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cháng
注音: ㄔㄤˊ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巾
简体部首: 巾
五笔86:IPKH
五笔98:IPKH
UniCode:U+5E38
四角号码:90227
仓颉:FBRLB
GBK编码:B3A3
规范汉字编号: 2257
常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1
笔 顺: 竖捺撇捺折竖折横竖折竖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史籍《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周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在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中记载:“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来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西周初期,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也跟着大肆分封采邑。期间,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卫国,于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三年(公元前254年)沦为魏国的附庸,又于秦二世胡亥元年(公元前209年)为秦国大军所灭。
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封邑为氏姓常者,史称常氏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氏。该支常氏族人皆尊奉康叔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之后,相传祖姓常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黄帝大臣常仪和大司空常先,常氏当此出。”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在史籍《帝王纪》中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在史籍《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最早的常氏。清朝学者张满在《姓氏寻源》中记载:“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氏宜出于此。”
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氏出于河南。因此,常氏族人应该说在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源流三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期吴国君主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封其支庶子孙于常(今江苏常州),其后以封邑名为氏,是为江苏常氏。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学者罗泌撰著的《路史》中所记载的“吴后有常氏”。又据史籍《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氏”。
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太伯(泰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赢姓恒氏族人因避北宋真宗赵恒之讳,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据南宋郑樵撰写的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古代“恒”、“常”二字通义。恒氏,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称恒氏。到了宋朝时期,宋真宗名赵恒,恒氏族人因避皇帝名讳,改恒氏为常氏,此即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的:“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
这一支常氏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部沿海一带。
源流五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邑地常,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常,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邑地名称,但实际上非具体的行政单元,而是鲁国南部边境地区的一块地方之称谓。在史籍《左传》中记载:“常、许,鲁南鄙、西鄙也。”在鲁釐公(鲁僖公)姬申执政时期(公元前659~前627年),致力于恢复鲁国的大国地位,实施了完全对外扩张的政策,包括对邾国、莒国、陈国、项国、齐国等一系列战争,其中有在周惠王姬阆十八年(鲁釐公元年,公元前659年),鲁釐公一即位就发动的针对莒国的“骊之战”,不但夺回了失去很久的许邑,还抢占了不少莒国的地盘。之后在周惠王二十一年(鲁釐公四年,公元前656年),又联合齐国发动了针对陈国战争,夺回了失去的常邑的一部分。在周襄王姬郑十八年(鲁釐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又联合楚国对齐国开战,取回了常邑的全部。之后,鲁釐公在常邑、许邑大动土木,修建宫殿。当时的鲁国大夫公子奚斯写了一首诗,颂美鲁釐公恢复疆土、修建宫室的功德,这在典籍《诗经·大雅·鲁颂·駉之什·閟宫》中有详细记载:“……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夏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
在鲁国常邑的军民之中,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常氏,世代相传。
源流六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君主左右随侍官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常伯、常任,是一种对常随西周君主左右的大臣的称谓。在典籍《尚书·立政》中记载:“王左右常伯、常任:王亲近左右,常所长事,谓三公也。”在后世,常伯、常任等成为皇帝近臣的泛称,皆以此为荣耀。在汉、唐、宋历朝,所有类如“侍中”的大臣,皆称常伯。例如在汉朝时期,在少府内负责掌管天子御辇、御服、御器的侍中官,就被称作常伯。
在常伯、常任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常伯氏、常任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常氏。
源流七
源于古教,出自远古时期舜帝五典,属于以传统教义为氏。远古时期舜帝执政时期,制定了五典,这就是后世诠释的“五常”。常,就是典制的意思,在当时称为“伦”。在春秋晚期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兴起之时,孔子就极端强调这终“伦常”,将“仁、义、礼、智、信”定为五常之标。二者合一,就是董仲舒著名的“三纲五常”理论,它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极端适应封建统治集团的需要,因此在封建社会中成为一直延续不绝、不可或缺的道德行为准则,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确然起到了一定的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历史作用。而且,今现代社会中,其仍旧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战国时期,在孔子的门徒弟子中,以及为其家的儒教学派中,均有以“伦常”为姓氏者,或称伦氏,或称常氏,皆世代相传。
源流八
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时期官吏常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常侍,是秦、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官称,全称为“中常侍”,简称“常侍”。在东汉时期,中常侍通常由宦官担当。常侍的官秩起先为一千石,没有定员限制,视帝王的需要而设,后将官秩增至“比两千石”。专职负责侍从皇帝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之事、顾问应对之事,为皇帝所有侍从中的亲近之官。到了魏、晋时期,常侍被称为”散骑常侍”,在隋、唐时期则称作“内常侍”,均为皇帝左右的近侍之臣,具有忠心不二、学识渊博,勤劳神武等特点。
在常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常氏。
源流九
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常侍曹,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尚书,本文治之官的总领大夫之称,在秦朝时期就基本确定了“尚书”之称。由于文治政务繁复复杂,因此在西汉时期,尚书之职分曹治事,其一称“常侍曹尚书”,为汉武帝刘彻在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设置,归由少府管辖,凡丞相、御史、公卿各官所掌文书,均由常侍曹尚书来处理。由于文山书海浩淼,因此又在常侍曹尚书之下设置了侍郎、令史等下属官位。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常侍曹尚书”位“吏部曹尚书”,为六曹尚书之一,也成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六部制中“吏部尚书”之始。
在常侍曹尚书、常侍曹侍郎、常侍令史、吏部曹尚书、吏部尚书等的后裔子孙中,均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常氏。
源流十
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时期官吏常侍谒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常侍谒者,是东汉时期所设置的一种官职,任官者身手敏捷,长相威武雄壮,文武具备,专职掌管朝堂威仪之事,兼最高政令的传达等。在史籍《后汉书·百官志》中记载:“常侍谒者五人,比六百石。主殿上时节威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已用“谒者”之称。秦、汉时期属郎中令(光禄勋)管辖,西汉时期定员七十人。到东汉时期,人员减半,以谒者仆射为主官;而常侍谒者仅有五人,分中宫常侍谒者令一人、中宫常侍谒者四人,权力颇巨,直接听从皇帝指令。
在常侍谒者令、常侍谒者的后裔子孙中,均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常氏。
源流十一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常平署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常平署令,是唐朝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于太府寺之下设置的“常平署”中的官位,长官称“常平署令”,专职掌管平仓出纳、平准粮、帛、盐价格,如同国家物价总局局长。常平署令的官秩为从七品上,之下设有副职属员若干,分掌各州之分属常平署,官员称常平署丞,相当于各省、市、自治区物价管理局的局长,不过官任在中央王朝,时常下巡检视而已。
在常平署令、常平署丞的后裔子孙中,均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常氏。
源流十二
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吏常和署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元朝时期,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在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于礼部仪凤司之下设置有“常和署”,专职掌管回族音乐家。常和署起初的名称为“管勾司”,后改称为“常和署”,长官称常和署令,多由地位尊贵的穆斯林担当,官秩为正九品,属下有常和署丞、常和署管勾、常和署教师等附属官员。随着伊斯兰教徒的不断增加,到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常和署令的官秩升为从六品。
在常和署令、常和署丞、常和署管勾、常和署教师等的后裔子孙中,均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常氏,是为回族常氏的重要姓氏起源之一。
源流十三
出自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漕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aod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常氏。
蒙古族常佳氏,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anggi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常氏。
另外,蒙古族瑚佳氏,源于古八旗部落的一支族人,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影壁山附近,后代多取汉姓为常氏,今主要聚居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流十四
出自回族,出自元朝时期撒马耳汗人常志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常氏,据史籍《回回姓氏考》中记载:“金吉堂称:常志美字蕴华,其先撒马耳汗人……后至济宁,与当地常氏联宗遂姓常。”在文献《江苏六合常氏谱序》中也记载:“先世(常)遇春公出自安徽定远,明永乐年间,祖泰云,为都督总兵,因年老赐第江北养老,为迁棠始祖。”
今北京牛街、花市等处的常氏回族皆自称是明朝开国大将、开平王常遇春的后裔。
源流十五
出自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觉尔察氏,以地为氏,满语为Giorca Hala,世居长白山、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觉尔察(今辽宁新宾温家窑)等地,另有清太祖佟·努尔哈赤祖父的兄长德世库后裔,后被革退、系紫带子者,沿用祖名觉尔察为氏的。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常氏、赵氏、肇氏、孙氏、陈氏等。
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部、乌孙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常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等。
满族周延氏,满语为Jo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多冠汉姓为常氏、周氏。
四、得姓始祖
