算不了什么。宗亲你就不要客气了。”事虽不大,但情真意切,甚为感人!由此,使我真正体验到了“天下任氏一家亲”的深厚内涵,认识到了我们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任氏家族和任氏家族文化的丰厚底蕴。

及行,我嘱托任思德、任学好等几位宗亲,有了机会,请代为了解一下任家庙方面与此有关的一些情况。

事后,任思德电话反馈,说他又去大洪沟(古之横沟)寻访了多位高龄老人,有人告诉他说:“自明朝开始,横沟就是胶东一军事和经济重镇,是胶东官道一处交通要地。村南二里处官道旁,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笃信道教,开国后就修有一座道观,叫“任山庙”。据说历代住持道长都姓任,其中,清朝未年,住持道长就是任家庙村人。可惜这座道观在解放初期拆了,现在仍可见遗迹。

据此,我初步推断:曾去平原县寻访族人的高密先祖任祎之杰康熙五十五年之所以说住在横沟,很可能与这座历代由任氏道长撑门的道观“任山庙”有关。

并且,任思德还反馈说,据有的老人讲,到了康熙未年,平度遗存的明代遗老遗少们又密秘串联,竖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为此被抄家灭门者,不计其数。

而高密先祖任讳之杰,本人是明未的一位兵马司副指挥,属下级军官。其父曾做过明朝知县,其四个女婿,三个在清康熙年间曾任知府或知县,在当时有一定势力和财力。在那种动荡年代,参与到“反清复明”的阵营里来,是顺理成章的事。

就连他不远千里,到平原寻访三百年前已迁入平原的族人,说不定也与这件事情有关。不然的话,什么重要的事情,能促使他在那种交通条件下,跑一千里旱路去平原访求三百年前已经迁出的族人?我认为:除了生死,别无他因。至于为先祖御葬茔被人毁坏事,访求族人,那只不过是一个鼓动平原族人参与报复行动的一个说词而已。平原族人在他去平原后能够重新续修家谱,并且把两地相当辈份用字定在“之”字辈,这说明,一则他带去的平度、高密的家族信息很多。二则当时他在平原任氏家族中,带来的影响很大。但为什么在当年夏天就修续的平原任氏家族族谱序言中仅简略地记载了“康熙五十五年仲春,平度族人任讳之杰与姪喜強曾以“御葬茔法器”被人毁坏事来访求族人。之杰住城南十五里横沟,喜強住城后二里许府君庙。”这么简单的几句,而对其他平度的家族事务以及御葬茔具体地址这么重要的信息却只字不提呢?那同来的喜強是侄子还是卫士?为什么在高密任氏通谱上查不到“喜”字辈份用字?而平原任氏家族族谱上所载之“横沟”和“府君届”两村的最年长村老,也不记得祖上曾有过任氏族人居住过的传说?

而与此相反,横沟村南原有一座历代由任姓道长住持的道观“任山庙”,而平度城后二里许,确实也有一座道观“府君庙”,(现已辟为平度市博物馆)。世上能有多少这样的巧合?说不定当时叔侄二人,就分别借住在这两座道观里。

由此我初步推断:当时的任讳之杰祖出现在横沟,与出现在平原一样,只是离开高密,四出串联,组织“反清复明”阵营,而临时择定的住所而已。所以两村才没有任氏族人居住过的传说。

但从高密族谱记载,任讳之杰祖去世后葬入正常的家族墓地,这说明他是寿终正寝的。而据中华风俗的传统,假若造反被诛杀的人,是不能葬入祖茔的。

由此说明,他们的组织串联,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流产了,没有能付诸实施。这从平原任氏家族族谱对他们平原一行含糊其辞的记载也可以略见一二。

当然,这只是我据目前查访所获资料和信息的一种综合推测。真实情况究竟如何,由于资料记载有限,有些且含糊不清,恐怕永远也弄不清楚了。当然,作为我们的寻根之旅也没有那种必要。只是作为一种个人认识,分享给家人们参酌而已。

任善海,男,1950年生,山东省平原县人,党员,职业中专退休教师,副高职称。民营平原县博士园学校校长。德州市诗词盈联书画协会会员。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甘肃省秦安县八龙沟任氏先祖碑、谱文

秦安八龙任氏先祖碑、谱文字校释

八龙沟阳坡航拍图

八龙沟阳坡修建戏楼收款名单

秦安县八龍沟

秦安县八龙沟村

郭嘉镇八龙沟

八龙沟阴坡

【提要】八龙任氏始祖任文绣,明代成化年间迁入秦安。

清乾隆年间,秦安县教谕任尔载率众整修祖茔,刻有《任氏先宗碑记》,今存窎湾村(吊湾村)八龙沟村(另有小碑一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尚存,后来丢失)。碑载:清朝中期,“族内书香一脉绵绵不绝,一时入黉序者二十余人”,可见当时为书香之村。清末任秀峰等修有任家沟任氏(八龙任氏分支)家谱。现将碑文及谱序加以注释和校正,以便任氏家族成员知晓和地方史料整理者浏览。

碑文局部

碑文局部

(碑记 局部)

任氏 先宗碑记

始祖讳文绣,原籍兰州,明成化间移居秦安之八龙沟。披荆垦榛,家于斯,即建茔于斯,迄今凡九世矣。一二世间单传。延及□三世祖,昆弟四人:长房祖讳世祚,迁尚家沟;二房祖讳世福,居故地;三房祖讳世□,早逝;四房祖讳世名,即载之五世祖也,迁富家坪,嗣续蕃衍,家道富裕,且族内书香一脉绵绵不绝,一时入黉序者二十余人,邑人谓我族駸駸也有昌炽之势矣。遐稽其时,茔内茂深树不下三百余株。自谓是乔木永存,得终其大,□何代远年湮,渐归凋谢。而且牛羊践踏,斤斧戕伐,虽现有数十科树,骨立茔内,而本实先拨,已不免于濯濯之形矣。阖族公议,谋于载曰:“墓木渐枯,何若刊受朽腐得其值?”为

祖茔筑墙建门,置守墓人,令得培植根本,回曩昔郁郁葱葱之形,不数年而可再见也。抑又思之,世代流迁而难凭,人心反复而莫测,不可不有所记以贻后人。载因培植根本之说,而窃喜族人之能报本而返始,不禁慨然许之,爰录其其始末。 谨勒之右,以志不朽云。

四房六代孙 乙巳

授修职郎候铨縣学教谕尔载 薰沐谨志

长房裔孙 俊菴

天能 廷柱

二房七代孙 之永 之荣 天命 自福 效先

之全 之琏 监生 之簋 天良 自善 必升

监生 克巳 之君 天性 自显 等同立右

之让 之真 吉善 俊祥

四房五代孙 生员 明德 生员尔猷 世□

助善

尔□

生员 尔续

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五月上浣之吉

【词语注释】

[成化]明代年号,1465年至1487年。

[斯]这里。

[茔]坟墓。

[嗣续蕃衍]指后嗣繁殖发展。

[駸駸]本指马跑得快,这里指人好学上进。

[昌炽]兴旺,昌盛。

[遐稽]指过去。

[科]同“棵”。

[薰沐]是指香薰沐浴。

[监生]经国子监学习过者。

[生员]考取郡县学者。

[上浣]上旬。

任氏二房分新建家谱总叙

自乡闾安简略,即富族大家,亦弗溯本源而建家谱,而先人之名实宅墓,但以口相传,久而失传,则承祭而昧先祖之茔,生子而名先祖之讳。先畴虽服而祖德无闻。是以知家谱之不可无也,惜乡闾少有虑及者也耳。有任喜明者,秦安北乡一居士也。其先籍泾阳县,自宋衰而移家安定麻子川,至元末而徙居秦安八龙沟,明洪禧(熙)年尚家沟山崩人压,其地荒芜。

大清康熙初,伊五世祖自八龙沟迁于此,因名任家沟。自此伊五世祖生二子,伊高祖行二,伊高祖生四子,伊曾祖行二,遂别为二房分焉。绵延至今,世业农贾,间有读书者。

光绪乙亥冬,伊堂侄以仁入庠,深虑先人之实名宅墓,湮没失传也。访诸长老,证诸族人,方欲修谱,以示儿孙,而天不永年,有志未逮。今年冬,伊命仁之子秀峰,纉乃父志。伊侄辈求叙于予,予嘉其追远贻后之意,迈于乡闾,因不揣谫陋,依伊所述而为之叙云。