康叔封,姬姓,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因获封畿内之地康国(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称康叔或康叔封。周成王即位后,发生三监之乱,康叔参与平定叛乱,因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建立卫国,成为卫国第一任国君。
五、人口分布
常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七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九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8%左右。
山东、江苏为早期常姓发源地,此种发源格局,使得常姓很早就散居于大江南北,据载,
战国时代,北方河南、河北南部地区以及南方吴、楚等国,均有常姓。西汉有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常惠,曾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十余年后返汉,官至右将军,封长罗侯,其后又有数人封侯,太原常姓由此显赫。与此同时,常姓在起源地山东亦形成一大望族,遂有平原郡望。
汉末三国之际,“蜀之江原(今四川省崇庆县东)常氏多显者。”时有名人常播、常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甘肃常姓繁衍茂盛,遂成望族。曹魏时,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常林,封高阳乡侯,官拜光禄大夫,其后人多入朝为官,家族荣耀显贵,在河内形成望族。常林四世孙常珍,携家眷徙凉州(今属甘肃省),后人亦多官宦,遂形成常姓的武威郡望。隋唐时期,常姓名人多出京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和陕西新丰(今临潼东北)两地。新丰常姓职仕朝廷者多人,甚为显赫。时有新丰人常衮徙居闽(今福建省)地,后人遂在闽、粤一带繁衍,故闽、粤常姓多以新丰为宗,以常衮为开基祖。
宋代因避真宗名讳,恒姓被迫改为常姓,这为常姓家族注入一股新泉。此期常姓迁徙足迹自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往福建、广东一带,后入云南、贵州等地。明代有山西常姓被迫迁周边省份之人烟稀疏之地。
清代常姓有入台,定居新加坡等地者。
常姓以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常姓约占全国汉族常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常姓发源于今山东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江南北。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汉末至三国时,常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隋唐时,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至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入常姓。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辽宁(大连)次之。
六、家谱文献
家谱六卷,()常仁道、常怀仁等纂,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大北门常氏族谱,(清)常德寿等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平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第四卷、第六卷、卷末。
山西常氏宗谱一百五十卷,()常赞春编,九年(公元1920年)铅印本六册。
常氏宗谱,()常赞春纂修,九年(公元1920年)铅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东薮常氏家读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
江苏丰县常氏山西太谷常氏家乘,()常赞春等修,十三年(公元1924年)铅印本六册。
山西夏县常氏五房谱,()常学光等修,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石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欧塘常氏六修家谱,首一卷,()常孝魁修,常孝焕等纂,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江苏泰兴延令常氏宗谱八卷,()常羡之等修,三年(公元1914年)三省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平原、河南等。
堂号
“知人堂”、“金吉堂”、“太原堂”、“积善堂”、“受宜堂”、“学古堂”等。
八、字辈排行
山东梁山常姓字辈:孟冠明培振家生
山东临淄常姓字辈:“衍绪兆承祖方训书传家”。
山东枣庄常氏字辈:“安大体尚正福星照天宏广宗克开有起居首先登明茂庆德贤继后振发成”。
山东泰安常氏字辈:“秀乃恒西佩”。
山东滨州常氏字辈:“自修旺海常仁克德庆恭岭守”。
山东苍山常氏字辈:“文友良敬升元学永士德安邦忠厚传家胜远智宝全金建国荣光爱山富茂延年”。
山东东营常氏字辈:“思(来)立芳(叙)曰西田”。
山东聊城常氏字辈:“好凤传法广明德道义深”。
山东泗水常氏字辈:“守在庆振广衍(业)晓(志)”。
山东冠县常氏字辈:“孟安延万保玉志”。
山东临沂常氏字辈:“贯守兴俊秀春中永”。
山东新泰常氏字辈:“乃恒希培炳”。
山东平阴常氏字辈:“孟春吉来玉正本庆元志”。
山东乳山常氏字辈:“永德乃大建”。
江苏连云港常氏字辈:“玉冬继果安邦富”。
江苏涟水常氏字辈:“开金立万学”。
江苏兴化、大丰、无锡常氏字辈:“德山宝(保)桂春”。
江苏南通常氏字辈:“玉延海广”。
江苏常氏一支字辈:“元光在尚兆”。
湖南长沙常家冲常氏字辈、湖南长沙欧塘常氏字辈:“钧淑行师彦洪守希有允山式重大汝梦原惟通锜尹世文仲仁德仕开朝廷庆显孝友承光本建传宏敦培锡厚先声克绍正学景崇”。
湖南长沙缪家塅常氏字辈:“钧淑行师彦洪守希有允山式重大汝梦原惟通锜尹世文仲仁德仕开朝尊道立家振业修本建传宏敦培锡厚先声克绍正学景崇”。
湖南衡阳常氏字辈:“国泰启家运,传绪宏业新。”
湖南汨罗常氏字辈:“英华应运新”。
湖北监利常氏字辈:“德后超修伦纪启轴”。
湖北荆门常氏字辈:“纪士克昌永成”。
湖北谷城常氏字辈:“宏意邦修基,宗发恒守以忠正。”
河南郑州常氏字辈:“(原定)尚思九三怀 国嘉梦中清 继光传世守 好学攀天成 大化崇鸿建明廷庆治平(新续)椿元景瑞兆 振安荣福慷 栋滨延桢惠 文博靖新棠”。
河南修武常氏字辈:“鸣士树文隆广”。
河南商丘常氏字辈:“子贯福明文”。
河南永城常氏辈份:“万化德兴智勇平等”。
河南开封常氏字辈:“如同照焕”。
河南唐河常氏字辈:“ 西书先(付)兴俊文松。”
安徽寿县常氏字辈:“芳勋(志)传永远,宗(忠)支益盛昌; 修齐本诚正,多庆欲家祥”。
安徽凤台常氏字辈:“大明金希开国”。
河北秦皇岛常氏字辈:“兆继开玉佩吉可星”。
常氏一支字辈:“宏开世序广衍先传希光令德思继后贤忠美玉秀善积庆延敬修庭献孝友由全”。
山东烟台牟平常氏一支字辈:“文运建基,永传宗德,贻谋克修,庆笃上国”。
四川南部常氏字辈:“永有万国文明大邦,吉祥千秋贤旅思章”
四川阆中天宫院常氏字辈:'云万国玉天廷,安治大兴永学'
山东滕州常氏一支字辈:家 玉 景 永 文 开 显 耀
甘肃:明学德生国志山
九、姓氏名人
常惠,西汉太原人,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昭帝拜为光禄大夫,封长罗侯,官至右将军。
常璩,蜀郡江原人,东晋时史学家,曾在成汉任散骑常待等职,入晋后居建康,著《华阳国志》。
常播,江原(今四川省崇庆县东)人,汉末三国时名士,以孝著称。
常林,三国时魏国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官至大司农,封高阳乡侯,其后累世官宦。
常善,北周高阳(今属河北省)人,累有战功,封永阳郡公,历任刺史,政绩卓然。
常景,北魏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封濮阳县子,官终仪同三司。
常爽,北魏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不受礼命,后为宣威将军,徙避凉州。
常何,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贞观时任中郎将,曾将贤臣马周推荐于太宗。
常建,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诗人,开元中进士第。
常粲,唐代画家。与常重胤父子二人均为长安人,道释人物为二人擅长所在,善为上古衣冠。
常伦(1492-1525),其先曲沃人,后徙居山西省沁水,明代散曲家。官至大理寺评事。
常得志,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人。博学善属文,官至秦王记室。
常重胤,唐僖宗朝为翰林供奉。其父常粲,善画人物、故实画。
常遇春,安徽怀远人,明代名将。臂长善射,勇力绝人。
常大淳,湖南衡阳人,清代道光进士。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名字,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为了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
做父母的
谁不是熬夜查字典、占卜算卦、拜神求签
抱着美好的愿望千挑万选
然而有的人的名字却事与愿违
甚至成了他们的噩梦~
比如这个名字:
最近,这个生僻字火了!
因为它险些影响了一个女大学生的求学之路
不好意思
试了拼音、五笔输入法
还真是打不出这个字
它的繁体字——頔(dí),倒是可以打出来
在商务印书局出版的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里
对“di”字做了解释:美好,多用于人名
寓意虽然美好
但现实情况是电脑打不出
银行等多个系统都没法输入
体验起来可能还真没那么美好
因取名带生僻字觉得对不起女儿
据钱江晚报报道,宁海严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念大四,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原本是很高兴的一件事,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过程中却发现,这个名字没法录入系统。严女士因为女儿的这个名字,被折腾得够呛。
9月初,她特地去了上海一趟,女儿所在学校建议她先去派出所,帮女儿把名字改了,省得以后毕业证上信息不一样,又要惹出麻烦。
严女士觉得很有道理,赶回宁海,找到了宁海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户籍办理的窗口,询问才得知,因为女儿考上大学,户口已经迁到了学校,按照规定,需要到现户籍所在地办理姓名变更。
之后,严女士又赶回上海,找到了女儿现户籍所在地的上海杨浦公安分局五角场派出所,但得到的答复是:在校生不符合更改姓名的政策规定。
虽然百般折腾下,总算把问题解决了, 杨女士却觉得非常自责,因为取名用了生僻字,差点害女儿保研出问题,觉得非常对不起女儿。
中国人起什么名字最尴尬?
不过,因为取名字而遭遇到更惨情况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因为谐音被同学嘲笑,有的因为互联网词汇的发展躺着中枪。
小编的侄子就是“受害者”之一,他出生那年,“翔”还不是现在的意思,他爸为了期望儿子能像雄鹰翱翔、自由自在,在名字中用了“翔”字,取“翱翔”之意。结果等娃上学后,这个字的意义就变了,整天被同学们嘲笑,搞得堂哥非常懊恼。
相信小时候所有名叫“翔”的同学都没有想到后来会有这么一天吧。
中国人起什么样的名字最尴尬?下面这些名字,我严重怀疑他们的父母和他们有仇。如果你的父母很中二,就会收获一个炫酷又另类的名字,比如这位“二胡又炫”同学:
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呢,该网友说是因为自己父母都姓胡,突发奇想就给孩子起名“二胡”,但是“又炫”是什么意思就没人解释得清了。
幸亏这位网友的父母没生二胎三胎,不然他们的名字可能是“四胡狂炫、五胡四海、六胡临门”了。
有的名字寓意很好,但是加上姓就变了味道......
比如,“逸之”是希望孩子能够安逸度日,单看这个名字就很有文化是不是?但是,如果很不幸你姓“朱”?
无独有偶,还有一个网友叫朱逸铭。
姓朱的朋友你们辛苦了......
再比如“赫赫”这个词,听上去就很霸气,像一个战功赫赫的大英雄。但是,要是碰巧姓“贺”,那就呵呵呵呵呵了。
还有一些名字本来好好的并没招谁惹谁,只是天有不测风云,碰上一些物品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一样,就很尴尬了。
比如这位于韦闻同学,一叫这个名字就会想起那些年被的广告词:弹弹弹,弹走鱼尾纹~
还有叫付炎杰的男孩子,自从广告开播以后,他的天空就再也没有放晴过。
中国人起名字都有哪些讲究?
相信有不少人都埋怨过父母取名字时的“一不小心”,但是中国人取名字其实有很多讲究,“弄巧成拙”的也真不是父母在跟你“开玩笑”。早从古人开始,起名字就有了千奇百怪的寓意,有些名字恐怕咱们现在都望尘莫及。
首先,名字是对生的向往。名越贱,命越贵。
过去医学技术落后的时代,孩子夭折是常有的事。“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人们想到给孩子改一个贱名。名字越贱越好养,因为连妖魔鬼怪也会嫌弃这孩子,灾祸病痛自然远离他。
大家好,我叫狗子
鲁文公儿子就叫“恶”,齐田氏儿子叫“乞”,魏国还有个大臣的儿子叫“司空狗”。就连辛弃疾也叫儿子“铁柱”,他还得意地在《清平乐》写到:“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猫狗牛驴比较受欢迎,相传狗有7条命、猫有9条,牛比较耐苦、驴比较笨。所以那些叫“狗剩”、“铁牛”的孩子不要伤心,那是父母对你的爱护和亲昵。
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改变命运。
人们认识了五行以后,开始用这种神秘力量给名字加持,补足命运中的缺失。宋朝理学家朱熹掀起了一股“五行改名法”的潮流。他们一家三代上下都按这个方法改名,父亲朱松属木,朱熹属火,儿子朱在属土。
最执着五行的要算是明太祖朱元璋,他规定朱家后人改名都要以“五行”为偏旁部首。他自认水名,儿子的名字就要带“木”字旁,像朱标、朱棣。
名字里藏着诗意。
四书五经、楚辞唐诗可以说是中国人改名必看,随手翻开就是一个美妙得似音符的名字。譬如南怀瑾,怀瑾就是他本名。《九章·怀沙》有一句:“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意思是美玉怀手中,再穷也不失志。
比如那一个个美得叫人羡慕的名字,大多都来自《诗经》。
当生活变得殷实,人们开始学着把更多心愿放到名字里。
希望孩子健康长寿,就叫去病、彭祖;想求子的就叫大女儿“招娣”,想当皇帝的更是直接在名字里加个“帝”字。宋以后特别流行文武、富贵、德祥、昌盛……
老舍先生原名叫舒庆春。他的出生离春节只差七天,父母觉得庆贺春天到来,昭示着前景美好。
名字是时代的印记。
魏晋人钟爱玄学,“之”可以说是世上最玄乎的字。于是有了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祖冲之裴松之……到了南北朝大家改信佛教,每个人的名字都像僧人的法号,像僧佑、僧智、梵童。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10年内有近30万新生儿改名叫建国。50年代,出现了“卫国”、“援朝”。2001年冒出了“申奥”和“奥运”这两个名字,2008年更是有家长用“福娃”给孩子取名。
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一代父母,给孩子取名字也特别开放。他们抛开诗经,翻开琼瑶、郭敬明、金庸、古龙,要么浸淫在各种仙侠游戏和偶像剧中。
他们的男孩离不开睿、浩、博、宇、轩,女娃逃不掉悦、玥、蕊、雨、萱。
独特的名字也不是没有,有姓王名者荣耀的,姓刘名小灵童的,更有竁、赟、彧,老师上课都不敢点这些孩子的名字,只好找机会让他们罚抄自己名字。
名字于中国人来说,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代号。它是家人藏在我们身上的祝福,是父母赋予我们生活的希冀。
你的名字是什么寓意?你有因为名字独特被嘲笑过吗?留言区见~
参考文章
1.看鉴人文历史:中国人起名字为什么特讲究?
2.单向街书店:中国人起什么名字最尴尬?请感受下来自父母的恶意
3.钱江晚报:女大学生名字含生僻字影响保研 妈妈想改名接连碰壁:我对不起她
编辑:撕纸小妹
【大家】
作者:崔筱张生珍(崔筱系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后、张生珍系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
王佐良先生有句口头禅“瞄瞄”,对感兴趣的一切新内容,他都喜欢“拿过来瞄瞄”。他对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广泛涉猎,开阔的学术视野,都与这“瞄瞄”有些关系。
“瞄瞄”之后呢?他开始了对“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西学与中学”“翻译与创作”等诸多领域的探索,于差异中求契合,于融通中求突破。
学人小传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英语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教育家、作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任西南联大助教,1947年考取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1949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主编。出版《彭斯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英国散文的流变》《英国文学论文集》《论契合》《翻译:思考与试笔》《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英国诗史》《英国文学史》等专著和译著。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由作者提供
1992年,王佐良(中)与李赋宁(左一)、裘克安(左二)、周珏良(右二)、胡文仲在北外。图片由作者提供
一
王佐良是浙江上虞人,童年就随父亲移居武汉。在他就读的武昌文华中学,除国文课之外,各门课程均以英语授课为主,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英文原著和资料。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夯实了王佐良的英文基础,也激发了他对西方文学的浓厚兴趣。
1935年,王佐良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与李赋宁、许国璋、周珏良并称为外文系“四大才子”,他们后来皆成为著名学者。大一时,王佐良获得了全校英文演讲比赛一等奖,还以笔名“竹衍”在《中学生》上发表散文《旅途》《一二·九运动记》等,抒发对山河沦陷的忧伤和对学子们爱国情怀的赞叹。
1937年,王佐良随校南迁,经广州和香港,入境越南,再由滇越铁路来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一路辗转,王佐良体味到了国家蒙难的苦楚,更坚定了求学报国的信念。西南联大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师生时常还要躲避日军空袭,但这丝毫没影响王佐良的求知热忱,他与好友许国璋组织“湖畔绅士”英语演讲会,他由衷感慨:“尽管四面八方在引诱,真正的大师还是在教室里。”
王佐良不喜欢枯坐书斋做学问,更喜欢将目光投向火热的生活。1939年,留校任教的他与同事丁则良创建“人文科学学会”,定期举行学术讲座和讨论会,为师生们提供碰撞思想、交流学术的开放空间,得到了吴宓、季镇淮、曾昭抡、潘光旦、孙毓棠、王瑶、闻家驷、闻一多、朱自清等的热情支持。王佐良还与众多热血青年学人一道纵论国事,指点江山,撰写了大量时评文章,思索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
在西南联大,英国现代主义诗人、诗歌批评家燕卜荪(WilliamEmpson)开设的“英国现代诗歌”课程,不仅介绍现代主义诗歌,还运用现代主义诗学理论分析评论欧美现代主义诗歌。同时,朱自清、冯至、卞之琳等文学名家,也在这一文化圣地极力倡导现代主义诗歌艺术。自幼就喜爱诗歌的王佐良,浸淫于这样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氛围浓郁的大学校园,极大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走向。
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王佐良撰写的论文《诗人与批评家艾里奥特》分章节刊登于《大公报》和《益世报》,开创了国内研究英国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旧译艾里奥特)的先河。1946年,他发表长文《今日中国文学之趋向》,从新文化运动说起,纵横捭阖,清晰勾勒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脉络,阐释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间的深层联系与互动,颇具学术穿透力。
王佐良在庚款公费留英选拔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于1947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师从英国文艺复兴研究专家威尔逊教授,主攻17世纪英国文学。留学期间,他在与好友的通信中,就经常流露强烈的家国情怀。四十多年后,追忆往事,他仍动情地说,“从留学一开始,就觉得回国是天经地义的”。1949年9月,牛津大学的学业结束,他毅然放弃留学法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立刻起身回国,入职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
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纷纷登陆中国,置身“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与交锋之中,王佐良在他动笔于40年代、成书于80年代的英文论文集《论契合:比较文学研究集》(DegreesofAffinity:StudiesinComparativeLiterature)中,提出内涵丰富的契合理论。在该书的序言中,他开宗明义:“书中所有文章都围绕一个中心:作家之间,文学之间的契合。”接着,他这样阐释:
“当外国文学的输入解决了本土文学的迫切需求时,本土文学就会应时而动,发生巨变,并同时与外国文学产生契合;而这时的契合就不仅是文学间,也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和其他方面。倘若一种古老的文学与一种新兴的文学相遇一处,前者有着悠久而弹性十足的古典传统,后者又拥有富有创意的美学或激进的意识形态,契合与碰撞就会更加精彩。这即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遇。”
显然,王佐良选取“契合”一词别有心意,它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融合”,也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相通”,而是在差异和碰撞中实现契合,并由此获得突破或超越。
他通过细致剖析严复、鲁迅、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人的翻译成果,从翻译目的的确立到翻译对象的选择,从翻译理念的形成到翻译风格的追求,进行了对比性观照,并结合自身的文学创作与翻译实践,悉心体悟,敏锐洞悉中西文学间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契合关系,有浅层的,有深层的;契合的类型多样,彼此遥相呼应,有时又变动不居……在中西文学的契合中,不仅有发生较晚的中国现代文学对西方文学的主动吸收与有意模仿,还有中国传统文学因子对西方文学的“纠偏”性改造。在此背后,则是中西文化之间复杂的契合与碰撞。
有着浓郁诗人情怀的王佐良,在对中国早期现代主义诗歌进行批评时,就已跳出了一般研究中习惯性追溯其异域养分吸收的逻辑,选择重点观照诗人如何在汲取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经验的同时,充分接受本民族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滋养,并在契合与碰撞的过程中,努力尝试超越性创造。在他看来,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虽深受西方现代诗歌的影响,却依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色彩。
如此冷静而深邃的审视与思考,似乎也符合他温良和善的性格。即便长时间蜗居于清华大学的照澜园,空间狭小,被书山包围着,连一张大一点儿的书桌也放不下,但他仍怡然自得,每有新见,便立刻欣然落笔。每日骑自行车上下班,匆匆穿行于校园内外,他那笑容可掬的面庞,许多老清华人和老北外人至今犹记。于平凡中见优卓,于包容中见超越,他的为人、为事、为学竟也如此自然地“契合”。
学者乐黛云在阐述王佐良对中国早期比较文学发展的贡献时,十分赞赏他的“契合论”,认为他“对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对于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比较文学视域,重新汇通和诠释中西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
作为20世纪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一生倾注心血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便是翻译理论建构与翻译实践。他是国内最早将翻译研究纳入文化研究范畴的学者之一,率先提出“翻译研究应是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研究”,视翻译为贯穿着种种文化表现的写作实践。
1943年,年轻的王佐良就在《论翻译》一文中指出,中西文化、文学语境、言说方式等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语言间的完美转换是困难的,但“人性相通”,又为翻译带来了希望。真正优秀的翻译者,可以从各种差异之中发现彼此的契合点,找到彼此相通之处,于艰难之中开辟出新路,让一种语言“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大放异彩”。
他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和《翻译与文化繁荣》两篇文章中,也将翻译和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译者必须谙熟两种文化,“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而且了解得越细致、越深入越好”。
对于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王佐良始终坚持“翻译贵在忠实原作”,更贵在“变通神似”,必须结合文本作者独特的创作语境和中国读者所处的特殊文化语境,实现西方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跨文化转换。他翻译的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的散文作品,文字简约精致,文白相间,清新自然,足以媲美原文,甚至多有超拔。我们熟知的培根名篇《谈读书》,就是出自王佐良的译笔,文中的几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更是脍炙人口。