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季冬吉

庠生冯望晖撰 六世孙秀峰涂鸦

谱文

(谱文 局部)

【词语注释】

[闾]泛指乡间。

[昧]蒙昧,不知。

[服]用,此指耕种。

[安定]今定西。

[麻子川]在岷县,古军垦地。不知张少征西与军屯有无关系。此地与宕昌相邻。

[贾]经商。

[纉]继承。

[谫]浅薄。

[庠]学校。

[涂鸦]指书写,此为谦称。

任氏世系略叙

祖宗之传,由来久矣,而支分脉别,已有不可考者。世传余先祖本陕西泾阳县籍,宋衰张少争西,始迁麻子川。元明之际复迁八龙沟,传代皆不可考矣。

大清康熙初,余始祖别业于此,生余高祖二人。康熙四十年间,始祖没,卜厝于丁家祠祖茔之首。雍正七年,余曾祖生同胞四,余曾祖行二。乾隆二十年,高祖没,卜厝于祖茔次葬之右,享年生忌,概不可知。

光绪辛卯冬,余堂孙秀峰修谱,来问世系于余,因概述所闻以示,并记所知之墓于谱首,以志勿忘。

甲午季冬四世孙喜明叙 五世孙 以章 以礼 得志 存清 同阅

六世孙秀峰涂鸦

任沟任氏先祖影图

(任沟任氏先祖影图,为第三代时绘制)

【词语注释】

[卜厝]经卜算而安置。

任家沟地名原叙

闻诸长老,不知信否,然先世所传,必有本也。尝闻宋元以前,此地本盘龙山下,苧麻沟。元明时,尚氏居住,改尚家沟,于今犹有尚家洼可证。明季正德初,盘龙山崩,尚氏尽压,尝有和尚经历其地,死后筑塔于此山之岭,山自是称为神仙岭。逮我

始祖别业于此,地遂名任家沟。因立谱以贴后,并溯其地之始终易名如斯。

光绪癸巳秋九月重阳前一日 监生任得志 誌

二十年甲午冬十二月二十五日学人任秀峰书于芸窗灯阁

【说明】

《任氏先宗碑记》系清代学官任尔载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率众所立,今存八龙沟。据八龙村任奉德先生(已逝)回忆,另有一小碑,解放初期尚存,后不知去向。小碑不知何时所刻。其上文字,因乡人不识,且未有人抄录,信息遗失。

谱序为清末乡间读书人任秀峰等所作,今存任家沟。

我于2004年依《任氏先宗碑记》手抄文字,写过一份材料。因抄者不识繁体字,且碑上文字多有磨损,抄稿错字较多,当时所写材料附有“存疑”说明。后来,任保民提供了拓本,基本问题得以解决。拓本上有几字看不清,以“□”代替。

始祖籍贯,有兰州、陕西二说。参照碑、谱及乡间口传,始祖经陕西至兰州、定西、岷县再定居于八龙的可能性大些。因为随军行动,屡有转迁。但史料匮乏,难以定论。谱序所记,较为具体,有县名(泾阳),有军队首领名(张少)。谱序虽数份,因出于同一时地及人等,故不具有相互参照、补证功能。事实上,碑、谱所言先祖事,皆属后人依口传追记,代远年湮,难免模糊或错位。即使始祖任文绣迁八龙沟的时间为成化末年,立碑时已过305年。谱序则更晚。

碑文在计代时,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现象。自古以来,当言及几世祖、几世孙时,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依总代数计,一种是减少一代计(即讲几世祖时,从父辈算起;讲几世孙时,从第二辈算起)。“载之五世祖”使用的是从父辈算起的方式,而“四房六代孙”却用总计的方式。文后“四房五代孙”中有两人名有“尔”字,应是尔载的亲(或堂)兄弟。统一的称法,应当都是“六世祖”、“六代孙”。

第三世长房后裔迁尚家沟一事,碑、谱所记相同。迁徙时间,谱文言在康熙初。迁徙者只能是第三世长房任世祚的孙子辈或更后。因成化至康熙已过170余年,从始祖算起,已经历了五、六代人。碑文中有“长房裔孙”三人,未写明代数,可能是不明确而未写。可见三世长房在八龙还另有子孙。任沟先人影图尚存完整,可以准确判断代数。至任秀峰已为迁后第八代(总计数),历时当为二百多年,正是康熙初至清末的时间。

谱序所言山崩时间不一,记述有误。明无洪禧年号,当指洪熙(1425,历时仅数月)。洪熙距康熙初已过200多年。断无已垦土地空置百年之理。后文又言山崩为正德年间,可信度自然超过洪熙。影图为迁后的第三代所制。因当时给一世祖、一世祖母画了像,未写明一世祖母姓氏,二世兄弟二人,二世祖母皆有姓(朱氏,甄氏),可见制图系三世所为。二世兄弟二人各有儿子四人(即第三世),影图只写三世长房主祭者名(献学,献彩),三世另一同辈识字者名献谋(即谱中所言三世二房祖),可知三世为“献”字辈。四世主祭者八人(即三世八人的长子),名皆有“成”字,可知为“成”字辈,五世后再无同字命名。

谱序中的“雍正七年(1729),余曾祖生同胞四,余曾祖行二”, 表述不确切。其一,不可能一年生四子;其二,文后署名为三代人,以哪一代为坐标,含糊不清;其三,用“曾祖”称两辈人,显然有误。参照影图可推知:迁任沟后,一世祖生二子,二子各生四子。任献谋在三代中排行二,是任秀峰的六世祖(按总计方式)。换言之,任秀峰是任沟任氏的第八代,属一世祖的八世孙(总计方式),任献谋的六世孙。

任献谋(1729—1777),小时读书,识字,有志修家谱,因48岁早逝,未完成心愿。集有《训子格言》,逢乱遗失。常以三首诗教育下辈。三诗分别为:“不孝双亲与祖先,人忘根本罪滔天。好行肖子贤孙事,和顺门中福禄绵。”“劝君同气莫操戈,休向家门弄暗魔。父母惟忧儿分爨,祖宗常愿子孙和。”“欲觅天良何处求?谁知即在眼前流。两途善恶由人走,难昧灵台一点羞。”谱称三首诗为献谋所作,有误。写谱者只见先人手书文字,不知诗之所来。这三诗来自古时流传的《八字觉原》,任氏先人抄录而已。

特此校注,以正视听。

八龙任氏后人除居于八龙沟、任家学、任家沟、县城龙潭四个村庄之外,尚有散居于魏店、会宁、内蒙等地域者。龙潭任氏,当为乾隆时县学教谕任尔载的后代。任尔载官至修职郎及县学教谕,官品虽在正八品至从七品之间,但因主管教育与祭祀,掌实权,于县城找居地自然不难。时至1961年,龙潭任氏还有人到任沟任氏先人的酸梨坟上坟,因将骡子掉下山沟而于次年中止。从中可以看出是读书人后裔,因古时读书人家重视祭祖。八龙、任沟都有口传说,有家谱材料藏于龙潭,但今已不存。又据传,有人将某支系家谱带往内蒙,其情不详。“”间,不少先人资料被毁。任沟堡子湾有一时的老中医,家存大量古版中医书,“”间被某脱产干部当成“四旧”焚烧。是故,先人资料已无多。有无其他偶存于世的资料,有待来者。

任遂虎

2018年春月于兰州

特别提示:此文转自任遂虎老师作品

甘肃省秦安县八龙沟任氏先祖碑、谱文

秦安八龙任氏先祖碑、谱文字校释

八龙沟阳坡航拍图

八龙沟阳坡修建戏楼收款名单

秦安县八龍沟

秦安县八龙沟村

郭嘉镇八龙沟

八龙沟阴坡

【提要】八龙任氏始祖任文绣,明代成化年间迁入秦安。

清乾隆年间,秦安县教谕任尔载率众整修祖茔,刻有《任氏先宗碑记》,今存窎湾村(吊湾村)八龙沟村(另有小碑一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尚存,后来丢失)。碑载:清朝中期,“族内书香一脉绵绵不绝,一时入黉序者二十余人”,可见当时为书香之村。清末任秀峰等修有任家沟任氏(八龙任氏分支)家谱。现将碑文及谱序加以注释和校正,以便任氏家族成员知晓和地方史料整理者浏览。