有着丰富的现代诗歌阅读与创作经验的王佐良特别强调,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必须关注诗人身处的文化语境,必须从诗人的视角、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的言说方式,去悉心体悟诗歌文本,在“文化互鉴”中,进行诗情、诗意、诗境的契合与超越。其中,诗人译诗十分重要,可以“用诗人的情感和语言实现诗意的跨文化转换”,达到神形俱通的“以诗译诗”。
在王佐良看来,“译者要掌握一切可能掌握的材料,深入了解原诗(这一点做到极为不易),又要在自己的译文上有创新和探索的勇气,不仅在用词方面,还有句子的排列组合,声韵的选择和调配等等方面,甚至全文的风格,都可以进行试验”。如此,译者和原作者可以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契合,于译者而言,得到的是一种创造上的满足;于读者而言,得到的则是一种新奇的美感体验。
基于文化契合、文学契合理论,王佐良秉持“创造性的努力”的译诗原则,将彭斯(RobertBurns)、拜伦(GeorgeByron)、雪莱(PercyShelley)、蒲柏(AlexanderPope)、司各特(WalterScott)、詹姆斯·赖特(JamesWright)等诸多欧美诗人的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译介到国内,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和批评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诗学资源。他高度精练而富有张力的诗歌语言与“深度意象”的结合,“引入了一种新的资源和语言活力,令当代中国很多诗人受益”(王家新语)。难怪著名诗人卞之琳赞叹,王佐良真正达到了“译诗艺术的成年”。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意象丰富、境界宏阔、意蕴深远,王佐良的译本充分体现了整体性的文化审视:聚焦“西风”这一中心意象,围绕“西风”与“种子”“乱云”等意象群之间的诗意关联,看到西方更倾向于将雪莱诗中热切呼唤的革命视为内心的革命或想象力的革命,而在当时的中国,这首诗正好契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渴望。于是,他的意象翻译在保留源语文化的同时,又机智地调整了原意象的语法结构,从而精妙地呈现出原诗的意境、神韵和质地,以鲜明的“对照互鉴”的文化意识,优雅地进行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诗意阐释和文本的跨文化转换。
王佐良在翻译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ARed,RedRose”)时,不仅深入诗人的创作语境,还谙熟苏格兰民歌的特点。他在译文中用悠扬的民歌调子与原诗对应,多用能体现民歌自然、明白如话的叠词,如“红红的”“甜甜的”,使译诗语言清新、流畅,无雕饰之感。另外,他对原诗中的苏格兰方言也进行了“忠实”与“变通”间的平衡性处理,再现了原诗中的日常情景和别具风味的地方情调。如此优卓的翻译,无疑会令读者感受到契合于中西文化间的“异域文学”与“本土文学”的双重魅力。
他晚年翻译的美国诗人罗伯特·洛厄尔的《渔网》(“Fishnet”)堪称“诗人译诗”的典范:“任何明净的东西使我们惊讶得目眩,/你的静默的远航和明亮的捕捞。/海豚放开了,去提一闪而过的鱼……/说得太少,后来又太多。/诗人们青春死去,但韵律护住了他们的躯体;/原型的嗓子喝得走了调;/老演员念不出朋友们的作品,只大声念着他自己,/天才低哼着,直到礼堂死寂。/这一行必须终结。/然而我的心高扬,我知道我欢快地过了一生,/把一张上了焦油的渔网织了又拆。/等鱼吃完了,网就会挂在墙上,/像块字迹模糊的铜牌,钉在无未来的未来之上。”尽管王佐良也感叹这首诗“很不好懂”,但他以一位诗人特有的敏感,体察到了原诗中隐秘的线索,窥见了渔网在放与收之间,在捕捉的希望与失望之间,诗人与世界有形、无形的多重联系,是时间的,是责任的,是矛盾的,是音乐的……王佐良正是以炉火纯青的语言,传递出原诗深邃的意境与巨大的张力,推动读者抵达与诗人对话的场域和高度。
王佐良毕生用心于诗,不仅向中国广大读者源源不断地译介了大量英文诗歌,还对中国新诗展开深入研究,为中国现代诗歌批评贡献了不少出色的学术文本。作为穆旦诗歌创作的见证人,1946年,王佐良曾在英国杂志《生活与文学》(LifeandLetters)上发表文章《一个中国诗人》(“AChinesePoet”),翔实地介绍穆旦的创作历程与其诗歌的独特风格,传神地描摹穆旦诗歌给读者“最深的印象”。王佐良前瞻性地指出,穆旦早期诗歌创作虽有明显的“非中国化”倾向,但那正是诗人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诗歌传统高度融合,所呈现出的富有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的中国现代诗特质,是“中国经验”的陌生化表达,更具深刻的先锋性。该文率先将穆旦推向世界文学舞台,被视为穆旦研究的起点和经典之作。1983年,王佐良又发表新论《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进一步分析穆旦现代主义诗歌中不可忽视的“中国品质”,中肯地评价了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突出贡献,这些闪烁着诗学光辉的论断充分展示了他宏阔的文化视野。
除了现代诗歌,王佐良还积极将中国其他新文学经典作品译成英文,向西方世界推介。1958年,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他与巴恩斯(A.C.Barnes)合译的曹禺经典话剧《雷雨》。凭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王佐良精准把握住原作深邃的思想和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用细腻的语气、灵活的句式,自如地呈现出“语用等效”的翻译效果,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在短时间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四
王佐良的英国文学史研究,向来为学界内外津津乐道。20世纪80年代,王佐良与周珏良主持编写英国文学史。在撰写之初,王佐良便提出应以“中国视角”,编写一部“有中国特色的英国文学史”的构想,不仅要尊重史实,对文学流派、体裁兴衰及作家作品进行细致梳理,更需将英国文学史置于世界文学史的视域中进行考察,观照英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关联,复现文学发展脉络背后的思想渊源,以此来探究英国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史之间隐秘的“契合”,建构中国学人视野中的英国文学史框架。
“中国人写外国文学史,总得有点中国特色。”这是王佐良给自己和后来的中国学者树立的学术理想。这种自信的史学追求,源于他对中国文学史与英国文学史的深入理解和睿智把握。他通过纵横对比,将中国文学史与英国文学史进行别有意味的“打通”。譬如,王国维、鲁迅等人借助文学体裁变迁梳理文学演化的路径,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文学史流变,这也是中国文学史家已取得的宝贵经验。在编写英国文学史时,应好好借鉴有中国特色的写作范式,突显中国学者的美学思想,阐明经过中国文学传统熏陶及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观点”,并充分关注中国读者的文学诉求和审美习惯,注重史书语言的“中国格调”,进行富有开创意味的“中国式言说”。
“要把文学同整个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变化联系起来谈,避免把文学孤立起来、成为幽室之兰。”他不愿培育只能供少数人把玩的“幽室之兰”,不辞辛苦地涉足政论文、科普文、口述历史等文学研究者很少闯入的非“纯文学”领域,别开生面,为广大读者描绘出英国文学的“全景图”,并予以提纲挈领的中肯评介。他激动地感叹:“英国文学,带着它的优点和缺点,它的光荣感和忧患感,它现在的成就和困惑,它对将来的希望,正在进入本世纪的最后十年,已经听得见21世纪的召唤了。”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一位中国学者与英国文学史的欢喜遇见与倾心交谈,以及对其未来的热切拥抱。
这种遇见、打探、评介性的英国文学史写作,鲜明地体现出王佐良一以贯之的学术理念。他不满足于对英国文学进行全景式呈现,还进一步突显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深入思考英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积极影响。在这一著史思想的导引下,他与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33位研究者通力合作,历时22年,推出五卷本《英国文学史》。此书不仅有“史”的梳理,更有“论”的探掘,充分展现中国学者用“他山之石”以“攻玉”的开拓性追求,开启了外国文学史编写“中国学派”的先河。
《英国文学史》的编写,建构起王佐良高屋建瓴的西方文学史观。他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则准确把握住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启发人们思考中西诗歌间的内部关联,“给正在彷徨其途的中国新诗的探索带来新的启示”。他娓娓道来而不失优美的文笔,博得了著名现代诗人、学者郑敏的啧啧赞叹:“在书中他一直是在和他的读者对话,就像在讲坛上与学生面对面的讨论一样。也正因为作者打破了撰史者常用的拉大主客距离的文体,这本书很少将理论作为抽象的概念条款来处理,而是将睿智融于叙述中,形成一种不断地引导读者进入佳境的特殊史学风格。”
不囿于旧说和新论,王佐良以曼妙的笔触,在外国文学史编写中鲜明地呈示出“中国模式”和“中国立场”。
五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开设过多门课程,每门课都讲得很精彩。学者胡文仲曾撰文追忆:“他当时还不到40岁,风华正茂,上课时只凭手上几张卡片和他那惊人的记忆,就把英国文学的脉络交代得清清楚楚,他的引文都经过精选,句句动人,而他讲的英文犹如一篇篇漂亮的散文,引人入胜。他把我们这些年轻人引入文学殿堂,使我们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语教材奇缺,英语学习资料匮缺,他便四处搜寻,精挑细选,与周珏良、李赋宁等人共同编写了《英美文学活页文选》系列丛书,系统介绍英美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成为众多读者了解英美文学的重要窗口。后经整理形成的《英国文学名篇选注》,也被公认为“国内出版的最佳英美文学选读读本”。
作为“中西文学交流成就显著的先驱者之一”,1983年,王佐良极力促成第一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他关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回顾的会议发言,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赞赏。1987年,王佐良率团赴美国参加第二届中美双边比较文学研讨会。他结合中国悠久的文学史编著和文学研究传统,围绕文学史书写的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了“颇具建设性”的学术对话,自信地阐述了他具有创见性的文学史建构思想。
王佐良创办、主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两本杂志,始终秉持“中国人治学”的理念,鼓励中国学者在外语教育、外文翻译、外国文学研究领域,中西贯通,务实创新。如今,这两本杂志已成为外语教学和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期刊。
晚年,王佐良在一首题为《雨中》的诗中写道:
我站在大学的楼前看着雨点,
感到凉爽,而不是辛酸,
忘了寒霜悄悄爬上了自己的鬓边,
也无心站在路口再旁观,
打开伞我踏进了人流,
在伞下一边走路一边顾盼,
我似乎应该感到老之将至,
但又似乎还有一个约会在面前,
何止是一个人一生的梦,
还有一个民族一百年的焦虑和心愿!
这位终身投入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始终饱含着对国家民族深沉的情感。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5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shěn
注 音: ㄕㄣˇ
繁体字: 渖 瀋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氵
简体部首: 氵
五笔86:IPQN
五笔98:IPQN
UniCode:U+6C88
四角号码:34112
仓颉:ELBU GBK
编码:C9F2
规范汉字编号: 0870
沈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笔顺:捺捺横捺折撇折
〈名〉
(1)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伐沈。——《左传·文公三年》。 朱骏声曰:“ 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
(2)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3) 水名。沈水 旧名小沈河,俗称五里河。在辽宁省沈阳市南。源出县东哈达岭观音阁下,流入浑河,再流至三岔河注入辽河
(4) 姓
沈瀋 shěn
(1) 汁
瀋,汁也。从水,審声。——《说文》
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为榆沈。——《礼记·檀弓》
布绞取沈,以和花汁。——《齐民要术》
(2) 又如:沈液(汁液)
(3) 沈阳市的简称 。如:辽沈战役
chén 沈,意同“沉”
三、姓氏起源
第一支源出嬴姓。
第二支源出姒姓。
第三支出自姬姓,冉季载之后。
第四支源出芈姓。楚穆王时楚国灭河南固始的沈国,楚庄王封孙叔敖之子于沈,又封其公子贞于沈鹿,两地后代均以沈为氏 。
四、得姓始祖
沈姓源出于姬姓,为黄帝之后裔,在周朝初年,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当时的三监(武王以邶封震叔,以庸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很是不服,商王纣之子武庚乘机勾结三监,联合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周公旦组织军队进行征伐,最终平息了叛乱。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因在此次平叛中立下大功,周公于是将这位有才干的弟弟举为周天子的司空,成王后又将其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聃”可写作“冉”,古时的冉、沈读音相同,所以季载又称冉季载。春秋时,聃国被晋(今属山西)灭掉,季载后代逃至楚国,为不忘亡国之痛,从此便以国为姓,称为沈姓。冉季载从而成了沈姓的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沈姓大约有33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3%,为宋朝第五十四位姓氏。沈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33%。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和河南,这四省沈姓大约占全国沈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安徽、河北,这三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江浙赣、河南的南北两大块沈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沈姓大约有95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3%,为明朝第十八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沈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快得多。沈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和江苏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江西、福建、湖北,这五省的沈姓又集中了14%。浙江仍为沈姓第一大省,约占沈姓总人口的57%。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尤其向浙江集中。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四周散发的分布形状。后有小部分迁往台湾和海外。
当代沈姓的人口已达570多万,排在全国第四十九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沈姓人口由95万激增到470万,增长了6.3倍,沈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沈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两省,大约占沈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上海、安徽、河南、广东、湖北、贵州、
山东,这七省市又集中了37%。江苏为当代沈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沈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向外散射的分布状。
在近600年期间,沈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区别,向北、中、南的回迁十分强劲,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沈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苏浙皖、闽台、山东东南部、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江西大部、广东东部、云贵大部、广西西北部、黑吉东段、内蒙古东北,沈姓占当地人比例在0.39%以上,中心地区达到2.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9%,居住了大约66.3%的沈姓人群。在粤桂大部、湖南、江西西南、贵州北部、四川大部、湖北中部、重庆南部、河南东部、山东中部、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辽宁东部、黑吉中西段、内蒙古东部,沈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6%一o.3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20.3%以上的沈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浙江武义武义沈氏宗谱5卷
湖南湘潭沈氏族谱18卷,首一卷
江西瑞金瑞金沈氏五修族谱
江西瑞金瑞金沈氏六修族谱22卷
湘潭湘西岱山沈氏六修族谱
吴兴堂沈氏四修族谱
天津沈氏族谱6卷
河北清河沈氏族谱4卷
七、郡望堂号
吴兴郡:三国时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一带地区,兼有江苏省宜兴县地。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相当于现在河南省颖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堂号:
梦溪堂:宋朝时沈括博学能文,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他对天文、历算、方志、音乐、医药无所不通。他开始制造了浑天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开创了隙机、浑圆两术和弧矢、割圆术的先河。著有《梦溪笔谈》。沈氏因以“梦溪”为号。
此外,沈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三易堂”、“九思堂”、“肃雍堂”、“承裕堂”、“忠清堂”、“树本堂”、“文肃堂”、“永思堂”、“聚顺堂”、“叙伦堂”、“敦伦堂”、“憩石堂”、“吴兴堂”、“六宜堂”、“三善堂”等。
八、字辈排行
福建连城揭乐沈屋后世取名辈分如下:登朝忠君;在家顺亲;永传厚道;丕振先声;延年益寿;富贵康宁。我【在】字辈系福建第世
湖州竹墩村有树德堂,有家谱,字辈从第三世起为:龙启维芳,保永善庆,世家令德,宜尔克昌;
徐州古邳镇原(下邳):(前有时代不详)宏,光,恒,衍,庆。端,佐,寿,延,长;
河南省获嘉县沈庄村:培、金、法、植、熙、增、锡、泳、桂
慈溪师桥沈氏:光,允,亦。..。..道。..。..品,云
苏州吴县尚德堂:卿,佩
江苏徐州市新沂市新安镇:长怀庆向洪明乐善永昌
山西应县南马庄镇:正元珠到,存日山
江西迁居到湖南湘乡,后到韶山。排辈是:孝,祖,玉,门,芳(音译)
某地:。..。..文,三,万,天,国(或永或正)。..。.
湖北省枣市阳七方镇沈大房村: 孟一希宏,正大光明,朝治家齐,永世兴隆,道德恒同。
浙江绍兴沈姓一支字行辈份:“恭伏良隆厚,福守正承先。”续修字行为:“业贻谋启后,庆锡树维贤,积德嘉乃永,开宗寿益绵。”
湖北省大悟县沈氏:开国祖德,宗功立志,光明正大
某地:志,广、印、传、爱
汝南沈氏浙江裔白湖世系(荷荫堂)字派:
统一字派:若应世之宏允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七房字派: 建邦桢孝友传世德;十房字派:元恩德大;大房字派:学乃纯人大本儒为;江西字派:泽瑞汝英媛;四房字派:国正天心顺官智民居安;八方字派:光宗耀祖振家声日月星
山东临沂:玉,卿,昌,凤
合肥沈福集沈氏,明朝洪武年间自浙江奉化县洗马池斗笠巷徙居而来的。谱共十八部,并以“浙水绍家声,同流分派;淝滨绵世泽,尊祖敬宗”为谱号。并立有“先正其心,继训克家,孝友忠义,为国之华”字的辈分。
湖南湘乡:新、烈、永、孝、祖、裕、明、方
重庆奉节:维,益,正,学
宁波镇海:老辈份:步继善, 崇上德;新辈份:尚可大有成尧天行舜日永世尚升平。
重庆大足县:宗、祖、光
浙江绍兴,堂名为文肃堂:有嘉廷成
河南商丘:圣,义,中
滨海沈氏其先祖是在明初自吴(苏州)阊门迁来:序:。..可益凤广,韦玉宝长,学孝古贤,同步殿宇,延谋嘉杰,居宪建安。新增:祥云曙开恩泽世盛浩峰俊秀道科锦程
辽宁省海城市腾鳌堡乡西开河城村:福、广、文、德、庆、忠
四川省武胜县沈家垄,同四川岳池县沈氏一支,于明末从湖北省麻城市牵入四川:。..文、意、熙、嗣、正、纪、西、朝、世、代、隆、昌、忠、公、祖、德、永、定、家、帮。..。
某地:梦,大,文,清,荣,林,传,立,宗。
山东临沂平邑县保太镇大三阳村:杏,传,立,宏
湖北某地沈姓,自浙江吴兴(湖州)迁来:孝、友、传。家、宝
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桃树岭支派,自金华来:光绍必世希,文才定显奇,图书宗祖训,孝友肃家仪,德继躬行懋,经从意圣贻,学成宏教育,道立善秀为,乡遂兴贤际,国朝选秀时,英华齐献瑞,忠义永传微
湖北十堰:昌沈良心永开传守正仕
黑龙江某支,自云南迁至,途经山东,今葫芦岛,后又迁至黑龙江至今:凤,万,文,喜
江苏准安:乃,维/为,凤,玉
河南光山:培荣正百世立德显长春正大尚开泰光明永继新
安徽省寿县姓沈的很多辈份是:年昌为国瑞鸿运敬家声
山东荣城俚岛镇,从云南迁来的,近几辈的辈分是:锡、福、延(淑)、庆
河南信阳某支字辈为:万、友、国、正(男)俊(女)、德。..。.
辽宁某支:大振家声应国显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沈塘村:秉礼遵家训;敦伦克象贤;金帮生祖德;佐国耀忠先。
安徽六安沈大庄:凤先思孝、显怀忠良、洪来列祖、宰习之广(全部为读音,祖辈口传)
广东潮州潮安彩塘镇华美村:一志应明元,永世学圣经,清时观茂象,宝玉发辉光。
泰安 新泰市旁边的一个沈家庄乡:玉庆之家曰惟孝友乃敬以和安而可久
广西桂林临桂:从我们这代龙,上去是兰桂汝源秉~
河南罗山龙山曹堰张畈沈氏字辈:继述仁忠本光佰世克少先业大家立志
我们这一支辈份只记得一句:克嘉维孝友
合肥的,但是辈分却不和合肥沈福集一样,不知道怎么回事,合肥肥西有一个村里面全都是姓沈的,用的辈分全部都是国,真,传,家
广东省阳春:第十一代下是:以,旗。标.鸿。犹.大,吉。昌
安徽凤阳:志阳继怀德,仁道传新善
海南省海口市的沈氏子孙。我的渡琼公讳沈翥,浙江省绍兴县人。南宋会元,端宗二年(年)授予广东省琼州府尹,帝昺二年(年)天朝溃散未能回乡,居琼山县龙井村入籍西郎一图也。堂名:世德堂。沈翥制定之派序:翥光贤存子,居以必受德,阳道之廷辉,开国义显越,宗文明世运,振诗礼家传,河海洪潮涨,沾润满汉江。
江苏兴化,殿启兆,后不明
山东省鄄城县张志门乡沈楼村:传家德圣恩
福建永定:寿清旺 传代到清字辈
辽宁宽甸:德\庭\殿\雁。
河北省沧州肃宁县尚村镇许和村,姓沈,而且周遍里之内再没有相应姓氏。请知情宗亲补充。
湖南某支族谱是:日红永光,尔继学成,君启茂定。
苏州沈氏:奉天成立勇 纯良奕世昌 宏光恒衍庆 。端佐寿延长
江苏如皋如城北门外有一生产队有%的人姓沈,其家谱仅记得这样几个字:玉逢显达恒际安良
湖北省麻城市,先哲飞洪庆,祥光启世荣
福建泉州沈氏一支:文国正翰墨林诵诗
湖北监利:正大光明启世昌 懋绍先烈景微芳 自有哲士应朝选 常承隆运振洪纲 这是咸丰年间的旧谱辈份仅供参考 有原谱保存。
湖北省来凤县沈家:之国 大必通文正 上世永在朝 光祖宗天子 万代远吉昌 多年前从贵州铜仁府迁来的二家人如今发展到了上千人。
四川金堂:传为湖广填四川时迁来“中,正,克,家,维;孝、友、传。家、宝”(音)
安徽某支:一元尚世士,正大启鸿文,志学存诚本,中和德懋先,道高崇继善,建业永留传
河南商丘:德法其祥钦明文思
合肥的瑶海区补充两支:文思华国,德友传家;另一支:时逢景运,增大光荣
辽宁盘锦沈家卜、黑龙江大庆市沈家堡:。..。..。..。..。,凤、尚、宪、洪最后四代,当前洪字辈
湖南湘乡沈氏宗祠:启,词,先,烈,永,绍、祖、裕,民,方。当前祖字辈
浙江玉环族谱年重修版辈份由:---元,子,时,凤,祥,兴,贤,光,祖,德,毓,俊,显 ,名,扬 --- 发帖人光字辈 始祖至今以有六十七代。沈姓子孙互相联系
湖北老河口一支沈氏辈分为:宾自权仲祥,廷永会德礼; 兆万宗茂传,烈风正化仁。
江苏兴化姓沈的,我目前只记得我们那边的是:井,正,学,明,玉,林,
河南省获嘉县小西关村沈姓的辈分是:瑞、培、延、宏、运
河南固始的,爷爷说祖籍是江西瓦屑坝的,后来移了出来,只知道上辈是 ?先玉如联 光德自仁克 家中连保传 道学义永康 我爷爷是“德”字辈,爸爸是“自”字辈,
我们的辈分是 本 光 道 宏 谋 克 赵
四川广元:周文有道,士德长青,本志畅顺,再图鸿程。
明洪武年间苏州阊门迁到泰州南乡辈字是......生.裕.国.鸿.炳.健
我是湖北人,听老人讲,我们的辈分为:光大朝廷显,文明世代昌,振纲长发秀,立纪永传芳。
四川金堂的 辈分 懋(自)然登国正 天启(心)永忠良 孝友传家宝 才华济世昌 光明从学识 道德显文章 能体书之贵 恩荣庆远长
寿县的辈分,建树言永.中之陈方
安徽六安的,新,龙,正,家,强,(读音)
连云港的,爷爷是“万”字辈的,我只知道四个:万、庭、官、雪
商丘的是常发其祥,钦明文思,还有一个洪字辈。
湖南浏阳沈氏一脉,据老人们说是朱元璋血洗浏阳后,从江西瓦子巷迁来的.四十一世浏阳北乡始迁祖远宁公(字介繁)公,远宁公的长子诗南公的十九个曾孙中只有九个有后裔,分合为先房、吉房、椒房、彬安房,文齐房、文秀房、文兴房。次子诗再公的曾孙世远公称汉宇房。三子诗兴公的六个曾孙中只有世诚、世海、世讚、世聪有后裔,分合为两房。这样就把三十个世字辈中的十四个有后裔的合分为十个大房。现在我们这姓沈的都是他的后代,有几千人.我们最近的辈字有“定、立、思、宗、本、宏、开、纪、又、清”,去年续谱的时候,又改为了“秉、礼、遵、家、训、敦、伦、克、象、贤”。我是克字辈的,家谱上注明是世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沈塘村:秉礼遵家训;敦伦克象贤;金帮生祖德;佐国耀忠先.