碑文局部

碑文局部

(碑记 局部)

任氏 先宗碑记

始祖讳文绣,原籍兰州,明成化间移居秦安之八龙沟。披荆垦榛,家于斯,即建茔于斯,迄今凡九世矣。一二世间单传。延及□三世祖,昆弟四人:长房祖讳世祚,迁尚家沟;二房祖讳世福,居故地;三房祖讳世□,早逝;四房祖讳世名,即载之五世祖也,迁富家坪,嗣续蕃衍,家道富裕,且族内书香一脉绵绵不绝,一时入黉序者二十余人,邑人谓我族駸駸也有昌炽之势矣。遐稽其时,茔内茂深树不下三百余株。自谓是乔木永存,得终其大,□何代远年湮,渐归凋谢。而且牛羊践踏,斤斧戕伐,虽现有数十科树,骨立茔内,而本实先拨,已不免于濯濯之形矣。阖族公议,谋于载曰:“墓木渐枯,何若刊受朽腐得其值?”为

祖茔筑墙建门,置守墓人,令得培植根本,回曩昔郁郁葱葱之形,不数年而可再见也。抑又思之,世代流迁而难凭,人心反复而莫测,不可不有所记以贻后人。载因培植根本之说,而窃喜族人之能报本而返始,不禁慨然许之,爰录其其始末。 谨勒之右,以志不朽云。

四房六代孙 乙巳

授修职郎候铨縣学教谕尔载 薰沐谨志

长房裔孙 俊菴

天能 廷柱

二房七代孙 之永 之荣 天命 自福 效先

之全 之琏 监生 之簋 天良 自善 必升

监生 克巳 之君 天性 自显 等同立右

之让 之真 吉善 俊祥

四房五代孙 生员 明德 生员尔猷 世□

助善

尔□

生员 尔续

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五月上浣之吉

【词语注释】

[成化]明代年号,1465年至1487年。

[斯]这里。

[茔]坟墓。

[嗣续蕃衍]指后嗣繁殖发展。

[駸駸]本指马跑得快,这里指人好学上进。

[昌炽]兴旺,昌盛。

[遐稽]指过去。

[科]同“棵”。

[薰沐]是指香薰沐浴。

[监生]经国子监学习过者。

[生员]考取郡县学者。

[上浣]上旬。

任氏二房分新建家谱总叙

自乡闾安简略,即富族大家,亦弗溯本源而建家谱,而先人之名实宅墓,但以口相传,久而失传,则承祭而昧先祖之茔,生子而名先祖之讳。先畴虽服而祖德无闻。是以知家谱之不可无也,惜乡闾少有虑及者也耳。有任喜明者,秦安北乡一居士也。其先籍泾阳县,自宋衰而移家安定麻子川,至元末而徙居秦安八龙沟,明洪禧(熙)年尚家沟山崩人压,其地荒芜。

大清康熙初,伊五世祖自八龙沟迁于此,因名任家沟。自此伊五世祖生二子,伊高祖行二,伊高祖生四子,伊曾祖行二,遂别为二房分焉。绵延至今,世业农贾,间有读书者。

光绪乙亥冬,伊堂侄以仁入庠,深虑先人之实名宅墓,湮没失传也。访诸长老,证诸族人,方欲修谱,以示儿孙,而天不永年,有志未逮。今年冬,伊命仁之子秀峰,纉乃父志。伊侄辈求叙于予,予嘉其追远贻后之意,迈于乡闾,因不揣谫陋,依伊所述而为之叙云。

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季冬吉

庠生冯望晖撰 六世孙秀峰涂鸦

谱文

(谱文 局部)

【词语注释】

[闾]泛指乡间。

[昧]蒙昧,不知。

[服]用,此指耕种。

[安定]今定西。

[麻子川]在岷县,古军垦地。不知张少征西与军屯有无关系。此地与宕昌相邻。

[贾]经商。

[纉]继承。

[谫]浅薄。

[庠]学校。

[涂鸦]指书写,此为谦称。

任氏世系略叙

祖宗之传,由来久矣,而支分脉别,已有不可考者。世传余先祖本陕西泾阳县籍,宋衰张少争西,始迁麻子川。元明之际复迁八龙沟,传代皆不可考矣。

大清康熙初,余始祖别业于此,生余高祖二人。康熙四十年间,始祖没,卜厝于丁家祠祖茔之首。雍正七年,余曾祖生同胞四,余曾祖行二。乾隆二十年,高祖没,卜厝于祖茔次葬之右,享年生忌,概不可知。

光绪辛卯冬,余堂孙秀峰修谱,来问世系于余,因概述所闻以示,并记所知之墓于谱首,以志勿忘。

甲午季冬四世孙喜明叙 五世孙 以章 以礼 得志 存清 同阅

六世孙秀峰涂鸦

任沟任氏先祖影图

(任沟任氏先祖影图,为第三代时绘制)

【词语注释】

[卜厝]经卜算而安置。

任家沟地名原叙

闻诸长老,不知信否,然先世所传,必有本也。尝闻宋元以前,此地本盘龙山下,苧麻沟。元明时,尚氏居住,改尚家沟,于今犹有尚家洼可证。明季正德初,盘龙山崩,尚氏尽压,尝有和尚经历其地,死后筑塔于此山之岭,山自是称为神仙岭。逮我

始祖别业于此,地遂名任家沟。因立谱以贴后,并溯其地之始终易名如斯。

光绪癸巳秋九月重阳前一日 监生任得志 誌

二十年甲午冬十二月二十五日学人任秀峰书于芸窗灯阁

【说明】

《任氏先宗碑记》系清代学官任尔载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率众所立,今存八龙沟。据八龙村任奉德先生(已逝)回忆,另有一小碑,解放初期尚存,后不知去向。小碑不知何时所刻。其上文字,因乡人不识,且未有人抄录,信息遗失。

谱序为清末乡间读书人任秀峰等所作,今存任家沟。

我于2004年依《任氏先宗碑记》手抄文字,写过一份材料。因抄者不识繁体字,且碑上文字多有磨损,抄稿错字较多,当时所写材料附有“存疑”说明。后来,任保民提供了拓本,基本问题得以解决。拓本上有几字看不清,以“□”代替。

始祖籍贯,有兰州、陕西二说。参照碑、谱及乡间口传,始祖经陕西至兰州、定西、岷县再定居于八龙的可能性大些。因为随军行动,屡有转迁。但史料匮乏,难以定论。谱序所记,较为具体,有县名(泾阳),有军队首领名(张少)。谱序虽数份,因出于同一时地及人等,故不具有相互参照、补证功能。事实上,碑、谱所言先祖事,皆属后人依口传追记,代远年湮,难免模糊或错位。即使始祖任文绣迁八龙沟的时间为成化末年,立碑时已过305年。谱序则更晚。

碑文在计代时,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现象。自古以来,当言及几世祖、几世孙时,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依总代数计,一种是减少一代计(即讲几世祖时,从父辈算起;讲几世孙时,从第二辈算起)。“载之五世祖”使用的是从父辈算起的方式,而“四房六代孙”却用总计的方式。文后“四房五代孙”中有两人名有“尔”字,应是尔载的亲(或堂)兄弟。统一的称法,应当都是“六世祖”、“六代孙”。

第三世长房后裔迁尚家沟一事,碑、谱所记相同。迁徙时间,谱文言在康熙初。迁徙者只能是第三世长房任世祚的孙子辈或更后。因成化至康熙已过170余年,从始祖算起,已经历了五、六代人。碑文中有“长房裔孙”三人,未写明代数,可能是不明确而未写。可见三世长房在八龙还另有子孙。任沟先人影图尚存完整,可以准确判断代数。至任秀峰已为迁后第八代(总计数),历时当为二百多年,正是康熙初至清末的时间。

谱序所言山崩时间不一,记述有误。明无洪禧年号,当指洪熙(1425,历时仅数月)。洪熙距康熙初已过200多年。断无已垦土地空置百年之理。后文又言山崩为正德年间,可信度自然超过洪熙。影图为迁后的第三代所制。因当时给一世祖、一世祖母画了像,未写明一世祖母姓氏,二世兄弟二人,二世祖母皆有姓(朱氏,甄氏),可见制图系三世所为。二世兄弟二人各有儿子四人(即第三世),影图只写三世长房主祭者名(献学,献彩),三世另一同辈识字者名献谋(即谱中所言三世二房祖),可知三世为“献”字辈。四世主祭者八人(即三世八人的长子),名皆有“成”字,可知为“成”字辈,五世后再无同字命名。

谱序中的“雍正七年(1729),余曾祖生同胞四,余曾祖行二”, 表述不确切。其一,不可能一年生四子;其二,文后署名为三代人,以哪一代为坐标,含糊不清;其三,用“曾祖”称两辈人,显然有误。参照影图可推知:迁任沟后,一世祖生二子,二子各生四子。任献谋在三代中排行二,是任秀峰的六世祖(按总计方式)。换言之,任秀峰是任沟任氏的第八代,属一世祖的八世孙(总计方式),任献谋的六世孙。

任献谋(1729—1777),小时读书,识字,有志修家谱,因48岁早逝,未完成心愿。集有《训子格言》,逢乱遗失。常以三首诗教育下辈。三诗分别为:“不孝双亲与祖先,人忘根本罪滔天。好行肖子贤孙事,和顺门中福禄绵。”“劝君同气莫操戈,休向家门弄暗魔。父母惟忧儿分爨,祖宗常愿子孙和。”“欲觅天良何处求?谁知即在眼前流。两途善恶由人走,难昧灵台一点羞。”谱称三首诗为献谋所作,有误。写谱者只见先人手书文字,不知诗之所来。这三诗来自古时流传的《八字觉原》,任氏先人抄录而已。

特此校注,以正视听。

八龙任氏后人除居于八龙沟、任家学、任家沟、县城龙潭四个村庄之外,尚有散居于魏店、会宁、内蒙等地域者。龙潭任氏,当为乾隆时县学教谕任尔载的后代。任尔载官至修职郎及县学教谕,官品虽在正八品至从七品之间,但因主管教育与祭祀,掌实权,于县城找居地自然不难。时至1961年,龙潭任氏还有人到任沟任氏先人的酸梨坟上坟,因将骡子掉下山沟而于次年中止。从中可以看出是读书人后裔,因古时读书人家重视祭祖。八龙、任沟都有口传说,有家谱材料藏于龙潭,但今已不存。又据传,有人将某支系家谱带往内蒙,其情不详。“”间,不少先人资料被毁。任沟堡子湾有一时的老中医,家存大量古版中医书,“”间被某脱产干部当成“四旧”焚烧。是故,先人资料已无多。有无其他偶存于世的资料,有待来者。

任遂虎

2018年春月于兰州

特别提示:此文转自任遂虎老师作品

来时的路,到底在哪里?——平原任氏平度寻根记

文|任善海

山东省平原县任氏家族一世祖的平度老家,所有信息和数据都指向一个村庄———平度市万家镇任家庙村

要想清楚地说明这一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说清楚另外一个问题——平度市的任氏家族族源众多,有高密籍、四川籍、贵州籍、云南籍,平原县任氏家族的一世祖,有没有可能是四川籍、贵州籍、云南籍那些军转民在平度安家落户的屯垦军人的后裔呢?经过各方面大量信息和数据的分析,答案十分明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平原任氏家族一世祖在永乐二年奉旨移民迁居平原时,平原任氏家族康熙五十五年修手抄版族谱明确记载:“始祖讳财富,配于氏,周氏。莱州府平度州人也,兄弟四人,长留平度,已失其讳,嘉靖间曾差人去访,族人皆为庄农,已文献无证矣。止知先人在元时由侍御史官至尚书,有御葬茔一座,名器尚存。吾始祖讳财富于永乐二年奉旨迁,原配于氏。季祖讳财贵者亦同时迁山西......,仲祖南迁,世远代湮,故不知仲祖去,亦不知为仲祖之后去,但使后之人知有此宗支而己。”

据此可知,一世祖外迁时,已有兄弟四人,长留平度,三弟同时异地外迁。既然各自已可独立异地外迁,其最小者年龄也应已在十六岁以上。而永乐反叛建文帝的内战,一共才打了四年。后期派兵追剿建文残部到平度,局势稳定后再实施军转民政策,这些四川籍、贵州籍、云南籍的任氏军人才安家定居下来。所以说,我平原任氏一世祖绝不可能是那些外省籍军转民任氏宗人的后人。

由于2015、2017年两度赴平度查访无果,并且2017年赴寥兰镇查访无果,时近黄昏,巧迂一80多岁的老者,便向其借问,附近哪里有任姓人家居住的村庄?老者听后仔细沉思,最后说:“附近确实没有任姓村庄,不过东南距这里18里地,有一个庞家,那里倒是有姓任的,你不如到那里去看看。”

于是,我便依据老者的指点,打车向庞家奔去。及到了村庄,已是家家灯火,晚饭时分。

上次去庞庄是东头进村,这次来庞家是西头进村,谁知等到了村中蓝球场,才发现又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前年正月已经来过的庞庄村。

这时,遇到一位二十四五岁骑电动车外出的青年妇女,便向其打听前年正月曾经接待过我们夫妇二人的前村支部书记任思德的家在哪里?她问我打听任思德干什么?我便向她说明了来意。

听清我的来意后,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家就姓任,你到我家去找我爸爸吧。”于是,她便回过电动车带我去了她娘家。原来她是骑车要回婆家的。

到了女孩家,见到了她的父亲任学好。宗亲任学好立即让其家属找来了任思德等三个宗亲,摆酒没宴,为我洗尘。

席间,我们宗亲五人,聊得非常投机。首先相互通报了两地家族家族事务的一些基本情况,随后便话归正题,谈到了我受平原具任氏家族族谱编修委员会主编任万平委托,两度平度寻根不遇的问题上来。

细思良久,任学好意味深长地说:“我认为,有一个村子你该去看一看。”我马上迫不急待地问:“哪个村子?”任学好说:“在这里西南40余里地,平度与高密搭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任家庙。那个村子是我们高密梁尹任氏家族早年平度逃荒,所建立的第一个村庄。所以就成了以后我高密梁尹任氏家族向平度迁移的落脚地和中转站。据祖上传下来说,我们先祖在明朝嘉靖41年来庞庄村安家前,就在任家庙住过一段时间。

你去年既然已经在任家河岔高密梁尹任氏通谱上查到了康熙五十五年去过平原寻亲的任之杰先祖,那么平原任家与高密任家就很可能有联系。平原任氏先祖又是从平度移民迁出的,我们这里和任家河岔迁入平度又都比平原先祖迁出平度的时间晚,你们平原任家很可能与任家庙有关系。”

听过他一番议论后,大家都觉得有些道理。

任思德听后不无惋惜地说:“可惜这次高密修家谱,我们这里失联了没有续上。不然仔细查查,也许能弄清楚。”随后地又说:“那个村子很大,有10来个小队,你若去了那里,恐怕一天也走访不完。”

但无论如何,既然发现了这一条宝贵线索,无论早晚,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但由于这一目标不在计划行程之内,事先没有做这一方面的准备。再则我已离开青岛几天了,需要回去做些补充。所以决定下次再来,把任家庙作为专题目标,进行一番彻底查访。

但可惜行程未成,疫情骤至,因此至今也没能去成。

席间,几个宗亲你议我论,融融一堂,不觉已过了午夜。

当晚在任学好家里留宿。

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饭,任思德拿来一轴庞家庄任氏家堂。根据寻根需要,我对有关内容,一一做了抄录。

随后,宗亲开车把我送到平度汽车站。我欲付车费,宗亲坚辞不受,并不无亲切地说:“你为了家族寻根,不辞劳苦,东奔西跑,我帮这点小忙,算不了什么。宗亲你就不要客气了。”事虽不大,但情真意切,甚为感人!由此,使我真正体验到了“天下任氏一家亲”的深厚内涵,认识到了我们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任氏家族和任氏家族文化的丰厚底蕴。