重庆市合川区的,我们是从贵洲毕节移居过来的,我们的字辈有:玉奇崇维,登大光明,德元良永,远定太平。
福建浦城的,我们哪里叫做圳边的一个村,我村全部是沈姓,我字辈是绍字。
我们那边我知道的字辈排法是: 。。。大 仕,世 从 绍 正 志, 年 有 。。。。我就知道这些
我们沈氏好像是吴兴郡。迁与浙江
浙江东阳沈氏出于吴兴梁隐侯沈约,沈约二十一世孙沈溋于宋初自德清武康迁居东阳白珏(现东阳巍山沈良),为东阳沈氏始迁之祖。
约─旋─众─琏─实─明─晟─宾─清─拱─遐─恩─鹑─骅─祉─友德─尚信─硕─麟─溋─椿─玉─孜─淇─坦─钧。钧生福、寿、康三子,此三房后来分为白珏、厚里(后改桃源)、东干三派。
当代文学巨匠沈从文的祖籍在铜仁滑石乡,沈氏后代字辈取自这样一句话:“文运光忠大,朝廷永启昌,方明灯世纪,是求万年长。”他说,沈从文原名沈大焕,按字辈排属大字辈。“沈从文”一名是他后来改的。
沈福集沈氏大约是明朝洪武年间(公元—年)一世祖垂裕公夫妇自浙江奉化县洗马池斗笠巷徙居而来的。到三世祖某公兄弟三人,就有了大房、二房、三房(后世称为大份、中份、小份,也称南份、中份、北份)之分。目前,本族中以沈福集和庐江县新河口两处人口最多,其次为肥西县三河、上海、合肥。零星居住的尚有北京、云南、湖北、江西、四川、台湾以及本省的宁国、宣城、旌德、六安、安庆、铜陵、淮南、淮北、阜阳、颖上、芜湖、蚌埠,海外的有美国。沈福集沈氏家谱曾于一九三一年(二十年) 修纂过,此谱共十八部,并以“浙水绍家声,同流分派;淝滨绵世泽,尊祖敬宗”为谱号。并立有“先正其心,继训克家,孝友忠义,为国之华”字的辈分。
我是合肥沈福集沈氏家族一员,训字辈。此次修谱,在原十六字辈之后新增“善学修德,诚信建业”八个字辈。
从周文王后裔一世至今。 字派从年已全部统一。从允字辈之后是 朝光显相 金玉联芳 体仁和义。
武义沈氏字辈:
原序:“千百曾庆成遂学(旧傍道)厚钦寿岳(殿下道)厚达积溪(南)景祥宏积四(都)景智信魁四(都)荣旧(学傍俊)杰英雄合东(隅首云)昌茂盛溪南(元亨利贞),四(都)华昌稔殷”;
合行排行字母:“良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忠肃恭懿宣慈惠和”,
新增字母:“芬芳添福祿仁义乐长春文章芝兰秀功德月日勾”。
江西省瑞金市沈氏六修族谱字辈排列:成子资大经 尚仲文学一 正士维上道 才能?泰运 忠义绵先泽 崇源兆福长 敦伦兴富贵 发?绍书香。
湖北监利沈氏一支字辈:“秉礼遵家训敦伦克象贤金帮生祖德佐国耀忠先”。
湖北监利沈氏一支字辈:“正大光明启世昌懋绍先烈景微芳自有哲士应朝选常承隆运振洪纲”。
湖北麻城沈氏字辈:“先哲飞洪庆祥光启世荣”。
湖北来凤沈氏字辈:“之国大必通文正上世永在朝光祖宗天子万代远吉昌”。
湖北大悟沈氏字辈:“开国祖德宗功立志光明正大”。
湖北枣市沈氏字辈:“孟一希宏正大光明朝治家齐永世兴隆道德恒同”。
湖北十堰沈氏字辈:“昌沈良心永开传守正仕”。
湖北沈氏一支字辈:“孝友传家宝”。
湖北沈氏一支字辈:“允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
河南光山沈氏字辈:“培荣正百世立德显长春正大尚开泰光明永继新”。
河南信阳沈氏字辈:“万友国正(男)俊(女)德”。
河南罗山沈氏字辈:“继述仁忠本光佰世克少先业大家立志”。
河南获嘉沈氏字辈:“培金法植熙增锡泳桂”。
河南商丘沈氏字辈:“德法其祥钦明文思”。
河南汝南沈氏字辈:
大房字派:学乃纯人大本儒为”;
江西字派:泽瑞汝英媛”;
四房字派:国正天心顺官智民居安”;
七房字派:建邦桢孝友传世德”;
八方字派:光宗耀祖振家声日月星”;
十房字派:元恩德大”;
统一字派:若应世之宏允朝光显相金玉联芳体仁和义
河南商丘沈氏字辈:“圣义中”。
安徽合肥瑶海沈氏一支字辈:“文思华国德友传家”。
安徽合肥瑶海沈氏一支字辈:“时逢景运增大光荣”。
安徽合肥沈氏一支字辈:“先正其心继训克家孝友忠义为国之华”。
安徽合肥沈氏一支字辈:“国真传家……”
安徽寿县沈氏字辈:“年昌为国瑞鸿运敬家声”。
安徽六安沈氏字辈:“凤先思孝显怀忠良洪来列祖宰习之广”。
安徽凤阳沈氏字辈:“志阳继怀德仁道传新善”。
安徽沈氏一支字辈:“一元尚世士正大启鸿文志学存诚本中和德懋先道高崇继善建业永留传”。
江苏兴化沈氏字辈:“殿启兆……”
江苏苏州沈氏字辈:“奉天成立勇纯良奕世昌宏光恒衍庆端佐寿延长”。
江苏如皋沈氏字辈:“玉逢显达恒际安良”。
江苏徐州沈氏字辈:“宏光恒衍庆端佐寿延长”。
江苏苏州吴县沈氏字辈:“卿佩……”
江苏徐州新沂沈氏字辈:“长怀庆向洪明乐善永昌”。
江苏准安沈氏字辈:“乃维(为)凤玉”。
山东荣城沈氏字辈:“锡福延(淑)庆”。
山东临沂沈氏字辈:“玉卿昌凤……”
山东泰安新泰沈氏字辈:“玉庆之家曰惟孝友乃敬以和安而可久”。
山东鄄城沈氏字辈:“传家德圣恩”。
山东济宁沈氏字辈:“文广培凤家…汝…明”。
山东临沂沈氏字辈:“杏传立宏……”
浙江湖州沈氏字辈:“龙启维芳保永善庆世家令德宜尔克昌”。
浙江慈溪沈氏字辈:“光允亦道品云”。
浙江绍兴沈氏一支字辈:“恭伏良隆厚福守正承先业贻谋启后庆锡树维贤积德嘉乃永开宗寿益绵”。
浙江绍兴沈氏一支字辈:“有嘉廷成……”
浙江滨海沈氏字辈:“可益凤广韦玉宝长学孝古贤同步殿宇延谋嘉杰居宪建安祥云曙开恩泽世盛浩峰俊秀道科锦程”。
浙江宁波镇海沈氏字辈:“步继善崇上德尚可大有成尧天行舜日永世尚升平”。
浙江金华武义沈氏字辈:
原派:“千百曾庆成遂学(旧傍道)厚钦寿岳(殿下道)厚达积溪(南)景祥宏积四(都)景智信魁四(都)荣旧(学傍俊)杰英雄合东(隅首云)昌茂盛溪南(元亨利贞)四(都)华昌稔殷”;
合派:“良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忠肃恭懿宣慈惠和芬芳添福祿仁义乐长春文章芝兰秀功德月日勾”。
浙江绍兴沈氏字辈:“恭伏良隆厚福守正承先业贻谋启后庆锡树维贤积德嘉乃永开宗寿益绵”。
辽宁宽甸沈氏字辈:“德庭殿雁”。
辽宁盘锦、黑龙江大庆沈氏字辈:“凤尚宪洪”。
辽宁沈氏一支字辈:“大振家声应国显”。
辽宁海城沈氏字辈:“福广文德庆忠”。
湖南湘潭沈氏清俊堂字辈:
乾派:“俊秀仁公定贞良均同迪昌全汉保进万明再通光继序昭忠孝显承克绍先荣华傅久远世泽永增延邦国开文运家廷啟象贤治平宏道德宗祖庆长元化育敦三礼才能建五常泰清联正本作述发其祥仕宦怀经学动猷秉憲章高超来富贵伯仲必安康孔子崇师范周朝尚政庄利亨资大有天祿玉芬芳”;
坤派:“俊秀仁公定贞良均同迪昌全汉保进万明再通光继翠玉妖娥秀芝兰美正英桃花丹凤蒂梅桂合松芬”。
湖南沈氏一支字辈:“日红永光尔继学成君启茂定”。
湖南湘乡沈氏字辈:“启词先烈永绍祖裕民方”。
湖南湘乡韶山沈氏字辈:“孝祖玉门芳”。
湖南湘乡沈氏字辈:“新烈永孝祖裕明方”。
广东潮州潮安沈氏字辈:“一志应明元永世学圣经清时观茂象宝玉发辉光”。
广东阳春沈氏字辈:“以旗标鸿犹大吉昌”。
广西桂林临桂沈氏字辈:“秉源汝桂兰龙”。
四川金堂沈氏字辈:“中正克家维孝友传家宝”。
四川武胜沈氏字辈:“文意熙嗣正纪西朝世代隆昌忠公祖德永定家帮”。
重庆大足沈氏字辈:“宗祖光……”
重庆奉节沈氏字辈:“维益正学……”
山西应县沈氏字辈:“正元珠到存日山”。
福建泉州沈氏字辈:“文国正翰墨林诵诗”。
海南海口沈氏字辈:“翥光贤存子居以必受德阳道之廷辉开国义显越宗文明世运振诗礼家传河海洪潮涨沾润满汉江”。
江西九江都昌沈氏字辈:“光少必世希文才定显奇图书宗祖训”。
黑龙江沈氏一支字辈:“凤万文喜”。
沈氏一支字辈:“文三万天国(永正)”。
沈氏一支字辈:“志广印传爱”。
沈氏一支字辈:“克嘉维孝友”。
沈氏一支字辈:“梦大文清荣林传立宗”。
沈氏一支字辈:“宏宗明广大金密启玉连三山堂安乐锦传世代绵”。
湖北赤壁(蒲圻)市年(康熙年)撰的字派词曰:世大士滋昌、名成定显扬、经纶光上国、祖泽作人长。中华年续撰的字续派词曰:传家有道、敬宗为先、能兴自立 、求学德全、子宜教正、行必顺天、永言孝思、克绍也贤。
广东饶平县联饶:我们这里毗邻福建诏安 我们的辈分是:维德元光大,汝奇允迪思,泽时名以正,亿世永为私
甘肃省景泰县沈氏家族据考先祖是明末自山西大槐树,迁到景泰五佛,经过近年的繁衍生息,至今有多代,仅从康熙二年有谱载的也有代之多。排辈顺序为:沈朝□→沈□→沈藏□→沈永□→沈文□→沈汝□
→沈□山→沈可□→沈□林→沈渭□→沈□云→ 沈秉□→沈□祖→沈□德
预排后代为→沈惠□→沈□远→沈承□→沈□宏→沈□志→沈昌□→沈□顺→
排辈总序为朝、□、藏、永、文、汝□ 山、可、林、渭、云 秉、祖、德、惠、远 承、宏、志、昌、顺
江苏省徐州市沈场:永 洪 广 庆(建)瑞 振 家 邦
江西九江湖口县有好多沈姓,其辈份是 传家孝友,华国文章.