及行,我嘱托任思德、任学好等几位宗亲,有了机会,请代为了解一下任家庙方面与此有关的一些情况。

事后,任思德电话反馈,说他又去大洪沟(古之横沟)寻访了多位高龄老人,有人告诉他说:“自明朝开始,横沟就是胶东一军事和经济重镇,是胶东官道一处交通要地。村南二里处官道旁,由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笃信道教,开国后就修有一座道观,叫“任山庙”。据说历代住持道长都姓任,其中,清朝未年,住持道长就是任家庙村人。可惜这座道观在解放初期拆了,现在仍可见遗迹。

据此,我初步推断:曾去平原县寻访族人的高密先祖任祎之杰康熙五十五年之所以说住在横沟,很可能与这座历代由任氏道长撑门的道观“任山庙”有关。

并且,任思德还反馈说,据有的老人讲,到了康熙未年,平度遗存的明代遗老遗少们又密秘串联,竖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为此被抄家灭门者,不计其数。

而高密先祖任讳之杰,本人是明未的一位兵马司副指挥,属下级军官。其父曾做过明朝知县,其四个女婿,三个在清康熙年间曾任知府或知县,在当时有一定势力和财力。在那种动荡年代,参与到“反清复明”的阵营里来,是顺理成章的事。

就连他不远千里,到平原寻访三百年前已迁入平原的族人,说不定也与这件事情有关。不然的话,什么重要的事情,能促使他在那种交通条件下,跑一千里旱路去平原访求三百年前已经迁出的族人?我认为:除了生死,别无他因。至于为先祖御葬茔被人毁坏事,访求族人,那只不过是一个鼓动平原族人参与报复行动的一个说词而已。平原族人在他去平原后能够重新续修家谱,并且把两地相当辈份用字定在“之”字辈,这说明,一则他带去的平度、高密的家族信息很多。二则当时他在平原任氏家族中,带来的影响很大。但为什么在当年夏天就修续的平原任氏家族族谱序言中仅简略地记载了“康熙五十五年仲春,平度族人任讳之杰与姪喜強曾以“御葬茔法器”被人毁坏事来访求族人。之杰住城南十五里横沟,喜強住城后二里许府君庙。”这么简单的几句,而对其他平度的家族事务以及御葬茔具体地址这么重要的信息却只字不提呢?那同来的喜強是侄子还是卫士?为什么在高密任氏通谱上查不到“喜”字辈份用字?而平原任氏家族族谱上所载之“横沟”和“府君届”两村的最年长村老,也不记得祖上曾有过任氏族人居住过的传说?

而与此相反,横沟村南原有一座历代由任姓道长住持的道观“任山庙”,而平度城后二里许,确实也有一座道观“府君庙”,(现已辟为平度市博物馆)。世上能有多少这样的巧合?说不定当时叔侄二人,就分别借住在这两座道观里。

由此我初步推断:当时的任讳之杰祖出现在横沟,与出现在平原一样,只是离开高密,四出串联,组织“反清复明”阵营,而临时择定的住所而已。所以两村才没有任氏族人居住过的传说。

但从高密族谱记载,任讳之杰祖去世后葬入正常的家族墓地,这说明他是寿终正寝的。而据中华风俗的传统,假若造反被诛杀的人,是不能葬入祖茔的。

由此说明,他们的组织串联,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流产了,没有能付诸实施。这从平原任氏家族族谱对他们平原一行含糊其辞的记载也可以略见一二。

当然,这只是我据目前查访所获资料和信息的一种综合推测。真实情况究竟如何,由于资料记载有限,有些且含糊不清,恐怕永远也弄不清楚了。当然,作为我们的寻根之旅也没有那种必要。只是作为一种个人认识,分享给家人们参酌而已。

任善海,男,1950年生,山东省平原县人,党员,职业中专退休教师,副高职称。民营平原县博士园学校校长。德州市诗词盈联书画协会会员。

壹点号玉河微澜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为何张姓要和这三个姓氏合修一部族谱?

摘要:尽管出现在姓氏演变过程中的异性同宗现象相当普遍,然而,明代华北地区移民后裔中众多的异姓同宗现象,却折射了移民地同宗情结与移民安置方案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明初拟定的同姓同宗不得迁居一处的分派方案,是导致华北移民分姓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现象对区域宗族人口、土地开发过程及其社会史等相关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中华民族姓氏的演变进程中,受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影响,由移民改姓或分姓而诞生的异姓同宗现象的成因,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千差万别,或系周边民族移居中原,为顺应汉文化,便于交际而改姓;或系入赘,或为帝王所赐,或系政治干预,或因政治避难等而改姓或分姓等等。然而,对华北地区现存的众多的异姓同宗形成的类别及其内在动因,尤其是明代移民中的异姓同宗现象,至今仍鲜为人关注。就河南省内黄县而言,据调查,一县之内异姓同宗现象竟达七宗之多,其中明初移民分姓宗数与避难移民分姓宗数相等,至此,不禁令人质疑,既然是一种响应政府号召下的移民行为,为何有迁居一地的同姓同宗移民分姓而居?这一似乎有违中华民族血缘纽带情结的现象是内黄县姓氏所独有的,还是华北地区的普遍现象呢?导致分姓的内在动机又是什么?显然,现有的内黄县资料,尚不足以明晰其源流脉络,或许一定数量的区域性的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家谱及相关文献线索,有助于揭示其内在的动因。

移民家谱,一般叙述了家族一世开基的基本概况,其总论或序言中通常载有家族支系迁徙、分布格局等相关信息,其中的一鳞半爪或许能为明代华北移民分姓谜团的破解,提供一些有益的解译线索。兹将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部分移民家谱、墓志与方志中详述其一世祖迁徙概况摘取如下:

滕县《徐氏家谱》:“先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奉诏迁至鲁西鲁台徐家楼,已传十七世。迁民时举行家族会议,一木截为十三段,刻关公像,迁山东江苏等十三处。”曹县《武氏家谱》,康熙十三年(1674)修。谱载:“及大明朱太祖轸念山右人满地狭,山左地阔人稀,随降纶音播西迁东,以均辑乎民命焉。”我始祖“甫离洪洞编籍泗水,未及三世,宗支繁衍。又值成祖文皇帝招募杰士,大辟兖西荒田,我祖昆仲四人复自东徂西隶籍曹州。从兄弟二人,一居州之南堤口,一北往莫知所之。”平阴县《茄园王氏族谱》,清同治年间修。“吾家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东茄子王庄人氏。自前明洪武年间迁于山东泰安府平阴县城北三十五里,亦名茄子王庄。后改为茄子王家楼。来时相传兄弟四人。一讳量,居放洪洞县茄子王庄。一讳宏,他徙莫知所之。一讳海,迁于东昌府茬平县东南王家屯。一讳宽,即魁本文始祖”。新密《尧城东街李氏族谱》,清嘉庆十年(1805)修。“李氏先世洪洞人也,自永乐年问迁豫,兄弟三人,长居密县,次居洧川,三居新郑”。偃师《赵氏族谱》,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修。族谱记载:始祖母携始祖兄弟四人赵经、赵营、赵槐、赵显,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人洛阳孙贺庄,后又迁风翔寨,风翔寨后划归偃师。迁洛长门,始祖讳经,字肇基,号谷谷老人。相传迁移之时,其父已亡,墓在洪洞,上从寡母,下携三弟,千里跋涉,苦不可言。然居洛以后,事母得其欢心,是其孝也;教训三弟成人,是其友也。民权《段氏族谱》,修谱年代不详。谱载:洪武三年,该支奉令由山西洪洞老鹳窝卢家村,迁居山东曹县城西十二里吕集前,即今前、后段庄。其余昆弟叔侄,远近十几人,迁移冀、鲁、豫三省交疆之地,有真公、颖公、尊公、隆公等。奉命分手,政府分给五十亩地,三年不完粮纳税.各支则创业垂统,可为久安长治之策也。偃师《牛庄牛氏家谱》,修纂时间不详。谱载:偃师县牛姓,明初由洪洞县迁入温县,后转迁偃师县,始祖名川。生三子名洪、弼、超。载有三世《十八祖去向歌》,即洪祖后人:楷济源,炳洛阳,固始有来,鹿邑坑,捷居郑州地,铨在西华乡。弼祖后人:青祥符,健林县,郁居密县,频居宛,秦居夏邑地,堡在乾州安。超祖后人:雕温邑,于鄢陵,园居上蔡,翼洪洞,樊居太康地,迁在冠县东。温县《牛氏家谱》,修纂年代不祥。家谱载,牛氏世居甘肃省巩昌府陇西县,后迁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至大明年间有兄弟十七人并一女共十八人。举家分迁时,各支分持锅铁一块,以此为将来后人相遇相认之信物。温县招贤村即其后裔一支。沁阳《东紫陵任氏家谱》,嘉庆十四年(1809)修。家谱载:我任氏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兄弟五人,长即余之始祖,洪武年迁居怀庆府河内县紫陵镇;二支迁居本郡济源县留养镇;三支迁居本郡温县西虢镇,四支迁居河南府孟津县邢家苑;五支迁居济源县薛庄镇。嘉祥《马氏族谱》,清宣统三年(1911)修。谱载:“始祖兄弟四人,祖居山西宏铜(洪洞)县东南马家村,距城二十五里,东邻李家村,西邻刘家集。我始祖行三,讳宣,我始祖之长兄讳先,三弟讳狷,四弟讳元,于永乐三年春,我始祖之四弟留家守祖,我始祖同其兄光,弟狷,自二月初间起程,至三月初五口迁至山东,我始祖之三弟狷择居于白河头,我始祖与其兄先同择于嘉祥县西而居焉,厥后固姓名庄,至今而马家庄”。密县《平陌乡牛岭村李氏祖谱》云:“吾始祖原生于古晋国之土,现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奉旨勒令迁民,一世祖兄弟三人,于明永乐三年,迁居豫占籍密县袁庄乱石坡村,兄弟三人聚居生活,因条件不佳,人口增多,分居各方,自找生路,依菜园、花牛、大锅三物分为三家,我始祖分得大锅一口,俗日:‘大锅李’。平安公携全家老幼,迁居于虎岭村,垦荒为业,后定居于牛岭村。”温县《南张羌任氏家谱总序》云:“稽我任氏,乃黄帝之裔,本系出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明洪武年居河南,季昆五人各居一域。长门始祖居怀庆府河内县紫陵镇;二门居温县南张羌村;三门居卫辉府;四门居河南府孟津县邢家园;五门居济源县薛庄镇。”密县《郭氏族谱》云:“始祖堂兄弟十八人,初自洪洞,迁居河南后处不一,俗呼十八郭,今之访知十五,余三人不知其处。行一讳浩,居郑州台郭,有迁候寨,鲁山县;行二讳旺,居郑州合郭,有迁小庙嘴;行三讳圮,居娄河,有迁泰山;行四讳忠,居密县双楼,有迁郭小寨;行五讳林,居五阳,花园沟,行六讳大夏,居样符营;行七讳埠,居山郭怀庆府;行八讳大宾,居郭小寨;行九讳岗,居邓州、直隶;行十讳岭,居平涉园;行十一讳寿,居河北直隶八公桥;行十二讳松,后密县城内;行十三讳柏,居密邑郭岗;行十四讳川,居荥阳泽口头;行十五讳汾,居密邑五里店,登邑唐庄。”涉县段曲村三年立《申氏墓碑》载:“吾祖考其原籍,自明朝高祖申公任道,兄弟十八人,姐妹六氏,吾祖任道为末同胞,当分离之时,铁锅粉碎为表记,呜呼哀哉!自吾祖申 公任道以来,本潞城县大贡村氏,明初变乱迁移山西洪洞县,次迁河南涉县段曲村。”

从上述家谱中可以看到,在明初迁徙华北的移民中,如移民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通常彼此分离,派到不同地点,偃师牛姓《十八祖去向歌》,有力的证明了明初华北移民派遣的特征及其典型地域分布特征。若移民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尚未成年男子的移民家庭,则仍能够迁居一处。

再看华北移民中的部分同宗异姓宗谱:有乾隆朝山西洪洞段氏十三世孙段成所修《冯张段氏家谱》;河南永城《崔谢张陈四姓族谱》及1935年山东曹县《长刘庄魏刘氏合谱》。其中永城、曹县异姓同宗族谱,为我们解读分姓的原因,提供了一种途径。据永城《崔谢张陈四姓族谱》载:明朝洪武三年春,始祖金明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河南永城县古城村。迁居时始祖携四子:我祖四子,欲偕伯仲,则叔季不愿;欲偕叔季,则伯仲乐从。实逼处此,爰取全家迤逦东道,去之豫东永城县艮隅因胥宇焉。兹时也,土广民稀,将四子分为崔、谢、张、陈四姓,棋布而居,使之互相友助,出入守望,地等距离,又俨然同一室也。开基之初,其目的有如此,迨其即世卜吉安葬地点,在沙土刘集之西,槐一株、柏七株,至今宛在。二世祖寿终,皆归葬于祖茔;三世祖始茔域,崔氏之茔卜葬于陈氏村北;陈氏之茔卜葬于崔氏村南;谢氏之茔卜葬于张氏之右;张氏之茔卜葬于陈氏村西,是望后世亲亲密密,互相拜奠,互相祭扫,不致生亲而见疏之虞也。继创之基,其目的又如此。诚然,期望手足同聚是其分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曹县《长刘庄魏刘氏合谱》则完整的记述了魏、刘同宗的原委。据合谱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用处一村。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岁依然相在。兄弟二人,光祖、亮祖,遂迁于曹邑西北四十五里居于程集,生则同居一村,死则同葬一茔(堂兄魏成祖同时先迁至杞县,永乐二年移迁于考城东北十五里魏楼),时程庄小盗贼为害,不得其安,乃北迁。(刘光祖)二世世保、世忠长徙刘楼,次徒三里长刘庄,(魏亮祖)二世东移居三里魏庄……千万人之身一人之身也。尊祖必敬宗,敦一本睦九族。……闻之刘则肇基于彭城,魏则发迹于钜鹿,鲜不知为一家也。不知刘为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以为刘氏。魏为成周之后就封于魏,亦以为氏,皆此帝喾之后裔也。今刘魏合谱则尤有说焉”。搁堂对联曰:“两姓人众莫测辟木百枝实基本,刘魏物繁难量犹水万派总同源;一本散万殊两姓枚举言分考,万殊归一本刘魏大同观合宗;考昔洪洞同宗始,证今曹邑分姓传;两姓判初,先祖昭证有代远,刘魏肇基,子孙竞是一脉传;功成于谱,刘魏先世垂裕德,名就于宗,两姓后昆永历传”。显然,明政府同姓同宗不允许分置一处的移民安置政策,是刘魏分姓同居一处的根本原因。然而,在移民政策与同宗情结的冲突中,为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确保本地刘魏后代子孙区别于其它同姓异宗支脉,故以“铜佛为记”,以维系后世同宗情结。

至此可以知晓,分姓而居的真正原因,是明政府“凡同姓者不准用处一村”的移民分派、安置方案,否则,移民决不会违背血缘情结而改变后代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在政策与亲情矛盾之间,分姓既从现象上顺应了移民政策,又从心态上维系了同姓同宗相处一地的情结,虽形式与内容不尽一致,然这一变通方式却调和了政策与亲情之间的刚性冲突。制定成年男丁分置的理论基础,体现了抑制可能因垦殖区移民家族势力的迅速兴起与扩张,而贻害地方安定的基本思路。所以,在签发移民去向时,尽可能的将移民家庭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年男子分派到不同地方,以达到移民大家庭分崩离析之目的。这一分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止了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要劳动力的移民家庭,因聚居一处,同姓宗族势力迅速滋生、壮大,威胁华北移民区原著民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发展趋势,从而,凸显了明政府的防范意思与管理的前瞻性。

然而,对于渴望聚居一处的部分移民家庭来说,分姓是顺应明政府移民精神,确保骨肉相联的一种有效的可行性对策。而对于不分姓而又有着强烈血缘感情的移民大家庭来说,临别之际彼此存留一种信物,既是维系同宗情感的一种纽带,也是为后世提供认祖归宗的一类唯一标志。如永乐年间,牛姓始祖川奉命迁往河南时,因子女十八口不能同迁一处,且不能违误时限,料定一家人将来难以团聚,又恐日后子孙繁衍,互不识宗,在难舍难分之际,遂商得一计,即将一口大锅砸为十八块,各自怀揣一块,永作纪念,并约定,日后凡是遇上牛姓,即互相询问:“打锅不打锅?”,若回答“打锅”,即为同宗;若回答“不打锅”,即为旁支牛姓。这则趣谈,在今天偃师、温县、内黄等各县牛姓中仍广为流传;滕县徐氏在“迁民时举行家族会议,一木截为十三段,刻关公像,迁山东、江苏等十三处”。由此可见,明政府分置移民的基本方案,在移民分遣之始,已布告过每个移民家庭。