岫岩(东沟)沈姓满族八十字排辈家谱
继世延家德 承贤秉国恩 学书明大义 乃绍其中文 树立光辉志 观正芳
本荣兴永丕 英风传代长 宏福廷殿有 廉庆守天相 惠令万全宝 玉成运恒昌
喜广奎顺允 崇峰同维祥 盛景逢春秀 敬修宣先吉
陕西安康市 -我们的辈分表有 :兴、份、万、代、荣、中、后........字
安徽蚌埠沈姓,我们辈分有凤,夕,家(玉),如(长),明,德.....等
广东陆丰碣石.我们的辈分:世运会平,贞吉允兴.承先嘉庆,乃振家声.
福州沈家人,我是第九代,为字辈,第是涟,第是恒,为,葆,家,邦
沈姓云南大理字辈有 ,三.世.宗.高.汝.德(银).光(学).正
安徽淮北市临涣镇沈桥村的辈分如下: 永清若玉尚德学文立志广大荣传万春
我也姓沈江苏宝应柳堡,堂号为八永堂排字为长朝连福寿,吉德永光华
闽南、赣、粤北、湘南统一辈序表
闽南、赣、粤北、湘南老辈序:
脉络源流远 诗书奕世传 贻谋长裕后 缵绪永光前 秉礼遵家训
敦伦克象贤 经帮馨祖德 佐国耀宗先 怀义名应发 行仁志益坚
崇文开学道 抡秀重官联 作喜祥合集 建勋福寿全 登朝忠敬献
辅相靖恭延 立品宜同日 存心可对天 南京培植厚 燕翼万斯年
以上字排行乃启承公于宋代重修谱牒时之排行诗,到其曾孙即八木公之子辈才开始以脉为一代(也即总世)。至今赣南部分沈氏宗族仍然用此排行,如江西南康荷田,上犹县营前,赣邑石桥头村等已出代人,到经字辈,此排行诗意境深远,诗词流畅,内涵丰富,对尊组睦宗,对后人之教、奋发、如何为人处事从政,其哲理是非常高深的,建议后人仍可沿用此排行,切勿辜负先祖之用心良苦耶
山东临沂临沭县沈家后村,这儿方圆有一万多人姓沈。行辈是:肇、宗、景、传、生、洪、文、单字、希、恒、玉、振、凤、太、怀、庆、自、如、有、祥、学、成、德、志、福、隆、家、堂。临沂、临沭、东海、赣榆、新浦、莒南等地沈姓大部分是用该行辈。堂号是三善堂。
江苏滨海还有:光维福禄祥益九裕华利民高寿裕育恩震乃从崇建德爱继耀友永子旭等等
湖南怀化市洪江区,先祖清末从苏州吴县迁来,记得的族谱是:敬、明、齐、德、永、年、保、智。
河南范县的,家谱已丢失,辈分是:万方金近朝,自可振存尚,三福发德玉,俊兴廷元增。
广西灵山县沙坪镇狮子坪班辈诗歌.
万燕开永远, 必昌世应友. 其志能为祖, 德光佳尚国.
潮安庵埠的字辈如下:
泽济应龙元 永世学圣经 清时观茂象 宝玉发辉光
河南叶县的 德业隆昌启培绪,家声鸿远照前修
四川(湖广填四川,从福建迁徙至四川彭州的):
大明光祖德 定绪耀忠公 奉先传永远 时代复兴隆
九、姓氏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沈姓历代名人466名,占总名人数的1.0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七位;沈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68%,排在并列第十位;沈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65%,排在第十四位;沈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13%,排在第十位。
沈姓出名人物,最早见于史书的,当数春秋时代的高士沈郢,历史上沈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汉济阴太守沈靖;南朝梁文学家沈约;隋朝吴兴太守沈法兴;唐朝诗人沈佺期,武则天时代宰相沈君谅,文学家沈亚之、沈既济,书法家沈传师,诗人沈千运;北宋科学家兼政治家沈括;元朝戏曲家沈和;明朝画家沈周,戏曲理论家兼作家沈璟,文学家沈德符,散曲家沈仕;明清之际戏曲作家沈自晋;清朝两江总督沈葆桢,医学家沈金鳌,画家沈铨,诗人沈德潜,史学家兼文学家沈钦韩,学者沈垚,哲学家兼经学家沈善登,法学家沈家本;历史学家兼书法家沈曾植;当代文学家沈雁冰(茅盾),革命家沈钧儒,经济学家沈志远,外科学家沈克非,机械工程专家沈鸿,果树园艺学家沈隽,作家沈从文,书法家沈尹默,医学兼生理学家沈其震,剧作家、电影艺术家沈乃熙(夏衍)。
沈戎,?—58,祖籍安徽,东汉初,为光禄勋,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
沈莹,著《临海水土志》,详述夷州。
沈君谅,唐,湖州武康县,684年—685年担任宰相(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沈千运,713—756,原籍浙江吴兴,盛唐天宝年间著名诗人 。
沈阿翘,原是吴元济家中艺伎,善跳《何满子》
沈约,南北朝梁,441~513,吴兴武康,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首创“四声”之说。
沈括,北宋,1031-1095,杭州钱塘,科学家、改革家。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沈周,明代,江苏苏州,吴门画派四家之一。著《石田集》 《石田杂记》等。
沈和,杭州,戏曲作家。能词翰,善谈谑,兼明音律。
沈仕,明代,1488-1565,浙江仁和,散曲家、画家,能诗,善画花鸟山水。
沈璟,明代,吴江,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官至光禄寺丞等职。
沈德符,明朝,浙江秀水,文学家,撰有《万历野获编》等。
沈铨,1682—1760,湖州德清县,创“南苹派”写生画,被称为“舶来画家第一”。
沈法兴,隋末唐初,湖州武康,出身于江南世家,任吴兴郡守。
沈庆之,南朝·宋,吴兴武康,将领、太尉,封始兴郡公。
沈亚之,唐代,吴兴,文学家,善文辞,且能诗,有 《沈下贤集》等传世。
沈佺期,唐代,河南省内黄,擅长七言诗,与宋之问并称“沈宋”。
沈既济,唐代,苏州,文学家,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
沈传师,唐代,苏州,书法家,曾官至吏部侍郎,工书法。
沈度,明代,1357-1434,华亭(上海),书法家,《敬斋箴册》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沈鲤,明代,1531~1615,归德(商丘),政治家、理学家。
沈钦韩,江苏苏州,史学家,文学家。
沈德潜,清朝,江苏长洲,主张作诗应符合理学,有《唐诗别裁》 《古诗源》。
沈永年,清代,江苏华亭,画家,所画山水能得元代意趣。
沈万三,元末明初,1330-1379,巨富。
沈国模,明末,1575~1656,浙江余姚,王学传人,姚江书院首创者之一。
沈钧儒,浙江嘉兴,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沈复,1763~1825,长洲(苏州),清代文学家。著《浮生六记》。
沈雁冰,浙江嘉兴,革命文学家。有《子夜》 《林家铺子》等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乃熙,祖籍开封,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作家,文艺评论家。
沈尹默,1883-1971,浙江湖州,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沈曾植,清末,1850-1922,浙江嘉兴,书法家。原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监督
以上资料为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在收集中……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píng
注音:ㄆㄧㄥˊ
汉字结构: 单一结构
造字法:干
简体部首: 干
五笔86:GUHK
五笔98:GUFK
UniCode:U+5E73
四角号码:10409
仓颉:MFJ
GBK编码:C6BD
规范汉字编号: 0222
平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5
笔 顺: 横捺撇横竖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平地。平面。平原。
均等: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平列。平局。平辈。
安定、安静:平安。平服。
治理,镇压:平定。
抑止(怒气):他把气平了下去。
和好:“宋人及楚人平”。
一般的,普通的: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往常,一向: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汉语四声之一:平声。平仄。
姓。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古同“评”,评议。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晏婴,字平仲,山东高密人,是周简王姬夷执政的春秋中期非常著名的齐国宰相。晏婴的父亲叫晏弱,晏弱的祖上是晏安,晏安是远古氏族部落领袖陆仲的后代,而陆终是黄帝的嫡传子孙。春秋中期,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景公姜杵臼手下的三个大勇士,自恃功高,有时令齐景公姜杵臼也头疼。于是晏婴用计杀掉了这三个桀骜不逊的勇士,史称“二桃杀三士”。晏婴历任齐灵公姜环、齐庄公姜购、齐景公三朝,是春秋中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太史公司马迁将其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能力。在晏婴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为平氏。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韩国君韩哀侯之子诺的封地平邑,属于封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韩国君主韩哀侯,将少子魏诺(魏姥)封于平邑(今山西省临汾市),他的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封地为姓氏,世代相传为平氏。到了秦王赢政十五年(公元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韩哀侯的后代中,又有一支族人由平邑迁往下邑(今安徽砀山),之后以原邑名为姓氏,称平氏。
源流三,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平贾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贾人,亦简称贾人,为西周时期周公旦所设置的官吏名称,专职负责监督并管理商贾市场的平易物价之职,类如当今的国家物价管理局局长,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在典籍《周礼·地官·质剂注》中记载:“市中平贾人,今时月平是也。”在《周礼·地官·质人注》中也记载:“平贾人,质平也。主平定物贾。” 在平贾人、贾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贾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贾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末期商王武丁之子苑侯,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在史籍《何氏姓苑》中记载:“有平陵、平宁二氏。”在史籍《姓谱》中也记载:“平陵氏,<史记>曰平陵老之后。”商王朝末期,商王武丁在公元前1168年封其一个儿子文至苑(今河南新郑),为苑侯,其后代子孙以先祖爵名为氏,称苑氏。苑氏一族的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王朝统治范围来确定。武丁时期商王朝强盛,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据资料记载,其疆界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今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因此,苑氏族人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今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在商以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又以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分衍出其他姓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的记载,有许多姓氏皆出自苑氏,其中的复姓就有平陵氏、平宁氏,皆为以封邑名称为姓氏。古平陵,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旧城秦都区平陵乡一带,苑氏的一支后代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平陵氏。而古平宁,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旧城近郊,苑氏的一支后代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平宁氏。平陵氏、平宁氏的后代族人,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