事实上,即使同居一处的异姓同宗,为了不使后代彼此不相认同,在分姓之时或如干代后,仍以一种信物彼此标识。如曹县长刘庄魏、刘二氏,其始祖二人,虽分改两姓,同居一地,然为区别同姓异宗家族,仍以“铜佛为记”;康熙六十年(1721),温邢固王氏家谱祖碑,也旨在“置石一方,以志木本水源之思。具溯其渊源,上以识祖德于不忘;序其世系,下以垂子孙于无既。惟愿后之子孙,因时致教,勿忘其本;世世刻铭,勿紊其序。”所以,内黄县小槐林村天启七年(1627)与嘉庆十年(1805)的两通戴、马竖碑,与其说是溯祖昭后,铭记地域异姓同宗渊源和发展脉络的基本线索,谨防后世因时光流逝,族谱异姓而不相认,倒不如说是明代华北移民安置政策与移民同宗同居或寻根情结的反映。此外,亦有因期望骨肉相聚一处,从迁居地转迁一处而不分姓的,如获嘉县冯村有郭姓二支,各自有祠堂家谱,原以为非一始祖,直至1933年,于一古坟墓掘得一石碑,始知二支原共一宗,始祖郭善明,洪武朝由洪洞迁来,其子孙有迁居伊阳县、辉县者。这是为避免与移民条例相悖逆,在户口登记上隐匿同姓同宗关系的一种方式,由于在形式上的隐蔽性,以至于数代后郭姓二支后裔,竟不知其内在隐情。

移民迁徙及其支脉繁衍是中华民族姓氏发展、变异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在姓氏不同发展阶段上,滋生的异姓同宗的内在机制彼此迥异,然透过明初华北移民的分姓现象,可以看到分姓幕后的一类鲜见于正史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聚居观念、亲情情结与明政府大规模派遣、安置移民的操作方案之间的冲突及应对措施。面对明初华北破败的社会景象,从相邻人口稠密区移民华北,既是缓和稠密区人地关系相对紧张的一种手段,也是通过宏观调控调整人口分布,重建兵燹区社会经济的一种短期应对方略。这一基本政策的有效执行,无论在人口、土地资源配置管理的方面,还是在政府未来的赋税征收上,毫无疑问,均具有战略性可持续发展意义。然而,若维系了移民大家庭的血缘情结,而忽略同姓移民一并移居一处,可能对地广人稀的华北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势必会对华北社会造成严重地影响。诸如随着家族丁口的迅速繁衍,而日渐壮大的宗旅势力,不仅在移民家族之间可能引起种种利害冲突,也可能损及华北少量的原著民已有的利益,这将不利于地方社会的和谐稳定。正是基于以上长期效应考虑,所以在移民分遣中,将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年丁男的移民家庭,分派异处。然而,长期形成的具有强烈的血缘情结与共同心里素质的移民家庭,在这种既定的移民分置条例面前所能选择的,除完全服从外,唯有在不与明政府移民政策相抵触的情况下,通过其他变通途径,确保骨肉相聚一处,所以,分姓是当时的一种最佳的有效应对途径。当然,分姓亦非每个移民大家庭都能够做到的,如果这种方式具有公开性,那么明政府的移民分置政策,无疑将形同具文,因此,分姓移民家庭,有可能曾通过某种方式,诸如贿赂或通融登记里书、分遣吏卒等,将分姓后的丁男姓名同列一处,并迁一地。随着分姓后的移民后裔支系繁衍分析,为追溯家族渊源,维护同宗情结,或通过历代家谱的编修,或通过对一世先人的拜祭与墓碑造树,铭记同一地域异姓同宗的演变历程,以维系姓氏中根的观念。透过明代华北移民后裔的分姓现象,可以发现在明初的多次移民中,存在着不见于正史记载的具体移民安遣机制,虽然尚不能肯定每次移民都严格遵照了同姓同宗不得迁居一处的法令,但至少在洪武、永乐朝分批移民中,曾经执行过。分姓现象不仅折射了明初政府分置华北移民的一种微观操作政策,而且暗示着一类潜在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现象。有鉴于此,无论在明清华北地区微观社会与家族人口研究,还是区域开发研究,由异姓同宗引起的相关问题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甘肃省秦安县八龙沟任氏先祖碑、谱文

秦安八龙任氏先祖碑、谱文字校释

八龙沟阳坡航拍图

八龙沟阳坡修建戏楼收款名单

秦安县八龍沟

秦安县八龙沟村

郭嘉镇八龙沟

八龙沟阴坡

【提要】八龙任氏始祖任文绣,明代成化年间迁入秦安。

清乾隆年间,秦安县教谕任尔载率众整修祖茔,刻有《任氏先宗碑记》,今存窎湾村(吊湾村)八龙沟村(另有小碑一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尚存,后来丢失)。碑载:清朝中期,“族内书香一脉绵绵不绝,一时入黉序者二十余人”,可见当时为书香之村。清末任秀峰等修有任家沟任氏(八龙任氏分支)家谱。现将碑文及谱序加以注释和校正,以便任氏家族成员知晓和地方史料整理者浏览。

碑文局部

碑文局部

(碑记 局部)

任氏 先宗碑记

始祖讳文绣,原籍兰州,明成化间移居秦安之八龙沟。披荆垦榛,家于斯,即建茔于斯,迄今凡九世矣。一二世间单传。延及□三世祖,昆弟四人:长房祖讳世祚,迁尚家沟;二房祖讳世福,居故地;三房祖讳世□,早逝;四房祖讳世名,即载之五世祖也,迁富家坪,嗣续蕃衍,家道富裕,且族内书香一脉绵绵不绝,一时入黉序者二十余人,邑人谓我族駸駸也有昌炽之势矣。遐稽其时,茔内茂深树不下三百余株。自谓是乔木永存,得终其大,□何代远年湮,渐归凋谢。而且牛羊践踏,斤斧戕伐,虽现有数十科树,骨立茔内,而本实先拨,已不免于濯濯之形矣。阖族公议,谋于载曰:“墓木渐枯,何若刊受朽腐得其值?”为

祖茔筑墙建门,置守墓人,令得培植根本,回曩昔郁郁葱葱之形,不数年而可再见也。抑又思之,世代流迁而难凭,人心反复而莫测,不可不有所记以贻后人。载因培植根本之说,而窃喜族人之能报本而返始,不禁慨然许之,爰录其其始末。 谨勒之右,以志不朽云。

四房六代孙 乙巳

授修职郎候铨縣学教谕尔载 薰沐谨志

长房裔孙 俊菴

天能 廷柱

二房七代孙 之永 之荣 天命 自福 效先

之全 之琏 监生 之簋 天良 自善 必升

监生 克巳 之君 天性 自显 等同立右

之让 之真 吉善 俊祥

四房五代孙 生员 明德 生员尔猷 世□

助善

尔□

生员 尔续

乾隆五十七年岁次壬子五月上浣之吉

【词语注释】

[成化]明代年号,1465年至1487年。

[斯]这里。

[茔]坟墓。

[嗣续蕃衍]指后嗣繁殖发展。

[駸駸]本指马跑得快,这里指人好学上进。

[昌炽]兴旺,昌盛。

[遐稽]指过去。

[科]同“棵”。

[薰沐]是指香薰沐浴。

[监生]经国子监学习过者。

[生员]考取郡县学者。

[上浣]上旬。

任氏二房分新建家谱总叙

自乡闾安简略,即富族大家,亦弗溯本源而建家谱,而先人之名实宅墓,但以口相传,久而失传,则承祭而昧先祖之茔,生子而名先祖之讳。先畴虽服而祖德无闻。是以知家谱之不可无也,惜乡闾少有虑及者也耳。有任喜明者,秦安北乡一居士也。其先籍泾阳县,自宋衰而移家安定麻子川,至元末而徙居秦安八龙沟,明洪禧(熙)年尚家沟山崩人压,其地荒芜。