源流五,源于官位,出自秦、汉朝之际官吏平尚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尚书,是从秦朝开始,由秦始皇指名设置的一种供职在帝王身旁的顾问散职官,职当尚书,却无尚书之权。平尚书有左、右二人,为当世博学之士,左称“平尚书”,右称“奏事尚书”,统称平尚书,官秩一千二百石。在后世的西汉王朝中期,汉武帝刘彻将平尚书改为“平尚书事”,到了汉昭帝刘弗陵执政时期,又改称为“给事中郎”,相当于今天的顾问委员会正、副主任之类。
在平尚书、奏事尚书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尚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
源流六,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平准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准令,氏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所设置的官位,隶属于大司农管辖,属下有平准丞、平准中士等,专职负责管理、调节国家的市场物价。在史籍《史记·平准书注·索隐》中记载:“大司农属官有平准令丞者,以钧天下郡国输敛,贵则粜之,贱则贵之。平赋以相准,输赋于京都,故命曰平准。”平准令的官秩原为六百石,南北朝时期为正八品,隋朝时期为正六品,唐朝时期为从七品。在平准令、平准丞、平准中士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
源流七,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廷尉平,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廷尉平,亦称庭尉平、左右平,为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设置的官位,为廷尉三官之一,即廷尉正、廷尉平、廷尉监。廷尉平为廷刑官,与廷尉正、廷尉监一起长官断决疑狱。廷尉平实际上是专门评议罪案量刑程度的官吏,廷尉三官皆隶属于大理寺。在史籍《史记·张释之传》中记载:“廷尉。天下之平也。”在史籍《前汉·百官表》中也记载:“宣帝地节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在廷尉平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氏。
源流八,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平章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平章事,是唐朝初期由唐太宗李世民设置的一种高爵位官称,起源于唐朝开国大将李靖。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著名的大将军、仆射李靖因病辞位,只是每隔三、两日至中书门下坐一坐,审阅平国之奏章。唐太宗为其特设“平章事”之官爵。在史籍《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疗。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朝中期以后,凡具备行使宰相之职能者,皆在其本官之名以外加“平章事”官衔,方能实际行使宰相之职权。到了宋朝时期,特设“平章军国重事”之官名,专以年高望重的大臣承担,地位在宰相之上。后西夏、辽国、金国、蒙古汗国、元朝皆仿设其职,在中央政府评职为“平章政事”者,皆为地方行省政府中的最高长官。
在平章事、平章政事、平章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平章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平氏、章氏。
源流九,源于蒙古族,出自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长子元定宗简平皇帝贵由的后人,属于避祸改姓为氏。该支平氏,出自元朝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的长子、元定宗简平皇帝贵由的后裔。窝阔台逝世后,其国内忧外乱,三年无君,后人深受迫害,只好东渡黄河移居到河北邯郸地区。后因战乱,再次西迁至今河南省焦作市的博爱县一带地区。明朝洪武年间,该支族人为了避免朝廷的迫害,统一改汉姓为平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蒙古族平氏,后因黄河流域频繁水患而被迫西迁至今山西省的临汾地区,后又转入陕西省兴平市小阜村一带定居至今。
源流十,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黑龙江女真额勒赫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额勒赫氏,满语为Elhe Hala,汉义“平安、康泰”,世居绥分(今绥分河上游地区)、萨哈连乌拉霍通(今黑龙江瑷珲)、黑龙江沿岸等地。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额勒赫氏多冠汉姓为平氏、康氏、安氏等。
源流十一,源自回族,根据有关碑刻记载明建文年间,有蒙古族兄弟二人,老大布彦不花,老二布呼尔皈依伊斯兰教,跟随燕王朱棣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朱棣称帝后封二人为“千户”,赐姓平,分取名毅良、毅清,并在保定平嘉胡同建造府第,就是人们后来就俗称平家胡同。平家二兄弟不仅善于马上征战,而且精通跤术。
源流十二,源出陕西平姓,本支为大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长子定宗简平皇帝贵由后人。帝崩,是国内忧外乱,三岁无君。后人深受迫害,东渡黄河移居河北省邯郸地区,后因战乱,西迁进河南博爱县。至大明洪武年间,族人不堪迫害汉姓为平。黄河发水,西迁至今山西省临汾市,后入陕西省定居。
四、得姓始祖
晏婴、魏诺(魏姥)、苑侯(子文)、孛尔只斤·贵由。
五、人口分布
平氏人口总数约16万,在中国的大陆与台湾省均未进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九十五位。平氏族人后来在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发展成望,世称河内望,故河南鲁山有平庄村。
春秋时期,齐国有名相晏婴,字平仲,他当时辅佐齐景公,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他人虽然很矮小,但是却足智多谋,他的子孙后代以这样一位祖先为荣,就以他字中的“平”为姓。因此,这支平姓起源于晏姓。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韩哀侯有一个儿子叫“喏”,他受封于平邑(今山西省临汾),他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平”为姓。这支平姓起源于韩国的公族之姓,姬姓。平姓后来在河内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河内望。路史云:“韩哀侯少子喏,食采平邑,因以为氏。”
今河南、江苏、安徽、河北、浙江、山东、陕西、山西、内蒙古、福建、湖南、江西、广西、广东、香港、北京各省区,均有平氏族人分布。
六、家谱文献
江西省南丰县后举平氏族谱,清乾隆乙酉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著者待考。
江苏无锡锡山平氏宗谱十卷,(清)平定国、平静安等辑,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修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无锡锡山平氏宗谱十四卷,()平伯卿等修,十七年(公元1928年)修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浙江绍兴平氏宗谱五卷,(清)平衡等修,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敬斋房木刻活字印本。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时期,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
八、字辈排行
山东阳信平氏字辈:“保殿金字光吉德有荣廷增寿世俊杰宏星振华忠”。
山东沾化平氏字辈:“奎树景(怀)宝殿金子广”。
山东枣庄平氏字辈:“万振生良开秀承祥继忠兴孝家士延长”。
山东邹城、滕州平氏字辈:“昭庆幸钿淄树炬至钊济楷光在锡汶模焕坚锐泺荣灿”。
河北海兴平氏字辈:“景保殿金之光”。
河北沧州平氏字辈:“景保殿金之广”。
江西南丰平氏字辈:“自兹登大道 尚志学其先 师法惟怀与 光宗士乃传”。
江西修水平氏字辈:“文穆营帮国敬尾正加深”。
江苏丰县平氏字辈:“惠孝(诚)友(均)长(福)顺(科)庆(尊)忠(异)克(信)步(云)继承世志立章微登林修贵安保和圣道传基本心敬常生存贵安保和太守法振业龙”。
贵州黔南平氏字辈:
三都支派:“应国世成忠立鸿远大家通光昌盛秀富贵启荣华正德仁义治天芳宇汉勋吉祥开文锦万全杰和伦”;
都匀支派:“其荣大有光忠恕广繁昌仅守书田业礼学治家强正德仁义治天芳宇汉勋吉祥开文锦万全杰和伦”;
清岩支派:“履正必明通传家世德崇孝友仁之本国天先文中正德仁义治天芳宇汉勋吉祥开文锦万全杰和伦”。
天津静海平氏字辈:“富广国玉金长在,建宝文贺连天”。
九、姓氏名人
平当,字子思。汉朝时平陵人。以明经为博士。对于夏禹治水的情况很有研究,因此成帝封他为骑都尉,负责开河筑堤,防治水患。哀帝即位以后,升他为丞相,赐爵关内侯。到了第二年,又要给他升官加薪,他因为生病,拒绝了。他说:“我的官位已经够高了,薪俸已经够了,给子孙留的财产大多,会使他们过奢侈生活!”
平晏,平当的儿子,在朝廷做了官称大司徒。
平安,明朝著名将领,勇敢而善于领兵打仗,立有军功,但后来又打了败仗,被俘,敌方没杀他,但后来平安还是自杀了。
平刚,贵省州贵阳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与张态、彭述文创设乐群学堂。中国同盟会贵州分会会长。后被推组织贵州军政府,兼任枢密院事,并被选为全权代表,赴武昌商讨组织中央政府。元年(1912年)任临时参议院议员。2年,国会成立,任参议院秘书长,并任同盟会中央总务干事。响应,参加护法运动。著有《感遇诗集》、《平氏谱录》、《贵州革命先烈事略》等。
平海澜,上海市松江人。毕业于南洋公学。曾任清华学堂教,南洋公学附属中学主任,大同大学教授、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60年7月,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同年逝世,终年75岁。编有《英文学生字典》等。
平步青(1832~1896),字景荪,别号栋山樵、霞偶、常庸等,清山阴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侍读、江西粮道并署布政使等职。同治十一年,平步青弃官归里,遂专心致志,博览群书,手抄无间,研治学术。平步青长于目录之学,其所纂《南雷大全集叙录》、《楼山堂全书叙》、《考定南雷》,记述至为详尽。平步青校书88种,如《陶庵梦忆》、《两般秋雨轩随笔》等。一生著述宏富,晚年自订所著为《香雪崦丛书》,有《读经拾渖》、《读史拾渖》等20余种,但不轻易示人,流传不多,今所见《霞外攟屑》即为其中之一。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