大清康熙初,伊五世祖自八龙沟迁于此,因名任家沟。自此伊五世祖生二子,伊高祖行二,伊高祖生四子,伊曾祖行二,遂别为二房分焉。绵延至今,世业农贾,间有读书者。

光绪乙亥冬,伊堂侄以仁入庠,深虑先人之实名宅墓,湮没失传也。访诸长老,证诸族人,方欲修谱,以示儿孙,而天不永年,有志未逮。今年冬,伊命仁之子秀峰,纉乃父志。伊侄辈求叙于予,予嘉其追远贻后之意,迈于乡闾,因不揣谫陋,依伊所述而为之叙云。

大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季冬吉

庠生冯望晖撰 六世孙秀峰涂鸦

谱文

(谱文 局部)

【词语注释】

[闾]泛指乡间。

[昧]蒙昧,不知。

[服]用,此指耕种。

[安定]今定西。

[麻子川]在岷县,古军垦地。不知张少征西与军屯有无关系。此地与宕昌相邻。

[贾]经商。

[纉]继承。

[谫]浅薄。

[庠]学校。

[涂鸦]指书写,此为谦称。

任氏世系略叙

祖宗之传,由来久矣,而支分脉别,已有不可考者。世传余先祖本陕西泾阳县籍,宋衰张少争西,始迁麻子川。元明之际复迁八龙沟,传代皆不可考矣。

大清康熙初,余始祖别业于此,生余高祖二人。康熙四十年间,始祖没,卜厝于丁家祠祖茔之首。雍正七年,余曾祖生同胞四,余曾祖行二。乾隆二十年,高祖没,卜厝于祖茔次葬之右,享年生忌,概不可知。

光绪辛卯冬,余堂孙秀峰修谱,来问世系于余,因概述所闻以示,并记所知之墓于谱首,以志勿忘。

甲午季冬四世孙喜明叙 五世孙 以章 以礼 得志 存清 同阅

六世孙秀峰涂鸦

任沟任氏先祖影图

(任沟任氏先祖影图,为第三代时绘制)

【词语注释】

[卜厝]经卜算而安置。

任家沟地名原叙

闻诸长老,不知信否,然先世所传,必有本也。尝闻宋元以前,此地本盘龙山下,苧麻沟。元明时,尚氏居住,改尚家沟,于今犹有尚家洼可证。明季正德初,盘龙山崩,尚氏尽压,尝有和尚经历其地,死后筑塔于此山之岭,山自是称为神仙岭。逮我

始祖别业于此,地遂名任家沟。因立谱以贴后,并溯其地之始终易名如斯。

光绪癸巳秋九月重阳前一日 监生任得志 誌

二十年甲午冬十二月二十五日学人任秀峰书于芸窗灯阁

【说明】

《任氏先宗碑记》系清代学官任尔载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率众所立,今存八龙沟。据八龙村任奉德先生(已逝)回忆,另有一小碑,解放初期尚存,后不知去向。小碑不知何时所刻。其上文字,因乡人不识,且未有人抄录,信息遗失。

谱序为清末乡间读书人任秀峰等所作,今存任家沟。

我于2004年依《任氏先宗碑记》手抄文字,写过一份材料。因抄者不识繁体字,且碑上文字多有磨损,抄稿错字较多,当时所写材料附有“存疑”说明。后来,任保民提供了拓本,基本问题得以解决。拓本上有几字看不清,以“□”代替。

始祖籍贯,有兰州、陕西二说。参照碑、谱及乡间口传,始祖经陕西至兰州、定西、岷县再定居于八龙的可能性大些。因为随军行动,屡有转迁。但史料匮乏,难以定论。谱序所记,较为具体,有县名(泾阳),有军队首领名(张少)。谱序虽数份,因出于同一时地及人等,故不具有相互参照、补证功能。事实上,碑、谱所言先祖事,皆属后人依口传追记,代远年湮,难免模糊或错位。即使始祖任文绣迁八龙沟的时间为成化末年,立碑时已过305年。谱序则更晚。

碑文在计代时,出现了标准不统一现象。自古以来,当言及几世祖、几世孙时,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依总代数计,一种是减少一代计(即讲几世祖时,从父辈算起;讲几世孙时,从第二辈算起)。“载之五世祖”使用的是从父辈算起的方式,而“四房六代孙”却用总计的方式。文后“四房五代孙”中有两人名有“尔”字,应是尔载的亲(或堂)兄弟。统一的称法,应当都是“六世祖”、“六代孙”。

第三世长房后裔迁尚家沟一事,碑、谱所记相同。迁徙时间,谱文言在康熙初。迁徙者只能是第三世长房任世祚的孙子辈或更后。因成化至康熙已过170余年,从始祖算起,已经历了五、六代人。碑文中有“长房裔孙”三人,未写明代数,可能是不明确而未写。可见三世长房在八龙还另有子孙。任沟先人影图尚存完整,可以准确判断代数。至任秀峰已为迁后第八代(总计数),历时当为二百多年,正是康熙初至清末的时间。

谱序所言山崩时间不一,记述有误。明无洪禧年号,当指洪熙(1425,历时仅数月)。洪熙距康熙初已过200多年。断无已垦土地空置百年之理。后文又言山崩为正德年间,可信度自然超过洪熙。影图为迁后的第三代所制。因当时给一世祖、一世祖母画了像,未写明一世祖母姓氏,二世兄弟二人,二世祖母皆有姓(朱氏,甄氏),可见制图系三世所为。二世兄弟二人各有儿子四人(即第三世),影图只写三世长房主祭者名(献学,献彩),三世另一同辈识字者名献谋(即谱中所言三世二房祖),可知三世为“献”字辈。四世主祭者八人(即三世八人的长子),名皆有“成”字,可知为“成”字辈,五世后再无同字命名。

谱序中的“雍正七年(1729),余曾祖生同胞四,余曾祖行二”, 表述不确切。其一,不可能一年生四子;其二,文后署名为三代人,以哪一代为坐标,含糊不清;其三,用“曾祖”称两辈人,显然有误。参照影图可推知:迁任沟后,一世祖生二子,二子各生四子。任献谋在三代中排行二,是任秀峰的六世祖(按总计方式)。换言之,任秀峰是任沟任氏的第八代,属一世祖的八世孙(总计方式),任献谋的六世孙。

任献谋(1729—1777),小时读书,识字,有志修家谱,因48岁早逝,未完成心愿。集有《训子格言》,逢乱遗失。常以三首诗教育下辈。三诗分别为:“不孝双亲与祖先,人忘根本罪滔天。好行肖子贤孙事,和顺门中福禄绵。”“劝君同气莫操戈,休向家门弄暗魔。父母惟忧儿分爨,祖宗常愿子孙和。”“欲觅天良何处求?谁知即在眼前流。两途善恶由人走,难昧灵台一点羞。”谱称三首诗为献谋所作,有误。写谱者只见先人手书文字,不知诗之所来。这三诗来自古时流传的《八字觉原》,任氏先人抄录而已。

特此校注,以正视听。

八龙任氏后人除居于八龙沟、任家学、任家沟、县城龙潭四个村庄之外,尚有散居于魏店、会宁、内蒙等地域者。龙潭任氏,当为乾隆时县学教谕任尔载的后代。任尔载官至修职郎及县学教谕,官品虽在正八品至从七品之间,但因主管教育与祭祀,掌实权,于县城找居地自然不难。时至1961年,龙潭任氏还有人到任沟任氏先人的酸梨坟上坟,因将骡子掉下山沟而于次年中止。从中可以看出是读书人后裔,因古时读书人家重视祭祖。八龙、任沟都有口传说,有家谱材料藏于龙潭,但今已不存。又据传,有人将某支系家谱带往内蒙,其情不详。“”间,不少先人资料被毁。任沟堡子湾有一时的老中医,家存大量古版中医书,“”间被某脱产干部当成“四旧”焚烧。是故,先人资料已无多。有无其他偶存于世的资料,有待来者。

任遂虎

2018年春月于兰州

特别提示:此文转自任遂虎老师作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